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小学语文教学名师窦桂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如,有人认为她的课堂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这是一种善意的误解。相反,激情只是她的表象,只是她的手段之一,她的激情是有节制的,是恰到好处的,在她的激情背后,你会发现理性的力量,这种理性的力量超过了激情,所以她的激情不肤浅,不是一种课堂上的热闹,而是包蕴着她的“道”。譬如,她倡导的“主题教学”就是她理性和深度的表现。倘若,你看看她是如何教《圆明园的毁灭》的,你就会发现用激情来概括她的课堂是肤浅的和直线思维的,在她大多数的公开课中,更大程度上表现的是她思想的力量,而且,尤为可贵的是她把这种思想的力量通过激情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有愤怒、有激情,并沉着地思索,正如她在一篇反思性文章《用理性而非仇恨的目光照耀孩子》中所说的:“我们要相信未来——相信我们的后代会胜过我们,无论是视野、理性、智慧还是面对历史和人生的勇气。假如我们连这样的自信都没有的话,所谓的教育就显得有些悲凉。因而我们把事实本身留给学生,并不是什么残忍的行为。相反我们相信他们总会有比我们更强大的力量面对历史的尘烟。我们现在要给予孩子的就是帮助他们穿透历史尘烟的理性和智慧”。
《听窦桂梅老师讲课》为我们把握她课堂的密码提供一个契机。作为窦桂梅经典课堂的文本形式,《听窦桂梅老师讲课》原汁原味地记录了她的课堂,这种文字的记录方式甚至比现场和教学光盘更重要,文字记录超越了时间的线性而将课堂变成凝固的东西,这让我们可以从她的课堂中抽身出来,用旁观的目光打量她的课堂,这种距离感对学习和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二、理论 为生命奠基——谈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当孩子走进校园,开始他生命的体验时,教育给予他们的是快乐还是痛苦,是提升还是压抑,是创造还是束缚,取决于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行为,更取决于教师全新的适应未来的教育理念。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当教师?我们的语文教育应如何关注学生的生命?我的思考和实践是——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尊重教师,又要超越教师,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奠基,让语文学习焕发生命活力;让语文学习充满成长气息;让语文学习绽放智慧花朵,是我,是我们21世纪语文教师共同承担的、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从课堂文本寻找课堂魅力的密码
对窦桂梅的课堂,有人看到眼泪,有人看到激情,有人看到深度,有人看到广度,有人看到技巧,有人看到智慧,有人看到她对学生的爱,等等,不一而足。但倘若要把这些概括起来,却是很难,我们不过是管中窥豹,仅见其一斑,对于其整体的力度和力量却忽略了。
窦桂梅与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
窦桂梅与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
一、 简介
窦桂梅,女,1967年4月生于吉林省蛟河县,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从1994年开始搞“语文教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研究”,具体目标是“继承工具性,打牢语文基础;注重人文性,弘扬主体精神;体现民族性,遵循汉语学习规律”。出版《为生命奠基》、《我们一起生长》、《窦桂梅阅读教学精品录》等专著。先后获得吉林省“五四”青年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中青年“十杰”教师提名奖等荣誉称号,2001年作为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在人民大会堂作《为生命奠基——谈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的专题报告。
对窦桂梅而言,她的全部努力归结为一点,就是把已经被功利性教育割裂开来的课堂和人生重新弥补起来,而《听窦桂梅老师讲课》和《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就是她这种努力的记录
课堂要传达超越功利的人生之“道”
无论是在近来畅销的窦桂梅的《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还是新出版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名师课堂”之一的《听窦桂梅老师讲课》,她都没有把目光离开课堂,课堂是她的魅力所在。不同的是前者更多的是对他人存在问题的课堂的梳理和“捉虫”,而后者则是呈现了她自己相对理想的课堂。如果将二者放在一起对照着阅读,我们会更清楚地把握她关于课堂、关于语文、关于教育的理念。换句话说,我们有可能找到她充满魅力的课堂的密码。
缝合被功利性教育撕裂的课堂和人生
尽管教师无法为学生们指出一种恒久的价值标准,但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思索的氛围和背景,这要求教师不要把人生和课堂割裂开来。对窦桂梅而言,她的全部努力归结为一点,就是把已经被功利性的教育割裂开来的课堂和人生重新弥补起来。本来,课堂和人生应该有精神上的一致,但目前的现实是课堂是课堂,人生是人生,它们在价值观上互不照应,甚至有时候是相互背离的。窦桂梅要让自己的课堂能够传达她对学生人生的关照,首要的就是件把这两者之间的裂缝弥补起来。这是一件艰巨的事情,我们有些人可能一辈子教书都不曾想到这一点。只有二者在价值指向上达到了一致,她才能让课堂承担“传道”的职能。
效率当然是要追求的,但她要的效率不是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占有的速度,她想追求的是学生对人生的介入和体悟。听过她的课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即她的课堂很充实、很丰富,这是一种很表层和直观的感受,影响听课教师对她课堂进行更深的思索的是常规的教学目标。从常规的教学目标来看,对她的课堂充实和丰富的评价并没有错误,这是一种效率的视角。但对窦桂梅而言,这不仅是效率,这是一种人生的厚度。她是在向学生传达人生的某种质感,让学生透过文本来感受人生。
走近小学语文教学名
走近小学语文教学名师窦桂梅
时间:2010-06-14 11:51 | 阅读:1977 | 来源:
融进“人生”:窦桂梅的课堂密码
本报记者 张树伟
超越教材
一篇篇经典的文章,一部部经典的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前人创造的积淀,她涵咏着人性的华彩,提纯着人类的灵魂,同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这些积淀了各民族以及人类精神的有效载体,应该成为学生基本的阅读教材。这样的阅读,这种精神上的营养关爱,会使学生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自我和世界,甚至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生命状态。
但对研究来说,我们不仅需要感性的投入,更需要理性的投入。很多听过她的课的人只有感叹,而这远远是不够的,因为感叹是瞬间的,在感叹之后我们无法留下什么,对她的课堂,我们需要思索。假若我们只是听过她几节课,只是感叹她课堂的魅力,我们就无法把握揭开她课堂充满魅力的密码所在。
听过窦桂梅讲课或者看过她的教学光盘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窦桂梅讲课的时候语速较快,语言干净利索,对学生反映有敏锐的把握,这表面上看是一种语言和课堂的风格,实际上则暗示了她的焦灼感,她对学生人生和未来的焦灼与忧患。因为她明白,她课堂的使命所在。就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刘云杉副教授说:“窦桂梅的语文课就是‘小心地’呵护、培养孩子们的精神成长。她的课堂,吸引我的不是课堂教学的种种娴熟记忆,甚至也不是她所倡导的主题教学,而是以一个普通人的姿态,同时又是一个易于感动的、善于发现的、富有激情的学习者的姿态,陪伴、引领年幼的学习者。她的课堂忠于教材又超越教材,不再是‘螺蛳壳里做道场’,而是基于所处的历史文化、社会人心。”
因而,这两本书是我们分析她的课堂的极好的资源。对窦桂梅的课堂,如果仅仅从技巧层面去分析,那是会忽略她课堂的根本要义的。尽管她的课堂是有技巧的,甚至很多技巧是可以模仿和复制的,但在她的课堂中有更重要的东西。可以说她的课堂在人生之中,是人生的一部分,又是完整的人生。作为对传统的语文课堂的超越,她的课堂已经将知识的传授融入到一些细节之中了,这些细节对她来说不用刻意准备。在她的备课预设中,她首要考虑的可能是“传道”的事情,这看似是虚的东西,却是语文课和语文老师的根本所在,从这个意义而言,她的课堂已经超越了传统“教书匠”课堂的价值,她的课堂是作为教育者的课堂出现的。
当我们在她的课堂上、身临其境的时候,我们已经被纳入她的课堂的“场”中去了,我们也在直面不同的人生感悟和体验,而失去了对课堂本身的把握能力。例如,在她2004年3月27日在海淀区新课程与教师发展系列活动“窦桂梅专业成长研讨会”讲的公开课《再见了,亲人》中,当学生谈起自己的班主任刘老师的时候,特别激动,泣不成声,而正在听课的刘老师也情不自禁地从自己听课位置来到学生面前,拍着学生的肩膀说了一会儿话,而其他听课者则不自觉地用掌声表达他们的激动。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的老师,都处于“在场”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感性投入多,理性投入少。对一篇充满情感的文章的教学来说,这是极其成功的。
语文课堂成了缺钙的课堂,没有风骨和力量,没有社会和人心,有的是结构、段落、分析和支离破碎的思想。
窦桂梅的课堂的力度就在于此,她的课堂是有人生的课堂,或者说她的课堂就是人生。在她的备课预设中,她在思索学生的人生。在她看来,仅仅着眼于知识,对这些成长的学生们而言是残酷的。他们要面对生活,他们的生活中同样会有春天和冬天,那他们用怎样的姿态面对这一切,需要有人去考虑和思索,那种试图让学生们“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想法是偷懒和不负责任的。
大家都知道,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加强积累。首先扩大篇章的阅读。几年来,我们在教好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延伸扩展,由一篇带多篇,精讲了课本教材的180篇文章;泛读了84篇文章;适当整合部分课文后,新增加了72篇文章。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推荐给学生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中高年级推荐给学生一些儿童文学、杂文随笔、科幻漫画等多种书籍来读。从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到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的部分书目……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读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要告诉学生,读书就是用精神的牙齿咀嚼她,用思想的胃消化她;要告诉学生,读书不是学习的唯一,但要天天读书,用好书滋养自己使自己高贵起来,这是一天也不能断的潺潺小溪,一天也不能少的精神食量,她充实着思想的流脉,支撑着人格的大山。中华民族的文化资源是丰厚的,可我们却看到青年一代的人文素养呈现下降的趋势。从事“人之初”教育的我们,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我们的民族将来怎么会拥有高尚的、文明的、创造的现代人呢?!还会有“曹雪芹”、“鲁迅”“横空出世”吗?!“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说的真是太好了。那么,这个阶梯的第一个平台首先由我,由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来搭建。
窦桂梅需要激情,毕竟超越传统课堂是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激情的支撑。对她而言,不是课堂,不是教材,也不是任何关于教学的艺术,而是孩子,孩子是她努力的意义所在。她就是通过充满激情的创造,慢慢完成她对功利性教育的超越和对学生充满照耀的贴近。
而这一切,都在《听窦桂梅老师讲课》中用精彩的细节为我们展开了,这是一本期待你打开的书…… 《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6日第8版
但凡宏大的东西都要纳入细微的行动中,窦桂梅在这一方面是低调的,她需要实实在在的效果来支撑她宏观的设想,因此她倡导“主题教学”,倡导“用教材教”等等,这些技术层面的东西对她而言是重要的,因为这是她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一些必要的手段,但同时这些东西又是不重要的,因为在她的教学中,必然会有更多更完善的方法出现,她更看重在这些可以触摸的技术层面后隐藏着的方向和价值。
这是两种不同的层次和境界,“教书匠”式的课堂追求效率,这本无可厚非,但危险的是这种对效率的追求有时候缺乏终极价值的指引,换句话说,这种对效率的追求仅仅有一个短期的目标,那就是考试和升学。这可能是当前许多教师乃至名师成功所在,但这种成功显然无法让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充满自信和激情地面对学生的眼睛,缺乏了对人生根本要义传承的课堂是让人感到失落的。这种失落造成的巨大空白和遗憾是学生本不该付出的成长代价。
可以说,我们使用的教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必须学好它。不过,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来说,凭一本语文书,一篇课文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语文教材已经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料,我们在认识上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正像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描述的那样:只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只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只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特点……”的文章都可以拿来让学生学习。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对教学的束缚。有了这种课程意识,就能把教材看作是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手段,认真地学习课本教材,做到科学地补充教材,并能准确地加工教材。
《听窦桂梅老师讲课》为我们把握她课堂的密码提供一个契机。作为窦桂梅经典课堂的文本形式,《听窦桂梅老师讲课》原汁原味地记录了她的课堂,这种文字的记录方式甚至比现场和教学光盘更重要,文字记录超越了时间的线性而将课堂变成凝固的东西,这让我们可以从她的课堂中抽身出来,用旁观的目光打量她的课堂,这种距离感对学习和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二、理论 为生命奠基——谈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当孩子走进校园,开始他生命的体验时,教育给予他们的是快乐还是痛苦,是提升还是压抑,是创造还是束缚,取决于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行为,更取决于教师全新的适应未来的教育理念。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当教师?我们的语文教育应如何关注学生的生命?我的思考和实践是——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尊重教师,又要超越教师,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奠基,让语文学习焕发生命活力;让语文学习充满成长气息;让语文学习绽放智慧花朵,是我,是我们21世纪语文教师共同承担的、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从课堂文本寻找课堂魅力的密码
对窦桂梅的课堂,有人看到眼泪,有人看到激情,有人看到深度,有人看到广度,有人看到技巧,有人看到智慧,有人看到她对学生的爱,等等,不一而足。但倘若要把这些概括起来,却是很难,我们不过是管中窥豹,仅见其一斑,对于其整体的力度和力量却忽略了。
窦桂梅与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
窦桂梅与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
一、 简介
窦桂梅,女,1967年4月生于吉林省蛟河县,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从1994年开始搞“语文教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研究”,具体目标是“继承工具性,打牢语文基础;注重人文性,弘扬主体精神;体现民族性,遵循汉语学习规律”。出版《为生命奠基》、《我们一起生长》、《窦桂梅阅读教学精品录》等专著。先后获得吉林省“五四”青年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中青年“十杰”教师提名奖等荣誉称号,2001年作为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在人民大会堂作《为生命奠基——谈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的专题报告。
对窦桂梅而言,她的全部努力归结为一点,就是把已经被功利性教育割裂开来的课堂和人生重新弥补起来,而《听窦桂梅老师讲课》和《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就是她这种努力的记录
课堂要传达超越功利的人生之“道”
无论是在近来畅销的窦桂梅的《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还是新出版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名师课堂”之一的《听窦桂梅老师讲课》,她都没有把目光离开课堂,课堂是她的魅力所在。不同的是前者更多的是对他人存在问题的课堂的梳理和“捉虫”,而后者则是呈现了她自己相对理想的课堂。如果将二者放在一起对照着阅读,我们会更清楚地把握她关于课堂、关于语文、关于教育的理念。换句话说,我们有可能找到她充满魅力的课堂的密码。
缝合被功利性教育撕裂的课堂和人生
尽管教师无法为学生们指出一种恒久的价值标准,但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思索的氛围和背景,这要求教师不要把人生和课堂割裂开来。对窦桂梅而言,她的全部努力归结为一点,就是把已经被功利性的教育割裂开来的课堂和人生重新弥补起来。本来,课堂和人生应该有精神上的一致,但目前的现实是课堂是课堂,人生是人生,它们在价值观上互不照应,甚至有时候是相互背离的。窦桂梅要让自己的课堂能够传达她对学生人生的关照,首要的就是件把这两者之间的裂缝弥补起来。这是一件艰巨的事情,我们有些人可能一辈子教书都不曾想到这一点。只有二者在价值指向上达到了一致,她才能让课堂承担“传道”的职能。
效率当然是要追求的,但她要的效率不是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占有的速度,她想追求的是学生对人生的介入和体悟。听过她的课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即她的课堂很充实、很丰富,这是一种很表层和直观的感受,影响听课教师对她课堂进行更深的思索的是常规的教学目标。从常规的教学目标来看,对她的课堂充实和丰富的评价并没有错误,这是一种效率的视角。但对窦桂梅而言,这不仅是效率,这是一种人生的厚度。她是在向学生传达人生的某种质感,让学生透过文本来感受人生。
走近小学语文教学名
走近小学语文教学名师窦桂梅
时间:2010-06-14 11:51 | 阅读:1977 | 来源:
融进“人生”:窦桂梅的课堂密码
本报记者 张树伟
超越教材
一篇篇经典的文章,一部部经典的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前人创造的积淀,她涵咏着人性的华彩,提纯着人类的灵魂,同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这些积淀了各民族以及人类精神的有效载体,应该成为学生基本的阅读教材。这样的阅读,这种精神上的营养关爱,会使学生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自我和世界,甚至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生命状态。
但对研究来说,我们不仅需要感性的投入,更需要理性的投入。很多听过她的课的人只有感叹,而这远远是不够的,因为感叹是瞬间的,在感叹之后我们无法留下什么,对她的课堂,我们需要思索。假若我们只是听过她几节课,只是感叹她课堂的魅力,我们就无法把握揭开她课堂充满魅力的密码所在。
听过窦桂梅讲课或者看过她的教学光盘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窦桂梅讲课的时候语速较快,语言干净利索,对学生反映有敏锐的把握,这表面上看是一种语言和课堂的风格,实际上则暗示了她的焦灼感,她对学生人生和未来的焦灼与忧患。因为她明白,她课堂的使命所在。就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刘云杉副教授说:“窦桂梅的语文课就是‘小心地’呵护、培养孩子们的精神成长。她的课堂,吸引我的不是课堂教学的种种娴熟记忆,甚至也不是她所倡导的主题教学,而是以一个普通人的姿态,同时又是一个易于感动的、善于发现的、富有激情的学习者的姿态,陪伴、引领年幼的学习者。她的课堂忠于教材又超越教材,不再是‘螺蛳壳里做道场’,而是基于所处的历史文化、社会人心。”
因而,这两本书是我们分析她的课堂的极好的资源。对窦桂梅的课堂,如果仅仅从技巧层面去分析,那是会忽略她课堂的根本要义的。尽管她的课堂是有技巧的,甚至很多技巧是可以模仿和复制的,但在她的课堂中有更重要的东西。可以说她的课堂在人生之中,是人生的一部分,又是完整的人生。作为对传统的语文课堂的超越,她的课堂已经将知识的传授融入到一些细节之中了,这些细节对她来说不用刻意准备。在她的备课预设中,她首要考虑的可能是“传道”的事情,这看似是虚的东西,却是语文课和语文老师的根本所在,从这个意义而言,她的课堂已经超越了传统“教书匠”课堂的价值,她的课堂是作为教育者的课堂出现的。
当我们在她的课堂上、身临其境的时候,我们已经被纳入她的课堂的“场”中去了,我们也在直面不同的人生感悟和体验,而失去了对课堂本身的把握能力。例如,在她2004年3月27日在海淀区新课程与教师发展系列活动“窦桂梅专业成长研讨会”讲的公开课《再见了,亲人》中,当学生谈起自己的班主任刘老师的时候,特别激动,泣不成声,而正在听课的刘老师也情不自禁地从自己听课位置来到学生面前,拍着学生的肩膀说了一会儿话,而其他听课者则不自觉地用掌声表达他们的激动。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的老师,都处于“在场”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感性投入多,理性投入少。对一篇充满情感的文章的教学来说,这是极其成功的。
语文课堂成了缺钙的课堂,没有风骨和力量,没有社会和人心,有的是结构、段落、分析和支离破碎的思想。
窦桂梅的课堂的力度就在于此,她的课堂是有人生的课堂,或者说她的课堂就是人生。在她的备课预设中,她在思索学生的人生。在她看来,仅仅着眼于知识,对这些成长的学生们而言是残酷的。他们要面对生活,他们的生活中同样会有春天和冬天,那他们用怎样的姿态面对这一切,需要有人去考虑和思索,那种试图让学生们“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想法是偷懒和不负责任的。
大家都知道,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加强积累。首先扩大篇章的阅读。几年来,我们在教好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延伸扩展,由一篇带多篇,精讲了课本教材的180篇文章;泛读了84篇文章;适当整合部分课文后,新增加了72篇文章。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推荐给学生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中高年级推荐给学生一些儿童文学、杂文随笔、科幻漫画等多种书籍来读。从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到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的部分书目……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读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要告诉学生,读书就是用精神的牙齿咀嚼她,用思想的胃消化她;要告诉学生,读书不是学习的唯一,但要天天读书,用好书滋养自己使自己高贵起来,这是一天也不能断的潺潺小溪,一天也不能少的精神食量,她充实着思想的流脉,支撑着人格的大山。中华民族的文化资源是丰厚的,可我们却看到青年一代的人文素养呈现下降的趋势。从事“人之初”教育的我们,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我们的民族将来怎么会拥有高尚的、文明的、创造的现代人呢?!还会有“曹雪芹”、“鲁迅”“横空出世”吗?!“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说的真是太好了。那么,这个阶梯的第一个平台首先由我,由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来搭建。
窦桂梅需要激情,毕竟超越传统课堂是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激情的支撑。对她而言,不是课堂,不是教材,也不是任何关于教学的艺术,而是孩子,孩子是她努力的意义所在。她就是通过充满激情的创造,慢慢完成她对功利性教育的超越和对学生充满照耀的贴近。
而这一切,都在《听窦桂梅老师讲课》中用精彩的细节为我们展开了,这是一本期待你打开的书…… 《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6日第8版
但凡宏大的东西都要纳入细微的行动中,窦桂梅在这一方面是低调的,她需要实实在在的效果来支撑她宏观的设想,因此她倡导“主题教学”,倡导“用教材教”等等,这些技术层面的东西对她而言是重要的,因为这是她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一些必要的手段,但同时这些东西又是不重要的,因为在她的教学中,必然会有更多更完善的方法出现,她更看重在这些可以触摸的技术层面后隐藏着的方向和价值。
这是两种不同的层次和境界,“教书匠”式的课堂追求效率,这本无可厚非,但危险的是这种对效率的追求有时候缺乏终极价值的指引,换句话说,这种对效率的追求仅仅有一个短期的目标,那就是考试和升学。这可能是当前许多教师乃至名师成功所在,但这种成功显然无法让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充满自信和激情地面对学生的眼睛,缺乏了对人生根本要义传承的课堂是让人感到失落的。这种失落造成的巨大空白和遗憾是学生本不该付出的成长代价。
可以说,我们使用的教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必须学好它。不过,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来说,凭一本语文书,一篇课文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语文教材已经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料,我们在认识上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正像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描述的那样:只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只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只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特点……”的文章都可以拿来让学生学习。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对教学的束缚。有了这种课程意识,就能把教材看作是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手段,认真地学习课本教材,做到科学地补充教材,并能准确地加工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