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室里的宪法权利简评延安黄碟案
从延安黄碟案看公权力的界限
从延安黄碟案看公权力的界限去年8月18日深夜,陕西延安市毗圪堵村村民张某和妻子李某在家看“黄碟”,之后张某被突然闯入的民警带走。
10月21日,张某被延安市宝塔公安分局刑事拘留。
这就是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的“夫妻家中看黄碟”事件。
11月5日,张某被取保候审,12月5日,张某被解除取保候审,宝塔公安分局也撤销了此案。
这便是轰动一时的延安黄碟案。
在延安黄碟案中,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冲突被放大到了公众的视线,人们在同情这对夫妇的同时又让人不禁反思:公权力有没有界限?公权力的界限到底在哪里?首先,公权力是人类共同体(国家、社团、国际组织等)为生产、分配和提供“公共物品”(安全、秩序、公交、通讯等)而对共同体成员进行组织、指挥、管理,对共同体事务进行决策、立法和执行、实施决策、立法的权力。
公权力是为维护和增进公益而设的权力。
它来源于私权力,是私权力实现的手段与保障。
从某个角度来说,国家的公权力只是公民将自己的一部分私权利交给国家,由国家代管而已。
而对于那一部分保留的私权利是公权力无权过问的。
如果公权力无法保障私权利,反而是侵犯压缩私权利的空间,就与公权力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然而,如何判断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分界线,也即公权力的界限在哪里呢?这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判断一种行为是否违法,最根本的标准就是看它对国家、社会有没有危害性。
延安黄碟案中,当事人张某的卧室窗户用双层的红水绒窗帘遮住,房门口挂着门帘,当事人在放碟时把声音放得极小。
如果不是有人刻意去窥视夫妻两人的隐私,谁能发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张某夫妻的行为毫无社会危害性可言,也就不存在违法行为。
如果我们当今的法律规范到夫妻两人不准私下看成人片的程度,你不觉得不可思议么?在这起案件中,公权力对私权利的侵犯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进来搜查的警察没有出示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以及搜查证就闯入公民的卧室之中,已经侵犯了私权。
然而即便警察出示了证件,就能进入公民家中吗?这都是不合理的。
法治理念与实践
11月4日,宝塔区检察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月 日 宝塔区检察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为由,不予批准逮捕张林, 为由,不予批准逮捕张林,将案件发回公安局 补充侦查。 补充侦查。 第二天, 第二天,宝塔区公安分局决定对张林变更强 制措施,取保候审。当天下午, 制措施,取保候审。当天下午,李巧花和姐姐 从看守所接回了已经被关押了15天的张林 天的张林。 从看守所接回了已经被关押了 天的张林。 在张林的代理律师向阳介入后, 在张林的代理律师向阳介入后,“看黄碟事 开始朝着有利于张林的方向发展。 件”开始朝着有利于张林的方向发展。宝塔区 成立了以政法委牵头,由信访局、 成立了以政法委牵头,由信访局、政府办和公 安分局等三家单位组成的协调小组, 安分局等三家单位组成的协调小组,双方经过 几次谈判, 日达成了调解协议。 几次谈判,于12月31日达成了调解协议。 月 日达成了调解协议 当天下午, 当天下午,宝塔区公安分局纪检委书记孙伟 向张林和李巧花正式赔礼道歉。 向张林和李巧花正式赔礼道歉。张林和李巧花 终于为自己讨回了一个公道, 终于为自己讨回了一个公道,并从宝塔区信访 局领到了29137元的赔偿款。并对本事件有关 元的赔偿款。 局领到了 元的赔偿款
责任人作出了相应的处理(万花派出所所长贺 责任人作出了相应的处理 万花派出所所长贺 宏亮及警长尚继斌待岗察看;警察任杰被清退 宏亮及警长尚继斌待岗察看 警察任杰被清退 出公安队伍)。 出公安队伍 。
左:张某拿着“撤销取保候审通知书”长时间发呆 张某拿着“撤销取保候审通知书” 张某从看守所回来后,患上了抑郁症。 右:张某从看守所回来后,患上了抑郁症。
第十讲 法治环境下公权力的 界限——延安黄碟案 界限 延安黄碟案
事发地点: 图为宝塔山。 事发地点:延安 ,图为宝塔山。
艳照门事件的法律透视
艳照门事件的法律透视(I)------“明德民商法博士沙龙”第12期特别策划上传时间:2008-3-16编者按:2008年2月28日晚上6点,由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办,明德民商法研习社承办的“明德民商法研习社博士沙龙”第十二期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601徐建国际报告厅举行,本期的主题是“艳照门”事件的法律透视。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杨立新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企业改制研究所主任、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钱卫清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并作了精彩点评。
本期沙龙由明德民商法研习社社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博士生王竹主持。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湖南大学法学院、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的众多学者以及新闻媒体的嘉宾对本次“艳照门”事件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本文是此次活动现场记录的录音整理稿,供大家参考。
王竹:“艳照门”事件的法律透视,我们就准时开始。
有几位嘉宾因为北京交通的原因,还在路上,等他们赶来以后我们再安排发言。
今天的活动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办,由明德民商法研习社承办,由北京市国联律师事务所协办。
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杨立新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企业改制研究所主任钱卫清教授,我们欢迎两位嘉宾的到来。
(掌声)今天来参加我们博士沙龙的嘉宾包括山西财经大学的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博士后景朝阳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邓建中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马特博士,他现在还在赌在路上没能过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的周友军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的丁海俊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熊谞龙博士;中央财经大学陈飞博士也在路上;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吴春岐;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陈龙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许中缘,他还在路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孟强。
也谈“善待公权机关”——从延安“夫妻看黄碟事件”说起
也谈“善待公权机关”——从延安“夫妻看黄碟事件”说起康泽州
【期刊名称】《行政法制》
【年(卷),期】2003(000)001
【摘要】2002年11月6日的《中国青年报》以《“夫妻看黄碟”案调查》为题发表了长篇通讯,详细报道了发生在陕西延安市宝塔区“夫妻在家看黄碟,警察找上门来”事件的全过程。
案件的经过大致如下:2002年8月18日晚,延安市万花山派出所接到一个关于某居民家正播放“黄片”的举报后,几名民警来到举报所称播放黄的房屋(一私人诊所用于生活居住的后屋),透过其窗户看发现是夫妻俩在观看黄碟,
【总页数】3页(P6-8)
【作者】康泽州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1
【相关文献】
1.从"夫妻看黄碟"案看刑事侦查中的司法令状规则 [J], 韩光
2.从延安"黄碟案"看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行使界限 [J], 姚晓茹;刘建华
3.理性与良知的胜利--对延安"看黄碟事件"报道的回顾 [J], 江雪
4.从"黄碟事件"看都市报的业务发展方向 [J], 韩隽
5.从高铁霸座事件看互联网时代私权利对公权力的影响 [J], 齐茗;刘春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延安黄碟案
延安黄碟案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延安黄碟案”中的人身自由法学院1003班储继波一、案情2002年8月18日晚,陕西省延安万花山派出所接报,称其辖区一居民家中正在看黄碟,四名民警借口进入房间,房间里只有张某夫妻二人,电视机已关闭。
四人着警服,但未配带警号和警帽,其中两人欲抱走电视机和影碟机,遭张某阻止,警察抓住张某头发将其按在床上,张某反抗,打伤民警尚某,警察以妨碍公务将张某带回派出所,同时也带回了三张淫秽光碟、电视机和影碟机。
2002年8月19日,张某家人写下“保单”、交2 000元罚款,张某被保回家。
经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张某多处软组织挫伤。
2002年8月22日,宝塔公安局对张某以妨碍公务罪立案。
2002年10月21日,以“涉嫌妨碍公务”将其刑事拘留。
2002年10月28日,报请检察院逮捕。
2002年11月4日,检察院以证据不足为由,决定不批准逮捕张某。
2002年11月5日,被刑拘16天的张某被取保候审放回家。
2002年11月6日,张某被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急性应激性障碍,表现为生活不能自理,哭笑无常,有自伤行为……2002年12月5日,宝塔公安局解除张某的取保候审,撤销该案,返还1 000元。
2002年12月25日,张某向宝塔公安局分局提出国家赔偿请求书。
2002年12月31日,张某与宝塔公安分局及有关部门达成协议,警方向当事人赔礼道歉;有关部门一次性补偿当事人29137元,并承诺对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理。
二、我的疑问及思考1、本案中张某夫妇看黄碟是属于其自由权还是违法行为?本案中张某夫妇黄碟是否违法是本案的关键和前提所在,也是争议比较大的地方。
因为这将直接决定公权力介入的合法性。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夫妻在家中看黄碟是否属于其自由权利的范围?我认为,公民的自由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最广泛而且是最重要的权利之一。
延安黄碟案法律材料分析题
延安黄碟案法律材料分析题篇一:延安黄碟案“延安黄碟案”中的人身自由法学院1003班储继波20XX0138一、案情20XX年8月18日晚,陕西省延安万花山派出所接报,称其辖区一居民家中正在看黄碟,四名民警借口进入房间,房间里只有张某夫妻二人,电视机已关闭。
四人着警服,但未配带警号和警帽,其中两人欲抱走电视机和影碟机,遭张某阻止,警察抓住张某头发将其按在床上,张某反抗,打伤民警尚某,警察以妨碍公务将张某带回派出所,同时也带回了三张淫秽光碟、电视机和影碟机。
20XX年8月19日,张某家人写下“保单”、交2000元罚款,张某被保回家。
经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张某多处软组织挫伤。
20XX年8月22日,宝塔公安局对张某以妨碍公务罪立案。
20XX年10月21日,以“涉嫌妨碍公务”将其刑事拘留。
20XX年10月28日,报请检察院逮捕。
20XX年11月4日,检察院以证据不足为由,决定不批准逮捕张某。
20XX年11月5日,被刑拘16天的张某被取保候审放回家。
20XX年11月6日,张某被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急性应激性障碍,表现为生活不能自理,哭笑无常,有自伤行为??20XX年12月5日,宝塔公安局解除张某的取保候审,撤销该案,返还1000元。
20XX年12月25日,张某向宝塔公安局分局提出国家赔偿请求书。
20XX年12月31日,张某与宝塔公安分局及有关部门达成协议,警方向当事人赔礼道歉;有关部门一次性补偿当事人29137元,并承诺对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理。
1、本案中张某夫妇看黄碟是属于其自由权还是违二、我的疑问及思考法行为?本案中张某夫妇黄碟是否违法是本案的关键和前提所在,也是争议比较大的地方。
因为这将直接决定公权力介入的合法性。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夫妻在家中看黄碟是否属于其自由权利的范围?我认为,公民的自由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最广泛而且是最重要的权利之一。
公民的自由权应该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在与公共权力的比较中,应当无可争辩地具有先进性,因此应当遵循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原则。
从“在家下黄片被拘”看行政权权力滥用的原因及其预防
从“在家下黄片被拘”看行政权权力滥用的原因及其预防【摘要】执法机关滥用行政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事件层出不穷,权力的滥用不仅会侵害公民的权益,同时也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而权力滥用之所以屡禁不止,不仅仅是执法人员素质、法制观念、执法程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滥用权力背后巨大的利益诱惑。
【关键词】行政权;行政处罚;权力滥用2012年3月22日,吉林省前郭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在调查一起案件时,在顾某电脑中发现了95部淫秽影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对顾某处15日治安拘留并处罚款3000元。
顾某认为公安局对其行为处罚过重,并于5月2日向前郭县政府法制办提请行政复议。
此事在网上爆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民众对前郭县治安大队的处罚决定提出严重质疑。
其实类似案件已不是第一次发生,2010年3月四川宜宾一男子下载色情图片在家看,被警方罚款3000元。
早在2008年河南南阳市民任超奇被罚1900元,原因是他的“电脑上复制下载有一部淫秽视频”。
而最为有名的当属2002年陕西省延安市发生的“夫妻家中看黄碟被拘”事件,该事件最终以公安机关赔款、道歉而告终,当时媒体广泛报道,可谓轰动一时、人尽皆知。
可为何十年之后,类似事件仍不断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制作、运输、复制、出售、出租淫秽的书刊、图片、影片、音像制品等淫秽物品或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电话以及其他通讯工具传播淫秽信息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在前郭县公安局出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明确写道:…因在2011年12月20日到2012年2月27日间,“使用计算机在互联网复制淫秽影片到自己电脑上供本人观看”。
很明显,执法人员明知相对人只是下载了影片共本人观看,此前被曝光的类似案例都明确了此种行为的不可罚性。
但前郭县公安局执法人员仍悍然出手,且依《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的上限“拘留十五日并处三千元罚款”作出处罚。
第16讲 延安黄碟案
延安黄碟案
延安黄碟案 . (2002)1案情简介:2002年8月18日晚11时许,延安市宝塔公安分局万花派出所民警称接群众举报,新婚夫妻张某夫妇在位于宝塔区万花山乡的一所诊所中播放黄碟。
三名民警称从后面的窗子看到里面确实有人在放黄碟。
即以看病为由敲门,住在前屋的张某父亲开门后,警察即直奔张某夫妻住屋,“一边掀被子,一边说,有人举报你们看黄碟,快将东西交出来”,并试图扣押收缴黄碟和VCD机、电视机,张某阻挡,双方发生争执,张某抡起一根木棍将警察的手打伤。
警察随之将其制服,并将张某带回派出所留置,同时扣押收缴了黄碟、VCD机和电视机。
第二天,在家人向派出所交了1000元暂扣款后张某被放回。
10月21日,即事发两个月以后,宝塔公安分局以涉嫌“妨碍公务”为由刑事拘留了张某。
10月28日,警方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张某;11月4日,检察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退回补充侦查;11月5日,张某被取保候审;11月6日,张某在医院被诊断为:“多处软组织挫伤(头、颈、两肩、胸壁、双膝),并拌有精神障碍”;12月5日,宝塔公安分局决定撤销此案;12月31日,张某夫妇及其律师与宝塔公安分局达成补偿协议,协议规定:宝塔公安分局一次性补偿张某29137元;公安宝塔分局有关领导向张某夫妇赔礼道歉;处分有关责任人。
分析参考:本案发生后,媒体及其学术界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其中的主流观点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公民个人私权利和国家公共权力之间的冲突的案例,主张警察无权干预个人私隐。
也有个别学者撰文质疑和批评了上述观点,并从社群主义、女权主义等视角论证了本案中警方介入的正当性,从而形成了新的理论争议点。
我们考虑,分析本案应着重从法理上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张某夫妇在家看黄碟的行为是否违法?显然,这是关涉不同观点的前提性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又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首先,张某夫妇是否具有在家看黄碟的自由。
我们知道,自由是公民重要的法律权利,更是人权的重要内容。
黄碟事件
黄碟事件案件回顾:2002年8月18日晚上接近午夜零时许,本报延安记者站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电话那头一个急切的声音告诉记者,宝塔公安分局万花派出所辖区内一名群众被派出所警察打了,并且人已被带回派出所“处理”。
闻讯记者迅速赶到万花派出所。
这时,该所院子里正聚集着部分群众,一位年轻女子说,她的丈夫张某因为和她一起在家里看黄碟被警察从家里带到派出所,并且挨了打。
记者找到该所所长贺宏亮,要求就此事采访当事人张某,对方以案子还在审理当中不便接受采访为由,拒绝了记者的要求,但他同意次日上午10时许接受记者采访。
没有见到当事人张某,记者随即来到“黄碟事件”的事发现场——距离万花派出所约200米的张某家中。
这是一处沿街的房子,挨着街面的两间屋子是用来做诊所用的(张某开了一家诊所),诊所后面的两间房子一间用来堆放杂物,一间便是新婚20天的张某夫妇的卧室。
来到张某卧室,这里已是一片狼藉,床单、日用品等散落一地,显然这里刚刚发生过争斗。
次日上午10时,记者按照约定准时来到万花派出所,这次贺所长爽快地接待了记者。
他告诉记者,他们所里的4名干警(记者事后了解到,该4名干警均非正式民警)是在接到群众举报张某家有人在看黄碟后才去查的,查的过程中因为对方不配合且殴打干警,所以干警们才将其带回所里处理。
在留置室中,被关了一夜的张某告诉记者,他确实在家看了黄碟,也用棍子打了对方,但那是因为当时对方4个人进来时并没有戴警帽,也没有佩戴警号和警徽,所以他并不知道对方是“执行公务”的民警,因为那些人进来后就要抱电视机、拿影碟机,他当然要阻止对方。
对于警察是否打了他的提问,张某的回答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从派出所回来后,记者就夫妻在家看黄碟是否违法和民警有无权力去查的问题咨询了多位资深律师,律师们截然相反的两种看法让记者也感到意外。
随即,记者将这一情况向报社作了汇报。
报社有关领导研究之后认为,既然对这一在社会上并非少量存在的现象法学界也说法不一,在现有的法律条文下是一个“盲区”,那么,就有必要将其报道出来交由社会探讨,由读者去评判是非曲直。
延安市民黄碟案
延安市民黄碟案案例资料:据《华商报》消息,8月18日晚,陕西省延安万花山派出所民警接到一居民家正播放“黄片”的举报,几名民警前去调查时,不料双方发生冲突,一名民警手部受伤,当事者也因妨碍警方执行公务被带回派出所接受处理。
当地派出所所长向记者讲述了事情的经过:18日晚11时许,该派出所接到群众电话举报,称其辖区内一居民家中正在播放黄色录像,所里马上派出了4名民警前去调查。
为了核实情况,民警们来到该居民家房子的后窗外,从窗户看进去后发现,房间内的电视机中的确正在播放着淫秽录像。
于是,几名民警找借口进入该居民家中并径直来到放着录像的房间。
进门后发现房间内有张某夫妻二人,而此时电视机已经关闭。
几名民警随即表明身份并要求其二人拿出“黄碟”,但该夫妻拒绝警方的要求。
一民警正欲弯腰取出碟机中的碟片,张某突然操起身旁一根长约1米的木棍朝其头部抡去,民警躲闪不及,只得用手去挡,木棍砸在了手上。
张某的妻子李某也上前撕扯民警。
看到场面难以控制,民警将张某摁倒在床上,然后扭住其胳膊以妨碍警方执行公务将其带回了派出所。
作为播放淫秽录像的证据,警方将从现场搜到的3张淫秽光碟连同电视机、影碟机一起带回派出所。
张某对于前一天晚上发生的事情有自己的解释:当晚11点多,他的房间内突然闯进4名男子,虽然来人穿着警服,但却没有佩带警号和警帽,所以他并不知道来人是派出所的民警。
看到他们要从自己的碟机中拿光碟,自己一时性急,便操起棍子抡了过去。
在争执过程中,他似乎被人从后面打了几下,被带回派出所后,自己感到肚子非常难受并发生了呕吐。
本案待决问题:问题一:夫妻家中看“黄碟”是违法行为还是个人隐私?问题二:警察深夜入民宅是合法搜查还是非法扰民?问题三:夫妻双双抗警察是妨碍司法还是正当防卫?引申思考问题:1、如何合理划分政府权力与私人权利的范围?2、政府权力以合法为限还是私人权利以合法为限?3、对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在控制行政权运作中的不同作用有何体会?。
延安黄碟案
“延安黄碟案”中的人身自由法学院1003班储继波20100138一、案情2002年8月18日晚,陕西省延安万花山派出所接报,称其辖区一居民家中正在看黄碟,四名民警借口进入房间,房间里只有张某夫妻二人,电视机已关闭。
四人着警服,但未配带警号和警帽,其中两人欲抱走电视机和影碟机,遭张某阻止,警察抓住张某头发将其按在床上,张某反抗,打伤民警尚某,警察以妨碍公务将张某带回派出所,同时也带回了三张淫秽光碟、电视机和影碟机。
2002年8月19日,张某家人写下“保单”、交2 000元罚款,张某被保回家。
经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张某多处软组织挫伤。
2002年8月22日,宝塔公安局对张某以妨碍公务罪立案。
2002年10月21日,以“涉嫌妨碍公务”将其刑事拘留。
2002年10月28日,报请检察院逮捕。
2002年11月4日,检察院以证据不足为由,决定不批准逮捕张某。
2002年11月5日,被刑拘16天的张某被取保候审放回家。
2002年11月6日,张某被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急性应激性障碍,表现为生活不能自理,哭笑无常,有自伤行为……2002年12月5日,宝塔公安局解除张某的取保候审,撤销该案,返还1 000元。
2002年12月25日,张某向宝塔公安局分局提出国家赔偿请求书。
2002年12月31日,张某与宝塔公安分局及有关部门达成协议,警方向当事人赔礼道歉;有关部门一次性补偿当事人29137元,并承诺对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理。
二、我的疑问及思考1、本案中张某夫妇看黄碟是属于其自由权还是违法行为?本案中张某夫妇黄碟是否违法是本案的关键和前提所在,也是争议比较大的地方。
因为这将直接决定公权力介入的合法性。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夫妻在家中看黄碟是否属于其自由权利的范围?我认为,公民的自由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最广泛而且是最重要的权利之一。
公民的自由权应该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在与公共权力的比较中,应当无可争辩地具有先进性,因此应当遵循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原则。
延安黄蝶案评述共43页文档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延安黄蝶案评述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延安黄蝶案评述
回来后, 回来后,记者就夫妻在家看黄碟是否违 法和民警有无权力去查的问题咨询了多位资 深律师。 深律师。 律师们截然相反的两种看法让记者也 感到意外。 感到意外。 随即,记者向报社作了汇报。 随即,记者向报社作了汇报。报社研 究认为, 究认为,既然这一现象在社会上有典型性 不是少数),法学界也说法不一, ),法学界也说法不一 (不是少数),法学界也说法不一,在现 有的法律条文下是一个“盲区” 有的法律条文下是一个“盲区”(制贩违 无规定),那么, ),那么 法,看,无规定),那么,就有必要报道 交由社会探讨,由读者评判是非曲直。 交由社会探讨,由读者评判是非曲直。
2002年 2002年8月18日晚,华商报延 18日晚, 日晚 安记者站,午夜零时许,电话报料, 安记者站,午夜零时许,电话报料, 宝塔公安分局万花派出所辖区内, 宝塔公安分局万花派出所辖区内, 一名群众因看“黄碟” 一名群众因看“黄碟”,被派出所 警察打了,并被带回派出所“ 警察打了,并被带回派出所“处 理”。
于是, 于是,8月20日,华商报《家中看黄碟 20日 华商报《 民警上门查》一文见报。 民警上门查》一文见报。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日的讨论热线异 乎寻常地火爆,律师、民警、 乎寻常地火爆,律师、民警、司法等各界 人士对此展开讨论, 人士对此展开讨论,众多读者都对这一现 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次日,华商报《 次日,华商报《夫妻家中看黄碟犯法 的报道将读者、 吗》的报道将读者、部分法学专家及公安 机关等的观点刊出。 机关等的观点刊出。
刚刚新婚的李晓凤(张妻)向记 刚刚新婚的李晓凤(张妻) 者回忆起2002年8月18日经历。 者回忆起2002年 18日经历。 2002 日经历
“我们当时睡得迷迷糊糊,屋里还亮着暗灯 我们当时睡得迷迷糊糊, 我们当时睡得迷迷糊糊 屋里还亮着暗灯, “那天,有邻居借给我们光碟。晚上10点 , 那天,有邻居借给我们光碟。晚上10点 那天 高个胖子和矮个胖子对张磊一阵乱打, 高个胖子和矮个胖子对张磊一阵乱打,张 “贺红亮进来就抓住张磊的头发,用拳头打 贺红亮进来就抓住张磊的头发, 10 贺红亮进来就抓住张磊的头发 一个矮胖男人说: 有人举报你们看黄碟, 一个矮胖男人说:‘有人举报你们看黄碟,快 磊挣扎中好不容易挣脱了一只手,’” 张磊拿出碟来放, 多,张磊拿出碟来放,碟的内容是一个外国女 磊挣扎中好不容易挣脱了一只手,抄起窗户旁 打完后,贺红亮说: 带走! 他。打完后,贺红亮说:‘带走! 起来! 1米长的棍子抡起来,打伤了民警尚继斌 起来!’当时我们都没有穿衣服,他上来就揭 , 人在沐浴,画面上没有男人。看到一半时我们 一根约1 ,画面上没有男人。 人在沐浴当时我们都没有穿衣服, 一根约 米长的棍子抡起来, 张磊的父亲见自己的儿子被带走就上去阻止, 张磊的父亲见自己的儿子被带走就上去阻止 开被子,另外两个人去取碟, 开被子,另外两个人去取碟,要抱走电视机和 关了电视和影碟机睡了,这时候大概是10 就胡 的左手。李晓凤见几个人打自己的丈夫, 10点 关了电视和影碟机睡了,这时候大概是10点40 的左手。李晓凤见几个人打自己的丈夫, 也被一起带走。当晚,老人被放了回来。 也被一起带走。当晚,老人被放了回来。 影碟机。” 影碟机。张磊拉过一条裤子穿了一半就赤脚下 分左右。 分左右 乱套上衣服上去拉架。 乱套上衣服上去拉架。这时他们叫来了所长贺 他们把我和儿子带到万花派出所, “他们把我和儿子带到万花派出所,带走时 床阻止,一个高个胖子就把他反剪着手抓住头 床阻止,点左右,有人敲门说要看病,张磊的父 红亮。 点左右,有人敲门说要看病, 红亮。(张磊),到了‘里面’还打。 11点左右 到了 “11 一路打(张磊),到了‘里面’还打。”老人对 一路打 ), 发按在床上。 发按在床上。” 亲在前屋睡觉,就起身开门,四个人撞进来, 亲在前屋睡觉,就起身开门,四个人撞进来,直 记者说。 记者说。 奔我们的卧室。 李晓凤回忆说, 奔我们的卧室。”李晓凤回忆说,“这四个人当 时都没有穿警服,也没有出示警官证和搜查证。 时都没有穿警服,也没有出示警官证和搜查证。”
卧室里的宪法权利简评延安黄碟案
卧室里的宪法权利——简评“延安黄碟案”林来梵2008年06月23日16时44分413Every man’s house is his castle ——英国法律格言一、所谓的“案件事实”本案为我们提供了一次诉说权利的契机。
当我们和善良的普通人一样激越愤慨之后,实际上也可带着期待通过本案所付出的正义代价去有力地诉说自己的专业见解和道德立场的那种窃喜,如获至宝地收集其案件事实。
[1]但需注意的是,这种意义上的“案件事实”已不是事实上发生的那个案件事实,即拉伦兹(Karl Larenz)所说的“实际事件”,相反,而是属于这位德国法学巨擘所说的那种“作为陈述的案件事实”,[2] 其背后还可能潜藏着警方、当事人Z夫妇、有关的政府机关以及那些在现实中竭力维护自己的“新闻良心”或也可把新闻自由轻易地转化为某种私利的传媒机构及其新闻从业人员等各方的错综复杂的利益动机。
毕竟,这个事件最初乃发生在一个卧室之内,又经过各方的矛盾叙说,经过诸种的风评物议,到达文字,形成话语,最后才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这里首先可以引出一个宪法上的论点,即新闻自由以及知情权的保障问题。
只有新闻自由得以确立,知情权的保障得以实现的社会,类似本案中这样涉及宪法权利问题而又未经诉讼程序确认的案情,才会为我们的分析、判断、反思和诉说提供“临近确实可靠的可能性”,[3] 并通过人们的分析、判断、反思和诉说,去共同恢复正义。
当然,面对可能存在局限的事实材料,如果能抽取其中可确定的事实要点,法意义的评价也并非绝不可为,宪法判断亦然。
二、本案中的卧室本案中的卧室在宪法学上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
围绕卧室所展开的案件事实的一个要点,可陈述为:4名警察为查处淫秽物品而强行地进入了Z夫妇的卧室。
卧室本来不是宪法上的概念,但住宅则是。
宪法上存在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如我国现行宪法第39条中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从规范宪法学上而言,宪法上的住宅不是建筑设计家或房产商所理解的那种单纯的物理空间,而是具有法意义的特定场所。
延安黄碟案
“延安黄碟案”中的人身自由法学院1003班储继波20100138一、案情2002年8月18日晚,陕西省延安万花山派出所接报,称其辖区一居民家中正在看黄碟,四名民警借口进入房间,房间里只有张某夫妻二人,电视机已关闭。
四人着警服,但未配带警号和警帽,其中两人欲抱走电视机和影碟机,遭张某阻止,警察抓住张某头发将其按在床上,张某反抗,打伤民警尚某,警察以妨碍公务将张某带回派出所,同时也带回了三张淫秽光碟、电视机和影碟机。
2002年8月19日,张某家人写下“保单”、交2 000元罚款,张某被保回家。
经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张某多处软组织挫伤。
2002年8月22日,宝塔公安局对张某以妨碍公务罪立案。
2002年10月21日,以“涉嫌妨碍公务”将其刑事拘留。
2002年10月28日,报请检察院逮捕。
2002年11月4日,检察院以证据不足为由,决定不批准逮捕张某。
2002年11月5日,被刑拘16天的张某被取保候审放回家。
2002年11月6日,张某被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急性应激性障碍,表现为生活不能自理,哭笑无常,有自伤行为……2002年12月5日,宝塔公安局解除张某的取保候审,撤销该案,返还1 000元。
2002年12月25日,张某向宝塔公安局分局提出国家赔偿请求书。
2002年12月31日,张某与宝塔公安分局及有关部门达成协议,警方向当事人赔礼道歉;有关部门一次性补偿当事人29137元,并承诺对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理。
二、我的疑问及思考1、本案中张某夫妇看黄碟是属于其自由权还是违法行为本案中张某夫妇黄碟是否违法是本案的关键和前提所在,也是争议比较大的地方。
因为这将直接决定公权力介入的合法性。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夫妻在家中看黄碟是否属于其自由权利的范围我认为,公民的自由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最广泛而且是最重要的权利之一。
公民的自由权应该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在与公共权力的比较中,应当无可争辩地具有先进性,因此应当遵循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原则。
延安黄碟案[资料]
第16讲延安黄碟案2002年8月18日晚11时许,延安市宝塔公安分局万花派出所民警称接群众举报,新婚夫妻张某夫妇在位于宝塔区万花山乡的一所诊所中播放黄碟。
三名民警称从后面的窗子看到里面确实有人在放黄碟。
即以看病为由敲门,住在前屋的张某父亲开门后,警察即直奔张某夫妻住屋,“一边掀被子,一边说,有人举报你们看黄碟,快将东西交出来”,并试图扣押收缴黄碟和VCD机、电视机,张某阻挡,双方发生争执,张某抡起一根木棍将警察的手打伤。
警察随之将其制服,并将张某带回派出所留置,同时扣押收缴了黄碟、VCD机和电视机。
第二天,在家人向派出所交了1000元暂扣款后张某被放回。
10月21日,即事发两个月以后,宝塔公安分局以涉嫌“妨碍公务”为由刑事拘留了张某。
10月28日,警方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张某;11月4日,检察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退回补充侦查;11月5日,张某被取保候审;11月6日,张某在医院被诊断为:“多处软组织挫伤(头、颈、两肩、胸壁、双膝),并拌有精神障碍”;12月5日,宝塔公安分局决定撤销此案;12月31日,张某夫妇及其律师与宝塔公安分局达成补偿协议,协议规定:宝塔公安分局一次性补偿张某29137元;公安宝塔分局有关领导向张某夫妇赔礼道歉;处分有关责任人。
法理分析:本案发生后,媒体及其学术界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其中的主流观点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公民个人私权利和国家公共权力之间的冲突的案例,主张警察无权干预个人私隐。
也有个别学者撰文质疑和批评了上述观点,并从社群主义、女权主义等视角论证了本案中警方介入的正当性,从而形成了新的理论争议点。
我们考虑,分析本案应着重从法理上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张某夫妇在家看黄碟的行为是否违法?显然,这是关涉不同观点的前提性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又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首先,张某夫妇是否具有在家看黄碟的自由。
我们知道,自由是公民重要的法律权利,更是人权的重要内容。
自由在与公共权力的比较中,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在逻辑顺序上,都具有先在性的意义,是权利得以存在的非常重要的正当性理由。
我国涉及公民宪法权利事件拾零(一)
我国涉及公民宪法权利事件拾零(一)
郑凌燕
【期刊名称】《人民政坛》
【年(卷),期】2012()11
【摘要】延安"黄碟"案【案情】2002年8月18日深夜,陕西延安张某因和妻子在家看"黄碟"被没有穿警服也没有出示警官证和搜查证的民警带走,后以"涉嫌妨碍公务"为由被刑事拘留;12月5日,案件撤销。
张某从看守所回家后,出现精神异常。
12月31日下午,有关部门和当事人达成协议:宝塔公安分局向当事人赔礼道歉,一次性补偿当事人29137元,有关责任人被处理。
【总页数】1页(P14-14)
【关键词】公民宪法权利;事件;一次性补偿;当事人;刑事拘留;赔礼道歉;搜查证;看守所
【作者】郑凌燕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1
【相关文献】
1.近代权利宪法化探析--从宪法的产生看"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J], 龚向和
2.完善我国公民权利的宪法确认模式之构想--基于西方宪法公民权利确认模式的比较分析 [J], 冯家亮
3.我国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基本权利——我国新宪法与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比较[J], 田军
4.宪法视野下的公民权利教育探索与实践——评《宪法文化视野下的公民权利教育问题研究》 [J], 郭思颖
5.我国涉及公民宪法权利事件拾零(二) [J], 郑凌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卧室里的宪法权利——简评“延安黄碟案”林来梵2008年06月23日16时44分413Every man’s house is his castle ——英国法律格言一、所谓的“案件事实”本案为我们提供了一次诉说权利的契机。
当我们和善良的普通人一样激越愤慨之后,实际上也可带着期待通过本案所付出的正义代价去有力地诉说自己的专业见解和道德立场的那种窃喜,如获至宝地收集其案件事实。
[1]但需注意的是,这种意义上的“案件事实”已不是事实上发生的那个案件事实,即拉伦兹(Karl Larenz)所说的“实际事件”,相反,而是属于这位德国法学巨擘所说的那种“作为陈述的案件事实”,[2] 其背后还可能潜藏着警方、当事人Z夫妇、有关的政府机关以及那些在现实中竭力维护自己的“新闻良心”或也可把新闻自由轻易地转化为某种私利的传媒机构及其新闻从业人员等各方的错综复杂的利益动机。
毕竟,这个事件最初乃发生在一个卧室之内,又经过各方的矛盾叙说,经过诸种的风评物议,到达文字,形成话语,最后才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这里首先可以引出一个宪法上的论点,即新闻自由以及知情权的保障问题。
只有新闻自由得以确立,知情权的保障得以实现的社会,类似本案中这样涉及宪法权利问题而又未经诉讼程序确认的案情,才会为我们的分析、判断、反思和诉说提供“临近确实可靠的可能性”,[3] 并通过人们的分析、判断、反思和诉说,去共同恢复正义。
当然,面对可能存在局限的事实材料,如果能抽取其中可确定的事实要点,法意义的评价也并非绝不可为,宪法判断亦然。
二、本案中的卧室本案中的卧室在宪法学上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
围绕卧室所展开的案件事实的一个要点,可陈述为:4名警察为查处淫秽物品而强行地进入了Z夫妇的卧室。
卧室本来不是宪法上的概念,但住宅则是。
宪法上存在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如我国现行宪法第39条中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从规范宪法学上而言,宪法上的住宅不是建筑设计家或房产商所理解的那种单纯的物理空间,而是具有法意义的特定场所。
西方近代以来的法治确立了私自治的原理,传统的立宪主义精神正与之彼此吻合,都强调公权力不能肆意介入私自治的领域。
这种领域当然不尽是物理空间,即使涉及物理空间,也在权利形成中而被赋予深远的规范意义。
所谓“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中的住宅,正是如此。
普通法中有一句古老的法律格言:“各人的家就是他的堡垒”(Every man’s house is his castle),其所体现的就是住宅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
从表面上说,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是指公民的居所、生活或休息的场所不受非法侵入或搜查的权利,但这种权利本身所保障的客体乃是从私自治原理下的私领域中延伸出来的。
为此,该权利的保障,实际上与私生活的保障、人格自律空间的保障、隐私权的保障乃至家庭的保护息息相关。
这种意义的关联脉络明显地体现在《国际人权宣言》之中,其第12条就是将保障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与保护一般私生活、家庭以及许多人格利益置于并列的关系中加以规定的。
[4]这便决定了宪法上的“住宅”这一概念内涵的复杂性。
首先,它不是那种通常意义上的私人家屋,而是各种一般私生活在物理空间上所展开的场所,其成立也无须具备标准的建筑结构或持续性的占有等时空上的要件。
为此,从法解释学意义上说,它可以包括寄宿宿舍、下榻宾馆等其他与私人家屋具有同质性的场所。
这一点在各国的学说与判例中均得到承认。
德国历史上的《魏玛宪法》第115条是规定住宅不受侵犯的条款,其中甚至还曾对宪法上的“住宅”做出过著名的论断性表述,称之为所谓的Freist?tte,可译为“安栖之所”,但又具有“避难之所”的意涵。
[5] 从这一意义上而言,卧室正是这种宪法意义上的住宅的核心部分。
反观本案,据说警察所强行进入的场所,本是当事人Z所经营的诊所,同时兼具了其夫妇二人新婚住所的功能,而派出所所长H则辩称作为诊所它应可认为是公共场所。
在这一点上,H的辩解是无力的,因为即使他们所进入的场所是以诊所的功能为主的,而且即使作为诊所具有随时开放的性能,但当他们进入的那一刻,Z夫妇是将其作为私生活的空间加以使用的,更何况警方长驱直入其中不具有诊所功能的后屋地带,即这对新婚夫妇的卧室。
其次,由于住宅的内涵中存在上述那些复杂的意义关联脉络,所以对住宅的侵犯或搜查,也就不仅指的是直接侵入住宅的物理空间内部的行为,在法解释学意义上,还可包括在住宅外部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一定的器具窥视或窃听住宅内部的一般私生活情景等行为。
[6] 在本案中,据报道警方事后辩称他们在进入住宅前,为核实情况,曾从窗户缝里看到房内的电视机中正在播放着淫秽录像。
警方这一说法的本意可能在于为缓解他们侵犯行为的严重性,然而,如果上述的户外窥视行为属实,那么其侵犯住宅的行为其实恰恰可认定为自窥视的那一刻开始。
从上面的评析和介绍中也可看出,本案中的那些本以保护公民的生活安全(包括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为天职,并不时涉及在何种情形下才能合法地进入公民住宅等法律问题的国家公务人员,似乎颇为严重地缺乏法律上有关住宅的常识,更谈不上理解蕴含在住宅的规范意义背后的那种立宪主义的精神奥意。
主流的各国对立宪主义的这种精神奥意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笔者最为推崇的还是K·罗文斯坦(Karl Loewenstein) 的那一经典表述:宪法“不得不对个人自律的领域、即个人的诸权利与基本自由做出明示的确认,同时也不得不针对某个特定的权力持有者或整体的权力持有者所可能施行的侵犯而对此种领域做出保护性的规定。
这一原理之所以在立宪主义展开过程的初期就已得到认识,乃因其表达出了立宪主义所蕴含的那种特殊的自由主义目的。
与权力的分割和限制的原则相呼应,一般的政治权力所不能侵入的这个领域,正是实质宪法的核心。
”[7] 住宅不可侵犯的权利,比其他许多宪法权利都更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立宪主义的精神,以致当代德国宪法学界最具有代表性的学者K·黑塞(Konrad Hesse)指出,住宅不可侵犯的基本权所保障的是“个人生活遂行的最低限度的领域”,是作为宪法自身所创设的国家的客观秩序的一部分的,同时也是作为必须通过“主观性的防御权”[8] 的保障而得到保障的一种法益之意义上的“私领域不可侵犯性的本质构成部分”。
[9]如果说住宅是这种性质的“私领域不可侵犯性的本质构成部分”,那么如前所述,卧室则更可谓是其最为核心的本质构成部分。
本案中的卧室,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具有了重要的象征意义。
4名警察强行侵入这个卧室的行为,实际上意味着他们所行使的公权力强行地侵入了立宪主义所极力保护的那一最为核心的本质构成部分。
当事人的愤懑、国人的震惊、舆论的喧腾,以及法律专业人士的那种苦笑参半的窃喜,均与此有关:或是基于本能的价值经验而做出了道德抗拒的反应,或是基于抽象的理论思想而表达了理性否定的态度。
三、宪法上的淫秽物品当然,在宪法上,卧室也不是公权力的绝对禁区。
像其他许多宪法权利一样,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也具有内在界限,公权力可以在特定要件下强行进入公民的住宅,包括强行进入卧室。
如所周知,这种要件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实体性的要件,即必须为了履行某些特定的公务,主要限定于收集犯罪或违法的证据、查获犯罪或违法的物品、阻止犯罪或违法的活动或拘禁犯罪嫌疑人或违法人员等活动;第二则是程序性的要件,即必须严格依照正当的法律程序。
限于篇幅,我们在此着重分析上述第一方面上的问题。
就此而言,本案的关键显然在那个所谓的“黄碟”之上,即:案中的黄碟是否属于犯罪或违法的物品或证据;又或,持有或观赏该黄碟的行为是否属于犯罪或违法的行为。
这首先涉及到警察强行进入卧室的规范依据问题。
在宪法学上,确认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如果没有这种规范依据,那么就意味着警察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这就无须引出宪法判断意义上的煌煌宏论,但问题在于,假定存在某种规范依据,那么则可分析和判断该种规范依据本身是否违反了宪法中的有关条款,这才是具体性违宪审查活动的典型内容。
虽然我国目前尚不存在这种制度,但学理意义上的宪法判断也可为之。
就规范依据而言,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只有“制作、复制、出售、出租或者传播淫书、淫画、淫秽录像或者其他淫秽物品的”的行为才受到其严厉禁止,[10] 本案当事人Z夫妇仅属单纯持有和观赏黄碟的行为,自然不在其所禁止之列。
1985年国务院《关于严禁淫秽物品的规定》第10条中曾规定:“对观看淫秽录像、电影、电视的,应给予批评教育。
对传看、传抄淫书淫画的,应予以批评教育,有实物的应交出实物;对屡教屡犯的,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但根据2001年国务院319号令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废止2001年底以前发布的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该《规定》已被废止。
有待斟酌的只是1990年公安部的一个有关“除六害”的通知,其中规定:对在家庭成员中播放淫秽录像、录音而不属于制作、复制或传播的,应区别不同情况予以处理;对传看或偶尔传看并可通过教育悔改的,一般不予治安管理处罚;对于多次观看的,应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到公民家中依法检查时,应该依法处理,不能采取断电扰民等方式。
该《通知》是否可以作为,或在本案中实际上被作为警察强行进入公民住宅的规范依据,实有待细究,但我们在此姑且假设:如果该《通知》勉强可作为本案中警察强行进入当事人Z的住宅的规范性依据,那么就涉及一个具有技术性的宪法问题,即:案中的那个黄碟是否属于该《通知》中所规定的“淫秽录像”。
据当事人一方说,该黄碟的内容是展示一个外国女人沐浴的情景,画面上没有男性形象或其他淫秽性内容。
其是否属于上述《通知》中的“淫秽录像”,则显然需要从解释学的角度对“淫秽物品”的概念加以界定。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业。
在我国宪法的理论和实践中,迄今尚未完成这种课业,但在外国宪法上,淫秽物品概念的界定早已存在。
在美国宪法上,淫秽物品所承载的“淫秽性表达”,因被认为具有使社会健全的风俗和道德秩序恶化的倾向而被排除在不受联邦宪法第一条修正案的保护之列。
[11] 但有关的主导性判例显示,法律所限制的淫秽性表达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要件:(1)参照当下的社会标准,从该表达的整体来看,可认定其在诉诸“通常人”(the average person)的好色趣味;(2)可认定该表达明显地以淫秽性手法叙述描写州法有关规定中详细表示的性行为;(3)可认定该表达在整体上欠缺严肃的文学性、艺术性、政治性或科学性的价值。
[12]有些国家对淫秽物品的界定更为复杂,如日本即然。
在战后著名的“《查泰来夫人的情人》案”中,最高法院首次认真地对性表达作出判示,认为淫秽书文包含以下三个要素:(1)限于刺激性欲使之兴奋;(2)侵害了普通人在性方面所拥有的正常羞耻心理;(3)有违善良的性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