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日本“私小说”的典范之作《棉被》(一)

合集下载

郁达夫与日本“私小说”

郁达夫与日本“私小说”

郁达夫与日本“私小说”作者简介:张金晶(1989-),女,汉族,重庆人,学生,文学硕士,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中日比较文学。

摘要:郁达夫的创作风格和技巧受到了日本“私小说”的巨大影响。

同时,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郁达夫在创作上又对“私小说”进行了超越。

本文就郁达夫的《沉沦》和田山花袋的《棉被》进行比较,来分析郁达夫对日本“私小说”的借鉴和超越之处。

关键词:郁达夫;私小说;中日比较郁达夫在“五四”文坛上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风格,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曾经留学过的日本的特有文学形式——“私小说”的影响。

一、日本“私小说”“私小说”是日本自然主义勃兴以后出现的,它遵循自然主义的创作原则,脱离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孤立地描写个人身边琐事和心理活动,把自我直截了当地暴露出来,而不重视虚构和想象,缺少创造性。

[1]二、郁达夫对日本“私小说”的借鉴郁达夫在青年时期曾留学日本。

由于他从小养成的忧郁、孤僻的性格,他对日本“私小说”中所表现出的自我独白、忧郁和悲伤情绪倍感兴趣。

郁达夫曾在日记中写到“读田山花袋之《缘》,为《蒲团》(即《棉被》)之后集。

前数年曾读过一次,这一回是第二次了,觉得不满之处颇多,不及《蒲团》远甚。

”[2]正是因为郁达夫对“私小说”的这种喜爱和欣赏使他不免对“私小说”的创作方法进行模仿和借鉴。

1.郁达夫在创作内容上吸收了“私小说”以身边琐事为题材,再现自我生活,追求“真”的特点,具有强烈的自述色彩。

田山花袋的《棉被》是由自然主义演绎而成的日本“私小说”的开山之作。

小说描写了一个中年文学家竹中时雄收留了一个女弟子横山芳子,并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

但为妻子所嫉妒,时雄只好把爱欲强压在心头。

芳子因和情人的关系遭到其父亲的反对而被迫离去。

时雄在芳子的卧室中一边闻着棉被上留下的芳子的余味,一边抽泣。

这是田山花袋本人的一段实际生活的记录。

时雄为田山花袋本人,芳子则是其女弟子冈田美知代的化名。

关于日本小说《棉被》创作特色的探讨

关于日本小说《棉被》创作特色的探讨
第2 5 卷
第6 期








2 0 1 7 年1 0月
0c t . 2 0 1 7
V0 1 . 2 5 No . 6
J o u r n a l o f B e i j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Gr a p h i c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v a t e n o v e l h a s i mp o r t nt a h i s t o ic r a l s i g n i ic f a n c e i n t h e i n n o v a t i o n o f l i t e r a t ur e wr it i n g . T hi s p a p e r ma i n l y d i s c u s s e d t h e c r e a t i o n c h a r a c —
No v e l Th e Qu i l t
Yu Xi a o q ua n
( N a n y a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He ' n a n N a n y a n g 4 7 3 0 0 0 , C h i n a )
h a s a l w a y s b e e n a l a n d o f c u l t u r a l d i v e r s i t y . As a s y mb o l o f t h e e s t a b l i s h me n t o f J a p a n e s e N a t u r a l i s m L i t e r a t u r e , T h e Q u i l t h a s i mp o r -

《棉被》中男主人公的自我暴露

《棉被》中男主人公的自我暴露

《棉被》中男主人公的自我暴露【摘要】在文学作品《棉被》中,男主人公的自我暴露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他内心的矛盾和自我暴露,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心理状态和思想。

男主人公的行为也暴露了他内心的真实需求,而他的对话更是揭示了自身的真相。

通过男主人公的反思和自白,读者可以看到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最终,男主人公的行为透露出他的内在需求,揭示了他深藏的心灵世界。

男主人公的自我暴露是《棉被》情节发展的关键,为整个故事的展开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推动力。

通过对他的自我暴露的解读,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部作品,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人性真相。

【关键词】男主人公、自我暴露、棉被、内心矛盾、行为、对话、真相、反思、自白、内在需求、作品、情节发展、关键。

1. 引言1.1 男主人公的自我暴露在文学作品中起着重要作用男主人公的自我暴露在文学作品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文学作品中,男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往往是作者着重描绘的对象之一,通过男主人公的自我暴露,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内心矛盾、情感起伏和心灵世界。

男主人公的自我暴露不仅能够展现他的个性特征和思想深度,还能为作品带来更加细致和生动的描写,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男主人公的自我暴露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之一,也是读者与男主人公建立情感联系的桥梁。

通过男主人公的自我暴露,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情感变化和思想深度,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主题和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男主人公的自我暴露是塑造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 正文2.1 男主人公的内心矛盾与自我暴露男主人公在《棉被》中呈现出内心矛盾,通过自我暴露来展现其复杂的内心世界。

他在外表坚强,但内心却充满了痛苦和挣扎。

他面对着社会的压力和家庭的期望,不知道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他希望被人认可和理解,同时又害怕失去自己真实的内心。

这种矛盾充斥着他的内心,使他陷入困境无法自拔。

《棉被》中男主人公的自我暴露

《棉被》中男主人公的自我暴露

《棉被》中男主人公的自我暴露《棉被》是一部由鲁迅创作的讽刺小说,小说中描写了一个庸俗无知的男主人公。

本文将对这位男主人公进行自我暴露,探究其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在《棉被》中,男主人公是一个喜欢自吹自擂的庸俗小人,他以自己的所谓“胆大”自豪不已,却又总是不安全感十足,害怕做一些正常人都会做的事情。

他在很多事情上缺乏自信,总是需要别人的肯定和鼓励,但同时又对别人的意见抱有极大的怀疑。

这种自卑自大、自夸自谦的矛盾心理,正是男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男主人公在小说中不断地对自己进行自我吹嘘,自以为是地夸耀自己的所谓“胆大”。

他自称可以饭后喝会陈醋或者嚼生姜,但实际上只是因为没有实在的朋友,没有能够在他面前获得一丝肯定的人,所以才需要不停地从外界获得肯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而这种做法正是男主人公内心深处对自己的不自信的表现。

男主人公的自卑心理隐藏在这些所谓的“胆大”之下,他常常拿自己和别人作比较,但却总是不自信地怀疑自己。

他对自己的价值没有真正的认识,总是需要从别人的嘴里听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弥补自己内心的空虚和不安全感。

男主人公还在小说中表现出一种以自己为中心,排除一切异己声音的自私和狭隘。

他对外界的事物和人的看法都是片面的、狭隘的,只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一面,而无法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待事物。

他对周围人的缺点和错误进行无休止的批判,却总是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

这种自私和狭隘表现了男主人公内心深处对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恐惧,对于批判和指责总是在潜意识里面保持着一种逃避和抗拒的态度。

男主人公的自卑心理和自私狭隘的性格使得他在小说中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困境。

他为了迎合别人的赞美和肯定,总是忽略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尤其是在追求美满的家庭生活的问题上,他一直在追求着别人的眼光和评价,而忽略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幸福。

他总是在外表上追求虚荣,却忽略了内心深处真正需要的东西。

这样的自我暴露不但让他走向了一种不真实的生活,也让他在心灵上饱受痛苦和困顿。

田山花袋《棉被》内容简介

田山花袋《棉被》内容简介

田山花袋《棉被》内容简介《棉被》〔日本〕田山花袋《棉被》是日本作家田山花袋的作品,写于1907年。

田山花袋,生于1871年,卒于1930年,原名录弥,幼年时做过书店学徒,自学获得写作才能。

小说的主人公竹中时雄是个已有妻室的中年文人,他收留了一个芳龄19的乡下姑娘芳子做女弟子,教她学写小说。

每当他给芳子讲俄国小说时,他就闻到一股“香水味、肉体味和女人味”,于是内心便激起了浪花。

他想,只要有机会,“冲破道义的约束和习惯势力会比裂帛还要容易”,但是基于环境道德观念他没有这样做。

后来芳子有了情人,他因在感情上失掉芳子而很不平静,于是写信给芳子的父亲,让他将芳子接回乡下去。

芳子走后,时雄来到她睡过的房间,看到她的棉被,“性欲、悲哀、绝望”猛地向他袭来。

他把脸贴在棉被上,尽情地闻着芳子的余香抽泣着。

这部小说是一篇活生生的、赤裸裸的大胆的人性的忏悔录。

作品通过对竹中时雄情欲苦闷的描写,一方面揭示“性欲”、“性冲动”作为一种基本人性的不可遏制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作家在创作方法上自我忏悔、自我暴露的追求。

从这个意义来讲,《棉被》是一部按照自然主义理论写成的小说,它的创作手法对自然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

从思想意义来看,《棉被》具有不可低估的社会认识价值。

芳子美貌温柔,性格开放,有独立自主意识,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主婚恋的“新女性”。

竹中时雄是一个小资产阶级利己主义者,他名为芳子的“保护人”,实为给她制造悲剧的罪人。

他自己要享有自由,却不愿结芳子以自由。

他执意把芳子从她的情人手中夺过来的举动是由于受“即使不为我占有也不能让给他人”的极端利己主义思想所驱使,这样做的结果是拆散了这对热恋中的情人,将芳子推进了痛苦的深渊。

作品通过芳子的悲剧命运揭露了明治维新后残存的封建势力和新起的资产阶级利己主义对社会的危害,同时也暴露出妇女解放问题的严重性。

《棉被》中传统意识与新女性形象的冲突

《棉被》中传统意识与新女性形象的冲突

《棉被》中传统意识与新女性形象的冲突摘要:《棉被》是日本近代自然主义作家田山花袋的中篇小说,被称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私小说的开山之作。

作品中描写新女性形象与传统意识的冲突,表明当时虽然处于男尊女卑等传统守旧思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但以横川芳子为代表的一批新女性已经开始觉醒。

新女性不仅争取自由,还有智慧、有信仰、独立,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不受男权主义观念的影响。

关键词:变化传统意识新女性“私小说”是日本文学中最独特的小说样式,直接反映出20世纪日本的社会特征、文化、民众心理。

其以作者自身为主人公,将身边的实际生活、心境和经历等坦诚地和盘托出。

通过小说从自我审视中寻求真理性。

《棉被》中新女性的出场作者通过作品中女学生横川芳子来表现新女性。

“社会日益进步,电车使东京的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女学生势力逐渐增大,想要看自己当时谈恋爱时的那种旧式少女也看不到了。

我觉得青年就算是青年,不管谈恋爱也好,谈论文学也好,讨论政治也好,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也不同于我们那个时代”。

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人对事物的看法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些都暗示着横川芳子是当时那个时代必然的产物。

主人公竹中时雄在新婚生活中再也不能寻求到快乐。

每天早上起床、上班,下午四点回家,盯着妻子的脸吃饭,然后睡觉。

他对这样单调的生活感到深深地厌倦。

这为时雄与横川芳子的邂逅埋下了伏笔。

横川芳子是神户女学院的学生,也是时雄著作的崇拜者。

虽然时雄的崇拜者很多,他一般都不予理睬。

但这次他给芳子写了回信。

为什么会给芳子回信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总共收到她三封热情洋溢的信,比起其他人更有诚意。

再是因为从芳子信中的语句来看,其表达的技巧令人惊讶,文字急速流畅,像是非常时髦的女性。

这与厌倦了单调的生活,深切地觉得如果可以的话再谈上一场崭新恋爱的时雄的愿望达成了一致,所以横川芳子这样的女性的出场是必然的。

横川芳子其新女性形象的表现作品中很多地方都表现出新女性形象。

《棉被》中的矛盾冲突和真实告白

《棉被》中的矛盾冲突和真实告白

《棉被》中的矛盾冲突和真实告白曹馨文田山花袋的《棉被》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也是日本私小说的奠基之作。

田山花袋在《露骨的描写》中说过“一切必须露骨,一切必须真实,一切必须自然”,而《棉被》就是田山花袋实现自己创作主张的一部作品。

评论家岛村抱月高度评价田山花袋的告白态度:这是一篇肉欲的人赤裸裸的人的大胆的忏悔录。

他通过大篇幅的心理描写诉说了一位不得志的生活乏味的中年作家对新派女性横山芳子的情感及肉体欲望和迫于社会道德压力而不断压抑自己感情的两种矛盾心情,文中的真实告白让人感到战栗,这在当时文坛引起了极大轰动。

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来分析充斥在小说中的种种矛盾,从而感受私小说的“真实告白”这一特点。

一、《棉被》中的冲突与矛盾祁婷在《论田山花袋〈棉被〉的多元错位》一文中说,《棉被》中出现了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错位、人物之间感知和行为逻辑的错位。

笔者认为,除此以外,文中其实还存在着很多矛盾与冲突,这些鲜明的矛盾形成对比,共同构成了小说的复杂性,让读者体会到人性的复杂与真实。

(一)竹中时雄的矛盾1.欲望和克制主人公竹中时雄是一位作家,却做着地理书编辑的工作,“他的文学经验落伍,至今没有机遇发挥全力,为此烦闷不已”。

而生活上也处于“新婚生活的欢乐消失殆尽,对这样的生活彻底厌倦,做什么都无法满足”的状态。

妻子是旧式女性,不能理解自己的理想和苦闷。

就是在工作不得志和生活寂寞的情况下,内心的欲望开始蠢蠢欲动。

第二章描写了时雄在遇到芳子之前的一段空想。

他想象和路上见到的女教师约会偷欢,甚至希望自己的妻子难产死去后娶她为妻。

在遇到芳子之前,时雄就靠对女教师的性幻想来排遣中年男人的寂寞。

时雄并不了解这位女性,只是因为她长得漂亮就整天幻想甚至诅咒自己年轻时挚爱的妻子,可想而知他的寂寞程度之深和欲望之强烈。

然而面对自己的欲望,他没有做任何实际行动,他甚至都没有和那位女教师打过招呼。

后来,时雄遇到新派的漂亮女学生横山芳子,她充满活力且崇拜自己。

郁达夫作品特点赏析

郁达夫作品特点赏析

郁达夫作品特点赏析郁达夫以写“穷”与“色”而著称,《沉沦》就是写色,写性苦闷的作品。

作品带有一定的自传性。

有郁达夫本人生活的影子。

主人公是一个患有忧郁症的青年留学生。

他孤独清高,多愁善感,自卑自傲。

对爱情的渴望,是他内心的情绪的核心。

但是,在异国他乡,由于“弱国子民”的身份,他总是感到被歧视的屈辱,根本而无法获得爱情。

于是就以一种变态的方式,发泄自己欲望。

作品以他的爱欲为中心,非常细致的展示出他的内心世界情感活动,并表达出个性解放、民族觉醒的时代精神。

这里,汇聚了两种思想,都是五四时代精神的反映或体现。

也就是个性解放的思想。

这里最强烈的体现出五四时代人的解放的呼声。

作品最突出的特色追求一种内在真实。

作品叙述的是日常生活琐事,没有任何重大事件,突出的主人公的心灵感受,挖掘人的内心生活,把一个忧郁青年的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非常细致的展示出来。

那种身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感,那种无法与人沟通苦闷,自卑、自怜,软弱,颓唐等心理活动都被充分地显示出来。

作品最惊世骇俗的对内心隐秘的欲望的大胆的暴露。

20世纪文学最早进行身体写作的作家,是郁达夫。

他是第一个进行身体欲望叙述的作家。

在孤独中,他渴望爱情,当爱情无法实现的时候,就以一种变态的方式,来满足性的渴求。

比如,作品先后写他手淫自慰、窥视女性洗澡,在野外窥视别人作爱,到妓院喝酒浇愁。

在叙述身体欲望的时候,作品往往展示主人公的那种“灵”与“肉”矛盾心理。

这种心理矛盾也是郁达夫其他写色的作品的基本模式。

一方面是一种道德意识,另一方面却是那种无法遏止的肉欲的冲动。

两方面不断的冲突、搏斗。

郁达夫把这种心理矛盾看作是“现代人的苦闷”。

作品中,在窥视的时候,自己不断地谴责自己,不断地忏悔。

逛妓院出来,就十分的后悔,感到自己的堕落,甚至想要自杀。

郁达夫作品的最大胆的地方就在这里。

它是对压制肉体、欲望的中国封建文化的最大胆的背叛。

把人性欲望看作是合理的,就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禁欲主义的否定。

欲望与理智之间——从精神分析学视角解读田山花袋的《棉被》

欲望与理智之间——从精神分析学视角解读田山花袋的《棉被》

欲望与理智之间——从精神分析学视角解读田山花袋的《棉
被》
王雪婷
【期刊名称】《文学艺术周刊》
【年(卷),期】2022()4
【摘要】明治末期,私小说在日本文坛风靡一时,一度成为日本近代文学的主流。

其中,田山花袋的《棉被》以其客观、露骨的平面描写被称为日本私小说的开山之作。

《棉被》讲述的是:和妻子育有三个孩子的中年作家竹中时雄,对妻子的爱已经荡然
无存。

此时,打扮时髦、充满青春活力的女弟子横山芳子,闯入时雄日复一日如死水
一般的生活。

时雄被年轻美丽的女弟子所吸引,产生情感与欲望,然而碍于师道尊严
和家庭道德,他只能强压自己的爱欲。

【总页数】4页(P27-30)
【作者】王雪婷
【作者单位】大连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田山花袋主体间性思想探析——以《棉被》为例
2.从田山花袋《棉被》看日本
私小说"私"的成因3.从《棉被》看田山花袋对基督教的态度4.从田山花袋的《棉
被》解读日本私小说渊源5.“描写”与日本近代小说的确立——再议田山花袋的《棉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棉被》看田山花袋对基督教的态度

从《棉被》看田山花袋对基督教的态度

从《棉被》看田山花袋对基督教的态度围绕《棉被》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自然主义和创作手法上,而作品中具有明显的基督教表象容易被忽略,《棉被》中的基督教徒形象具有鲜明而统一的特点。

出身虔诚基督教家庭的芳子却背板基督教教义、受基督教信徒资助的田中秀夫却认为基督教虚伪而要从事文学、基督教徒芳子的父亲却亵渎基督教。

据此,通过对《棉被》中体现的基督教表象的分析,探究《棉被》中田山花袋对基督教的态度。

标签:田山花袋;基督教;告白制度基督教在16世纪传入日本,初期出现过鼎盛的局面,但后来在日本的传播并不顺利,所以,对文学作品的影响还不大。

但是明治维新以来,各种西方思想一下子涌入日本,基督教也得到解禁,在文明开化的大环境下,得到了较好的传播,当时的基督教是时髦的象征,很多作家都至少在某一时期内倾心于基督教,并在作品中融入了基督教的思想,基督教开始对文学作品产生影响。

《棉被》发表于1907年,是基于作者田山花袋的自身经历而创作的。

花袋在作品中告白自己对妻子的厌恶及希望妻子难产死去的邪恶内心,也告白自己对芳子压抑的欲望以及得知芳子失贞后因愤怒和嫉妒而产生的非道德的想法,被认为是《露骨的描写》中的“一切必须露骨,一切必须大胆,一切必须自然”、“要大胆而大胆,露骨而露骨,甚至让读者感到颤栗”的理论的实践之作,也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作,可以说“告白”是《棉被》最大的特征,但是在明治时代基督教广泛传播的社会文化氛围下,作品中也闪烁着基督教的影子。

作品中竹中时雄和横山芳子被认为是以田山花袋和其女弟子冈田美知代为蓝本的。

故事以厌倦了基督教神户女学院的生活,怀着成为文学家的理想的芳子来到东京,成为时雄的弟子,在其门下学习为开端。

《棉被》中作者融入的与基督教的关联,也是以芳子为开端的。

《棉被》中芳子的“父亲和母亲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母亲更是优秀的信教者”,芳子的父母都是忠实的基督教徒,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成长起来的芳子,多少都受到熏陶,潜移默化地接受着基督教的思想。

对“私小说”虚构性的考察——以《棉被》的解读为例

对“私小说”虚构性的考察——以《棉被》的解读为例

84对“私小说”虚构性的考察——以《棉被》的解读为例文/张晗摘要:明治四十年九月,田山花袋的《棉被》作为“私小说”的开山之作,一经发表便在日本文坛上引起巨大的反响。

自此,日本“私小说”的时代悄然而至并迅速蓬勃发展。

“私小说”追求毫无保留的自我暴露,以现实性为其最大特点,但是作为“小说”,其虚构性又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以《棉被》的解读为例,试从“私小说”的诞生,《棉被》的创作分析和文本分析三个方面来考察“私小说”的虚构性。

关键词:私小说;虚构性;《棉被》一、私小说的诞生中村罗夫曾指出:私小说是“自然主义系统的最后一种小说”①。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田山花袋的《棉被》发表以前,自然主义流派还曾用过其他的文体形式。

比如,为了模仿左拉自然主义风格,永井荷风创作了《地狱之花》,完全照搬了法国自然主义小说的文体样式和创作手法。

再比如岛崎藤村的《破戒》,虽然被认为是日本自然主义流派成熟的代表作,但是它的取材视角也极大地受到左拉自然主义风格的影响,它是以广阔的社会视角来写实的。

至此,日本的自然主义都未从法国自然主义的影子下脱离出来,直到1907年,田山花袋《棉被》的问世,才最终在文坛上诞生了日本特有的小说文体——私小说。

日本自然主义流派重视“人”的自然属性,追求从灵与肉的侧面来把握人生的真实。

这种文学倾向培育了私小说诞生的土壤。

于是,进入自然主义文学活动中期,一些作家开始把笔触转向以自己周围的生活为背景,追求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

正如岛村抱月主张的“内在的写实”,主要描写丑恶的人性和痛苦的内心。

私小说便是经过这种自然主义文学的遗传和变异,逐渐发展成为日本文坛上一种特殊的小说样式。

然而,日本的自然主义,收存收存一方面受法国左拉自然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继承着很多浪漫主义元素,逐渐形成的“混血”文学流派。

同时,它既直接受到法国自然主义的影响,同时又从本质上不同于法国自然主义。

因为“在欧洲文学中,自然主义是作为浪漫主义的反动而出现的。

客观描写与主观抒情——试比较《棉被》和《沉沦》

客观描写与主观抒情——试比较《棉被》和《沉沦》

书局出版的小说集《 沉沦》 中。《 沉沦》 的故事情节很
简 单 ,描 写 的是一 个 留学 日本 的 中国青年 的挫折 和
自疚 。 小说 主要 的背景 和作 者 当时所处 的背景相 同 , 小 说 基 本 以作 者 当时 在 日本 留学 的经 历 为 基 础 写
成 。主人公 “ 是 个孤 独 、 他” 敏感 、 弱而 又 自怜 、 纤 感
露和 自我表现 、 白体创作手法、 告 从作家个人身边琐
事 中取 材 的取 材 方 法 、 现 “ 与 肉的 搏 斗 ” 等 。 表 灵 等
正宗 白鸟盛赞其 为 “ 明治文 学史上 划时代 的小说 ” 、
中村光夫从它对后来 自然派作品的巨大影响角度 ,
认 为《 棉被 》 日本近 代小说 史上具 有纪念碑 意义 的 是
味和汗味 , 不知怎的 , 竞使时雄心跳起来。尽管棉被 的天鹅绒被 口特别脏, 他还是把脸贴在那上面, 尽情
地 闻着 那令 人依 恋的女 人味 。性 欲 、悲 哀和绝 望猛
内心当中, 同主人公一起苦 闷, 一起嘶喊。例如当学 校里毫无半点生趣 的讲义令主人公 “ 他”感到无聊
时, 当作为 异 国子 民的他不 能感 受 到周 围同学 间 、 朋
作 品 ,创作 于 l2 年 。① 91 当时郁 达夫还在 岛 国 日本
的大学 学经 济 。该小 说 于 同年 1 收入 上海 泰 东 0月
《 棉被 》 一篇 中篇 小说 , 治 四十年 (97 九 是 明 10 ) 月发 表于《 小说》 新 。小说 没 有 像样 的 故事 情 节 , 描
写 的是一 位作家 和他年 轻 的女 弟子之 间的 “ 中年 的
恋情 ” 。实际上 , 至可 以说 连 恋情 都说 不 上 , 甚 只是 主人公 一厢情愿 的单相 思而 已 。作 者 田I花袋 在作 l l 品 中将 自己的体 验呈 现在读 者面前 ,因为作 品 中的

论日本告白小说中的意识流现象——以《破戒》和《棉被》为例

论日本告白小说中的意识流现象——以《破戒》和《棉被》为例
以此说 明真实是告 白小说 的生命 , 为 了获取这种真
这种 自由联想 的运用 在两部小说 中随处可见 : 在《 破戒 》第一章 ,丑松 由被赶 出旅馆 的大 日向想
起 了 自己 , 然后 又想 到了父亲 , 继 而引出了父亲 给
实, 隐瞒是不被允许 的,也正因如此 , 作家们 的坦 诚往往会 给 自己及他人招致非难与麻烦 。 2 . 涉及隐私的题材 告 白小说 多涉及 不能 言说 或者羞 于启齿 的东 西, 不管是作家 的亲身经历还是 与作家无直接关 系
论 日本告 白小说 中的意识流现 象
— —
以《 破戒 》和 《 棉 被 》为例
李 格
( 华 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0 0 )
摘 要 :告 白小说是 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特 有的一种 小说 样式 , 作为其 中的典 范之作 ,岛崎藤村的 《 破
戒》和田山花袋的 《 棉被》 ,因为侧重人物 内 心感受的描写, 在写作技巧上出 现了很多意识流现象,反映

( 二 )日本社会现 实 :诱 引 在 明治维新这样一个社会变革时期 , 在各种思 想的冲击 下 , 知识分子长期处在 自我分裂 、自我矛
盾 的精神 困境之 中。 日 本 为了尽快 成为一个近代 国
家而大力 提倡 “ 文 明开化” ,西方的 自由观念和近
代文明随着大量西方书籍 的翻译进入 日本 , 促使了
第2 4 卷 第7 期 2 0 1 5 年 7月
牡丹江大学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M u d a n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V o 1 . 2 4 N o . 7 J u 1 . 2 O 1 5

田山花袋《棉被》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

田山花袋《棉被》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

田山花袋《棉被》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田山花袋《棉被》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导语】:《棉被》外国文学作品简析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田山花袋(18721930)的代表作。

浅析日本私小说的特点——以《棉被》和《新生》为例

浅析日本私小说的特点——以《棉被》和《新生》为例

2015-2016学年第1学期日本文学选读期末报告2012级日语2班洪婉静 1203022217浅析日本私小说的特点——以《棉被》和《新生》为例私小说是出现于二十世纪日本文学的一种特有题材,它受西方自然主义影响,发迹于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成熟于反自然主义文学,体现了日本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1]日本很多著名作家如田山花袋、岛崎藤村、德田秋声等都写过私小说,文坛对于私小说也是褒贬不一,还没有统一的定论和界定标准。

但从另一个侧面也足以反映出私小说在那一时期的兴盛,在那时文坛上的统治地位。

“私小说”这一独特的文学样式为何在日本如此广为流行?其特点是什么?拙文以田山花袋的《棉被》和岛崎藤村的《新生》为例,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

由于私小说的产生主要受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日本人的国民性以及近代日本文学的超政治性等原因的影响,这就使得私小说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一、以“自我”为中心私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取材于身边琐事和作家私生活,以“我”为第一人称。

私小说的题材多是发生在作者自己身边的事,作者只是在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生活,因此不需要虚构惊险离奇的情节和假设巧妙周致的结构,只要按事物的本来面目描写,不加粉饰地记录自己的真实情感即可。

《棉被》正是由作者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写成的,小说中男主人公时雄其实就是作者自己,是完完全全未经任何艺术加工的“原生态”的作品。

[2]田山花袋在《小说做法》一文中曾经谈到《棉被》的写作动机:“我的《棉被》与作者没有任何考虑。

既不是忏悔,也不是故意选择那种丑事而写下来。

只不过把自己在人生中经历的某种事实展现在读者面前罢了。

”田山花袋将自己和美知代的交往遵照事实地写入小说《棉被》,表达了“我”对自己的女学生深深的爱恋之情,更主要是刻画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发生的事件及其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

《新生》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家岛崎藤村根据自己与侄女之间的乱伦关系创作的自传性小说。

乱伦事件的主角岛崎藤村借小说摆脱了阴影,获得了他所期待的“新生”,并提高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却彻底葬送了另一当事人一生的幸福,不得不背井离乡。

从《棉被》看日本的“私小说”

从《棉被》看日本的“私小说”

作者: 张彤
作者机构: 大连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出版物刊名: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27-128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4期
主题词: 日本近代文学;“私小说”;《棉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著名作家;近代文学史;俄罗斯;小说家
摘要:一、私小说的产生所谓"私小说",是日本近代文学中,受俄罗斯、法国影响而产生的一个流派,它是涵盖整个日本近代文学的一种独特的小说样式,它的作者包括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众多小说家。

大正年间著名作家久米正雄曾说:"现在,几乎所有的日本作家都在写‘私小说’。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究者们回首近代文学的全过程,更明确地发现:"在现代日本作家中,无人没有写过私小说。

"可以说,"私小说"的精神与方法浸透了整个日本近代文学史。

日本"私小说"的产生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日本“私小说”的典范之作《棉被》(一)
论文关键词:私小说;人性;自供状;灵与肉;社会道德
论文摘要:日本的“私小说”产生于日本特定的社会环景。

田山花袋的《棉被》则是日本“私小说”的先河。

《棉被》是作者“人性”的自供状,是田山花袋灵与肉的内心搏斗过程。

简单地把“私小说”斥为作家个人感情的无病呻吟是不公平的。

“私小说”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影响。

《棉被》写出了道德战胜肉欲,强调了人的社会道德与责任,维护人伦与家庭,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日本“私小说”的产生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和原因的。

20世纪初的日本资本主义正在蓬勃兴起,统治阶级穷兵默武的军国主义政策与劳苦大众痛苦生活的矛盾十分尖锐激烈,有一些作家面对这一现实,感到苦闷仿徨,他们对社会现实不满意,但是无可奈何。

他们不想为军国主义的政策歌功颂德,为了逃避现实,他们把笔触转向对个人内心境界的探求,实质是在个人的小天地里麻醉自己的意志,逃避现实斗争的烦恼。

当时,葛西善藏、宇野浩二、志贺直哉等作家,都相继出现这种情况,他们争相描写夫妻吵架、儿女私情,把油盐酱醋之类的生活琐事写进小说。

一时“私小说”竟成了文坛主流,成为一种趋势和时尚。

这些作者在作品中,往往把自己的“隐私”毫无保留地暴露给读者。

而1907年田山花袋的《棉被》,可以说是开了日本“私小说”的先河,小说的成功,奠定了他在近代文学中的地位。

《棉被》的主人公竹中时雄是一个中年作家,已经有3个孩子。

一方面,创作生涯几经周折,现实的混乱使他压抑,创作难以为继,他只好到一个编辑部当编辑糊口。

另一方面,回到家中,面对走路像鸭子的妻子,没有了往日的温情和热情,生活了无生气。

就在他苦闷寂寞之时,有一天来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横山芳子。

芳子要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文学创作,竹中时雄被少女的美丽所吸引,同时他也觉得那女子对他有意。

他为此深深地躁动不安。

《棉被》是作者“人性”的自供状。

田山花袋把竹中时雄对芳子的暗恋心理活灵活现地记录下来。

实质是田山花袋灵与肉的内心搏斗过程。

这里的“人性”指的是男子对美女的爱。

这种爱也可以说是人性的正常表现,或者说符合人性。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告诉我们,性的冲动是人类的最底层最原始的“自我”下意识表现。

竹中时雄喜欢芳子,他工作的时候都想着芳子,见不到芳子,他会无端发闷,甚至发脾气,他深深地苦恼了。

但另一方面,他是长者,为人师者,他是作家,为师的社会道德、职责与本份,又不时地阻止竹中时雄,不让他袒露自己的真实情怀。

“那充满感情的无数封书信,说明两人的关系绝非寻常,正因为有妻室儿女,有社会舆论压力,又是师生关系,才没有陷人热恋的深渊”。

可是,“在一起说话,心里扑通扑通直跳,目光碰到一起,就会喷发出火花,其深处确实隐藏着强烈的风暴。

只要一有机会,那隐藏在深处的风暴马上就会得势,而妻室、社会舆论、道德、师生关系都会被一概置于脑后”。

竹中时雄在想爱又不敢爱之中挣扎煎熬。

作为一个血气刚烈,体格健全的男人,他很想得到芳子的爱情。

因为妻子对他已经完全没有吸引力,没有了冲动。

可是,作为老师,为人师表绝对不能对女弟子有任何非份之念。

况且,自己还是个作家、编辑,接受过正统教育,懂得社会道德和责任,自己不能有越轨行为,更重要的是,自己是个丈夫,是个父亲,绝对不能抛妻弃子。

最后,竹中时雄终于还是用传统的观念战胜了自己肉欲的要求。

日本的“私小说”对中国的一些作家也是有着影响的,如郁达夫等人,就受过“私小说”的影响。

同时,“私小说”也不能说只是作家自己个人感情的无病呻吟而毫无社会意义,这也是不公平的。

我认为,像《棉被》这部小说应该也是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的,它肯定了竹中时雄的选择,让作家的理性判断战胜了感情的冲动,弘扬了人的社会道德、社会责任,减少了破裂家庭的产生,维护了人伦与家庭,道德战胜了肉欲。

这无疑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即使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认可这种价值观、人生观的。

日本著名评论家岛村抱月指出:“这是一篇活生生、赤裸裸的,大胆的人性的忏悔录,从这点来说,明治时代自有小说以来,早在二叶亭、红叶、藤村诸家所见端倪的东西,到了这部作品里,已经最明白而且有意识地表露出来了。

”田山花袋
具体细致地表现了人的难以抑制的野性肉欲,同时又用理性的一面和它对照,相搏杀,向读者真实地展示了一个现代性格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

岛村抱月认为:“这正是这部作品的生命,也是它的价值所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