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及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超声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
• 临床研究表明,携带PKD1基因的患者比PKD2 的患者发病早,预后差。其中PKD1基因携带 者,多数30一50岁之间发病,约2%-5%ADPKD 患者产前或新生儿表现出临床症状。
• ADPKD主表现为双肾皮质和髓质多个液性囊肿 形成,并进行性增大伴肾功能逐渐下降,最 终导致终末期肾病(ERSD)。
I、肾发育不良:非遗传性 A、多囊性肾发育不良 B、节段性囊性发育不良
C、梗阻性囊性疾病 D、发育不全伴随囊肿 E、梅干腹综合症(Prune belly syndrome) II、遗传性多囊性肾疾病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ARPKD)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
(ADPKD) C、肾髓质囊性疾病 D、肾小球囊性肾疾病 III、肾髓质囊性肾疾病 A、海绵肾 B、肾髓质囊性疾病(II型,青少年肾髓质发育不良) Ⅳ、肾皮质囊肿相关综合症 A、结节性硬化 B、Meckel-Gruber综合征 C、三体综合征 D、Zellweger 综合征 E、Von Hippel-Lindau Ⅴ、其它 A、单纯囊肿 B、多发囊性肾瘤 C、肿瘤 Wilms’& 中胚叶肾瘤 D、肾周囊肿
• 大约80%-85%的ADPKD患者携带基因PKD1, 位于16号染色体16P13,编码蛋白 polycystin-1 (PC-1)。
• 约10%-15%的ADPKD患者携带基因PKD2 ,位 于4号染色体4q21;编码蛋白polycystin2(PC-2)。
• 少部分患者携带基因PKD3,对于PKD3的研 究尚较少。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ARPKD)
• ARPKD 1902年首次以形态学上认识为囊性 疾病并且在1947年组织学上被描述[. 1964 年Osathanondh和Potter 首次在文献将 ARPKD进行分类。
• 通过遗传连锁分析得知,该病的病基因位 于6号染色体上,6P21.1-12;又叫做多囊 肾/多囊肝病变因1(polycystic kidney and hepatic diseasel 1,PKHD1) 。
小儿及胎儿泌尿系统 畸形超声诊断
肾脏的组织发生
肾脏的组织发生
正常胎儿及小儿肾脏
正常肾脏大体组织病理
胎儿正常肾脏的显微病理 放大×25
放大×40
胎儿正常肾脏的显微病理 ×200
×400
孤立肾或异位肾
异位肾
肾上腺平卧征
异位肾
盆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位肾
马蹄肾
圆盘肾
肾脏囊性畸形
肾脏囊性疾病的分类
• 本病预后极差。
成人多囊肾(常染色显性遗传 性多囊肾(ADPKD))
ADPKD的产前超声特征
ARPKD肝脏显微病理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DPKD)是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病之一, 发病率约为1/400-1/1000。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 大体病理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 显微病理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
•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polycystic renal dysplasia)是一种较常见的肾脏囊性疾病, 包括许多临床-病理类型。病因学可以可以 从梗阻到遗传性家族性发育不良,但是大 多数原因是梗阻原因,文献报道的发病率 单侧约1/1000,双侧约1/5000。
遗传学病因
• 新近的文献研究认为大约10%的多囊性肾发育不良 或不全存在多个畸形,考虑可能存在遗传原因, 建议寻找遗传原因和基因检测。但是多数尚无清 晰的基因异常发现。 虽然如此,近来至少有三个 基因被认为在人的肾发育不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TCF2, 编码蛋白HNF1β,其被在产前超声回 声增强的肾多发囊肿和糖尿病综合症(RCAD)中检 测出过度表达。
ARPKD的临床亚型
临床类型 胎儿型 新生儿型 婴儿型 青少年型
肾集合管扩张比例 (%)
90
门脉纤维化 程度
轻微
平均生存时间 几小时
60
轻度
几个月
20
中度
10岁
<10
明显
50岁
小结
• 双肾增大,几乎充满整个腹腔,回声增强, 伴或不伴有肝门脉区纤维化改变。
• 除外其他合并畸形,合并畸形考虑肾脏囊 性疾病相关的综合征。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RPKD)是婴幼儿和儿童的一种以肾脏集合 管和肝内胆管囊性扩张变,肾间质和肝门 脉区纤维化为特征常见遗传性疾病.
• 据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在新生儿中占l/6, 000一55,000,多中心研究显示,估计发 病率的在1/20000,每70个成人中可能就有 一带有ARPKD的突变等位基因。
• 以男性多见,常为单侧发病常见。本病产 前超声特征明显,易于发现并诊断,但是 对预后的评价和判定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 和对本病良好的认识。
组织胚胎学病因
• 在胚胎发育的第五周初,有中肾管发育而来 的输尿管芽迅速增长,其尾端形成输尿管, 头端发育成肾盂、肾盏及集合管。在输尿管 芽的诱导下,生肾索尾端分化成生后肾组织, 形成肾单位(近曲小管,髓质,远曲小管), 肾动脉的细小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球。至第10 周,远曲小管与集合管接通,此时后肾开始 有尿液生成。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多囊性肾 发育不良是由于后肾发育过程中,输尿管芽 所发生的集合管与生后肾胚基所发生的肾单 位不相适应或者两者没有结合,或肾单位管 道化过程障碍而形成一盲管所致。
• -----PAX2, 涉及肾缺如综合症过程中肾发生的核 心分子,其可能也影响肾单位的数量和囊肿的发 展。
• ----Uroplakins, 分布在膀胱上皮表面顶端的分 子。
婴儿型多囊肾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
ARPKD动态
ARPKD大体病理
ARPKD显微病理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ARPKD)
Potter分型
• I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 多囊肾;
• II型:多囊性发育不良肾; • III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性多囊肾; • Ⅳ型:梗阻性囊性发育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