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考试试题(比较好)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考试试题(比较好)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考试试题(比较好)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1.人体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组成是()

A.淋巴 B.淋巴和组织液 C.血浆和组织液 D.血浆和淋巴

2.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3.右图表示正常人肝组织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液体成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肝细胞中含有胰岛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

B.液体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

C.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D.图中①②③④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4.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5.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 B.血浆组织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浆组织液淋巴

6.下列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7.下列属于人在炎热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

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③汗腺分泌增多

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代谢活动增强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④⑤ D.②③

8.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二氧化碳参与的这种调节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9. 镇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

A.细胞体 B.轴突C.突触间隙 D.树突

10.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那么受损的部位是()A.运动语言中枢 B.躯体运动中枢 C.听觉语言中枢 D.视觉语言中枢

11.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C.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D.若从③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12.公鸡具有健壮体格,发达鸡冠,艳丽尾羽,高亢啼鸣,激发这些性状的激素是()A.甲状腺激素 B.雌激素 C.雄激素 D.生长激素

13.关于记忆细胞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由部分B细胞形成 B.B细胞和T细胞都不能形成

C.只由部分T细胞形成 D.B细胞和T细胞都能形成

14.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A.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15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反应和所利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

16.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抗体是由T淋巴细胞分泌的

B.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

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

17.抗原进入人体以后,被体液中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是( )

①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②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再由B细胞呈递给T细胞

③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

④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⑤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

A.①②④⑤ B.①②⑤④ C.①③⑤④ D.①③④⑤

18.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

B.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

C.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反应

D.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反应

19.通过人工方法获得无籽果实的措施是()

A.在受粉后的雌蕊柱头上涂上生长素溶液

B.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生长素溶液

C.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高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D.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20.树上没有成熟的梨被虫蛀了,结果这个梨长不大。分析被蛀部位最可能是正在形成的( ) A.果皮 B.果柄 C.果肉 D.种子

21.吲哚乙酸是( )

A.植物生长素B.垂体生长素 C.性激素 D.脑激素

22.校园里种植的杉树,主干粗壮,生长旺盛,而侧枝很细弱,主要原因是由于( ) A.侧芽缺乏生长素B.侧芽产生的生长素过少

C.侧芽产生的生长素过多D.侧芽积累的生长素过多

23.下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24.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

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25.把未成熟的青香蕉和一只成熟的黄香蕉同放于一只封口的塑料袋内,发现青香蕉不久会变黄。该过程中起作用的激素是()

A.乙烯 B.脱落酸 C.赤霉素 D.生长素

26.如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 B.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

C.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 D.③处生长比④处快

27.关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 B.各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C.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乙烯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28.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A.背地(心)生长 B.水平方向生长

C.向光生长 D.无法确定

29.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绿篦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篦定期修剪,目的是()

A.抑制侧芽生长

B.抑制其开花结果

C.抑制向光性

D.促进侧芽生长

30.如图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此

实验的结果不会()

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乙直立生长

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

31.下列关于生长素和生长激素联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是有机物 B.在生物体内含量都很少

C.都是活细胞产生的 D.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32.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33.将大小两种草履虫分开培养,都能正常生长。若将两者放在一起培养16天,其中一种生长正常,而另一种则全部死亡。此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A.互利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34.下图表示种群的年龄结构,其中为增长型的是()

35.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1990年紫茎泽兰侵入我国四川凉山地区后,泛滥成灾,其增长曲线近似于“J”型

B.对农作物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大于K值

C.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率最大

D.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36.右图中A表示的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情况,那么B可能代表()

A.该种鹰的天敌的种群

B.与鹰有互利共生关系的一个种群

C.群落中生产者数量变化情况

D.是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

37.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38.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39.在调查一块方圆2 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放置15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4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8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A.54只 B.48只 C.120只 D.144只

40.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食物 B. 温度、光照 C.温度、温度 D. 光照、食物

41.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

42.右图为某患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试判断注射的药品最可能是()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醛固酮D.抗利尿激素43.丘脑下部具有感受血液中溶质浓度的感受器,一旦浓度升高,这些感受器便刺激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ADH),其作用是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量喝水可以增加ADH的释放

B.体内ADH过少的人,会产生过多的尿

C.细胞外液中溶质浓度的降低,会使垂体受到的刺激减弱

D.能使尿量增加的药物可能是通过抑制ADH的分泌而起作用

44.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

A.赤霉素、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D.赤霉素、乙烯

45.丝瓜为雌雄同株的异花植物,某同学将刚萌发的丝瓜种子分别泡在下表列出的5种溶液中24 h,种植后长成植株。一段时间后比较最初开出的雌花与雄花的平均数,求出性别比。实验结果如下表:

溶液雄花雌花比值(雄花:雌花)

水(对照) 21.1 3.8 5.6

赤霉素(100 mg/L) 4.7 4.7 1.0

CP(100 mg/L)

6.2 6.8 0.9

(一种生长调节剂)

乙烯利(1000 mg/L) 19.6 3.7 5.3

整形素(10 mg/L) 33.1 1.2 27.6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A.花的性别分化是各种激素和内外环境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

B.乙烯利对丝瓜性别分化影响不大,对其他植物的性别分化也影响不大

C.可能因为人为添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激素打破了自身激素的正常比例,而影响了雌雄花的性别分化

D.赤霉素(100 mg/L)、CP(100 mg/L)有利丝瓜雌花的形成,整形素(10 mg/L)有利丝瓜雄花的形成

46.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方向的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图中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

47.下图中A、B为两插条扦插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示意图,其主要原因是( )

A.芽能发育成枝条

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

C.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D. 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长

48.如下图所示,若茎的a侧生长素浓度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较为准确的一项是( )

A.在BD范围内

B.在OA范围内

C.在BC范围内

D.在BA范围内

49.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 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50.下列与水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阶段,既有水的生成,又有水的分解

B.人体由于花粉过敏会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降低,水分大量积累在细胞间隙,导致组织水肿

C.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

D.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来实现的,其感受器位于下丘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51. (8分) 右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1)图中①过程是___________,⑤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③⑥⑦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 _、_________、 _____ _____。

(2)正常糖代谢水平,血糖浓度为_____ ______。某人血糖

浓度长期高达185mg/dL,一部分血糖通过④排出体外,因此,此人可能患____ _______。

(3)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是_____ ______。

52.(10分)在农业生产中,单子叶作物的农田中常会生长一些双子叶杂草,它们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粮食减产。在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浓度促进生长,__________浓度抑制生长。

(2)图中代表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3)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__________点左右(用字母表示)。

(4)当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在B-C段时,其对曲线①所代表的植物的作用是________。

53.(10分)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N是感受器,其神经末梢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的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它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物质③对突触后膜的作用效果是兴奋或抑制。

(3)在乙图方框中用箭头画出兴奋传导的方向,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丙图中的Y来自甲图中的A,丙图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受到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作用;但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作用,导致效应器不产生相应反应,这又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神经中枢要接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54.(12分)右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回答:

(1)如果种群呈a曲线增长,说明种群处在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称

为________曲线增长。用达尔文进化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2)如果种群呈b曲线增长,说明该种群处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称为________曲线增长,用达尔文进化

的观点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吉林省松原市油田高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分)

1——10 CCACB CDBCA

11——20 DCDAD BCADD

21——30 ADCDA ADCDD

31——40 DDCAD DDCDD

41——50 DBAAB ACAD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51.(每空1分,共8分)

(1)消化吸收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脂肪等非糖物质糖原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2) 0.8—1.2g/L 糖尿病

(3)胰岛素

52.(除标明外,每空2分,共10分)

(1)两重性低(1分)高(1分)(2)② (3)D (4)促进53.(除标明外,每空2分,共10分)

(1) 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2) 突触小泡(1分)

(3) ←(1分)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 兴奋抑制

54.(每空2分,共12分)

(1)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J”型

过度繁殖能力

(2)食物和空间有限“S”型生存斗争中不适者被淘汰的个体

完整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测试题 一、选择题(1~30小题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及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 B.氧进入血液中红细胞的过程就是进入内环境的过程 C.pH的调节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 D.环境温度下降导致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2.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 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D.淋巴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3.某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秋季越野赛后,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等。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使其体内产生了大量乳酸,致使其血浆pH显著下降 B.此时应及时补充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以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 C.由于能量大量消耗,其血液中的血糖浓度会大幅度下降 D.由于其体内内环境pH发生变化,所以细胞代谢发生紊乱 4.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 A.血浆CO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2D.血糖浓度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 5.一般情况下,大脑受伤丧失意识和脊髓排尿中枢受伤的两种病人,其排尿情况分别是A.尿失禁、正常排尿B.尿失禁、不能排尿 C.正常排尿、尿失禁D.不能排尿、尿失禁 6.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的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7.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⑤⑥⑦ 8.某男子接触过患某种禽流感的家禽,医生检查发现该男子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出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男子终身具有抵抗该种禽流感病毒的能力 B.该男子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感染这种流感病毒的患者 C.该男子获得的对这种禽流感病毒的免疫力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该男子具有抵抗各种禽流感病毒的能力 9.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有关的一组是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 1.手不小心摸到滚烫的水壶,缩手反射发生与感觉疼痛的时间是 A .先感到疼痛,后缩手反射 B .感到疼痛并同时缩手 C .先缩手反射,后感觉疼痛 D .依个体不同而不同 2.对燕麦胚芽鞘尖端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处理:①将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 锡箔遮住;③在尖端纵向插入锡箔;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下列选项中错 误的是 A .给予左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③ B .给予右侧光照时,向右侧光源生长的是②④ C .给予单侧光照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⑤ D .置匀速转盘上并单侧光照,④将向光生长 3.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g , 然后每隔1h 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结果绘成以下曲线,根据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A .0h ~1h ,a 体内的胰岛素分泌量比b 多 B .3h ~4h ,a 体内的胰高血糖素较0h ~1h 分泌量下降 C .b 血糖在1h ~2h 较高是因为体内胰高血糖素量没有减少 D .b 血糖在2h 后下降是由于血糖氧化分解和合成糖原所致 4.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的神经元。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 则a 点不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而b 、c 、d 、e 四个点都能测到膜内外电位有变化,该现象说明了 A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B .兴奋在神经元内的传导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C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传递兴奋 D .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膜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 5.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瓶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a 、b 、c 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 A .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B .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 C .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D .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 6.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是由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藏羚羊以及燕子组成的五人“福娃”。其中的藏羚羊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分布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等地。人们保护藏羚羊的目的是 A .保持可可西里的植被 B .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 .保护遗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 D .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 7.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上的人因口渴而饮用了部分海水,则此人体内 A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B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C .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D .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8.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作用的是 A .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B .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 C .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 D .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 9.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 →C →D ”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B .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 过程 C .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 →C → D ”,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 .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 →C →D ”,使手缩回 10.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A 细胞分泌的激素过多可能会导致糖尿病 C.胰岛A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 11.下列关于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有 A .体液调节即激素调节 B .跳水运动员一刹那做出精美复杂的动作是由于神经调节的结果 C .体液调节的途径是血液的运输 D .神经调节的途径是反射弧 12.下列关于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说法正确的有 A .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 B .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 C .如果体温低于正常体温,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下,汗腺分泌汗液会减少,毛细血管会舒张。 D .人体产热主要是指肝脏和骨胳肌

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综合测试题

时间/年 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综合练习题 1. 在什么情况下,种群中个体数目会呈指数增长? A .当只有食物受到限制时 B .当开始环境适合于这一个物种,但后来却不适合时 C .只有当捕猎者不存在时 D .只有在实验室中的理想条件下 2. 农业上应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正常交配,致使 种群密度 A .明显下降 B .保持稳定 C .迅速增长 D .越来越大 3. 有一位学者正在研究某种鸟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研究的对象从生态学水平看属于 A .生态系统 B .群落 C .个体 D .种群 4. 高山上植物沿高山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 甸。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阳光 B .水分 C .温度 D .海拔高度 5. 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中药。虫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虫体内部 组织被破坏,菌丝充满虫体成为菌核,夏季菌核萌发,长出具柄的子座,似直立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 A .共生 B .寄生 C .竞争 D .捕食 6. 一个森林群落中不包括: A .细菌和真菌 B .所有动物 C .微生物 D .落叶和土壤 7. 以下哪一项是初生演替的例子: A .藓—地衣—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B .裸岩—地衣—藓—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C .木本植物—地衣—藓—草本植物 D .草本植物—地衣—藓—木本植物 8. 在下列的四个种群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 9. 同一草原上的羊和牛,同一草原上的狼与羊,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构成的 植物体。以上4种种间关系分别依次为 A .竞争、捕食、寄生、共生 B .竞争、寄生、捕食、共生 C .寄生、共生、竞争、捕食 D .共生、寄生、竞争、捕食 10. 在森林中雀鸟总爱在上层采食,柳莺却爱在中层筑巢,只有血雉喜欢寻觅底层的昆虫与苔藓, 这种现象从生物群落的结构上看属于 A .垂直分布 B .水平分布 C .结构的分区 D .结构的组成 11. 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实线.虚线表示)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 群的关系是: A .捕食关系,实线代表捕食者,虚线代表被捕食者 B .捕食关系,虚线代表捕食者,实线代表被捕食者 C .竞争关系,实线代表竞争中的胜者,虚线代表失败者 D 12. 某种群的个体数变化如图,在曲线区段中,种内斗争最弱的一段应是 A .AB 段 B .BC 段 C .CD 段 D .DE 段 13. 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K 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 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 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 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14. 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 .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B .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 .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D .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A B C D 时间 个 体数

高中生物必修三前两章测试题

生物必修3第一、二章检测题 第I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无机盐④激素⑤尿素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②③ 2.下图表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则下列关于图中X、Y、Z、W(W为虚线框部分)所示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维持体温的恒定 B.Y表示肾上腺,产生的激素在产热上与甲状腺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C.在炎热的环境中人体必需减少产热、增加散热来保持体温恒定 D.X表示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 3.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4.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来完成的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引起人体产生渴感的感受器在下丘脑 B.K+ 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起决定作用 C.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引起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 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对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不利 6.关于过敏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过敏反应是一种异常反应,是一种免疫功能失调症 ②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因此往往会破坏组织细胞,引起组织损伤 ③过敏反应和正常免疫反应中产生的抗体,其化学本质都是球蛋白 ④找出过敏原,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高中生物必修三1-3章测试卷(一)

生物必修三1-3章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正确的分析是 A 、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 B 、图中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 C 、若图中内分泌是甲状腺,当它的分泌物增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 、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2.用同位素14C 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 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标记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处理甲图中的A 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 B 端探测到14 C 的存在 B .处理乙图中的A 端,能在乙图中的B 端探测到14 C 的存在 C .处理乙图中的B 端,能在乙图中的A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D .处理甲图中的B 端,能在甲图中的A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3.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 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 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A .a B .b C .c D .d 4.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在a 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 .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 .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 .①中内容物使b 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5.下图是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感受器 大脑皮层 下丘脑 垂体 内分泌腺 组织 ③ ① ④ ⑤ ⑥ ⑦ ②

高二生物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必修三综合测试卷 2?关于渗透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B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微粒数目无关,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体积 D. 在37C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 的渗透压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 C .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D .不同人的体温,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存在微小的差异 4. 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C .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5. 下列对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后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前膜 B. 神经递质是一种电信号 C. 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 D. 神经递质传递是双向的 6. 取未受操作影响的两相连的神经元,浸 泡在任氏液 (可保持神经细胞活性)中,其中一个 神经元是与肌肉纤维连接的运动神经元。装置 如卜图,卜列各诰顶分析不用确的是 () A. 分别刺激A 、B 、C G H 五处,能引起肌肉纤维收缩的(位置)有 5处 B. 在B 、C 两点接上灵敏的电流计,刺激 A 和G 点:电流计指针祁能慌转 C. D 、E 、F 共同构威了两个神经兀相连接的邦位叫突触 D. 刺激E 、F 点,弓I 起肌肉收缩的时间不同 7?人体下丘脑不能完成的生理功能是 A .体温调节 B .水平衡调节 C .内分泌调节 D .血液pH 值的调节 &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那么受损的部位是大 脑皮层的 A . W 区 B . V 区 C . S 区 9?下列关于机体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1.5分,共60分) 1.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为( C 依次为血浆、组织液、淋巴 C 依次为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 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 D 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淋巴 A.A 、 B. A 、 C. B 、 B 、 B 、 C 、 B .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D .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生物必修三期末

青岛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生物(必修3)期末考试 张玉坤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51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49分,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用2B铅笔在答题卡的对应标号上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 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模式图正确的是 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3.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活性最高,在血浆中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 4.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5mg/mL,而1mg的甲状腺激素却使人体产热量增加4200kJ。说明了激素调节具有 A.通过体液运输 B.直接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C.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D.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5.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6.在一些山区的溪流里有时能见到一些大蝌蚪没能正常完成变态发育,其原因是体内缺乏A.性激素 B.生长激素 C.生长抑制素 D.甲状腺激素

高三一轮总复习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题练习题

必修三综合练习题 、选择题 1. 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 a. 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h a ——H~■it 糖原可以存在于a中③a与b、c、d相比的蛋白质含量较咼④正 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⑤a、b、d是细胞代—站 谢的主要场所⑥b中的有些物质经过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a⑦内环----- 境成分稳定,机体达到稳态。 A .一项正确 B .两项正确 C .三项正确 D .四项正确 2.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i、n、川、w表示能直接与 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 B. n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 C. ②表示重吸收作用,w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D. 内环境与I交换气体只须通过肺泡壁即可完成 3. 下图为人体内血糖的调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1诩'热麻丹宓------------ 结曲A r |卄険斋仆帳坤刨|n戟崇芬 1 i1T 1 ---- 血WJ滋窪卜-降 ---------- 皓杓A A. n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B. i、n激素间既有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 C. 川激素是胰高血糖素,促进血糖浓度的升高。 D. 血糖调节存在反馈调节。 4. 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 、b 、c 、d 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 c 、d 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 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 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 e 激素 ⑤ 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⑥ 上图表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均为效应器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5 ?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 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 0C 的环境中,产热为 al ,散热为bl ;处于30C 的环境中,产热为 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同30C 环境相比,人处于 0C 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 维持体温稳定,因 此 a1>a2, b1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试题.doc

高二生物必修 3 综合测试题 第I 卷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 2 . A .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 ? 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 D . 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 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 ) 3. A. 下丘脑既可以使血糖升高,又可以使血糖降低 B. 血糖升咼是神经调节,血糖降低是体液调节 C. 血糖升咼是体液调节,血糖降低是神经调节 D. 下丘脑可以使血糖升高,垂体使血糖降低 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 ) A. 脑皮层,下丘脑 B ?下丘脑,大脑皮层 C ?下丘脑,下丘脑 D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4.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 4 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 表现为( ) A.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 ?耗氧量 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5.绿色植物倒伏后 ,它的茎杆能部分恢复直立状态 , 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 受重力影响 , 向地性 B. 受重力影响 , 背地性 C.受水的影响,向水性 D. 受光的影响,向光性 6.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质渗出,会造 成局部 ( ) A. 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 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 7、 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 在反射弧的:( )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⑤ 8、 兴奋的传导在体内只能是单向的,下列对这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小泡中有递质 B. 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使另一种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C. 突触后膜中突触小泡内没有递质存在 D. 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另一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 9、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 B 淋巴细胞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 本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60 分) 1. 在右侧照光的情况下,对燕麦胚芽鞘进行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注:云母片不透水) A.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 B.弯向光源生长的是②④ C.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⑤ D.将④放在匀速转盘上,会弯向光源生长 2.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有关的一组是 ①生产无籽西瓜②生产无籽番茄③棉花摘心 ④培育多倍体⑤枝条扦插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②③④ 3. 把成熟的苹果和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使香蕉成熟,这是由于苹果释放出了 A.乙烯 B.脱落酸 C.芳香族化合物 D.赤霉素 4.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植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分析A、B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的除草浓度是

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杂草 c点浓度 B.双子叶杂草单子叶植物 b点浓度 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杂草 a点浓度 D.双子叶杂草单子叶植物 c点浓度 5.图3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B.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③④⑤ D.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6.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受刺激时,瞬间膜内外电位为内负外正 B.兴奋在①②处传导时,生物膜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 C.刺激③处,①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D.刺激A或③处均可使E产生反应 7. 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 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A.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B.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C.抑制了突触前神经元中线粒体的功能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8. 下列有关动物和人血糖平衡的调节,正确的是 A.人体内血糖的平衡是由体液调节来完成的 B.糖尿病患者表现出的“三多一少”症状都和血糖不能正常利用有关 C.肝糖元和肌糖元对升高血糖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D.低血糖下,最先影响到的是人的肌肉组织 9.下列哪种激素可影响婴幼儿脑的发育 A.性激素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 10.给正常生活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出现休克现象,要使其及 时复苏可适量注射 A.甲状腺激素 B. 葡萄糖液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测试卷

高二期末测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 A. 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 B. 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 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2.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B.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③④⑤ D.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氧气、抗体、神经递质、胰蛋白酶都出现在细胞外液中 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C.寒冷时出现寒颤是稳态失调的表现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4.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D.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血浆pH显著下降 5.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施加一定的电流刺激时,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变化正确的是( )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 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 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6.下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④⑤共同构成突触 B.①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C.③作用于④,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D.由于③只能由②释放作用于④,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 7. 根据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阶段质量检测(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④尿素、载体和呼吸酶 A.①③B.③④ C.①②D.②④ 解析:选A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蛋白质,呼吸酶是细胞中催化呼吸作用的酶,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它们都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而O2、葡萄糖、尿素、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是呼吸中枢 B.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C.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不能听到别人的话 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解析:选D呼吸中枢在脑干;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能听到别人的话,但听不懂。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解析:选B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呼吸道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故PM2.5进入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内环境;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会使血浆pH明显下降;过敏原是引起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物质,PM2.5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完成。 4.下列有关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分布在淋巴和血液等处 B.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 C.大多数T细胞必须依靠某种B细胞的帮助才能增殖和分化 D.用药物阻断T细胞增殖分化,可明显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

高二生物必修三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二文生物期末试题(只交Ⅱ卷)第Ⅰ卷(选择题) 分)60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一、 )(1.以下可称生态系统的是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B.烧杯中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D)(2.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必须具有下列哪些成分 .空气、水、阳光、适宜的温度BA.生产者与分解者 .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DC.非生物环境与生物 )(池塘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3. C.鱼D.底泥微生物A.水藻B.浮游动物 )( 4.在生态系统中能够制造有机物的是 .真菌 D C.动物A.微生物B.绿色植物 )(5.生产者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了D.二氧化碳和能量C.氧气和无机盐A.有机物和能量B.水分和无机盐 )6食物链开始的生物通常是( D.腐生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A.食草的B.食肉的 C 下列四条食物链中正确的是()7. 狼B.草昆虫A.阳光青蛙草兔蛇鹰 C.鹰蛇青蛙昆虫草D.草蝗虫细菌、真菌 8.下列能够形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食物关系的是() A.莲与青蛙B.棉花与蚜虫C.蝗虫与麻雀D.蚜虫与螵虫 9.下列哪项是生态系统中形成食物网的原因() A.生物之间的间接关系B.生物之间的直接关系 C.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D.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10.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A.双向流动,逐级递减B.单向流动,逐级递增 C.循环流动,前后不变D.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1.“一山不能有二虎”这一谚语用生态学的观点可以理解为() A.虎所需的生存空间大 B.虎性情孤独,不群居 身体强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C.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得到的能量越小,个体的数量也越少 12.下列各组生物可能是一个种群的( ) A.元谋人、山顶洞人 B.大熊猫、小熊猫 C.大鲈鱼、小鲈鱼 D.大草履虫、小草履虫 13、在一个水池中长期生长着藻类、水蚤、虾、鲫鱼、蚌等,这些生物可看作是一个( )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检测试题

必修三综合检测试题 1.在正常情况下,哪项不属于内环境() A、胰岛素 B、血浆蛋白 C、抗体 D、淀粉酶 2.下图表示正常人肝组织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液体成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 的是() A.肝细胞中含有胰岛素基因和血红 蛋白基因 B.液体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 C.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D.图中①②④构成了人体肝细胞的内环境 3.下图表示A、B两个特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①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②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 ③若A和B中玉米的数量相同,A能养活10000人,则B至少能养活500人 ④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则A中的人比B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低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4.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与激素的作用无关的是() ①果树整枝修剪②无籽西瓜的培育③无籽番茄的培育 ④带芽的枝条扦插易生根⑤阉割猪以利育肥⑥移栽植物常去掉部分叶片 A.②⑥B.①④C.③⑤D.⑥ 5 .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

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 ”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 C.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6.右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刺激a处, b处将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 也发生电位变化 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 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发生兴奋或抑制 D.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 7.右图表示一种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若在 图中箭头处施一强刺激,则图中a、b、c、d、e能 检测到兴奋的有几处 A.2处 B.3处 C.4处 D.5处 8.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存在问题的是 A.人体新陈代谢中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 B.肝脏细胞和肾脏细胞都生活在组织液中 C.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在组织液和淋 巴中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在组织液和消化 液中 9.右图表示一反射弧,若在S点处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有 ( ) A.感受器产生感觉 B.兴奋只向效应器方向传导 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D.刺激强度越大,效应器发生反应越快 10.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④人类施加的有机肥被植物体直接吸收利用,可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1.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瓶中只有 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若每个营养 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图中曲线所示,则曲 线a、b、c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 A.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 级 B.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C.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 D.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高中生物必修三激素调节(测试题)

生物必修三第三次生物周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手术摘除小白兔的垂体后,其甲状腺功能衰退的原因是() A.大脑功能异常 B.缺乏促性腺激素 C.缺乏促甲状腺素 D.垂体与甲状腺之间的神经被切断 2、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 A.细胞内液增多 B.组织液增多 C.体液增多 D.尿量增多 3、某动物园中,一猩猩突然暴躁不安,攻击其他猩猩。为了控制该猩猩,饲养员给其注射了一定量的某 物质,使之出现暂时休克现象。若要使之迅速苏醒,可注射另一种物质。饲养员给猩猩先后注射的两种物 质分别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麻醉剂和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D.胰岛素和葡萄糖 4、下图为某患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试判断注射的药品最可能是()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C.醛固酮 D.抗利尿激素 5、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下丘脑既可以使血糖升高,又可以使血糖降低 B.血糖升高是神经调节,血糖降低是体液调节C.血糖升高是体液调节,血糖降低是神经调节 D.下丘脑可以使血糖升高,垂体使血糖降低 6、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7、在人体内,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①呆小症②糖尿病③侏儒症④白化病⑤镰刀型贫血症⑥夜盲症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③ D.①③⑥ 8、下图是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对有关环节正确的理解是() A.a、b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a和b同时作用于z,对z产生促进作用 C.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x、y的分泌功能 D.x.y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 9、结扎小狗的胰管,正常进食,小狗出现的症状是() A生长发育立即停止 B血糖浓度明显升高 C消化不良 D尿量减少,体温偏高 10、给动物饮用相同量的清水,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量减少的实验动物是() A输液不久后的动物 B患糖尿病的动物 C切除垂体的动物 D摄入过多食盐的动物 11、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爆发出比平时更大的力量和产生更敏捷的反应,此时如测定其体内激素水平, 明显增高的是() A.胰岛素 B.肾上腺素 C.性激素 D. 甲状腺素 12、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 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②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最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阶段检测(1~2章)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二氧化碳和氧 ④Na+⑤血浆蛋白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⑤ 2.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 A.浆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效应T细胞 3.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的是( ) A.血液中O2浓度的变化 B.血糖浓度的变化 C.环境中温度的变化 D.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 4.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B.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C.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D.乳酸与血浆中 NaHCO3反应 5. 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6.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 ) A.使小鼠产生过敏反应 B.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 C.小鼠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 D.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 7.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 ) A.细胞内液增多 B.组织液增多 C.体液增多 D.尿量增加 8.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9.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C.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生病 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 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 11.成年大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可能出现( ) A.体温升高、耗氧量减少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测试题

第三章练习题 姓名:班级:学号: 一.选择题 1.燕麦胚芽鞘向光性的原因是() A.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 B.背光侧细胞分裂快 C. 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少 D.背光侧生长快 2.下列哪项与植物生长素无关() A.促进细胞生长 B.促进细胞分裂 C.促进果实发育 D.抑制生长 3.棉花在栽培过程中要摘除顶芽,主要目的是() A.使棉株不再长高 B.使棉田通风透光 C.使侧芽长成果汁 D.减少水的消耗 4.把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使香蕉成熟,是由于苹果放出了() A.乙烯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5.下列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脱落酸 B.吲哚乙酸 C.丙酮酸 D.乙烯 6.常用作选择性除草剂的是() A.赤霉素 B.2,4-D C.脱落酸 D.乙烯 7.细胞分裂素在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作用是( ) A.促进细胞分裂B.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 C.促进细胞伸长D.促进光合作用 8.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的解释是() A.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性强 B.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 C.2,4-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D.同一浓度的2,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 9.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 B.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 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 10.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其特点是() A.高浓度时促进生长,低浓度时抑制生长 B.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 C.只能促进植物生长 D.只能抑制植物生长 11.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 A.顶芽的生长优先于侧芽的生长 B.顶芽比侧芽生长旺盛 C.顶芽优先生长而抑制了侧芽生长的现象

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

高二月考生物试卷 一、单择项选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下列概念中,哪一项不能与其他概念并列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淋巴、组织液 D.内环境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促反应需要稳定的内环境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内环境的稳态就是保持其成分的恒定不变 D.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3.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C.渴觉中枢兴奋,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尿量减少 4.人体中组织液生成增多时,就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导致组织水肿。 下列各项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 大 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5.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B.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C.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D.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 6.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B.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 C.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7.分别刺激下图Ⅰ、Ⅱ、Ⅲ、Ⅳ四处,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A.Ⅱ、Ⅲ、Ⅳ B.Ⅰ、Ⅲ

C.Ⅰ、Ⅱ、Ⅲ D.Ⅰ、Ⅳ 8.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9.天气变冷时,在体内的分泌量不会增加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生长激素 10.下图代表生物体内的三类生理过程。图中的X表示外界进入生物体的物质,Y表示生物体 内产生的物质,在①②③生理过程中Y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A.载体、激素、酶 B.载体、抗体、酶 C.载休、酶、抗体 D.酶、抗体、激素 11.右图为测定神经元电位变化的示意图,刺激 图中a、b 两点,指针偏转的次数分别是 、1 、2、2 、1 12.下列各组中,都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接种卡介苗 B.种牛痘预防“天花”;皮肤的屏障作用 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服用糖丸预防小儿麻痹症 D.患过甲肝的人不会再患甲肝;注射百日咳疫苗后不再患百日咳 13.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原 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体 14.右图中“X”所代表的细胞名称应为 A.B细胞 B.效应T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巨噬细胞 15.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 动减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