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经验 Microsoft Word 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经验
王华倬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摘要:以近代以来历届中国政府颁布的有关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学制、课程(教学)计划、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为主要历史发展线索,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过程,做了系统的梳理,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体育课程的特点,总结了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规律性历史经验,旨在为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体育课程;近现代;发展演变;历史经验
自清朝政府1903年颁布实施《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规定在各级学校开设体操科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已经走过整整100年的发展历程。
在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今天,系统回顾和探讨我国近现代100多年来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历程,分析总结其历史经验教训,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课题以近代以来历届中国政府颁布的有关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学制、课程(教学)计划、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为主要历史发展线索(研究对象实体),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探讨,分析不同历史阶段体育课程的特点,总结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规律性经验,从而为今天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1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产生与发展(1840-1949)
1.1清朝末期的体育课程(1840-1911)
1.1.1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渊源(1840-1902)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西方体育开始逐步传入我国,在我国的教会学校、洋务学堂、变革的书院,以及资产阶级兴办的新式学堂中,开始设置西方近代体操课程。
正是这些学校所开设的体操成为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渊源,也为癸卯学制体操课程的正式设立,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这时的体操课程是作为西学课程开设的,其内容主要是德、日的兵式体操、普通体操和一些运动性游戏,对外国(欧美、日本)的模仿也带有极大的盲目性。
据有关资料记载: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CalvinW.Mateer)1864年创办的山东登州文会馆,原是一所教会小学,三年学制;1873年起增设高等科,是中学程度,学制六年,该校则设有体操(体育)课程[1]。
这是所见材料中最早设立体育课程的学校。
教会学校虽然是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产物,但就其课程和教学内容来说,是比旧的封建教育进步的,它对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产生有着不可否认的影响。
洋务学堂虽然不属于普通教育范畴,但洋务学堂所设置的体育性质的课程,无论其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还是其上课组织形式、课时安排,都表现出了近代体育课程的某些特征,特别是把一些田径运动项目与兵式体操、普通体操组合成综合教材,更显现出其近代体育教育内容的特点。
新式学堂是从资产阶级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出发设置体育课程的,它对中国近代体育课程的产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癸卯学制及其规定的体操课程,实际上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孕育过程,存在一个近代体操课程的萌芽与雏形时期。
事实上,这个孕育时期的体操课程代表了我国近代体育课程起源时期的状况,它是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渊源,又是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癸卯学制时期的体育课程(1903-1911)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规定我国各级学堂设置体操课程,但
未实行。
第二年(通常说是1903年,确切地说是1904年1月)清政府又颁布并开始实施《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我国各级学堂均设体操课程,并规定了体操课程的目标、课时、学科程度、教法要求等。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1)对日本简单的模仿和抄袭,是癸卯学制时期体育课程的最明显的特征。
从体操课程目标、内容,到教材教法、体育教师的聘任,甚至连体育课上的口令也都是用原封不动的“日语发音”。
这是我近现代体育课程发展历史上,最突出的拿来主义体育课程———“囫囵吞枣”借鉴式的体育课程。
2)兵操为主的体育课程内容。
从高等小学校第一年开始直到中学堂第五年均把兵式体操作为主要内容。
更重要的是《奏定学堂章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体育师资的大量缺乏,当时各地学校聘任了大量的从军队退下来的下级军官担当体操教师,由于这部分人从未学习过体操,仅仅会喊几句队列练习的口令,使得部分地方体操课形同虚设,多数情况是以兵操代替整个体操,进而又以兵式体操中的队列、队形变换代替兵式体操。
从而使得体操课变成了队列练习。
3)注意到体育的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价值,强调通过体操课程,使学生“发育均齐”、“动作敏捷”、“运动活泼”、“矫正恶习”、“流动气血”、“鼓舞精神”、“精神畅快”、“志气勇壮”,养成“群居不乱”、“行立有礼”、“乐群众动”、“遵守纪律”、“规律肃静”、“体势整齐”、“意气充实”等。
4)对体操课程的教学要求,作出了纲要性的规定,章程称之为“学科程度”。
5)详细地规定了体操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章程中称之为“学科分科教法”,可以说,这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份由国家颁布施行的普通中学体育课程标准。
总体上看,我国近代体育课程以癸卯学制为开端,得到了确立,虽然在其框架结构及实施过程中,有过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是,由于它代表了先进的教育及体育课程思想,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长期沿用下来。
1.2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时期体育课程的演进(1912-1926)
1.2.1壬子癸丑学制时期的体育课程(1912-1919)民国成立伊始,孙中山为首的临时政府,颁布了一些有关学校教育的法令,对清末的教育进行了重要的改革。
这些法令总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这一时期体操课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基本沿袭了清末的体操课程。
民初的体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时安排、教法手段等都与清末没有多少差别。
2)仍然以兵式体操为主,这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有着很大的关系,是对当时世界大战的反应,也是对清末丧权辱国的反思的结果。
3)体操课程内容安排的科学性,有明显提高。
如随着学级的增高,体操课程内容呈现:适宜之游戏———渐加普通体操———时令游戏———加兵式体操(男)———户外运动或游泳(课内或课外)。
特别是规定的“在体操教授时间或时间之外,授适宜之户外运动或游泳”,比之清末有明显的突破,这即是说在体操课上,出现了“非体操的近代欧美体育性质的内容”,这也是第一次在官方课程文件中,对课外体育活动作出了规定。
4)武术以合法的方式进入体育课程,成为体育课内容。
5)民初学校体育中出现“双轨现象”。
民初体操课程也基本上照搬了日本同期的体操,同样是拿来主义的体操课程。
1.2.21922年新学制(壬戌学制)前后的体育课程(1919-1926)
1922年9月,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11月1日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令》,1922年是“壬戌”年,被称为“壬戌学制”。
这个学制是以实用主义为指导思想,依照美国学制拟定的。
次年9月公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完成了学制改革。
这次教育改革的突出特点是学校教育从过去的模仿日本,转为仿效美国,是我国近代体育课程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变。
具体表现在:1)从课程设置看,体育课程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小学体育占总课时10%,在小学11门课程中,百分比与算术相同列第4位。
初中体育为16学分,占学生毕业总学分的9%,在初中6门学科中,百分比与自然科相同,列第4位。
高中体育10学分,占高中公共必修科目总学分的百分比是,第一组:占14.9%,第二组:占15.6%,在7门公共必修科目中,百分比列第3位。
2)体育课程的名称由体操科改为体育科。
体育课正式取代了清末民初以来开设长达二十年左右的,以军国民主义为宗旨的,以兵式体操为主要内容的体操课,在课程要求上,取消了男女差别。
3)在体育课程目标上,明确提出了体育要“顺应儿童爱好活动的本性”,“发展个人之本性及人格”[2];在中学采用分科选科制和学科制、学分制,从而使课程和教学富有灵活性。
4)从课程内容看,废除了中小学的兵操,以田径、体操、球类、游戏等为主要教材。
与过去以兵式体操为主的体育课程内容相比,多样化的体育教材比较符合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利于提高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把生理卫生纳入体育科,高中体育包括了卫生法、健身法和其他运动三方面,这样体育学习和生理卫生知识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使体育走向科学的方向。
在课程理论上,这样的体育课程还带有综合课程的意味。
5)从课程教学来看,开始重视体育教学法的研究。
过去的兵式体操属于军事操练,不可能重视教学法,新规定的体育课程教材有力地促进了人们对体育教学法的探索。
如当时在体育课中开始推行“三段教授法”[3]。
6)从课程实施过程看,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由于缺乏新的体育师资,体育课只好仍由原来的体操教师任教,出现了体育课内容仍然以兵式体操、普通体操和游戏为主,加之师资、设施等原因,首先在小学出现了“放羊式教学”。
7)“选手体育”在学校中有所发展。
8)开始着手进行了体育教材建设。
1.3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育课程(1927-1949)国民党统治时期,教育部于1929年、1932年、1936年、1940年(小学1942年)、1948年分别进行了五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其中,1948年的没有实施。
1929年的课程标准称为“暂行课程标准”,1932年的课程标准称为“正式课程标准”,1936年的课程标准称为“修正课程标准”,1940年只修订了中学的课程标准,可称为“重新修正课程标准”。
1.3.1暂行课程标准时期的体育课程(1927-1931)这一时期体育课程的特点表现在:1) 1929年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暂行课程标准:小学体育》、《初级中学体育暂行课程标准》、《高级中学普通科体育暂行课程标准》等三个体育课程标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学科形式颁布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也是在国家正式颁布的课程文件中,第一次把以往的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并一直延续至现在。
2)从体育课程标准的结构看,包含了课程目标、作业类别及事项、授课时间及学分分配、小学的“各年级作业要领”和中学的“教材大纲”、教学方法要点、小学的“最低限度”和中学的“毕业最低限度”等。
3)从体育课程目标看,基本包括三个方面:身体方面,如发达身体,锻炼体格,谋全体的正当发育;发展运动能力方面,如养成生活上必须的运动技能,培养以运动为娱乐的习惯;品德培养方面,如培养勇敢、诚实、公正等品德,互助等团体精神。
4)明确把体育课程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类。
详细规定了课内和课外的教学时间,如小学中低年级每周150 min,高年级每周180min;课外每天至少2~3 h以上的活动。
5)课内教材内容增加了球类、田径、器械运动等。
课外内容分为课外运动、日常姿势比赛、定期运动会等。
中学体育教材以“活动”(如游戏活动、韵律活动、野外活动等)分类。
6)提出按一定标准(如高中的按年龄身高体重、指数级别分组)进行分组上课方法。
7)规定了较科学、较全面的体育成绩考核内容。
如小学采用麦克乐氏“运动技术标准”;中学有保持身体姿势、基本技能、身体素质的限度等。
1.3.2正式课程标准时期的体育课程(1932-1936)
这一时期体育课程的特点表现在:1)初、高中改学分制为学时制。
初中体育每周3学时,高中每周2学时。
2)体育教材内容的变化是把田径运动、远足和登山提前安排在小学中年级开始。
3)提出课外每天要有集团运动和个人自由活动。
1.3.3修正课程标准时期的体育课程(1936-1940)这一时期体育课程的特点表现在:1)减少教学时数。
初、高中体育课时由原来的每周3 h减少到2 h;小学中高年级的四、五、六年级保持原有课时,三年级减少到周120 min,小学低年级唱游(体育与音乐)每周180 min。
2)小学低年级把“体育”与“音乐”合并为“唱游”;初中体育及童子军周4学时,规定课内各为2学时,童子军另有课外训练1课时。
3)中小学体育成绩考核采用了比较科学、客观的评
定方法,规定每年至少进行1次体格检查,并指导学生作身体发育记录。
4)规定高中女生进行“每周3学时,共1学年”的军事看护训练。
1.3.4重新修正课程标准时期的体育课程(1940-1949)这一时期体育课程的特点表现在:1)小学周总教学时间略有增加,将小学低年级的“体育与音乐(唱游)”,由原来的合科教学又改为分科教学。
2)控制中学周总教学时间在31课时以内,中学体育课时仍是每周2 h,同时也规定了“早操或课间操,每日15~20 min”,课外运动“至少每周3 h”。
3)为适应战时需要,提出中学体育课程要“训练生活上及国防上之基本技能”的目标,高中设置军事训练或军事看护课程,共3学年,每周3学时。
4)增强中学国防教育,既要求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又规定每周须有2课时为战时后方服务训练。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教育是我国资产阶级教育发展的成熟时期,是近代课程及体育课程的稳步发展、趋于定型的时期。
中小学体育课程编制和实施的质量较之清末、民初和北洋军阀政府时期,都有了大大的提高,体育课程也得到了明显的发展。
2我国现代体育课程演变与发展(1949-)
本文根据白月桥先生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历史分期4和课程“代”的划分理论5,把我国现代体育课程发展历史按三代、五个时期分别进行论述。
2.1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的沿革及其利弊分析(1949-1985)
2.1.1建国初期的体育课程(1949-1957)1956年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新中国第一套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这套体育教学大纲体现了以下基本精神和特点:1)明确规定了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2)根据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教材编选的全面性、科学性、实用性、健康性原则。
[6]3)小学体育教材分为基本体操与游戏两大类,基本体操包括队列练习和体操队形练习的基本动作,一般发展和准备的练习,走和跑、跳跃、投掷、攀登和爬越、平衡等;游戏按活动量大、中、小分类编排。
中学体育教材包括基本教材和补充教材两部分,基本教材分为体操、田径、游戏三大项。
4)结合“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规定了相应的教学(考核)标准,并以五分制作为体育课成绩考核的评价方法。
5)这套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受苏联体育教育思想和模式的影响较大,未能体现出我国体育课程教材的特点;同时由于教材内容偏多、偏繁,使有的教材难于实施;还有的教材内容存在着机械、刻板,不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问题。
2.1.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体育课程(1958-1965)1961年教育部重新制订颁布了十年制《小学体育教材》和《中学体育教材》,虽然名为“体育教材”,但其内容和结构实为一套新的体育教学大纲。
作为新中国第二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与1956年“大纲”相比,体现出如下特点:1)突出强调了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使他们更好地学习、参加生产劳动和准备保卫祖国”。
为达到这个目的,提出了“增进健康”、“全面发展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锻炼身体的技能”、进行“共产主义品德教育”等体育课程教学的四项基本任务。
2)提出并确立了以“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为主要标准的体育教材选编原则。
3)大纲规定:小学教材有体操、田径、武术、游戏(包括球类)、体育基本知识五大项。
中学教材分基本教材和选用教材,基本教材约占总授课时数的80%,包括体操、田径、武术、游戏(球类)、体育基础知识五大项,选用教材约占总授课时数的20%。
2.1.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体育课程(1966-1976)文革十年,体育课程建设陷入了停滞和扭曲状态,走上了“以政代体”、“以军代体”、“以劳代体”的极“左”道路,从理论到实践上,完全违背了体育课程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摧残和破坏。
2.1.4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的体育课程(1977-1985)教育部于1978年制订并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体现了如下特点:1)确定了“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三方面的体育教学基本任务。
2)强调教材要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教材要有
科学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从实际出发。
3)大纲规定了各项教材的时数比重。
并指出应将基本教材作为体育课的主要教材,选用教材不要过分集中于某一项。
4)大纲基本沿用了按运动项目进行教材分类的方法。
5)首次详细地规定了体育课考核项目和标准,并要求建立体育课考核制度。
6)加强了体育基础理论教学,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每学年都安排有体育基本知识教材,内容除“体育基础知识”外,还增加有“卫生保健知识”。
2.1.5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的利弊分析建国初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颁发的三套主要的体育教学大纲及教材,以及文革后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1978年编订的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均属于我国第一代体育课程。
第一代体育课程是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实行高度统一的教育管理制度的背景下,制订实施的,这就决定了这一代体育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重视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历次编订的体育教学大纲,均明确地体现了教育方针的要求,都指出: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强调体育对儿童青少年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作用。
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决定的,体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之一,同样把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最重要的地位。
2)重视必修,强调全国统一要求。
1956年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都是必修教材。
1961年的体育教学大纲中学首次设置了选修教材,约占总授课时数的20%。
1978年颁发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分别规定小学和中学均设置选修教材。
从整体来看,我国80年代中期之前的体育课程,必修课在课程结构中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必修教材在体育课程结构中也居于绝对的统治地位。
3)重视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教学。
这代体育课程是一种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它强调的是系统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
我国第一代体育课程适应了当时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符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为造就国家大批政治、经济、科技人才;为培养各行各业亿万合格劳动者;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第一代体育课程同时也具有非常明显的缺陷和弊端。
主要是:1)高度统一集中的大纲和教材,脱离我国各地的实际。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发展很不平衡,高度统一的大纲教材不能适应我国各地的实际,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
2)由于受苏联体育课程模式的影响,体育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基本上是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围绕竞技运动编订的,忽视了广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未来生活工作的需要。
3、体育课程目标与内容缺乏有机联系;教学要求固定、单一、死板、缺乏弹性;教学组织和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启发性和趣味性;教学内容过多、陈旧,未能及时予以更新等。
2.2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1986-1999)的特点、反思与第三代体育课程(1999-今)面临的挑战
2.2.1改革开放高速发展时期的体育课程(1986-现在)1985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迅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我国逐步实行“一纲多本”,由“国定制”转变为“审定制”,基本打破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课程体制,从此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和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992年11月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
作为这一时期体育课程的主要标志,这套大纲与以往大纲相比,表现出如下变化:1)这套大纲把体育课程定位在义务教育课程的各年级必修课程,其根本宗旨是育人。
2)沿用了体育教学“一个目的,三项基本任务”的提法,提出的体育教学目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构建了按学段(小学和初中)分别提出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各项教材的要求,各年级理论知识教学、身体锻炼、掌握运动技术的目标、各项身体素质和技术考核标准等的目标体系。
3)提出了“符合学生生理特征”、“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等七条教材选编原则,采用“综合分类”的方法进行教材分类,把原来的“武术”教材拓展为“民族传统体育”,比重也比原来稍有提高。
4)沿用了1987年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结构综合考核方法,规定了各构成部分考核内容所
占比重,并制定了评分表。
2.2.2素质教育下体育课程教材改革探索———从体育教学大纲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01年6月,教育部制订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研制了包括《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7在内的基础教育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并于2001年9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实验。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半个世纪的体育教学大纲将悄然隐退,取而代之的是国家的体育课程标准。
与以往体育教学大纲相比,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特点体现在:1)课程标准着眼点是未来国民的素质,重点指向学生,而教学大纲的重点是指向对教学直接做出规定。
2)课程标准关注的是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目标,而教学大纲强调的是知识、技能和体质目标。
3)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只是提供一些建议或指导,而教学大纲则对教学内容和要求做了非常明确具体的规定。
4)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强调体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5)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的评价建议。
6)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教师教学提供了创造空间。
2.2.3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1986-1999)的特征与反思1985年以后编订的体育教学大纲,是典型的第二代体育课程的突出代表。
其特征主要表现在:1)体育课程体制有了新变化。
1986年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从此我国的体育课程管理由原来的编审合一的“国定制”转变为以编审分开专家审定为标志的“审定制”。
2)体育课程体系本身有了新变化。
以第二代体育课程的主要标志———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例:这套大纲建立了完整的目标体系,包括学段体育教学目标、年级教学目标,理论知识与身体锻炼目标,发展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术目标,各项素质、技术考核标准等;增加了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及时数比重;增大了选择性和灵活性,既按统一要求确定必学内容,又可根据地区、学校、学生的条件进行一定的选择;制订了结构考核办法等。
83)中小学体育教材(课本)有了新发展。
在国家“一纲多本”方针的指导下,各地相继编写了具有不同风格、适用不同地区的体育教材(课本),如1990-1996年,列入国家教委推荐目录的体育教材(课本)就有六套。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仍然存在不少弊端,主要表现在:1)体育等“次要”学科所占比重过小,如体育、音乐、美术三门学科只占整个课时比重的21.9%(五、四制)或23.9%(六、三制)。
2)体育教育观念滞后,阶段体育观、体质教育观、竞技体育观、技术第一教学观等还在相当范围内存在,这些观念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3)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笼统、层次性与操作性不强,且课程内容、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要求不太一致。
4)教学内容设计反映以学生为主体不够,选择性幅度还不够大,选修内容比重还比较低,与学生身心特点、社会生活还存在脱节现象。
5)在一定程度上过分注重了接受学习、机械记忆和被动模仿,发现探究、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体现的还不够;实施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以竞技运动为中心、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中心等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6)在一定程度上过分注重了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对学生的态度、心理、行为等方面关注还不够,评价标准“一刀切”的现象还比较明显,与素质教育多元化的评价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7)体育课程管理还存在着过于集中的倾向,还没有达到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的要求。
2.2.4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1999-今)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以过渡性《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颁发试用和《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实验为主要标志,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开始进入了起步阶段。
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依然面临着多种的问题及挑战:1)课程标准采用的是目标编制模式。
目标模式强调的是目标越具体越量化越好。
因此,容易造成对一些难于量化或无法测量的教育教学效果的忽视,而这些又很可能是最有教育价值的效果,如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特点等。
此外,由于“目标模式还趋于把知识、技能本身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人的发展的手段。
”[9]因此,目标模式就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