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学习社区研究
网上虚拟学习社区模型研究
中图分类号:T 3 P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 — 59( 1) 9 08 — 2 07 99 2 2 0 — 0 9 0 0
在这 里 需要 阐述 一 点关于 终端 平 台 的问题 。 当前 ,终端 平 台 主要 包括 职 能手机 、平板 电脑 及 掌上 电脑 等 。在 这 些终 端平 台上 需要运 行 浏览 器 ,学 习者在 访 问和 进入 虚拟 学 习社 区时 ,才 能通 过浏 览器 提 出服 务请 求 ,进 入虚 拟 学 习社 区 。另外 ,终 端平 台呈 现 所 需要 的文 字 图像书 库应 采用 无 限标记 语 言技术 。 三 、网上 虚拟 学 习社 区模型 设 计及 实现 由于 网上 虚拟 学 习社 区中存 在 不 同角色 功能 , 应根据 不 同角 色 功 能 的差 别 ,将 其具 体分 为学 习者子 系统 、教 师 子系 统和 管理 者 子 系统 。其 中 ,学 习者子 系统 和 教师 子系 统作 为学 习 社区 的关 键 内容 ,下 面将 对 其进 行详 细论述 。 ( )学 习者 子系 统 一 学 习者 子系 统 负责 支持 学 习者进 行 学习 的整 个过 程 ,模块 包 括 交流 、学 习资源 、个 别化 学 习及 社区 服务 等 ,且每 个模 块下 仍 然 涵盖 更加 细致 的 内容 。 1 . 模块 交流 为 了给 学 习者提 供 良好 的交 流环 境 ,虚拟 学 习社 区为 其提 供 了讨论 、成 员列 表 、聊 天、 学习 小组 、博 客等 服 务 。学 习者登 入
该 学习 社区 后可 以查 看社 区 内每 个成 员 的详细 信息 ,并可 以查 看 其 在线 状况 和发 送 站 内信 息 ,与 其他 成 员进行 交流 :社 区成 员 还 可 以借 助于 论坛 交流 学 习经验 、答 疑解 惑 ,进 行师 生 、生 生互 动 等 活动 ,进 而提 升 自身 的知 识水 平 ;社 区内每 个学 习者 还 可 以在 各个 不 同的 主题 讨论 区 内发表 自己 的观 点与想 法 ,为其 他 人解 答 问题 或提 出问题 ,尽 量 引起 讨 论 吸 引更 多的人 的参 与进 来 ,便 于 开拓 思 路 、集百 家之 所想 ; 另外 ,社 区成 员也 可 以根据 自身爱 好 和兴 趣建 立 不 同的学 习小 组或 聊天 室 ,实 时进 行交 流与 沟通 ,以 实现 合 作交 流 。 2学 习 资源模 块 . 学 习资源 模 块可 以通 过 多种方 式 为社 区成 员提 供学 习 资源 , 是 网上虚 拟 学习社 区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该板 块 既支 持将 社 区资源 转移 到其 他 学习 管理 系统 ,也 支 持师 生上传 、下载 与收 索服 务 。 根据 需要 , 师生可 以随意进 行 以上 操作 ,完成 学 习 目标 。与 此 同 时 ,该板 块还 可 以让师 生 添加 一社 区主 体 内容 相关 的 网站链 接 。 但 是 ,师 生链 接 的 网站 需要 通 过学 习社 区 审核 ,审 核过 后才 可 以 添 加 到在 线 资源 列表 中 。除 了以上 内容 ,教 师 还可 以上 传本 地 资 浏览器 用户浏览器界 源 供 社 区成 员分 享 , 可 作为教 学素 材 ,包括 文档 、图片等 内容 。 也 3 别化 学 习模 块 . 个 框架平台 表示层 虚拟 学 习社 区系 统具有 一 项特 殊 的功 能 ,即能 够记 录社 区 内 每个成 员 在社 区 中 的活动 过程 ,有 助于 为学 习 者 的个别 化学 习提 供详 细追 踪 ,这就 是 个别 化学 习板 块所 具有 特 殊能 力 。通过 个 别 化 学 习板 块 ,学 习者 能够 自主 构建 自我 知识 体 系并 掌握 体系 构成 的过 程 。但是 ,要想 做到 这一 点 ,需要 建立 网络 的学 习共 同体 , 还 要 依靠 合作 学 习和 自身 的主 观能 动性 。 4社 区服 务模 块 . 社 区 服务 模块 主要 提供 激 发用 户兴 趣及 参 与性 的 网上调 查 、 社 区公告 或在 线用 户列 表等 服 务 ,为社 区成 员活 动提 供 引导 。 图一 网上 虚拟 学 习社 区模 型 ( )教 师子 系 统 二 从 图 中我们 可 以看 出进入 终 端平 台后 ,最上 面 的是表 示层 , 在 虚拟 社 区 学 习系统 中 ,教师 子系 统主 要 负责 帮助 教师 设 计 即 We b应 用 的外观 显示 。该层 直接 与用 户交 互 ,用 于用户 处 理输 教 学活 动 ,辅 助教 师进 行授 课 、考 试 、答疑 等 教学 工作 ,还 帮 助 入输 出 、选 择判 断等 。接 下 来是 业务 逻辑 层 ,用 于直 接处 理业 务 教 师对 社 区 内的学 习、资源 、公告 等 内容进 行 管理 , 同时也 为 学 落 实 及系 统 功能 等 。最下 面 的是 数据 访 问层 ,其 作用 就是 将所 有 生的个别化学习提供帮助和支持。具体而言,教师子系统模块则 对 数 据库 操 作 的有关 过程 业 务分 离开 来 ,使用 户 进入 学 习社 区时 包 括教 学 管理 、合 作 学 习管理 、学 习资源 管理及 个 别化 学 习管 理 只 需输 入 代 码 即可 ,便于 对不 同数 据库 进行 读取 和 存储 。 等 ,如 图三所 示 。
虚拟学习社区中情感因素的研究
学, 及时发布学 习安排和学习资料。 3有 固定 的授课时间。 ()
4 .互动 方 式 多样 化 。 区 中 学 习 者 之 间 的 交 流 并 不 局 限 社
于文本 , 视听结合 , 于情感交流 , 便 较好克服了人机对 话的机
械感 。
情感体验 , 学习者很可能会 选择离开社区 。 但是长期 以来 , 我
笔 者 选 择 的 研 究 对 象 是新 浪 U C聊 天 社 区 中 的 网 大 动 画 入 门教 室 ( 间地 址 : 浪 U 房 新 C语 聊 ~ 合 作 专 区一 个 聊 免 费 教
学 专 区一 中 国 老 三 届 一 网大 动 画 基 础 教 室 ) 学 习社 区有 如 。 下特点 :
国对虚拟学 习社 区中的情感 因素研究还存在不足 ,而且情感 缺失 和缺乏情 感支 持等 问题 已经成 为 困扰 虚拟学 习社 区建
设 的 主 要 问 题 。 文 以新 浪 U 本 C聊 天 社 区 为 例 , 虚 拟 学 习 社 对
5 .社 区 支持 实 时 和 非 实 时相 结合 的在 线 学 习 。 习 者 可 学
302 3 0 2)
一
、
前 言
管 理 团 队 。2 配 备 有 专 门的 网 络 大学 — — 中 国老 三 届 网 络 大 ()
虚 拟 学 习社 区 ( iul erigC mm n ̄ V C , 现 代 Vr a Lann o u i L ) 是 t 化 教 育 的一 个 重 要 方 面 。在 虚 拟 学 习 社 区 中 ,学 习者 因为 共 同 的学 习 目的 而 自愿 聚 集 在 一 起 。如 果 学 习 者 , 并最终完成对知识 的建构 。
虚拟学习社区在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以为学 习者提供其他方法无法做到的方面,例如可以建立 对 话渠 道 , 这 在现 在看 来是 最基 本 的功 能 , 但在 起 始 阶段应 该达不到。 因此, 掌握扎实的技术有利于促进学习者更有效 的学 习 。 3 . 良好 的社 区交互 。交 互 性 是虚 拟 学 习社 区 最典 型 的 特征 ,是 学 习者为 了达 到学 习 目标与 社 区 中的学 习资 源 活
t a s ,原 意是伙伴关系,其思想最早可 以追溯到柏拉图“ D i a V i o u P a e d e i a ”理 论 中对 每 个市 民承担 自我 教育 和 发展 个 人潜 力 责任 的描述 ,但 其 正式 进入 社 会学 学科 领 域则 要 从 1 8 8 7年 德 国 学 者 滕 尼 斯 发 表 C G e m e i n s c h a l f u n d G e s e l l s c h a f t > > - 书算起 。l 1 从 许多相关的学者和专家对虚拟 _
学 习社 区 的定 义和 分 析来 看 ,虚 拟学 习社 区可 以理 解成 基 于 网络 的一 种 学 习环境 。还有 一 种观 点认 为 虚拟 学 习社 区 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为基础 , 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 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技术和多媒体信息呈现技术的一种新 型的远程教育网络教学支撑平台 ; [ 2 1 无论如何定义 , 它都是
【 教法研 究 】
虚拟学 习社 区在教学 中的有效性研究
谢 亚娟 , 田
( 扬州 大学
月
扬州 2 2 5 0 0 9 )
新 闻与传媒 学 院 , 江苏
摘要 : 虚 拟 学 习社 区正 以不 同 的 网络 平 台形 式渗 透 到 教 育教 学 中并逐 步 扮 演 着 重要 的 角 色 。本文 简单介 绍 了虚拟 学 习社 区的概 念 并 分 析 了虚拟 学 习社 区教 学应 用 中影 响 其 有 效性 的 因素 ,进 而探 讨 了促 进 虚 拟 学 习社 区教 学有 效 性 的相
虚拟学习社区角色及组织结构研究
( 一) 社 区
社 区( C o mm u n i t v ) 作 为社 会学 的基 本概 念 . 最 早 由 德 国 社会学家滕尼 斯提 出 滕 尼 斯认 为 . 礼 区主要存 在于传统 乡 村社会之 中 , 它是人 与人之间关 系密切 、 守望 相助 、 富 有 人 情 味 的 社 会 团体 , 连接人们 的是具 有共 同利 益的血缘 、 感 情 和 伦理 纽带 . 人们 基于情感 动机形 成 了亲密 无问 、 相 互 信 任 的
通 讯 技 术 和 计 算 机 网 络 技 术 的发 展 . 给 社 区 带 来 了 巨 大 变革 , 社 区逐 渐打破 了原来 的地理 空 间限制 . 出现 了 新 的 产
物 —— 虚 拟 社 区 。 虚 拟 社 区 ( Vi r t u a l C o mmu n i t v 1是 1 9 9 3年
社 区 是 以 网 络 为媒 介 、 以交 互 为 手 段 、 以 交 流 学 习 为 目的 的
词 虽 然 有 许 多 定 义 .但 在 总 体 上 包 含 着 三 个 理 论 分 析 角 的 互 动 和 由这 种 互 动 产 是 从 人 与 社 会 的关 系 看 . 社 区 是 指 人 们 在 一 定 位 置 上 看. 社 区是 指 特 定 空 间 的 团 体 中 的 人 们 . 由 重 要 的 社 会 行 动 联结 , 产 生 了 情 感 上 的统 一 体 ; 三是从空间理论看 . 社 区 是 人 们 居住的物质空 间。 因此 , 简单 地说 . 传 统 意 义 上 的 社 区是 指 在 一 定 地 理 区域 内 人 们及 其 关 系 的 总 和
关 系 。{ - J 后 来 人 们 发 展 了滕 尼 斯 的社 区概 念 . 慢 慢 形 成 了现 在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本文结合虚拟学习社区的实践,探讨目前虚拟学习社区的基本规律和存在的问题,以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等学习理论为基础,从知识管理和e-Learning思想相结合的视角,提出一套虚拟学习社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框架,以有效地指导虚拟学习社区的协作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凝聚和发展。
同时,通过文献调查和实证研究两者有机结合,归纳和总结出促进虚拟学习社区集体智慧发展的学习框架和学习模型,具体分析了虚拟学习社区协作知识建构的特点和集体智慧凝聚的轨迹,并进行实证分析,为理论研究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实证基础,这在国内该领域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研究创新价值: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从e-Learning和知识管理的视角,以集体智慧凝聚为目标和以现代学习理论为基础,融合知识管理和e-Learning思想,深入研究基于Internet的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发展这一崭新的课题,建构了虚拟学习社区集体智慧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学习模型,研究了虚拟学习社区协作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过程,分析虚拟学习社区的运作规律和特点,以及个体智慧和集体智慧的凝聚和发展,并提供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和未来发展方向。
从而,较成功地完成了该领域研究体系和理论框架的建构。
主要研究内容: (1) 虚拟社区和虚拟学习社区的发展历史及特点。
说明了虚拟社区的发展历史、分类和特点,分析了虚拟学习社区的特点及目前的研究概况,介绍了虚拟学习社区的指导原则以及使用的工具。
(2) 集体智慧的性质和学习社区的理论基础。
从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和集体智慧的逐步上升的层次和角度,分析了智慧和集体智慧的性质;分析了指导虚拟学习社区环境中的学习理论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对学习社区的指导意义。
(3) e-Learning、知识管理和虚拟学习社区。
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的SECI模型及知识管理的系统框架出发,分析了知识管理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以及虚拟学习社区应用知识管理的意义。
基于校园网的虚拟学习社区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在虚拟学习社区中, 运用研究性学
习的教学策略可培养学习者个l化的自 生
主学习方式, 从而调动学习者内在的学 习需求, 激发学习者的认知兴趣, 满足不 同学习 者认知风格的需要, 促进其抽象 思维的发展。 使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
习常常使学习变得更为主动、 深入和有
社区的空间结构由个人空间、 团体 空间和公共空间三类构成。 团体空间中 存在一些特殊的构成: 以课程为方式组
织起来 的课 内团体空间; 结构是 由 角色
平台的使用时间带有明显的高峰
和低谷, 使用的高峰期高度集中在考试 前一两周。 所以一接近期末考试, 通向
在这么多的平台中 鲜有出色者, 而
3 . 虚拟学习 社区 习 中学 低放 的原因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教学策略
本文主要从协作学习的角度来讨 论虚拟学习社区。 协作学习型的虚拟学
习社区, 可分为 两类 。 一类 是以Mode ol
拟社区长久发展的方向, 如果能鼓舞大 家的热隋, 则可使这个社区持久地散发 吸引力。 反之, 则往往死气沉沉, 最后难 免悄悄消失。
平台为代表的学习管理系统, 适合用来 构建由特定人群构成的团体专门使用 的学习社区, 此类学习社区成员需通过 认证才能进入。 通常在此类型的社区 中, 成员都有明确的学习目 标和任务。 另
一
( 社区组织随意松散。 1 ) 虚拟学习
社区的特殊性使之不大可能有统一的 组织规则, 只能根据每个社区的学习内 容与特点来制定。 有的社区虽然制定了
2资源内容风格 不一 .
基于校园网的虚拟学习社区
使用现 状
有的资料内 容虽然不是来自 课本, 但却是一大堆各色材料的罗列, 制作者 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加工, 因而从内容 到结构都显得很杂乱。
虚拟学习社区浅析
虚拟学习社区浅析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孕育而生,并已经开始应用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
它使得教学手段和学习环境虚拟化,让学生能够进行交互式的学习并使学习更加个性化,与传统教育相比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起着传统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应运而生——虚拟学习社区。
关键词:虚拟学习虚拟学习社区远程教育一、虚拟学习社区的概念虚拟学习社区是一个由网络的教育平台和教师学生组成的人机系统。
虚拟学习社区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从传统的独自学习变为集体学习、从封闭式学习变为开放式学习,最终使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建构知识,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日益增多的推广和应用。
虚拟学习社区不仅可以在任何时间和空间内进行学习,而且学习资源也是可以共享的,还可以方便开展由计算机网络支持的协作化学习。
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优秀学者都在进行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和开发。
二、虚拟学习社区的结构华东师范大学的祝智庭教授提出了一个构建VLC(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的模型,他从七个不同的方面描述了校园网的教育功能:通信、教学、管理、资源、课外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在这几个方面中, 教学、学校管理和教学资源是学校三个最基本的方面。
课外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功能的扩展,这六个方面又通过通信紧密连接在一起。
而虚拟学习社区一般的模块构成是:通知栏、课程组织、文件与资源管理、内容讨论区、协作工具、意见和建议、评价、学习情况统计等等,有了以上模块构成,就基本能搭建一个功能比较完善的虚拟学习社区了。
三、虚拟学习社区的特征虚拟学习社区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应该具备交互性、及时性、开放性、跨时空性、平等性等特征。
首先,交互性是最主要的特征。
如果没有交互,即使有了一定数量的人,相应的教学信息和先进的技术支撑,也不能称为虚拟学习社区。
第二,虚拟学习社区相对传统课堂学习,具有及时性。
高校课堂虚拟社区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校课堂虚拟社区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地借助于互联网。
在高校中,学生们的学习也越来越多地融入互联网中。
高校课堂虚拟社区作为高校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研究高校课堂虚拟社区的发展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高校课堂虚拟社区的现状、发展问题,分析高校课堂虚拟社区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探讨如何优化高校课堂虚拟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高校的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1、高校课堂虚拟社区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高校课堂虚拟社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高校课堂虚拟社区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4、优化高校课堂虚拟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方案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高校课堂虚拟社区的发展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五、预期成果通过对高校课堂虚拟社区的研究,本研究将得出以下成果:1、了解高校课堂虚拟社区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掌握高校课堂虚拟社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高校课堂虚拟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3、分析高校课堂虚拟社区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探讨虚拟社区对于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影响。
4、提出优化高校课堂虚拟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方案,为高校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六、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在以下时间节点完成:1、前期准备阶段:11月-12月在该阶段,主要进行高校课堂虚拟社区相关文献的阅读和资料搜集,制定研究方案等。
2、数据收集阶段:1月-2月在该阶段,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3、数据分析阶段:3月-4月在该阶段,主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4、撰写论文阶段:5月-6月在该阶段,主要完成论文撰写和修改。
七、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高校课堂虚拟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能够帮助高校了解高校课堂虚拟社区的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为高校虚拟社区的维护、管理、优化提供实际参考。
虚拟学习社区的内涵及其相关研究概述
基金项 目:本研 究是辽 宁省教育科学 “ 十二五”规划 立项课题 “ 线协作学 习对 学生 学习满意度 影响的研 在
究 ” (G1DB 7 J I 23)之 阶段 性研 究 成 果 。 口
作者简 介:胡勇,博 士,讲师 ;李 宇峰 ,实验师 ,沈阳师范大学教 育技术 学院 ( 辽宁沈阳 10 3 ) 10 4
因素、社 区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策略、社区对教 育的价值等 方面。 关键词 :虚拟 学习社 区;社 区类型 ;社区要 素;社 区测 量;发展阶段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 4 4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9 5 9 (0 2 0 — 0 2 1di03 6  ̄i n10 — 152 1 . .0 G3 A 10 — 15 2 1 )3 0 3 —1 o1 . 9 .s.0 9 59 . 20 0 5 9 s 0 3
虚拟学 习社区的内涵及其相关研究概述
虚拟学 习社 区的 内涵及其相 关研 究概述 冰
口胡 勇
摘
一
李宇峰
要 :虚拟 学习社 区是技 术发展 到一定阶段 的产 物 ,也是 当前教 育技术界和远 程教育领域 的研 究热 点之
。
国 内关于虚拟 学习社 区的研究主要 涉及虚 拟学习社 区的创建 、虚拟 学习社 区发展 过程 中的支持 策略、虚拟 学
虚拟社 区 日 益受到学术界和普通大众的关注。不少 们 ” 的 同 时 , 也 会 失 去 公 共 的 空 间 和 联 系 。 网站 和 互 联 网公 司都 在 宣传 和兜 售 他 们 的在 线 社 ( a b l g t1 04 还 有人 对 类似 社 区的 事物 Br &Ki . 0 ) a n ea,2 区。在各 类 书籍 和发表 的期 刊论 文 中 ,虚拟社 区也 能否 被设计 出来 表示 怀 疑 ,并 对如 何测量 它 的存 在 受到教育者 、认知科学家 、社会学家 、人类学家 、 表示 质疑 。 因此 ,在 虚拟 社 区概念 使用 十分 普遍 但 计算 机 专 家甚 至 C O的追捧 。一 时间 ,学 习社 区 、 E 概 念 内涵 又 十 分混 淆 的情 况 下 ,梳 理 其 涵 义就 显 学 习者社 区 、专业 社 区 、知 识社 区 、实 践社 区 、知 得 很 有 必 要 。本 文 将 在 综 述 相 关 研 究 的基 础 上 , 识建 构社 区等 与社 区有关 的术语不 断 涌现 ,社 区也 对 虚 拟 学 习 社 区 的定 义 和 相 关 知 识 进 行 介 绍 ,就 存在失去其本来意义的危险。例如,张建伟 (0 ) 虚拟社 区是否 能够存在 、虚拟学 习社 区的涵 义 、 2( ) 0 将学习共 同体 ( 学习社区 ) 定义为由学习者及其助 构成要素及测量 、虚拟学习社 区的类型及参与者 学者 ( 包括教师 、助教等 ) 共同构成的团体 ,他们 类 型 、虚 拟 学 习社 区的 发 展 阶 段 和 建 设 策 略 等 进 彼 此之 问经 常在 学 习过 程 中进行 沟通 、交流 ,分 享 行 分 析 , 以期 能 够 为 推 动 国 内虚 拟 学 习社 区研 究 各 种学 习资 源 ,共 同完 成一 定 的学 习任务 ,从而 在 的发展 抛砖 引玉 。 成 员 之 间形 成 了相 互 影 响 、相互 促 进 的人 际关 系 。 二 、 虚 拟 社 区和 虚 拟 学 习社 区的 涵 义 尽管这个定义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得到多数专 1 区与 虚 拟 社 区 . 社 家 和学 者 的认 可 ,然 而 ,这 种界定 很难 区分 一群 开 展协作 的学生群体和学 习社 区有何不 同。 “ 区 ” 源 于 拉 丁 词 语 C mm nt , ( i , 社 o u is a Wh e t 02 原 目前 ,社 区几乎 成 了每项教 育创 新必需 的附属 20 ) 意 是伙 伴 关 系 ,其 思想 最 早 可 以追 溯 到柏 物 ,但 上述 包含 社 区的术语 除 了在语 言学 上关 系较 拉 图 “ iVo adi”理论 中对每个 市 民承担 自 Da iuPee a 为密 切外 ,它们 之 间存 在 哪些共 同特征 ,研究 者并 我 教 育 和 发 展 个 人 潜 力 责 任 的描 述 , ( og oh Lnw r , t 02 但 7年 8 没有 给出准 确 的答案 。社 区概念 的混淆在 虚拟 社 区 20 ) 其正式 进 入社会 学 学科 领域 则要 从 18 G e c f udG sl n ht 使用的泛滥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任何人只需支付一 德 国学 者 滕 尼 斯 发 表 《 em is a n ee 定 费用 或在 某个 论坛 上注 册后 ,再输 人注 册 时使用 l hf s a 》一书算起 。在德文中 G e s a 表示任 c t e ic f m n ht 的密 码 访 问该 网站 ,就 自动 成 为 了该 社 区 的成 员 何 基 于 协作 关 系的有 机组 织形式 ,代表 人与 人之 间 G 社 区 的概 念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成 为 了宣 传 的 口 的 紧 密 关 系 、共 同 的 精 神 意 识 及 对 “e 号 。虽 然研 究者 从理 论 上对在教 育 中使用 社 区模式 m ish f 的 归属 感 、认 同感 。 ( e ca ” n t 赵健 ,20 )2 05 0
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分析
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学习、在线课程等虚拟学习社区逐渐兴起,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
然而,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社区,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会网络分析作为一种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方法,为揭示虚拟学习社区内部的学习行为、互动模式和社会关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本文旨在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揭示其中的学习行为和互动模式。
文章将首先介绍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然后构建一个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探讨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学习者、资源和互动关系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文章还将进一步分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社会网络结构对学习效果和参与度的影响,为优化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者和教育者提供更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策略,促进虚拟学习社区的健康发展和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我们也希望本文能够为社会网络分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社会网络结构是其核心组成部分,决定了信息流动、知识共享和学习效果。
这种网络结构不仅仅是简单的用户连接,而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交互系统。
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小世界”特性。
这意味着尽管社区成员众多,但任何两个成员之间通常只需通过少数几个中间人就可以建立联系。
这种特性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和知识的高效共享。
社区中的“意见领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些成员通常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丰富的经验或强烈的社区参与意识,他们的观点和建议往往能够影响其他成员的学习方向和决策。
因此,在构建虚拟学习社区时,识别和培养意见领袖是非常重要的。
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还具有明显的“社群”特征。
即社区成员往往根据兴趣、专业或学习目标等因素形成不同的子群体。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以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结合的视角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以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结合的视角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虚拟学习社区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虚拟学习社区是一种网络平台,通过在线交流和协作,促进学习者之间的知识共享和合作建构。
在这个环境中,知识的构建和传播是基于集体智慧的,并且知识管理和e-Learning的结合为这一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知识建构是虚拟学习社区的核心活动之一。
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教师通常起主导作用,知识的传授和构建是单向的。
然而,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和合作共同构建和分享知识。
学习者可以通过提问、回答问题、发表评论等方式参与到知识的建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个体学习效果,也促进了集体智慧的形成。
这种知识的集体建构使得虚拟学习社区成为一个富有活力和创新性的环境。
知识管理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实施对于知识的有效整合和传播尤为重要。
知识管理是指对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存储、获取和应用的过程。
在虚拟学习社区中,通过知识管理系统,学习者可以方便地获取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如课件、学习材料、案例分析等。
此外,知识管理还可以通过检索和分类等方式,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组织和理解知识。
通过知识管理系统,学习者可以更加高效地学习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e-Learning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模式,将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为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学习过程可以通过e-Learning平台进行支持和管理。
e-Learning平台可以提供在线课程、学习资源和教学工具等,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此外,e-Learning平台也提供了学习者之间互动和交流的机会,学习者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协作和合作等方式,与其他学习者进行知识的共享和建构。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是相辅相成的。
知识的建构需要基于集体智慧的协作和合作,而集体智慧的形成又依赖于知识的共享和建构。
虚拟学习社区中教学策略的研究
1 虚 拟 学 习社 区
11 虚 拟 社 区 和 虚 拟 学 习 社 区 的 定 义 .
他们 彼此 有某 种 程度 的认 识 、分享某 种 程度 的知识 和 信息 、 在 很 大程度 上 如 同对 待朋 友 般彼 此关 怀 , 从而 所形 成 的团体 。在 ”
[ ] 任晓 明. 机 器人 论题 的 困境 与 出路 [ ] 界 哲 学,0 5 4 . 5 人= J. 世 20 ()
[ ] 陈胜 云. 6 网络社 会 的主体 性危 机 [] J . 哲 学 ,0 1 1 :6 3 . 现代 20 ( ) 3 — 9 [ ] 张 燕 丽. 学设 计 的 方 法论 反 思及 展 望 [] 7 教 J. 现代 教 育 技 术 ,0 8 20
动教 育 , 不 是被 重新 塑造 。 而
参 考 文 献
最 早提 出虚 拟社 区 ( i ul o V r a mmu i t C n ̄)定义 的是 瑞 格尔
德 , 将其 定义 为 “ 他 一群 主要 藉 由计算 机 网络 彼此 沟通 的人们 ,
受 教育者 尚有 自己更高 层次 的追 求 ,如他们 运 用知 识 的能力 , 他 们 的人 际交 往 , 们 的批 判 意 识等 , 他 这些 都 是 “ 技术 ” 给予 能 的吗 ? 位学 者 说 “ 正 的智 慧 也许 存 在 于技 术力 所 不 能及 的 ~ 真 地方 [” 。 ] 网络 教 育 的高科 技 成 分使 人 的 主体 性 “ 开放 ” “ 与 自闭” 共
4 结 束 语
任 何一 种教 育形 式 的探讨都 要 以教 育 目的为 核心 , 既然 教
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结构的比较研究
出 的社 会 性 的 、合 作 性 的成 果 ,知识 蕴 含 在 社会 网 以 及 内容 分析数据 的统计 依据 。两 门课程 ( 以 下简 称 络 中 ,并 通过 多位 学 习者 的 社 会 互动 和 合 作 被 积极 为 “ l 1 0 2 课程 ”和 “ 1 1 0 1 课程 ” )的学 员成绩 、发帖
一
该课 程共分 为 “ 最新 技术 ”、 “ 关于 作业”
“ 学 术
.
研 究设计
讨论 ”三个模块 ,共计发 ̄ P d i 2 2 3 个 。网规模偏大 。
由于所 用的软 件限制 ,一次 只能分 析1 0 0 人以内的 帖 数为0 的5 名学 员,占成 员总数 的4 . 8 %。由于这 些学 员没有 与其他成 员发生 任何交互 行为 ,也 就是说 不存
辅 助型虚拟 学 习社 区 ,课程 成 员在 生活 中也 有较 多接
州市 各 中小 学 ,彼此 之 间没 有或者很 少联 系 ,师生 、
1 l 0 2 课 程 属 于远 程 教 育 课程 ,没有 安 排面授 环
触 ,感情 良好 。研 究一 的网络规模 大 ,学 员分布在 广 节 。课程 共有 学 员l 0 3 名 ,教 师 1 名 ,成 员总计 有 1 0 4 人 。学员全部来 自广州市内的 中小学 ,学 员分布分散, 生生彼 此 间多数缺 乏 了解 、关 系松 散 。通过 比较研 究 彼此之间没有交流 ,课程开始前互不认识 ,且专业 背景
中W B E 0 7 一 C o mmu n i t y  ̄ H WB E 0 8 一 Co mmu n i t y 两f ] 此之 间没 有交流 ,课程开 始前互 不认识 ,且专业 背景
“ 网络教育应 用”的网络课程 ( 后简称 W E B 0 7 课程和 和生活 环境不 同 ,具有很 大的异 质性 。学 员成绩6 9 人 w EB 0 8 课程 )所做的社会 网络分析 的研 究 ( 研 究二 ) 合 格 ,6 ) 2 不 合格 ,合 格率 为 9 2 %。在 线 讨论 中 ,该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以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结合的视角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以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结合的视角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学习社区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形式,逐渐受到广大学习者的关注和利用。
虚拟学习社区以其便利、开放和交互性的特点,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空间,促进学习者之间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的形成。
本文将从知识管理和e-Learning的角度,探讨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的重要性,并对其研究进行分析。
首先,虚拟学习社区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广泛的学习资源和互动交流的机会。
学习者可以通过虚拟学习社区与其他学习者进行知识分享和讨论,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知识得以融合和交流,形成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知识网络。
同时,虚拟学习社区还为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机会,根据每个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内容,增强知识建构的效果。
其次,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管理功能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知识。
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可以通过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将学习资源进行整理和分类,方便自己的学习和复习。
同时,虚拟学习社区也提供了知识共享和知识推荐的功能,通过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分享,进一步促进知识的建构和共享。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让学习者能够更加高效地获取、组织和应用知识,进而提升学习效果和实现个人学习目标。
再次,e-Learning技术的应用使得虚拟学习社区具备了更加丰富和多样的学习方式和资源。
虚拟学习社区通过网络技术将学习活动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转化为在线学习,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来安排学习活动。
同时,虚拟学习社区还提供了各种多媒体学习资源和交互工具,使学习更加生动和富有趣味性。
这种丰富的学习方式和资源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形成了集体智慧。
最后,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虚拟学习社区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也可能导致信息的混乱和质量的不稳定。
虚拟学习社区群体学习特征与知识构建策略研究
高级阶段的集体 , 虚拟 学 习 社 区 群 体 具 有 集 体 的心 理 特 征 。
点 。笔 者认 为 分 析影 响 虚 拟学 习 社 区 的 群 体 学 习 有 效 性 的群
学 习特 征 , 在 此 基 础 提 出 了群 体 学 习 活 动 的 设 计 、 性 知 识 的传 播 、 习 共 同体 的 搭 建 三 个 具 体 的 群 体 学 习 知 并 隐 学
识建构策略。
[ 关键词 ]虚拟学 习社 区; 群体 心理 特征 ; 知识构 建 [ 中图分类号 ]G 0 3 4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l 6 2 0 8 2 0 )6 0 9 4 7 一O 0 (o 90 —0 1—0 l
虚 拟 学 习社 区 ( i u l er igC mm nt , 称 网上 学 V r a L ann o u i ) 又 t y
习社 区 或 在 线 学 习 社 区 fnieL ann o mu i) , 指 O l erigC m nt 等 是 n y
在 某 一 特 定 的 网 络 空 间 中 , 由学 习 者 和助 学 者 ( 括 各 类 教 包 师 、 织 管 理 人 员 等 ) 同 组 成 的 , 有 持 续 的 师 生 、 生 互 动 组 共 具 生 关 系 的 社 会 集 合 体 及 其 网 络 活 动 区域 。 _ 于 虚 拟 学 习社 区 1 对
实 现知 识 、 验 和 资 源 的 共 享 , 到 共 同 学 习 的 目的 。学 习 者 经 达 在 与社 区 中 其 他 学 员 交 往 过 程 中 逐 渐 形 成 互 相 影 响 、 相 促 互
基于Groove的虚拟学习社区研究
基于Groove的虚拟学习社区研究摘要:虚拟学习社区给学生创造了更为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
应用Microsoft Office Groove 2007构建虚拟学习社区,设计了基于Groove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活动设计流程。
为了验证其应用效果,以“城市总体布局”为教学内容实施了教学,并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应用效果。
通过实践,得出结论:①虚拟学习社区的资源应以文本资源为主;②教师应适当参与到虚拟学习社区中以保持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关键词:Groove;协作学习;虚拟学习社区0 引言社区(Community)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概念,较为正式的定义是指“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在共同的社会活动中培育出共同意识和情感的社会共同体”。
当一群人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学习的目的而聚集起来并进行一定频率的交流时,学习社区(Learning Community)便产生了。
虚拟学习社区是网络环境下学习社区的特殊形式,它是在融合了虚拟社区和学习社区两者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绝大多数工作或学习都发生在特定的情境或特定的社区中,由社区成员互相协作、共同完成。
在计算机支持下的虚拟学习社区,一方面可以实现远程交互式授课、交互式讨论和辅导等,使人们可以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使用优秀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协同式工作,由某一群体异地共同完成某一教学文档或学习任务。
就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平台而言,可以选择Moodle平台,也可以选择Groove平台。
前者主要用来建设基于网络的课程,其强大的功能模块便于学生分析、设计、计划、呈现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习者完成复杂性和综合性较强的任务;而Groove平台作为一种重要的协同工作软件具有较强的协同性,比较适合建立一些小型的协作学习空间以支持学生交换、共享文件,协作完成任务。
以此建立的虚拟学习社区特别适合基于设计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或基于问题的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的应用。
基于高校信息技术课程的虚拟学习社区构建研究
() 系 统 管 理 员 的调 度 下 , Ⅱ在 由教 师 主 导 社 区 的 资 源 主 题 , 学 生 为 社 区 主 体 、 生 共 建 共 享 信 息 资 源 ; 以 师 ㈤ 资 源 开 放 , 册 会 员 可 完 全 访 问 社 区 的 学 习 资 源 , 会 员 可 部 分 访 问资 源 ; 注 非 ㈣ 交 流 方 便 , 区主 要 以论 坛 形 式 进 行 交 流 . 于 学 习 者 使 用 非 真 实 身 份 , 以 自 由 地 发 布 社 区 主 题 相 社 由 可
研 究 方 向未 来 : 网上 学 习 社 区 和 传 统 的 学 习 社 区 的 不 同 性 质 进 行 比较 研 究 , 区 平 台 、 习 任 务 和 社 区 交 对 社 学 流 三 种 因 素 如 何 相 互 作 用 和 影 响 学 习 的 过 程 , 表 达 情 感 的 学 习 型 社 区 、 作 组 和 学 生 对 学 习 效 果 进 行 长 期 在 协
2 12 .. 国内研究 现状
中 国远 程 教 育 专 家 丁 兴 富 教 授 对 外 国 网 上 学 习社 区 的 定 义 和 特 点 进 行 了 分 析 和 归 纳 , 对 结 构 进 行 梳 并 理 , 出 了 网 络 环 境 下 的虚 拟 教 学 正 变 得 越 来 越 流 行 和 普 及 , 提 网上 学 习 社 区 一 直 是 一 个 热 门 话 题 , 指 出 在 并
在课程教 学中的应用改变 了传 统教 学中以教 师为 中心的” 灌输 式” 学手段 , 学生主动参 与到课程 学 习中, 教 让 并在 教 师的指导下完成建构学 习、 自主 学习和 交流互动 , 直接参与社 区课程 资源的构建 , 强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与 主 并 增
基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虚拟学习社区的应用研究
趣 小组 、 课程 教学 、 算机 文 化 和课 外 学 习 等模 块 ; 计
在 手机 版模块 中 , 主要 包 含 查看 新 帖 、 的收藏 、 我 搜
帖子 、 有模 块 、 人 空 间 和在 线信 息 等 模 块 ; 图 所 个 无
理 、 帖和 回帖 、 发 邮件收 发与 内部信 息发 送等 操作 ;
1 2
21. 教 育 传 播 与技 术 总 4 02 3 第7 期
未 注册用 户 只能 以游 客身 份 对社 区信 息 进 行 浏 览 ,
无 法参 与交 流与讨 论 等 。
教 学 研 究
创 建小 组 的权 限 , 生 登 录 后 可 以创 建 兴 趣 小 组 , 学
组 成某 一 主题 的学 习兴 趣小 组 。 4 考试 .
研讨制定 , 调查 项 目内容 科 学 合 理 。调 查 发 放 问卷 5 0份 , 回问卷 5 收 0份 , 问卷 5 , 有效 0份 回收有 效率达
到 10 。调查结果通 过 统计软 件 S S rWid w 0% P Sf n o s o
历 和教 学课 件 ; “ 业 ” 版 块 中 , 师 可 以给 学 在 作 子 教 生 布 置 课 后 作 业 , 在需 要 时对 作 业 做解 答 , 生 并 学
生—— 虚拟学 习社区 。
一
块 , 体模 型框架 构成 如 图 1 具 所示 。
w e社 区 b
兴趣小组
r 教学材料
,
计机化业 验 算文作/ i 实 …‘ ~
查看新帖 我的收藏
社会平 台 手机版社 区
搜帖子
、
虚拟学 习社 区模型的构 建
所有版块
个 人 空 间 在 线 信 息
基于MOODLE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虚拟学习社区建构研究
、
研 究 背 景 及 现 状
性 , 教 师 更 快 地 实 现 专 业 成 长 , 合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的 持 使 符
续 性 和终 身性特 征 。
近 几年 来 , 了提 升教 师 的专 业水 平 , 国 的教 师进 为 我 修 机 构 经 常 为 教 师 提 供 机 会 ,但 大 多 以 集 中 培 训 的 形 式 出现 ,更多 趋 向于 理论 研 习和 教师 教 育课 程建 设等 外在 因 素 。 外 , 师 培 训l 有 重 形 式 、 实 质 、 学 组 织 单 一 另 教 还 轻 教 等 方 面 的 问 题 。 新 技 术 环 境 下 , 对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中 的 在 针 问 题 , 教 育 研 究 者 把 目 光 投 向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的 虚 拟 学 习 , 逐 步 成 为 一 名 专 家 型 和 学 者 练 型教 师 , 而不 断提 升 自己的 专业水 平 。 从 经 过 业 内 人 士 调 查 , 教 师 在 自 己 的 专 业 发 展 上 有 以 下 几个方 面需 求 : ( ) 够 提 炼 教师 专 业发 展 的 隐 性知 识 , 师 专 业 1 能 教 发 展 更 需 要 挖 掘 名 师 成 功 的 一 些 隐 性 知 识 ,而 不 是 显 性 知 识 。教 师 在 专 业 发 展 方 面 最 需 要 的 是 名 师 的 成 功 经 验 , 其 次 是 教 学 的 策 咯 和 技 能 ,另 外 教 育 教 学 理 论 、 课 程 改
展 所急需 的 。 见 , 师专 业发 展对 隐性 知识的 需求 度远 可 教
比显 性 知 识 高 很 多 。
( )每 个 教 师 所 喜 欢 的 交 流 方 式 不 尽 相 同 , 整 合 2 要 教 师专业 发 展的 多种 途径 。 ( )目 前 教 师 可 以 广 泛 地 吸 取 别 人 的 意 见 , 日 总 3 及 寸 结 并改正 自 己的不 足 , 自我 反思 的环 节 比较薄 弱 。 此 但 因 系统 需 要建立 促进 教 师自主 反思 的机 制 。 ( ) 向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的 虚 拟 学 习 社 区 二 面
我国虚拟学习社区研究回顾与展望
深度 上讲 . 我 国 虚 拟 学 习 社 区研 究 都 已 达 到 了 较 高
的层 次 。 二、 我 国 虚 拟 学 习 社 区 研 究 的 主 要 内 容 及 评 述
3 G 网络 的 逐 渐 普 及 . 虚 拟 学 习 社 区 的 发 展 又 获 得 了
新 的机遇 。 未来。 虚 拟 学 习 社 区有 望 成 为 成 人 社 会 性
学 习策 略 的虚拟 学 习社 区研究 》 、 国 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会“ 十一五” 规划 2 0 0 6年 度 国 家 课 题 《 信 息 技 术 环 境 下 创 建 区 域 性 教 师 学 习 共 同 体 的 理 论 与 实 践
研究》 两项 . 省 市级 课题 若 干 。 无 论 是 从 广 度 还 是 从
技 术 的发 展总是 推 动着 学 习形 式 的变 革 . 虚拟
学 习社 区便 是 信 息 技 术 应 用 于学 习领 域 的产 物 之
一
以 知 识 管 理 与 E— l e a r n i n g结 合 的 视 角 》 、 《 虚 拟 学 习
社 区 中 的互 动 》 、 《 虚 拟 学 习社 区交互 结 构 研究 : 实
台 新世 纪 以 来 . 我 国 虚 拟 学 习社 区研 究 经 历 了从 无 到 有 、 再 到 迅 速 发 展 的 十 年 。以 技 术 发 展 的 阶 段 论 框 架 分 析 我 国虚 拟 学 习社 区研 究 内容 ; 以 结 合 了层 次 逻 辑 、 过程 逻 辑 和 本领 域特 点 的研 究方 法 分类框 架 , 分 析 我 国虚 拟 学 习 社 区 研 究 领 域 博 硕 士 论 文 所 使 用 的 研 究 方 法 ; 得 出如 下 结论 : 我 国 虚 拟 学 习社 区研 究 , 在 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拟学习社区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繁荣,虚拟学习社区在未来教育将会越来越重要。
为了了解虚拟学习社区的情况,笔者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具体阐述了虚拟学习社区的概念演进、虚拟学习社区的特征和类型。
关键词:虚拟学习社区概念特征类型
1.引言
自20世纪中叶计算机网络技术诞生开始,在其影响下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影响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技术也在其影响下发生了一系列的巨大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越来越深入到人们学习生活的每个领域。
在这种不受时间和扭间限制的学习模式下,每一个人都享有异乎寻常的平等机会接触各种教育资源。
虚拟学习社区作为当代大学生最常接触的一种网络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虚拟学习社区的生存发展。
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人们对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因此笔者将会具体阐述虚拟学习社区概念的界定、特征和分类。
2.虚拟学习社区概念演变
早在年德国的社会学家F.腾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中把社区定义为那些具有价值取向的向质性较强的人群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关系是由传统的血缘、地缘和文化等自然造成的,其外延主要限于传统的乡村社区。
关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定义,国外学者同样有多种表述。
Rheingold(1993)提出,虚拟社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与真实社区是一致的,它也是由共同的兴趣或目的而结合的群体,有一定的人数、组织和共同爱好,在存在和扮演成为一个社会角色方面可以达到真实社区的水平。
虚拟学习社区是人们分享兴趣爱好的社会集合体。
Schwartz(1995)认为虚拟校园是一个学生们可以不用到学校,在技术的帮助下,便可以访问世界上最好的老师和信息资源的地方。
这些定义说明虚拟学习社区既包括共同的兴趣,`又包括交流。
但Scholer强调,共同的兴趣对于新型的学习社区来说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个共同完成的目标。
Kowch和Schwier(1997)明确定义了虚拟学习社区是由自然意愿及共同的理念和理想而结合在一起的群体。
而Hiltz和Wellman(1997)界定虚拟学习社区既是一个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目标的教学小组,又是一个学生们交流情感、信息,寻找支持和归属感的社区。
Russell(1999)将网上学习社区定义为“一个采用某些技术手段来协调其成员和集体在学习方面需要的组织。
”
国内学者对虚拟学习社区也有多种定义。
国内相关领域学者对虚拟学习社区从不同视角出发,形成了不同定义。
齐建鹏认为网络学习社区是由来自不同学历水平和知识层次的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组成的一种学习群体,社区的成员自愿参加社区的各种学习活动,相互学习和交流学习经验,并愿意承担学习社区的责任和义务。
张明新的观点与之类似,更加丰富。
虚拟学习社区是在网络环境下由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学者等)共同构成的一个交互的、协作的学习团体,其成员之间以网络为通信工具,经常在学
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达到获取知识、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并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
网络学习社区的每个成员有共同的利益,每一个人都有参与创建和维护社区的权力和责任,他们在社区内通过共享信息、资源和彼此的思想、观点、创意、劳动和经历来促进自身的学习和发展。
马晓兰,李文莉,王其云认为虚拟学习社区是一个通过ICT(信息通讯技术)在Internet 上或者是在局域网内创建的学习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人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合作。
它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方便的、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多用户学习环境;学习者通过虚拟空间,克服时间和地域界限,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教师和专家可以随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王陆从社会网络关系角度认为虚拟学习社区的实质是一个社会网络,社区成员在网络环境下,通过获取、产生、分析和合作建构知识的对话与被指导的学习过程所形成的人际团体与学习环境,其实质是社区成员及其关系的集合。
张立国,郭箭认为虚拟学习社区是指在某一特定的网络空间中,由学习者和助学者共同组成的,相互间具有持续交互关系的学习共同体及其网络空间,其中学习者和助学者是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交互主体,网络空间是交互活动得以展开的环境。
综合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对虚拟学习社区的探索研究,笔者将虚拟学习社区定义为:虚拟学习社区是一个由计算机网络和虚拟学习平台构成的软硬件平台,为具有共同教学目标的能够以平等地位教学和交流的社区成员提供适当活动情景的开放性教学系统。
3.虚拟学习社区的特征
(1)开放性
虚拟学习社区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任何人不会受到身份的限制都可以加入虚拟学习社区中,并且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目标自由出入虚拟学习社区。
开放性还表现在社区思想、目标、内容、关系主体、教学与学习的空间高度开放。
(2)学习方式灵活多样
社区中没有传统的师生角色限制,讨论是社区成员沟通的主要方式,并且这种发散性的谈论方式使每个社区学员都能分享到更多的学习经验和资源,加深理解、加强学习。
网络学习社区的学习和各种活动丰富多彩,交互形式非常灵活多样。
从学习的对象到讨论、交流的主题,以及沟通的方式(如email,讨论,游戏,角色扮演,聊天等)都非常富于变化。
(3)民主、平等性
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社区成员之间的地位是民主和平等的;正是因为如此,虚拟学习社区才能持续的发展壮大。
平等性体现在个体成员间完全消除了传统交往中的现实差异
(4)规范性
虚拟学习社区是社区成员间的交流学习平台,社区成员会自觉地遵守社区的使用规则,促使社区规范正常的运行,为社区成员交流提供必要的支撑。
(5)生成性
生成性指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关注学习者在社区学习、研修过程中的成果,即学习者在社区资源的支持下、在助学者的引领下、在特定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生成的自己的观点、创意、设计、实践成果、反思心得等过程性资源。
(6)完整性
完整性指虚拟学习社区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支持的全程性。
可持续性指虚拟学习社区中的资源、活动将随学习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变化以及学习者能力的提升而不断拓展。
4.虚拟学习社区的类型
对于虚拟学习社区的类型,不同的学者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提出了不同的类型。
Schwier(2001,2007)根据社区发展重点的不同,将虚拟学习社区分为关系虚拟学习社区、场所虚拟学习社区、思想虚拟学习社区、反思虚拟学习社区和礼仪虚拟学习社区。
Luppicini(2007)将虚拟学习社区划分为知识建构虚拟学习社区、探究虚拟学习社区、实践虚拟学习社区、文化虚拟学习社区和社会化虚拟学习社区等。
Ala-Mutka(2009)根据参与动力(ParticipationDriver)对在线社区进行了分类,他认为人们参与社区的动机主要有共同任务和协同创作、对某个话题的共同兴趣和建立社会联系等。
其中,基于共同任
务和协同创作的社区主要有创作社区,包括开源软件开发社区(如开源桌面系统Ubuntu社区等)、协作创新平台(如Wrech a Movie、Song Community等)、公共协作资源(如Wikipedia、You Tube 等)。
话题兴趣社区主要有专业社区(如与专家进行知识分享、专业技能发展
等)、兴趣社区(如与个人健康和生活方式相关的社区以及情境和文化社区等)、基于话题的学习支持社区。
社交取向的社区主要有通过表达而建立联接的社区(如媒体分享空间、Blog社区等)、在线社交平台等。
此外还有与工作场所有关的工作场所社区等。
王陆(2009)从教育性要素、专业性要素、兴趣要素、边界要素和环境要素等角度,将虚拟学习社区划分为教育虚拟学习社区,专业虚拟学习社区,兴趣虚拟学习社区,研究、发展和创新虚拟学习社区和有限虚拟学习社区。
Riel 与Polin(2004)从成员资格、任务特征、学习目标、参与结构、后续成长和再生产机制的角度,将虚拟学习社区划分为基于任务的学习社区、基于实践的学习社区和基于知识的学习社区。
其中,学校情境的学习社区绝大多数都是基于任务的,工作场所的社区一般都面向实践,研究者团体所构成的社区一般都面向知识。
这个分类主要以实践者实践对象的性质作为划分社区的依据。
笔者认为,从社区建立目的或参与动力的角度进行分类有助于解释虚拟学习社区的发展和变化。
其中Schwier 提出的关系虚拟学习社区和Luppicini 所说的社会化虚拟学习社区、Ala-Mutka所指的社交取向的社区较为类似,其着眼点都是群体间关系的建立和社会性交往。
礼仪虚拟学习社区、文化虚拟学习社区和Ala-Mutka 所指的兴趣社区内涵也较为相近:礼仪虚拟学习社区基于礼仪和庆典,文化虚拟学习社区着眼于共同的历史、意识形态或传统仪式,兴趣社区指个人的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的文化和氛围,只不过文化虚拟学习社区的涵义要更广泛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