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斜位片的投照方法及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第六节腰椎摄影体位.

第六节腰椎摄影体位.

第三章 X线摄影检查技术 第六节 脊柱摄影
崔军胜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8.腰椎前后位
【摄影目的】 观察腰椎正位形态及椎旁软组织情况。 【体位设计】 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面 垂直于床面并重合于IR中线;双侧髋关节及膝关节屈曲, 双足踏于床面,使腰背部贴近床面,以减少生理弯曲度。 双上肢伸直置身旁或上举过头;IR上缘包括第十一胸椎、 下缘包括上部骶椎、左右包括腰大肌。
【中心线】中心线经第3腰椎垂直射入。
【影像显示】显示第十一胸椎至 第二骶椎椎骨斜位及部分软组织 像;椎体在前,其他部位在后, 组成“小狗状”形态,近片侧为 “头”,横突投影为“狗嘴”, 椎弓为“眼”,上关节突如 “耳”,下关节突为“前足”, 原片侧的下关节突为“后足”, 横突为“尾”,“狗颈”则为近 片侧的椎弓峡部,“耳”与“前 足”间的空隙为近片侧的小关节 间隙。
【中心线】经第3腰椎(相当于脐上3cm处)垂直射入。
【影像显示】 影像包括第十 一胸椎至第二骶椎全部椎骨及 两侧腰大肌,腰椎正位影像显 示于照片正中,椎间隙清晰; 诸椎体显示于影像正中,两侧 横突、椎弓根对称显示;第三 腰椎椎体各缘呈切线状显示, 无双边现象;椎弓根、椎间关 节、棘突和横突均清晰显示; 椎骨小梁清晰显示,腰大肌及 周围软组织层次可见。
【中心线】中心线经第3腰椎垂直射入。
【影像显示】显示第十一胸 椎至第二骶椎椎骨侧位及部 分软组织像;第三腰椎椎体 无双边现象;椎弓根、椎间 孔、椎间关节、腰骶关节及 棘突显示;椎体骨皮质和骨 小梁结构清晰显示;周围软 组织层次可见。
10.腰椎斜位
【摄影目的】观察腰椎斜位形态、排列曲度、棘突、椎 间孔、椎弓根、上下关节突及骨质等情况。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两臂上举抱头,身 体向后仰,使冠状面与床面成45°角,第三腰椎棘突置 于床中线后4cm。IR上缘包括第十一胸椎,下缘包括上 部骶椎。

医影技术丨腰椎六位片摄影技术

医影技术丨腰椎六位片摄影技术

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医影技术丨腰椎六位片摄影技术
2022-01-25 robot 粤 C 影像科 腰椎 X 线摄影 100 积分轻松获取
腰椎六位片摄影技术——正侧位、双斜位、伸过屈位。
作者:黄宝仪 朱纯生 来源:粤 C 影像科 作者:医学影像服务中心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 原创”的 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 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 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 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 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腰骶尾椎的摄影

腰骶尾椎的摄影

双斜位
过曲过伸位
摄影方法 1. 腰椎侧位伸展位,是在 腰椎侧位的基础上,嘱 被检者双下肢伸直,腰 部尽量向前凸 2. 腰椎侧位屈曲位,是 在腰椎侧位的基础上, 嘱被检者两膝尽量向前 上方屈曲,腰部尽量向 后凸所用 胶片应加宽,包括全部 锥体及附件。 观察腰椎脱落的程度, 应摄侧位伸展位及侧位 屈曲功能位片。
骶椎侧位
骶椎 尾椎

(二)骶尾骨摄影注意事项 1 .应尽量清洁肠道,排空膀胱尿液。 2 .外伤病例,应注意避免因搬动造成 不必要的损伤。 3 .因盆腔结构复杂,摄影时应充分利 用体表定位标志明确中心线的入射点和出 射点。 4. 盆腔组织密度高、厚度大,摄影时应 采用滤线器摄影技术。 5. 呼吸方式为平静呼吸时曝光。 6. 摄影时去除衣物、异物、敷料,应注 意对被检者进行 X 线防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侧位



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摄影 床上,抬高健侧,使身体冠 状面与床面呈 45 度,患侧 下肢平放床面,髋膝屈曲支 撑身体,健侧足踏床面,头 、背及臀部用棉垫支撑。 胶片上缘包括 T12 ,下缘 包括部分骶骨 中心线:对准第 3 腰椎 照片显示:全部腰椎呈斜位 显示。锥体在前,其它部分 在后,组成“小狗状”形态 此位置需摄左右双侧斜位对 比观察。体位也可取立位摄 影。

根据解剖学结构特点,每一个摄影体位都 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显示相关的病变信息 ,从正位上可以显示单侧或双侧脊柱裂及 其他后部结构或椎体发育异常,侧位片能 显示椎体、椎间隙、棘突及部分椎弓,亦 可显示腰椎滑脱。 双斜位能最好显示椎弓峡部裂,所谓的狗 颈部线圈征。

腰椎动力位片在脊柱屈曲及伸展过程中, 不同的力作用于关节突峡部(上关节突和 下关节突之间连接的狭窄骨性结构)。 过曲时抵抗力作用在棘突上,使关节突峡 部的下部承受压缩力,上部承受牵拉力, 过伸时则相反,充分显示腰椎滑脱的性质 和程度。 动力位是最能显示腰椎滑脱,目的在腰椎 负重的情况下 , 观察脊柱关节的稳定性,可 做滑脱患者的首选摄影体位。

颈椎双斜位的投照方法

颈椎双斜位的投照方法

颈椎双斜位的投照方法
李力
【期刊名称】《《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年(卷),期】2008(005)009
【摘要】颈椎双斜位X线片主要是观察小关节椎弓根及椎间孔等组织结构的改变,是诊断颈椎病的重要依据。

传统的颈椎双斜位的体位摆法为患者直立背向立式摄影架,使身体与暗盒成45°,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20°,对准C4射入胶片中心。

此投照法已沿用很久,虽然可以显示小关节、椎弓根及椎问孔的增生、变形等一些病变情况,但投照时由于患者是背对立式摄影架,患者有时闭眼很难感觉到自己身体是否在移动,尤其老年患者站立不稳、
【总页数】2页(P170-171)
【作者】李力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4.4
【相关文献】
1.颈椎斜位投照方法的改良 [J], 陈延利
2.颈椎斜位X线投照方法的改进 [J], 梁绍斌
3.颈椎斜位新的投照方法 [J], 吕建明;邓定国;等
4.介绍一种新的颈椎斜位投照方法 [J], 李柏生;李广山
5.颈椎双斜位的投照方法 [J], 李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X线摄片部位及临床意义

X线摄片部位及临床意义
❖ 其它体位:髋关节蛙形位: 用于观察两侧股骨颈的骨质或 脱臼情况。
第十五页,共五十页。
1.1 四肢(sìzhī)摄影---膝关节正侧位
❖ 常规体位:正侧位 ❖ 膝关节正位:用于观察膝关
节的关节间隙、股骨下端(xià duān)、胫骨和腓骨上端、髌 骨的骨质及周围软组织的情 况。 ❖ 膝关节侧位:用于观察膝关 节、股骨下端、胫骨和腓骨 上端、髌骨的骨质及周围软 组织的情况。
❖ 用于观察颅骨(lúgǔ)的骨质、 骨缝及蝶鞍的形态和大 小情况。
第二十二页,共五十页。
1.2头颅 ---头颅 其它体位 (tóulú)
(tóulú)
❖ 颅底颌顶位: 用于观察颅底诸骨的形态和骨质、各孔大小、颧骨 弓等的情况。 汤氏位: 用于枕骨及顶骨后部、颞骨岩部、枕骨大孔及鞍背床突 等的情况。 蝶鞍侧位: 用于观察蝶鞍、蝶窦的情况,常用于垂体病变侵及蝶 鞍骨质或改变其形态。 乳突许氏位 : 用于观察鼓室、鼓窦、乳突蜂房、乙状窦和听骨的 情况,需摄双侧。 乳突梅氏位: 用于观察内外耳道、鼓窦及岩骨、下凳骨髁状突等 的情况。 颞骨茎突前后位: 用于观察茎突长度及形态的情况。 眼眶(yǎnkuàng)后前位: 用于观察眼眶(yǎnkuàng)的形态、大小及异物 定位的情况。
第二十三页,共五十页。
1.3面颅---鼻骨
❖ 常规体位:侧位 ❖ 用于观察(guānchá)鼻骨的骨
折情况。
第二十四页,共五十页。
1.3面颅---鼻副窦
❖ 常规体位(tǐ wèi):瓦氏位+ 柯氏位
❖ 用于观察上颌窦、额窦、 前及后组筛窦、上颌骨 等的骨质和形态情况。
❖ 副鼻窦柯氏位: 用于观 察额窦、筛窦、眼眶、 眶上裂等的情况。
3、肩胛骨侧位:用于观察肩胛骨骨折移位或肩膀胛骨背 部肿瘤的情况。

腰椎阅片

腰椎阅片

左侧小关节真空变性
双侧小关节增生
脊柱外伤
CT表现 脊椎骨折 显示椎体、椎板、上下关节骨折及其 移位,以及压迫脊髓(椎管变窄)情况。 椎管内血肿 硬膜外血肿(血肿呈半圆形高密度 影,硬膜囊变形较局限)、硬膜下血肿(血肿呈 半圆形高密度影,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 脊髓内血肿(脊髓内高密度影,形态不规则,边 界不清楚) 创伤性椎间盘脱出 显示椎间盘局限性突入椎管使 硬膜囊变形、脊髓移位。
腰椎外伤
定位像:L4楔形变
骨窗:L4楔形变,碎骨
腰椎MRI
脊柱的主要构成 • 脊椎骨 • 椎间盘 • 脊髓 • 韧带 • 周围肌肉
正常脊柱的MR信号表现
T1WI信号 骨髓腔: 骨皮质: 等-灰 低-黑 T2WI信号 等- 灰 低-黑 高-白 低-黑 高- 白 等-灰 等-灰 TIRM(压脂)信号 等- 灰 低-黑 高-白 低-黑 高- 白 等- 灰 等- 灰
椎管:腰椎椎管的形态变异较大:腰1、2的椎管呈 卵圆形,腰3~4椎管近似三角型,腰5多呈三叶型。 腰段椎管的矢状径正常值是15 ~ 25mm。 侧隐窝:即脊神经管,为椎管的外侧部,是椎管最 狭窄的部位。它的前壁为椎体后外缘,后壁为上关 节突前面与黄韧带,外界为椎弓根。侧隐窝向下外 续于椎间孔,为脊神经的通道,于腰部较狭窄,第 5腰椎椎孔呈三叶形,侧隐窝尤为明显。侧隐窝的 正常值为3〜5mm,若小于3mm则为侧隐窝狭窄。造 成侧隐窝狭窄的原因,多见于后天的因素,如椎体 后缘或关节突关节的骨质增生、肥大,黄韧带肥厚 等最为常见,临床上则出现脊神经受压症状。
脊椎韧带
脊椎韧带主要有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 和棘上韧带,与CT 有关的韧带主要是前纵韧带、后纵韧 带和黄韧带。 1)前纵韧带:起于枕骨一直延伸至骶椎体,韧带较宽阔, 分布于椎体的前面及前外侧面,正常悄况下韧带在CT上 难以区分与椎体及椎间盘的界限,只有轫带明显增厚或钙 化时才能区分。 2)后纵韧带:起自枢椎延伸至骶椎,位于椎管前壁,附着 于椎体及椎间盘的后面使推间盘后部得到加强。其宽度明 显窄于前纵韧带,故不能完全遮盖椎体和椎间盘的后外部, 因此,在后纵韧带的两侧成为椎间盘的薄弱区域,是椎间 盘突出的好发部位。 3)黄韧带:呈阶段性位于椎弓之间,几乎充满整个椎弓间 隙。黄韧带正常厚度为2〜4mm。胸段黄韧带较硬膜囊与骨性椎管之间的间隙,其中含有 脂肪、神经、血管、淋巴和韧带。脂肪填充于硬膜囊的周围 及侧隐窝内。脂肪在椎管内的分布不均匀,颈、胸段椎管内 脂肪较少,腰段椎管内较为丰富,脂肪厚度可达3~5mm。由 于椎管内存在脂肪组织,在CT图像上呈低密度影可反衬出硬 膜囊及脊髄。 2)脊神经根:脊神经前根和脊神经后根离开脊髄后,分别穿 出蛛网膜和硬膜囊,然后行于硬膜外腔中,一般在椎间孔处, 两根合成脊神经。CT图像上脊神经根位于硬膜囊前方外侧, 呈圆形,直径2~3mm,两侧对称,出硬膜囊进入相应的椎间 孔,在椎间孔平面CT扫描图上呈卵圆形,长约4 ~ 6mm。 3)硬脊膜囊:硬膜囊主要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硬脊膜上 端与枕背大孔紧密相连,并与硬脑膜相续,下端自第2骶椎以 下包裹终丝,随同终丝向下附着于尾骨的背面:硬脊膜与蛛 网膜之间的腔隙为硬脊膜下腔,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的腔隙 为蛛网膜下腔,正常时这些腔隙内含少量液体和一些纤维带, 在CT平扫上不能分辨三者的结构。造影增强时,硬脊膜密度 增高。正常硬膜囊为圆形,边缘光滑,囊内有脊髄圆锥、马 尾和终丝。

常用X线投照体位

常用X线投照体位

最近带的几个实习同学总是搞不清骨科开的拍片单需要怎么写拍片体位要求,尤其是需要比较特殊的投照位置但又是值班时常遇到的需要做的拍片检查,所以稍稍收集整理了一下,也再次发贴给大家分享,希望有用。

常用X线投照体位上肢2~5指:正位、侧位、斜位拇指:正位、侧位、斜位手:正位、侧位、斜位腕:正位、侧位、尺偏正位、桡偏正位、半旋前斜位、半旋后斜位腕管:切线位前臂:正位、侧位肘:正位、侧位、内旋斜位、外旋斜位肱骨:正位、侧位、经胸侧位(创伤时)肩肩:正位、内旋正位、轴位、后前“Y”形斜位锁骨:正位、轴位肩胛骨:正位、侧位肩锁关节:不负重正位、负重正位下肢足趾:正位、内旋斜位跖趾关节籽骨切线位足:正位、侧位、内旋斜位跟骨:轴位、侧位踝:正位、侧位、内旋斜位胫腓骨:正位、侧位膝:正位、侧位、内旋斜位、外旋斜位、髁间窝轴位髌骨:正位、轴位股骨:正位、侧位骨盆骨盆:正位、出口位、入口位髋:正位、侧位、经股骨侧位、斜位(蛙式位)骶髂关节:前后斜位髋臼:左前斜位、右前斜位(Judet位)脊柱颈椎:正位、侧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过伸过屈侧位、寰枢椎开口正位颈胸椎侧位(游泳者姿势)胸椎:正位、侧位腰椎:正位、侧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腰骶关节:轴位、侧位骶骨:正位、侧位尾骨:正位、侧位脊柱侧弯:1.常规X线片应包括站立位的脊柱全长正、侧位摄片。

2.摄仰卧位侧弯位片(bending film),测定侧弯及旋转可以自行校正的度数. 3.牵引位摄片4.特殊体位的X线片,如Stagnara投射法。

腰椎正侧双斜位的投照方法

腰椎正侧双斜位的投照方法

图像模糊
可能是由于患者体位不正 或探测器未固定好,应重 新调整患者体位和探测器。
伪影干扰
可能是由于衣物纽扣、皮 带等造成的伪影,应要求 患者更换衣物或去除相关 物品。
曝光不足/过度
可能是由于参数设置不当, 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曝光斜位投照的临 床应用与价值
腰椎疾病的诊断与鉴别判断
PART 02
腰椎正侧双斜位投照设备 与器材
X线机
01
选择合适的X线机,确保具有足够 的输出功率和曝光时间,以满足 腰椎正侧双斜位投照的需求。
02
确保X线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以保证投 照质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腰椎定位器
使用腰椎定位器可以帮助患者摆正体 位,确保腰椎正侧双斜位投照的准确 性。
医生应在投照过程中保持稳定 的手法,确保图像清晰、准确。
图像获取与处理
在投照完成后,医生应立即获取 图像,并进行初步的观察和分析。
对于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图像,医 生应使用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进 行编辑和调整,以提高图像质量。
在得出诊断结论前,医生应对所 有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患 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检查结
技巧与经验分享
01
02
03
调整参数
根据患者的体型和投照部 位,适当调整曝光参数, 以达到最佳的成像效果。
多次尝试
对于某些位置,可能需要 多次尝试才能获得满意的 图像。在调整患者体位或 参数后,可以再次尝试。
观察细节
在观察图像时,应注意细 节,如腰椎间隙、椎体边 缘等,以确保诊断的准确 性。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在使用辅助器材时,应注意其质量和安全性,并确保与投 照需求相匹配。
PART 03

简述腰椎斜位x线影像解刨结构特点

简述腰椎斜位x线影像解刨结构特点

简述腰椎斜位x线影像解刨结构特点
腰椎斜位x线影像是一种常用的解剖影像技术,能够提供有关腰椎结构和结构的详细信息。

以下是腰椎斜位x线影像解刨结构特点:
1. 腰椎前方:x线影像显示腰椎前方的结构,包括颈椎和胸骨。

腰椎前方的
软组织包括胸骨柄、胸骨后肌肉、胸骨侧肌肉和胸膜。

2. 腰椎侧方:x线影像显示腰椎侧方的结构,包括骨盆和腰椎的侧方。

腰椎
侧方的软组织包括骨盆的侧壁肌肉、韧带和关节囊。

3. 腰椎后方:x线影像显示腰椎后方的结构,包括尾骨和腰椎后方的软组织。

腰椎后方的软组织包括尾骨肌肉、韧带、神经和血管。

4. 腰椎横突:x线影像显示腰椎横突的结构,它是腰椎最显著的结构之一。

腰椎横突位于腰椎前方,连接腰椎和骨盆。

5. 腰椎关节:x线影像显示腰椎关节,包括腰椎前关节和腰椎后关节。

腰椎
前关节是腰椎的第一个关节,它连接腰椎和颈椎。

腰椎后关节是腰椎的第二个关节,它连接腰椎和尾骨。

6. 腰椎神经孔:x线影像显示腰椎神经孔,它是腰椎和脊髓之间的通道。


椎神经孔位于腰椎前方,通过它神经可以从腰椎穿出进入脊髓。

腰椎斜位x线影像能够提供有关腰椎结构和结构的详细信息,有助于医生对腰椎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X线拍摄常用体位

X线拍摄常用体位

1.胸部后前位片检查胶片尺寸:14Ⅹ17.根据身高大小灵活选用。

投照体位:患者背向球管站立于平板面前,前胸紧贴平板,双手背放在髂骨上,肩部下垂、上臂内旋(拉开肩胛骨),头稍后仰,下颌置平板上缘之上。

中心线:对准胸5水平射入胶片,深吸气后闭气曝光。

显示:胸部正位像,包括两侧胸廓、肺野、肋膈角、纵隔、心脏及横膈。

2.胸部侧位检查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侧立平板前,患侧紧贴平板,两臂屈肘高举、交叉抱头、前、后胸壁置于平板内缘,上缘包括颈7。

中心线:经胸5高度胸壁前后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闭气曝光。

显示:胸部侧位片像、主要观察心脏后方肺组织,前肋膈角,结合正位确定病变部位,对纵隔显示较好。

3.心脏正位片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同胸片正位片。

中心线:对准胸6水平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

胶位片距:180-200cm(远达、减少放大)。

4、右前斜位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右肩紧贴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45~550角,左手高举抱头,右肘弯曲、平板上缘达右肩部上2.0cm。

中心线:经左腋后线胸5-6高度垂直射入,曝光前服钡剂两口,待服第2口钡后闭气曝光。

距离:150cm.5.左前斜位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左肩贴近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55-650角,右手高举抱头,左肘弯曲,平板上缘超过左肩1.5cm.中心线:经右腋后线相当于胸5-6垂直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

距离150cm。

6.腹部仰卧位前后位(正位)14Ⅹ17平板投照位置:患者仰卧摄影台上,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并与台面中心线重合,平板下缘超出耻骨联合下5cm。

中心线:经剑突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曝光。

距离:90cm..7、腹部站立前后位胶片:平板立前后位片体位:患者面向球管站立于平板前,腰背部紧贴平板,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垂直25并重合于平板中心线,两手放于两侧,下缘包括耻骨联合。

腰椎双斜位投照标准

腰椎双斜位投照标准

腰椎双斜位投照标准
在投照腰椎双斜位时,患者有不同的摆位方式,以下介绍两种:
1. 患者侧立于摄影台旁,脊柱对台面中线,背部垂直于台面,脊柱长轴与台面平行,双手抱头保持身体稳定。

中心线对准第三腰椎平行投照。

这种摆位方式主要用于观察双侧椎弓的形态,确诊是否存在峡部裂和腰椎失稳。

2. 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抬高一侧,使身体冠状面与台面成45°角,患侧下肢平放,双髋、膝屈曲以支撑身体,健侧足踏于台面上。

中心线经第三腰椎(髂嵴上3~4cm处)垂直射入探测器的摄影体位。

这种摆位方式主要用于提高角度测量的准确性。

此外,投照时需注意,距离为75\~100cm。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投照的具体操作请遵循医生指导。

X线摄片部位及临床意义(共49张PPT)

X线摄片部位及临床意义(共49张PPT)
❖ 手斜位(前后):用于观察手部轻松度外伤 和骨质的病变,主要检查第四、第五掌指骨 的斜位影像。
❖ 拇指正侧位:用于观察拇指及其关节、软组 织的外伤和异物情况。
1.1 四肢摄影---腕关节
常规拍腕关节正侧位 腕关节正位:用于观察腕骨、
掌骨近端、尺桡骨远端的骨 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情 况。观察小儿发肓情况,了 解骨龄,需摄双侧腕关节。
腹部---腹部平片(卧位)
❖ 用于观察尿路或腹腔脏 器有无结石、钙化及腹 部包块和异物存留等情 况。
2、X线造影检查介绍
❖ 概念:在不能产生X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内介入 不透X线的造影剂,使器官形态或功能得以在 X线下显示以利于疾病的诊断。
❖ 常用造影剂:消化道用钡剂、子宫输卵管用 的碘油、静脉用的复方泛影葡胺、碘海醇等 等。
❖ 临床应用: 疾病检查 随访复查 健康普查
胸部---胸部正位(后前位)
❖ 摄片目的 用于观察胸部 的主见变情况和用于体 检。
❖ 主要指心肺情况:支气 管炎、肺炎、肺结核、 肺肿瘤、胸膜病变,胸 腔积液、心脏形态改变、 肋骨情况等等。
胸部---胸部侧位
临床应用: 疾病检查 随访复查 健康普查
用于观察上颌窦、额窦、前及后组筛窦、上颌骨等的骨质和形态情况。 胃及十二指肠低张双对比造影 骶尾骨侧位 :摄片目的 用于观察骶骨和尾骨侧位的形态情况。
全身各部位常规拍片体位
胸部
胸部正(侧)位 胸部正斜(肋骨切线)位
腹部
腹部立位 腹部平片(卧位)
头部 头颅正侧位
面骨大瓦氏位
颧弓斜位及轴位 鼻骨侧位 颞颌关节张闭口位 脊柱 颈椎正侧(双斜)位 胸椎正侧位
腰椎正侧位
骶尾椎正侧位
鼻副窦 鼻窦瓦氏位+柯氏位

腰椎的影像检查技术(上)

腰椎的影像检查技术(上)

腰椎的影像检查技术(上)久坐不觉晓,上班没走跑。

夜闻入眠声,腰痛知多少。

很多人都在困惑,怎么就腰痛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三个方面来展开:一人体脊椎的解剖结构。

二、医学影像技术的组成及侧重。

三、不同解剖位置病变在X线、CT、MRI的具体表现。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脊椎的解剖构成:脊椎的解剖结构了解了脊椎的解剖结构后我们来看看脊椎各解剖结构在影像技术方面的具体表现首先看看X线成像检查。

X线跟 CT扫描检查都是通过X线吸收衰减来成像的,由于人体构造的组织中对X线吸收衰减从大到小依次是骨头、肌肉、血管、神经。

所以X线跟CT检查优势体现在骨质方面,当然CT的密度分辨率比X线摄影好,所以CT通过重建也能较好的显示神经方面的病变。

下面从实例中看看脊椎在X线摄影跟CT检查中的正常具体表现。

首先让我们来从影像投照技术方面来了解:腰椎正侧过伸过屈及双斜位现代人由于营养充足,所以很多人不一定是标准的身材。

在以往的教科书是以标准身材作为参考,所以定位线都定在第三腰椎上2cm 处。

笔者认为在投照之前我们没法看到第三腰椎,而由于每个人存在个体差异。

如啤酒肚,漏斗胸等,肚脐的位置相对来说不恒定。

在我们已知的解剖位置比较恒定的是髂前上棘,髂前上棘上加两横指的位置就是第三腰椎的位置,故将中心线设在髂前上棘上两横指位置通过以上常规体位跟特殊体位我们很直观看出来X线摄影在腰椎的骨质构造跟总体形态方面表现突出,下面我们来看看CT扫描。

CT检查根据需要有腰椎间盘扫描和腰椎骨扫描两类,CT检查中根据需要,可进行CT增强检查。

了解了X线跟CT的图像在正常脊椎方面的表现后我们来看看磁共振又有哪些表现呢?磁共振是基于人体内氢分子的含量的差别,在脉冲的激励下切割磁场,所记录信号的差别来填充K空间然后通过傅里叶重建得到的加权图像。

看了正常的解剖跟影像表现,我们下面接着看看异常的影像表现腰椎的病变有来自骨性连接小关节方面,也有来自韧带方面,还有来自脊髓血管方面~~~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不展开讨论,请继续关注腰椎的影像检查下,谢谢!更多脊椎临床方面的问题可关注我院脊椎专科公众号,也欢迎大家相互交流影像检查技术。

颈腰椎X线摄影体位

颈腰椎X线摄影体位

摄影目的:观察胸椎各部的形态、骨质、 关节间隙及软组织的情况
摄影体位:患者仰卧在摄影台上,背部 贴紧台面,双臂放于身旁, 双膝弯曲,两足紧贴台面
中 心 线:胸骨角与剑突连线中点 照片显示:第1~12胸椎的正位影像
.
26
胸 椎 前 后 位
.
27
锁骨 肋骨 脊椎间隙 椎弓根
第12肋骨
第7颈椎 第1胸椎
.
7
标准片显示
第3~7颈椎与第1胸椎投影于照片中 颈椎棘突位于椎体正中,横突左右对称 椎间隙与钩突关节显示清晰 气管投影于椎体正中 下颌骨位于第2、3椎间隙水屏高度显示 第3~7颈椎骨纹理显示清晰
.
8
颈 椎 前 后 位
.
9
第2颈椎
第3颈椎 第4颈椎 第5颈椎 第6颈椎 第7颈椎
第1肋骨
枕骨
椎体
颈 椎 正 位 横突
椎间隙 棘突 椎弓根
第1胸椎
.
10
颈 椎 正

气管
.
11
颈 椎 正
侧 位
.
12
颈椎侧位
摄影目的:观察全部颈椎的侧位影像 摄影体位:患者直立于摄影架前,头稍
后仰,两肩尽量下垂,身体 站稳 中 心 线:第4颈椎 照片显示:颈椎椎体、棘突、椎间隙及 软组织、舌骨清晰显示
.
41
腰椎侧位
.
42
第12胸椎 第1腰椎
椎间盘
髂骨 第5腰椎
骶骨
下关节突
上关节突

横突

棘突


.
43
腰 椎 侧

.
44
腰椎压缩性骨折
.
45

腰椎DR摄影技术

腰椎DR摄影技术

腰椎过伸位
体位设计分析及标准片显示: 腰椎过伸位是以标准侧位为基础。 双手抱头保持胸背部稳定,有利于腰椎做后伸运动。 腰椎尽可能向后伸展,以双侧髋关节为支撑点,运动前后骨盆位置无
改变。 腰椎过伸,向前的曲度大于生理曲度,上部向后倾斜。 在椎弓根断裂、椎间盘和椎间关节稳定性丧失的状态下,过伸位时椎
腰椎斜位
不标准片
/病史汇报与检查治疗 肺栓塞概述与病因 临床表现与检查诊断治疗 /护理诊断及措施/
谢谢观看
熟悉腰椎解剖;掌握腰椎六位片摄影技术, 提高腰椎DR摄影技术能力
时椎体的不连续性表现的尤为明显。
腰椎过屈位
常见的非标准图像: 骨盆固定不佳,随腰椎一同后移,使过伸动作不到位。 被检者未做过伸动作或过伸不到位,不是功能性体位而是似腰椎侧位。 摄影条件不足,图像噪声增大影像观察。 患者骨盆后倾或者过伸不足,呈假过伸状态
腰椎斜位
体位设计: ① 人体侧斜卧于摄影床上,人体纵位平行于摄影床长轴。 ② 被观察侧贴近床,对侧腰背部抬高,使腹部冠状面与台面成45°夹角。 ③ 被检侧贴近床,膝关节贴近台面,对侧下肢屈曲并足底踏台面,以支撑身体呈斜位。 ④ 抬高侧锁骨中线与检查床中线重合,肋弓最低点位于显示野上下方向的中心点。 ⑤ 中心线垂直通过抬高侧锁骨中线与肋弓下缘交点(约第3腰椎高度) ⑥ 平静呼吸下曝光
腰椎正位(AP)
标准片显示: ① 第1~5腰椎显示于照片正中,腰大肌、腰骶关节、骶
髂关节清晰显示。 ② 棘突序列的显示照片正中,两侧横突及椎弓根左右对称,
边缘锐利。 ③ 椎间隙清晰,第3腰椎边缘呈切线位显示,无双边影。 ④ 椎体骨小梁清晰显示。
腰椎正位(AP)
不标准片
腰椎侧位
体位设计: ① 人体侧卧于摄影床,腹部冠状面与台面垂直,腋后线与台面中线平行并重合。 ② 双上肢前屈约90°,下肢屈曲,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③ 脐上3CM置于显示野上下径中点,显示野上缘于剑突、下缘接近耻骨联合。 ④ 中心线垂直通过腋中线与髂嵴上4CM交叉点。 ⑤ 平静呼吸下曝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斜位完美,可以做教学片。 编辑课件
26
合格的腰椎斜位片:病例4
基本达到诊断要求,没有明显的失误
编辑课件
27
瑕疵腰椎斜位片:病例5
存在问题:旋转角度过小,仅部分编狗辑影课能件够显示,几乎无法诊断
28
对策
• 严格执行斜位片的投照方法。 • 摄片时要求患者脊柱自然顺直,避免人为
扭曲。 • 往往右斜位比左斜位显示要好,这与常规
摄片时先拍左斜位再拍右斜位有关系,左 斜位显示不良时右斜位会相应做些微调整。 • 必要时左斜位再次摄片。
编辑课件
29
编辑课件
30
编辑课件
1
编辑课件
2
编辑课件
3
编辑课件
4
编辑课件
5
编辑课件
6
编辑课件7ຫໍສະໝຸດ 编辑课件8编辑课件
9
编辑课件
10
编辑课件
11
编辑课件
12
编辑课件
13
编辑课件
14
编辑课件
15
编辑课件
16
编辑课件
17
编辑课件
18
编辑课件
19
编辑课件
20
编辑课件
21
编辑课件
22
编辑课件
23
瑕疵腰椎斜位片:病例1
存在问题:左斜位角度过大,狗嘴狗尾显示不清,狗颈(椎弓
峡部)显示可,右斜位基本达到诊断要求。
编辑课件
24
瑕疵腰椎斜位片:病例2
存在问题:L4水平双侧狗影显示良好,其他均显示不佳,分析原因
应该与体位不正有关系,即患者斜编位辑时课脊件柱呈扭曲状态。
25
瑕疵腰椎斜位片:病例3
存在问题:左斜位角度偏小,致使狗颈缩短,与椎体重叠多,影响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