2012中考语文 考点细化训练(2)理解词语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考点细化:理解词语的含义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就是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作者感情以及上下文(语境)等理解词语的转化义、语境义,其中最主要的是语境义,它包括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及言外之意等。下面结合中考有关试题来具体探讨一下。
题型一:找出某个词语在句子中的指代内容。这多是一些指示代词和数量词,如“这、这些、那、那些、其、之、此、它、是等。
例:2002年深圳中考题的第12题:第⑤段中“这样”一词指代什么?(2分)
常见方法:思前想后法——即我们平常说的靠篙下船。有的时候直接在文中找,有的时候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题型二:品味词语。这一类题所选的词语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三类。
一般有三种问法:
(1)指出某个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或妙处
(2)把该词语换成其它词语好不好?为什么?
(3)把该词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例①:2001年深圳中考试题第15题:第一段最后一个词“颤动”用得生动、传神。请联系“颤动”一词前的词语“第一道”、“温柔”、“阳光下”、“微微”,写出该词语运用的妙处。(3分)问1:“颤动”一词的妙处
问2:该段中的“温柔”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问3:把“温柔”换成“温暖”行不行?为什么?
这三个问题虽然考查的目的是一样的,但回答时的角度及表达方式却有一定区别。
例②: 2002年深圳中考第16题:“全心全意”和“默默”这两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好在哪里?(3分)
常见方法:
一、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多指散文和小说等记叙类的文章)
例1:2004年深圳市南山题中文学作品阅读《落叶》的第20、21题:
⑥时序如轮。秋天过去了,冬天过去了,司春之神于是欣然驾临。蜂蝶成群来起舞,百鸟结队来唱歌,杂花纷然披陈于枝梢上。氤氲的南国,这时已载.不下旺盛的勃发的春意……
⑧于是,我看见老叶意识到历史使命的即将完成,沙沙哗哗而下了。然而,它们没有悲戚,也一样唱着雄壮豪迈的进行曲,融入春泥,化作玉露琼浆,滋润着大树上新叶的生长。
⑨这是一幅多么伟大的充满希望的图画!
⑩于是,无论在哪一棵树下或哪一片林子里,我的思想都会得到净化和升华。
20.画线句中“多么伟大”和“充满希望”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21.品味第6段加点的“载”字,请根据句意写出该字运用的妙处。(3分)
二、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多指小说等记叙类的文章)
例2:2005年武汉题的第5题: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①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②偷到了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从下面提供的词语中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4分)
①A.罩B.盖C.挡答:②A.又B.却C.竟答:
例3:2004年温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人生的另一种财富》的第14题:
④上学没几天,全班都知道了我是特困,因为我被安排住在便宜而破旧的老楼里。与众不同的我成为他们着重注意的人。他们用好奇和怜悯的眼光看我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上学一年多,前后左右的惊异的目光,让我如万骨穿心。我经常找一个角落,狼吞虎咽地噎.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我用读书来消解难熬的孤独。书是不挑人的,它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打开它的人们。但有一个奢侈的行为我却一直不肯放弃,就是每月一次和中学几个好朋友的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生活极大的安慰。有一次我在网吧遇上了一个同班同学,他当时惊诧极了。再有就是我在大学里过第一个生日时,我奢侈地买了一份红烧肉……
14.文章第④段加点词“噎”用得好,好在哪里?(3分)
三、结合文章的感情基调理解词语的含义。(多指散文类的文章)
例4: 2004年深圳题《有些语言是如此之美》的第16题:
①多年不曾联系的高中同学从遥远的南方打来电话,问我,你那儿天气怎样?我说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她说我这儿花开得正艳,火红火红的,烧.人眼呢。然后就是一段时间的沉默,我问怎么不说话了?她笑了:我正对着话筒在吹一朵红红的凤凰花呢。你闻到它的香味儿了吗……
③外公刚刚过完七十大寿。他问我,你还回家过年不?我留了今年最好的茶叶,足够我们过一个惬意的冬天了。我说不回去了。他沉吟了一下,你那儿真应该比呵气成冰再冷一些的。我问为什么?外公慢条斯理地说:这样你的话一出口,就可以冻成冰了,你把它寄回来。我们想听的时候,就用火烘烤,一定要用文火,滴滴答答,把你的声音拉得好长好长,可以慢慢地听。如果实在等不及,就一把大火,烧.出一片春天来……
16.请你仔细品味第①段的“烧人眼”和第③段的“烧出一片春天来”中的两个“烧”字,分别说说它们好在哪里。(4分)
例5:2005年深圳题中《鸟是树的花朵》一文的阅读题:
③有了鸟的树就格外生动。我喜欢这些在树与树之间飞来飞去的小鸟,喜欢它们在树枝上舞蹈。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一只鸟的歌唱使树上的,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
⑥一只翠鸟就住在池塘边的灌木上,它翠绿的羽毛比深绿或浅绿的树叶更加艳丽,我们一眼
就能认出树叶里的翠鸟之花。两只黄鹂可以让一棵柳树更加婀娜
..,“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当年只听到了一声婉转的鸟鸣,就想起了江南。在江南的二月,哪一棵树上没有黄鹂的歌声和舞蹈?
13.在下面的横线上解释第⑥段中“婀娜”一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婀娜:
14.仔细品味第③段“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中的“弹性”一词,说说它好在哪里。(3分)
四、联系语境(即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各种文体都有)
例6:2003年广东省题第9题:
⑤渤海湾是一个半封闭的浅海内湾,水体交换能力差,自净能力低,再加上近年来渤海地区的开发和发展缺乏环境保护措施,海湾沿岸大量排污,海域环境污染严重,致使赤潮现象频繁发生。中国海域赤潮记录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仅有3次,60年代1次,70年代发生了9次,80年代发生了29次,90年代后,更是有增无减,仅.1990年就发生了34次。这不仅.使渔业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近海及沿岸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
9.第⑤段中划线句子说明了什么?其中加点的两个“仅”字分别强调了什么?(4分)
例7:散文《爹娘》:“家里祖祖辈辈都没有人读过书,父母巴望我这一辈出个读书人,让我六岁就上小学。那时,书费很便宜,连学费也才四元;但是要凑够这四元钱也是十分困难的。正如一首诗所描述的那样:我的学费,是从奶奶蓬乱的头发里梳.出来的;是从爷爷额上的皱纹里犁.出来的;是从妈妈去鸡窝里捡鸡蛋时的笑容里溢.出来的;是从父亲满是老茧的大手与锄头把之间发出
的吱吱声里溅.出来的。我的学费就这么昂贵
..,昂贵到需要全家几代人付出。”试理解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梳、犁、溢、溅”这四个动词有何作用?
(2)“昂贵”在这里有什么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