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髓内钉
肱骨髓内钉
肱骨髓内钉
病人患侧肩下垫高,沿肱三角肌的前外侧有肌肉纤维结构向肩峰方向切一个小口,暴露出三角肌下面的冈下肌腱下囊。
此时可以清楚的触摸到大结节的前后边缘以及冈上肌,沿冈上肌的肌肉纤维结构切一个小口内外旋转肱骨近端,使入口位于大结节的顶部。
如果肱骨的近端内旋,入口将更靠前;如果肱骨的近端外旋,入口将更靠侧面。
通过触摸肱二头肌腱鞘定位——入口位于二头肌腱的后侧10mm,以保证入口能与髓腔同心。
入口通道
用开口器与肱骨干约15度,将3mm 科氏针插进正确的入口位置并进入肱骨近端干骺,使之与肱骨髓腔同心,用大于髓内钉近端直径1mm 的刚性钻头钻干骺端通道,至少6cm 深。
扩髓
当髓腔狭部不能满足比髓内钉直径大1~2mm 时可选择扩髓。
扩髓时先选用小号的扩髓器,每次增加1mm,当达到皮质骨层时改为每次增加0.5mm。
对于压缩直径为6.7mm 的肱骨髓内钉应先选取用8mm 的扩髓器。
我选用了7号,且没有再用更大号的
打入
有打入器徐徐打入,到远端后,瞄准后先锁入两枚远端锁钉,又打入两枚近端锁钉,其中远端锁钉锁入困难,后来在直视下锁好。
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手术技巧
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手术技巧来源:丁香园作者:小小老虎肱骨近端骨折是到急诊科处理的最常见的骨骼损伤之一,数十年前,大部分肱骨近端骨折均采取非手术治疗,但是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肱骨近端骨折为需要手术的复杂移位性骨折。
新型内固定器械的出现以及患者自身对早期功能康复的要求使得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的比例在逐渐增高。
与此同时,Neer 关于肱骨近端骨折不稳定的判断标准(45°成角畸形和骨折块1cm 的移位)也不再被外科医生接受。
最近一些年,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出现了不少新型内固定器械,包括角度锁定钢板和可以多角度稳定的髓内钉。
新型内固定器械具有生物力学方面的优势,但是肱骨近端骨折骨不连和二次手术的发生率仍然很高,大多数的并发症出现在那些原始骨折为内翻移位的患者。
德国的Stefaan J.B 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探讨并介绍第三代髓内钉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其研究结果发表在2013 年第28 卷的Techniques in Orthopaedics 上。
一般注意事项及原则对于移位型肱骨近端骨折,只有对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固定,才可以使骨折患者早期开展功能锻炼,从而获得最佳的功能恢复。
Stefaan J.B 等人认为当复位满足以下标准时就可被认为是达到“解剖”复位:关节内的骨折移位完全纠正;肱骨头既不内翻也不外翻;肱骨头相对肱骨干的前倾角或后倾角小于20°;任何方向上大小结节骨折块的移位均小于3mm;肱骨头和肱骨干之间的移位小于5mm。
绝大多数的移位型肱骨近端骨折发生在老年骨质疏松女性患者身上。
稳定的固定需要良好的骨质,只有肱骨近端上方和后内侧存在优良骨质才能达到稳定固定的效果。
肱骨近端骨折的内侧皮质缺少支撑是骨折治疗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髓内钉所受的应力集中要小于侧方固定的钢板。
和角度锁定钢板相比,髓内钉在力学上的强度更高。
在髓内钉上斜行置入肱骨距螺钉还可以增加存在内侧骨质缺损的骨折稳定性。
医起说第三季肱骨近端骨折的髓内钉治疗
医起说第三季肱骨近端骨折的髓内钉治疗内容前瞻•切开复位髓内钉治疗•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髓内钉治疗的陷阱第一部分:病例1,切开复位髓内钉治疗// 1.3入院后术前准备•制动/镇痛管理•常规化验•加拍健侧肱骨全长片/三维CT •麻醉科评估手术风险,术前讨论// 1.4手术肱骨近端骨折手术适应症:保守VS手术•骨折合并大结节移位超过 1 cm;•肱骨头 - 干二、三部分骨折及干骺端粉碎骨折;•骨折内翻或外翻畸形超过 30 度;•骨折脱位;•关节面骨折块和结节相连移位手术方法选择:钢板VS髓内钉手术时机:伤后第三天•完善所有术前检查,会诊•麻醉评估•术前谈论及准备,明确无手术禁忌术后康复•术后48小时,在肩关节悬吊带的保护下、开始肩关节轻柔的钟摆活动•术后1~6周,被动助动运动练习•术后6~12周,重点是主动的牵拉和抗阻训练第二部分:病例2,部分内翻骨折的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第三部分:病例3,一例肱骨近段合并肱骨干骨折病例// 3.2诊断•肱骨近段骨折合并肱骨干骨折•分型:近段NEER2部分+干部长螺旋形// 3.3处理?选择何种内固定?•长钢板固定?••近段钢板+远端钢板?•近端髓内钉+干部钢板?•长髓内钉,远端固定到何平面?•关节置换?•切开复位/闭合复位?// 3.4小结•髓内钉固定最佳适应症是2部分骨折•力学优势明显,无需植骨•可以实现小切口固定•技术要求较高,容错性低第四部分: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过程中并发症成因分析吴剑宏老师课程亮点:•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治疗的开口点选择?•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治疗可以闭合做吗?•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最远可以多远?•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术中需要如何透视?•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治疗有哪些陷阱?8月5日 19:00 吴剑宏老师与你相约医起说直播间预约高清手术课程讲解及手术实操直播时间:8月5日(周四晚)19:00 — 20:00讲师简介:吴剑宏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创伤学组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青年委员骨科菁英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
肱骨髓内钉操作指导课件
1、术前做标准X射线检查; 2、顺行置钉时患者体位采取沙滩椅位; 3、倒打置钉时患者应俯卧位,确保肘关节能屈曲120°; 4、患肢能自由移动并不影响术中X射线透视。
短肱骨近端髓内钉
短肱骨近端髓内钉
进针点
8~9mm
1、在肩峰前部做3~4cm切口,钝性分离三角肌,切开肩峰下囊并清理血肿; 2、当肩袖无损伤时,分离肌腱1.5cm至大结节附着点并避免损伤附着点; 3、如果肩袖已经损伤,则在手术结束时修补肩袖; 4、当肱骨头碎成3~4块时,应首先固定骨块; 5、进针点在肱骨解剖颈内侧8~9mm。
长肱骨近端髓内钉
扩髓
1、扩髓的直径要比需要置入的髓内钉大0.5mm; 2、软扩需要首先使用较小的直径,逐渐扩大直径; 3、使用转换套筒将带橄榄头钢针换成无橄榄头钢针。
长肱骨近端髓内钉
测量髓内钉长度
1、将尺托抵住入口点,连接尺子; 2、在尺子上读取所需髓内钉的长度。
长肱骨近端髓内钉
置入髓内钉
4mm
肱骨干髓内钉(顺打)
远端锁定
1、在远端瞄准器的两孔分别插入螺钉套筒及软组织分离器,破皮、分离软组织; 2、使用4mm钻头钻穿两层皮质骨,并测量所需锁钉的长度; 3、使用锁钉起子将标准锁钉置入; 4、在定位器近端孔内按上述方法置入第3枚锁钉; 5、如需要置入第4枚锁钉,则要拆除定位杆,按上述方法置入1枚修正锁钉。
长肱骨近端髓内钉
近端锁定
1、在进行近端锁定之前应对骨折进一步复位; 2、近端锁定使用3枚全螺纹锁钉; 3、安装近端瞄准臂,在其2孔内分别置入锁钉; 4、移走近端瞄准臂,置入第3枚锁钉,锁钉孔在手柄上
长肱骨近端髓内钉
安装尾帽
1、拆除手柄前需要做X摄片检查; 2、安装合适的尾帽,避免尾帽突出骨骼表面。
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治疗
男/女 :12/18 伤后 3.6天(2-10天)
末次随访Constant ;82 (65~100)
NO.1 Hospital of Shanghai
手术方法的选择:缺乏共识
文献回顾:锁定钢板是理想的内固定器材吗?
骨折畸形愈合 复位丢失
螺钉切割
肱骨头坏死
锁定钢板:并发症发生率高,尤其是肱骨头内翻畸形
锁定板:天使还是魔鬼?
= 螺钉穿出导致肩胛盂的继发性损伤
医源性并发症
The chances to surgically restore shoulder function after failed
男/女 :9/21
短期随访:12 月(9-18 月)
肱骨近端髓内钉的手术适应症
﹜11-A2: 4例
AO 11-A3 :17例
11-B1:A29例 A2
A3 B1
适应症 (Neer): 解剖颈
髓内钉的手术适应症
外科颈: 21 大结节: 9 小结节
骨折-脱位
Posterio Anterior r
肱骨头劈裂
≠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并发症原因
畸形愈合
骨不连
肩胛盂磨损 大结节移位 螺钉松动
绝大多数并发症成因:髓内钉的设计缺陷有关
肩袖损伤
Most of the complications and problems are related to inadequate design of the nail itself — P.Boileau
Mal Union
与肱骨干轴线一致,避免内翻畸形
直型锁定型肱骨近端交锁髓内钉特点
对骨折移位特点再认识:近端 多平面,多方向 了解骨质疏松特点: 锁定螺钉固定,避免螺钉松动
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手术技巧
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手术技巧肱骨近端骨折是指肱骨上段发生骨折,常见于肱骨颈、大结节和小结节处。
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其中髓内钉手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手术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髓内钉手术是将一根金属钉子插入骨髓腔内,通过固定骨折断端来实现骨折的复位和固定。
在进行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手术时,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患者的舒适。
然后,医生会在手术区域进行消毒,以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接下来,医生会使用X射线或C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对骨折部位进行定位和评估。
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和患者的年龄、骨质等因素,医生会选择合适的髓内钉进行手术。
手术开始时,医生会通过皮肤切口将钢针插入肱骨近端骨折的骨髓腔内。
在插入钢针时,医生需要根据X射线或CT影像的指引,确保钢针正确穿过骨折断端,并固定在骨髓腔内。
插入钢针后,医生会通过旋转和推动钢针来复位和固定骨折断端。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力和力量的掌握,以避免对肌肉、神经和血管造成损伤。
完成骨折复位后,医生会在骨折断端固定钢针的位置进行钉子的固定。
这个过程中,医生需要确保钉子的长度和角度适当,以达到最佳的骨折愈合效果。
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并进行敷料包扎。
患者需要在术后严格按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尽管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手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术前的全面评估和术中的准确操作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此外,术后的护理和康复也是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手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插入钢针来复位和固定骨折断端。
手术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操作技巧,同时也需要患者积极配合术后的康复训练。
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术操作和综合治疗,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功能恢复。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分析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8月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和交锁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骨折愈合程度等。
结果:髓内钉组治疗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手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钢板组,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
髓内钉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与对照组相比无较大差异,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髓内钉组患者的Neer评分中的运动范畴评分高于钢板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无较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都有良好的效果,两种手术方式相比,髓内钉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更低,术后骨折愈合速度更快。
关键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髓内钉;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效果Clinical analysis of proximal humeral locking plate and intramedullary nail in the treatment of humeral surgical neck fracture[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roximal humeral locking plate and intramedullary nail in the treatment of humeral surgical neck fracture. Methods: 40 patients with humeral surgical neck fracture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20 to August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patien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They were treated with proximal humeral locking plate and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respectively. The surgical related indicators and fracture healing degre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average operation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and fracture healing tim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intramedullary nai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steel plate group.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operation related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obability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patients in the intramedullary nai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neer score, the motor category score in the intramedullary nai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in the steel plate group, and the comparis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ther indicators (P > 0.05). Conclusion: both proximal humeral locking plate and intramedullary nail have good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of humeral surgical neck fractures. Compared with the two surgical methods, intramedullary nail surgery causes less trauma to the patient's body and faster fracture healing after surgery.Key words: proximal humerus locking plate; Intramedullary nail; Fracture of surgical neck of humerus; treatment effect肱骨外科颈骨折是指在肱骨解剖部位颈下2~3cm的位置发生骨折,在松质骨与皮质骨的交界处,也是老年患者常见的骨折类型。
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治疗
复位肱骨头
远近端锁定
手术步骤:手法复位
NO.1 Hospital of Shanghai
复位肱骨头与肱骨干的关系
肱骨干骨折移位的方向
胸大肌,大圆肌,背阔肌:肱骨干向内, 前,及内旋三角肌:肱骨干向上,外展 术中牵引,外旋,向后顶压肱骨干
手术入路:找到开口点
“hinge point”进钉:
上外侧关节面结节间沟后方5mm,大结节内侧1cm
我们的一些体会4:钢板 还是 髓内钉?
What we have learned from this case
第一次手术后3年7月 第二次术后18月:钢板断裂
第三次手术: 更换LPHP,内皮质对位欠佳
我们的一些体会4:钢板 还是 髓内钉?
锁定钢板断裂
第四次手术:更换Philos 钢板,内侧腓骨移植后8月,骨折愈合
检索了“维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 - 2012, “肱骨近端骨折” 共1294篇文章 其中“钢板治疗” :617 篇, “锁定钢板治疗”:388篇,
“髓内钉治疗”:8篇
新型锁定型肱骨近端直型交锁髓内钉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短期临床随访报道
30例肱骨近端骨折:Trigen Nail
平均年龄:67.8 岁(36-85)
Trigen
肌间沟或全身麻醉
肩峰前外侧切口2-5cm 透视下闭合复位骨折
分离三角肌 纵向切开冈上肌腱 组装并插入髓内针
依靠瞄准器 打人近端锁钉及远端锁钉
大小结节辅以爱惜帮骨缝线 张力带固定
缝合冈上肌腱 重建三角肌,关闭切口
手术方法
LPHP
肌间沟或全身麻醉 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切口8-10cm 透视下复位骨折克氏针临时固定
中央的进钉:在肱骨头最高点,避免肩袖损伤,降低术后肩痛
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手术技巧
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手术技巧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髓内钉手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其手术技巧对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手术的技巧。
一、手术前准备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骨折类型、骨折程度等。
术前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如X线、CT等,以确定骨折的具体情况。
二、手术步骤1. 麻醉手术开始前,需要给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2. 切口在确定好麻醉后,需要进行切口。
切口的位置应该在肱骨近端的外侧,切口长度应该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而定。
3. 钻孔在切口完成后,需要进行钻孔。
钻孔的位置应该在肱骨近端的中心位置,钻孔的深度应该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而定。
4. 放置髓内钉在钻孔完成后,需要将髓内钉放置到钻孔中。
放置髓内钉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髓内钉的长度应该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应该略长于骨折部位的长度。
(2)髓内钉的直径应该与钻孔的直径相匹配,以确保髓内钉能够牢固地固定在骨折部位。
(3)在放置髓内钉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的软组织。
5. 固定髓内钉在放置髓内钉后,需要进行髓内钉的固定。
固定髓内钉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螺钉、钢板等。
固定髓内钉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固定髓内钉的方法应该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而定,以确保髓内钉能够牢固地固定在骨折部位。
(2)在固定髓内钉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的软组织。
6. 关节复位在固定髓内钉后,需要进行关节复位。
关节复位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关节复位的方法应该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而定,以确保关节能够恢复正常的功能。
(2)在关节复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的软组织。
三、手术后护理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包括伤口护理、疼痛管理、康复训练等。
在康复训练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康复训练的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以确保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的功能。
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手术技巧
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手术技巧引言肱骨近端骨折是上肢外伤中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
髓内钉手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它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手术的技巧。
术前准备髓内钉手术需要进行全身麻醉,因此患者在手术前需进行心电图、胸片、血液检查等术前准备工作。
医生根据术前检查的结果,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并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手术过程和风险。
手术步骤步骤一:体位选择和消毒患者经全麻后,采取仰卧位,患肢放在手术台的侧板上,使肘关节屈曲90度,并保持肩关节外旋位。
将手、前臂和肩关节进行彻底消毒,覆盖好无菌布。
步骤二:手术切口医生标记手术切口位置后,使用手术刀在肩关节附近进行皮肤切口。
切口一般为3-5cm,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确保切口位于肱骨中下三分之一的外侧。
步骤三:钻孔和骨髓准备使用电钻先钻入皮肤和肌肉层,然后将导针引入钻孔,直到穿透骨髓腔。
通过推拉导针,清除髓内钉切口周围的软组织,并测量肱骨骨折的长度和角度,以确定髓内钉的选择和安置位置。
步骤四:髓内钉的选择和放置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合适尺寸和长度的髓内钉。
通过切口将髓内钉导入骨髓腔,注意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结构。
使用X线透视或C型臂透视引导下,确保髓内钉正确进入肱骨髓腔,并达到理想的固定效果。
步骤五:髓内钉的固定确认髓内钉的位置正确后,使用螺钉将其固定在肱骨髓内。
使用螺丝刀将螺钉旋入骨髓腔,固定髓内钉。
根据骨折的稳定性和个体差异,可选择一个或多个螺钉进行固定。
步骤六:术后处理术后,医生会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覆盖敷料。
患者在恢复室休息一段时间后,可以进行康复训练,恢复肩关节和上肢功能。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进行X线检查,以确保髓内钉固定的牢固程度。
同时,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和重负荷的运动,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结论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手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等优点。
速读笔记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治疗,几个关键细节别忽视了!
速读笔记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治疗,几个关键细节别忽视了!肱骨近端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虽然大部分的肱骨近端骨折可以保守治疗,但仍有10%—15%的骨折需要采用手术治疗。
那么哪些适合髓内钉固定,又该怎么做,又有哪些优势?知识点一:髓内钉手术适应症AONEER知识点二:直型锁定肱骨近端交锁髓内钉特点:(1)直型断钉;(2)细钉;(3)近端多平面,多方面锁定;(4)远端锁定。
进钉点内移:肱骨头最高点,冈上肌肌性部分下方。
知识点三:手术入路骨性标记:肩峰、锁骨、肩锁关节、喙突。
手术入路:经三角肌肩峰前缘。
深层解剖:沿冈上肌长轴分开显露肱骨。
知识点四:手术步骤(1)复位肱骨头,复位大结节;(2)插入导针(导针位于肱骨头中央,AP位和腋位);(3)扩髓(一般采用手法扩髓);(4)置入髓内钉;(5)锁定:1)远端锁定2)近端锁定(6)终端帽固定;(7)详细的影像学检查。
知识点五:进针点中央的进针:在肱骨头最高点,避免肩袖损伤,降低术后肩痛。
直钉的进针点:肱骨头最高点冈上肌肌性部分。
“hinge point”进针:关节面顶点结节间沟后方5mm大结节内侧1cm。
本文根据汪方老师在【好医术】主讲《肱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公开课部分内容整理而成,视频讲解的更加详细直观,扫码观看课程~ ↓扫码锁定课程↓讲师介绍汪方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主任助理、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肩肘外科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学会创伤分会委员、上海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骨缺损与坏死学组委员、《中华肩肘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通讯编委等职。
1995年就读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获博士学位,2009-2011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2013年公派赴英国Salford 大学进修运动医学,受聘为Stepping Hill医院创伤与骨科荣誉医师,长期致力于骨肌系统严重创伤的损伤控制与微创治疗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主持/参与973、863、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13项,参与完成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肱骨分叉交锁髓内钉操作说明
《肱骨分叉交锁髓内钉操作说明》肱骨分叉交锁髓内钉操作说明冯德宏等<肱骨分叉交锁髓内钉的研制和生物力学测试以及临床应用研究>江苏科技成果鉴定档案号010228成果鉴定鉴定日期2000-12-6设计特征本设计是一种新型肱骨骨折用髓内钉,可适用于自鹰嘴窝上4cm至肱骨外科颈下为2cm段固定范围内在任何部位、类型的肱骨骨折。
肱骨髓内钉钉子干直径为7、8、9mm,近端9mm,钉体空心,可插入1.5mm导针,近端用自攻型全螺纹螺钉交锁,远端通过内芯的分叉顶出支撑力强大,固定牢靠,收回容易。
具有强大的抗挤压分离、抗旋转能力。
FC型髓内钉置入及取出,操作简便。
可顺行插入,也可逆行插入。
1. 针体:上段为9mm,中下段直径7、8、9mm,长度按型号不同从190~260。
针体上有两个弧度,与肱骨髓腔相适应,便于置入与取出时不损伤肱骨头关节面软骨。
针体上段有内螺纹,和螺栓(件4)外螺纹配作,螺栓可借此移动而推动针芯(件5)。
针体下端开椭圆形长孔,内有斜坡,针芯尾部分叉可从此处伸出支撑骨髓腔内壁(即远端自锁过程)针体尾部有孔,便于导针通过。
针体上端凹槽,为瞄准器固定位卡口。
2. 调节螺母:与针芯(件3)上端外螺纹配合,调节针芯远端分叉伸出长度。
3. 针芯:中段扁平,使其在冠状面上更富弹性,便于对位分叉。
4. 螺栓:与针体上段内螺纹配作,用内六角螺刀可籍此拧动螺栓,既可顶出针芯,并可防止针芯退出。
5. 近端螺钉,钉帽圆柱形,使之在导套器定位准确,从肱骨头外侧骨皮质进入。
穿过髓内钉近端的锁孔往肱骨头对侧方向拧入而穿透关节面。
6.封闭螺钉:防止针体上口部位骨质长入,保证取钉通畅。
顺行法的手术技巧术前计划健侧肱骨的术前摄片以正确估计钉的直径,需扩髓程度(如果需要)以及髓内钉的长度。
在闭合下顺行插入髓内钉前须牵引以恢复肱骨正确长度和对位。
有移位的陈旧性骨的,须切开复位,以免产生臂丛麻痹。
理想的状态是:髓内钉插入部位应选择大结节顶部内侧,位二头肌沟后约0.5cm处(以减少对肩袖的损伤),近端恰好埋入骨内,以减少对肩峰下方的影响。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优势评价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优势评价摘要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作为治疗方法所起到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案例作为研究数据来源,对其采用随机数表法,按照每组45人的比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而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依次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患者肩关节生理功能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
结论针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作为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作为临床上多发的上肢创伤性骨折类型,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概率约占全身骨折类型的10%。
造成患者出现肱骨近端骨折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包括低能量损伤和年龄所致的骨质疏松。
尤其是步入老年的女性群体,是肱骨近端骨折的高发人群[1]。
针对骨头并未出现位移或轻微位移的患者临床建议患者采用保守治疗,针对骨折症状复杂的患者则需要采用手术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干预,以此恢复肱骨近端的正常解剖位置。
本文旨在研究,将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应用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所起到的临床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们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案例作为研究资料。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人。
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8:27,年龄分布在61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24±4.21)岁。
观察组中患者男女比例为17:28,年龄分布在64~71岁,平均年龄(65.71±4.52)岁。
本研究经院方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肱骨髓内钉系统护理课件
复查可以评估康复了解病情进展,增强治疗
信心。
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方式
如出现伤口红肿、疼痛、渗出等感染 症状,应及时就医。
如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 症状,应及时就医。
如出现骨折部位疼痛、肿胀、活动受 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提高生活质量。
05
肱骨髓内钉系统并发 症的预防与处理
感染的预防与处理
感染预防
严格手术室消毒,减少手术时间,规范手术操作,避免术后血肿。
感染处理
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使用抗生素和局部引流,必要时需取出内固定物。
骨折移位的预防与处理
骨折移位预防
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避免剧烈活 动和负重。
骨折移位处理
轻度移位可采用石膏固定或牵引治疗 ,严重移位需重新手术复位和固定。
内固定失效的预防与处理
内固定失效预防
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确保手术操作正确,术后定期复查。
内固定失效处理
一旦发生内固定失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取出内固定物、重新固定或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06
肱骨髓内钉系统患者 出院指导
出院后注意事项
康复训练
早期功能锻炼
术后早期进行手指、腕部和肘 关节的功能锻炼,以促进血液
循环和关节活动度恢复。
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 行渐进性的康复训练。
物理治疗
采用电疗、超声波等物理治疗 方法,促进组织修复和关节功 能恢复。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 练,如穿衣、进食、洗漱等,
口愈合。
休息与活动
术后患者应充分休息,遵医嘱 进行活动,避免剧烈运动。
疼痛护理
Multiloc肱骨髓内钉系统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
Multiloc肱骨髓内钉系统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Multiloc肱骨髓内钉系统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介绍成人肱骨近端骨折是肱骨骨折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之一,通常由于高能外伤或跌倒引起。
这种骨折可能导致严重的疼痛、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
近年来,有关肱骨骨折治疗的研究不断发展,利用内固定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治疗效果。
其中,Multiloc肱骨髓内钉系统成为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本文将探讨Multiloc肱骨髓内钉系统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
Multiloc肱骨髓内钉系统Multiloc肱骨髓内钉系统是一种内固定装置,用于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
它由髓内钉、外相臂、内相臂和连接螺钉等组成。
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Multiloc系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治疗效果,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功能。
治疗效果Multiloc肱骨髓内钉系统在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中显示出优越的效果。
首先,它能够提供稳定的骨折固定,防止骨折进一步错位或移位。
其次,Multiloc系统的设计使得手术切口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第三,这种系统可通过多个角度的钉子穿过骨折部位,从而提高骨折端的稳定性。
最后,Multiloc系统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治疗过程使用Multiloc肱骨髓内钉系统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通常需要完成以下步骤。
首先,医生会进行适当的影像学检查,以确定骨折类型和骨折的移位程度。
然后,医生会使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在手术室中对骨折进行操作。
通过小切口,医生将Multiloc系统插入骨折内,确保骨折端的稳定。
最后,医生使用外相臂、内相臂和连接螺钉进行进一步的固定。
术后,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锻炼和物理治疗。
注意事项与风险使用Multiloc肱骨髓内钉系统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虽然有着良好的效果,但仍需注意一些事项和可能的风险。
首先,手术前应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iGen肱骨髓内钉工具套件
• Cat #: 7175-1150 • 术前须对扩髓器进行必要检查
• 内六角改锥与TRIGEN下肢工具不兼容
• 至少准备导针和钻头各两根
Consolidated by Jerry Tong; Mar 11’
Questions?
Consolidated by Jerry Tong; Mar 11’
在安装正确的情况下, 聚乙烯轴套始 终处于内侧
• 肱骨钉打入连接器 将髓内钉连接至打入器
Consolidated by Jerry Tong; Mar 11’
手术工具
• 近端瞄准器: 连接至髓内钉打入器
交锁钉不同的选择均用橙色清晰标记
可方便地取下, 重新调整后进行所有钉 孔的瞄准和锁定 须确保拧紧金色锁扣
手术工具
• 直形复位器 协助干部骨折的复位, 并在复位后插入导针
刻度标记: 可用于预估髓内钉长度
Consolidated by Jerry Tong; Mar 11’
手术工具
• 钉长测量尺 精确测量髓内钉长度
与TRIGEN下肢髓内钉长度测量尺使用方法相同
通过2.0mm x 600mm带有刻度的球头导针进行测量
设计原理
• 基于TriGen平台的技术 • 先进的材料和设计
钛6铝4钒制成, 梯形设计
• 简单易用的工具 • 先进的锁定机制
带有螺纹的钉孔 (防止螺钉退出) 可把持螺钉 (防止螺钉掉落)
• 周到的软组织保护措施
Consolidated by Jerry Tong; Mar 11’
设计原理
Consolidated by Jerry Tong; Mar 11’ØBiblioteka Ø肱骨髓内钉详细规格
• 三种选择: 近段直型、近段弯曲型、近段弯曲 型长钉 • 近端直径: 12mm x 10.5mm 梯形设计, 增加旋转稳定 • 远端直径: 短钉: 7mm 长钉: 7, 7.5, 8.5mm
Consolidated by Jerry Tong; Mar 11’
手术工具
• 肩袖保护器: 自持装置
有效保护肩袖
保持良好的手术视野 • 入口通道装置:
开口扩髓器 (12-8mm锥形)
肱骨髓腔锉 空心髓腔开口器
Consolidated by Jerry Tong; Mar 11’
• 近段外翻: 4°
• 长度: 短钉: 160mm 长钉: 180-280mm, 20mm递增
Consolidated by Jerry Tong; Mar 11’
锁钉选择
• 近端: 共四枚锁钉: 2 枚呈25°夹角, 1枚横向 & 1枚前后位 三枚带有聚乙烯螺纹轴套, 有效防止退 钉
Consolidated by Jerry Tong; Mar 11’
交锁螺钉
• 弹珠型把持机制 • 均采用3.2mm钻头
• 颜色标记
• 5.0mm松质骨螺钉: 仅用于近端锁钉 颜色标记: 绿色 24-64mm, 2mm递增 • 4.0mm皮质骨螺钉: 仅用于远端锁钉 颜色标记: 蓝色 20-40mm, 2mm递增
4°外翻
• 近段外翻: 4°
中央入针点 侧方入针点
Consolidated by Jerry Tong; Mar 11’
肱骨髓内钉详细规格
• 三种选择: 近段直型、近段弯曲型、近段弯曲 型长钉 • 近端直径: 12mm x 10.5mm 梯形设计, 增加旋转稳定 • 远端直径: 短钉: 7mm 长钉: 7, 7.5, 8.5mm
Consolidated by Jerry Tong; Mar 11’
手术工具
• 前侧定位器: 对准小结节
确定髓内钉的后倾角
正确定位以防止交锁钉损伤二头肌腱 用于前-后位交锁螺钉的瞄准锁定
防止髓内钉插入过深(过深地埋入骨面)
Consolidated by Jerry Tong; Mar 11’
• 适应症: 肱骨近端二、三部分骨折 肱骨干骨折 节段性骨折
Consolidated by Jerry Tong; Mar 11’
肱骨髓内钉详细规格
• 三种选择: 近段直型、近段弯曲型、近段弯曲 型长钉
Consolidated by Jerry Tong; Mar 11’
肱骨髓内钉详细规格
– 轴套始终位于内侧
前后位锁孔没有螺纹或轴套
• 远端: 短钉: 2枚静力锁钉 (由外向内 - LM)
– 距离末端80mm & 100mm
长钉: 2枚静力锁钉 (前后位 - AP)
– 距离末端10mm & 20mm
Consolidated by Jerry Tong; Mar 11’
锁钉选择
Thank You
Consolidated by Jerry Tong; Mar 11’
TRIGEN™ 肱骨髓内钉系统
Consolidated by Jerry Tong; Mar 11’
肱骨骨折的流行病学
• 约占全部骨折的3% • 骨折的不同形态和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了治疗方式
• 通过恰当的治疗可获得大于90%的愈合率
• 开放式手术治疗可能增加不愈合率 • 绝大多数骨折通过闭合的治疗能够成功愈合
• 绝大多数儿童骨折使用闭合的治疗方式
“轻度成角和旋转畸形并不会导致功能丧失”
“Minor angular and rotational deformities do not result in loss of function” – Schatzker, J. 1996
Consolidated by Jerry Tong; Mar 11’
Consolidated by Jerry Tong; Mar 11’
手术工具
• 髓腔扩大器 工具中附带
使用2.0mm x 600mm带有刻度的球头导针进行扩髓
Consolidated by Jerry Tong; Mar 11’
手术工具
• 髓内钉打入器: 与髓内钉锁定, 有效防止组装错误
• 三种选择: 近段直型、近段弯曲型、近段弯曲 型长钉 • 近端直径: 12mm x 10.5mm 梯形设计, 增加旋转稳定 Ø Ø
Consolidated by Jerry Tong; Mar 11’
肱骨髓内钉详细规格
• 三种选择: 近段直型、近段弯曲型、近段弯曲 型长钉 • 近端直径: 12mm x 10.5mm 梯形设计, 增加旋转稳定 • 远端直径: 短钉: 7mm 长钉: 7, 7.5, 8.5mm Ø 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