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顿悟与艺术思维的异质同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3-9104(2005)02-0062-05

禅宗顿悟与艺术思维的异质同构关系

曾 佳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比较禅宗顿悟思维方式与艺术感性思维方式在具体可感性、非理

性和超越性这三个方面的相似相通性,以及顿悟思维与弗洛依德的潜意识理论的内在联系,

来共同阐释禅宗顿悟与艺术思维之间的异质同构关系。

关键词:顿悟思维;艺术思维;灵感;具体可感性;非理性;超越性;潜意识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B

The Rel a ti on sh i p between Buddh ist I n si ght and Artisti c Th i n k i n g

ZENG J ia

在人类文化史上,艺术与宗教之间有着天然且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渗透的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一种特有的社会历史现象,就是宗教的艺术化和艺术的宗教化倾向。宗教是一个具有庞大而复杂的分支机构的文化体系,它起源于印度的佛教而且是其中的一个分支类型,开始于东汉初年始传入我国,并且在东渐的过程中并不断被中国化。隋唐后,中国佛教大抵分为空、有二宗。空宗包括三论、天台、禅等三宗;有宗包括唯识、净土、华严三宗;再加上密宗、律宗,形成了佛教大乘八宗。禅宗是中国的大乘八宗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分支,前后共经历达摩等六代祖师的共同努力而发展起来,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禅宗是属于中国士大夫的佛教,因为其浸染中国思想文化最深,比以前各种佛学流派都更多地接受了老、庄思想,以及魏晋玄学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和“言不尽意”、“得意忘像”等观念的影响。只不过,禅宗把它们纳入了内心反思的框架体系之中,以空灵澄澈的“本心”体验为中心,形成了独特的以神秘的直觉主义为特征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它虽然属于佛教流派,但它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已远远超出了宗教的范围,它对社会各阶层和意识形态各部门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强烈。以致到了宋代,文艺领域里“诗不入禅意必浅,画无禅意境必俗”的说法一时蔚然成风,因此在唐宋的诗词画幅中,无不尽显禅悦之气。禅理机趣的细致渗透也确实为中国的诗画创作增添了无尽的玄妙情趣和深邃的内涵意境。

“禅”,它的本义就是沉思、冥想,中国古代译为“思维修”,主张排除一切外在干扰,进行纯直觉的体验和内在的反思。它是以“悟”作为当家法宝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禅的思维方式的精髓所在,也是六祖慧能的“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坛经》般若品第二)理论的最好注解,在他的禅法体系中,“见性”与“悟”是同义语。语言文字是无法捕捉到直觉观照中那飘忽不定的非理性思维的;而且语言的确定性会使丰富灵活的禅宗思想的内蕴变得狭窄和贫乏。当然,这个“不立文字”,并不是完全不靠文字,而是反对背诵由语言文字记载的佛家经典,因为一切有限的文字都无法表达无尽的禅理,一切要靠“妙悟于心”。六祖慧能说:“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虽然“顿悟”一说最初起源于禅学,但我国古人也对顿悟有过精妙的阐释。古人论顿悟,是以“神思”、“品味”为前提的。溯源于庄子的“神思”,其实就是发于心物之间的、由物而心的想像。“品味”是一个表示鉴赏的美学概念,就是体会,体会也就是想象。如程颐,学生问他:“张旭学草书,见担夫与公主争道,又公孙大娘舞剑,而后悟笔法;莫是心常思念,至此而感发否?”他回答:“然。须是思方有感悟处,若不思,怎生得如此?”①而顿悟说(当时称妙悟说)的真正建立者,当推宋末的严羽。他在《沧浪诗话・辩解》中说:“先须熟读《楚辞》,朝夕讽咏以为之

①参见宋・程颐,程颢著《二程遗书》卷18。

本;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兼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治经,然后博取盛唐诸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这里的“熟读”等并不是一般地理性思考范畴中的“学习”,而纯粹是一种心理体验。由此可知,“悟”也是由量变积聚到质变的自然升华和飞跃。严羽之后,“顿悟”(文学上称为“妙悟”)成为衡文论艺的常用语。是“悟”,使平凡景物立体地化为美妙境界;不悟,则平凡景物不过平凡景物而已。这是从现实世界向审美境界的超越,而“悟”正是实现这种超越的心理活动的关键所在。这种“瞬间的顿悟”亦带有一种不可言说的神秘性,所以,W・詹姆斯在《宗教经验种种》中认为它是一种神秘主义,他说,“在这种神秘主义的经验形式中,我们是同那些不能通过感觉和理智作用得到理解的宇宙元素进行接触,这是一扇通向看不见的世界的窗户,一种领悟那通常隐匿着的存在的方式,它使个人达到一种理解整个宇宙涵义的意识”。①这种主张顿悟式的思维方式和艺术的思维方式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关联。艺术欣赏是一种直觉体验式的心理审美活动,主观随意性很强,总是被冠以欣赏者自我的感情色彩和审美理想,无需过多逻辑思维的运行。它同样需要向意识深层“突进”

的“顿悟”行进,而不是仅停留在语言文字

的表面意义上。

最佳状态,

了超越一切时空、因果,触摸到了艺术家的心底深处的审美快感。因此深刻地理解禅学的精神要义,不仅有助于艺术的理论建设,而且对于艺术审美欣赏和创作实践的开展也不无裨益。

修禅可以使人明心见性,说明了禅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发自内心本原的产物,即心即佛,而不是来自外部客观世界。中锋禅师语录说:“禅者何物?即吾心之明也!心者何物?禅之体也。”若语言及文字能形容出禅,那语言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这需要灵性的一刹那的闪现。这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别人无论用何种言语也形容不出你的感觉。只有自己亲身体验,方能得其中三味。故此,悟到了,禅就在你的眼前,若不去开悟,即使口中每天不离禅,也不能彻见人生的真谛,只能落得个空头禅、口头禅。修禅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早些认识人本原心的面目,破除一切元明的执著,丢弃各种惑见及妄念,以此达到自我解脱式的宁静、平和、淡泊,一种无我之心境。这是一种反朴归真、物我两忘的空的状态,正体现出《心经》中所讲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从此种意义上来说,禅学也就是心学,心学也是一门玄学,等量代换一下的话,应该说禅学也是玄学。如范文澜先生所说:“禅宗是披着天竺式袈裟的魏晋玄学,释迦其表,老庄(主要是庄周思想)其实,禅宗思想,是魏晋玄学的再现,至少是受玄学的甚深影响

……”因此,强调对于佛理的整体地、偶得机遇一触即觉的“顿悟成佛”成为禅宗的主要思维方式,也是禅宗的修行方式,这同样也是禅宗中南宗一派迥异于北宗一派渐修式修持方法而具有显著特色的思想理论,禅宗的思维方式无不是围绕着这一理论精髓而来的。南禅宗之所以强调“顿悟”,是因为他们所说的佛理是一种“实相无相”的“微妙法门”。“实相”为有,“无相”为无。有则可得,无则不可说。可得而不可说,故只有“心悟”。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法”,但他正是同一般所谓“学”相对立的法,从学法到超于法。至此,顿悟才在美学领域中恢复了其在禅学中的基本精神内蕴:从现实世界向审美境界的超越。尤其是禅作为宗五大思维其中之一的“触类思维”,仿佛是为顿悟而量身订做的最好注解,它是指在日常的思维活动中,遇事以触发顿悟,通过直觉思维以与道(自性,平常心)合一。在艺术创作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提及“灵感”这个词,“灵感”和“顿悟”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都是一种非理性的直觉体验式的思维方式。由禅宗“顿悟”和艺术“灵感”的显现所带

,是一种只可意会

》卷三十八说,

,不能记别……体性寂静,

。”艺术灵感的闪现决不是理性思

,而是倏忽而过的一种灵光,它犹如在暗无天日的山洞里忽然感受到的投射进来的一线生命的光芒,抑或是荒芜辽阔的沙漠里冒出的一弘甘美的泉眼。捕捉住了由灵感照耀而来的讯息,可以令你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以致豁然开朗,大多可以事半功倍,收获到意想之外的效果。如阿基米德定律产生的过程,是他苦思累日无果,而在一日洗澡的时候灵光闪现,发现了浮力,诞生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牛顿由苹果落地这一自然行为受到启发,发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贝多芬因为灵感的闪现而创作出了世界著名的《月光曲》。这些,也许就是刹那之间成就永恒的最好解读。

艺术是用感性思维去进行艺术创作,是具体可感性的,若用科学、严谨的理性思维去指导艺术实践,那必将陷入一种僵化、刻板的桎梏。这种具体可感性是它和禅的思维方式的相似之处。禅宗有别于其他佛教宗派的最明显之处,就在于它并不注重教义的推求和戒律的修持,而是一心致力于启发学人的悟性,没有悟就不可能使人清醒地认识自己及周围的一切,也不可能使自己的思维跳出原有的法障,除去人眼中的泥沙,用新的眼光和角度去认识这个世界。这种悟性的借助又不是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源自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点滴细节,引用活生生的事实作一些暗

①参见[美]墨菲《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上海:商务印书馆第279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