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态势与策略(最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得体会: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态势与策略(最新)
医药产业是维持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的产业体系的总称。

在发达国家,医药产业己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强大支撑,如与医药产业相关的健康产业占GDP的比重,美国超过18%,
加拿大、日本、欧盟等国家也超过10%,且各国医药产业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近年来,我国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推进医药产业的发展。

X 作为全国的医药产业大省,展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医药产业主要分布于X、X、南京、苏州、无锡等市,已经基本形成以X 中国医药城为核心,南京、X、无锡、苏州、南通等沿江城市为南翼,X、X 为北翼的“一核两翼”产业布局。

医药产业“一核两翼”发展态势
X中国医药城成为X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

2005年2月,X省委、省政府综合X医药产业基础以及国内外医药产业发展趋势,作出“设立医药产业园、打造中国医药城”的战略决策,建立了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

十多年来,中国医药城逐步探索走出了一条集聚高端人才、引进高端成果、落户高端企业、发展高端产业的医药专业园区发展路径,创新资源加速集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合作广泛开展,品牌形象逐步确立。

其中的龙头企业扬子江药业集团,连续多年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前列,2017 年产值超过700 亿元。

专业化、集群化是发展医药产业的必经之路。

中国医药城始终突出专业引领,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核心竞争优势。

一是产业专业化。

中国医药城建设以来,始终围绕“医” 和“药”主题,致力于打造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完善的产业
链推动各类资源的快速集聚。

二是政策专业化。

在药品生产、医疗器械、成果创新等方面,中国医药城制定出台了系列政策,推进产业做大、企业做强。

与此同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如2013 年国家新型疫苗及特异性诊断试剂产业集聚发展试点成功获批,为全国第一家。

三是服务专业化。

根据医药产业特点和专业化要求,不断优化部门设置,通过设立企业服务中心、人才服务中心、平台服务中心、科技服务中心、新药申报中心等部门,构建了适应医药产业发展的完备的服务支撑体系。

徐连经济带成为X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北翼。

X 医药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形成了化学创新药、现代中药、医疗设备及医用材料三大产品集群,2017 年全市医药制造业完成产值666.60 亿元。

恒瑞医
药、正大天晴、豪森药业和康缘药业均位列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前40 位“十三五”期间X 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布局抗病毒药物、手术用药、抗肿瘤药物、心脑血管系统药物等特色创新药物产业,着力突破仿制药领域,引进创新型企业,仿创结合,参与国际仿制药市场竞争,积极推动国产药品的国际化进程。

X为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目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把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积极打造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特色产业集群。

以万邦生化、恩华药业为龙头的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取得新突破,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进程加快,万邦生化成为国内最大的胰岛素生产基地。

2017 年全市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668.18 亿元,形成了以生物制药为特色,生物制药、化学药新型制剂、高端医药器械、现代中药和保健品等门类综合发展的势头。

位于X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X 省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科技产业园,以“生物技术成果转化、新医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基本功能,着重发展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吸引生物医药类数十家龙头企业入驻。

位于X 和X之间的新沂市和邳州市,也各自拥有特色鲜明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优势。

新沂市的超大型项目必康新医药产业综合体建设正全速推进,该项目位于连霍高速两侧,占地4000 多亩,以大健康领域的“工业4.0 ”为目标,以大数据为支撑,以智能制造为基础,打通医药生产、大健康消费品定制、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养老服务等各领域。

银杏是邳州市最具特色的产业资源之一,当地形成了银杏产业的深加工体系,有全国最大的银杏保健品生产企业X佰康生物科技,研发生产了6 大类25 种银杏保健、食品产品。

苏南沿江成为X 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南翼。

X集聚了X四药、X 制药、亚邦药业等一批知名的龙头骨干企业。

X四药的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缬克”于2015年初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X 制药是国内独家生产沙利度胺片的企业;X方圆的一类新药依替米星,其原料药产量占市场的80%。

作为全市重点培育的十大产业链之一,新医药产业以X 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园和西太湖国际医疗产业园为产业主要依托,在扩大园区规模的基础上,实行差异化发展。

其它苏南城市也立足于自身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态势。

苏州大力发展“互联网+”医药服务,兴办虚拟中药房,对中医药供应链条和中药饮片集中配送进行流程再造,让越
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中医药的便利;南京拥有南京药谷等一批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且高校、科
研机构众多,临床资源丰富,配套服务平台建设相对完善,生物医药技术人才云集,产业创新
能力突出,形成了独特的发展优势;南通地处上海医药产业乃至全球医药产业发展转移的承接
带,独特的区位优势加上省内良好的医药产业发展政策,使南通医药产业近年来出现了巨大的
变化,实现了飞速发展和提升;无锡有众多跨国药企,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加快引进一批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企业和重点研发项目,努力保持在全省乃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领先地位。

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医药产业创新动力不足。

由于制药业的研发投入大,高额的成本使得制药企业创新意愿不足;专利保护制度还不完善,开发新药的高风险缺乏相应的高收益作为补偿,使得企业缺乏创新动力,产品差异度较低。

大量化学药品为仿制品,中药现代化水平不高;医药企业平均研发经费仅占销售收入的3%左右,其中技术创新型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也仅为5%—8%,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

医药企业核心能力不强。

企业创新研发能力不足,基础研究与医药生产脱节,导致全省医药企业总体上核心能力不强。

企业在高附加值市场的份额依然有限,医药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全省虽然拥有大量医药制造企业,但高端医药产品占比少,新品开发滞后,产品更新较慢。

应用性人才不足。

X 省医药研究机构和科研人才较多,但应用型的人才较为匮乏。

医药研发及人才培养与X 省产业需求与规模不匹配。

应用型创新人才不足限制了企业的研发创新,使部分企业不得不通过研发中心外移等方式解决人才需求,同时也削弱了医药企业的竞争力。

医药产学研耦合效率不高。

虽然南京、苏州等地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学研链条,但产
学研各自为政、重复投入的情况较为普遍,产学研交接的部分做得不是很到位,不能有效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制药企业的交叉优势作用,产学研脱节现象严重,导致技术创新链条不完整、研发成果转化率较低。

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思考
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是X计划加快培育的13 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

加快医药产业发展,需要从前瞻性、开放性的角度加以引导,提升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水平。

首先,科学规划布局,培强做大医药产业集群。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产业体系,避免无序开发、重复建设、低水平发展。

发挥X的制造优势,紧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医疗器械、功能性保健品等高端制造。

加大对市场前景广阔、高成长性的医药产业集群的扶持力度。

支持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强做大医药产业集群。

规划构建特色鲜明、功能互补、集约发展的产业布局,重点支持3—5 个左右区域性大健康产业集群。

对于“核心”,延伸到周边的镇江、扬州、南通地区,凸显生物医药产业和化学原料药特色优势,做强中国医药城,构建医药研发、生物医药、医药试剂产业集群。

对于“南翼”,利用苏州和无锡集聚世界知名医药企业的影响力,以南京医药国际健康产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园、X 无锡医药高新产业群为依托,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医药制造产业集群。

对于“北翼”,依托X 医药产业优势及优质医药资源,打造抗肿瘤药物、中枢神经药物、现代中药等特色医药产业集群,依托X、宿迁中药种植、天然药物栽培以及研发制造的优势,加快发展中医药特色产业集群。

其次,加大创新力度,推进产业升级。

医药产业是新兴产业,只有不断融入新的尖端技术、新的设计理念,才能及时更新换代,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为此,需加大研发力度,增加研发投入,大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快与生命科学、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产品等领域的科研院所的全面合作,鼓励研究机构与企业资源共享、联合开发。

建立公共创新平台,完善产学研交流互动平台,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同时,要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吸引生物技术人才加盟健康产业,引进培养创业领军人才,打造高水平的健康产业研发队伍,增强健康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再次,充分运用“互联网+”打造新模式、新业态。

互联网作为引领时代潮流的先进生产力要素,正在推动着各行各业的革命性发展,“互联网+”同样成为大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手。

为此,要支持基于互联网的产学研整合,建立医药技术与服务平台,强化医药科研的转化;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生产监督平台,保障药品产品质量;完善网上药品招标采购平台与基本药物制度对接;构建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现代医药物流体系;搭建药品供应的互联网平台,以便患者获得高质高效且价格合理的产品。

X、X、南京、苏州、无锡、X 等地具有较好的医药产业基础,要加快医药服务云平台建设,构建医药产品服务网络,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