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利尿药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 织 间 液
17
近曲小管
【药物作用】
• 乙酰唑胺(低效能利尿药) – 碳酸酐酶抑制剂 • 抑制Na+/H+交换 • 抑制HCO3-重吸收 – 利尿作用弱
• 代偿性增加了其他部位(主要是远曲小管 和集合管)对水、钠的重吸收,抵消了此 处的效应
• 不影响浓缩稀释功能
2020/12/17
18
髓袢降支 Descending Limb of Helen’s Loop
23
髓襻升支粗段皮、髓质部
【药物作用】 – 呋塞米(袢利尿药) – 作用方式: • 抑制Na+-K+-2Cl-cotransporter • 增加Na+、K+ 、Cl-、Ca2+、Mg2+的排出 • 影响尿浓缩、稀释功能 – 利尿作用强大(高效)
2020/12/17
24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distal convoluted tubule and collecting duct
• 意义:使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会因 GFR的增减出现大幅波动。
• 结论:作用于肾小球的药物利尿作用 有限。
2020/12/17
13
2、肾小管的重吸收
近曲小管 远曲小管
髓襻
集合管
2020/12/17
14
近曲小管 proximal convoluted tubule
2020/12/17
15
近曲小管
24 利尿药
河北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
学习要点
• 重点:袢利尿药、噻嗪类利尿药的临床 应用、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 难点:各类药物利尿机制; • 熟悉:常用药物种类、代表药; • 了解: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
2020/12/17
2
概述
利尿药(diuretics)
是作用于肾脏,通过影响肾小球滤过、
2020/12/17
21
髓襻升支粗段皮质、髓质部
【生理作用】 • Na+: 35% • 重吸收方式: Na+-K+-2Cl- cotransporter • 驱动Ca2+、Mg2+等重吸收
对水不通透,具有: 尿液稀释功能(直接) 尿液浓缩功能(间接)
2020/12/17
22
ATP
2020/12/17
• •
•
AQP3
•肾脏 •
AQP4
•肾脏 •
集合管起始部
ICT 皮质集合管CCT ADH调节的水分再
外髓集合管
吸收
OMCD 内髓集合管
IMCD
髓质集合管
水分再吸收
髓质集合管
水分再吸收
20
【图片及表格来自维基百科】
髓襻升支粗段皮质、髓质部
Cortical and Medulla Part of the Thick Ascending Limb of Helen’s Loop (AL)
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等功能,增加电 解质及水的排出,产生利尿作用的一 类药物。
临床用于治疗各种水肿,以及某些非
水肿性疾病。
2020/12/17
3
常用药物分类
2020/12/17
4
第一节 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
2020/12/17
5
肾 脏 解 剖
肾单位
2020/12/17
6
肾小球
Glomerulus
2020/12/17
7
肾小管
Renal Tubules
2020/12/17
8
尿液的生成
2020/12/17
9
1、肾小球滤过
• 原尿(crude urine)的成分(与 血浆相比不含大分子): –水、电解质、氨基酸、葡 萄糖等 –CRE、UA、BUN等 –药物及代谢产物
• 原尿量取决于GFR,成年人约 45mmHg 125ml/min。
2020/12/17
25
远曲小管近端
【作用及机制】
• 10%Na+
– Na-Cl共转运子
• Na/Ca交换促进钙吸收
• 药物作用
– 噻嗪类、类噻嗪类
A T
P
– 抑制Na-Cl 共转运子
– 对水不通透, 影响尿液稀释, 中等利尿作用
– 加速钠钙交换,促进钙吸收
– 弱碳酸酐酶合管
Na/K交换:( 主细胞保钠排钾) 由钠泵驱动,Na、K经各自 通道转运 上游排Na多,则促K分泌 (呋塞米,排钾利尿药) 受醛固酮调节
Na/H交换:(A型中间细胞保钠 排氢)质子泵驱动 Cl-:主要经CL通道,部分经细 胞旁转运,管腔负电位差驱动。 水的吸收:ADH调节、水孔蛋 白介导
滤过率
10mmHg
25mmHg
2020/12/17
10
原尿180L 99%重吸收
1% 终尿(1-2L)
2020/12/17
11
影响原尿量的药物因素
强心苷
氨茶碱
多巴胺
增加心肌 收缩力
增加GFR
扩张肾血管 增加血流量
原尿量↑ ≠ 终尿量↑
2020/12/17
12
控制终尿量的球-管平衡机制
• 近曲小管对溶质和水的吸收量不固定, 随 着 GFR 的 变 化 而 改 变 , GFR 增 加 时,对Na、水重吸收增多,反之减少 始终占GFR的 65%-70%左右。
具有水孔蛋白AQP, 借助渗透压被动吸收水
2020/12/17
19
2020/12/17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 科学家彼得·阿格雷,1991年克隆 了首个水通道分子。
种类
位置
功能
AQP1
•肾脏 • • •
近曲小管PCT 近直小管PST 水分再吸收 髓袢降支细段细 端tDLH
•肾脏 •
AQP2
【生理作用】
• 吸收能力强: • 对水高度通透: • 主动分泌:
• NaHCO3及NaCL的重吸收方式: – Na+吸收和H+分泌: Na+/H+交换
– HCO3-: Na+/H+交换及碳酸酐酶参与 – CL-:管腔侧pH下降驱动CL-/碱交换
2020/12/17
16
ATP
管
腔
CA
CA
侧
2020/12/17
2020/12/17
28
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
药物作用
阿米洛利、氨苯蝶啶、 螺内酯、依普利酮
• 阻断Na通道,保钾排 钠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保钾排钠
主细胞 主细胞
Inhibitors
2020/12/17
2020/12/17
主细胞 主细胞 A型中间细胞
主细胞
CL
27
ADH
穿梭机制:
• ADH ( vasopressin) 不 存 在 的 条件下,集合管不通透水;
• ADH可 激 动集 合管上皮细 胞 的 V2 受 体 , 使 cAMP 水 平 升 高 , 以胞吐作用促使含AQP2通道
蛋白的囊泡移动并融合在细胞 顶质膜上,导致掺入管腔膜的 AQP2 数 量 增 加 , 介 导 水 吸 收.cAMP水平回落时,AQP2经 胞吞作用进入囊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