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神信仰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 婷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6)
摘 要:本文按照由南→西→北→东的顺序,介绍了海南岛沿海地区海南渔民信仰的五大海神,即海南
观音、峻灵王、妈祖、水尾圣娘和 108 兄弟公,较详细地介绍了这五大海神的形成历程以及对海南沿海渔民
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海神信仰的成长基础。
关键词:渔神信仰;峻灵王;水尾圣娘;108 兄弟公
中图分类号:B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9)05-0234-03
海南省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四周环海,管辖着海 南岛和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以及 其他附属岛屿。全省陆地总面积 3.5 万平方千米,海域 面积约 200 万平方千米,岛屿海岸线总长 3 743.56 千米, 渔业资源丰富。沿海渔民在数千年的渔业生产、生活中, 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海神信仰体系。
·234·
峻灵王庙,规模与宋峻灵王庙相当,并撰写《重立峻灵 王庙记》。清光绪十二年(1886)八月十八日,又奉诏 加封“峻灵王”为“昭德明王”。
峻灵王三次受皇帝敕封,历史地位不断提高,再加 上各种神话传说和文人墨客的题铭和赞文,千百年以来 深受百姓顶礼膜拜,峻灵王数次重建就是最好的见证。 1984 年,随着改革开放推进,临高、儋州、昌江、东方 等海南西线沿海渔民出海打渔逐渐活跃起来,经济富裕 了,同时出于对“峻灵王”的敬畏和酬谢,于是自筹资 金重建峻灵王庙。1989 年,峻灵王庙被列为县级文物保 护单位。
渡人舟”,观音能感应世间大悲、增福添慧、保佑平安等。 因此,对长期从事海上捕捞的渔民来说,由于海上灾难 不可预料,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即呼即应的保护神,观音 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心目中救苦救难保佑平安的万能 神。三亚南海观音就是广大三亚渔民对观音菩萨虔信和 膜拜的见证。南海观音庙每年都会在农历二月十九日、 六月十九日和九月十九日举办大型庆祝法会。每年正月 十五、端午节等大型节日,不少渔民尤其是三亚旦家人 会把他们信仰的菩萨神像请出来游街。
第 39 卷 第 5 期 Vo1.39 No.5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9.05.107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Hale Waihona Puke 海南海神信仰研究2019 年 5 月 20 日 May.20 2019
一、海南主要信仰的海神 海南渔民从事海洋开发的时间较早。但是,由于海 洋宽阔无垠、深不可测,海洋气候变化无常,飓风暴雨 不可预测,再加上早期造船水平和航海技术较低,出海 打渔经常会出现船毁人亡的情况,这使得人们容易对海 洋产生敬畏心理;同时,出海打渔满载而归又会使其对 海洋产生依赖和感激之情。久而久之,人们便形成了海 神信仰。《山海经》中记载的中国海神主要可以分为四 种类型:植物神祗、兽神、人兽同形神和帝[1]。海南 主要海神信仰的兴起大致经历了从人面鸟身的早期海神 到四海海神、海龙王、观音菩萨、妈祖、地方海神和专 业海神的历史发展脉络[2]。本文主要按照南→西→北 →东的顺序介绍海南渔民主要信仰的五大海神。 (一)南海观音 隋唐时期,官方和民间都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致使佛教在中原较为盛行。该时期产生了影响全国的海 神——观音。天宝七年(748 年)秋,鉴真和尚一行从 舟山群岛第五次东渡日本,被台风吹到振州江口(即现 三亚市崖州区崖城镇港门村宁远河口)泊舟登陆。随后 在崖州修缮寺庙,铸造高一丈六尺的释加牟尼佛像,从 事“登坛授戒,讲律,度人”等法事活动 , [3](184-185) 对观音文化深入民众产生了深远影响。观音,全称“观 世音”,是佛教中四大菩萨之一,主大慈大悲[2],世 间一切遇难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该菩萨名号,菩萨就会及 时观其音声而前来相救。“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
收稿日期:2019-05-06 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南海航道更路经与海南民俗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5YJA850010);海南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南 海《更路簿》口述资料采集、整理与保护研究”(项目编号:HNSK(YB)19-76)。 作者简介:曾婷(1980—),女,海南澄迈人,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每年的二月二十二至二十四的庆祝峻灵王诞辰活动 十分隆重,庙会活动主要包括“作斋”,“三步一拜, 九步一叩”式的祭拜,烧香放鞭炮,唱民歌、唱琼剧、 唱临高哩哩美以及演唱儋州调声等。尤其是海南西线沿 海的东方墩头、八所、昌江海尾以及儋州海头和临高新 港等港的渔民,把峻灵王作为心中的保护神,将生命寄 托于峻灵王,出海前酬拜。不少渔民还把峻灵王当成航 海明灯,只要看到峻灵王石就有了安全感。
(二)峻灵王 位于海南儋州昌化大岭的峻灵王是富有海洋文化特 点的海南民间海神[3](P184-185),是海南的镇海神。 神仙信仰在西周已经形成,特别是秦始皇和汉武帝 掀起的海上求仙热潮,使汉武帝以后神仙信仰在民间迅 速普及。据儋州清代进士王云清《峻灵明王出世纪略》知, 峻灵王本是天帝第五子,生于戊午年戊午月戊午日戊午 时,在深山修炼道法。修成道后,天突然塌崩。女娲下旨, 敕令同补南天。由于峻灵王神力无穷,功劳巨大,天帝 赏他化成昌化岭上的巨石,守卫一方平安。东汉光武帝 时期,马媛“马伏波”奉命南征,率军来海南拓疆开郡, 峤南平息抚定珠崖之后北返渡琼州海峡时,狂风黑浪, 十分危急,在船头跪拜昌化神石,祈求保佑,瞬间风平 浪静,顺利过海。马伏波禀明皇帝,封赐昌化神石为“广 德王”。宋神宗在元丰五年(1082)七月下诏封神石“广 德王”为“峻灵王”。北宋时期,于昌化城西建峻灵王 庙,占地 500 多平方米,颇为壮观,香火极盛。宋代文 坛宗师苏东坡遭贬儋州,登临昌化大岭,拜谒峻灵王[3] , (P184-185) 并题写碑铭:“琼崖千里块海中,民彝杂居 古相蒙。方壶蓬莱此到宫,峻灵独立秀且雄……”,并 且撰写了《峻灵王庙记》。文坛宗师结缘峻灵王,挥毫 题铭,给峻灵王增添了人文魅力。明代崇祯年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