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教育与文化传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文教育与文化传承
摘要:华文教育在海外历经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发挥着它延续中华文明的作用。

纵观整个华人华侨史,华侨华人的发展都离不开华文教育,更离不开文化传承。

无论华人走到哪里,在灵魂深处依然有一颗乡土的种子,中国文化的印记。

在国际和华人所在国的大环境下,华人社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何维护好华人社会,如何更好地立足民族之林,这些都关涉到如何进行华文教育,更重要的是如何进行华人的中华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华侨华人;根;华文教育;文化传承
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久远,究其原因也多种多样。

有人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国人。

发展至今,截止2009年,海外华人数量已经达到4543万[1]64,华侨华人分散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70%以上的华人集中在东南亚地区。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人社会,有华人社会的地方就有华文教育。

一、华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流变
人是文化的载体,从谈吐、言辞、衣着到风俗习惯、思想价值观、信仰等内在的思维都是文化的表现,这些文化会随着人口迁移,移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早期华人穿洋过海在异国他乡讨生计,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文化也随着他们漂洋过海,扎根在海外的华侨华人社会。

华侨一般都具有天然的乡土情结,早期华侨无论是政治还是文化都完全认同祖国,思念祖国和故乡。

为了共享这份乡情、在异国他乡不受欺负,华侨华人往往抱而成团,在此基础上建立华人社团、华文报刊和华文学校,这三者历来是维系华侨华人社会的三大支柱,既有利于团结当地华侨华人,互相扶持和帮助,也有利于保持民族性,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免遭异域文化同化。

外来文化一般不被当地主流文化所接纳,因此早期华侨移民想要立足于新的环境,需要确立自己特殊的文化身份,而华侨在心中永远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是炎黄子孙,他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纵观历史,随着国际大气候的改变,移居国政
治经济与文化政策的演变,以及华侨华人与移居国其他族群间接触、交流的深入,海外华人族群的文化属性也逐渐发生流变,从一元向多元过渡。

相应的,华人对“根”的认识也在深化,从“叶落归根”到“落地生根”,转而变为“问祖寻根”,是海外华人“根”意识的三部曲。

[2]
(一)落叶归根
在《祖国与华侨》一书中,司徒美堂说过这样一段话:“当我十四岁开始拿着口袋出门,隔壁老华侨三伯对我讲的那番话,还是一字不漏地记得。

他说:什么地方有人烟,什么地方就有我们的华侨。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不要忘记家乡。

”当时对华侨漂洋过海,还有这样一种说法:一辈子能回乡两三次(一次称一“派”),算得风光无限。

第一“派”,娶妻建房;第二“派”,儿子成亲;那么第三“派”,那就是落叶归根。

[3]200
这些话都充分反映早期海外华侨“落叶归根”思想根深蒂固。

中国人乡土意识历来强烈,安土重迁。

在海外谋生的华侨,无不眷恋家乡,离家愈久思念愈深。

他们努力工作寄钱回家,并希望有一天能够荣归故里,“富贵不返乡如锦衣夜行”的观念在海外华侨群中普遍流行。

然而,真正能富贵返乡的并不多,更多的华侨是逐渐在海外定居下来。

从一个熟悉的文化环境来到完全陌生的另一个文化环境,这种文化间的巨大差异让海外华侨华人深刻地体会到无法确立自我文化身份观念所带来的痛苦。

加之,随着海外华侨及其子女数量的增多,形成相对稳定的华人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承问题逐渐突显出来。

为了在异质文化语境下追寻自身的文化身份,为了“子弟久居异域,缺少了中国传统伦理的道德濡染,渐渐流于忘本,成为外化之民。

通过教育的训导,使子弟从此摆脱异域蛮夷之风,而保有优良的中华文化”
[4]153,华侨建立起大大小小的宗亲会、乡团、行会和会馆,并以此为立足点创办学校和报馆,传承自己的文化。

1792 年荷印巴达维亚华侨成立的明诚书院是华侨教育的开端。

当时学校的课程对中华文化有很强的倾向性,提倡孝悌、尊老敬贤、崇祖祀先,要求学生定期向孔子像和宗族先人行礼[5],这些都有助于巩固华人社会的凝聚力,稳定华人社会的价值观念。

(二)落地生根
二战后初期,在东南亚各国摆脱殖民统治取得独立后,国内民族主义情绪普遍高涨。

在政治上,对华侨的忠诚充满怀疑;在经济上,东南亚国家意图夺取或限制外侨的经济机会,借以提高本国人民的经济地位[6]130。

于是对华侨基本采取不同程度的排华和强迫同化的政策,同化政策因应各国形势的不同而异,以印尼的排华运动最为严重。

而中国方面,新政府抛弃双重国籍政策,自 1949 年后中国政府很长一段时间内严厉限制国人移民海外,非法越境者被视为犯罪,于是中国和海外的华侨社会也基本处于完全隔离的状态,。

东南亚国家对华侨的同化政策是全面的,在政治、经济与文化,尤其是文化方面,对华人文化实行限制、打压甚至是消灭的政策。

在此背景下,二战前曾兴盛一时的华侨教育开始受到干预限制甚至被查封,在一些国家,连华文文字、语言、姓名都被禁止使用。

东南亚国家长达三十来年的同化政策,从客观上来说,加速了华人与当地国其他族群文化间的磨合、交流与吸收,促成了华人族群文化的转变,使华人“当地化”趋势日益明显。

面对残酷的现实,华侨为了能在当地国长期生活下去,必须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到当地国社会中去,部分或全部地接受当地国文化与价值观念,成为当地国国民。

正如黄滋生所说:“华人社会像一个断了脐带的婴儿,在社会成员和中华传统文化方面都无法获得母体的补充,此后只能靠自我繁殖来维持自身的发展。

”[7]93从 20世纪 50 年代到 70 年代,东南亚各国华侨大部分相继加入当地国国籍,基本完成政治认同上的转变,“叶落归根”的传统思想和暂居客的心态被“落地生根”所取代,华侨社会也逐渐实现向华人社会的过渡。

但同化并不是最好的文化转变形式,东南亚华人文化虽然在外界压力的迫使下发生了变异,然而这种以排华形式的民族同化运动,一定程度上使得华人具有“当地化”,但是也正是这种民族排斥政策给华侨华人所带来的伤害,时时刻刻提醒华侨华人具有不同于当地民族的民族性,华人在表面上看的生活方式与当地人无异,但在价值观等各方面还是有所保留的,如家庭关系、祭祖等。

(三)寻根问祖
在东南亚国家长达三十多年来的同化政策,导致新生的一代华人身上,尤其是年轻群体,在思想行为上也更倾向于“当地性”,对当地国表现出越来越大的亲和力。

1989 年,菲律宾华人问题学者德里西塔·昂·西根据一份关于华人学生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指出:能流畅说菲律宾语的有 85.3%,能流畅说英语的有 68.24%,能流畅说闽南语的有 47.5%,能流畅说华语的只有 24.4%。

[9]21 这一情况引起了海外华人社会对“失根”之忧,并给予更多的关注,为守卫本民族的精神家园而作出努力。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海外华人回中国寻根祭祖的活动络绎不绝,其中还不乏外国高官。

如菲律宾女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其在 1988 年回到自己的祖籍地鸿渐美村并发表讲话:“我是菲律宾的总统,又是鸿渐美村的女儿,回到这里,就是回到娘家。

”[10]自1999年“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正式推出以来,坚持“游教结合、寓教于游”的方针,受到了海外侨胞尤其是华裔青少年的热烈欢迎,2010 年共有 6000 多名来自海外和港澳台地区的青少年参加。

从寻找祖先生活地方的狭义寻根到激起学习,了解中华文化的广义寻根,华裔青少年一代的寻根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而老一辈华侨华人热心于华文教育事业,他们在财力和物力上给予华文教育很大的支持。

华人社会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华侨华人社会的这三个时期对“根”意识的流变,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至 90 年代,95%以上的华人已加入当地国国籍,认同于当地国政府,但政治认同不应以消灭自身文化认同为代价,正如国家不能等同民族。

关于文化与民族的关系,露丝·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说到:“一开始,上帝就给了每个民族一个陶杯,从这杯中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

”[11]文化通过民族这一载体存在和发展,而民族又依靠文化这一坚实的根基而愈加牢固与紧密。

一个民族倘若丧失了自身特有的文化性质,就难再以一个独立民族的姿态继续生存与发展下去。

美籍华人,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经指出:“一个只依赖过去的民族不会发展的, 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也是不会有前途的。

作为华教工作者, 必须坚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同时也应注意吸纳西方文化和当地文化精华, 在把华族优秀文化世代相传过程中, 不断创新”。

在当地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压力下,面对华人文化认同危机,海外华人开始重新反省与审视自身的民族文化价值,追寻与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了越来越多华人的“自觉”行为。

文化的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把握好文化的时代性和传统型,民族性和理性融入“当地性”,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其他优秀文化,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

研究和实践表明,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集团都有较强的族群文化认同感,乐于用目的语进行沟通交流,这种良好的民族语言文化态度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必然产生正面影响,从而影响其语言学习效果。

但是,语言教学不是文化教学,我们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或者以文化教学代替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并非没有关系,许多华语词汇都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对华语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了解,而华语的使用也深受中华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华文教学离不开中华民族文化背景,华文教学应该和中华文化教学联系起来。

因此,无论从华人自身发展或者是华文教育的发展来看,文化教学的地位很重要。

华文教育中的文化教学
华文社会文化的传承主要靠华文教育。

华文教育的目的:“对海外华侨华人子弟的中华民族语言与优秀文化的教育”,与对外汉语教育相比多了一层更深的教学目标,更具有文化
意味,文化教育是维系华文社会文化的重要方式。

在华文教育中文化和语言并重,那么怎样把抽象的文化展现出来,避免说课堂上知识性文化的传授上?如何把文化渗透到学生的精神和观念中?我将从教学原则和教法上进行浅议探讨。

(一)文化教学的原则
1、在文化教学上要强调整体意识。

语言和文化是一个整体,要把文化因素渗透到语言这个载体之中去,不能割裂开来,语言是言,文化是文化,甚至在语言教学中把文化上成专门课。

2、循序渐进。

文化导入应接近学生的语言认知水平,由浅入深,不能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

3 、选择要有代表性的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知识浩如烟海,不可能全部教给学生,因此要选择介绍最有代表性的最能体现核心和精髓的主流文化,但是也要系统性教授,不能零散无骨架。

(二)教学形式和手段
1、教具多样化。

文化课不同于语言课,文化内容可能牵涉到很多历史的文化的东西,这些对在海外生活长大的华裔新生代来说很陌生很深奥,如果让他们一整堂课都面对文字的材料,他们肯定会觉得单调枯燥,会让他们失去学习中华文化的信心和兴趣所以,文化教材应该采用先进的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借助多媒体手段,配上生动的图片合适的影视资料以及Power point 幻灯片及Flash 动画,给学生们鲜活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这样会达到一点即通的效果,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对比教学。

任何文化都不能孤立存在发展,只有与其他文化互相交流中才能凸显其民族性,才能逐步完善起来。

在华文教育的文化教学中,可以将中华民族文化与当地文化进行对比教学。

例如介绍中国古代的服饰、建筑、美食等,可以和所在国的古代服饰、建筑、美食等内容互相比较,在对比中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和掌握。

3、温故知新,避免“炒冷饭”。

[14]海外各地华文学校大多会结合当地实际环境条件,比如开展文化节、文化活动团体。

在活动中,华文学校会展示一些富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专题或者手工制作品,比如中国的邮票、十二生肖、功夫武术、剪纸艺术、京剧脸谱等等,但是如果每次文化活动都亮相这些事物,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和新鲜感,而且易使华裔学生产生中华民族文化仅限于此的错觉。

所以要注意避免“炒冷饭”现象,应该在每次活动中都能出点新意,要能在表层的物质文化现象中对学生进行观念文化方面的灌输和渗透。

可以用专题的形式,这次活动只展现一种文化,但是要具体详细,让学生对这种文化有足够
深刻的了解。

另外也可以以连载的形式,例如活动可以展现多种文化,但是只具体展现每个文化的一个方面形式内容,这种连载的形式展现的文化最好是同属一类的,方便就某一方面形式进行比较。

那么下一次活动,虽然也是展现这些文化,但是下一次展示的是另一方面形式的内容。

4、情景表演。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汉语模拟与课文相似或相关语境中的真实交际,学生要把自己当作是中国人,每个学生扮演一个角色,必须按照相关角色的思维、态度说话做事。

文化表演作为一种游戏,可以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它更大的好处还在于学生可以感同身受地想象在一定的情形下,他们自己应该怎么做,其他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通过这样的练习,他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文化中人际交往的特点,对培养他们的中华文化气质也有很大帮助。

5、要充分发掘中华文化基因。

虽然目前年轻华人一代的情感归属已倾向于当地国家,但他们毕竟来自华族家庭,多少都会受到家族和华文化影响,这种与生俱来的中华文化基因是对其进行文化教育的有利条件, 必须充分利用。

例如就某个文化专题给学生布置采访任务,采访他们的长辈或华人亲友,如婚姻问题、子女的孝顺问题、是非标准问题,采访后写出调查报告。

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华族学生的家庭背景,可以使他们在了解中国传统观念的同时,更能体会祖辈对中华文化的坚守。

6、言传身教。

教师在语言课堂中是起主导作用的角色,教师的教学手段乃至个人气质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大影响。

因此在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发挥积极的能动作用。

教师首先自身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较高的中华文化意识,在课堂上甚至在课下的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向学生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在言传身教中影响学生文化倾向和情感态度。

参考文献:
[1]庄国土,东南亚华侨华人数量的新估算,厦门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第64页。

[2]陈小荣,从华文教育的角度看海外华人的文化追寻
[3]潮龙起:美国华人史,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第200页。

[4]崔贵强:新加坡华人——从开埠到建国,新加坡:教育出版私营有限公司,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1994年,第153页。

[5]林蒲田,海外华文教育溯源海外华文教育2000年第1期2000年3月15日出版
[6]吴前进:国际关系中的华侨华人和华族,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130页。

[7]黄滋生:菲律宾华人社会的同化与融合(下),东南亚研究1998年第6期,第93页。

[8]周南京:《风雨同舟——东南亚与华人问题》,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5年,第89页。

[9]曹云华:转型期的菲律宾华人社会,八卦侨刊1999年第3期,第21页。

[10]“菲律宾阿基诺总统‘回娘家’”,中国共产党新闻,/GB/64162/82819/86594/86595/5954607.HTML。

[11]卿臻:民族文化认同理论及其本质探析,前沿2010年第7期,第156页。

[12]张亚群:当代东南亚华文教育面临的文化传承问题辨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第8页。

[13]黄薇再议华文教育中的文化教学——不容忽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牡丹江大学学报第18卷第7期200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