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金融史概述-81页PPT资料
中国金融史

公元前118年(武帝元狩五年),铸造五铢钱,每枚重5铢,钱面铸“五铢”二字, 周边有轮廓。公元前113年(武帝元鼎四年),汉武帝对钱币制度进行整顿,采取两 条措施:一是统一铸币权,五铢钱由中央政府的上林三官负责铸造,禁止各郡国 铸钱,此前郡国所铸之钱一律销毁,并将铜材运交上林三官;二是全国统一使用 上林三官铸造的五铢钱,非三官钱不许使用。 3、评价 汉武帝改革钱币制度,推行五铢钱,是继秦始皇统一货币后中国货币史上又 一件大事。这次钱币改革为中国古代货币开辟了一个新阶段,创造了一个适合社 会经济发展的新的钱币体制。五铢钱继承了半两钱的形式,其重量又经过数十年 的探索才确立,适宜使用,便于流通,是最为理想的封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的 媒介,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直到唐初,700余年时间而不衰,成为 中国主要的货币。这次钱币改革确立了中央政府的货币铸造权和发行权,禁止私 铸,这有利于货币的统一和币值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政权的巩固,也有利于 安定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五)唐高祖改革币制 公元621年(武德四年),唐高祖对钱币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废除五铢钱,铸 通宝钱。通宝钱仿五铢钱,每枚重2铢4 纍,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 ,成色以铜为主,掺以锡和白镴,钱面铸“开元通宝”4字,钱文用隶书。自此 ,在中国历史上行用了数百年的铢两货币被废除,进入通宝钱阶段。
布币:是由农耕工具演变而来,主要流通于中原地区的农耕地带。布币的基 本形状如铲,在此基础上变化多端,按具体形状又分若干种。它的演变大体可分 为三个阶段:即原始布、空首布和平首布。 平首布一般都有文字,多数的文字是地名,以表明出处,但也标明重量的, 如“一两”、“十二朱”、“朱”、“两”都是货币单位,可谓最早的铢两货币 。 刀币起源于渔猎地区和手工业地区,是由实用的刀演化而来,基本形状如今 日之大刀。 环钱大概是由纺轮演变而来,圆形、中心有孔。孔又有圆形和方形,故有圆 形圆孔和圆形方孔的区别,内外边缘又有有轮廓和无轮廓两种。环钱多数都有文 字,或标地名,或标重量和单位。环钱是铜钱的原型。 蚁鼻钱专指楚国的铜贝,又称为“鬼脸钱”。 2、黄金、郢爰 战国时,黄金被大量使用,开始发挥货币的某些职能。此时黄金作为货币, 还是称量货币,按重量行使,它有两个单位,一个是斤,一斤合16两;另一个是 镒,一镒合20两。 郢爰是楚国的货币。
中国古代经济总论PPT课件

②但到了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
成了主要方面。明朝中后期,生产力水平提高, 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 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抑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 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 农业也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水平之上, 抑商的结果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 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商业资本的 积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发展,从根 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古代经济发展原因 (包括共同原因和特殊原因)
1、历代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战国: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确立了新的封建制度, 使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用; 兴修水利,以预防水旱灾害。 秦: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统一度量衡、货 币;修灵渠,中原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南朝:南朝:西晋末年,大批北方农民南迁,为南 方增加了劳动力,带来了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相 对稳定。
休养生息政策
5.反映思想:道家的( 无为 )为主体,体 现了儒家的( 仁政 )思想和墨家的( 兼爱 ) 思想。 6.作用: 积极: ① ; ② 。 消极:① ; ② ; ③ 。 7.存在一些问题: ①没有触动根本的问题: (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 ②把农业发展与工商业发展对立起来。
归纳
以农立国的思想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 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 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 与此同时,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 即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向倾斜。 古代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原因 因为农业的发展:⑴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 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其规律为:农业发展→治民→治国。 ⑵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 标志。 ⑶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⑷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中国古代金融史概述

中国古代金融史概述中国古代金融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商周时期。
在中国古代社会,金融活动起初是由富有的贸易商人和土地所有者来控制和操作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融活动逐渐发展成专门的行业,并逐渐形成具体的金融制度和规则。
本文将对古代中国的金融发展做一个概述,介绍主要的金融制度和手段。
1.货币的起源与发展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在古代中国的金融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早的货币形式可以追溯到商代的贝币和铜币,随后发展为战国时期的铸币制度。
汉朝时期,由于贸易的扩大,丝绸、银子等成为重要的交换媒介。
而到了隋唐时期,纸币的出现使得金融交易更加便捷。
2.金融机构与贷款古代中国的金融活动主要由一些金融机构来承担,比如钱庄、典当行、银号等。
钱庄是古代金融活动的主要场所,主要提供借贷、存取款、兑换货币等服务。
典当行则提供以物易贷的服务,为商人和个人提供抵押或典当贷款。
而银号则是提供贸易结算和兑换货币的机构。
这些金融机构在古代中国的贸易和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3.利息制度与金融交易手段在古代中国的金融交易中,类似于现代的利息制度也得到了发展。
商代时期已经存在借贷行为,并有相关的利息规定。
在后来的历史时期,利息因金融活动的扩大而逐渐得到规范和商定。
此外,金融交易手段也在不断创新。
比如,票据交易在唐代已经开始出现,为古代金融交易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4.中国古代金融与国家政治的关系中国古代金融与国家政治密不可分。
在古代中国的历史时期,大量的金融手段被用于筹措军费、税收等政府支出。
金融机构也被国家统一管理,以维护国家财政的稳定。
同时,政府也发布了一系列关于货币和金融交易的法规和政策,以保障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
5.中国古代金融的贡献与启示中国古代金融的发展为后来的金融体系和制度奠定了基础。
例如,古代中国发明了纸币和银行制度,为后来的金融交易提供了便利。
另外,中国古代金融活动的规范性和制度性也对现代金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中国金融史 第五章 两宋时期的金融 ppt课件

ppt课件
6
▪ 3.宋真宗-赵恒
▪ 设江州、建州钱监,四个著名钱监:+饶州、池州
▪ 咸平年间每年铸造135万贯铜钱;景德年间达180余万贯。
▪ 1005年,与辽订立和约,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 20万匹,史称“澶渊之盟”。
▪ 4.宋仁宗-赵祯:经济繁荣,科学技术、文化得到很大发展
▪ 在位中期爆发第一次“宋夏战争”,军费骤增,三年交战, 1044年签订“庆历和议“也称“宋夏和议”。西夏元昊 向北宋称臣,但北宋每年给西夏岁币绢15万匹、7万两银 和3万斤茶叶。
种,往往还有折三、折五与当十钱。 ▪ 4.钱名种类繁多:盛行年号钱,每改一次年号铸一种钱。 ▪ 北宋以铜钱、小平钱为主,南宋以铁钱、折二钱为主。
ppt课件
4
▪ (一)铜钱、铁钱
▪ 宋代商品经济有很大发展,但由于小生产方式作为 其基础,因而市场交易具有细碎性的特点。单位价 值较小的铜钱则能够适应小商品生产,决定着铜钱 是宋代主要的货币。
▪ 白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 绢帛逐渐丧失货币职能,退回日用品地位。
ppt课件
3
▪ 一、宋代的金属货币流通
▪ 宋代钱币的特点 ▪ 1.币材种类多:铜钱、铁钱、纸币 ▪ 2.流通具有地方性
(1)北宋:十三路专用铜钱;各别路专用铁钱;陕府西 路、河东路铜铁兼用。
(2)南宋:东南用铜钱;四川用铁钱(各地都用纸币) ▪ 3.钱币分大小,铜铁钱比价不固定:有小平钱和折二钱两
——黄金在宋代没有实现货币化,并非真正货币。
▪ 原因:不具备转化为货币的条件
▪ (1)黄金比白银稀少,生产成本更高,而唐宋时期的交 换尚不足以维持相当规模的黄金专业化生产;
▪ (2)黄金自身单位价值含量大,与普通商品乃至白银的 比价过高,难以适应交换需要,无法与商品世界的抽象价 值形成稳定的通约关系;
古代中国的经济.ppt

私田大量出现
②直接原因: A齐国管仲“相地 春秋时各国的 而衰征”
实际上承认了私田合 法化,促进土地制度
税制改革
B鲁国“初税亩”
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 化。
③其他原因 :由于战乱劳动力减少
战国时,各诸侯国通过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
制,肯定了土地私有制。(商鞅变法)
①大量公田被抛荒 C.表现: ②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小农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2、条 件:
1)铁犁牛耕出现和普及; 2)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特 点
1)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一家一户)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 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精耕细作
4、弱点: 脆弱性
1)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2)封闭性:相互之间缺乏交往与合作
3)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
2、不利:
①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抗天灾人祸能力低。
②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顽固
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与多重盘剥
17
六、古代社会赋税制度
18
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作用或影响
相地 而衰 征
春秋时 根据土地的数量和质量 期齐国 征税
承认土地私有
初税 亩
编户 制度
租调 制
春秋时 无论公田私田皆按亩纳 期鲁国 税
7
1.井田制:
(1)发展历程:始于商—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 除于战国
(2)实质: 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是贵族土地所有制。
(3)主要内容(特点): 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8
(4)瓦解
A.时间: 瓦解——春秋时期
中国金融史绪论PPT课件( 39页)

四、中国古代金融的特点:
(一)中国古代货币的特点: 1.连续性:上下五千年,经久不衰,硕果仅存。 2.圆形方孔钱:便于携带,不易磨损,有利于清算,至少2000年历史。 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时期的交子,产生的经济与技术原因。 4.中央垄断造币权: 机构设置上:财政机构大都监管金融 货币政策的推行:政府独揽造币权,造成恶钱劣币充斥,通货贬值。 货币与财政的关系:“钱荒”与“银荒”即通货紧缩,铸钱速度跟不上
• 以信用合同为凭据,收息合乎官定标准,知情人可从旁作 证,民间赊贷要依法计息。
• 唐代的信用制度:南北朝时期,寺院成为放贷经营场所。
• 宋代的信用制度:对履约主体作出明确规定;债的履行, 对标的物的数量与质量都提出要求。履约期限的计算,作 出明确规定。债务的逾期有处罚规定;平等行使真实意愿 的权利。
课时安排:
• 第一章:第1周
第七章:第7周
• 第二章:第2周
第八章:第8周
• 第三章:第3周
第九章:第9周
• 第四章:第 4周
第十章:第11周
• 第五章: 第5周
第十一章:第12周
• 第六章: 第6周
第十二章:第13周
• 第十三、四章:第14周 第十五、六章:第15周
• 第10周放假,第7周半期考试,
•
6、人性本善,纯如清溪流水凝露莹烁。欲望与情绪如风沙袭扰,把原本如天空旷蔚蓝的心蒙蔽。但我知道,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不管乌云密布还是阴淤苍茫,但依然有一道彩虹,亮丽于心中某处。
•
7、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只要你不颓废,不消极,一直悄悄酝酿着乐观,培养着豁达,坚持着善良,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
古代的货币进入了早期的发展
货币金融史资料

第20页/共83页
第2节 五铢钱制度的建立
第21页/共83页
一 背景
1 汉初的经济情况: 经济残破; 半两钱败坏 (榆荚钱)。 2 西汉前期币制的多次更改 。文帝五年( BC175)发行的四铢钱(钱文仍为半两) , 为其中最重要的改革 ,行用三四十年 , 为五铢钱制奠定了基础 。武帝发行之皮币 与白金币。
货币广泛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农副 特产的交易;城市的交易; 非商品领域的 买庸与租购土地; 财税。 高利贷: 私人借贷; 官府借贷。 货币拜物教:“千金之子 ,不死于市 ”; “人富而仁义附焉 ”。货币权力扩大。
第17页/共83页
第2章 秦汉货币状况:秦半两及五 铢钱
第1节
秦始皇统一全国货币
第36页/共83页
③短陌。 陈(557-589): “太货五铢 ”。
第37页/共83页
四 北朝的铸币流通
北魏:“太和五铢 ”。“永安五铢 ”。私铸盛行
。
东魏:沿用永安五铢 。西魏大统六、十二年(540 , 546)两次铸五铢钱。 北齐:“常平五铢 ”。北周:三次铸钱 。周武帝 保定元年(561)铸“布泉 ”,一枚当五枚五铢钱 , 并行流通;建德三年铸“五行大布 ”,一枚当 十枚布泉;静帝大象元年(579)铸“永通万国 ” 钱 ,一枚当十枚“五行大布 ”。 至南北朝之末 ,冀州以北 , 民间以绢布交易 ,五 岭以南则以盐米布交易。
第35页/共83页
三 南朝的铸币流通
刘宋(420-479):“ 四铢”钱,重如其文。劣 币充斥 ,流通紊乱。 南齐(479-502):齐武帝四川铸钱“千余万 ” , 因费多停铸。 萧梁(502-557): ①大铸铁钱 。梁武帝普通四年(523)始铸背有四 出文的铁五铢钱 ,为我国货币史上政府第一次大 量铸铁钱 。曾禁铜钱流通, 以至“交易者以车载 钱 ”,物价腾涌。 ②梁武帝天监元年(502) 曾铸铜钱 。五铢钱 ,“ 肉好周廓 ”;“公式女钱 ”。
中国古代金融史概述

金融自由化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金融自由化成为趋势。 中国古代金融的局限性如金融抑制,为现代 金融自由化提供了启示,如放松管制、鼓励 创新等。
金融机构与业务创新
金融机构
古代中国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钱庄、 票号等,这些机构在当时发挥了重要 的金融中介作用。
业务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古代金融机构 不断创新业务,如钱庄的汇兑业务、 票号的异地存取等。这些创新满足了 当时社会的金融需求。
THANKS
02
缓解商业融资难题
金融业向商人提供贷款,缓解了 商业融资的难题,促进了商业的 创新和发展。
03
推动商业信用体系 建设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商业信用体 系逐渐完善,商业信誉成为商业 交易的重要保障。
对手工业的影响
促进手工业发展
金融业对手工业提供贷款支持,帮助手工业 者购买原材料、更新设备等,促进了手工业 的发展。
历史研究的意义
通过研究中国古代金融史,可以揭示不同历史时期金融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探 究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作用,为历史研究和经济学科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研究范围与方法
研究范围
中国古代金融史的研究范围涵盖了从 先秦至清末各个历史时期的金融活动、 金融机构、金融政策和金融思想等方 面,需要全面梳理各个时期的金融发 展状况。
中国古代金融史概述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中国古代金融起源与发展 • 中国古代金融制度与机构 • 中国古代金融思想与实践 • 中国古代金融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中国古代金融的局限性与现代启示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金融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研究中国古代金融史有助于深入理解金融业的 发展规律和演变过程,为现代金融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第1课中国经济史PPT课件

铁器时代到来,铁制农具逐渐普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
耕作技术的改进
牛耕、代田法、区田法等耕作技术的推广,增加了农作物 产量。
水利设施的兴建
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修建,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 。
手工业部门兴起与技艺传承
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规模庞大,技艺精湛
海外贸易政策
宋元时期继续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管 理对外贸易。
贸易范围扩大
宋元时期海外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与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 等地的贸易更加频繁。
贸易商品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外,还增加了香料、药材、珠宝等进口 商品。
明清时期海禁与闭关锁国
海禁政策
明朝初期实行海禁政策,限制民间对外贸易,只允许官方朝贡贸 易。清朝时期也实行海禁政策,限制对外贸易。
06
总结:回顾中国经济史,展望未来 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史发展脉络梳理
古代中国经济
以农业为主导,商业和 手工业逐渐发展,形成 了独特的经济体系。
近代中国经济
受西方列强侵略和内部 动荡影响,经历了从封 闭到开放、从传统到现 代的转型过程。
现代中国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的转变,经济持续高速 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 经济体。
列强经济侵略
西方列强通过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方式,控制中国市场和资源, 阻碍中国民族经济发展。
民族危机加深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深,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民族自尊心和 自信心受到极大打击。
洋务运动及其对中国经济影响
洋务运动背景
19世纪60年代,为应对西方列强的挑战,清政府开展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 号的洋务运动。
专题一:中国金融史PPT

二、秦至隋朝的信用
典执:南北朝时期开始的专营放款的金融机构。 由于南北朝时期佛教事业十分兴盛,寺庙成为财 富集中的重要场所,于是由寺庙经营、办理抵押 放款和质押放款。 公廨钱:隋朝时,国家重归统一,商业发达,信 用事业更加兴盛。放款除私人以外,还有政府机 关。政府放款是在各府县拨付一些钱,叫公廨钱, 可用于放贷取利,也可经营别的事业,收益作为 政府收入以供开支。公廨钱收息的办法,是以营 利为目的,不同于汉代的政府信用。
中国金融史学科内容框架
中国历史 中国经济历史
中国金融史
货 币 史
货 币 制 度
社 和会 信信 用用 机制 构度
其管 制理 度体 变制 迁及
货币发展演变史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货币:贝币 春秋战国时期的布币、刀币、环钱、蚁鼻钱 秦朝的半两钱 汉武帝推出了五铢钱 唐高祖铸造通宝钱 宋朝的交子 明朝开始确立白银的货币地位 清朝不完整的平行本位货币 清末民国初年的银币 国民政府的法币、金圆券、银元券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人民币。
(二)信用和信用机构
先秦的信用主要是借贷。 春秋战国时代借贷已经盛行,孟尝君靠放债取息 以“豢养三千食客”。 汉代出现了借贷职业者——子钱家。汉代时期还 出现了政府信用——救济性贷款。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典质。 唐朝信用关系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汇兑和金银铺的 出现。明清开始出现了典当、钱庄、票号。 清末开始出现了近代银行。
交子:在公元1000年左右,成都16家商户制作纸 币代替铁钱流通、交易,称为交子,交子可以随 时在发行商号兑换现钱,私人发行的交子称为私 交子,政府发行的交子称为公交子。由政府发行 的交子每三年一届,届满收回旧交子,发行新交 子。每届发行用铁钱充做发行准备,规定最高发 行限额。交子后又被称为钱引、关子。 称提之术:南宋会子贬值时,政府为维持其信用, 用金、银、出卖盐引、茶引、度牒、官诰等市场 通行的证券回笼会有这一系列纸币发行和流通的 管理办法。
中国古代金融史概述

上 清 童 子
钱币还有一个非常高雅飘逸的别称即“上清童子”。 唐代的郑还古的《博异志》中有一个故事:在唐贞观年 间,岑文本在一座山的山顶避暑,有一天听到敲门声。 开门一看,只见一个自称“上清童子”,穿着轻飘细软 的“上清五铢”衣的儿童拜访。一番对话后,童子出门 而消逝在墙角。岑文本在墙下拣到一枚五铢钱,他顿时 领悟到“上清童子”原是钱的化身。唐代以后,人们用 “上清童子”作为钱的雅号。
唐初改铸“开元通宝”钱
中国钱币从“开元通宝”开始 称通宝、元宝和重宝,不再以重 量单位为铭,实现了由铢两体系 向十进位制年号宝文体系钱币的 转变。钱文由欧阳询题写,点画 方雅,结构开朗爽健,开创著名 书法家艺术入钱文的先河。
开元通宝对中国计量制度的影响
汉到隋的重量进位是斤、两、铢、累,其 中1两重24铢,1枚铜钱一般5铢。唐规定10 枚开元通宝重1两,1枚重2.4铢。后来,废 铢为钱,1两等于10钱,这是中国度量衡制 度改为10进制的关键。
战国时期四大货币体系: 中原三晋地区的布币 北方燕赵和东方齐国的刀币 西北秦国行用环钱 南方楚国的铸文铜贝“蚁 鼻 钱"和“爰金”
布 币
铲形,由农耕经济的农具 “钱”、“镈 ”(bo)演变发展 而来,这也是把货币称之为“钱” 的缘故。
刀 币
刀削形,起源于渔猎经济工具
环 钱
圆形圆孔,源于手工业经济工 具的纺轮或璧环,战国中期以后, 秦国首先采用方孔圆钱,是比较先 进的货币形制。
1 中国货币的悠久发展历程
《易.系辞下》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 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1 中国金融的悠久发展历程
中国货币起源于夏代(约公元前21—公元前16世纪) 从夏代的遗址中出土货贝、石贝和骨贝,表明夏 代的价值形式已经进入货币价值形态。有关夏代货币 在史籍中也可找到若干记录:《史记.平准书》:“农 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言。……虞 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 龟贝。”《盐铁论.错币篇》“夏后以玄贝。” 中国最 早的货币,主要是海贝,其次是布帛和农具。中国文 字中的“货币”二字,就是货与币两种不同物品的总 称。《周礼.九贡》:“币贡”之皮帛,币字从巾; “货贡”指珠贝,货字从贝。凡是同货物及交换有关 的字,都通“贝”“巾”有关,如买卖,财货,借贷、 帐等。为何要用贝?
中国金融史

第三节 先秦时期的金融理论
一、先秦时期的货币理论
战国中期以后,各国开始出现以一种货币统一的趋势,这 些为货币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中国的货币 理论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 (一)单旗的子母相权论 (二)墨家的刀籴相为价论 (三)商鞅的金生粟死论 (四)《管子》(战国部分)的货币理论
二、先秦时期的信用理论
三、王莽的货币改制
王莽以“宜少近古”为宗旨在八年间接连进行了4次币制 改革
四、东汉的货币
东汉始建于建武元年(25),流的货币主要是各种类型 的五铢钱,可分为早中期和晚期两个阶段。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信用
一、西汉的信用
西汉的信用以货币借贷为主要形式,也有实物借贷。 1.政府振(赈)贷 2.私人信用
二、东汉的信用
刘秀以“中兴”汉家相标榜,即位之初,面对 “百姓虚耗, 十有二存”的社会经济现实和大大小小割据势力的存在, 为了巩固政权,实行了两个让步:一是对劳动人民让步, 二是对大地主、大商人的让步,反映到信用上,表现为: 1.政府的赈贷。 2.官负民债。 3.高利贷。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金融理论
一、西汉时期的货币信用理论
目
录
绪 论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金融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金融 第三章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金融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金融 第五章 两宋时期的金融 第六章 辽夏金时期的金融 第七章 元代的金融 第八章 明代的金融 第九章 清代前期的金融 第十章 清代后期的金融
第十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金融 第十二章 南京政府前十年的金融 第十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金融 第十四章 南京政府终结时期的金融 第十五章 新中国建立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金融 第十六章 “一五”计划建设时期的金融 第十七章 “大跃进”及调整时期的金融 第十八章 “文革”时期的金融工作 第十九章 拨乱反正时期的金融 第二十章 迎接金融业的持续发展 第二十一章 新中国各时期的金融政策思想 第廿二章 新中国以来的港澳台金融 后 记
中国古代金融史概述-81页PPT资料PPT文档83页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中国古代金融史概述-81页PPT资料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谢谢你的阅读
中国古代金融史概述-81页PPT资料共83页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中国古代பைடு நூலகம்融史概述-81页PPT资料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EN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的必要
金属货币时期,通涨与通缩并存 信用货币时期,以长期通胀为主.
钱币的别称
泉
钱在战国时期称“泉”,钱与“泉”谐音,称钱为 “泉”主要还是从古钱外形演绎而来的,因为钱币外圆 内方,具有“周流四方”的意义。历史上称钱币专家为 泉学家。
阿
《世说新语》载,王夷甫(王衍)因雅癖 口未尝言钱。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
青蚨
“青蚨”成为钱的代称,源于晋《搜神记》南方有一种昆虫, 名叫“青蚨”亦称“鱼伯”形状如蝉。母青蚨与子青蚨相依为 命,抓到子青蚨、母青蚨必然会跟随而来。将母青蚨和子青蚨 的血分别涂在钱币上,用这种钱购物,用出去的钱必然会复 还。” 这就是“青蚨引钱”的神话传说,文人雅士在诗赋戏文 中常常用青蚨名句,唐诗“襄里无青蚨,箧中有黄绢”;温庭 筠有“妻试踏青蚨”;明谷子敬的《城南柳》有“则你那尊中 无绿蚁,皆因我襄里无青蚨”;清“酒待青蚨尽,诗随败叶 删” 。
“朋”是货币单位,一朋就是串在一起 的10枚贝壳。也有说5枚的。
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出土一铜器,上面刻有这样的铭 文:
惟三年三月既生魄壬寅,王爯旂于丰,矩伯庶人取瑾 璋于裘卫,财八十朋,其舍田十田。矩或取赤琥两、 麂韨两、贲鞈一,财廿朋,其舍田三田。
“三年”指周恭王三年,即公元前919年;“既生魄” 指每月初八到十五——西周人喜欢把每月分成初吉、 既生魄、既生望、既死魄四段,初吉是月亮刚刚出现, 代指月初,既生魄是月光已经皎洁,代指上旬到中旬, 既生望是月圆已过,代指中旬到下旬,既死魄是瞧不 见月亮,代指月末;“壬寅”是当日干支;“矩伯” 和“裘卫”都是人名,前者可能是西周宗室,后者可 能是卫国大臣;
1 中国货币的悠久发展历程
《易.系辞下》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 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1 中国金融的悠久发展历程
中国货币起源于夏代(约公元前21—公元前16世纪)
从夏代的遗址中出土货贝、石贝和骨贝,表明夏 代的价值形式已经进入货币价值形态。有关夏代货币 在史籍中也可找到若干记录:《史记.平准书》:“农 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言。……虞 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 龟贝。”《盐铁论.错币篇》“夏后以玄贝。” 中国最 早的货币,主要是海贝,其次是布帛和农具。中国文 字中的“货币”二字,就是货与币两种不同物品的总 称。《周礼.九贡》:“币贡”之皮帛,币字从巾; “货贡”指珠贝,货字从贝。凡是同货物及交换有关 的字,都通“贝”“巾”有关,如买卖,财货,借贷、 帐等。为何要用贝?
方 贫弱,得之则富昌。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 兄 可使贱,生可使杀。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
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极论钱之妙用如神, 而语带谐谑,揶揄笑骂,恣肆酣畅。
钱形方孔由来已久,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 一货币铸造方孔“半两”钱,方孔圆钱成为一 种定制,直至民国初年方废止使用,共使用了 二千多年。鲁褒不乏幽默感,把人们对钱的亲 情讥为“亲之如兄”。 “孔方兄”成为钱之谑 称。
Finance的四个角度
个人角度——Personal Finance家庭理财,作为个人业务的发展方向, 随着“藏富于民”时代的开启,家庭理财已愈益为各商业银行所重视, 许多发展较快的银行已在部分营业场所开辟“理财专区”。 A woman knows about finance more than a man generally(女人通常 比男人更会理财)。
酒苦无阿堵物”的诗句。
邓通是汉文帝的宠臣,官居上大夫。文
邓 通
帝曾赐给邓通一座铜矿山,并破例允许邓 通开矿自由铸钱,故而邓通私铸的半两钱 流布四海,富甲天下。因此后世“邓通”
成为钱币的别称。
著名小说《水浒传》、《金瓶梅》中就 有“功名全仗邓通成”的诗句。
“孔方兄”一词源自西晋《鲁褒传·钱神论》
孔 “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 圆。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
贝币
海贝原为装饰品,因 携带方便,坚固耐用, 有天生的计数单位,在 中国历史上最先充当货 币,以至于中国汉字中 凡与财富有关的,大都 以“贝”为偏旁。后海 贝供不应求,遂有蚌贝、 玉贝、骨贝及铜贝辅其 不足。商代铜贝,是人 类最早的金属铸币。
《诗经·小雅》有一句“既见君子,锡我 百朋”,意思是某人见了领导,领导赏 他1000枚贝壳,他很高兴。
唐初改铸“开元通宝”钱
中国钱币从“开元通宝”开始 称通宝、元宝和重宝,不再以重 量单位为铭,实现了由铢两体系 向十进位制年号宝文体系钱币的 转变。钱文由欧阳询题写,点画 方雅,结构开朗爽健,开创著名 书法家艺术入钱文的先河。
开元通宝对中国计量制度的影响
汉到隋的重量进位是斤、两、铢、累,其 中1两重24铢,1枚铜钱一般5铢。唐规定10 枚开元通宝重1两,1枚重2.4铢。后来,废 铢为钱,1两等于10钱,这是中国度量衡制 度改为10进制的关键。
战国时期四大货币体系:
中原三晋地区的布币 北方燕赵和东方齐国的刀币 西北秦国行用环钱
南方楚国的铸文铜贝“蚁 鼻 钱"和“爰金”
布
铲形,由农耕经济的农具 “钱”、“镈 ”(bo)演变发展
币 而来,这也是把货币称之为“钱”
的缘故。
刀 币
刀削形,起源于渔猎经济工具
环 钱
圆形圆孔,源于手工业经济工
具的纺轮或璧环,战国中期以后, 秦国首先采用方孔圆钱,是比较先
整段铭文可以这么理解:公元前919年农历三月上旬的 某一天,周恭王在丰邑举行阅兵仪式,在这场阅兵仪 式上,王室的矩伯和卫国的裘卫碰了面,矩伯眼馋裘 卫手里拿的玉璋,用800枚贝壳去买,这800枚贝壳如 果拿来买地的话,能买10亩(仅指土地使用权)。后 来矩伯还用200枚贝壳买了裘卫身上佩戴的装饰品,这 200枚贝壳如果拿来买地的话,能买3亩。
1)中国古代的货币制度
多元币制 秦统一中国,统一币制,为黄金、布(帛)、铜钱
(半两)上中下三等。 汉承秦制,秦有《金布律》,汉当亦有。 唐代的法定货币,亦钱帛兼行。后期钱重物轻,银币
出现。 北宋以铜钱为主,兼行铁钱、纸币、白银等。 南宋“钱会中半”,纸币大范围流通。 元以行钞为主,也曾铸钱,且禁止金银民间流通。 明前期钱、银、钞并用,中期宝钞渐出,白银成为正
社会角度——Finance 金融,金融是什么?金,钱也;融,流入流出。 《辞源》(1937年版)的释文是“今谓金钱之融通状态曰金融,旧称银 根。各种银行、票号、钱庄、曰金融机构……”,现代意义上的金融,更多 地指向银行、证券、保险、期货……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已 认同金融作为经济核心。
国家角度——State Finance 财政,与个人、企业和社会一样,国家也需 要管理钱财,需要通过税收将社会财富进行二次分配,以供养国家机器 的有序运转。财政的意义就在于此,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不仅弘扬了 奥林匹克精神,更彰显了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的雄厚财力。 The state finance provided 49000 billion Yuan (国家财政支出49000亿 元)。
式通货。 清以银为主,钱为辅,银钱并行。
货币的各种职能,在中国不集中于一体。
金银在中国,自古就是储藏价值的工具,同时作 为国际购买手段,有时也作为价值尺度和价格标 准。但中国古代没有铸造金银币,也不用金银为 流通手段;流通手段基本上都是用铜钱。历代虽 有金银铅的铸造,但是这种金银钱,只具备货币 的形式,目的不在于流通。
两宋时期铜铁钱并行与出现纸币
宋朝钱币铜铁兼铸,种类繁杂,每个皇帝每 次改元都铸新钱,钱文书体多种多样,“对钱” 盛行,钱币艺术达到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北宋的 “交子”和南宋的“会子”是最早的官方纸币, 其后盛衰更替,成为各个朝代主要通货之一。
北宋交子
南宋会子
这当然是一种迷信说法,但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春节贴 对联,一些商号、银号的钱柜上都用红色的方纸写着“青蚨飞 入”四个大字,希望花去的钱能自己飞回来,花去多少,飞回 多少,源源不断,即“财源茂盛,生意兴隆,财运亨通”之意。
钱币还有一个非常高雅飘逸的别称即“上清童子”。
上 唐代的郑还古的《博异志》中有一个故事:在唐贞观年 清 间,岑文本在一座山的山顶避暑,有一天听到敲门声。
由以上我们了解了中国古钱币发展 的大致演变过程,经历了:
原始实物货币
金属称量货币
十进位年号宝文钱币
纸币(机制币)
电子货币
BIS和ECB的定义: 由电子储存的货币价值 代表向发行者的索偿权 具有一定的储值上限 可在发行者业务系统之外广泛用于支付 在支付过程中无卷入银行账户或发行方系
堵 不得行。夷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起见钱,呼婢曰:“去此
物 阿堵物!” (“阿”六朝时口语,意为“
这个”,用现代话,就是“拿开这些东西
”。)
西晋时期的门阀士族自命清高,耻于言钱,
王衍就是这样所谓“品行高尚”的清谈人士,
据说他口里从不提到“钱”字。他老婆想试探
王衍的虚实,所以上演了这样一出闹剧。因而
“阿堵物”就被后人作为钱的别称,曾有“爱
一、中国古代金融史概述
1 中国货币的悠久发展历程 2 金融制度的古今之别 3 中国古代货币的特点 4中国古代金融的思想特点 5 中国金融的近现代之路
“金融”的词源学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