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本的翻译策略
文体与翻译 第三章(增)旅游文本翻译1
![文体与翻译 第三章(增)旅游文本翻译1](https://img.taocdn.com/s3/m/72edfa52b307e87101f696e6.png)
3.2 英、汉旅游文本翻译策略:虚实互化,各展其长,突出 译文“呼唤”功能
译例1:这里三千座奇峰拔地而起,形态各异,有的似玉柱 神鞭,立地顶天;有的像铜墙铁壁,巍然屹立;有的如晃板 累卵,摇摇欲坠;有的若盆景古董,玲珑剔透……神奇而又 真实,迷离而又实在,不是艺术创造胜似艺术创造,令人叹 为观止。 原译:3000 crags(悬崖,峭壁) rise in various shapes. They are like whips or pillars propping up the sky; or huge walls, solid and sound; or immense(巨大的) eggs piled on an unsteady boarder?; or miniature rocky? or curios(古董,古玩)… Fantastic but actual, dreamy but real! They are not artistic works, but more exquisite(精美的,精致的,精湛的) than artistic works. One can not help marveling at the acme(顶点) of perfection (尽善尽美)of Nature’s creation.
但凡写山水风景,中国人头脑中浮现的总是像《水 经注》、《桃花源记》、《滕王阁序》以及徐霞客 (徐宏祖)山水游记一类作品中那些熟悉而又优美 的文句和韵律:
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 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其中水流交冲,素 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魄悸。 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混洪赑(bi)怒,鼓若 山腾,瑞濬(jun)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 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北魏· 郦道元:河水· 龙门],《水经注》
第二章 旅游文本的翻译策略总论
![第二章 旅游文本的翻译策略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75bbd742767f5acfa1c7cdbf.png)
• 例8: • 路左有一巨石, 石上有苏东坡手书“云外流 春”四个大字。 • To the left is another rock engraved with four big Chinese characters Yun Wai Liu Chun (Beyond clouds flows spring) written by Su Dongpo (1037 - 1101), the most versatile poet of the North Song Dynasty (960- 1127).
• 例6: •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部,东经108°至114°, 北纬24°至30°。因地处洞庭湖之南,所以叫 做湖南。 • Hunan Province is located just south of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Yan longitude and 24°and 30°N latitude. Since it lies to the south of the Dongting Lake, it has its name Hunan, which means “south of the lake”.
• 夏季,因特拉肯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一 样精彩纷呈。有些活动历史悠久,成为少 女峰地区一道不容错过的美丽风景。
• More ambitious ‘high-flyers’ can book a skydiving session and admire a bird’s-eye view of the spectacular scenery. The rivers in the region offer cool experiences, with river rafting, canyoning and hydrospeeding.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看旅游文本英译共3篇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看旅游文本英译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51045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3.png)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看旅游文本英译共3篇从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看旅游文本英译1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文本的翻译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而如何翻译旅游文本,尤其是如何传达旅游文本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一直是翻译界的难题。
功能派翻译理论提供了一种研究文本功能与翻译目的之间联系的理论框架,从此理论角度来看旅游文本的英译,既有助于深入理解旅游文本及其翻译策略,也可以为实践翻译提供一定的启示。
旅游文本是指介绍某个特定地点的景点、文化、风俗和特产的书面材料。
旅游文本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个文化和情感的表达和交流方式。
将旅游文本译成另一种语言,不仅要考虑语言层面的问题,还要考虑文化差异和目的群体的不同需求。
功能派翻译理论认为,在翻译文本时,需要将原文的功能转化为目标文本所需的功能。
因此,在翻译旅游文本时,需要同时考虑原文的功能和翻译目的。
一方面,旅游文本需要传递很多特定的文化信息。
例如,介绍某个景点时,需要解释它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地方特色等等。
旅游文本还需要传递作者对该景点的态度和感受。
在翻译旅游文本时,需要通过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和用词,确保译文能够传达原文所蕴含的文化信息。
另一方面,旅游文本的翻译也需要考虑目标受众的需求。
旅游文本的读者通常都是外国人或者说非本地人。
因此,在翻译旅游文本时,翻译者需要了解目标受众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旅游目的,确保译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功能派翻译理论提供了一些可行的翻译策略。
例如,在解释某个特定文化现象时,可以采用比喻或对比的方法。
翻译者还可以通过逐字逐句和逐个篇章的阅读文本,并对一些关键词汇和句式进行注释和解释,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另外,翻译者还可以在译文中加入一些注释或说明,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
综上所述,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视角来看,旅游文本的英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任务。
在翻译旅游文本时,翻译者需要了解原文的功能,同时考虑目标受众的需求,并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以确保译文能够传达原文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同时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旅游文本的翻译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旅游文本的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1242ed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8.png)
862014年2月下半月刊旅游管理研究旅游文本的功能是在于通过对旅游景点的介绍,激发人们旅游参观的兴趣。
因此,翻译旅游文本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传递信息来吸引游客。
本文先从目的论出发,对目的论做了简要介绍,并以此为指导原则进行旅游文本的翻译。
一、目的论简介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欲达目的不择手段”。
(Shuttleworth & Cowie ,2004:156)。
在这一原则下,源文本只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在译入语环境中,所需要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的需求。
旅游文本属于呼吁性文本,其中包括旅游景点的介绍,旅游宣传广告,旅游景点名称,旅游广告标牌,古迹楹联等等。
旅游文本的翻译,在语言上,应该注意与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相贴近,达到以语言的魅力吸引游客的目的。
二、英汉旅游文本语言特点及风格差异1.中文旅游文本的特点(1)语言渗透主观感受。
所谓“三分像,七分想”,就是在指中国人喜爱抒发内心的感情,尤其是在描述自然景观的时候,将自身的想象与现实景色相结合。
例如:南溪山,双峰并列,峭拔挺立,烟翠凌空,山形似马鞍。
每逢空山新雨,阳光映照,可见石色洁白如玉,恰似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丹青。
这种富有人文色彩的结合,将人的主观情感根植于描述的语言之中,同时,佐以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让语言产生动人的魅力,是其他效果所不能比拟的。
(2)用词典雅,简约华美。
中文语言的特点之一,就是注重意合,将句子前后的语意相关联,辅以形容词的变幻多端,给人典雅的感受,同时,汉语的表达,通常会运用大量的对偶平行句子,以追求文章的对仗工整,声律和谐,以期达到音形意皆美的完美表现。
简单的三言两语,简约概括的表达原作者的意思。
所谓形散而神不散,就完整的概括了中文的语言特点,旅游文本亦是如此。
(3)古诗词的引用。
在中国,各地的旅游景点都有着诉不尽的历史渊源,更不乏历代文人墨客的吟诵诗词。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翻译策略探析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翻译策略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7f014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6.png)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翻译策略探析一、“目的论”视角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意义“目的论”是指翻译的目的和翻译的功能。
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游客,让他们对目的地产生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增加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旅游文本的翻译不仅要忠实于原文,更要注重传达原文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情感。
二、旅游文本翻译的策略和方法1. 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色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色,避免出现生硬、呆板的译文。
如果原文是充满诗意的描述,译文也要通过词语的精美和句式的优美来传达原文的意境;如果原文是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译文也要具有同样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通过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色,可以更好地吸引游客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达到翻译的目的。
2. 强化目的地的文化和特色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注重强化目的地的文化和特色。
这就要求译文中充分体现出目的地的历史、风土人情、地标建筑、美食特色等方面的信息,让游客在阅读译文时就能感受到目的地的魅力和独特性。
在翻译介绍北京的旅游文本时,要注重体现北京的悠久历史、丰富文化和特色小吃,而在翻译介绍上海的旅游文本时,要突出上海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特色。
3. 照顾游客的文化背景和习惯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照顾游客的文化背景和习惯。
这就要求译文中不仅要传达目的地的文化信息,还要根据游客的文化背景和习惯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翻译旅游指南时,要注意将目的地的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信息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说明,以便游客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文化环境。
4. 增加互动性和体验性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增加互动性和体验性。
这就要求译文中不仅要传达信息,还要引导游客参与到目的地的文化体验中来,让他们在阅读译文时就能感受到目的地的魅力和独特性。
在翻译景点介绍时,可以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引人入胜的叙述,让游客仿佛置身其中;在翻译美食介绍时,可以适当增加口味、刺激味蕾,让游客愿意品尝当地特色食品。
5. 注重语言的生动和形象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注重语言的生动和形象。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翻译策略探析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翻译策略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3f5b5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8.png)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翻译策略探析一、目的论简介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由德国学者赫尔德·费雷尔-霍尔兹(Hans J. Vermeer)和其合作者所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
该理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策略和方法,翻译的质量应该以目的是否达到为评判标准。
在目的论的指导下,翻译不再仅仅是语言对语言的转换,而是一个更加复杂的过程,需要在尊重源文本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译文的接受对象和使用场景,从而制定合适的翻译策略。
二、目的论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意义旅游文本是指引人们选择旅游目的地、了解旅游景点、规划行程的一种重要文本类型。
在旅游文本翻译中,传达准确的信息并引发读者的兴趣和愉悦感是至关重要的。
而目的论恰恰提供了一种以翻译目的为导向的翻译视角,为旅游文本的翻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目的论提醒翻译者要充分了解译文的使用环境和受众特点。
在旅游文本翻译中,译文可能面向不同的读者群体,比如外国游客、本地居民或者旅行社工作人员。
针对不同的受众,翻译者可以灵活调整词语、句式以及行文结构,从而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和可读性。
目的论指导翻译者要注重译文的实际效果。
在旅游文本翻译中,译文的目的通常是引导读者进行旅行选择、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或者享受阅读乐趣。
翻译者应当注重译文的实际效果,通过精准的用词和生动的表达,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其产生积极的行动意愿。
目的论要求翻译者要权衡源文本与译文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适的翻译策略。
在旅游文本翻译中,一些地名、景点名称、民俗风情等文化特色的翻译常常需要考虑到源文本和译文之间的差异,翻译者需要灵活运用目的论的指导原则,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实现源文本和译文之间的文化传播和意义表达。
1. 注重读者导向。
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翻译者需要充分考虑译文的受众特点,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如果译文面向外国游客,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介绍,以增强译文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功能对等理论 旅游文本 翻译策略论文
![功能对等理论 旅游文本 翻译策略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32a41010740be1e650e9a2b.png)
功能对等理论论文: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的英译【中文摘要】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合作的日益密切和文化交流的渗透,旅游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在各国经济和文化交流中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旅游资源丰富,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从事旅游翻译的学者也越来越多。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旅游翻译还处于不断的探索与发展之中。
本文旨在从功能对等的角度阐述旅游翻译,借旅游文本进行相关的研究,期待对旅游翻译的提高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作为实用文体的旅游翻译,功能对等理论对其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
该理论强调翻译的,即满足语为对方语的读者。
在汉语旅游文本的英译中,该则表现为语为英语的游客,实现跨语言文化交际,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将中国的文化发扬光大。
这种翻译的,决定了旅游文本的英译原则是以实现译文预期功能为重点,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取向。
因此,译者需要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进行恰当的文化信息处理,体现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从而符合旅游文化功能的需要。
针对目前的旅游翻译发展现状,本文尝试运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理论指导,从中西方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及其它方面的差异带来的语言表达上的差异着手,努力做到旅游文本翻译过程...【英文摘要】With the intermingling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culture, tourism culture has played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ural exchanges. China is a big countrywith five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and rich tourism recours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its economy, tourism translation has become vitally important. However, tourism translation is still in constant exploration due to various reasons. This thesis is devoted to making some contribution to the tourism translation through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旅游文本翻译策略【英文关键词】Functional Theory tourism texts translation method【目录】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的英译摘要4-5Abstract5-6Table of Contents7-9Chapter OneIntroduction9-131.1 Background of Research9-111.2 Aim of the Reasearch111.3 Data Collection111.4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1-13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3-242.1 EugeneA.Nida’s Translation Theory13-182.1.1 A.Brief Introduction of Nida13-142.1.2 Nida’s Dynamic/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14-162.1.3 View on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from Western Scholars16-182.2 Feasilility of Applying Nida’s Theory to Guide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English Tourism Texts18-192.3 A Brief Review of Research on Functional Equivalence19-222.3.1 Domestic Research on Functional Equivalence19-212.3.2 Overseas Research on Functional Equivalence21-222.4 A BriefReview of Research on Tourism Text22-242.4.1 Tourism Text Studies abroad22-232.4.2 Tourism Text Studies inChina23-24Chapter Three Study of Tourism Texts24-313.1 Definition of Tourism Texts243.2 Function of TourismTexts24-263.3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Texts263.4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ourism Texts26-283.4.1 Use of Four-character Expressions26-273.4.2 Use of Purple Patches Descriptions27-283.4.3 Use of Quotation and Poetic Lines or Legends283.5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TourismTexts28-313.5.1 Conciseness and Readablity28-293.5.2 Vividness and appealing29-303.5.3 Figurative use of language30-31Chapter Four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Funcitional Equivalence to Tourism Texts’sTranslation31-484.1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the scenic spots31-344.2 Translation of historical events34-374.3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in tourism texts37-484.3.1 Difficulty in translating cultural elements in tourismtexts37-404.3.2 Strategies to cultural gap between source language readers and target language readers40-48Chapter Five Conclusion48-50Bibliography50-52Acknowledgements52-5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3。
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文本翻译探讨
![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文本翻译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35b49ef87c24028905fc3b1.png)
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文本翻译探讨旅游文本是国外游客了解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窗口,也是旅游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通过对比分析中英旅游文本的差异,结合宁波旅游景区的旅游文本,实例探讨了旅游文本的翻译原则、策略和方法。
标签:目的论旅游文本翻译一、引言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文本翻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国内不少景区的旅游文本译文中还存在着各种语言和文化问题,导致旅游文本信息传达不准确,感召功能弱化,影响了我国旅游文化的对外传播。
本文从目的论出发,以宁波市景区的旅游文本翻译为例,探讨旅游文本的翻译原则、策略和方法。
二、目的论与旅游文本翻译的目的目的论是德国功能主义翻译学派的主要理论之一,其创始人弗米尔认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任何行为都有一个目的。
目的论有三个原则: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fidelity rule)原则。
目的原则指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翻译行为,这个“目的”通常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
连贯原则指译文应该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的标准,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能够使目的语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及其交际语境中有意义。
忠实原则指译文和原文之间应当存在语际连贯(intertextual coherence),译文可以是对原文最大限度的模仿,即忠实于原文。
三者之间,目的原则是最高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从属于目的原则(Nord,2001:27-33)。
在这一理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是受众,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
旅游文本是一种“信息型+感召型”文本,旅游文本翻译的目的是通过向国外游客介绍与国内旅游景点相关的自然、地理、文化、风俗等方面的信息,以向他们传播中华文化,同时激发国外游客参观景点的兴趣,促使他们来华旅游。
这一目的决定了旅游文本翻译应当以国外游客易于理解和接受为准绳。
旅游翻译技巧总结
![旅游翻译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9778075b9d528ea80c77928.png)
目录:旅游口译特点与翻译技巧旅游文本翻译特点及技巧旅游文本词汇翻译策略语篇翻译意识与翻译策略旅游口译的特点与翻译技巧旅游口译的特点1)即时性。
导游通常是在旅游景区向外国游客做现场介绍的,因此口语翻译的内容具有即时性.在介绍景点过程中,译者需在仔细听与分析的同时做好整理、组织与表达工作。
这就要求译者思维敏捷,全神贯注.在介绍景点前,译者通常会就景点的相关背景文化及特殊词汇做好准备,以保证现场翻译的效果。
2)精确性.在口译中,精确性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在对地名、数字、人名等资料进行翻译时尤其要做到精确,任何微小的失误都有可能会引起不良的后果。
作为展示中华文明的媒介及与外国友人交流的窗口,旅游口译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对于外国游客来说,译者对旅游景点的描述及背景文化知识的介绍与解说都是其了解中国的直接途径,一旦译文内容出现差错,与事实不符,那势必会导致游客的误解。
3) 综合性。
旅游口译涉及的知识面广,覆盖面宽,“既包括历史文化知识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又包括与旅行游览相关方面的旅游常识,还包括广泛的国际知识等".优秀的旅游口译人员首先应对导游业务充分了解,此外还需具备较好的个人素质,比如知识水平、交际能力与心理素质等。
在口译过程中,译者要将诸多种类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且要灵活地予以运用。
在翻译有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如成语、诗歌及菜名时,实际就是在进行一种跨文化交流。
而不同国家的游客往往有不同的英语口音、语速与风格,译者必须适应这种语言多样性。
可见,旅游口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对译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 灵活性.旅游是一项休闲活动,因此,旅游口译与气氛严肃的会议口译有着很大区别。
在进行旅游口语翻译时应注意用词的生活化、亲和化,以便营造出一种译者与游客均感到轻松愉悦的良好氛围.对于有着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国籍与不同性格的外国游客,译者更需要灵活机动地处理相关的翻译内容,力争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之上,做到言简意赅、表达清晰,以圆满地完成口译工作。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翻译策略探析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翻译策略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ac261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1.png)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翻译策略探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实际翻译工作中,翻译者常常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如何在保持原文风格的同时传达目的地的文化特色,如何解决不同语言之间的语言障碍,以及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兼顾客户需求和翻译准确性等问题。
研究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翻译策略的意义重大。
通过深入探讨目的论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应用和实践,可以为翻译者提供更准确、符合需求的翻译策略,提升旅游文本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从目的论的概念和特点入手,探讨目的论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作用,分析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策略,并结合实例进行深入讨论,以期为旅游文本翻译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目的论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图,从而更准确地传达给目标读者。
通过运用目的论,译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原文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有效地避免因语言差异而引起的误解和混淆。
探索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文本翻译策略,对于提高翻译质量,促进跨文化交流具有积极的意义。
借助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实践案例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更深入地理解目的论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应用效果,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究“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翻译的策略,进一步挖掘翻译中的目的性和意图,探讨如何更好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和情感,使译文更符合读者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分析目的论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应用,揭示翻译过程中翻译者的主观意图和选择,探讨如何在保持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更好地传达作者的原意和读者的期待。
通过对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探讨不同翻译目的下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巧,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启示。
最终旨在揭示目的论翻译策略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促进翻译质量的提升,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
2. 正文2.1 目的论的概念和特点目的论是翻译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流派,其核心观点是翻译的目的是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重要因素。
目的论观照下的旅游文本翻译策略
![目的论观照下的旅游文本翻译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e9ae70803d8ce2f00662318.png)
所 谓 增 译 , 学 者 指 出 , 是 通 过 增 加 字 词 句 对 原 文 最 进 一 步 的解 有 就 释 。而 东 西 文 化 虽 有很 大差 异 , 还 是 存 在很 大 一 部 分 相 同之 处 , 于 内 但 对
涵本质上不是有很大差异 的事物 , 译者在翻译时有两种方法: 直译或者增 译, 即增加注释进行补充说 明。例如一个简单 的例子 ,露天音乐 台” 正 ” , 确 的译 文 应 该 是 O e pn—a i s al增 加 了前 面 的 修 饰 语 是 为 了用 于 rMui H , c l 区别 室 内音 乐 厅 。 下 面 看 两个 通 过 注 释 来 翻译 的例 子 : 例1 :清代 则 建 有 康 熙 的 行 官 , 尚有 遗 迹 可 寻 。
ge ・ s
弗 米 尔 ( JV r er 提 出 , 得 到 赖 斯 ( R i ) 诺 德 ( hii e H. em e) 后 K. e s 和 s C r tn sa
通 过 修 改 , 文 删掉 了修 饰 性 的 抽 象信 息 , 留了 表 达 主要 信 息 的词 译 保
语, 盲简 意 赅 地 传 达 了 景点 的主 要 内 容 , 合 了 英 美 读 者 的 思 维 方 式 , 符 顺 利达 到 了旅 游 宣 传 的 目的 。 同时 , 一 删 减 策 略 也 遵 循 了 应 用 文 体 翻译 这 的标 准 之 一 : 递 主 要信 息 的原 则 。 交 通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四川 成 都 西 6 03 ) 10 1
— —— ——一
目的论 观 照下 的 旅 游 文 本 翻译 策 略
摘 要 :旅 游 文本 翻 译 是 外 宣翻 译 中一 个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对 旅 游 文本 的翻 译 , 目的 除 了传播 景 点 信 息 外 , 重要 的是 激 发 游 客 对 景 其 更 点的 兴 趣 以及付 出行 动 。本 文 以 翻 译 目的论 为依 据 , 行 个 案 分 析 , 出在 汉英 翻 译 中旅 游 文 本应 该 采 取 的 策 略 , 进 得 以达 到 应 用 文 体 翻 译 应 有 的标 准。 关 键 词 :翻 译 目的论 ; 游 文 本 翻 译 ; 旅 策略 中图 分 类 号 :5 0 F9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9 2 2 1 ) 0— 2 7—0 17 0 9 (0 0 1 02 2
课题研究论文:旅游文本的特点与翻译初探
![课题研究论文:旅游文本的特点与翻译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6a27d9e2b52acfc788ebc9c6.png)
137448 旅游管理论文旅游文本的特点与翻译初探一、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翻译理论很多学者对于旅游文本翻译研究主要从旅游文本的定义范围,功能与文本类型上研究,笔者认为应用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翻译理论进行旅游文本的翻译较为适宜。
英国的纽马克认为译者在不同的文本中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他将文本功能分为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on function),和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
首先,表达功能的核心是“说话人,作者、话语创始人的思想。
他用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不考虑任何回应。
”纽马克认为:“表达”的文本类型有:文学作品(包括诗歌、短篇故事、小说和戏剧)、自传、散文,和私人信件。
其次,信息功能是指“一个主题的事实,外部语言的事实,包括报告的想法或理论”。
典型的信息功能文本例如教科书,技术报告,报纸,科学论文,会议记录或议程等。
旅游文本同时具有信息功能,侧重内容,注重客观,准确,规范。
最后,“呼唤”的意思是“号召读者去行动、思考,去感受,实际上是反应。
”注重目标读者的接受视野和接受方式,并实现劝道功能。
呼唤功能包括通知、说明、宣传、说服性写作和娱乐的通俗小说。
所以呼唤功能是旅游文本的主导功能。
因此,按照以上对文本类型的划分,“旅游文体是一种信息型―呼唤型文体,或信息-呼唤复合型文体,以描述见长,与异国情调,民俗文化不可分离。
”二、汉英旅游文本的特点与翻译原则由于大多数旅游文本具有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考虑到译文对读者造成的影响,译者应该根据汉英旅游文本的特点,语言文化,在英语读者所能接受的最大范围内确定旅游文本汉译英的翻译原则。
贾文波指出(2004:109-117),汉语旅游文本大多重言辞华美,多用四言八句,多仰仗辞藻的渲染而非物象的明晰展示,因而“文采浓郁”。
而且,汉语旅游文本还注重用典故和古诗词来点缀行文,追求一种诗情画意之美。
比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夜湖”。
旅游文本的文体特征及翻译策略
![旅游文本的文体特征及翻译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8e2e4d37f1922791788e801.png)
从 而产生特殊的欣赏价值 。如果不增添背景信息 , 一般的外
国 游 客 可能 会 感 到 费 解 。
比 如 , 国云 南 傣 族 的 “ 水 节 ” 如 果 直 接 翻 译 为 “ — 我 泼 , Wa t — piki et a”则 外 国 人 可能 无 法 领 会 其 真 正 的 内 e S r l gF svl, r n n i 涵 。事实上 , 国的泼水节 , 的是通过泼 水 , 求 快乐 、 我 为 祈 祥
和 。 如 果我 们在 “ t — pik n et a” Wa rS r l gF svl后再 增 加 一 些 说 e ni i 明 文 字 , ( i fsvlo teD i ao a t t ws vr— 如 abg et a frh a n tn ly o i ee i i i h y
仗 , 文 工 整 的习 惯 , 行 因而 形 成 了汉 语 表 达 简 隽 空 灵 、 婉 含 委
一
、
前 言
蓄 、 整 对 偶 、 奏 铿 锵 的特 色 , 情 画 意 盎 然 , 大 地 迎 合 工 节 诗 极 了 汉 民 族 的 审美 心 理 , 现 出汉 民族 极 富 东方 哲 理 的美 学 思 体
特 征 出发 , 旅 游 文 本 的 翻 译 策略 进 行 了探 究 。 对
关 键词 : 游 文 本 ; 体 特 征 ; 译 策 略 旅 文 翻 中 图分 类号 : 9 F 5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l 74 (0 0 0 - 15 0 17一 7 O 2 1 )5 0 3 - 2
o ehp ies yS l h gw trooeaohr。 样 理 解 起 n apn s b pa i a n nte) 这 sn et 来 就 更 好 , 且 加 深 了外 国旅 游 者 对 中国 风 俗 文 化 的 深 刻 了 并
《文本类型理论视域下旅游宣传载体的汉英翻译策略》
![《文本类型理论视域下旅游宣传载体的汉英翻译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9f7cf7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7.png)
《文本类型理论视域下旅游宣传载体的汉英翻译策略》一、引言在全球化背景下,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与对外宣传的需求日益增强。
因此,有效地将旅游宣传材料从中文翻译成英文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从文本类型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旅游宣传载体的汉英翻译策略,以提升翻译的准确性和传播效果。
二、文本类型理论概述文本类型理论是一种研究文本分类与功能的理论。
它强调不同文本类型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目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旅游宣传文本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类型,其目的是吸引潜在游客,传达旅游地的特色和魅力。
因此,翻译这类文本时,应注重信息的传递、文化的融合以及语言的吸引力。
三、旅游宣传载体的汉英翻译策略1. 忠实传达信息:旅游宣传文本的翻译应忠实传达原文的信息,包括旅游地的特色、景点介绍、文化背景等。
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语气,使译文与原文在语义上保持一致。
2. 注重文化因素:旅游宣传文本的翻译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传达。
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避免直译造成的误解。
例如,一些中文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在英文中可能无法找到完全对应的翻译,这时需要采用意译或增译等策略,使译文更加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3. 语言简洁明了:旅游宣传文本的受众是潜在的游客,因此,翻译应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突出旅游地的特色和魅力。
在翻译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式和词汇,使译文易于理解。
4. 突出吸引力:为了吸引潜在游客,旅游宣传文本的翻译应突出旅游地的特色和魅力。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译文更具吸引力。
四、实例分析以某旅游宣传册的翻译为例,原文中描述了一个美丽的湖泊及其周围的自然风光。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忠实传达信息、注重文化因素、语言简洁明了以及突出吸引力的策略。
在翻译景点介绍时,我们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语气;在处理文化背景时,我们充分考虑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语言表达上,我们采用了简洁明了的句式和词汇;在突出吸引力方面,我们通过使用修辞手法,使译文更具吸引力。
旅游文本的翻译技巧
![旅游文本的翻译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21b5aae284ac850ad0242ee.png)
旅游资料的翻译技巧l、适当的增添。
做适当的增添就是要求译者在适当的时候要添加解释性翻译。
由于地域不同、历史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两个民族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旅游资料的某些内容,中国人可能人人皆知,可是外国人却对此一无所知。
在这种情况下,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将这部分知识补充出来。
比如说这样一段话:林子的边上原来有一个洞,传说白娘子曾经在这里修炼。
这句话如果完全按照原文翻译,可译作:Near the forest there once was a cave which was said to be the very place where Lady White cultivated herself。
但是如果这样译的话,外国人虽然也能看懂,却会产生不解:中国的怀特太太在洞里一个不足一平方米的小水潭里怎样修炼呢?如果能够译作:Near the forest there once was a cave which was said to be thevery place where Lady White,thelegendary heroine of The Story of the White Snake cultivated herself according to Buddhist doctrine.有了这些添加,游人才能更好的理解这句话。
对这种含有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的景点的翻译,要进行适当的增添。
2. 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也需要作这种解释性翻译。
有些外国人对我国的传统节日,风土民情很有兴趣,对这些节日的翻译最好能将节日的来历和风俗习惯解释一下。
比如说云南的“泼水节”,可译作Water—Sprinkling Festival(a big festival for the Dai nationality to wish everyone happiness by splashing water to one another)。
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看中文旅游文本的英译的开题报告
![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看中文旅游文本的英译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6fdc1f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f.png)
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看中文旅游文本的英译的开题报告
中文旅游文本的英译是一个重要的翻译领域,旨在将中文旅游文本的信息传达给英语读者。
然而,目前的翻译质量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着信息不准确、语言表达不流畅的问题。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出发,本文旨在研究中文旅游文本的英译问题,探讨中文旅游文本的翻译功能,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首先,该研究将采用功能翻译理论作为研究框架,分析中文旅游文本的翻译目的和目标读者。
功能翻译主张将翻译视为一种跨语言的交际行为,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目标读者的需求。
因此,中文旅游文本的英译应该以目标读者为中心,将信息准确传达并符合目标读者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
其次,该研究将分析中文旅游文本的翻译策略。
在实践中,翻译者应根据中文原文的特点和目标读者的需求,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实现翻译目的。
例如,在翻译旅游景点的介绍时,翻译者应该注重对景点的准确描述,并适当加入目标读者熟悉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信息。
最后,该研究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验证所提出的翻译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实践中,翻译者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中文原文的表达方式、目标读者的背景和需求、翻译语言的语体等,以实现中文旅游文本的准确传达和自然表达。
总之,该研究旨在通过功能翻译理论的分析,探究中文旅游文本的英译问题,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改善翻译质量并满足目标读者的需求。
旅游文本特点及中英翻译策略
![旅游文本特点及中英翻译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099254e10a6f524ccbf85cc.png)
旅游文本特点及中英翻译策略作者:梁晓婷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03期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只要轻点鼠标,便可轻松获悉外面的世界动态和精彩瞬间,在这过程中,旅游作为重要的载体之一,展现着各国的人文面貌和文化内涵。
因此,不管是对于蠢蠢欲动的游客,渴望了解他国景色风光但迫受时间、空间、经济状况的限制,还是对于计划出游的游客,一篇赏心悦目的旅游介绍翻译如同让游客置身其中,让他们的旅途变得轻车熟路。
本文将从旅游文本特点的角度,对该文本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从而使旅游文本的翻译最大程度的达到信息交流和传递的功能。
关键词:旅游文本;特点;翻译;策略一、旅游文本特点为了达到宣传及文化传播双功能,中文的旅游文本一般包括三个特点,其一,传达基本信息数据;其二,喜用四字成语及优美辞藻;其三,引用随处可见。
(一)信息数据旅游文本的信息性语言包括地理位置、当地气温、面积、数字等简介,其功能是为游客提供目的地最基本的信息,翻译过程中一般使用直译法,主干信息突出,条理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例:白云山位于广州市北部,是南粤名山之一。
译文:Baiyun mountain is located at the north part of the city,which is called he first mountain of southern Yue.(二)四字成语在中文的旅游文本中,不难发现有大量的四字成语和优美夸张的语言描述,采取排比、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一是为了增加语言的美感和诗意,二是起强调作用,突出该景点的动人之处,营造美境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以达到宣传的效果。
例:山上有建于明代的莲花塔,登塔远望,江水滔滔,阡陌纵横,正是一幅典型的田园风光。
译文:There is a lotus tower on top of the hill,climbing up to its top,you can take a look of the running Pearl River water and the crisscross paths on a farmland,which draws a nice and traditional rural scene.(三)引用在旅游简介中,常引用大量的俗语、习语、诗句和名言等来深入描述景点的历史和人文面貌,或是一个名人典故,或是旧时代人们口口相传的赞誉,或是蕴藏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英语中有时难以找到对应的翻译,因此,是一个翻译难点。
第3章旅游文本翻译
![第3章旅游文本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f9af34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4.png)
➢ 西方老式哲学在主观与客观旳物象关系上,主张“客主分离”,更多 旳强调摹仿和再现,在描绘外界自然美时,总是“站在自然之外”去 欣赏自然之美
➢ 所以汉语语言体现经常人文色彩浓郁,物我一体,具有一种超越现实、 虚实不定旳朦胧、变形之美,一景一物,皆有灵性,主观色彩浓厚
只见海港环抱于半圆 形小山丛中,煞是好 看,朦朦胧胧,一片 银灰,宛若仙境。 ...。这北极地域景 色之美,同老式旳圣 诞贺卡适成对照,它 浓淡交融,光影柔和, 清雅绝俗。
LOGO
2. 英汉旅游文体特色及其风格差别
For me this landscape was always a magical prospect, the austere countryside stretching away with the sharp definition of an 18thcentury aquatint across hill and woodland to Mt. Battie outlined against the horizon
➢ 翻译目旳论这以为,翻译时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到达旳 目旳决定整个翻译行为旳过程,即”目旳决定手段“(the translation purpose justifies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 --- Nord, 2023)
诱导型
LOGO
1. “呼唤型”功能文本--- 旅游翻译
➢ “目旳论“(Skopostheory)是德国功能派学者费米尔和诺德等提 出来旳,它形成了功能翻译理论旳主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文本的翻译策略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旅游文本的翻译策略
摘要:本文针对旅游文本英译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力求使旅游文本最大限度地将所需信息传递给外国游客,同时,还可以更有效的起到对外宣传和文化输出的作用。
关键词:旅游文本;专有名词;句式结构
一、译前准备――了解翻译题材,明确翻译目的
每一类翻译都有其文本特性和功能性。
对于文本特性,译者要了解将要进行的翻译文本为何种题材。
从广泛的层面上看,旅游景点的简介属于文化范畴的文本,其中包含大量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和民俗等相关背景知识。
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正式的翻译工作前,尽可能的多去了解有关翻译内容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才能够保证在翻译时有足够的知识基础,不会出现误译或错译。
对于功能性,简言之,就是译文最终的用途为何。
译本翻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其功能性的优劣。
当外国游客看到你的译文时,是否能够在短时间内对该景点有较为全面正确的了解,就是创作好译文的最佳标准。
二、译中难题及解决方案
(一)专有名词的翻译
对于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恰当匹配的专有名词,异化法是最佳的选择。
所谓异化法,就是让目的语译文最大程度接近源语言。
在此次翻译任务中,会遇到大量的地点类专有名词,如:黑虎泉、芙蓉街、五龙潭。
在这三个地名中,虎、龙和芙蓉,我们都可以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目标词汇即:tiger,dragon和
lotus。
有恰当的对应,可以直译为 Tiger Spring,Five Dragons Pool 和Lotus Street。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名都能找到恰当的对应,比如趵突泉。
若将趵突一词意化,体现出喷涌奔腾之意,再转换成相应的英语恐怕有些复杂,也不便于外国游客的理解。
这种时候最简单的应对方法就是用我们汉语的拼音代替即可。
即,Baotu Spring。
或许有人会质疑这种方法是不是有些投机取巧,其实不然。
从对外宣传的角度来讲,译者在翻译民族特有文化词汇时,可以脱离目的语言的限制,直接用拼音代替即可。
这样可以让外国友人在了解我们自然文化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汉语语言方面的熏陶。
可谓一举两得。
除了以上翻译方法的运用,还需要注意翻译专有名词时的一些规范。
首先是大小写。
对于地点类专有名词一般需要将每个词汇的首字母大写,然后独立词汇之间以空格间隔。
如: Five Dragons Pool。
其次就是冠词的使用。
这一点看似容易,实则非常考验学生的基本功。
在学生的初稿中,经常会出现,诸如 The Daming Lake, The Heihu Spring。
在这两处翻译中,定冠词The 是不需要添加的。
下面总结一下,定冠词在专有名词中的使用。
英语中根据专有名词前是否带冠词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零冠词,如Peking Universty, Quancheng Square,是由专有名词+普通名词构成,为并列关系。
一类是加定冠词,如The United States,The Great Wall, The Forbidden City,由形容词+普通名词组成,形容词对名词一般有描述和界定作用。
(二)过分拘泥于原文,导致句式过于复杂,信息量杂乱
对于句式的选择也是学生较为薄弱的地方。
因为是中英文对照版,所有许多学生在翻译时,过分拘泥与汉语的句式和内容,如:游船运营时间4月1日至10月31日为早上8点半到晚上8点,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为早上8点半到下午5点。
船站定点发船,每班间隔30分钟。
学生的译文为:The operating time is from April 1 to October 31 at half past eight in the morning to 8 ., and from November 1, to the next year on March 31 at half past eight in the morning until 5 o 'clock in the afternoon. The departure time of the boat is fixed, and the interval time is 30 minutes. 研读译文发现,该译文在信息的准确度和完整度的表达上没有问题,但是句式过于冗长,当游客在游览时,其实没有过多的时间和耐心阅读如此多的文字。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准确传递原文信息量,又可以减少游客的阅读量,我们不妨做这样的尝试:
The operating time of boat:
―, 8:30 am-8:00pm;
―, 8:30am-5:00pm.
将时间段用简单的连接符连接,月份、时间点使用简写,这样的表达即简练又明了,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
旅游景点的营运信息提示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这类信息的英文表达,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才不失为最佳译文。
三、总结
旅游文化类文本属于应用型文本。
应用型文本的翻译最需要注重交际信息的有效传达。
在《济南市老城区文化旅游地图――中英文对照版》这一实际案例中,需要对济南的老城区景点进行宣传介绍。
英文对照版的作用除了简单的信息
传递之外,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讲,也是让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展示窗口。
英译文的质量可以直观的反映我们在国际化交流中外语实力的高低。
所以,这一项目不仅考验学生的英语专业与社会实践技能,更挑战译者是否有能力为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国家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
通过这一项目的锻炼,译者可以在专业技能提高的基础上,培养国际文化交流意识,积累更加完备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杜争鸣,陈胜利.英汉互译―原理与实践教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2]彭宣维.语言过程与纬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彭萍.实用旅游英语翻译[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