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第3节群落的结构(复习)

课型:复习课

授课时间:2019.01.19 星期一上午第二节

授课班级:高三7班

授课地点:高三7班教室

授课教师:刘学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实例;理解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2.能力目标:

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凭借概念对具体的生物学现象作出判断和推理,训练学生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

通过对群落动态规律的研究,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1. 复习重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2. 复习难点

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复习群落的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①群落和种群的区别是:种群是指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是种内关系的研究范围;而群落是由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种群的总和,是各个生物种群的有机集合体。因此种群是群落的基本单位,群落是种间关系的研究范围,是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

②种群水平的研究集中于种群的数量动态,包括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群落是更高层次的系统,研究群落中有哪些种群,哪些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各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占据什么位置,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空间结构,怎样的演替。

③不同群落的物种数有差别。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丰富度。

2. 种间关系

名称数量关系图能量关系图特点

共生

可视种群B为豆科植物,种群A为根瘤菌,

因为根瘤菌的数量远远多于豆科植物的数

量,图甲是图乙的某一个阶段,而图乙可视

为经历若干自然季节时,该群落中两种共生

生物随季节变化的几度枯荣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

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共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寄生

A为寄生者蚜虫,B为宿主绿色植物,在a

点之前,寄生在B种群上的A种群,随B

种群个体数量增长而迅速增长;a~b之间示

寄生者A种群个体数增多,导致B种群个体

数急剧下降;b之后示B种群降至一定程度

而限制了A种群的继续增长,从而使A,B

两种群间以寄生关系维持着有限的平衡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

竞争

两个种群的竞争关系,如大小两个种的草履

虫,A,B种群间争夺空间、食物,导致A

种群的兴旺和B种群的衰败。数

“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

捕食

A为捕食者(如狼),B为被捕食者(如鹿),

开始时B种群的数量远远多于A种群,纵坐

标是种群个体数量消长率,这样可以避开跟

能量流动(1/10原理)发生矛盾;否则将会

出现B种群能否维持A种群生存的疑问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

少”的不同步性变化。

不相同,两种生物数量(能量)存在差异,不在同一营养级

3. 群落的空间结构

(1)群落的垂直结构

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现象与光照强度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

乔木层——接受全光照灌木层——利用全光照的10%

草木层——仅利用1%~5%的光照苔藓地衣层——仅利用微弱的光照

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垂直分布主要是受温度制约的(如图11-1所示)。

动物的分层与其食物及栖息场所等有关。可以说,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猫头鹰——森林上层

大山雀——灌木层

鹿、野猪——地面活动

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

(2)群落的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由对群落垂直结构及水平结构的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①生物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都与环境中的生态因素有关,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②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③生物群落的其他特点

a. 生物群落具有物种的多样性;

b. 具有一定的优势物种;

C. 群落内不同种群之间具有典型的营养结构。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