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课标人教版选修4《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据教材归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①主观:唐太宗个人作用,雄才大略 统治思想: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A、选贤任能,不拘一格;虚怀纳谏 政治方面: B、 完善三省六部制度
法律方面: 从民本思想出发,慎用刑法,制定《唐律》 经济方面: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 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
文化方面: 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
唐太宗经常引用古人“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的比喻告诫大臣们,反映了 的什么思想( ) A.存百姓 B.善于用人 C.善于纳谏 D.反对铺张浪费
唐朝时,我国与各国的友好往来出现 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不包括( ) A.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B.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 C.唐朝的疆域比过去扩大 D.唐朝的一些皇帝推行较开明的政策
2、影响 ⑴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会; ⑵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 ⑶对朝鲜、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
晚年的骄奢和反省
1、过失 1)、纳谏渐少 2)、滥用民力
2、反省 撰写《帝范》 3、对自己的评价:其功大,益多损少
(2009年天津文综卷· 12)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 继承原则的是( )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2008年江苏历史卷· 4) 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 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 现象的原因是( )①民族融合的 加强②丝绸之路的畅通③文化政策 的开放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07年全国文综卷Ⅰ· 12) 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 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材料一〕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①;缙绅 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 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 得英雄尽白头!”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 〔材料二〕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 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五《杂记》 〔材料三〕元和十一年,岁在丙申,李谅公下三十三人皆取寒素 ⑨。时有诗曰:“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袍似烂银文 似锦,相将白日上青天。”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七《好放孤寒》 以上材料说明:①科举取士后,由于进士科地位提高,使得社会 推崇进士,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风气。社会中出现尚文之风, 对中国社会的文化、心理结构等有深远的影响。②通过科举取士, 笼络了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③科举取士,改变了以往贵族门阀 政治,使得出身低微的人也有机会成为统治者中的一员。
〔材料一〕隐太子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 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①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早从 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九七《魏征传》 〔材料二〕太宗谓梁公⑤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刘《隋唐佳话》卷上 〔材料三〕史臣曰:房、杜二公,皆以命世之才,遭逢明主,谋猷 允协,以致升平。议者以比汉之萧、曹,信矣!……世传太宗尝与 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 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裨谌草创,东里润 色,相须而成,俾无悔事,贤达用心,良有以也。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六《房杜传》 材料说明:①唐太宗任人唯贤,即使是敌对阵营中的人才也为他所 用。②魏征为人刚直,即使自己是失败的一方,也敢于说实话。③ 唐太宗对魏征的意见,还是比较尊重的。 ④唐太宗知人善用,扬 长避短。
(2007年天津文综卷· 18) 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 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 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 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 A.农业生产的发达 B.对外交流的繁荣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泉州口岸的开放
(2005年上海历史卷· 1) “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古 往今来人们已经作出各种思考,其 中唐太宗的回答是( ) 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 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D.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
思路:嫡长子继承制是否有利于选举贤能之人统治国家?这一 制度对国家统治权力的更迭可能带来怎样影响?玄武门之变反 映出骨肉相残的政治残酷性,但对唐朝的发展具有什么作用? 答案:嫡长子继承制对富有才干,但庶子出身的皇室子弟取 得帝位非常不利,因此这种制度不利于选举贤能之人统治国家, 容易造成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的残酷斗争,玄武门之变就体现了 这种残酷性,但是李渊之子中,的确只有李世民最具有取得帝 位的实力、统治国家的能力与智慧,因此这场争夺帝位的斗争 并未影响唐朝的稳固基业,反而将唐王朝推向更为辉煌的发展 阶段。
• 拳毛騧 是一匹毛作 旋转状的黑嘴黄马, 前中六箭,背中三箭, 为李世民平定刘黑闼 时所乘。
材料二玄武门之变
626年7月2日, 李世民率部下埋伏于 玄武门,射杀太子李 建成、齐王李元吉, 后又逼李渊退位,自 己登基称帝。
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回答
你怎样看待嫡长子继承制与玄武门之变?
解题关键:认识嫡长子继承制与遴选才德之人统治国 家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以上材料说明:①嫡长子继承制是儒家一贯的政治主张。②司马光对唐太宗先发制人不 是很赞成。③唐高祖在兄弟之争中立场不明,对玄武门之变的发生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④唐太宗武力夺权开启了一个坏的先例,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使得唐代以后出现了 几次类似的兵变。⑤司马光和范祖禹的观点有一定不同,司马光主张李建成让贤;范祖 禹主张李世民让贤。
(599—649年)
学习要点:
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和主要表现。
2、唐太宗在促进民族团结和对外交往方 面的作用
3、探讨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 中的作用
材料一:昭陵六骏
• 白蹄乌 纯黑色,四蹄 俱白,为李世民平定薛仁 杲时所乘。李世民昼夜奔 驰200余里,迫使薛仁杲 投降。
• 特勒骠 毛色黄里透白, 为李世民平定宋金刚时所 乘。载着李世民勇猛冲入 敌阵,一昼夜接战数十回 合,连打了八个硬仗。
下列关于贞观年间唐都长安的表 述,正确的是( )
A .设立专门接待外国商人的机构鸿 胪寺 B.长安是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C.是西来佛教东传的中转圣地 D.有来自亚、非、美洲地区的学者、 艺术家
(2008年江苏历史卷· 3)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 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 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明他主张( )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在学习《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 宗》一课时,有同学认为“民本” 思想是唐太宗治国的主要思想之一, 下列材料不能体现他的民本思想的 是( ) A.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 B.若兵戎屡动,土木不息……其可 得乎 C.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D.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
唐太宗的主要政绩包括:( ) ①重用人才②善于纳谏③创立科举 制④创设均田制,轻徭薄赋 ⑤减轻 刑罚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材料一:昭陵六骏
色紫燕,前 胸中一箭,为李世民平定东 都击败王世充时所乘。
飒露紫

青骓 苍白杂色,为李世 民平定窦建德时所乘。马 身中了五箭,均在冲锋时 被迎面射中。
材料一:昭陵六骏
• ຫໍສະໝຸດ Baidu伐赤
纯赤色,是李 世民与王世充、窦建德作 战时的坐骑。凌空飞奔, 身上中了五箭,都在马的 臀部,其中一箭从后面射 来,可以看出是在冲锋陷
唐政府不同以前历代统治者“贵中 华,贱夷狄”的做法,而采取“挟九族以仁” 的政策,说明( ) A.唐朝国力十分强大 B.唐政府支持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政权 C.唐朝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D.唐朝依靠少数民族巩固边疆
唐太宗对大臣们说,他勤于政事, 不仅仅是体恤百姓,更想让大臣们长 守富贵。由此可见,唐太宗“励精图 治”的本质是( ) A.稳定社会秩序 B.缓和阶级矛盾 C.维护地主阶级长久的利益 D.完善各项政策
“玄武门之变”的实质是(
)
A民主与专制势力的较量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反映 C中央与地方权力之争的反映 D革新与守旧势力之间的斗争
下列制度中,在唐太宗时期沿用或 完善的有( ) ①三省六部制 ②均田制 ③租庸调 制 ④科举制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④
唐太宗多次说“君,舟也;民, 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 舟。”“天下者有道人推为主,无 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这 表明唐太宗 A认识到君民是互为因果关系的 B认真总结了前代灭亡的教训 C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D看到了人民的伟大力量
“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之 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 无敢侵袭细人。”(《贞观政要》卷 一),上述主要描述了( ) A.《唐律》颁布实施的效果 B.“贞观之治”的升平景象 C.均田制和租庸调法推行的影响 D.科举制的实施扩大了统治基础
在唐太宗统治时期,下列情形不 可能出现的是( ) A.一位外国人在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并当了官 B.“外户不闭,行旅不赍(携带)粮, 取给于道路焉。” C.边疆少数民族首领尊称皇帝为 “天可汗” D.开始有人信奉回教、摩尼教,但 大多数人是信奉基督教
〔材料一〕臣光曰:立嫡以长,礼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 皆太宗之功;隐太子①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向使 高祖有文王之明,隐太子有泰伯②之贤,太宗有子臧之节,则乱何 自而生矣!既不能然,太宗始欲俟其先发,然后应之,如此,则事 非获已,犹为愈也。既而为群下所迫,遂至蹀血禁门,推刃同气, 贻讥千古,惜哉!夫创业垂统之君,子孙之所仪刑也,彼中、明、 肃、代之传继,得非有所指拟以为口实乎!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一《唐纪七· 武德九年》 〔材料二〕臣祖禹曰:立子以长不以有功,以德不以有众,古之 道也。……王魏③以辅导东宫为职,当劝建成以孝于高祖,友于秦 王,则储位安矣。秦王有定天下之功,高祖苟欲立之能为太伯,不 亦善乎。且建成既为太子,则国其国也,安在于有功乃使之击贼以 立威,结豪杰以自助?是导之以争也,祸乱何从而息乎!夫以王魏 之贤,其为建成谋,犹如此,况庸人乎! ──[北宋]范祖禹《唐鉴》卷一《高祖》
〔材料一〕贞观二年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 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 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 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唐]吴兢《贞观政要》 卷八《务农》 〔材料二〕 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 至四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 数千里不赍⑤粮,民物蕃息,四夷降附者百二十万人。是 岁,天下断狱,死罪者二十九人,号称太平。此高祖、太 宗致治之大略,及其成效如此。 以上材料说明:①唐太宗重视农业,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注意不夺农时。②由于唐太宗重视农业,使得生产发展, 社会稳定,取得良好效果。
史载唐太宗时曾经有人请修复长城, 唐太宗一笑置之,曰:“安民劳事” 对这一史实理解正确的是( ) A唐初国力强盛,有能力用武力击败少 数民族的进攻 B唐初北方无边患,长城已失去防御作 用 C唐太宗重视经济发展,不愿浪费人力 物力 D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边境 少数民族归附中央
“贞观之治”的出现对当时社会 最主要的影响是( ) A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 B促进了民族融合 C为唐朝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 D有利于社会稳定
(2004年北京文综卷· 12) “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 产,初为唐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 文成公主营建,清代重修。‘布达 拉’,梵语意为佛教圣地”。对上 文蕴含信息归纳完整的是①藏族在 唐时称吐蕃②唐蕃和亲③佛教文化 的历史传承④藏族文化在祖国和世 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②客观:
隋的建设和经济繁荣,为唐的发展创造条件
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 „„
开明的民族政策
1、唐初概况:边境不稳
2、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对不同的民族采取 不同的统治措施:武力征服、设置机构、册封、
和亲
开放的对外政策
1、政策:对中外交往采取积极友好的态度,对中外文化采取 开放的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