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 萃取与洗涤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实验三萃取》课件
![《实验三萃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ad5c7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d.png)
实验后处理
清理现场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现场,确保整洁。
实验报告撰写
根据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 。
数据整理
整理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
实验器材归位
将实验器材归位,以便下次使用。
04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数据记录与整理
01
02
03
实验步骤
详细记录实验操作过程, 包括萃取剂的选择、萃取 剂与原溶液的体积比例、 萃取次数等。
萃取过程
将待分离的料液加入到萃取剂 中,经过混合、萃取、分离等
步骤,得到目标物质。
反萃取过程
将萃取剂与目标物质分离,得 到纯度较高的目标物质。
03
实验步骤
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材料
确保所需的实验材料齐 全,包括试剂、容器、
搅拌器等。
实验设备
检查实验设备是否正常 工作,如温度计、压力
计等。
实验环境
确保实验室环境整洁、 安全,符合实验要求。
在食品工业中,萃取技术可用于提取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
在环境保护领域,萃取技术可用于处 理废水和土壤中的有害物质。
在医药领域,萃取技术可用于药物生 产和分离纯化。
THANKS
感谢观看
萃取的实际案例
通过实际案例的介绍,了解萃取在实 践中的应用,如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从植物中提取天的基本概念
萃取
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溶剂中的 溶解度差异,实现物质分离的过
程。
萃取剂
用于萃取的溶剂,应具有对目标物 质良好的溶解能力,与原溶剂不互 溶,以及良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
学习萃取实验的操作方法
实验步骤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准备好 实验器材和试剂,按照规定的操 作步骤进行实验。
萃取和洗涤概要课件
![萃取和洗涤概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9b82a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4.png)
CHAPTER 05
萃取和洗涤的实例分析
石油工业中的萃取和洗涤
总结词
石油工业中,萃取和洗涤技术广泛应用于油品加工和提纯过程,以提高油品质 量和产量。
详细描述
在石油工业中,萃取和洗涤技术常用于从原油中提取和分离不同种类的油品, 如汽油、柴油和润滑油等。通过萃取和洗涤,可以去除油品中的杂质和水分, 提高油品的纯度和质量,满足不同用途的要求。
固液萃取是指固体物质与液体溶剂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使目标物质溶解在液体 溶剂中,从而实现分离和纯化的过程。
固液萃取广泛应用于中药、食品、化工等领域,用于提取植物、矿物中的有效成分 。
固液萃取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本低,缺点是提取效率较低、杂质较多。
超临界流体萃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利用超临 界流体作为萃取剂的分离技术, 超临界流体是指处于临界温度和
CHAPTER 02
萃取和洗涤的分类与比较
液液萃取
液液萃取是指两种不混溶的液体在一 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使溶质从一种溶 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的过程。
液液萃取的优点是选择性高、分离效 果好,缺点是操作复杂、需要大量有 机溶剂。
液液萃取广泛应用于化学、石油、制 药等领域,用于分离和纯化目标物质 。
固液萃取
洗涤
洗涤是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将附 着在固体表面上的杂质去除的过 程。
原理
萃取原理
萃取的原理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混溶液体中的溶解度不同, 将所需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通过选择合适的 萃取剂,使目标物质在两相之间到达分配平衡,从而实现分 离和纯化的目的。
洗涤原理
洗涤的原理是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将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杂 质去除。通过溶解、分散、乳化、吸附等作用,将固体表面 的杂质转化为可流动的液体或悬浮物,然后将其冲洗掉或过 滤掉,以到达清洁的目的。
萃取课件专题知识课件
![萃取课件专题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fee56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c.png)
=K0 /(1 +10 pH - pK )
对于弱碱性电解质
K
K0
Kp
Kp H
=K0 /(1 +10 pK - pH )
K0-只与T、P有关; K-与T、P和pH有关 K可经过试验求出,而K0不能,可由公式求出。
有机溶剂旳选择
根据相同相溶旳原理,选择与目旳产物极性相近 旳有机溶剂为萃取剂,能够得到较大旳分配系数 (根据介电常数判断极性);
溶剂萃取概述
分液漏斗
有机相 水相
一般工业液液萃取过程
料液 (待分离物
质+杂质 萃 取
萃取液 (待分离物 质+少量杂质
洗 涤 剂
洗 涤
萃取剂 +稀释剂
杂质+少量 萃残液 待萃物质 (杂质)
反
萃 萃取剂+稀释剂
剂
(待返回使用)
待反 萃萃 物取 质
产物(待萃物质)
生物萃取与老式萃取相比旳特殊性
生物工程不同于化工生产,主要体现在生物 分离往往需要从浓度很稀旳水溶液中除去大 部分旳水,而且反应液中存在多种副产物和 杂质,使生物萃取具有特殊性。
青霉素旳分配平衡
弱电解质旳分配系数:
热力学分配系数K0 :萃取平衡时,单分子化 合物溶质在两相中浓度之比。
Kp=
弱酸性电解质K0= [AH]/[AH] 弱碱性电解质K0 = [B]/[B]
弱电解质旳表观分配系数K:
分配达平衡时,溶质在两相旳总浓度之比
对于弱酸性电解质
H K K0 K p H
亲水
亲油基团 亲油
亲水基团伸向水中,亲油基团伸向油中。
乳浊液类型
当将有机溶剂(通称为油)和水混在一起搅拌时,可
能产生两种形式的乳浊液。
实验四-萃取与洗涤(精选)20页PPT
![实验四-萃取与洗涤(精选)20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e4c824770bf78a6429549a.png)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பைடு நூலகம்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实验四-萃取与洗涤(精选)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萃取ppt课件
![萃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9a67969b89680203d82571.png)
11
萃取剂S 原料F
萃取相E
萃 取
萃
设 备
取 剂 回
萃取物E′
收
回 收 萃 取 剂
S’
设
备
萃余相R
萃
设 备
取 剂 回
收
萃余物R′
萃取过程
12
一、中药材中的成分 分为有效成分,辅助成分,无效
成分和组织物。在提取中,前两者应 尽量提取完全,后两者尽量除去。
二、中药提取的类型 分为单体成分提取、单味药提取
变动范围大
15~75 6~45 3~6 3~60 4~95
75%~95%
he=3~6m he=1.5~6m 对HT=100~300mm时 微30% 3.4~12.5级
润滑油工艺,核燃料加 工
用氨水从NaOH中萃取
NaC1 回收苯酚 糠醛处理润滑油工艺 废水中脱酚
萃取设备的类型很多。按萃取设备的构造特点大体上 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单件组合式;二是塔式;三式离心6式。
油、挥发油、蜡),用于脱脂。易燃。
19
常用提取辅助剂: 主要是酸、碱和表面活性剂。
五、提取方法
1、煎煮法
用水作溶剂,将药材饮片或粗粉加热煮 沸一定的时间,以浸出有效成分的方法。
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解于水且对湿、热
稳定的药材。
20
2、浸渍法
用定量溶剂,在一定的温度下将药材饮 片或颗粒浸泡一定时间,以浸出有效成分的 方法。
优点:提取液浓度和提取率较高,适 用于大批量生产;缺点:热敏性药材不适合, 占地面积大。
36
37
10、连续逆流提取 采用浸渍法或重渗漉法动态连续式提取, 药材的总体运动方向和溶液的总体流动方向 相反,药材连续不断地进入提取器的同时药 渣和提取液连续不断地排出。提取率高,适 合大规模提取。
萃取剂S 原料F
萃取相E
萃 取
萃
设 备
取 剂 回
萃取物E′
收
回 收 萃 取 剂
S’
设
备
萃余相R
萃
设 备
取 剂 回
收
萃余物R′
萃取过程
12
一、中药材中的成分 分为有效成分,辅助成分,无效
成分和组织物。在提取中,前两者应 尽量提取完全,后两者尽量除去。
二、中药提取的类型 分为单体成分提取、单味药提取
变动范围大
15~75 6~45 3~6 3~60 4~95
75%~95%
he=3~6m he=1.5~6m 对HT=100~300mm时 微30% 3.4~12.5级
润滑油工艺,核燃料加 工
用氨水从NaOH中萃取
NaC1 回收苯酚 糠醛处理润滑油工艺 废水中脱酚
萃取设备的类型很多。按萃取设备的构造特点大体上 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单件组合式;二是塔式;三式离心6式。
油、挥发油、蜡),用于脱脂。易燃。
19
常用提取辅助剂: 主要是酸、碱和表面活性剂。
五、提取方法
1、煎煮法
用水作溶剂,将药材饮片或粗粉加热煮 沸一定的时间,以浸出有效成分的方法。
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解于水且对湿、热
稳定的药材。
20
2、浸渍法
用定量溶剂,在一定的温度下将药材饮 片或颗粒浸泡一定时间,以浸出有效成分的 方法。
优点:提取液浓度和提取率较高,适 用于大批量生产;缺点:热敏性药材不适合, 占地面积大。
36
37
10、连续逆流提取 采用浸渍法或重渗漉法动态连续式提取, 药材的总体运动方向和溶液的总体流动方向 相反,药材连续不断地进入提取器的同时药 渣和提取液连续不断地排出。提取率高,适 合大规模提取。
有机化学实验课件
![有机化学实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e834490066f5335a812192.png)
(实验视频)
• 四、实验操作 • 1、仪器的选择
液体萃取最通常的仪器是分液漏斗,一般选择 容积较被萃取液大1-2倍的分液漏斗. • 2、萃取溶剂
萃取溶剂的选择,应根据被萃取化合物的 溶解度而定,同时要易于和溶质分开,所以最 好用低沸点溶剂。一般难溶于水的物质用石油 醚等萃取;较易溶者,用苯或乙醚萃取;易溶 于水的物质用乙酸乙酯等萃取。 • 每次使用萃取溶剂的体积一般是被萃取液 体的1/5~1/3,两者的总体积不应超过分液漏 斗总体积的2/3。
– 爱护公物。公用仪器、药品、器材应在指定地点使用,或用后 及时放回原处。仪器若有损坏要按制度赔偿。
– 保持实验室整洁。 – 实验完毕,及时做好实验后处理工作。清洗、整理仪器、检查
安全,按要求及时上交实验报告,交老师批阅。 –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如遇事故,应保持冷静,并及
时向老师报告,以便及时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 学生轮流值日。值日生负责整理公用物品、打扫实验室,检查
水电是否关闭,最后关好门窗。
• 实验室安全知识
• 1、事故的预防 • (1)在操作易燃、易爆的液体(如乙醚、乙醇、丙酮、
苯、汽油等)时应远离火源,禁止将上述溶剂放入敞 开容器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易燃、易挥发物不得倒入废液缸内,应倒入指定 回收瓶中。
• (3)化学品不要沾在皮肤上,每次实验完毕后应立即 洗手。
• 6、液-固萃取
自固体中萃取化合物,通常是用长期浸出法或采用脂肪 提取器,前者是靠溶剂长期的浸
• 润溶解而将固体物质中的需要成分浸出来,效率低,溶 剂量大。
• 脂肪提取器是利用溶剂回流和虹吸原理,是固体物质每 一次都能被纯的溶剂所萃取,因而效率较高,为增加液 体浸溶的面积,萃取前应先将物质研细,用滤纸套包好 置于提取器中,提取器下端接盛有萃取剂的烧瓶,上端 接冷凝管,当溶剂沸腾时,冷凝下来的溶剂滴入提取器 中,待液面超过虹吸管上端后,即虹吸流回烧瓶,因而 萃取出溶于溶剂的部分物质。就这样利用溶剂回流和虹 吸作用,是固体中的可溶物质富集到烧瓶中,提取液浓 缩后,将所得固体进一步提纯。
萃取分离讲解 ppt课件
![萃取分离讲解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304ee66bec0975f465e2e3.png)
4 萃取分离
● 溶剂萃取 ● 索氏萃取(提取) ● 微波萃取
PPT课件
1
§4.1 溶剂萃取(Solvent extraction)
溶剂萃取是利用液-液界面的平衡分配关系 进行的分离操作。液液界面的面积越大,达 到平衡的速度也就越快。因此要求两相的液 滴应尽量细小化。平衡后,各自相的液滴还 要集中起来再分成两相。通常溶剂萃取指物 质由水相转入另一与水相不互溶的有机相后 实现分离的方法。
M n nHR有 MRn有 nH
Kex
[ MRn ]有 [ H ]n [ M ][ HR]n有
当萃取反应达到平衡时,金属离子在两相中的分
配比为:
[
D
[
CM ]有
[ MRn ]有
CM ]水 [ M n ] [ MRn ]
上式可进一步简化:
D
[ MRn ]有 [ M n ]
PPT课件
6
Ni2+
CH3 C N OH
+2
Ni(H2O)62+
CH3 C N OH
丁二酮肟
H
O
O
CH3 C N
N C CH3
Ni
CH3 C N
N C CH3
O
O
H
中和电荷
NiDx2/CHCl3
引入疏水基
萃取剂----“运载工具”
PPT课件
7
亲水性水合阳离子→中性疏水螯合物→ 萃入有机相
+
8-羟基喹啉
PPT课件
28
索氏 (Soxhlet) 萃取器
常将试样置于索氏萃取器中,用 溶剂连续抽提,然后蒸出溶剂, 便可达到含量较原试样增加上百 倍的试液,有利于后续的测定。
● 溶剂萃取 ● 索氏萃取(提取) ● 微波萃取
PPT课件
1
§4.1 溶剂萃取(Solvent extraction)
溶剂萃取是利用液-液界面的平衡分配关系 进行的分离操作。液液界面的面积越大,达 到平衡的速度也就越快。因此要求两相的液 滴应尽量细小化。平衡后,各自相的液滴还 要集中起来再分成两相。通常溶剂萃取指物 质由水相转入另一与水相不互溶的有机相后 实现分离的方法。
M n nHR有 MRn有 nH
Kex
[ MRn ]有 [ H ]n [ M ][ HR]n有
当萃取反应达到平衡时,金属离子在两相中的分
配比为:
[
D
[
CM ]有
[ MRn ]有
CM ]水 [ M n ] [ MRn ]
上式可进一步简化:
D
[ MRn ]有 [ M n ]
PPT课件
6
Ni2+
CH3 C N OH
+2
Ni(H2O)62+
CH3 C N OH
丁二酮肟
H
O
O
CH3 C N
N C CH3
Ni
CH3 C N
N C CH3
O
O
H
中和电荷
NiDx2/CHCl3
引入疏水基
萃取剂----“运载工具”
PPT课件
7
亲水性水合阳离子→中性疏水螯合物→ 萃入有机相
+
8-羟基喹啉
PPT课件
28
索氏 (Soxhlet) 萃取器
常将试样置于索氏萃取器中,用 溶剂连续抽提,然后蒸出溶剂, 便可达到含量较原试样增加上百 倍的试液,有利于后续的测定。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萃取ppt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萃取ppt](https://img.taocdn.com/s3/m/99943c7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d.png)
练习:
1.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具备的
性质是(B )
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 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
萃取的应用: 天然香料、药物的提取,
核燃料的处理等。
提取青霉素的装置
实践活动
食用油有两 种生产工艺:压 榨法和萃取法, 请调查你们家和 邻居所用食用油 的生产工艺,并 查阅资料,比较 它们有无优、劣 之分,写出调查 报告。
整合归 纳
分液:将两种互用不什相么溶方的法液体分开 的操分作离。花生油和
萃取:利用物质水在?互不相溶的溶剂 中溶解能力不同进行分离或 提纯的方法。
注意 分液前不一定有萃取; : 萃取后通常需要分液。
[巩固练习]
1.下列物质不能从碘水中萃取出
碘的是( D )
A. 汽油
B.四氯化碳
C. 石油醚
D.酒精
注入CCl4后(是/否)
分C后CCC层水ll44层层。层在显水颜_层色_下 紫_在变_下_红__色。__浅上__。振____荡,,
碘从___层
水 进入_____层 CCl4
是萃取
实验2:试管中注 注入水后(是上/否)分
入2滴管I2的
层。水层在下_____,
CCl4溶液,再注 CCl4层在___不__变。振荡
实验一 —萃取
实验目的:萃取 实验药品:水、四氯化碳、碘水、
碘的CCl4溶液 友情提示:两人一组,每人做一个实验,
注意填写学案
• 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P9 实验1-4
萃取实验步骤:装液---振荡---静置---分液
P9
实验
《实验四萃取与洗涤》PPT课件
![《实验四萃取与洗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55acd6581b6bd97e19ea9a.png)
1。三无教授:没有博士学位,没有海外 留学经历,没有中国两院院士光环。 2。成绩不拔尖,但是只要喜欢的事情, 就会努力去做。 3。注重基础原始文献:古书记载---青蒿一
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17
对甲基苯胺: 有毒,微溶于水;无色,有光泽片状结晶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 (即诱导大量形成三价铁离 子结合的血红蛋白),并能刺激膀胱尿道,能致血尿。 急性中毒 多由皮肤污染而吸收引起。自觉脸部灼热、剧烈头痛、头晕、 呼吸困难。 慢性中毒 可引起膀胱刺激症状。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燃爆危险:可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n
因为 KV KV+S
1 故n越大,Wn越小,即多次萃取好, 推荐3-5次。
此式适用于几乎和水不互溶的溶剂
7
(3)萃取操作用的仪器
1)分液漏斗——用于从溶液中萃取物质
2)脂肪(索氏)提取器——用于从固体中提取物质
(4)碱性溶液萃取时的乳化现象和破乳化方法
1)较长时间静置
2)加入少量电解质如盐析效应
β- 萘酚:可随水蒸气一起挥发,有刺激性苯酚气味,不溶于水;白色粉末/片
毒理和苯酚相似,而且是更强的腐蚀剂。对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易于经皮肤 吸收。对血液循环和肾脏有毒害作用。此外,还能引起眼角膜损伤。虽然致死 量不明确,但有外用3~4g而死亡的病例。生产设备要密闭、防泄漏,溅到皮 肤上需及时洗净。车间应通风,设备应密闭。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具。
此式适用于几乎和水不互溶的溶剂kvkvs3萃取操作用的仪器1分液漏斗用于从溶液中萃取物质2脂肪索氏提取器用于从固体中提取物质4碱性溶液萃取时的乳化现象和破乳化方法1较长时间静置2加入少量电解质如盐析效应3加入少量稀酸或过滤4加入乙醇磺化蓖麻油等5除了利用分配定律原理萃取外还可利用萃取溶剂与被提纯物起化学反应的原理进行萃取常用稀酸5或10的盐酸硫酸或稀碱5或10的naohnahco溶液或浓硫酸精选ppt精选ppt10对甲苯胺弱碱05g萘酚弱酸05g萘中性05g加酸上述三组分混合共15g溶于乙醚中精选ppt115盐酸水溶液50ml从37浓盐酸稀释10naoh水溶液25ml乙醚至少50ml水至少50ml精选ppt12粒状氢氧化钠
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17
对甲基苯胺: 有毒,微溶于水;无色,有光泽片状结晶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 (即诱导大量形成三价铁离 子结合的血红蛋白),并能刺激膀胱尿道,能致血尿。 急性中毒 多由皮肤污染而吸收引起。自觉脸部灼热、剧烈头痛、头晕、 呼吸困难。 慢性中毒 可引起膀胱刺激症状。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燃爆危险:可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n
因为 KV KV+S
1 故n越大,Wn越小,即多次萃取好, 推荐3-5次。
此式适用于几乎和水不互溶的溶剂
7
(3)萃取操作用的仪器
1)分液漏斗——用于从溶液中萃取物质
2)脂肪(索氏)提取器——用于从固体中提取物质
(4)碱性溶液萃取时的乳化现象和破乳化方法
1)较长时间静置
2)加入少量电解质如盐析效应
β- 萘酚:可随水蒸气一起挥发,有刺激性苯酚气味,不溶于水;白色粉末/片
毒理和苯酚相似,而且是更强的腐蚀剂。对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易于经皮肤 吸收。对血液循环和肾脏有毒害作用。此外,还能引起眼角膜损伤。虽然致死 量不明确,但有外用3~4g而死亡的病例。生产设备要密闭、防泄漏,溅到皮 肤上需及时洗净。车间应通风,设备应密闭。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具。
此式适用于几乎和水不互溶的溶剂kvkvs3萃取操作用的仪器1分液漏斗用于从溶液中萃取物质2脂肪索氏提取器用于从固体中提取物质4碱性溶液萃取时的乳化现象和破乳化方法1较长时间静置2加入少量电解质如盐析效应3加入少量稀酸或过滤4加入乙醇磺化蓖麻油等5除了利用分配定律原理萃取外还可利用萃取溶剂与被提纯物起化学反应的原理进行萃取常用稀酸5或10的盐酸硫酸或稀碱5或10的naohnahco溶液或浓硫酸精选ppt精选ppt10对甲苯胺弱碱05g萘酚弱酸05g萘中性05g加酸上述三组分混合共15g溶于乙醚中精选ppt115盐酸水溶液50ml从37浓盐酸稀释10naoh水溶液25ml乙醚至少50ml水至少50ml精选ppt12粒状氢氧化钠
萃取分离讲解PPT课件
![萃取分离讲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33524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3.png)
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结词
工艺条件对萃取分离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优化工艺条件可以提高分离效率和纯 度。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萃取温度、压力、搅拌速度和时间等工艺参数。根据实际 情况调整工艺条件,以实现高效、低能耗的分离过程。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总结词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萃取分离技术不断涌现,为复杂体系的分离提供了更多选 择。
压力
压力对液体的沸点和相平衡有影响,进而影响萃取分离效 果。加压可以提高萃取剂的溶解度,但也可能增加设备投 资和操作成本。
停留时间
萃取剂在料液中的停留时间也会影响分离效果,过短的停 留时间可能导致萃取不充分,而停留时间过长则可能引起 逆向扩散和萃取剂的损失。
料液的性质
浓度与组成
料液中目标物质的浓度和组成直接影 响萃取分离的效率和经济性。浓度越 高,分离效果通常越好,但也可能导 致萃取剂用量增加。
萃取分离讲解
目录
• 萃取分离简介 • 萃取分离过程 • 萃取分离设备 • 萃取分离的影响因素 • 萃取分离的优化与改进 • 萃取分离案例分析
01
萃取分离简介
定义与原理
定义
萃取分离是一种利用物质在两种不混 溶液体中的溶解度差异,将目标物质 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的分 离技术。
原理
基于不同溶剂对目标物质的溶解度不 同,通过选择适当的溶剂,使目标物 质在两相之间进行有效的转移和分离。
萃取剂的密度和粘度对分离 效果也有影响,密度差异有 助于相的分离,而粘度过高 可能导致流动性能降低。
工艺条件
温度
温度对萃取分离过程的影响显著,温度升高通常能提高传 质速率,但也可能导致萃取剂分解或料液中物质的热分解 。
搅拌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萃取:
氢氧化钠滴定乙醚(24 mL)一次萃取后乙酸在水中的剩 余量W1时,用去的氢氧化钠:VNaOH(1) = mL 。
三次(多次)萃取:
氢氧化钠滴定乙醚分三次(8 mL/次)萃取后乙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中 的剩余量W3时,用去的氢氧化钠:VNaOH(3) = mL 。
六、注意事项
振摇前应密闭上下磨口塞,特别是上口处磨口上的 “孔”和“槽”要错开,以免振摇时液体漏出。
W o
KV KV + S
当 用 一 定 量 的 溶 剂 萃 取 时 , 总 是 希 望 在 水 中 的 剩 余 量 越 少 越 好 。 因 为 上 式 中
恒 小 于 1 , 所 以 n 越 大 , W n 就 越 小 , 也 就 是 说 把 溶 剂 分 成 几 份 作 多 次 萃 取 比 用 全 部 量 的 溶 剂 作 一 次 萃 取 为 好 。
(1)留在水中的乙酸量及百分率
(2)留在乙醚中的乙酸量及百分率。 从上述两种步骤,所得数据,比较一次和多次萃 取乙酸的效果。
五、实验记录数据:
被萃取水溶液的体积 :V水= 被萃取溶液中乙酸的总含量:Wo= 萃取时所用乙醚的总体积:V乙醚= 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CNaOH= 1.0mol/L。 mL; g; mL;
为避免振摇时液体漏出,加入液体前可在活塞处涂
抹凡士林。
振摇完毕应把分液漏斗竖直架在铁圈上,静置分层。
将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放出时要使上端通大气, 需将上口处磨口上的“孔”和“槽”对齐。 上层液体需从上口倒出。
七、思考题
1.萃取时两组分的分离利用了什么性 质? 2.若用萃取有机溶剂萃取水溶液中的
因此萃取一般采用“少量多次”原则
三、实验仪器
分液漏斗。 乙醚,乙酸水溶液。(冰醋酸密度:1.049g/mL 浓度:17.46mol/L)
图1 萃取示意图
四、操作步骤 取150mL分液漏斗,检查活塞和玻璃塞是否严密。 然后把分液漏斗放入铁圈中。 (一)一次提取法 用移液管准确量取1mL冰乙酸,加19mL水成混合液,放 入分液漏斗中,加24mL乙醚,塞好上塞。取下分液漏斗, 把分液漏斗倾斜,使其上口略朝下,右手捏住活塞部分, 大拇指和食指按住活塞柄,中指垫在塞座下边,振摇几 次。然后将漏斗仍保持原来的倾斜状态,打开活塞,放 出蒸气或产生的气体,使内外压力平衡。再将活塞关闭, 振摇、放气。如此重复3~4次。然后将分液漏斗放在铁 圈中,使乳浊液分层,待清晰分层后,打开上面塞子, 旋开下面活塞,将下层水液从下口慢慢放入50mL锥形瓶 中。加入3~4滴酚酞作指示剂,用1.0mol/L标准氢氧化 钠溶液滴定,记录用去的氢氧化钠毫升数。计算: (1)留在水中的乙酸量及百分率 (2)留在乙醚中的乙酸量及百分率
物质,而又不能确定分液漏斗中哪一
层是有机层,你将如何迅速作出决定? 3.使用分液漏斗要注意哪些事项?
设在VmL的水中溶解Wog的有机物,每次用SmL与水不互溶的 有机溶剂(有机物在此溶剂中一般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重复 萃取:
第一次萃取: 设V=被萃取溶液的体积(mL),近似看作与A的体积 相等(因溶质量不多,可忽略) Wo=被萃取溶液中溶质的总含量(g) S=萃取时所用溶剂B的体积(mL) W1=第一次萃取后溶质在溶剂A中的剩余量(g) W2=第二次萃取后溶质在溶剂A中的剩余量(g) Wn=经过n次萃取后溶质在溶剂A中的剩余量(g) 故Wo-W1=第一次萃取后溶质在溶剂B中的含量(g) 故W1-W2=第二次萃取后溶质在溶剂B中的含量(g)
有机化学实验 萃取与洗涤
二、基本原理
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或微溶)溶剂 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取或纯化 目的一种操作。 将含有有机化合物的水溶液用有机溶剂萃取时, 有机化合物就在两液相之间进行分配。在一定温度 下,此有机化合物在有机相中和在水相中的浓度之 比为一常数,即所谓“分配定律”。 假如一物质在两液相 A 和 B 中的浓度分别为 cA 和 cB,则在一定温度条件下,cA∕cB=K,K是一常数, 成为“分配系数”,它可以近似地看作为此物质在 两溶剂中溶解度之比。
W /V 1 W o W 1 S W /V 2
= K 经 整 理 得 : W = 1
KV K V + S
W o
同 理 :
W 1
W 2
KV 2 = K 经 整 理 得 : W W = 1 = 2 W o K V + S S K V + S KV KV K V + S
n
经 过 n 次 后 的 剩 余 量 : W n =
(二)多次提取法
准确量取1mL冰乙酸与19mL水的混合液于分液漏 斗中,用8mL乙醚如上法萃取,分去乙醚溶液。水溶 液再用8mL乙醚萃取,分出乙醚溶液后的水溶液仍用 8mL乙醚萃取。如此前后共计3次。最后将用乙醚第 三次萃取后的水溶液放入50mL的锥形瓶内,用 1.0mol/L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记录用去的氢氧 化钠毫升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