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生物测定指标的分析方法和适用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微生物监测常规测定指标的分析方法和适用范围
其他方法:
一、土壤DNA提取和纯化:
方案1,参考(1, 2)
1.称取样品土样5g, 加入灭菌的石英砂,液氮研磨;
不要液氮研磨,这样子对DNA伤害很大,几乎全部片段化了。可以加上PBS洗涤下土壤,一是能够去除些杂质,二是能够使得土壤处于悬浮状态,然后可以在涡旋仪上剧烈涡旋2-3min,使得土壤颗粒破碎。然后12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
2.加入1
3.5mL的DNA提取Buffer,100微升20mg/mL蛋白酶K,37℃225rpm摇30min-2h
3.加入700微升20%SDS,65℃水浴2h,间隔15min颠倒摇匀数次;
4.6000rpm室温离心15min,收集中间液相层;向沉淀中加入3mLDNA提取液,300微升20%SDS,65℃水浴30min,同上离心,收集中间液相层,合并;重复一次;可考虑再
增加抽提一次。或者用5mL而不是3mL。最后实在装不下了可以分在两个50mL离心管里面离心。
5.向收集的液相层中加入等体积氯仿:异戊醇(24:1)抽提一次,8000rpm离心10min,收集上部液相层;
6.第5步收集液相层中加入0.1倍体积的乙酸钠,0.6倍体积的异丙醇,4℃过夜沉淀;
这个千万不要4度过夜啊,四度过夜你会发现很多的絮状悬浮物,我之前犯过类似错误,这个是SDS和高浓度的盐在低温条件下析出来了。室温放置1-2h就好。
7.过夜沉淀物12000rpm离心15min,弃上清;向沉淀中加入10mL冷乙醇洗涤,12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12000rpm离心30sec,移液枪析出残留液体;
8.室温自然干燥沉淀,干燥后向沉淀中加入400微升TE溶解。
方案2:
购买DNA提取试剂盒,如SoilMaster DNA Extraction Kit (Epicenter) 或UltraClean Soil DNA Isolation Kit (MO BIO)
二、DNA定量和质量检测:
提取后的DNA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浓度和纯度检测。DNA纯度以OD260/ OD280比值来反映。当OD60 /OD80比值<1.8时,说明样品存在蛋白质或酚等杂质,可采用平衡酚/氯仿/异戊醇再抽提除去蛋白质或用乙醚抽提去除残留酚,再用无水乙醇沉淀,TE悬浮后再测定。当OD60/OD280比值>2.0,说明样品存在RNA污染,可以用RNA酶处理样品去处RNA 。和定量,应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大小及完整度。
三、土壤宏基因组测序
将质检合格的土壤DNA随机打断,加接头序列构建测序文库,利用Roche 454或Illumina Hiseq系统进行测序反应。
四、生物信息分析:
1.原始数据整理、过滤及质量评估:
应用中科院青能所自主开发的质量控制软件QC-Chain进行原始测序数据的质量控制,去除低质量碱基和read,并进行污染序列的监控(3)。
2.宏基因组拼接和基因预测:
应用基于宏基因组数据聚类算法的拼接工具,进行宏基因组拼接和基因预测,如IDBA-UD(4),MetaGeneMark(5)等。
3.群落可视化分析:
包括Parallel-META (2.0)、MetaSee、Meta-Storm以及Meta-Mesh等工具,具有群落样本分析,群落样本可视化分析,群落样本比较以及群落样本搜索和数据挖掘等功能。
4.基因功能分析:
基因功能注释
基因功能丰度差异分析
丰度差异的基因GO 富集分析
丰度差异的基因KEGG 富集分析
聚类分析(热图)
多元统计分析(根据实验设计)
基于物种丰度分析:
稀释曲线
Alpha多样性分析
物种丰度差异分析
聚类分析(热图)
多元统计分析(根据实验设计)
基于群落结构分析:
单样品物种分布
多样品物种分布
1. Zhou J, Bruns MA, Tiedje JM. DNA recovery from soils of diverse composition.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1996;62(2):316-2
2.
2. Jackson CR, Harper JP, Willoughby D, Roden EE, Churchill PF. A simple,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separation of humic substances and DNA from environmental samples.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1997;63(12):4993-5.
3. Zhou Q, Su X, Wang A, Xu J, Ning K. QC-Chain: Fast and Holistic Quality Control Method for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Data. PloS one. 2013;8(4):e6023
4.
4. Peng Y, Leung HC, Yiu S-M, Chin FY. IDBA-UD: a de novo assembler for single-cell and metagenomic sequencing data with highly uneven depth. Bioinformatics. 2012;28(11):1420-8.
5. Zhu W, Lomsadze A, Borodovsky M. Ab initio gene identification in metagenomic sequence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0;38(12):e13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