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疾病与寄生虫感染(1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治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1.治疗病人、病畜: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首选药物:吡喹酮: 20 ~ 25mg/kg , tid×3 ,总剂量 150mg/kg,治愈率达95%。阿苯哒唑:10mg/kg,每日2 次,连服7日。 –病畜给予捕杀
2.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吃生或未熟的鱼、虾
–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纹沼螺、赤豆螺、长角涵螺 –第二中间宿主:鲤科鱼、小杂鱼
(3)不良的饮食习惯:生吃、半生吃鱼、虾
(4)易感人群:男女老少都易感
流行因素
流行因素
厕所建在鱼塘上
流行因素
• 实验证明:厚度1mm的鱼肉片内含有的囊蚴,90℃的热 水中,一秒钟即死亡,75℃时3秒内死亡。
• 囊蚴在醋中可活2小时,在酱油中可活5小时
越南、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律宾等
–广东16.42%、广西9.76%,黑龙江4.73%
流行区类型
• 平原水网型:珠江 三角洲地区
• 山地丘陵型:粤北 各县及梅县等地
广东省2002年部分县市肝吸虫感染情况
县 市
番 禺 中 山 兴 宁 开 平 龙 川 揭 西 电白 普宁 新会
检查人数
1829 1500 1663 1516 1551 1565 918 1536 1478
• 成虫:似葵花籽状, 10~25mm×3~5mm,口 吸盘大于腹吸盘
形态 Morphology
• 虫卵:形似芝麻,29×17μ m,黄褐色,一端有 盖,另一端有小突起,肩峰,内含一成熟毛蚴。
生活史
感染阶段
寄生人、犬、猫、 猪,肝胆管
致病阶段
诊断阶段
生活史小结
1.成虫寄生部位:肝胆管 2.终宿主:人;保虫宿主:犬、猫、猪
• 原虫
– 溶组织内阿米巴、杜氏利什曼原虫、弓形虫、 疟原虫和蓝氏贾第鞭毛虫等
致病作用
• 蠕虫在肝胆寄生所致机械性损害及其代谢产物引 起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 华支睾吸虫病、胆道蛔虫病、姜片虫造成胆道阻塞
• 蠕虫幼虫在人体肝内寄生或移行时的破坏作用和 炎症反应
– 如棘球蚴、泡球蚴、猪囊尾蚴、肝片形吸虫童虫、肺 吸虫、斯氏狸殖吸虫童虫、蛔虫、钩虫、旋毛虫幼虫
• 突发高热、腹痛,伴有胀气、呕吐、腹泻或便秘、 肝肿大、贫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大约持续 2-4周。
–潜隐期
感染后4个月
• 急性症状减退或消失,无明显不适,或稍有胃肠道 不适,而病变在发展之中。
致病 Pathogenensis
• 临床表现
–慢性期(阻塞期)
• 乏力、右上腹疼痛或胆绞痛、恶心、厌食脂肪食物、贫血、 黄疸和肝肿大。
临床症状
• 晚期可造成肝硬化、腹水,甚至死亡。
• 儿童能导致发育不良或类似侏儒症
• 调查结果表明,华支睾吸虫感染的病例中
– 伴 有 胆 道 结 石 者 占 1.22% , 明 显 高 于 无 感 染 者 ( 0.35%);
– 伴有肝硬化者占0.42%,明显高于无感染者
(0.08%);
– 伴 有 原 发 性 肝 癌 者 占 0.35% , 明 显 高 于 无 感 染 者 (0.05%)。
• 中间宿主:锥实螺Lymnaea
• 感染阶段:囊蚴
•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 成虫寿命:
– 绵羊体内存活11年 – 牛体内存活9 ~ 12个月 – 人体内寿命长达12年
致病 Pathogenensis
• 童虫移行期
–经小肠、腹腔和肝内移行造成机械性损害和化学性刺 激,肠壁可见出血灶,肝组织可表现出广泛性的炎症 (损伤性肝炎)。
• 成虫寄生期
–其吸盘和皮棘的机械性刺激和代谢物的化学刺激,可 致胆管壁炎症性改变,胆管上皮的增生,胆管周围纤 维化,管壁增厚。虫体阻塞胆管、胆汁淤积,引起阻 塞性黄疸,胆管扩张可压迫肝组织引起萎缩、坏死或 肝硬化。
致病 Pathogenensis
致病 Pathogenensis
• 临床表现
–急性期(侵袭期)感染后2~12周
形 态 Morphology
• 虫卵
– 与姜片虫卵相似。 椭圆形,淡黄褐色, 130~150×60~ 90μ m ,卵壳薄,一 端有小盖,卵内含 卵细胞和卵黄细胞。
Life cycle
感染阶段
诊断阶段
致病阶段
生活史 Life cycle
• 成虫寄生部位 :肝胆管
• 终宿主:人及牛、羊、哺乳 动物
3.加强粪便管理,防止虫卵污染水体 4. 灭螺
病例
• 患者,女,27岁,农民。因消瘦、厌油性食物,右上腹不时 隐痛,皮肤微黄一年余来医院就诊。 • 此前患者因上述症状曾到多家医院就诊,多次查肝功能正常, 血液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有时偏高,粪便检查未见异常,诊断 为慢性胆囊炎和胆管炎,给予对症、抗炎治疗1年余未缓解。 • 患者曾生食过茭白和凉拌水芹,有饮用生水的习惯。 • 通过集卵法查患者粪便,发现肝片形吸虫卵,确诊为肝片形 吸虫病,经吡喹酮治疗后症状消失,粪便复查虫卵阴性。
与肝胆疾病有关的寄生虫虫种
• 吸虫
– 华支睾吸虫、日本血吸虫、猫后睾吸虫、麝猫 后睾吸虫、肝片形吸虫、姜片虫、异形吸虫、 横川后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 枝双腔吸虫、胰阔盘吸虫、
• 绦虫
– 猪囊尾蚴、棘球蚴和泡球蚴等。
与肝胆疾病有关的寄生虫虫种
• 线虫
– 蛔虫、钩虫、丝虫、旋毛虫、犬弓首线虫、棘 颚口线虫、肝毛细线虫、粪类圆线虫和蛲虫等。
实验诊断
1.病原诊断:检获虫卵是确诊依据
(1)直接涂片法 容易漏检
(2)集卵法
• 漂浮集卵法
• 沉淀集卵法
检出率80~90%
(3)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检出率100%
2.免疫诊断
–ELISA、皮内试验、间接血凝试验
3. B超、CT检查
流行
• 地理分布 • 流行情况:
–流行区平均感染率2.4%
亚洲地区的中国、日本、朝鲜、
病例
• 临床初诊为慢性胆管炎、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胆 总管T型管引流术。术后发现引流胆汁中有虫体排出,约 20多条,经鉴定为华支睾吸虫成虫。胆汁经离心沉淀涂 片,查见华支睾吸虫卵。 • 随后给予吡喹酮驱虫,总剂量为150mg/kg,tid口服,疗 程3天,服药3天内有大量虫体排出,共检获虫体9974条, 多数为活虫体。服药后数日仍有少量间断排虫,故1个月 后重复用药治疗,患者术后经保肝利胆等对症治疗,身 体康复。
–由于胆汁流通不畅,易致细菌感染,引起胆管炎、胆 囊炎、黄疸
–严重:肝硬化、胆石症、胆管癌
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在胆管的横切面
临床症状
• 临床表现
– 潜伏期:1~2个月
– 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 – 初次大量感染可出现寒颤、高热、肝肿大、肝区痛、 黄疸、嗜酸性细胞↑↑等急性期表现。 – 多数呈慢性过程,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如疲乏、上 腹不适、腹痛、腹泻,食欲↓,肝区隐痛等,类似 肝炎症状。 – 严重感染可伴有头晕、消瘦、水肿和贫血等
• 其他检查
–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胆囊造影,B超
流行
• 流行情况
–散发性流行于世界各地,法国、葡萄牙和西 班牙是人体感染肝片形吸虫的主要流行区。 –牛、羊感染率20%-60% –我国,人群感染率 0.002 %~ 0.171 %,散发 于15个省市,甘肃省的感染率为最高。 –估计全国感染人数为12万。
• 华支睾吸虫的感染引起胆管上皮细胞增生而致癌 变,主要为腺癌。
华支睾吸虫感染并发胆结石
女性,35岁,农民。主诉上腹部不适伴食欲不振、 恶心、纳差40天。查体:体温36℃,肝脾未触及,B 超显示胆囊炎,胆总管不完全梗阻。实验室检查: 白 细 胞 7.0×109 /L , L 0.17 , N 0.83 , 血 红 蛋 白 11.7g/L,血小板13.7×109 /L。给予抗感染,利胆等 综合治疗,患者症状好转,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 术中发现在胆囊内有胆石多枚,大小约 0.5 ~ 1.0cm , 胆总管扩张内径约1.0cm,切开胆总管肝外胆管有蛔 虫残体,肝胆管有大量华支睾吸虫。
3.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
4.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5.感染期:囊蚴;感染方式、途径:经口感染 6.食入囊蚴到粪便中出现虫卵约需1个月 7.成虫寿命20~30年
致病 Pathogenesis
• 病理:
–成虫寄生的直接破坏作用,分泌物、代谢产物等诱发 的变态反应和炎性反应。 –表现为胆管局限性的扩张及上皮细胞增生,纤维化, 管腔变窄,导致胆汁淤积,出现阻塞性黄疸。
经冲洗后大约有200余条成虫,胆管T形管引 流,在引流液中有较多华支睾吸虫虫卵,经 抗感染,吡喹酮等治疗,引流液中成虫及虫 卵减少,痊愈出院。
胆汁流通不畅,导致胆汁中细菌性β— 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升高和胆红素钙形成, 并促使胆道分泌糖蛋白增多,附着于虫卵表 面成为结石核心,促进胆红素钙沉积,最后 导致多发性结石形成。
• 低白蛋白血症和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 常见特征之一是贫血
–异位损害(肝外肝片形吸虫病)
• 童虫可穿入或随血流到达肺、胃、脑、眼眶、皮下等处。
• 寄生在咽部,引起咽部肝片形吸虫病。
诊 断 Diagnosis
• 病原诊断
–粪检或十二指肠引流液沉淀检查虫卵
• 免疫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血凝试验(IHA)和免 疫荧光试验(IFA)
肝片形吸虫 Fasciola hepatica
寄生在牛、羊和其他哺乳动物胆道内。 人体亦可被感染,引起肝片吸虫病。
肝片形 吸虫
形 态 Morphology
• 成虫
– 大小2~5×0.8~1.3cm ,头 锥明显,口吸盘位于头锥 的前端,腹吸盘较小,位 于头锥基部,肠支呈树枝 状。
– 睾丸两个,高度分支,前 后排列于虫体中部。
华支睾吸虫 (肝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 成虫寄生在终宿主的肝胆管内,引起华 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 • 1874年首次在加尔各答一华侨的胆管内 发现 • 1908年在广东、潮洲、汉口、上海发现 • 湖北江陵西汉古尸研究,肝吸虫病已存 在我国2300年。
形态
Morphology
肝胆疾病与寄生虫感染
授课教师:张玲敏
寄生虫感染与肝胆疾患
• 肝胆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肝脏和胆管的 疾病 • 引起肝胆疾病的原因甚多,其中某些人体寄生虫 可侵入肝使肝胆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及相应的临 床表现;如肝内门静脉阻塞及细胞功能障碍、胆 汁淤滞、炎症反应、纤维组织增生及虫卵肉芽肿 的形成等。在病程晚期出现肝硬化、巨脾、腹水 及上消化道大出血等也甚多见。
致病作用
• 蠕虫卵对肝的损害作用,引起虫卵肉芽肿和纤维 性变
– 如日本血吸虫卵、蛔虫卵、肝毛细线虫卵
• 原虫寄生对肝的损害
– 如阿米巴肝脓肿、疟原虫、弓形虫、利什曼原虫等
• 应注意与其他肝脏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免误诊。
病例
• 患者,男,46岁。主诉:上腹部不适、乏力3年,右上腹 阵发性剧烈疼痛2天。 • 病史:发病前曾两次去松花江沿岸某地,多次食生鱼,以 鲫鱼为主。于3年前出现乏力、厌食、上腹部疼痛、消瘦、 头晕、后枕部不适、低热等症状。到当地医院诊治,因肝 脏肿大,轻度黄疸,肝功能ALT升高,以慢性黄疸性肝炎 入院,经护肝治疗,有轻度好转。近1年来皮肤和巩膜出 现黄染,尿色变深,发作次数增多。2天前突然出现右上 腹阵发性剧烈疼痛,来医院就诊。
38.9 /
43.1 67.5
1996
1996 合计
龙江沙富 清水沉卵法
勒流黄连 清水沉卵法
283
1280 838 8171
61.3
40.4 66.3
49.1
47.7 51.1
54.4
45.5 58.6 59.5
2000 杏坛海凌 改良加藤氏法
流行因素
(1)传染源: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2)中间宿主
病例
• 查体:体温37.2℃,脉搏90次/分,呼吸18次/分,患者神 差,消瘦、痛苦面容。巩膜及皮肤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 大,心肺正常。肝大肋下触及1cm,胆囊区有压痛和叩击 痛,脊柱四肢无畸形。 • 血常规:Hb136g/L,WBC11.2×109/L,N 0.52,L 0.32, E 0.16,血小板134×109/L。肝功能生化:HBsAg(-), ALT128IU/L,血清总胆红素56μmol/L。粪便检查未见异常。 B超提示慢性胆管炎,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肝脏内有多发 性结节。
感染率(%)
16.92 41.60 0.06 4.42 14.64 0 0 0.06 28.01
顺德市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调查 (1982~2000年)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检查方法 调查人数
男性
感染率(%)
女性 平均
1982 1995
乐从扬窖 甲醛乙醚法 桂洲幸福 清水沉卵法
1061 4709
47.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