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研究与图像学

图像研究与图像学
图像研究与图像学

潘諾夫斯基/ 圖像研究與圖像學

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研究導引Fang Chi Apr.200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德國人潘諾夫斯基的圖像學理論主要是以史學研究的角度出發,並在著作《視覺藝術的意義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s》導論中「談藝術史為一門人文科學the history of art as a humanistic discipline」提出他對藝術史問題所提出的三個論述。而圖像學事實上是潘諾夫斯基為了了解「什麼是藝術?」或「什麼才是藝術品?」所架構出來的觀點,是他看待藝術品的態度,認為藝術或藝術作品應具備三各要素:形式、主題象徵、文化意義。

另外,美國當代藝術教育學者Kerry Freedman在著作《教授視覺文化-課程、美學和藝術的社會生活teaching visual culture-curriculum,aesthetics,and the social life of art 》說到背景(context)的重要性,說明圖像或物件都有多種背景意義,以創作背景和觀賞背景為主要範圍。同時陳述背景提供了影像與物體概念上的關聯,並且和形式、功能或象徵意義一樣,是藝術作品的一部份。

Iconography(描述性質)圖像研究

最早出現於十七世紀,源於拉丁文iconographia和希臘文eikonographia,指描繪和計畫。

Iconology(思想、理性)圖像學

內文

˙說明何謂圖像研究

段落: p.26, 第一段

關鍵字: 圖像研究iconography、主題subject matter、涵意meaning、形式form 圖像研究是藝術史的一個枝幹,主要探討的不是形式而是藝術品主題或涵意。

˙舉例:熟識的人在街上向我舉起帽子

段落: p.26, 第二段

關鍵字:對象object、事件event、事實的涵意factual meaning

舉起帽子跟我打招呼的人,從形式的角度看去,由顏色、線條和型體組合起來的人形,自然而然的我會認為這個人型是個對象(男士),而細節變化是個事件(舉帽),這時候我已經跨越純粹形式認知的範圍,而進入主題或是涵義的第一層領域( 倒數第七行前面,first sphere of subject matter or meaning.)

我們稱之為事實的涵義(factual meaning, 倒數第五行中後段)

它是指透過實際經驗裡所認識的東西,去確認某些視覺形象,另外也藉助它們和某種行為或事件之間所產生的變化。

段落: p.26, 第三段

關鍵字:表現性expressional

(前數第二行後面From..)由我朋友完成動作的方式,我或許可以判斷他的心情好壞。這些心情上的微妙差異,會賦予我朋友姿勢更近一層的涵意,稱之為表現性( expressional,此頁最後一行最後)

段落: p.27, 最上方一段

關鍵字:情感共鳴empathy

那不同於事實的涵意,關鍵在於它是被了解的,它不僅靠簡單的確認,而是依賴情感共鳴(empathy,第二行中間)

(此段倒數第三行Therefore..)事實和表現性的涵意,兩者可以歸列在一起:它們是構成最初的或是自然涵意(primary or natural subjuct matter)。

段落: p.27, 第二段

關鍵字:形式form

(第二段第三行This form.. ) 這種舉起帽子的問候方式只用於西方社會,同時也是中世記騎士的傳統。

(第二段第11行I must.. )要了解這位朋友舉動的涵意,我不只需要熟悉事與物組合的現實社會,還要了解某種文明的風俗文化。

(第二段倒數第5行中間I recognize.. )我們稱之為第二級或傳統意函(secondary or conventional subjuct matter)。

段落: p.28, 第一段

關鍵字:人格personality

(第5行中間personality..)人格受限於他是二十世紀的男人,也限制於他的國家、社會及教育背景,更取決於他過去的歷史和現在環境。不過,人格也因為個人處事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這可稱為哲學(philosophy, p28第一行)

(倒數第5行後面Yet all..)精神面呈現出來的所有特質都隱藏在這單一行為中….,我們可稱為內在涵意或內容(intrinsic meaning or content. p.28, 第二段第一行後面)

˙把主題或涵義分成三種層次

段落:p28~31

1.最初或是自然的主題(primary or natural subjuct matter)

可分為事實factual和表現性expressional兩部份。

為單純形式的理解,如線條、顏色、形狀

2.第二或是傳統主題(secondary or conventional subjuct matter)

(P.29前數第六行In doing…到P.30第三行前面motifs)

連接藝術題材motifs與某思想主題於一體。而被當作次要或傳統意義題材的,也許可被稱為意象image,而結合各個意象,是古代藝術家所認可的發明invenzioni,我們通稱為故事stories和寓言allegories。這類意象、故事、寓言的確認,我們稱之為圖像研究iconography。

以沃夫林Wolfflin的標準,形式分析Formal analysis主要是題材和組成題材的分析。

3.內在涵意或內容( intrinsic meaning or content )

(P.30第二段第一行中間It is..到第七行)

了解內在涵義,是要弄清楚一個國家、一個時代、一個階段、一門宗教或哲學信仰最根本的潛在原則。此原則可用構成方法compositional methods和圖像意義iconographical significance來驗證。

˙解釋graphy

段落:p31.第二段第一行到第五行races

源自於希臘文動詞graphein,即書寫的意思。它純粹是描述性質的一種統計方式。因此圖像研究是圖像的描述和分類,如同人類學研究是人種的描述和分類。

˙小結

段落: p32.第三段整段

圖像學iconology是一種詮釋方法,是由綜合得來而非分析。正確圖像分析的前提是要確定題材,對意象、故事、寓言做正確分析,也正是正確詮釋圖像的先決條件。除非所處理的藝術作品,它的第二或傳統主題部分被刪除,而直接由題材轉入內部,如歐洲的風景畫、靜物畫、民俗畫就是如此。所謂的非物象

non-objective藝術更是如此。

˙探討:此三層次如何做到正確分析?

段落:p33~p39上半段

1.圖像前的描述階段pre-iconographical description

(p.33第二段第一行到第六行前面) 物體和事件藉著呈現在外部的線條、顏色、塊體,而組成題材,我們可以就我們實際經驗去判斷。其中的修正原則是風格的歷史history of style (p35.第一段最後一行)

2.圖像分析iconographical analysis

(p35.第二段第一行到第七行前面)圖像分析處理不再是題材,而是意象、故事和寓言。它的要求不在只是由實際經驗得來,或是對事物的熟悉。它要求的是要熟悉文學作品裡特殊的題目和理念,無論我們是經由閱讀或是口傳得知。

3.圖像詮釋iconologocal interpretation

(p39.第二行under..到此段倒數第四行of art.)

在不同的歷史情境下,必須透過觀察特定主題和表達人類心靈普遍的重要趨勢,來修正。在整體上可稱為文化表徵的歷史history of cultural symptom或卡希勒說的象徵symbol。藝術家對於他所研究的對象,應該要去檢視作品的內在含意,並且由歷史的角度去檢視那作品與文化記錄的內在含意。這些檢視,包括了個人、時代、地區、政治、詩文、宗教、哲學、社會趨勢。

˙結論

段落:p39第二段

我們若表現的非常嚴謹,就必須要分別主題或是用意的三各層次。最初的層次常和形式混淆不清。第二個層次由別於圖像學,是圖像研究的專有領域。不管在哪各層次,我們要確認和解釋,都要仰賴我們的主觀設備subjective equipment,並且要了解歷史來做補充和修正,整體來說可稱為傳統。

表格整理

[第二部份] 探討文藝復興時期命名由來:古典文明的再生

The rebirth of classical antiquity

˙早期義大利藝術史家的觀念

段落:p40.第二段

關鍵字: 瓦薩利Vasari

吉伯提ghiberti、阿爾伯蒂alberti、瓦薩利Vasari以為古代藝術在基督教文明開始時就被庰棄! 直到文藝復興式風格才得以復興。庰棄理由是因為蠻族入侵和早期基督教增旅與學者的敵對態度所致。

˙釐清一:上述想法的對與錯

1.錯的部份(p40.第三段第二行they were wrong.. 到p41.第一行followers)

中世紀並未與傳統徹底絕裂! 古典理念,包括文學、哲學、科學和種種藝術,都沒有隨歷史絕跡。尤其在查理曼大帝的大力提倡之下,古典才得以復興。

2.對的部份(p41.第一行後面,right.. 到段尾)

在文藝復興運動之初,一般對古典的態度的確起了變化!

˙釐清二:中世紀的人絕對知道古典藝術的視覺價值

(p41. 第二整段)

他們對古典文學與詩文感到興趣。重要的是在中世紀盛期,古典題材並非用在古典主題表現上,應該說,古典主題並沒有用古典題材來發揮。

˙釐清三:類似以上的再詮釋,通常都因某種圖像巧合吻合,而受到鼓舞

(p42. 第二段)

例: 奧菲斯Orpheus形象被用來代表大衛王(p42. 第二段第三行)

例: 赫爾克勒斯扭抓三頭猛犬射爾伯洛斯Cerberus出地獄的典型,被用來比喻耶穌拉亞當出冥府邊界的故事。(p42. 第二段第四行)

不過,也有例子在古典原型與基督教轉型之間,純粹只是構圖上的淵源關係而已。(此段最後三句)

˙釐清四:古典題材加上非古典的涵意

(p43. 第二段第一行when..到第五行最後tradition )

用非古典的人物在非古典的時空下,去表現古典主題,這差異原因來自於”表現和內容傳統不同所致”

˙小結

(p44. 第二整段)

古典主題的種種,特別是古典神話部份,透過文字直到中世紀仍得到保存。

此事實意義重大,對研究中世紀的學者如此,對研究文藝復興時期圖像的學生也是如此。因為,即使十五世紀的義大利,許多人不取真正的古典題材,而仍舊使用這複雜與謬誤的傳統,擷取古典神話與相關題目,得到滿足。

˙古典神話傳統脈絡描述

(p44. 第二段~p47上段)

˙轉折

( p46. 末段~p47 上段第二行前antiquity)

關鍵字: 薄伽丘Boccaccio《眾神祖譜Genealogia Deorum》

他將1200年以來急遽增加的資料重新檢視,並刻意找尋真實的古代資料,拿出來仔細核對! 他以科學的態度處理古典的古代的開始。

˙創新

( p48第一段第一行it is ~第四行中間tradition.)

十一世紀末藝術家,試圖為早期人文思想篇章創造意象,而且它們是用一種和古典傳統截然不同的方式。

(接第四行~第八行末)例: 西元1100年左右纖細畫,雷根士堡Regensburg根據雷密基尤斯《評馬堤亞努士.卡培拉commentary on martianus capella》文內描述去勾勒古代神祇。

˙解釋古典題材和古典主題非一體關係

( p48第二整段及p50第二段)

不過,形象表現和文字傳統對照雖然重要,但卻不足以解釋中世紀盛期古典題材和古典主題分開的現象。因為,即使古典意象再某些範圍裡已經有了一個表現傳統,但這個傳統卻在中世紀發展出一套自己的風格,此風格完全以非古典的方式進行,甚至棄傳統不顧。

(p50第二段倒數第四行and was not..)

直到15世紀的義大利,才又恢復原貌。而將古典主題與古典題材重新結合,正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特權。

(p51第二段第一行~第四行前these two.)

我們看到這個時代,無法也不願意承認古典題材和古典主題再結構上是一體相連的,而事實上,它在避免保存兩者的一體關係。

(p52第二段第一行~第五行前antiquity.)

然而,無法了解古典主題和古典題材內在合一,是可以理解的,那不只是因為缺乏歷史感,同時也因為中世紀的基督教與古代的異教,情感不同所致

˙總結

(P54 末整段)

重新整合,並不是簡單地回歸古典的過去。那中間的年代改變了人的想法,因此人們不可能再轉回異教徒。世代改變了品味和創作趨向,所以他們的藝術,不可能只是單純地恢復希臘羅馬的藝術而已,他們必須找出一種新的表現形式,再風格與圖像傳統上異於古典,也不同於中世紀,然而卻和兩者相關,並且受惠於兩方。

資料來源

Erwin Panofsky (1995)。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s:papers in and on art history, garden city.N.Y.:doubleday

Kerry Freedman(2003)。teaching visual culture-curriculum,aesthetics,and the social life of art。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reston,V A: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周志勇。潘諾夫斯基圖像學理論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碩士論文(95.05)

艺术史中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视角及其阐释

187 JXSHKX 艺术史研究中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视角及其阐释 ■楚小庆 在艺术史的研究态度上,潘诺夫斯基所秉承的是一种人文主义的态度。他将关于图像意义研究的核心阐释分为三个意义层次,实际上表示的是同一对象(即整个艺术品)的几个侧面。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几种处理方法要彼此融合为一种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过程。从学术发展的逻辑进程来看,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理论的出现并非无所依托,它依然建立在对前辈学者思想的批判、吸纳和继承基础上。同时,由于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理论中所赋予艺术史家寻求图像内在意义的责任,也引发了后来者对其理论的质疑。 [关键词]艺术学;潘诺夫斯基;图像学[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 (2011)04-0187-06 楚小庆(1975—),男,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助理研究员,江苏省文化厅《艺术百家》杂志社执行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学、 文艺学。(江苏南京210005) 本文为国家 “211工程”三期“艺术学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学者对艺术学概念的思考和艺术史研究方法论的建构,深刻地影响了后继的艺术学研究者。这一时期的研究思路主要有两条:一是以知觉心理学为基础展开的对艺术的形式美感的研究,代表人物主要有里格尔、沃尔夫林和阿恩海姆;另一为图像学研究体系,对图像内容及其意义转变进行探究。后一体系是瓦尔堡建立的, 后来由贡布里希和潘诺夫斯基继续发扬,将这一理论系统引向了纵深。其中,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方法把对艺术图像的解读从意义的认知层面推向意义的重建层面,为图像解释和图像诠释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潘诺夫斯基艺术史研究的人文主义视角在艺术史的研究态度上,潘诺夫斯基秉承 的是一种人文主义态度。他认为无论是科学还是人文,研究过程都是从观察开始的。科学讲究观察、记录和实证,并寻找自然现象的一般规律。在潘氏眼中,人文的研究也应该如此。在对两种研究的特点进行类比后,潘诺夫斯基发现,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人文研究,都应该遵从一个预先选择的原则:“对科学家来说,这个原则就是指导性的理论;对人文主义者来说,这就是 一般的历史概念。”[1](P8) 在把资料组成自然或文 化体系上,两者也是相通的。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类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一种理论或一般历史概念预先决定的:“因为为了建立一个‘合理’的体系所采取的每一步骤不仅是以前面的东西为先决条件的,而且也要以后面的步骤为先决条件。……一位科学家观察一种现象, 要应 JIANGXI 江西社会科学

运动学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专题强化一运动学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专题解读1.本专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运动学图象的综合应用,为高考必考内容,多以选择题形式命题. 2.学好本专题,可以提高同学们通过画运动情景示意图和v-t图象分析和解决运动学问题的能力. 3.用到的知识有:x-t图象和v-t图象的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临界条件的确定,极值思想等数学方法. 一、运动学图象 1.直线运动的x-t图象 (1)图象的物理意义 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 (3)交点 两图线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 2.直线运动的v-t图象 (1)图象的物理意义 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3)两种特殊的v-t图象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4)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如图1) 图1

①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②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 (5)交点 两图线交点表示此时两物体速度相同. 自测1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2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s内() 图2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第4s末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C.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乙物体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 C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0~2s内,甲、乙同向运动,在2~4s内两者反向运动,选项A错误;第4s末两物体相遇,两物体间的距离不是最大,选项B错误;由题图知在0~4s内,甲、乙的位移都是2m,故平均速度相等,选项C正确;根据图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速度的大小,可知乙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D错误. 自测2如图3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此可知() 图3 A.前1s物体的位移大小为1m B.前2s末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m/s C.前3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3m/s D.前3s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 A 解析在v-t图象中,相应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由题图知,前1s内物体的

(完整word版)运动学图像专题(含答案)

图像专题: 在运动学中的图像,主要是S-T 图像和V-T 图像。 题目给我们一个图像,我们首先要看这个图像是描述什么物理量跟什么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看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这一步错了,那接下来所有你做的判断很有可能都是错的! 我们一定要学会从图像中尽可能多的读取到多一点信息。给我们一个图像,我们除了要看横纵坐标外,还要看什么呢? 1、看变化趋势,看走势。比如S-T 图像中,S 是随时间变大了,还是变小了,还是先变大后变小,等等。 2、看起点,也就是看截距。比如S-T 图像中T=0时的位移,就代表物体的出发点离O 点多远。再比如,V-T 图像中T=0时的速度就代表物体的初速度。 3.看斜率,弄懂图像中斜率代表的物理含义。一般的,纵轴的单位除以横轴的单位得出来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是谁的单位,那么图像中曲线的切线斜率,它的物理含义就代表谁(不信,你试试)。比如,从S-T 图像中切线的斜率就代表速度,切线的倾斜程度就代表物体速度的大小,越倾斜,速度就越大。这里,还要注意速度的正负。同样,V-T 图像中切线的斜率就代表加速度,切线的倾斜程度就代表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越倾斜,加速度就越大。这里,要注意加速度的正负。 4.看面积,弄清图像中横纵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的物理含义。一般的,纵轴的单位乘以横轴的单位得出来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是谁的单位,那么面积的物理含义就代表谁(不信,你试试)。比如,V-T 图像中的面积就代表位移。在这里,试卷对我们的要求就更高了,要求我们还要定量算出位移的大小。追及、相遇问题常有以图像题出现的。 5.看交点。如果时间为t1时,两曲线有交点,那就说明,这时候两物体有相同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就是纵轴。比如,S-T 图中如果图像有交点,那就说明那个时刻有相同的位移。 【练习题】 1 某同学从学校匀速向东去邮局,邮寄信后返回学校,在图中能够正确反映该同学运动情况s-t 图像应是图应是 ( ) 2.图为P 、Q 两物体沿同一直线作直线运动的s-t 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t 1前,P 在Q 的前面 B. 0~t 1,Q 的路程比P 的大 C. 0~t 1,P 、Q 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P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Q 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3.物体A 、B 的s-t 图像如图所示,由右图可知 ( ) A.从第3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 迟3s 才开始运动 C.在5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 末A 、B 相遇 D.5s 内A 、B 的加速度相等 4. A 、 B 、 C 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s -t 图象如图所示, 则在0~t 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质点A 的位移最大 B .质点 C 的平均速度最小 C .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 D .三质点平均速度不相等 S A B C

试论图像学研究方法及在陶瓷史研究中的应用

试论图像学研究方法及在陶瓷史研究中的应用 (一)陶瓷史研究展望 当代的陶瓷史研究,如杨静荣先生所言,以1982年硅酸盐协会主编的《中国陶瓷史》问世为分水岭,之后进入了第二个阶段。陶瓷史研究迎来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兴盛局面。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参加人数之众,研究层次之丰富,都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微观的纵深发展,将会成为近期内陶瓷史研究发展的主流。宏观的跨学科综合研究将成为陶瓷史研究的主要趋势。杨静荣先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在把握好两个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有几个方面是今后需要加强研究的:(1)加强对近、现代陶瓷史的研究;(2)加强对世界陶瓷史的研究;(3)加强文化史的研究;(4)加强陶瓷艺术哲学的研究;(5)加强陶瓷史研究方法和理论的研究。如何将新方法应用于陶瓷史的研究中,是每个有志于陶瓷史研究的人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加强对方法和理论的研究,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完成的光荣任务。○1 西方国家的学者历来重视对方法论的研究,近代考古学,艺术史的各种方法论均源于西方。陶瓷作为一种工艺美术品,广义上来讲也是艺术史的一部分。可以适用于研究艺术史的部分方法。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大量的方法论被介绍引进入中国,我们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养料可以学习吸收,再来形成适合我们自己陶瓷史研究的方法论。当然那是一个长期坚持学习和孜孜探索的过程。本文将简略介绍在西方近现代艺术史研究中最具有影响力和生命里的方法:图像学研究。 (二)图像学概述 现代意义的图像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即1912年瓦尔堡在罗马国际艺术史会议上作的20分钟讲演中首次提出的○2,欧文·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的《图像学研究》(《Studies In Iconology》)○31939年出版,则标志着图像学脱离辅助地位成为艺术史研究的必不可少的学科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人们很少知道图像学;在此之后,人们可以大胆宣称,艺术史之为人文学科,进入了图像学研究的时期,与它前面的风格研究时期形成对比。 潘诺夫斯基对艺术史研究的方法论给出了一般性的原则,这就是图像意义三层次的解释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21运动学图像专题知识要点

运动学图像专题 主标题:运动学图像专题 副标题:剖析考点规律,明确高考考查重点,为学生备考提供简洁有效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 难度:3 重要程度:3 内容: 1、考点剖析:运动图像是高考中的热点,多以选择题出现(在计算题中也有应用),难度中等。高考较注重学生对图像的理解,有些题目利用图像分析求解能使问题简化,深刻理解运动图像的物理意义,能从图像中获得有效信息,灵活运用运动学规律公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2、知识点:利用图像法可直观地反映物理规律,分析物理问题。图像法是物理研究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运动学中常用的图像为v-t图像。在理解图像物理意义的基础上,用图像法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如往返运动、定性分析等)会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解题既直观又方便。 3、题型分类:(主要讨论v-t图像和s-t图像,其他图像的意义在例题中说明) 点:即图像的各种交点;v-t图像中表示该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s-t图像中表示该时刻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线:即图像的斜率;v-t图像中表示该时刻物体的加速度;s-t图像中表示该时刻物体的速度 面:即图像的面积;v-t图像中表示一段时间内的位移;s-t图像中无意义; 例1、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 A、前5s做的是匀速运动 B、5s~15s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m/s2 C、15s~20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m/s2 D、质点15s末离出发点最远,20秒末回到出发点 【解析】由图像可知前5s做的是匀速运动,选项A正确;5~15s内做匀加速度运动,加速度为0.8m/s2,选项B错误;15s~20s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m/s2,选项C错,质点一直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在20s末离出发点最远,选项D错误。 【答案】A 例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的位移-时间(x-t)图像,由图像可以看出在0~4s这段时间内( )

运动学图像

专题一:运动学图象问题2013 08 23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 1.一遥控玩具汽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15s 内汽车的位移为300m B.前10s 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m/s 2 C.20s 未汽车的速度为-1m/s D.前25s 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 2.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得到正确的结果是( ) A.0~1s 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B.0~2s 内的位移大小是4m C.0~1s 内的运动方向与2~4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D.0~1s 内的加速度大小大于2~4s 内加速度的大小 3.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X —t 图象中t 1时刻v 1>v 2 C.V —t 图象中0—t 3时间内图线3和图线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图线2和图线4中,t 2、t 4时刻都表示物体反向运动 4.下列所给的质点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中能反映运动质点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 质点在前8s 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0.25m/s 向右 B.0.25m/s 向左 C.1m/s 向右 D.1m/s 向左 6.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速度为v ,位移为x ,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 图所示,t=0时刻物体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7.一汽车沿平直公路运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0~t 1时间内,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0~t 1时间内,汽车的位移等于v 1t 1 C.在t 1~t 2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小于v 1+v 22 D.在t 1~t 2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等于v 1+v 22

图像学

图像学一词由希腊语图像演化成的图像志发展而来,研究绘画主题的传统、意义及与其他文化发展的联系。图像学最早由19世纪下半叶法国学者E.马莱提出,而最有影响的研究者是E.帕诺夫斯基,他在《视觉艺术的意义》一书中认为对美术作品的解释分三个层次:解释图像的自然意义;发现和解释艺术图像的传统意义即作品的特定主题的解释,称图像志分析;解释作品的更深的内在意义或内容,这称为图像学分析即帕氏所谓象征意义。 对美术内容的历史探究。目的是为了发现和解释艺术图像的象征意义,揭示图像在各个文化体系和各个文明中的形成、变化及其所表现或暗示出来的思想观念。图像学与图像志的不同之处,就是图像学发现和揭示作品在纯形式、形象、母题、情节之后的更本质的内容。它亦适用于建筑,对建筑的形式、结构、作用、象征意义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称为建筑图像学。这种研究更新了建筑史的观念。 图像学(Ikonologie )大体上分成三个部分 一 - 前图像志分析Präikonographische Analyse : 视觉上识别的东西,基本的形式分析 二 -图像志分析Ikonographische Analyse: 识别图像的故事和人物 三 -图像学分析 Ikonologische Interpretation: 解读出图像的意义,考虑到该图像制作的时间,地点,流行的文化风格或艺术家风格,赞助人意图等 现代图像学 现代图像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阔,重要的3个方面是:①解释作品的本质内容,即帕诺夫斯基所说象征意义。②考察西方美术中的古典传统,古典母题在艺术发展中的延续和变化。③考察一个母题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变化。现代图像学涉及的学科也非常众多,如形式分析、社会学、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等,与它们的交叉也是现代图像学的一个特点。常雷摘要:“图像学”是现代视觉艺术研究、实践探索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理论学科,它起源于十九世纪兴起于西方的传统图像志研究,二十世纪前

高中物理 运动学图像模块 知识点精讲及巩固练习

模块01 运动学图像 一. 描述运动的基本参量: 位移x 、速度v 、加速度a 、时间t 是描述运动的基本参量. 在物理学中,通常用前三个参量跟时间的关系来描述质点的运动规律,即t x -、t v -、t a -关系图像. 二. 位置-时间图像(t x -): (1) 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 (3) 图线截距的意义: ①纵轴截距表示运动物体的初始位置. ②横轴截距表示运动的物体位移变为0的时刻. (4) 交点:两图线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 (5) 经典习题: 例1. (2018·四川省雅安市第三次诊断)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 象可知( ) A .甲比乙运动得快 B .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 C .在前25 s 内,两物体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D .在前25 s 内,两物体位移大小相等 答案 C 三. 速度-时间图像(t v -): (1) 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3) 图线截距的意义: ①纵轴截距表示运0=t 时刻的初速度. ②横轴截距表示速度为0的时刻. (4) 两种特殊的v -t 图象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5) 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如图)

专题02 运动学图像(解析版)-2021届高考物理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专题02 运动学图像 【专题导航】 目录 热点题型一运动图象的理解 (1) (一)t x-图像的理解及应用 (3) (二)t v-图像的理解 (4) 热点题型二两类常规运动图象的区分 (7) 热点题型三运动学图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8) 类型一根据题目情景选择运动图象 (9) 类型二根据图象信息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 (9) 类型三图像的转换 (12) 热点题型四“四类非常规运动学图像”的理解与应用 (14) 类型一a-t图象 (14) 类型二x t-t图象 (15) 类型三v2-x图象或x-v2图象 (17) 类型四x-v图象 (18) 【题型归纳】 热点题型一运动图象的理解 【题型要点】1.运动学图象主要有x-t、v-t、a-t图象,应用图象解题时主要看图象中的“轴”“线”“斜率”“点”“面积”“截距”六要素:

2.三点说明 (1)x-t图象与v-t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且均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2)分析图象要充分利用图象与其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函数关系; (3)识图方法:一轴、二线、三斜率、四面积、五截距、六交点. 3.x-t图象、v-t图象、a-t图象是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性质的 (1)x-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静止,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v-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3)a-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图线与横轴重合,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题方法】运动学图象问题常见的是x-t和v-t图象,在处理特殊图象的相关问题时,可以把处理常见图象的思想以及方法加以迁移,通过物理情境遵循的规律,从图象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根据相应的物理规律或物理公式解答相关问题.处理图象问题可参考如下操作流程:

2020届高三物理总复习热点专题训练----运动学图像问题(解析版)

2020届高三物理总复习热点专题训练----运动学图像问题 【题型归类】 类型一运动学图象的理解和应用 1.利用传感器与计算机可以绘制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沿平直轨道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图象可知() A.小车在20~40 s做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B.20 s末小车回到出发点 C.小车在10~20 s内与20~30 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小车在0~10 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在10~20 s内的平均速度 【解析】:20~30 s和30~40 s,加速度的方向相反,A错;20 s末,正向位移最大,B错.10~20 s和20~30 s内,图线斜率符号相同,说明加速度方向相同,C对.小车在0~10 s内的位移小于10~20 s内的位移,故平均速度也小些,D 对. 【答案】:CD 2.如图所示,A、B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运动,从A、B两物体的位移图象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物体同时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 B.A、B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 B比A晚出发2 s C.A、B两物体速度大小均为10 m/s D.A、B两物体在A出发后4 s时距原点20 m处相遇 【解析】:由x-t图象可知,A、B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且B比A

晚出发2 s,图象中直线的斜率大小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x-t图象可知,B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比A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要大,A、B两直线的交点的物理意义表示相遇,交点的坐标表示相遇的时刻和相遇的位置,故A、B 两物体在A物体出发后4 s时相遇.相遇位置距原点20 m,综上所述,B、D选项正确. 【答案】:BD 类型二两类图像的对比 3.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移—时间(x-t)图象和速度—时间(v-t)图象中,给出了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线1、3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x-t图象中0~t1时间内物体1和2的平均速度相等 C.v-t图象中t4时间内3的加速度大于4的加速度 D.两图象中,t2、t5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解析】:运动图象反映物体的运动规律,不是运动轨迹,无论速度—时间图象 还是位移—时间图象只能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由平均速度v=Δx Δt知 x-t图象在0~t1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Δx相同,时间Δt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故B正确;在v-t图线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在0~t4时间内的前半段图线3的斜率小于图线4的斜率,a3a4,故3的瞬时加速度不是总大于4的瞬时加速度,故C错误; x-t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斜率大于0,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斜率小于0,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而t2时刻之前物体的运动沿正方向,t2时刻之后物体沿负方向运动,故t2时刻开始反向运动.v-t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从0~t5这段时间内速度为正,故t5时刻反向运动,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C. 【答案】:AC

微专题三 运动学图像的理解和应用

微专题三 运动学图像的理解和应用 [方法点拨] (1)x -t 图象描述了位移的大小和方向、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及出发点等信息,注意x -t 图象不是运动轨迹.(2)v -t 图象能描述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位移大小和方向,但没有出发点.(3)遇到特殊图象根据图象形状确定纵坐标与横坐标的函数关系,写出函数关系式,转化为常见的形式,从而确定运动情况. 1.(x -t 图象)(多选)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边上有两块路牌A 、B ,A 在西B 在东,一辆匀速行驶的 汽车自东向西经过B 路牌时,一只小鸟恰自A 路牌向B 匀速飞去,小鸟飞到汽车正上方立即折返,以 原速率飞回A ,过一段时间后,汽车也行驶到A .以向东为正方向,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1所示, 图中t 2=2t 1,由图可知( ) 图1 A .小鸟的速率是汽车速率的两倍 B .第一次相遇时小鸟与汽车位移的大小之比是3∶1 C .小鸟飞行的总路程是汽车的1.5倍 D .小鸟和汽车在0~t 2时间内位移相等 2.(v -t 图象)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光滑且足够长的斜面,并做直线运动,则下列描述该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图2 3.(特殊图象)t =0时刻一质点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时间t 内相对初始位置的位移为x .如图2所示,x t 与t 的关系图线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则t =2 s 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 ) A .8 m/s B .6 m/s 2 C .4 m/s D .2 m/s 4.(a -t 图象)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3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正确的是( ) 图3 5.如图4是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P (t 1,x 1)为图象上一点.PQ 为过P 点的切线,与x 轴交于点Q (0,x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运动学图像问题

1-5 “x-t及v-t图像”习题 1.如图1-4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甲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为零 C.在t1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相等 D.相遇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2.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中正确的 是() A.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第2 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D.第3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 3.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1-5-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0

初中物理运动图象专题(练习+知识点)

§3 物质的简单运动 [知识要点] (一)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位置的改变。 2.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1)明确要研究的对象A (如车上的人); (2)选择参照物B (如地面); (3)判断A 和B (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有改变。 若位置有改变,说明A 相对于B 在运动,如果位置没有改变,则A 相对B 是静止的。 *注: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一般是不同的。 (二)速度(V )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① 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的方法);② 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的方法)。 2.速度(v )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大,运动快;速度小,运动慢。 (2)定义: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类似于观众的方法) (3)公式:v=s/t s:路程 t:时间 (4)国际单位:m/s , 读作“米每秒”。1m/s=3.6km/h 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不变的直线运动。 *根据v=s/t 可以得到: 当速度一定时,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即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当时间一定时,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越长,即路程和速度成正比。 当路程一定时,速度越大,所用的时间越少,即时间和速度成反比。 (三)平均速度(V )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描述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 公式:v=s/t *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该段的总路程/该段的总时间 *总时间包括兔子睡觉的时间等。 2.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速度计(速度表)、子弹炮弹出膛口、探头检测到的汽车速度等都是瞬时速度。 *一般情况下(物体做变速运动),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等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 S/m O V(m/s)

图像学研究的三个层次

图像学研究的三个层次 最具影响的研究者 ?最有影响的研究者是E帕诺夫斯基,他在《视觉艺术的意义》一书中认为对美术作品的解释分三个层次: ?解释图像的自然意义; ?发现和解释艺术图像的传统意义即作品的特定主题的解释,称图像志分析; ?解释作品的更深的内在意义或内容,这称为图像学分析即象征意义。 扬维米尔《称金的妇女》 窗前读信的少女 挤奶女工 ?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创作,是所有以这个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此画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美术宝库中最完美的典范杰作。这幅画,是他直接画在米兰一座修道院的餐厅墙上的。沿着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 ?题材取自圣经故事。犹大向官府告密,耶稣在即将被捕前,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席间耶稣镇定地说出了有人出卖他的消息,达·芬奇此作就是耶稣说出这一句话时的情景。画家通过各种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耶稣的沉静、安详,以及十二门徒各自不同的姿态、表情。此作传达出丰富的心理内容。 ?达·芬奇改变了文艺复兴早期对这一题材的传统处理方式,图中人物列为一排,以耶稣为中心,十二门徒分为四组,对称分列两侧,形成了一个穿插变化又相互统一的整体。达·芬奇成功地运用构图和用光等手段,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达.芬奇毕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在众多同类题材的绘画作品里,此画被公认为空前之作,尤其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胜。构图时,他将画面展现于饭厅一端的整块墙面,厅堂的透视构图与饭厅建筑结构相联结,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划得精细入微,唯妙唯肖。这些典型性格的描绘与画题主旨密切配合,与构图的多样统一效果互为补充,使此画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美术宝库中最完美的典范杰作。 中国画中的文人画 ?院体画和文人画是中国画的两大形势。 ?文人画泛指文人,士大夫所做的画。 自六朝至宋元,绘画的艺术行为主流发生了从宫廷贵族到文人的转换,但无论是贵族还是文人,其创作主体的阶级烙印都是很明显的,艺术史的发展始终都控制在对制作技艺具有垄断地位的社会群体手中,所谓“院体画”、“文人画”都是技术传播垄断的结果。 ?文人画对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以及对水墨、写意花鸟画等技法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运动学图像专题--带答案

1.质点所受的力F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力的方向始终在一直线上。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在图示t1、t2、t3和t4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速度最大? A.t1 B.t2 C.t3 D.t4 2.一质点沿x 示,则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2 C.质点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0.75m/s D.质点在1s末速度为1.5m/s 3.如图所示, 图中每一个图都有两条图线, 分别表示一种直线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和速 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4.在2014年11月11日至16日的珠海航展中,中国展出了国产运-20和歼-31等最先进飞机。假设航展中有两飞机甲、乙在平直跑道上同向行驶,0-t2时间内的v-t图象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乙在0-t2 B.飞机甲在0-t2内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C.两飞机在t1时刻一定相遇 D.两飞机在0-t2内不可能相遇 5.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 A .甲比乙运动得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B .t=20s 时,乙追上了甲 C .t=10s 时,甲与乙间的间距最大 D .在t=20s 之前,甲比乙运动得快,t=20s 之后乙比甲运动得快 6.如图所示t x -图象和t v -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 t x -图象中1t 时刻v 1=v 2 C. t v -图象中0至3t 时间内4的平均速度大于3的平均速度 D. 两图象中,2t 、4t 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7.A 、B 、C 三质点运动的x -t 图象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0~t 0这段时间内,三质点位移关系为x A >x c >x B B .在t 0时刻A 、B 、 C 运动方向相同 C .在0~t 0这段时间内,三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 D .B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C 加速度方向相反 8.受水平外力F 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其v-t 图线如图所示,则( )

图像学参考书目

E·凯默林编,《作为图像系统的造型艺术I:图像志和图像学》,科隆,1979年版。 欧文·帕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艺术中的人文主题》,纽约,1939年版。 欧文·帕诺夫斯基,《图像志和图像学:文艺复兴艺术研究导论》,载《视觉艺术的 意义》,纽约,花园城,1955年版 G·赫默伦,《视觉艺术中的表征和意义:图像志和图像学的神话学研究》,载《隆德哲学研究》第1 期,瑞典,隆德,1969年。 U·艾柯,《符号学理论》,伦敦,1977年。 O·巴茨曼,《艺术史阐释学导论:图 画的阐释》,达姆斯塔特,1984年。 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视觉艺术的含义》 [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s],Penguin, 1970 年,p205 《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李本正、林夕、范 景中译,浙江摄影出版社,p439 沃尔夫林,《艺术史的基本概念》[Principles of Art History:The Problem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yle in Later Art],1915 年。 《视像与设计》[Vision and Design],Oxford,1981 年。 《格林伯格:批评文集》[Clement Greenberg :The Collected Essays and Criticism],John O’Brian,ed. Chicago, 1986-1993 年。 《符号学与语言哲学》[Semiotics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London,1984 年。 卡西尔[Ernst Cassirer],《象征形式哲学》[The Philosophy of Symbolic Forms],New Haven,1953-1996 年。 《图像志:图像、文本、意识形态》[Iconology: Image, Text, Ideology],Chicago,1986 年,p48 《意图的模式:论图画的历史说明》,中国美术学院出 版社,1997 年,p1 [ 1 ] 潘诺夫斯基《视觉艺术的含义》, 傅志强译, 辽宁美术出

运动学中图像问题

运动学中图像问题-专题复习 运动图像既是知识,也是一种方法。利用运动图像可以很形象地表示质点的运动过程;利用运动图像还可以解决质点运动的许多问题,既可以定性判断,也可以定量计算,因此图像法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1.直线运动的x-t图像 X/m 甲 X0 X1乙 0 t0t1t/s (1)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轴:横坐标表示时间 纵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移 (3)点:某时刻物体的位置(状态) (4)斜率:大小表示物体的速度大小 正负表示物体的速度方向 (5)交点:t1时刻甲乙两物体在x1位置相遇 (6)截距:初始时刻、初始位置(相对于参考点的距离) 注意:①图像不是物体运动轨迹 ②图像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2.直线运动的v-t图像 V/m·s 甲 v1 乙 0 t1t/s (1)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轴:横坐标表示时间 纵坐标表示物体的速度 (3)点:反映某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方向) (4)斜率: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5)交点:t1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 (6)截距:开始计时的初速度 (7)面积:反映某段时间物体位移的大小 x-t与v-t图像的比较

X-图像 图像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 度)。 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 ②表示物体静止。 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静止。 ③表示物体静止。 ④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位移为 X 0。 ④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 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4个运动质点相遇时的位移。 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4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 ⑥0~t1时间内物体位移为X 1。(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无意义) ⑥t1时刻物体速度为v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0~t1时间内的位移)。 ⑦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⑦表示物体从静止开始做正向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例一 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前4s 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在1~3s 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 .3s 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5m/s ,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D.2~3s 内与3~4s 内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 E.第2s 末物体的加速度为5m/s 2 F.第1s 末和第3s 末物体所在的位置相同 ⑦ ⑦ X X 0 X 1

运动学图像专题练习

运动学图像专题练习 班级姓名学号_________ 【图像要点】 运动图像x-t图像v-t图像a-t图像 物理意义质点的位置坐标随时 间的变化规律 质点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规律 质点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规律 图线斜率表示速度表示加速度表示加速度的变化率 面积无意义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 面积表示位移大小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 示速度的变化量 纵轴截距初始位置初始速度初始加速度 两线交点两个质点相遇两质点速度相同两质点加速度相同1.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t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第2 s末,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B.在0~2 s内,质点做直线运动,在2~4 s内, 质点做曲线运动 C.在0~2 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2 m D.在2~4 s内,质点的加速度不断减小,方向发生了改变 2. 如图为甲、乙两质点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t0时间内,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 B.在0~2t0时间内,甲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C.在0~t0时间内,乙的速度一直增大 D.在0~2t0时间内,甲、乙发生的位移不相同

3. (多选)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由图像可 知() A.质点一直处于运动状态 B.质点第3 s内的位移是2 m C.质点前4 s内位移是2 m D.质点前6 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1 m/s 4. 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A.前5 s内质点静止 B.5~15 s内质点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 m/s2 C.15~20 s内质点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 m/s2 D.15 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20 s末质点回到出发点 5. 一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A.0~1 s内做加速运动,1~3 s内做减速运动, 第3 s末回到出发点 B.0~3 s内位移是12 m C.0~1 s内与1~3 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2 s时的速度方向与0.5 s时的速度方向相反 6. (多选)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 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

图像研究与图像学

潘諾夫斯基/ 圖像研究與圖像學 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研究導引Fang Chi Apr.200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德國人潘諾夫斯基的圖像學理論主要是以史學研究的角度出發,並在著作《視覺藝術的意義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s》導論中「談藝術史為一門人文科學the history of art as a humanistic discipline」提出他對藝術史問題所提出的三個論述。而圖像學事實上是潘諾夫斯基為了了解「什麼是藝術?」或「什麼才是藝術品?」所架構出來的觀點,是他看待藝術品的態度,認為藝術或藝術作品應具備三各要素:形式、主題象徵、文化意義。 另外,美國當代藝術教育學者Kerry Freedman在著作《教授視覺文化-課程、美學和藝術的社會生活teaching visual culture-curriculum,aesthetics,and the social life of art 》說到背景(context)的重要性,說明圖像或物件都有多種背景意義,以創作背景和觀賞背景為主要範圍。同時陳述背景提供了影像與物體概念上的關聯,並且和形式、功能或象徵意義一樣,是藝術作品的一部份。 Iconography(描述性質)圖像研究 最早出現於十七世紀,源於拉丁文iconographia和希臘文eikonographia,指描繪和計畫。 Iconology(思想、理性)圖像學 內文 ˙說明何謂圖像研究 段落: p.26, 第一段 關鍵字: 圖像研究iconography、主題subject matter、涵意meaning、形式form 圖像研究是藝術史的一個枝幹,主要探討的不是形式而是藝術品主題或涵意。 ˙舉例:熟識的人在街上向我舉起帽子 段落: p.26, 第二段 關鍵字:對象object、事件event、事實的涵意factual meaning 舉起帽子跟我打招呼的人,從形式的角度看去,由顏色、線條和型體組合起來的人形,自然而然的我會認為這個人型是個對象(男士),而細節變化是個事件(舉帽),這時候我已經跨越純粹形式認知的範圍,而進入主題或是涵義的第一層領域( 倒數第七行前面,first sphere of subject matter or mean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