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知识要点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知识要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知识要点归纳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标规定的课程内容: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一、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1.背景:
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②洪秀全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
2.创立: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并和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3.发展壮大:他们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在山区贫困农民中发展会众两千多人,其中包括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骨干分子。
二、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三、永安封王:金田起义后不久,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
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四、定都天京:
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先后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虽然冯云山、萧朝贵在进军途中牺牲,但队伍发展至50万人。1853年春,太平军放弃武昌,分水路两路,沿长江东下。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五、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颁布: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2.内容: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3.目的: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4.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六、北伐、西征
1.开始时间:1853年。
2.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3.概况:北伐军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则取得重大胜利。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
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七、天京陷落
1.原因: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2.经过: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
3.影响: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八、《资政新篇》
1.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从香港到天京的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2.内容: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化、外交主张。
3.结果: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九、陈玉成、李秀成协同抗敌
1.提拔新将领:天京事变后,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2.协同作战:
①陈玉成、李秀成等协同作战,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
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②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后,陈玉成被俘就义。③李秀成率部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十、天京保卫战
1.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从浙江、上海回师救援。太平军与敌军激战40多天,最终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1864年,洪秀全病逝,湘军轰塌城墙,冲入城内。守城将士与敌人展开巷战,大部分战死,其余突围。
2.结果及影响: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十一、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1.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失败原因: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3.影响: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
十二、太平天国运动给我们的启示:
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
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