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鲁迅《影的告别》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书目]
1.鲁迅《野草》,见《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年。
2.孙玉石《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上海书店出 版社,2010年。
3.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2008年。 4.李宗英,张梦阳《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下)》,知识产 权出版社,2010年。
三、解读《影的告别》
1.“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
解读:鲁迅所虚拟的“影”与它所依附的“你”的对话,是鲁迅
的自我追问和应答。
2.“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 我不愿去;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 去。”
解读: 天堂—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飘渺的理想世界。 地狱—充满苦难折磨的现实。 黄金世界—浅薄的理想主义者所预言的未来世界。
强调同强大的黑暗的现实作斗争,反对不切实际的梦想,这是 鲁迅现实主义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3.“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 我,然而光明又 会使我消失。 ”
解读:“我”是黑暗的世界的叛逆者,所以“黑暗又会吞并 我”,“我”既然从黑暗的世界中来,难免身上有“毒气”和 “鬼气”,所以,未来的光明的世界又不可能容纳我。这里表 达的是先驱者两难的境地。
鲁迅
一、鲁迅的《影的告别》 二、关于鲁迅的《野草》 三、解读《影的告别》
一、鲁迅的《影的告别》
1.作家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 家、思想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中国现代文 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
鲁迅出身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起初想实业 救国,但不济。1904年初,入日本仙台医科专门 学医。后从事文学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被麻 木的内心。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发表中篇 小说《阿Q正传》。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于上 海。
4.“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解读:体现鲁迅阴暗、虚无的心境,和反抗绝望的精神。
5.“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 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 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解读:一方面,鲁迅确信“惟黑暗和虚无”才是“实有”;另一方面,鲁迅 表达反抗绝望的精神态度,而且,希望由自己独自肩住黑暗的闸门,体现 了鲁迅的自我牺牲精神。
总结:
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是鲁迅内心处于阴暗和虚无的时候。《影 的告别》就是他这个时期内心的写照。鲁迅所虚拟的“影”与它所 依附的“你”的对话,其实就是鲁迅的自我追问和应答。“影”充 满矛盾的声音,深Biblioteka Baidu地展示了鲁迅内心的困惑和虚无,也展示了一 个革命战士反抗绝望的姿态和精神。反抗绝望是鲁迅精神的一个主 要元素。
艺术特色:反复缠绕的语言表述,体现作家内心的焦灼与困惑。
《影的告别》与《野草》中的其他篇章,如《过客》等一起,让我 们感受了鲁迅一贯所具有的孤独与悲凉,看到了其作品所展示的现 代内涵与人生意义。从写法上来看,本文一方面采用由此及彼、层 层递进的方式展开,体现出从鲁迅立足于现实,从精神文化角度分 析探求自我乃至中华民族历史与未来的命运;另一方面运用一组组 相对立的词及意象,如有/无、明/暗、黄昏/黎明、黑夜/白天、天 堂/地狱、住/彷徨等,不仅在视觉上造成强刺激性的冲击,更重要 的是由此看出主体在选择态度上的果决。或许,也正是在这样的一 组组对立的词和意象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愿妥协的鲁迅——一 个都不宽恕。
二、关于鲁迅的《野草》
创作背景
《野草》收集作者1924年至1925年所创作的散文诗23篇,于1927年7月 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
……我所说的话,常与所想的不同,至于何已如此,则我已在《呐喊》 序上说过:不愿将自己的思想,传染给别人。何以不愿,则因为我的思想 太黑暗,而自己终于不能确知是否正确之故。至于“还要反抗”,倒是真 的,但我知道这“所以反抗之故”,与小鬼截然不同。你的反抗,是为了 希望光明的到来罢? ……但我的反抗,却不过是与黑暗捣乱。 ……但我 对人说话时,却总拣那些光明些的说出,然而偶不留意,就露出阎王并不 反对,“小鬼”反不乐意的话来。总而言之,我为自己和别人的设想,是 两样的。(《两地书》) 《野草》的基本主题:人失去存在根本依据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