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外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侯外庐在试译《资本论》的过程中,虽经长时间准备,可仍常常存在障碍。 侯外庐最下大功夫的是补读了马克思哲学及经济思想来源一脉的黑格尔哲学, 亚当· 斯密经济学的几部大块头着作。这些补读,收益甚大,以至侯外庐后来说: 回想起来,多亏了十年翻译《资本论》期间受到知识贫乏的压力,若不是那十 年为摆脱知识贫乏的压力所做的努力,以后未必会有机会那样广泛地阅读和学 习。 在法国三年,侯外庐付出了几乎全数的时间和精力,得来的成果,是译完 了《资本论》第一卷二十章。带着这些成果,侯外庐于1930年回国。回国之后, 他依然沉浸于这项艰巨的工作之中。但是,他感觉自己所译的文字方面应当有 所改进,便与曾在英法留学的经济学家王思华合作,又重新开始移译;并与书 店签订了出版合同
翻译《资本论》 为进入苏联,侯外庐在哈尔滨等候签证达半年之久。 在这里,他出乎意料地在街头书摊发现了英文版和日文 版的《资本论》,如获至宝,立即买了下来。回到旅馆, 他天天使劲钻研,由此,他甚至为自己规定了赴法的使 命———学习德文,从原著直接翻译《资本论》。 也就在这段时间,传来了李大钊被北洋军阀政府杀 害的噩耗,悲愤之余,侯外庐更坚定信心,发誓要译出 《资本论》,以此祭李大钊英灵,“以酬他对我的蒙师 之教”。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社会与老子》、《中国古代 社会史论》、《中国古代 思想学说史》(上、下册)、《中 国近代思想学说史》、《中国近代哲学史》、《中国思想 史 纲》(上、下册)、《中国封建社会史论》、《宋明理学 史》(上、下册)等。 侯外庐先生在20世纪众多史学家中, 独树一帜,在很多方面自成体系,例如:对中国思想得发 展历程做了系统梳理,明确从社会史入手解决思想史问题, 扩大了思想史的研究范围,发掘出很多曾经不被重视的的 思想家和“异端”;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古代社会性 质问题的论战中,厘清了中国古代城市和国家的起源;根 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解决了“亚细亚生产方式”问 题;等等。
到了法国之后,侯外庐一面在巴黎大学听布克莱教授 讲“唯物史观”,一面从字母开始学习德文。其余时间, 几乎全部用来自修钻研《资本论》。 但是,侯外庐几乎没有经济来源,他知道自己不可 能在此久留。为了珍惜这里的“自由空气”,他充分地 利用着每一天时间。据侯外庐后来回忆:“那时候,我 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除了上图书馆,几乎足不出户。” 巴黎是世界文化荟萃之都,可侯外庐在此三年,竟然一 次也没去参观过卢浮宫、凡尔赛等名胜,连埃菲尔铁塔 也只是远望,无暇登临。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 献给了学习和翻译《资本论》工作之中。
侯外庐先生系马列主义新史学和有奴 派的著名学者之一。他的学术成果和地位, 主要体现在他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上。 概括起来,侯先生的思想史研究方法大致 有如下几个特点: 1948年翦伯赞与侯外庐在香港达德学 院 第一,将社会史研究与思想史研究密 切结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中 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有科学的理解,并且提 出“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对中国社会历史 进行研究,在对中国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 历史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对中国的思想史 进行科学的理解和研究。 第二,侯外庐先生在研究社会史的基 础上,注重对社会思潮作比较全面的考察, 力图把握社会思潮与社会历史的联系及其 所反映的时代特点,进而研究不同学派及 其代表人物的思想特色和历史地位。
侯外庐
侯外庐(1903~1987)、中国历史学家、思想 家、教育家。原名兆麟,又名玉枢,自号外庐。山西 省平遥县人。1903年2月6日(清光绪二十九年正月 初九)生于平遥县西王智村,1987年 9月14日病逝 于北京。 侯外庐青少年时代,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3年考入北 京法政大学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同时攻读法律和历史。 24岁结识了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者李大钊,受到马列主 义的影响。1927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经成仿吾、章伯韬 介绍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主编过周恩来等创办的《赤光 报》。1930年经莫斯科回国,与中共党组织失去联系。先后 在哈尔滨法政大学、北平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任教。 1936年与王思华翻译了《资本论》第一卷。抗日战争时期曾 在重庆主编《中苏文化》,在上海香港主编《文汇报》副刊, 并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日宣传活动。1948年进入东北解放 区。 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 系主任、北京大学教授、西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社会科 学哲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史学 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等职。曾当选为第一、二、 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常务委员等。
有奴派
“有奴派”指20世纪中国史学界主张 “中国经历过奴隶社会”的一群学者, 主要成员包括史学界“三论五说”代表 人物,他们是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 翦伯赞、侯外庐、周谷城、白寿彝、尚 钺、何兹全、李亚农、唐兰、黄子通、 梁作干等人。最初主张“中国经历过奴 隶社会”的学者为郭沫若。他是“有奴 派”成员中影响最大的学者,因而一般 被尊为“有奴派”领袖。“有奴派”长 期占据着20世纪中国史学界的主导地位, 成为史学主流。
侯外庐他一生主要从事社会史、思想 史的学术研究,并亲身执教,对教学管 理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西 北大学担任校长期间,对该校的教学、 科研及学校的扩建与发展有重要贡献。 侯外庐在长期的革命教育及管理实践中, 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提 倡实践精神与求实作风;提倡“韧的追 求”;鼓励学生勇于独立思考,并有所 创新和前进;倡导教学和科研的统一。
1932年,侯外庐与王思华合译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一分册 (第一至七章)由生活书店出版;1936年第一卷合订本出版 (这个译本出版后,侯外庐曾托请红军驻太原的代表周小舟转 呈一部给毛泽东。解放后一次到中南海开会,毛泽东还对侯外 庐提到自己在延安见到过他所译的《资本论》)。再后来,侯 外庐仍独自以全力进行第二卷和第三卷关于地租部分的翻译。 这期间他时时受到坐牢的威胁,并且就在监狱里,仍以“匹夫 不可夺志也”为誓言,努力深造德文,为出狱后继续翻译做准 备。
第三,注重古代学术史研究,把历史上所有 思想都视为具体学术背景下的产物,任何思想命 题都是从当时的学术研究中酝酿出来的。既要看 到社会历史发展对思想的影响,也不忽略学术本 身在思想史进程的相对独立的地位。 第四,主张既要尊重中国思想学术自身的特 点,也要参照西方思想学术成果,才有可能科学 地解释中国思想的发展史。 第五,研究每一个具体的思想时,从哲学观 点、逻辑结构、思维方式和社会意识等角度统一 剖析思想家观念的内部结构和本质特征,以达到 对该思想家学术成果的准确把握。 第六,提出对思想家的研究必须做到“横通” 与“纵通”相结合。所谓“横通”就是考察思想 家个人的思想体系与同历史时代其他思想家与流 派的关系;所谓“纵通”是考察不同时期思想的 流变,以及该思想家在流变过程中的地位。如此, 才可能比较准确地把握一个思想家在思想史中的 形势,侯外庐与几位朋友想独立办一个刊物。 但等付印时,却凑不齐印刷费。侯外庐去向李大钊求援,李大钊当时也不 宽裕,他转向邻近的李石曾借了一笔钱交给侯外庐。这笔钱援助了这几位 热血青年,使他们编辑的秘密刊物《下层》终得以问世。 由于《下层》显而易见的色彩和立场,当时的军阀政府立即下令取缔。 这年冬天,侯外庐为还借款,在北京东交民巷道升洋行与李大钊见面。侯 外庐向李大钊介绍了《下层》发行后的反映和被查禁的情况。李大钊说, 刊物即使被查禁,也是一场胜利。李大钊还鼓励侯外庐参加国民党组织, 希望为它做一些实际工作。 侯外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李大钊谈到自己对理论 很有兴趣,很想先在理论上追求真理。他表达出自己的一 个心愿:想翻译一点马克思的重要着作。这样一则可使自 己深入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二则可以为国内广大探求真 理的读者提供营养。这个想法得到李大钊的赞同。 但是,这个心愿在当时很难实现。因为侯外庐在北京 几年也未找到一本马克思的原着,更遑论翻译了。接下来, 时局骤变,张作霖对进步人士大肆搜捕。侯外庐因为接触 过李大钊,主编过《下层》刊物,也被列入黑名单中。面 临逮捕危险的朋友各奔前程,侯外庐也决定取道苏联,赴 法国勤工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