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R EA mEB EC
(3-8b)
⑵乘除法
C 则相对误差: E EC EA EB R R A B C
若分析结果 R 是 A , B , C 三个测量值相乘除的结果, AB 例如 : R
(3-9a)
即:结果的相对误差是各测量步骤相对误差的代数和。 若计算公式有系数,如:
例3:设天平称量时的标准偏差 s = 0.10mg, 求称量试样时的标准偏差sm 。
s 的传递结果sm 计算如下:
2 2 2 m m1 m2 , sm s1 s2 2 2 S m s1 s2 2s 2 0.14 mg
分析:称量误差属于随机误差,要用标准偏差的平方:s2表示。
如何对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度做出合理的判断 和正确的表达?即了解分析过程中误差的产生原因和特点, 如何减免分析误差是本节重点讨论的内容。
3.1.1误差和偏差
(1)误差的表示:
绝对误差:表示测量值(x)与真值( x T或μ )的差。
E = x - xT
相对误差:表示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分数(或%)。
Lim
n
当消除系统误差时,μ即为真值
偏差:
偏差: 测量值与平均值的差值,用 d表示
一组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可以用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有 两种方法来表示: 绝对偏差 d i xi x
di 100% 相对偏差 Rdi x
di和Rdi 只能衡量每个测量值与平均值的偏离程度
∑ di = 0
5
平均偏差
R=mA×nB/pC ER/R=EA/A+EB/B-EC/C
c. 指数运算(不考虑系数m,考虑指数n) R=mAn R=mlgA ER/R=nEA/A ER=0.434mEA/A
d. 对数运算(考虑对数lg和系数m )
2.随机误差的传递公式 分析结果的误差用方差 (即标准偏差的平方:s2)表示时 a. 加减法(考虑系数) R=mA+nB-pC sR2=m2sA2+n2sB2+p2sC2 b. 乘除法(不考虑系数) R=mA×nB/pC sR2/R2=sA2/A2+sB2/B2+sC2/C2 c. 指数运算(不考虑系数m,考虑指数n) R=mAn sR/R=nsA/A(两边开方后) d. 对数运算(考虑对数lg和系数m) R=mlgA sR=0.434msA/A
(3-10)
EA E R 0.434 m A
(3-11)
即: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为 即: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为 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的指数n倍。 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的0.434m倍。
系统误差的传递公式汇总 a. 加减法(考虑系数)
R=mA+nB-pC

ER=mEA+nEB-pEC
b. 乘除法(不考虑系数)
s
x x
n i 1 i
2
n 1

2 x x i i 1
n
n
有限次测定表达式
无限次测定表达式
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
用RSD或sr或CV表示
s CV 100% x
偏差也可用全距(range, R)或极差表示: R=xmax-xmin
例:
某人进行了两组测定,测定所得数据各次测量的偏差、次数和 平均偏差及标准偏差如下: 第1组偏差:
:各单个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
d d1 d 2 .... d n n
d

i 1
n
来自百度文库
xi x n
n
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与测量平均值的比值
d d 100% x
x x
i i 1
nx
100%
特点:简单,但是大偏差得不到应有反映(见后实例)。
标准偏差:
可以避免单次测量偏差相加时正负抵消,更重要的是大偏 差能更显著的反映出来。
解: CNaOH CHCl VHCl 0.1000 30.00 0.1200mol/L
VNaOH 25.00
2 sC
C2 NaOH
s C C NaOH

2 s1
V12
2
2
s2 2
2 V2
2
(滴定管读2次得到V)
0.02 0.01 4 -4 2 0.12 9.2 10 1.1 10 25.00 30.00
解:试样质量m是两次称量(减量法)的差值,与标准偏差
有关误差传递的计算参见课本p48-49: 例4,例5,例6
例4: 用移液管移取NaOH溶液25.00mL, 用0.1000mol/L HCl溶液滴定之,用去30.00mL,假设HCl溶液的浓度是准 确的,计算标定NaOH浓度的标准偏差和 NaOH浓度范围。 已知:用移液管移取NaOH体积的标准差s1=0.02mL, 每次读取滴定管HCl体积的标准差s2=0.01mL;
(单位σ:总体标准差) 纵轴:代表偶然误差发生的概率
3.1.4公差
是生产部门对于分析结果误差允许范围限量。 若超出此误差范围称为超差。(则该项分析应该重做) 分析组分越复杂,公差允许的范围也大些。 分析方法不同,公差允许的范围也不同。 工业分析中待测组分含量与公差范围:
代测组分的 质量分数/% 公差 (相对误差)/% 90 ±0.3 80 ±0.4 40 ±0.6 20 ±1.0 10 ±1.2 5.0 ±1.6 1.0 ±5.0 0.1 ±20 0.01 ±50 0.001 ±100
3.1.5 误差的传递
分析结果通常是经过一系列测量步骤之 后获得的,其中每一步骤的测量误差都会反 映到分析结果中去。 它们是怎样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呢? 这就是误差传递所要讨论的问题。
1. 系统误差的传递
⑴加减法
若分析结果R是A,B,C三个测量值相加的结果, 例如: R=A+B-C 若以E表示相应各项的绝对误差,则R的误差ER为: (3-8a) ER EA EB EC 即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是各测量步骤绝对误差的代数 和。 若有关项有系数,例如: R=A+mB-C 则ER为:
Er =E/xT = (x – xT) /xT×100%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误差为正误值; 测量值小于真实值,误差为负误值。
客观存在,但绝对真值不可测 真值μ : a.理论真值:某化合物理论组成
b.约定真值:国际计量会上确定的单位
c.相对真值: 测定统计处理后的相对准确值 μ 为无限多次测定 的平均值(总体平均值); 即: x
已知:滴定管读数的绝对误差E = +0.01ml, 如何确定最佳滴定体积范围? ( 0~10ml; 20~30ml; 40~50ml) 解:滴定的 Er= E/V = +0.01/V V大的Er小。 由于滴定管的最大容量为50ml, 通常滴定体积多控制在 20~30ml。
14
准确度和精密度小结
——分析结果的衡量指标 1. 准确度──分析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的大小来衡量 一般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2. 精密度──几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程度 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 偏差是指个别测定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一般用相对偏差或标准偏差来表示。 3. 两者的关系: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 两者的差别主要是由于系统误差的存在
1.精密度好是准确度好的前提;
2.精密度好不一定准确度高 (可能存在系统误差!)
准确度及精密度都高-结果才可靠
如图: 甲的系统误差小,精密度中等,准确度高; 2 乙的系统误差大,精密度高,准确度差; 丙的系统误差大,精密度差,准确度差。
x



x3
初学者在分析测定中,首先要努力做到使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4 符合规定的标准。
s
d

8.6 10 7 4.6 10 4 0.046 % n 1 4
d i2
0.046 % CV 100 % 100 % 0.44 % 10 .43 x
s
例:
用分析天平称量两物体质量为:1.5268g和0.1526g, 假定其真实值各为:1.5267g和0.1525g,则其 绝对误差为: E1=1.5268-1.5267=+0.0001g
Mr =381 Mr =106
标定HCl:选哪一个更能使测定结果准确度高? 解:因分析天平读数的绝对误差 E =+0.0001克 其:称量的相对误差Er= E/m = +0.0001/nMr 知:在配制相同摩尔浓度溶液时,Mr大的Er小。 故:选取硼砂作基准物,测定结果的准确度高。
13
例:最佳滴定体积范围确定
+0.11,-0.73,+0.24,+0.51,-0.14,0.00,+0.30,-0.21 次数n=8,平均偏差 d =0.28;标准偏差 S=0.38 第2组偏差: +0.18,+0.26,-0.25,-0.37,+0.32,-0.28,+0.31,-0.27 次数n=8,平均偏差 d =0.28,标准偏差 S=0.30 可见:标准偏差 更能灵敏地反映出大偏差的存在。
特点:(1)不恒定 (2)难以校正, (3)服从正态分布 规律: (1)小误差出现的概率较高, 大误差出现的概率较低; (2)大小相近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 图1-1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 产生的原因:偶然因素 横轴:代表偶然误差的大小
2.随机误差
3.过失误差(不应该发生的)
误差的减免方法:
系统误差的减免 1.方法误差—— 采用标准方法 2.仪器误差—— 校正仪器 3.试剂误差—— 作空白、对比实验 偶然误差的减免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x
例:
用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钢铁中Ni的百分含量,结果 为10.48%,10.37%,10.47%,10.43%,10.40%;计算单次 分析结 果的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 相对标准偏差。
x 10.43%
解:
d d n
i
0.18 % 0.036 % 5
0.036 % d 100 % 100 % 0.35 % 10 .43 % x
3.1.3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1.系统误差
特点(1)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恒定 (2)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重复出现 (3)影响准确度,不影响精密度 (4)可以消除 产生的原因:(1)方法误差——选择的方法不够完善 例: 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损失 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选择不当 (2)仪器误差——仪器本身的缺陷 例: 天平两臂不等,砝码未校正 滴定管,容量瓶未校正 (3)试剂误差——所用试剂有杂质 例:去离子水不合格 试剂纯度不够(含待测组份或干扰离子) (4)主观误差——操作人员主观习惯因素造成 例:对指示剂颜色辨别偏深或偏浅 滴定管读数不准
8
d i xi x
3.1.2准确度和精密度
准确度: 测定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用误差衡量。 误差越小,测量值的准确度越好; 误差越大,测量值的准确度越差。 精密度: 平行测定结果相互靠近的程度,用偏差衡量。 偏差越小,测量值的精密度越好; 偏差越大,测量值的精密度越差。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AB Rm C
同样可得到:
(不考虑系数,结果同上)
ER E A EB EC R A B C
(3-9b)
⑶指数关系
若分析结果R与测量值A有 下列关系:
⑷对数关系
若分析结果R与测量值A 有下列关系:
R m An
其误差传递关系为:
R m lg A
其误差传递公式为:
ER EA n R A
E2=0.1526-0.1525= +0.0001g
相对误差为:Er1= +0.0001/1.5267=+0.06 ‰
Er2= +0.0001/0.1525=+0.6 ‰
他们的绝对误差虽然相同,但相对误差却不同,相对误 差反映了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比例,故更有实际意义。
12
例:基准物的选取
已知:
硼砂 Na2B4O7· 10H2O 碳酸钠 Na2CO3
第3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3.1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传递
3.2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3.3 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
3.4 显著性检验
3.5 可疑值的取舍 3.6 回归分析法 3.7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学习要求与作业
3.1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
定量分析的目的: 是通过一系列分析步骤来准确测定组分的含量。 但是,分析过程中由于受某些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 制,所得结果不可能绝对准确。 即使是技术很熟练的分析人员,在相同条件下用同 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量也不能得到完全一致的分 析结果。 这表明误差的存在是不可能完全避免或消除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