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小学生的攻击行为

合集下载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在教育领域中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也日益多样化,给教师、家长和社会带来一定的困扰。

背景中的小学生攻击性行为主要包括言语攻击、身体攻击、抢夺等行为,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学生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也影响了周围同学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深层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可能与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

为了更好地应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界需要深入探讨现有的教育对策并提出新的教育对策,以提高对策实施的可行性。

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师和家长应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的有效性及可行性,通过分析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原因和现有的教育对策,提出新的教育对策并分析其实施的可行性,旨在为学校、家长和教育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情绪,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在减少学生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3 研究意义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对学校教学秩序和师生关系造成不良影响。

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进行教育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挖掘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和原因的基础上,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通过探讨现有的教育对策和提出新的对策,可以为学校和家庭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问题。

对策实施的可行性分析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更好地评估和选择合适的教育对策,以确保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处理争吵与冲突

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处理争吵与冲突

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处理争吵与冲突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争吵与冲突是难以避免的情况。

然而,如何引导他们正确处理这些问题,培养他们解决冲突的能力和心理素质,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针对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处理争吵与冲突进行探讨。

一、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小学生在冲突中常常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容易通过互相攻击和辱骂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

要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冲突,首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沟通能力。

1. 倾听与尊重教导小学生在争吵与冲突中,要学会倾听对方的观点,尊重对方的意见。

他们应该懂得争论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争胜和压制对方。

2. 表达与表达技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通过激发小学生内心感受的方式,引导他们学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剧等形式,提供实践和示范。

二、教导冷静思考和自我控制小学生在争吵与冲突中常常情绪激动,很难冷静思考和自我控制。

因此,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冲突,不仅需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还需要教导他们冷静思考和自我控制。

1. 自我观察教导小学生在争吵与冲突中,要学会观察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反思是否合理和适当。

通过自我观察,他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2. 给予情绪管理工具可以教导小学生一些情绪管理工具,如深呼吸、数数等,帮助他们在冲突中冷静下来。

同时,还可以鼓励他们寻求帮助和支持,向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倾诉内心感受。

三、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小学生正确处理冲突,不仅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包括培养他们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团队合作训练可以通过分组活动、合作游戏等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冲突中,他们可以尝试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而不是争吵和对抗。

2. 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教导小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倾听对方观点、找出问题的根源、协商达成妥协等。

通过训练和实践,他们可以逐渐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对策例谈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对策例谈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对策例谈作者:黄德琴来源:《小学德育》2008年第19期我当班主任已经10年了,在班级里总会发现几个特殊的孩子,他们常常为一点小事打骂、欺负同学,甚至无事生非地攻击同学。

以前我总是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讲道理,进行说服教育,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通过观察了解才明白,孩子具有这样的行为不是品德问题,而是心理问题。

一、小学生攻击性行为之表现例举[案例1]男生小杨,平时特别喜欢欺负同学。

比如在各类比赛中有谁胜过他,他就会怀恨在心,无端找人麻烦,惹是生非;谁在一些小事上不经意与他发生冲突,他就会以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

在给其他同学带来伤害的同时,也使他自己与同学们不断疏远,甚至有的时候显得孤立无助。

[案例2]男生小郑,其父母平时工作较忙,无暇顾及他的学习和教育。

他学习成绩中下,言行举止不够文明,人际关系较差,大部分同学都不愿和他交往。

他在学习生活中常有下列行为:上课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说谎、经常搞一些惹人发笑的恶作剧等。

面对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指责,他满不在乎,课间还无故欺负同学,甚至鼓动其他同学结帮打架,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感觉到他的存在。

[案例3]有一位单亲家庭的女生,非常任性、执拗,时常乱发脾气,稍不如意就哭闹、摔东西,经不起批评。

记得有几次犯错被老师批评后,她就边狡辩边哭喊着要回家。

平时因她脾气古怪,同学们不愿与她一起玩耍,她就会生气地回到座位上,嘴里叽里咕噜不停地骂人,以发泄内心的不满。

(一)家庭因素1.部分家长自身脾气暴躁,有暴力倾向,在家中经常大发雷霆。

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孩子的行为和心灵,造成他们性格上的缺陷,行为上的过激。

2.有些家长惯于用暴力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结果孩子也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他人。

如有的家长在孩子做错事时,不是循循善诱,耐心说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打骂孩子。

天长日久,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这种情绪一旦无处发泄,就会转嫁到别人身上,逐渐形成攻击性行为。

小学生遭受欺凌时该如何应对

小学生遭受欺凌时该如何应对

小学生遭受欺凌时该如何应对在小学阶段,许多学生都可能遭受到同伴或其他人的欺凌行为。

这种欺凌行为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健康,因此,对于遭受欺凌的小学生来说,学会应对欺凌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遭受欺凌时应该如何应对的几种方法。

一、保持冷静和自信当小学生遭受欺凌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和自信。

不管是面对言语侮辱还是身体伤害,当孩子学会保持冷静时,他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欺凌,并从中获得更多的自信。

他们可以告诉自己:“我是有价值的,这个欺凌不是我的错。

”同时,提醒他们不要放弃与别人交谈或参与社交活动,这样他们可以更好地保持积极的心态。

二、尽快向成人寻求帮助在小学生遭受欺凌时,寻求成人的帮助是非常必要的。

孩子们可以向家人,班主任或学校辅导员等成人倾诉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这些成人将能够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处理这个问题。

此外,由于学校对欺凌行为有专门的处罚制度,向相关的教师或校领导举报欺凌者,也将有助于制止欺凌的发生。

三、寻求同伴的支持有时候,小学生在面对欺凌时可能会感到孤立。

在这种情况下,寻求同伴的支持是很有帮助的。

小学生可以向自己的好朋友或同学寻求帮助,告诉他们自己所面对的情况。

同伴的支持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起更强大的力量,同时还能提供情感上的安慰和支持。

四、学习自我保护的技能教会小学生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也是很重要的。

他们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防御技巧,如如何躲避攻击,如何说“不”和如何报警等。

这些方法不但可以帮助他们避免受到进一步伤害,还可以增加他们应对欺凌的自信心。

学校和社区也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培训活动,帮助小学生学习这些技能。

五、提高对欺凌行为的认知提高对欺凌行为的认知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应对欺凌。

学生可以了解欺凌的不同形式,如言语欺凌、身体欺凌和网络欺凌,并学习如何辨别这些行为。

他们可以学会识别哪些行为是不适当的,并明确知道何时寻求帮助。

此外,可以通过借阅书籍、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参加讲座或与专业人士交流等方式,加深对欺凌问题的了解。

浅谈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浅谈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浅谈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摘要:由于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交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部分儿童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会出现有意或无意的攻击性行为。

对他们的人际关系良好发展产生阻碍。

在学校班级中,如存在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会增加班级管理难度,严重者影响班级风气与班级团结。

本文将从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出发,通过个案分析与调查研究论述儿童攻击性行为矫正策略。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策略攻击性行为包括身体攻击、语言攻击和关系攻击。

研究表示,学生群体之中,幼儿和儿童时期的攻击性行为更频繁,以身体攻击行为最为常见。

而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则容易造成人际冲突,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儿童个性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的阻碍。

除此外,攻击行为也会给校园管理增加难度,同时给家庭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如果放任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则儿童长大后成为校园施暴者的概率更高,长期以往,越来越难矫正此类行为,步入社会之后,可能做出更多反社会行为。

攻击行为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受攻击者的心理健康,严重的话会导致受害个体出现不自信、缺乏社交安全感、注意力分散和抑郁等不良症状。

总而言之,攻击行为对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危害。

一、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选取低年段学生家庭为调查对象,根据调查分析,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往往源于以下几点:(一)引起他人关注部分儿童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诉求,通常选择击打他人的方式达到引起对方注意的目的,然而这种不恰当的交往方式往往会引发矛盾冲突。

如在家庭中,父母常常因为忙碌而忽视孩子表达的诉求,孩子则会采取更能引起父母注意的方式,如拍打父母等行为。

调查显示,有部分儿童在家庭中会通过击打行为引起父母的关注,而长期形成此习惯的儿童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也更大可能通过击打同伴的方式引起同伴注意,当其他儿童接受到最直接的击打感受,对此行为进行反击时,则更容易引发同伴之间的矛盾。

(二)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较差部分儿童受到他人的攻击(不管是有意攻击还是无意攻击),总会认为对方故意对他造成伤害而产生情绪变化,为了“报复”对方会马上生气地回击以达到宣泄情绪的目的。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引言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攻击性行为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许多学校和家长都对此感到困惑和无奈。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肢体攻击、言语攻击、抢夺、打架等,这些行为给学生自身和周围的人造成了困扰和伤害。

如何有效地对待和处理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成为了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一个和睦、和谐的家庭环境能够对孩子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一些家庭中可能存在亲子关系紧张、父母暴力等问题,这些都可能成为孩子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

2. 社交环境:孩子在学校和社交圈中的互动也会影响其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一些不良的交往经历、沟通问题、欺凌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孩子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3. 心理因素:孩子的心理状态也会对其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例如情绪不稳定、自卑感、压力过大等都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攻击性行为。

二、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对于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责任归咎于孩子本身,而是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多个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1. 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性格养成和行为习惯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长应该尽量创造和睦、和谐的家庭环境,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合理安排孩子的日常生活,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2. 学校教育: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成长空间,学校应承担起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和良好行为的责任。

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情商,培养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社会支持:社会环境对孩子也有一定的影响,社会应该鼓励家庭、学校和相关机构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从而有效减少和遏制学生的攻击性行为。

如何教导小学生正确的冲突解决方式

如何教导小学生正确的冲突解决方式

如何教导小学生正确的冲突解决方式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冲突。

教导小学生正确的冲突解决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教导小学生正确的冲突解决方式。

1. 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沟通是解决冲突的基础,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良好沟通能力至关重要。

教导他们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以及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是必要的。

可以通过模拟对话、角色扮演等方式来锻炼他们的沟通技巧。

2. 强调理解与尊重教导小学生理解和尊重他人是解决冲突的关键。

他们需要明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感受,并且尊重这些差异。

可以通过讲解故事、示范和讨论等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这一点。

3. 教导积极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导小学生积极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解决冲突。

例如,通过倡导合作、寻求妥协、寻找共同点等方式来引导他们寻求解决方案。

同时,也要提醒他们避免使用暴力或攻击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4. 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冲突时情绪常常失控,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非常重要。

教导他们如何冷静下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寻求冷静思考的时间是必要的。

同时,也要教导他们适当的表达情绪方式,如使用“我感到...”等表达方法。

5. 示范和鼓励示范和鼓励对于教导小学生正确的冲突解决方式至关重要。

作为老师或家长,我们应该成为他们的榜样,积极地解决冲突,并向他们展示正确的行为模式。

同时,及时发现和表扬他们在解决冲突时的努力和进步,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总结起来,教导小学生正确的冲突解决方式需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强调理解与尊重,教导积极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示范和鼓励。

通过有效的教导,小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冲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成为善于解决问题的人。

这将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班主任对小学生打架问题的处理技巧

班主任对小学生打架问题的处理技巧

班主任对小学生打架问题的处理技巧小学生打架是很恶劣的行为,但往往不可避免的发生。

每当班里有人打架时,我有时很不理解,也很气愤,怎么会为了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呢?在处理打架事件时,学生也很容易接受教育,感觉基本没留下什么后遗症.但过一阵又会有人跳出来打架,实在费解,于是在网上拜读了一篇相关的文章,感受颇深。

当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打架这种校园安全事件时,班主任宜从以下几点着手处理:(1)首先要让学生冷静当学生发生打架事件时若你正好在现场,要及时喝止动武者,如认识动武学生,可直呼其姓名及喝其停手。

要让学生冷静,老师先保持冷静,不要被情绪牵动。

然后严厉地要求两方学生分开。

这时候学生处于情绪异常激动的状态,表现为面红耳赤,大口大口地喘气.如果教师此时采用严厉批评的方式来教育学生的话,无疑于给这些学生火上浇油.因此,作为班主任,不妨让学生在此时单独冷静冷静,让他们坐坐“冷板凳".过一段时间,等打架的同学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教师再来处理也为时不晚.(2)及时跟进,了解事件的原委在处理打架事件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学生为何打架,才能及时的对症下药。

一般说来,以下两种类型容易诱发打架事件:一是嬉戏作弄型:青少年常模仿怪异行为、恶作剧、无知、好玩或表现与众不同心理,而发生破坏公物、欺负同学等动作。

攻击行为较轻微,但发生的几率最大.二是主动报复型:因双方互相有过节而怀恨在心,或仍心存不满、不平,认为需讨回公道才得以扳回面子,消除愤怒,故采取以牙还牙或另有图谋伤害之举动,这种情最为可怕:所以等学生的情绪安全下来之后,就要着手调查打架事件的原委。

此时学生已冷静了,可以较平和地说出整个事情的经过了。

但是,尽管如此,学生在解释自己打架的原因时,往往会推卸自己的责任,千方百计所说事实不一致,不再找目睹整个事件的同学来了解事实的真相,得出较一致的说法,以此为我处理打架事件作好公下的准备.(3)疏导情绪,重建互信在了解了整个事情经过后,分别针对双方所犯的错误及认错态度,力求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打架的不良后果.因此该批评时就批评,绝不心软。

如何帮助小学生处理情绪失控和攻击行为

如何帮助小学生处理情绪失控和攻击行为

如何帮助小学生处理情绪失控和攻击行为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情绪失控和攻击行为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对孩子的个人发展造成困扰,也给班级教师和家庭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帮助小学生处理情绪失控和攻击行为的方法。

1. 倾听和理解首先,当小学生出现情绪失控和攻击行为时,我们应该倾听并试图理解他们的情绪和感受。

这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表达自己,并积极聆听他们的故事。

了解背后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和帮助他们。

2. 教授情绪管理技巧情绪管理是处理情绪失控和攻击行为的关键。

我们可以教授小学生一些简单但实用的情绪管理技巧,例如深呼吸、倾诉、冷静思考等。

通过训练,他们将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寻找更积极的解决方法。

3. 培养情绪识别能力情绪识别是培养小学生情绪智力的重要一环。

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帮助他们学会辨认不同的情绪,并理解各种情绪对行为的影响。

一旦他们能够准确地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就能更好地应对和管理情绪失控的情况。

4. 提供情绪释放的途径有时,小学生会因为积聚的情绪而表现出攻击行为。

为了帮助他们有效地释放情绪,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寻找适合的方式,如运动、绘画、写日记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他们通过身体或表达来缓解紧张情绪,从而避免攻击行为的发生。

5. 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要以身作则,成为小学生情绪管理的榜样。

我们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展示适当的情绪表达方式。

通过积极的态度和合理的沟通技巧,我们能够影响小学生的行为和情绪管理能力。

6. 激励和奖励当小学生成功控制情绪并避免攻击行为时,我们应该给予积极的激励和奖励。

这可以是口头表扬、鼓励的措辞或其他形式的奖励。

通过正面的反馈,我们将增强他们积极处理情绪和行为的动力。

7. 寻求专业支持如果小学生的情绪失控和攻击行为问题严重且持续存在,我们应该及时寻求专业的支持和帮助。

学校心理咨询师、家庭辅导机构和专业心理医生都可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治疗,帮助孩子克服这些挑战。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
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是当今社会的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可以损害孩子的发展和成长,
因此,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教育对策研究非常重要。

首先,在学校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学校应多开设有关态度参与和法律规
定的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关系观念和行为原则,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律,尊重他人,坚
持人权和公平正义,懂得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和利益,实施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预防和
解决攻击性行为的能力。

其次,学校要加强和建立处理被攻击行为的有效程序。

学校应建立一套具体、有序的
纪律管理制度,耐心的让学生理解攻击性行为的后果,对攻击者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纪律,建立起有效的处理攻击行为的步骤,并充分调动教师、家长和政府开展有力的预防攻击行
为活动。

再次,应及早进行预防性教育。

要改变小学生的空间环境和游戏环境,限制小学生的
对攻击的体验及和引导他们根据学校法规进行行为,培养小学生自觉维护他人权利的意识;在营养跟不足的情况下,要多提供更多民间慈善机构、义工服务等,帮助贫困孩子们获得
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帮助减少攻击性行为。

最后,学校应定期组织有关对抗性行为的座谈会,在学校开展有关预防和严厉打击攻
击性行为的宣传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建立学校攻击性行为的问题反馈
机制,更好的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家庭教育讲堂教你这样应对小学生打架

家庭教育讲堂教你这样应对小学生打架

教你这样应对小学生打架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有关一年级学生下课互相打闹的现象。

开学至今,我屡次听到有同学来向我告状、反映谁谁谁打他(她)。

打同学是一种十分恶劣且不文明的现象,借此应当引起老师和家长的共同重视。

通过观察与了解,我发现打闹现象主要集中在个别男生中,也不乏有个别“野蛮女生”。

每当俞老师把某某打同学的孩子叫到身边进行谈话时,发生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第一、被告状的孩子不承认自己打了同学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打了同学;第二,告状的学生也说不清他为什么要来打我,无法说清楚两人有何矛盾或不开心的事情。

基于此,我得出,孩子们之间的打闹是无意识的,但是屡次发生必须引起我们的强烈重视。

为此,我也查了相关儿童心理学资料。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指以口头的或身体的方式对他人身体、心理进行伤害的行为。

用语言直接伤害他人,侮辱他人人格,使人丢脸,是攻击性行为;捏造谣言,诬陷他人等间接攻击他人心理,也是攻击性行为;用拳头、木棍打架同样也属于攻击性行为的范畴。

小学生的打架一般都是些小打小闹,而且打架的数量较少,他们大多不会对其他人造成很大的伤害,但是,学生打架现象对其品德的形成,对其将来的发展都会有很大影响。

还有现在的小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又由于年龄小的因素,以“自己为中心”的心理还是存在的。

所以下课打架事件,必须要请各位家长引起相当大的重视。

尤其是男同学的家长,切不可因为孩子说不清楚为何打架或者不承认自己打架而轻易宽恕孩子,让他渐渐认为这是一件小事,一定要把不好的行为遏制在萌芽阶段!学生打架现象的产生原因分析:l、独生子女心理特点的两重性国内外学者,心理学家对独生子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调查,实验表明,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具有两重性,他们在智力上普遍优于非独生子女,但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的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少的缺陷和弱点,对挫折的承受力较差,遇事较激动,感情用事,且好发脾气,比较任性。

2、受尊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和关注的话题。

攻击性行为在小学生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言语上的攻击,有的是身体上的攻击,有的是行为上的攻击。

这些攻击性行为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伤害,也会严重影响到攻击者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针对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对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1. 家庭教育不良: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环境之一,但是许多孩子生长在一个家庭教育不佳的环境中,家长对孩子缺乏耐心和关爱,或者是家庭中存在家暴等问题,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导致孩子产生攻击性行为。

2. 学校环境不良:有的小学生在学校的环境中遭受到了很多的欺凌和暴力,也会促使他们产生攻击性行为,因为他们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救助。

3. 心理问题:有的小学生可能患有一些心理问题,比如情绪不稳定、注意力缺陷、自控能力差等,这些心理问题都会导致孩子产生攻击性行为。

4. 社会环境:部分小学生受到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比如一些网络游戏、暴力影视作品等,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造成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1. 家庭教育: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提倡健康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让父母懂得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用合理的方式教育和指导孩子,让孩子在家庭中得到充分的关爱和保护。

2. 学校环境:学校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师生关系和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友爱,加强对学校暴力和欺凌事件的处理,保护每一个学生的权益,减少学校暴力事件的发生。

3. 心理辅导:对有心理问题的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交往方式和应对挫折的心理韧性,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4. 社会环境:加强对社会环境的引导,减少不良影响的渗透,提倡健康的生活和娱乐方式,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以上对策主要是从家庭、学校、心理和社会四个方面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进行教育对策的探讨,通过这些对策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小学生解决攻击性行为问题,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与矫正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与矫正
通, 了解 孩 子 的愿 望 和 想法 , 孩 子树 立 良好 的 行 为榜 样 。 为
将 来就 容 易 走 L I 道路 。 I罪


小 学生 攻击 ・ 为 的 形 间 的 矛 盾 冲 突 , I 的孩 子 不 要 过 对 对 I己 于偏 袒 纵 容 , 不 要 一 味 颐 及 家 长 的 面 子 而 不 问缘 由地 指 责 自 也 己 的 孩 子 , 对 孩 子 进 行 耐 心 的教 育 , 导 他 们 要 学 会 尊 重 别 要 引
他 们 发 扬 自己优 点 , 助 孩 子树 立 起 基 本 的 自信 。 比如 , 帮 让他 写
出 自己这 几年 获得 的好成绩 , 或受老师 、 家长赞赏的事 , 然后 让
他 大 声 自豪 地 读 出来 ; 展“ 点轰 炸 ” 开 优 的心 理 教 育 活 动 , 大 让 家 一 起 找 他 的 优 点 、 处 , 有 进 步 , 怕 是 一 点 点 , 立 刻 表 长 一 哪 就
教 育缺 陷 ,会 使 孩 子 产 生 一 种 随 时 可 以 攻 击 别 人 的 合 理 感 , 并 将 这种 心 理 转 化 为攻 击性 行 为 。
击 性 行 为 的 原 因来 分析 ,有 很 大 成份 源 于 孩 子 的 自卑 心 理 , 教
师 应 真 诚 地 去 关 爱 他 们 , 可 能地 去 发 现 他 们 的 闪 光 点 , 励 尽 鼓
人 , 于 与人 相 处 。 善 ( ) 师 及 时地 表 扬 、 励 和 学 会 冷 处 理 。从 造 成 孩 子攻 二 老 鼓
有 关攻 击 性 行 为 形成 原 凶 的 研 究 很 多 , 合 实 践 对 小学 生 结 攻 击 性 行 为 成 因 认 真 进行 剖 析 , 不难 发 觉 出攻 击 性 心 理 问题 障 碍 主 要 和 家庭 教 育 不 当、 业 成 就 挫 折 和环 境 负面 影 响 有 关 。 学 ( ) 一 家庭 因素 。家庭 是孩 子 的一 面 镜 子 。有 些 家 长 自身 脾 气暴躁 , 有暴 力倾 向 , 有 的家 长 在 孩 子 做 错 事 时 , 是循 循 善 如 不 诱, 而是 不 分 青 红 皂 白地 指 责 、 骂孩 子 。潜移 默 化 中影 响 了孩 打 子 的心 灵 与 行 为 , 子 心 理 受 压 抑 , 种 情 绪 一旦无 处 发 泄 , 孩 这 就 会 转 嫁 到 别 人身 一 逐渐 形 成 攻 击 行 为 。 L, 有 的孩 子 来 自 单亲 家 庭 , 少 双 亲 的 呵 护 与 关 爱 。 这类 孩 缺 子大 多 由其 祖 父 母 辈 抚 养 长 大 ,往 往 倍 受溺 爱 而 非 常 任 性 , 动 则 发脾 气 , 不起 批 评 : 对 孩 子 过 分 溺 爱 , 望 过 高 的 家 庭 的 经 而 期

(完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及处理策略分析

(完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及处理策略分析

(完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及处理策略分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及处理策略分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及处理策略分析的全部内容。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与处理策略攻击性行为指对他人的财产或人身进行直接破坏或攻击的行为,包括殴打、伤人、破坏物品、虐待他人或动物、抢劫等行为。

在4-6岁时可表现为咬人、咬物、打人等,是儿童、青少年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它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又是衡量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儿童攻击行为和将来犯罪行为的关系上,有关研究认为:习惯性的攻击行为可用来解释和预测犯罪行为;年龄越小就具有攻击行为的幼童,未来发展成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越高;在各种情境中都出现攻击行为的儿童比在特定情境之中出现攻击行为的儿童将来更可能发展成为发社会行为和行为偏差.虽然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一般没有成人那样残暴,比较容易受到忽视。

但是随着社会中某些不良因素的发展和电视等宣传媒介的不良影响,社会中的暴力和其他形式的攻击现象正在以各种形式和途径逐渐向幼儿园、学校中渗透。

再加上幼儿园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某些局限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特点,现在的儿童、青少年正在受到攻击现象的侵蚀,尤其是暴力行为正在逐年增加.据《中国青年报》1997年6月25日报道,北方某大城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校学生中,有50%以上的学生有过被校内同学或外校学生敲诈、勒索、抢劫、欺侮和其他滋扰的经历。

成都的调查也表明,有三成以上的同学曾受到过同校学生不同程度的骚扰,五分之一的学校存在学生勒索钱财等恶性事件。

如何对待暴力倾向的孩子

如何对待暴力倾向的孩子

如何对待暴力倾向的孩子首先要分析一下原因。

这个原因有很多种,首先从家庭角度来说,这个孩子可能生活在一个有暴力倾向的家庭。

可能他小的时候遭受过家长对他实施的暴力,这是从家庭来讲。

有的,家长没有实施过暴力,但是处理问题的方式非常简单粗暴,这样也容易使孩子产生暴力倾向。

第二,从学校教育来讲,如果教师教育方法比较简单,比较生硬,或者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遇到过一些问题,比如说学生犯的错误,老师的惩罚过于严厉了,甚至是冤枉了这个孩子,这样的话,孩子可能会产生反叛的心里,会出现暴力的一些倾向,或者是攻击行为。

另外,有的孩子往往在学习上存在一些障碍,学习不好,但是又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引起大家的关注,那么他可能会采取上课捣乱,或者下课去攻击一些同学,采取这样的方法去引起大家的注意。

我们如何去处理呢?首先,我们探究原因的时候不能主观臆测,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在美国有一个脱口秀节目,来了很多嘉宾,主持人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说如果飞机上没有油了,你会做什么,问到了一个小学生,他就说我要跳伞,这时大家都以为是要去逃生,这时主持人多问了一句,说你跳伞做什么呀?这个小学生说我跳伞去找油,回来救大家。

这时在座的大人都对这样的解答非常惊讶,我们想象,如果主持人没有追问这一句,所有的人都会想他就是去逃生去了。

学生的暴力倾向,我们之前做过的案例里面都有,就是说一个学生眼里进沙子了,一个学生就想去帮他,但是这个学生是智力有点儿缺陷的,手比较重,结果他就把这个学生给捅哭了,这时大家都觉得这个学生又犯错误了,实际上他是出于一种好意。

我们在处理问题时首先不能主观臆测,其次我们要有同理心。

要能理解他,跟他进行一种平等的沟通。

在跟学生做工作的时候要注意先通情,后达理;从学生的角度就是“亲其师,信其道”,让他觉得你是尊重他的,跟你讲话是安全的,这样他就会把他内心的感受说出来。

接下来就是我们要信任孩子。

有时候孩子跟我们讲一些理由,我们往往会产生“晕轮效应”,这个孩子一贯淘气,他说的话我们不相信,孩子说我是好心办了坏事了,但是老师不相信,老师就会觉得,你肯定是捣乱的,说的肯定是假话,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注意去信任孩子。

小学生攻击行为教育案例(2篇)

小学生攻击行为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小明性格较为内向,但近期在学校里出现了攻击行为,经常无缘无故地推搡同学,甚至在课堂上对老师大声喊叫。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小明自己,也给班级带来了不良影响。

二、案例分析1. 问题表现:- 小明在课堂上对老师大声喊叫,干扰教学秩序。

- 小明推搡同学,导致同学受伤。

- 小明在课间休息时,与其他同学发生争执,甚至动手打人。

2. 原因分析:- 家庭教育缺失:小明的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小明,导致小明缺乏家庭关爱,内心感到孤独和压抑。

- 学校教育不足:学校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小明在心理上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

- 同伴关系问题:小明在学校里没有找到合适的同伴,导致他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困惑和焦虑。

3. 影响分析:- 对小明自身的影响:小明的攻击行为严重影响了他的身心健康,可能导致他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 对班级的影响:小明的攻击行为破坏了班级的和谐氛围,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和生活。

- 对学校的影响:小明的攻击行为给学校带来了负面影响,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三、教育措施1. 加强家庭教育:- 建议小明的父母多花时间陪伴小明,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给予他足够的关爱。

- 教导小明的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可以邀请心理专家为小明开展个别辅导,帮助他解决心理问题。

- 在课堂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 改善同伴关系:- 鼓励小明参加集体活动,与同学们互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 培养小明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 加强行为规范教育:- 教育小明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老师和同学。

- 对小明的攻击行为进行纠正,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四、教育效果通过以上教育措施,小明在一段时间后,攻击行为得到了明显改善。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具体矫正解决方法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具体矫正解决方法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具体矫正解决方法攻击性行为,在小学生群体中时有发生。

这种行为可能带给孩子们和周围人许多问题和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的矫正方法,以帮助小学生纠正攻击性行为,并为他们提供更健康积极的发展环境。

1. 理解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在寻求矫正解决方法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小学生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攻击性行为可能是由于以下因素引起的:- 情绪问题:小学生可能因为情绪不稳定,例如愤怒、恐惧、挫折等,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 学习问题:某些小学生可能因为学习困难而受到挫折,导致他们选择攻击性的方式来应对。

- 家庭环境:可能有些小学生在家庭中经历了暴力、冲突或不稳定的环境,从而模仿这些行为。

- 社交影响:小学生可能受到同伴或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导致他们对攻击性行为产生兴趣。

2. 建立积极的行为规范针对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建立积极的行为规范非常重要。

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帮助小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并明确告知他们该采取什么行为。

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制定学校或班级的行为准则:在小学校园中,制定行为准则有助于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和交往环境。

这些准则应该明确列出期望,如“尊重他人”、“友好相处”等等。

- 强调积极的行为:为了鼓励小学生采取积极行为,可以使用奖励制度,比如表扬、奖状等。

- 提供明确的指导:在小学生展示攻击性行为时,教师和家长应该立即介入,并提供明确的指导,让他们了解该如何调整他们的行为。

3. 培养情绪管理技巧替代侵犯性行为的方法之一是教导小学生掌握情绪管理技巧。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方法:- 调整情绪:教导小学生如何通过深呼吸、冷静下来的方式来调整自己的情绪。

这样的技巧可以帮助他们在面对挫折和冲突时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 表达感受:鼓励小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通过绘画、写日记或与他人进行交谈的方式来实现。

- 寻求支持:帮助小学生了解寻求支持是正常且必要的。

如何帮助小学生有效解决冲突与争吵

如何帮助小学生有效解决冲突与争吵

如何帮助小学生有效解决冲突与争吵冲突和争吵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问题,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难以避免。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会有效解决冲突和争吵是非常重要的社交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帮助小学生有效解决冲突与争吵的方法和技巧。

一、培养积极的沟通技巧1.倾听和尊重:教导小学生倾听对方的观点,尊重并理解他人的感受。

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让他们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2.使用正确的语言:鼓励小学生用友好、尊重和积极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避免使用攻击性或贬低性的言辞。

3.控制情绪:教导小学生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在冲突中失去理智。

引导他们积极面对冲突并寻找解决方案。

二、教授解决冲突的技巧1.双方面对面交流:鼓励小学生直接与冲突方进行面对面交流。

引导他们相互倾听,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关切。

2.寻找共同点:教导小学生发现彼此的共同点,并强调合作和共同利益。

通过找到共同点,他们可以更好地协商和解决冲突。

3.理解不同的立场:帮助小学生理解对方的观点和立场。

通过互相了解,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冲突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法1.角色扮演:组织小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真实的冲突情境。

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他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别人的感受,培养解决冲突的技巧。

2.案例分析法:给小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让他们分析案例中的冲突,并尝试找到解决冲突的方法。

引导他们思考不同观点和立场背后的原因,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1.合作游戏:组织小学生参与各种合作游戏,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合作游戏,他们可以学会倾听他人、分工合作和互相支持,从而在解决冲突时更加有效。

2.班级活动:组织小学生参与班级活动,如团队项目、班级讨论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团队合作的经验,了解集体的重要性,并学会共同解决问题。

五、身教言教,成为良好榜样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小学生冲突解决的良好榜样。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与干预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与干预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与干预(二) 成长过程从小随父母生活,在幼儿园大班前基本上性格温顺,甚至比较胆小,对父母的话很听。

这与父母的性格特点很相似,他们的做人风格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经常以息事宁人的方式教育孩子:要与小朋友团结,不可以打小朋友。

如果有小朋友打你,你就躲开。

甚至有时并不是孩子的错,只要有老师说今天王xx与某个小朋友"抢"玩具(实际上是后者抢前者的,老师也只是习惯性描述罢了),父母就会再次教导:下次别与小朋友抢,给他算了,你再去玩别的。

那时候,王xx基本上是个听话的孩子。

上了大班后,一次一个小朋友拎绳子回去勒王xx的脖子,想要圆胖他跑。

王想到妈妈说过:脖子是不可以被随便勒的,很危险!于是,他反抗了,而且劲很大,一下子抢过了绳子。

那个小朋友吓得跑掉了。

据父母称,自那以后,他开始象变了个人,开始不断"惹是生非",直至上了小学后,逐渐变为了老师眼里的"问题儿童"。

其实,应该说,比起同年龄的孩子,王xx还是让父母少操了很多心,尤其在学习上。

基本上这四年去,都就是他自己单一制顺利完成作业的,象整理书包之类别的孩子须要父母帮的事,他都能够自己管住。

而且可能将就是家庭影响,父母都快乐看电视,所以王xx也非常快乐看电视,小小年纪,已经将《水浒》、《三国演义》等名著看完了。

三年级前,虽然快乐吵架,但功课还是中上偏智,只是至了四年级,再加了个班主任,比较严苛,经常叫做他至办公室,于是已经开始不满,并不大听讲,成绩上升了。

而且前一周的某节班主任课(数学课)上,明明是他旁边的中队长叫他,他才说了一句话,但老师只批评了他,他感到愤愤不平,却并没告诉父母,还是父母听别的同学说的。

现在,他脾气很大,情绪经常很激动,父母问他多了,他就会发火,大喊大叫,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

(三) 综合分析与确诊该儿童目前要解决的主要有三方面问题:1.攻击性行为;2.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亲子关系);3.自学适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对待小学生的攻击行为
镇子镇中心小学付权
当前的教育实际,让我们深切地感觉到现在学生的思想问题明显增多。

打人、骂架、反叛、.攀比、嫉妒、厌学、压抑……学生的思想教育越来越难做,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越来越突出。

很多学生动不动就用打架来解决问题。

别人不小心踩了一脚,一个拳头打过去。

不小心弄掉了一本书,你一言我一语,然后拳脚相加……甚至出现一些我们老师曾经陌生的词语,“单挑”“群蹦”……一些新闻网络也报道校园暴力事件现象屡见不鲜,这不得不让人们深思:现在的教育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究其原因:
1、家庭环境的影响。

目前的家庭教育走向了两个极端一种是让孩子缺乏爱。

父母离异、家庭不和、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内心世界叛逆起来。

据统计数字表明,目前的我国的离婚率逐年递增,父母把子女当作“皮球”任意踢来踢去家庭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

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冷漠、叛逆等变态心理,处理问题时往往用攻击别人来“保护”自己。

这种情况应该是最多的,这种学生想用武力证明自己的存在。

二是对孩子太过溺爱,学生的学校应得不到在家中的“皇帝”地位,而用武力捍卫自己是“第一‘的位置。

2、“应试教育”的影响
眼下我们的小学生的家长们和部分教师们“应试教育”的思想及其教育方法,使学生的素质发展走向片面或畸形,他们只注重片面的知识传授、机械的技能训练等活动,而这些活动均是以“应试”为目的,这不仅违背了孩子的意愿,更是以牺牲孩子的感知社会性的健康发展为代价的,所谓的“应试教育”里没有孩子心理教育的内容。

没有教会孩子遇到问题应怎样去处理。

3、教育方式的影响
有些家长和教师教育孩子时方式方法往往就过于简单粗暴,让孩子觉得处理问题就应该是这样。

这种以暴治暴的思想在很多后进生的心理深蒂固。

当发生攻击性行为时,教师对攻击儿童的态度对攻击儿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缄默型和孤立型的教师都会强化攻击性,并会感染其他学生,使这种攻击性行为得到蔓延。

反之,教师若及时阻止并批评这种攻击行为及攻击者的话,就会弱化攻击性。

4、社会环境的影响
与成人相比,小学生的行为更易受环境的影响。

各种媒体中大量的暴力信息,很可能诱发并助长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如电视暴力、电子游戏、武打图书等,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也依然显著。

那么,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呢?
1、重视家庭教育
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

比如,家长成员之间做到和睦相处,相敬如宾,为孩子创造一个爱的温床。

另外,家长在教育中应多用一些正面的、积极的话语。

特别是当孩子犯了错误以后,对孩子进行护短或以暴制暴、放任或溺爱等举动,都是些错误的教育行为。

民主型的家庭氛围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而且促进了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

2、家校沟通,感化孩子。

家长和老师要加强与孩子情感的沟通交流,用关爱的言行感化孩子。

与孩子情感交流时,父母或老师应注意要尊重孩子,用关爱的言行感化孩子们。

这就需要用尊重的语气而不是教训,甚至于是威胁的语气与孩子说话。

要耐心听完孩子的意见,充分了解他们的真实看法。

要用交换意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只是一味地唠叨说教,甚至于是冷嘲热讽,更不能拳脚相加。

我们要明白“棍棒下面出孝子”的传统观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此外,与孩子进行情感的沟通交流时,一个合格的老师或家长要学会认真倾听,当孩子谈他感兴趣的问题时,老师或家长要集中注意力去听,不要似听非听,或者一边做其他事(比如看电视,看报纸等)一边听,否则会给孩子造成家长不重视自己的感觉,造成他们以后不再和老师家长倾诉心声。

而那些只会对不听话的孩子,采取罚站、不准进教室上课、跑圈,甚至是辱骂、殴打的老师或家长,不仅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或家
长,其言行也只能引起孩子们的仇视,让他们和攻击越强烈。

3、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转移注意力。

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一般有过剩的体力和能量,可以根据他的特长,适当的培养他的兴趣爱好,让他“有事可做“,转移注意力。

同时让他们觉得老师对他非常在意。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的攻击性行为,不等同于恶劣,而且忘记得也很快。

只要我们不放弃,正确引导,一定能纠正他的行为。

4、树立正面的非攻击性榜样
研究表明,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之所以在解决冲突或人际交往中更多地运用攻击性的行为方式,不仅是因为其所能想到的解决冲突或进行沟通的方法的数量少于一般儿童,而且是因为他们所能想到的方法普遍带有攻击性倾向。

所以,对于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我们可以给予榜样示范或直接教给其正确方法。

当同伴之间发生冲突怎么办?通常的方法无非是反攻击(报复)、自己缓解、别人劝解三种方式。

后两种方式是好的,但儿童并不能自觉地采取这种方法,必须经过训练来学会。

如果儿童经常看到大人或别的孩子采取采取这两种方法来解决冲突,或家长、教师经常训练他们采取这两种方法解决冲突,他们以后就可能也采用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就要求,一方面成人要加强自身修养,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
吵架或恶意攻击;另一方面,应及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矫正,即使孩子攻击行为发生的动机可能是善意的。

5、提供良好的环境
例如给学生提供较宽敞的游戏空间,丰富的玩耍材料,使每个人都有玩耍机会。

过分拥挤的环境势必会增加学生的攻击行为。

其次,尽量避免小学生观看带有暴力情节的影视,书籍,多让孩子看一些健康向上的书画、影视。

平时家长可以同孩子一起分析影视上以及生活中的暴力行径的坏,提高其分辨是非的能力。

6、鼓励学生的正确行为
如帮助人,与人共享、合作,谦让、利他主义等。

在一项研究中,心理学家让托儿所教师鼓励除儿童的除严重攻击性之外的所有行为,特别奖励那些亲善行为,如分享玩具、合作等。

二周之内,这种方法有效地减少了儿童之间的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行为。

几周后的继续实施又进一步降低了攻击性。

这就是说,对孩子的攻击行为,并不一定非惩罚不可,成人可以对这种行"视而不见",而对他们的好行为大加赞赏,这种办法同样也可以降低孩子的攻击性。

这种无惩罚的方法的最大好处是,不给孩子提供"反攻击"或"报复"的原型。

要知道,对孩子攻击行为的惩罚,实际上也是一种攻击行为,是“以牙还牙",它可能使孩子在受到别人攻击时采取报复手段。

因此,只奖励、不惩罚的教育方式可以避免惩罚带来的消极影响。

综合起来看,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我们应更多地强调爱和平静、温和的教育,特别是要注意在平时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善良的品格。

这才能铲除孩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土壤。

从这点出发,我们平时应更多地注意其非攻击性表现,因为这类儿童的成长中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