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文化——安徽花鼓灯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河文化——安徽花鼓灯艺术
淮河文化是安徽的三大文化圈之一。

由于淮河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各种不同文化在此碰撞、交流,淮河文化作为融合中原文化、吴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

安徽花鼓灯艺术是安徽淮河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民间舞蹈中流传最广、参与活动的人数最多、影响最大、最丰富多彩的歌舞艺术,是汉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是淮河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中表现。

一、安徽花鼓灯艺术的起源
相传,花鼓灯起源于夏代,在蚌埠怀远涂山脚下,大禹会诸侯的地方,大禹娶了涂山氏的女儿——女娇为妻,新婚不久,大禹便出征为天下人治水。

大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女娇十分想念大禹,每天抱着儿子启站在山坡上向着远方眺望,祝愿丈夫治水成功,早日归来。

由于她望夫心切,精诚所至,化成了一块巨石,后人称为“望夫石”、“启母石”。

为了纪念他们,人们盖起了禹王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赶庙会,打起锣鼓,跳起舞蹈,从此就有了花鼓灯。

至宋朝花鼓灯已发展成为比较系统的艺术形式,在民间舞蹈艺术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每年举行的艺术灯会,花鼓灯都是做为压轴戏,因此被称为“缀大灯”而闻名于世。

清朝初期,统治者对文化相对重视,花鼓灯艺术得到了迅速的繁荣,著名剧作家孔尚任在观看花鼓灯表演后,写下《舞者词》一阙:“一双红袖舞纷纷,软似花鼓乱似云,自是擎身无妙手,肩头掌上有何分。

”描绘了花鼓灯优美的舞姿和精妙轻捷的技巧。

鸦片战争后的近代中国社会风雨交加、动荡不定,花鼓灯艺术受到影响。

二、安徽花鼓灯艺术风格
楚舞吴风遗韵——花鼓灯的风格韵味是在安徽特有的条件下形成的,源于河南桐柏山区的淮河横贯安徽北部。

盛行花鼓灯的凤台,是春秋时代的楚地州来邑,都与楚国有关。

花鼓灯亦得以兼融南北文化之优长,具有吴歌楚舞的风韵。

楚人有尚武、知音、细腰等习俗,花鼓灯中诸多来自武术、武功的技艺,即尚武精深的体现。

优美动听的花鼓歌,富有表现力的锣鼓伴奏,是知音的民风,而“兰花”“三道弯”“S”型的动态形象,则是细腰的延伸。

既有北方的刚劲古朴,又有南方的灵巧秀丽。

粗犷的农村青年形象——花鼓灯表演中所塑的人物形象,基本上是农村男女青年粗犷而秀丽的形象。

粗,说它的表演手法是粗线条的大笔勾勒,而不是工笔的细致描绘。

犷,是说它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毫无竭绊约束,任真情自然流露出来,而达到朴实无华的艺术效果。

花鼓灯的表演是以男女双人的对歌、对舞为主,内容主要是表现农村青年的爱情生活,因而充满了青春活力。

然而既是爱情生活,会带有委婉柔媚的色彩。

所以在粗犷的表演中又有温情细致的处理,从中看到秀丽和含蓄。

武术、戏曲的影响——花鼓灯中的舞蹈动作,大多是从劳动生活中提炼的,而且又从武术、戏曲中吸取营养,在锣鼓打击乐的配合下,逐渐形成了特有的表演规律。

如“挂垫子”,演员挂上“垫子”表演时,必须踮起脚用脚掌踩着木跷走路,小腿的部分较吃力,膝部比较
艮直,走起路来两腿靠紧,不能窜动,有下沉感,而着地的部分又要扒住地,故而形成一种特殊的“劲”,艺人们叫作“艮劲”,是花鼓灯兰花动作的主要动律。

兰花使用的折扇也源于戏曲,成为花鼓灯特有的表演手段和道具。

锣鼓伴奏带来的特色——花鼓灯的伴奏音乐是在民间“锣鼓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锣鼓会是淮河两岸农村生活中不可少的娱乐活动,人们多在农闲和年节时聚集活动。

锣鼓敲打声,使空旷的冬季农村充满生气,带来了送旧迎新的热闹气氛,给人以鼓舞,欢欣,给人以美好的希望和向往。

花鼓灯用它来作伴奏,增加了生活气息和感染力,增添了淮河地区的艺术色彩。

好的鼓手不仅带动乐队打出各种节奏激发表演,而且自己也常随着表演者情绪的起伏变化,边敲奏边舞,非常活跃。

三、安徽花鼓灯的演出构成
花鼓灯角色繁多,分工细致,主要演员有“腊花”(亦称、“兰花”)和“鼓架子”。

女角色一般统称“腊花”,是演出的核心成员;男角色一般统称“鼓架子”。

花鼓灯班子的艺术人员构成一般有锣鼓队、演员、灯头、灯混子。

花鼓灯的演出分布“开场”、“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对唱、后场小戏等几个部分。

“腊花”上身穿大襟村姑服,下身穿笼裤或裙子,梳独头辫,载一绸球两边缀以约2尺长的飘带至脸侧部,额前系“勒子”。

“腊花”使用的道具为扇和巾,表演时左手拿方巾,右手虎口执扇,以各种各样的扇花和步伐表达感情,长于舞蹈表演。

“鼓架子”上身着对襟中装,头扎帕巾,腰系彩带,脚穿布鞋。

按分工不同,又分:“大鼓架子”主要表演“上盘鼓”中的叠罗汉,俗称“底座”。

“小鼓架子”专演“大花场”和“小花场”,长于舞蹈表演、跟头、技巧,有的还能兼唱,为男角中的主要演员。

“丑鼓”长于唱工,即兴演唱本领强,兼跳舞蹈,演出时身背花鼓,表演滑稽诙谐。

“伞把子”又称“领伞的”。

专工“大花场”中领唱,兼跳舞蹈,表演时手持岔伞,负责全场演出的指挥和调度,分为:“文伞把子”长于唱工,主要担负领唱和对唱。

每当花鼓灯队伍沿街行进时,均由“文伞把子”领头,称为“涮街伞”。

“武伞把子”以舞蹈为主,擅长跟头,在“大花场”的演出中以伞为指挥,调度全场演员队形的变化和掌握节奏。

花鼓灯的舞蹈。

舞蹈是花鼓灯的主要构成部分,舞蹈中包括“大花场”、“小花场”和“盘鼓”。

“大花场”是集体表演的情绪舞,“小花场”是鼓架子和兰花的双人或三人即兴表演的抒情舞,是花鼓灯舞蹈的核心部分。

“盘鼓”则是舞蹈、武术、技巧表演相结合又具有造型艺术特征的表演形式。

花鼓灯的舞姿和动作很讲究放与收、动与静的巧妙结合,动作的节奏性强,且富有变化。

一些著名艺人都因有自己的绝招而博得观众的爱戴。

花鼓灯的套路。

长期的艺术实践,使花鼓灯的演出形成了较固定的传统套路。

演出一般分为上三路(指“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中三路(指对唱和后场小戏部分)和下三路(指舞蹈表演部分)。

套路大体是,先是开场锣,接下依次是“文伞把子”或“丑鼓”出场、“武伞把子”上场、大花场、小花场表演、最后是“盘鼓”或后场小戏表演。

花鼓灯歌。

演唱是花鼓灯艺术的组成部分。

花鼓灯歌的曲调有的善于抒情,有的长于叙事,多在大花场、小花场中间由鼓架子或兰花独唱,可长可短,即兴性强。

花鼓灯锣鼓。

锣鼓是花鼓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绪热烈奔放,节奏明快紧凑,感染力强。

根据花鼓灯舞蹈的演出、情绪需要构成其独特的艺术性。

即可以作为舞蹈的伴奏音
乐,也可以独立演奏。

锣鼓节奏形式多变、欢快高亢、健美而有力度,演奏一气呵成。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形成了边走边打边舞的艺术特点。

四、安徽花鼓灯的主要流派
蚌埠派
蚌埠花鼓灯集合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将情节性的双(三)人舞和情绪性的集体舞
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这是汉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也是淮河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中体现。

花鼓灯融技艺性、表演性和艺人职业化于一身,具有很强的民俗性和群众自娱性。

蚌埠花鼓灯包含四百多个语汇、五十多种基本步伐,舞蹈动作超常度高,时间差大,瞬间舞姿复杂多变,这些构成了花鼓灯丰富系统的舞蹈语言体系,使花鼓灯成为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的优秀民间舞蹈形式之一。

舞蹈是花鼓灯的主要构成部分,舞蹈中包括“大花场”、“小花场”和“盘鼓”等。

“大花场”是集体表演的情绪舞,“小花场”是鼓架子和兰花的双人或三人即兴表演的抒情舞,是花鼓灯舞蹈的核心部分。

“盘鼓”则是舞蹈、武术、技巧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它同时具有造型艺术的特征。

花鼓灯的舞姿和动作很讲究放与收、动与静的巧妙结合,动作的节奏性强,且富有变化。

蚌埠地区出现了冯国佩、常春利、郑九如、石经礼、杨再先等一批花鼓灯名家,还产生了《游春》、《抢扇子》等一批有影响的节目,形成了“千班锣鼓百班灯”的鼎盛局面。

凤台派
凤台花鼓灯流行于淮河流域,主要分布在凤台及周边地区。

凤台花鼓灯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及人文环境。

凤台古称州来,又名下蔡,位于淮河中游,交通发达,物产丰富,民风淳朴。

凤台花鼓灯历史悠久,其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萌芽到成熟阶段。

凤台花鼓灯起源于宋、元时期,至清代中叶已初具规模,趋于成熟,深受人民喜爱,成为流传甚广的民间艺术;二是清末民初阶段。

花鼓灯在凤台基本形成自己的流派特色,为解放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阶段,花鼓灯登上了高雅艺术的殿堂,被誉为汉民族舞蹈的典型代表;四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阶段,花鼓灯艺术受到重视,重获新生。

凤台花鼓灯的产生是中国民间歌舞艺术史上重要的一页,是淮河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中体现。

凤台花鼓灯有四百多种语汇、五十多种基本步伐,讲究男女角色配合,着意感情描绘,动作细腻,扇花变化多样。

花鼓灯舞蹈动作内涵丰富,其中典型动作“三掉弯”(三道弯)强调腰部的扭动,是东方舞蹈的重要特征“S”型在花鼓灯中的充分体现。

颍上派
颍上花鼓灯是由劳动人民创造且世代相传的艺术形式,产生于淮河流域广大农村,主要流行于淮河沿岸的颍上等二十多个县、市地区。

颍上花鼓灯的主要内容是表达人民期盼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良好愿望,展现淮河儿女的礼义风情、勤劳勇敢,表现青年男女纯真、朴实的爱情,体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执著与向往。

颍上花鼓灯除在题材、形式、音乐、舞蹈等方面与淮南、蚌埠两地区的花鼓灯有相似之处外,亦有自身的特点。

它舞蹈动感特强,节奏紧促有力,动作韵味十足,速度快捷敏锐,架势变换频繁,表演场面炽热欢腾,演员情绪欢快激昂,唱腔粗犷高亢,整个演出气氛堂皇富丽,地方特色浓郁。

颍上花鼓灯表演者由数名鼓橛子、腊花对偶组成,通常由领首的第一个鼓橛子(叫杈伞把)领舞出场,主要有大花场(跑大场)和小花场(跑小场)等段落。

颍上花鼓灯大多即兴演唱,多用锣鼓敲击(常用鼓、锣、镲、小锣等四件),锣鼓经无谱,常用凤凰三点头、长流水、小五番、十八番、大刹点、小刹点等,大多即兴变奏,随舞蹈变化而变化。

音乐多采用民族五声音阶,常用宫和羽、徵混合调式。

颍上花鼓灯有《抢板凳》、《抢手绢》、《游春》等一批有人物有情节的传统舞蹈节目和一些有代表性的民间艺人。

五、安徽花鼓灯的发展现况
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使得非遗保护成为近几年社会关注的热点。

花鼓灯的发展得到了多方面的大力支持。

花鼓灯成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安徽蚌埠的冯嘴子村被誉为“中国花鼓灯第一村”。

安徽省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政策,有效保护花鼓灯。

在蚌埠市冯嘴子村实施了“三千双百”工程,“组建了由市长领衔的市、县(区)、乡、村四级花鼓灯保护组织网络,把花鼓灯保护工程纳入市级和省级重点工程计划,给予政策和资金倾斜”。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舞蹈家协会的专家们多次实地调研,为花鼓灯的发展给予专业指导。

在多方面的支持下,蚌埠市举办了中国花鼓灯保护国际学术会议,组建了中国花鼓灯研究室等。

北京舞蹈学院把花鼓灯的舞蹈艺术编入教材,作为高年级的必修课。

花鼓灯相关的著述有很多,如谢克林的《中国花鼓灯艺术》等。

群众参与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蚌埠市以冯嘴子村为重点,恢复了淮河流域风格的民居、村落,同时,经常举办专业性与群众相结合的花鼓灯演出和踩街活动。

花鼓灯艺术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媒体的关注。

2006年新作《鼓乡情韵》在中国民间歌舞大赛中获得金奖;2008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歌舞晚会,并参加北京第29界奥运会开幕式前表演等。

近年来,媒体的介入,新作的推出,促进了花鼓灯艺术的传播和发展,见证了花鼓灯艺术风格的时代意义,奠定了花鼓灯艺术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