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德育教学中“道德两难教学法”的应用夸美纽斯道德教学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论德育教学中“道德两难教学法”的应用夸美纽斯道德教

学法

:G711 :A 摘要:“道德两难教学法”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讨论式”教育,将学生置于矛盾、冲突的两难境况中,在学生认真思考、合作探究,艰难抉择的过程中,不但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德育理论向德育实践的转化,实现道德教化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提高德育的实效。

关键词:道德两难教学法;德育教学;应用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价值多重化的浪潮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改变着人们的道德判断、价值标准以及精神世界。近年来,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两难选择。比如,老人倒地扶与不扶;遇到不法行为是挺身而出还是袖手旁观等等两难境地。同样,学生在学校中也会在知识所学、教育制度、理想与现实等抉择中遇到两难。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既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行为的引导者,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在被学生认为“假、大、空”的德育课堂上,我们将采取何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曲直,勇挑建设 __社会主义的大梁。“道德两难教学法”便适时出现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

“道德两难问题”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运用于道德教育实践而提出的重要方法。所谓道德两难,是指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能兼顾的情景或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中国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道德两难教学法不同于以前的单向灌输,它注重的是双向的交流,注重的是学生的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预先设计的道德两难事例让学生讨论,以引起学生道德认知冲突,进而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思维,从而不断提高学生道德判断水平,最终实现提高德育实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道德两难教学法的多重积极作用

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道德两难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这是由道德两难

教学活动的结构所决定,道德两难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在这一交往活动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需要进行以下四种活动:知识转化、教学设计、主体沟通和课堂组织与反思。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敏锐的生活观察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使编选的道德两难问题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还要具有较高的教学设计能力,以应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教师还要发挥人格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所以说,道德

两难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知识转化能力、沟通能力、教学组织能力等教学能力都产生了积极地作用,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道德两难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道德两难教学法

和传统的情感灌输教学法不同,它更注重学生的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道德两难教学法置学生于道德两难冲突之中,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合作意识,在合作的过程中懂得如何详尽有效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如何有侧重点地听取他人的叙述等合作学习的方法和乐趣。在此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并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学生在直面道德冲突时,通过质疑、探究、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意识,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3.有利于学生道德认知的深化,评价能力的提高

道德认知包括领会道德知识,进行道德评价,形成道德信念这

三个方面。其中,道德知识领会是学生具备道德认知的前提。也就是在进行道德评价、形成道德信念之前,学生要先了解具体的行为准则以及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准则。但道德认知还涉及到学生对这些知识能

否接受、是否相信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在培养道德认知时还必须发展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并在评价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道德信念。

美国学者布莱特经过长期的研究得出,青少年儿童通过对假设的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为此,教师通过创设两难问题情境,提供实践机会,使学生能经常运用自己的道德知识进行道德分析和判断,能使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从肤浅到深刻不断地发展,并最终促使其道德信念的形成。因此,道德两难教学法有利于学生道德认知的深化,评价能力的提高。

二、“道德两难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在德育教学中如何运用道德两难教学法来提高课堂效果,一直是德育教师探究的重要课题。经过实践,教师在实施道德两难教学法时应做到:

1.课前,教师要精心准备道德两难案例。教师准备的两难案例要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意见分歧,且便于学生进行讨论。另外,在两难案例选择过程中应遵循几条原则:首先,案例选择要具有针对性。所选的两难案例不但要符合德育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密切联系教学内容,而且要贴近学生实际,捉住学生思想上的困惑点。其次,

案例选择要具备情趣性。瑞士近代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要多去关心、关注学生,发现其兴趣点。只有抓住学生思想上的兴趣点,才能使其内在需要和教育目标相结合,达到教育目标与主体期望值的最佳统一。再次,案例设置要突出开放性。教师所选案例要具有多种答案,这样才能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营造出良好的讨论氛围,使学生真正进入思考、讨论、探索的开放性学习状态,以开放、求异、发散思维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克服其思想上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让学生从僵化的、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

2.讨论方式多样化,启发、引导要及时。“两难教学法”是一

个先运用两难问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失衡,然后学生采用推理方式,寻求较高层次的认知平衡,再将自己的判断用于实践的过程。在应用两难教学法时,教师可以采取分组式讨论,让学生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另外,也可以选择辩论式讨论,围绕两难中的“该”与“不该”的问题,设置辨论的正反两方,各自陈述观点,互相设难发问,培养学生从理性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利弊的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的道德推理能力和认知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适时的进行启发和点拨,在点评和归纳时也要注意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不过在引导时,教师应避免带有倾向性的提示或结论。教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