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模具专业课程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院校模具专业的课程改革探讨摘要:本文就高职模具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改革改革提出了一些设想,分别从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把改革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素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便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模具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改革;职业能力

目前职业院校模具专业是发展最快专业之一,该专业学生是各院校学生人数较多的专业,这是由我国模具产业的高速发展形式所决定的,模具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加工工艺,模具的使用更加频繁并已渗入到各行各业,它在汽车、电器、通讯、电子及轻工等领域的应用尤为广泛。但是,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提高模具专业的教学质量才能使模具专业在今后的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改革培养模式,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

模具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应该按照模具示范性专业目录中的核心课程开设,并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对其中一些课程作适当调整,再融入各个院校的特色课程。在改革中坚持的原则是:符合高职层次教学基本要求,在理论知识和新知识上,坚持以“必需、够用”为度;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应放在如何体现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专业特点上;为强化学生的动手

能力,将专业类课程的内容体系由过去以分析为主线转变为以理论--实践一体化为主线。计算机辅助应用则侧重于与模具设计、制造密切相关的典型应用软件上。

二、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的理念

课程体系是专业培养人才规格的一个完整方案,它涉及到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模式、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资、实践条件等内容。要打破传统观念下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的理念,这是保证课程体系改革成功、培养出新型的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的关键。为此,在制订本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时,始终坚持渗透以下教育理念:一是专业教育必须为市场经济发展服务,找准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突出强调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强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二是专业教育必须为学生服务,必须转变以前的终结性教育为可持续性发展的人才资源开发性教育,使学生能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与特长灵活选择专业方向,选择学习内容,调整学习时间,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三是坚持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的最大特点是应用型、技能型,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生产一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在新世纪经济发展形势下,其能力特点体现在应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和竞争与合作能力等方面。因此专业整体改革方案,必须从社会对人才规格特点需求出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专业体系,科学地处理好适用性与针对性的关

系、就业竞争能力与发展后劲的关系。即:从制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选择教材,到教师授课方法等都应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多方面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并将这一思想理念贯穿于每一教学环节中。

三、课程设置改革趋向

依据市场需求,确定本专业综合职业能力课程。根据模具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生产岗位的需要,通过认真调查、专家认证,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整与改进。传统教育比较讲究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忽视了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但企业对从业者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中,能力显然是第一位的。因此,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更需强化能力培养。为了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及实践方面的意识,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调整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教学课时的比例,即降低理论课程教学课时,要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一是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建立教学与实习基地。二是工学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使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参与生产过程;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将课堂搬到实践场所。这是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提倡的,尤其在专业课程中,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

依据现代企业市场需求,模具加工行业正向着快速、经济、精

密、智能等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势必对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和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必须针对模具专业所面向的行业,广泛开展社会调查,了解行业对用人的建议、要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培养适合行业需要的人才。一是依据模具行业的人才需求,确定本专业职业岗位群。过去,由于模具设计手段的手工化等因素,造成了模具生产企业对模具设计人才的高需求量。现在,模具cad技术逐步普及,企业对模具设计人才产生了从数量需求向质量需求的深刻转变,高职模具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从过去的以模具设计为主转变为只有少数人在模具设计岗位上工作,而更多的是在模具装配岗位、模具加工制造岗位、模具制造管理岗位、调度岗位、模具维修岗位、模具生产的相关岗位等。此外,由于数控加工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快速发展,操作各类数控加工设备进行模具零件加工制造也成了模具专业毕业生重要的从业岗位群。二是围绕行业岗位需求,形成本专业综合职业能力体系。综合职业能力是指完成某种职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职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心理特征。

模具行业岗位群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是指完成模具加工、设计等活动所具备的综合本领,可分解为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能力,又可分为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专业基础能力是该行业岗位群中各岗位共同需要的能力,如机械制图,确定识图、绘图能力,机械常识,确定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模具钳工,确定模具钳工制造、成型及装配的

操作能力。专业能力是该行业岗位群中各相关岗位所需要的模具加工技术能力,如简单模具设计能力、模具拆装、装配能力、数控编程及模具加工能力、使用塑料设备加工能力及制品成型能力等。

用功能化模块构建课程体系内容,由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模具加工工艺和应用等三个基本功能模块组成。其中,三个基本模块构成了本课程体系的主体。课程体系内容的主线条放在与模具设计、制造相关的系列主干课程上,即通过机械制图——模具钳工——机械常识——模具概论——冷冲压技术——塑料模成型

技术——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模具cad/cam——模具制造技术——模具制作实训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及制作加工能力。

根据模具专业特点及社会需要大胆进行课程综合化改革,打破单一学科课程体系,增加实用性强的内容。整合部分相关理论课程,使之结合更紧密,内容更紧凑。如我院的模具专业教学计划中将机械制图、公差配合课程整合为《机械制图》;将机械原理、机械零件与工程力学整合为《机械常识》;将刀具、夹具和工艺整合为《机械制造工艺》。在专门课中,加大cad/cam专门化方向,开设模具设计三维造型(pro/e)课程,加强学生对实体建模能力;加大现代加工技术方向,开设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mastercam、数控加工仿真、数控加工实训等课程,加强学生现代加工操作能力;加大模具制作技术方向,开设模具钳工、模具概论、塑料模成型技术、模具制造技术、模具制作实训等课程,加强学生模具制造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素质能力,我们开设了《应用文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