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中华文化走出去新视角(最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得体会:中华文化走出去新视角(最新)

中华文化如何走出去,中华文化如何对外传播,一直是我国对外传播机构乃至学术界千万次的问。虽然这道命题阔大而复杂难解,而且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某些“解题方案”则可列入“负面清单”:即“三单”(单主体、单向度、单声道)式的,“以我为主”的,强势宣传、传播等传统的思维和方式,已不合时宜,亦不被当前国际传播公理和国际文化交流规则所接受。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理念上,要实现“单主体”向“双主体”的转变;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话语上,实现由“硬传播”到“软交流”的转变;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内容取向上,实现由语言“搅拌机”至文化、情感“搅拌机”的转变。

一、走出去理念:实现“单主体”向“双主体”的转变

文化走出去需要有科学的顶层设计、适切的交往理念和有效的传播方式。文化走出去是走出了国门,已置身于国际的背景下,那种以国内视野思考世界问题和文化走出去的尺度,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我们要具有全球视野和大国心态。文化走出去不可能是“三单”(单主体、单向度、单声道)式的我宣传、我传播,你接

受、你听命;这样的唯我独尊心态,不仅文化走不出去,还可能会使“中国威胁论”沉渣泛起。理想的走出去理念,须打破传统的“以我为主”的唯我论思维和单向、单声道传播定式,实现由“单主体”向“双主体”的转变。也即是说,我是主体,对方也是主体,交往的双方皆为交流主体。不能把交往对象当作客体或他者看待。文化是互动的,即便是一方的文化走出去,也需在共同交往、理解尊重和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进行,那种一厢情愿地靠强势推广和单向宣传、传播的方式,往往欲速则不达,甚至会遇到对象国的猛烈抵制,这样不仅自己的文化走不进去,两国的政治互信同样会受到影响。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须实现由“单主体”向“双主体”(主体间性)的转变。在这一实践过程中,还应在观念上实现两个梯度的转变:一是由宣传理念到传播理念的转变;二是由传播理念再到交流理念的转向。

(一)由宣传理念到传播理念的转变

传播与文化一样,皆为最难下定义的几个词之一,关于传播概念的界定和表述,不论是本质主义的,抑或是关于话语的研究,已有近200种。公共传播具有双向性、共享性、快速性、广泛性的特点。在人类社会,传播是无处不在的。传

播是学术话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传播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合作建构意义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多变的编码和解码的过程。约翰·斯图尔特(JohnStewart)提出,人类生存于“意义的世界”中,这个世界至少由六种成分构成:时间、空间、自然规律、关系、文化和工作。他们全是经由传播而获得,经由传播而建构,经由传播而修改,经由传播而成形。

宣传在中国是个正向的常用词。“宣”具有公开说出来,传播、散布出去的意思。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宣传作为动词是指“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凸显倾向性和目的性的特点。与宣传相关的词语和词组搭配层出不穷:宣传部、宣传单、宣传栏、宣传画、宣传册、宣传片、宣传海报,等等。宣传是个外来词,但由于受“魔弹论”、冷战时美苏双方利用宣传机器大肆攻讦的影响,宣传的词性被丑化和妖魔化,目前在国际学术界则是个政治脉络明显的话语,具有“洗脑”的色彩或精神控制的负面意义指向。在对外交往中,用宣传这个具有不同含义和色彩的词,必然会徒增交往的不必要误会和交往障碍,不利于合作共赢和理解互信。仅仅为增强交往效果或促进文化走出去,用国际上广泛认可的学术话语——“传播”更切实际,亦较为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