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痕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教育无痕?
请大家听个故事,想想什么叫教育无痕?
母子看海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问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他想考第一,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后他问:“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
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的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不知该怎么回答他。
又是一次考试。
这一次孩子考了十七名。
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
妈妈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灵。
但她知道,如果说了,孩子也许就此认为自己是个愚笨的人。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仍没赶上他的同桌,但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
母亲为此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
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后来,儿子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
母校请他给同学们及家长们作一个报告。
其中他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他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的起飞,他们拍两三下翅膀就飞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他们从沙滩上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他们。
”这个报告是很多母亲流下了泪,其中也包括他的母亲。
1.1不留痕迹
这种教育艺术就是教育无痕,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不留痕迹,以一种自然和谐的方式实施教育。
这里的“痕”作“痕迹”理解。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是感受不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大。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善于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放下家长的架子,以平等的对话者的身份,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发挥影响作用。
这就是“教育无痕”的基本含义。
值得注意的是,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不是没有教育意图,而是不让孩子直接感受到教育意图。
孩子从家长隐蔽了意图的教育中受到启发、感染,达到了教育目的,实现了教育意图。
1.2教无定法
教育无痕也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如果我们把“痕”理解为一种样式、模式,“无痕”,就可以理解为没有固定的模式,无论是给予还是开启,无论是教育家们总结的何种教育模式,只要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模式,最终都能达到殊途同归的教育目的。
这就是“教无定法”。
这方面应该无须我举例说明的。
1.3善教无伤
教育无痕还可以这样理解:“痕”,指伤痕。
“无痕”,即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因为方式方法的简单、粗暴或不当,给孩子心灵或身体留下创伤。
这就是“善教无伤”。
我们总是把孩子比喻为祖国的花朵。
花朵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娇嫩的,脆弱的。
需要我们精心呵护。
任何一点简单、粗暴或不当,都可能使花朵破碎、凋零。
这也是我们强调教育孩子要有爱心、细心、
耐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2.为什么要提倡无痕的教育?
2.1教是为了不教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温家宝总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文中也说道:“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
”
叶老的原话说的是教学,教学的目的是达到用不着“教”。
怎样才是达到用不着“教”?一是孩子有了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没有家长的教,孩子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二是孩子掌握了学习的要领和方法,家长没有教,孩子也能学会。
其实,“教是为了不教”,对于思想品德教育同样是适用的。
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同样是“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这里的用不着“教”,指的是孩子能够进行自我教育。
就是说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在没有家长教育的时候,在自己独处的时候,也能通过自我教育调整改善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表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自我教育是一个人在思想品德修养中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形成自我教育能力是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培养的最终目的之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
我去年春创作的一幅《教育与人才关系房型结构图》基本能说明这个问题。
2.2成功和谐的教育需要隐蔽其意图
有位叫徐光的母亲,总结自己育子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写了一本书:《教育无痕》。
而实际上我们许多家长往往摆出一副“我是在教育你”的面孔和姿态,于是就出现了许多失败的教育。
家长越是千方百计“教育”孩子,孩子就越是不买帐。
这种现象在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中更是屡见不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这道出了“无痕教育”的真谛。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这样一句话:“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
”这话同样适用于家庭教育。
2.3无痕回归教育的本真
我们提倡无痕的教育,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不留痕迹,不刻意追求固定的模式,不因为方式方法的简单、粗暴或不当,给孩子心灵或身体留下创伤,以一种自然和谐的方式实施教育,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真知,学会做人,提高学习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掌握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本领。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
教育需要无痕。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互动。
这样理解教育的内涵,也许更接近教育的本质。
教育需要无痕,这不仅仅是一种向往,也不仅仅是一种境界。
这更是一种规律,更是一种原则,更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技巧,更是
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
我们不能人为地去创造规律,我们应该顺应这个规律,坚持这项原则,使用这种方法,掌握这种技巧,领悟这种艺术,增长这种智慧。
3.家长怎样才能做到善教无痕呢?
无痕的教育没有口若悬河,没有正襟危坐,没有训斥责备,没有伤心与眼泪,只有触动感激、心有灵犀、快乐成长。
3.1教育无痕需要大智若愚、大言稀声
那个让坏脾气的儿子钉钉子的故事便是。
这种温和的惩罚比斥责更起作用,更有意义。
孩子不失自尊而心灵又有所触动。
3.2教育无痕需要以身示教
葛健豪50多岁还和子女一道去法国勤工俭学。
这是无声的教育、最有效的教育,也是最人文的教育。
3.3教育无痕需要简单含蓄。
孩子拿着奖状兴冲冲地跑来,家长高兴地拍了拍他,或者拥抱他,一个简单的动作让孩子幸福了好久,记住了一辈子。
家长由衷地爱抚,充满爱意的目光,意味深长的一笑,都会在孩子心中荡起层层涟漪,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3.4教育无痕需要永葆童心
在面对孩子时,我们往往对自己的孩童时期非常健忘,习惯于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们的世界,缺乏必要的理解与尊重。
把童年还给孩子,以童年的心看待孩子,会使我们许多的“看不惯”化为理解,
化为尊重。
一个小男孩子跌倒了,怎么也哄不住,故意的一个摔倒动作就会让他破涕为笑。
当我们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路旁的野花,枝上的小鸟,邻家的玩伴,我们一定会有崭新的发现。
3.5教育无痕需要宽容尊重
在教育实践中,不少家长常以正确自居,习惯于说教训斥,娴熟于灌输告诉。
我们不愿意启发,以为启发浪费时间;我们不愿意激励,以为激励无所作为;我们不愿意表扬,以为孩子没有闪光之处;我们不愿意欣赏,以为孩子满身都是错误。
3.6教育无痕需要平和的氛围和情境
给孩子探索体验和顿悟的时空,让孩子在情境中观微知著、触类旁通、自醒自悟、豁然开朗、享受成长。
3.7教育无痕需要家长永远扮演问题遭遇者的角色
不是告诉、不是给予、不是灌输,而是退到思维的起点,与孩子一同探索。
4.无痕教育的体验和感悟
每个家长在自己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都有无痕教育的体验和感悟。
我认为,其中有四个字是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守的。
它就是:真、情、做、悟。
现在和大家一起分享。
4.1一是“真”:真实、真心、真诚、童真、认真
真实——把一个真实的自我呈现在孩子面前。
在孩子耳濡目染各
种各样的假的社会环境中,孩子更渴望真。
家长所说的话是真的吗,他们是真心对我吗,他们所做的事有没有掺假等。
当孩子心中有了这些疑惑时,你的一切教育说教、一切教育手段、一切教育努力都会白费。
“真实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
”这是(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告诉我们的。
真实,要求我们对人对事都要实事求是。
现在的孩子有非常强烈的公平意识,非常反感家长的不公平。
而公平来自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地对待孩子,实事求是地处理孩子中发生的各种事件,孩子才会心悦诚服。
真心——人们常说用心做事,我更要说用真心做事。
真心,才可以“润物细无声”;真心,才能让孩子感知到你真的在乎他,那么他就不会对你太失望;真心,才能把你的精神能量渗透到孩子的心田里,焕发孩子内心的温暖与热情,从而引爆孩子潜在能量的释放。
真心,意味着要放下自己家长的尊严,要站在太阳下面才能托起明天的太阳,为孩子自然生长播种希望。
而真心,意味着需要我们顺应心性,倾听孩子的声音。
真诚——“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
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这是傅雷对我们的告诫。
“至诚则金石为开。
”(《西京杂记》)再顽劣的孩子也会被真诚触动、感动。
童真——童真是一种态度。
我们也可以像孩子一样享受生活,也可以像孩子一样让想象的世界里开满花朵.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可以
长出一对翅膀。
把童年还给孩子,以童年的心看待孩子,会使我们许多的“看不惯”化为理解,化为尊重。
认真——“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毛泽东同志的一句名言。
我们在现代家庭教育的学习和实践中的每一个举措都需要认认真真地去做。
如果缺乏了认真精神,什么事情也办不成。
这是大家都清楚的道理。
重要的是我们是不是认真了,这是需要我们经常认真反思的。
真实、真心、真诚、童真、认真,是实现教育无痕的基础,是进行无痕教育必备的条件,离开了真,一切无从谈起。
4.2二是“情”:心情、热情、激情、感情
心情——心是心灵,情是情绪,情绪是心灵之外在展现。
浮躁,是当前普遍的社会情绪。
对于智慧的家长来说,更需要静心、收心,需要控制情绪,否则,再好的教育内容在人的坏情绪的作用下,都会变得令人生厌。
无痕的教育需要我们以自己的平静心情,涵养孩子的平静心情。
人很容易有情绪,这也是人之常情,但人的高明在于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拿破仑说,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伟大。
特别是直面当前教育的所有矛盾与困惑,首先要求我们家长要有一颗平静的心灵,去面对我们的孩子,这是家庭教育成功的首要前提。
热情——在人的各种情绪中,最能促进和改善人际关系的情绪是热情。
热情表现出一种友善,给人以温暖,使人如沐春风。
微笑是热情的面部表情。
经常面带微笑的人,容易与人接近、亲近,容易与人
沟通、交流。
孩子喜欢和热情的老师和家长亲近,对整天板着面孔的老师和家长往往敬而远之。
在家长与孩子的热情交流中,教育影响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当然,热情也有度。
过分热情是虚伪。
热情的反义词是冷漠。
激情——激情是激动时的情绪,是一种热烈的情绪,是最能感染人的情绪。
教育需要激情,家长要有激情。
我们的社会中、生活中经常发生许多令人喜怒哀乐的事,让我们兴奋,让我们愤怒,让我们悲伤,让我们激动不已。
这些情绪都需要得到合理的表达。
富有激情的家长最能调动孩子的情绪,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当然要适度,不能过激,不能失控。
感情——家长最深厚的感情是对孩子深深的爱。
爱孩子,才会教孩子。
爱本身就是一种无痕的教育。
道理人人都懂。
问题在于我们是不是真正地去爱了,真正地去爱有陋习、有不足、有错误的孩子了。
俄罗斯有一句名言: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丑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这里的丑孩子也应该指那些有缺点错误的孩子。
情,心情、热情、激情、感情,是无痕教育必备的心理条件。
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的教育,是对人性的扼杀。
4.3三是“做”:做人、做事
教育,不是说给孩子听,而要做给孩子看。
“身教重于言教。
”
做人——汉代学者杨雄说过:“师者人之模范也。
”家长是孩子做人的榜样,孩子更多的是从家长的言谈举止中学习如何做人,而不是从书本上学习做人。
家长为人师表本身就是一种无痕的教育。
做事——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要首先做到。
孩子们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
家长的率先垂范就是无痕的教育,无声的教育。
一个自己经常打麻将的家长如何教育孩子不去网游呢?
4.4四是“悟”:领悟、觉悟、顿悟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也是智慧的逻辑起点,比如,“悟”字,竖心旁,应当是“用心”的意思,右边是“吾”,就是“自我”,加在一起,就是自悟顿悟,心学慧学。
“观晚霞悟其无常,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学贵用心悟,非悟无以入妙。
别人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只有悟出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
书本知识是他人的经验总结,对于我们来说,是间接经验,是外在的东西。
怎样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这就是“悟”的过程。
许多家长觉得现代家庭教育理论很好,也想学,就是学不会,用不好。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缺乏“悟”。
没有真正领悟到其真谛,往往画虎不成反类犬。
所以,我们在学习他人进行无痕教育的经验时,也要用心去悟。
谁悟得透彻,谁就得心应手。
无痕的家庭教育最可贵的正是家长为孩子创造“悟”的条件,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