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菠菜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毒菠菜事件”的多重打击
中国新闻网作者:2006-10-8
连日来,美国人谈菠菜色变。自从有人因食用加利福尼亚州生产的袋装菠菜而感染了大肠杆菌后,到目前为止,感染已扩散至全美25个州,出现了173个病人,已确认死亡3人,还有27人出现了严重症状——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然而,这次事件表明,美国的食品安全也漏洞百出,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措施显然没有到位。公众对此强烈质疑
连日来,美国人谈菠菜色变自从有人因食用加利福尼亚州生产的袋装菠菜而感染了肠杆菌后,到目止,感染已扩散至全美
25州,出现了173个病人,已确认死亡3人,还有27人出现了严重症状——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而实际上,次被大肠杆菌同时击中的,还有加州的菜农和加州的农业大州形象,以及全美民众对美国食品安全的信任。
近年来,由于肥胖症与心脏病患者日益增加,美国官方与民间机构都在呼吁民众改变饮食习惯,少吃肉类,吃新鲜蔬菜水果。因而很多美国人认为生吃绿色蔬菜能保证营养。即使在五星级饭店,正餐的第道凉菜,也很可能是一盘蔬菜沙拉,人们只浇上些沙拉调料,便像食草动物般地欣然下咽,很少担心会感染上什么病菌,因为人们都相信美国的食品卫生标准很高。然而,这次事件表明,美国的食品安全也漏洞百出,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措施显然没有到位。在美国普通民众中,这次暴发感染引起了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感,甚至有人质问,不知道还能放心吃什么,是否需要自己菜?
对于此次“菠菜事件”,《洛杉矶时报》也把矛头指向了联邦政府。该报记者从华盛顿发回的报道认为,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因为预算紧缩,而疏于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也是暴发感染的原因之一。报道披露,该管理局的大田巡视人员,在2003年有2217人,但因机构预算削减目前只有1962人;在上世纪70年代,该机构每年要做食品生产检查3.5万次,而现在降为每年仅检查5000次。
此外,这次加州蔬菜大肠杆菌感染暴发,对加州菠菜种植者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加州是美国的第一大农产品生产与出口基地。加州生产的优质蔬菜水果畅销美国各地,也很受世界许多国家消费者的青睐,素有“世界沙拉盘”美称。2005年,全美国菠菜种植业产值达3.25亿美元,而其中大约有74%是产自加州。
而现在,加州菜农们只能改种其他品种,许多菠菜园的农工遭解
雇,生计难谋。仅菠菜一项,加州菜农就可能损失上亿美元。严重的是,感染事件可能对加州蔬菜业形象产生长远负面影响。面对严重事态,加州蔬菜种植与加工业者已经采取行动,重新制定了规章。他们盼望着早日查清根源,尽快恢复正常生产销售,减少损失。但疫情传播快一个月了,病菌究竟是如何大面积扩散并污染鲜菜及奶制品的?美国有关当局的调查仍未拿出最后结论,“菠菜效应”还在扩散中。
详细来龙去脉和经验教训
年9月11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接到紧急消息:威斯康星州暴发食源性疾病。两天之后,威斯康星州的公共健康官员根据流行病学分析,初步确定疾病暴发的根源是袋装菠菜。此时,受影响范围已经扩大到美国8个州,造成50人发病,其中1人死亡。面对病例数量急剧增加,CDC担心那些仍然存放在商店、餐厅、甚至是消费者冰箱里的袋装菠菜可能威胁公共健康并导致疾病进一步暴发。于是,2006年9月14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发布了菠菜禁食令,呼吁民众暂时不要吃袋装菠菜。第二天,又将禁食范围扩大到全部新鲜菠菜。自此,各商店迅速将袋装菠菜下架,餐厅也将其在菜单上除名。此前,FDA从未就某一水果或蔬菜发布如此大规模的通告。
菠菜及其他绿叶菜虽然曾引发多起食源性疾病,但其致病的概率却很低。2005年,美国民众共消费3 084万kg新鲜菠菜,其中可致病的受污染菠菜只有454.5kg。但不可否认,绿叶菜是最易致病的农产品之一。1996年以来,由特殊水果蔬菜引发的微生物感染事件中,有34%的暴发(即24起)、10%的发病、33%的死亡是由绿叶菜引起。而这24起的暴发中就有20起是与O157:H7大肠杆菌有关。但是之前所暴发的感染事件无论是在发病与死亡人数、公共关注度、市场影响度,还是在产业反映程度上都不能与2006年所暴发的“毒菠菜”事件相提并论。在这一时期,绿叶菜感染事件总共造成了5人死亡,其致命根源都是菠菜,尽管“毒菠菜”事件此前只暴发过两次。
截至9月29日,FDA宣布某些产区的菠菜可安全食用,美国市场上已足足5d没有新鲜菠菜销售,而产自主产区加州的菠菜滞销状况更是持续了15d。之后,菠菜的销售开始好转,但不同种类菠菜产品的恢复情况却很不同,如袋装菠菜和捆装菠菜。据美国农业部(USDA)数据显示,捆装菠菜的出货量恢复快速,12月份其出货量甚至超过2005年同期,但捆装菠菜只占新鲜菠菜市场的10%~25%,因此人们更为关注袋装菠菜。虽然USDA没有袋装菠菜和色拉出货量的相关统计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其销售状况与捆装菠菜存在很大差异,其销售的恢复速度远慢于捆装菠菜。2007年1月24日至2月24日,也就是疾病暴发5个月之后的1个月,袋装菠菜的销售状况虽然比2006年秋季有所好转,但其销售额比2006年同期低27个百分点。含菠菜的袋装色拉的情况与此相似,而不含菠菜的袋装色拉的销售额也比2006年同期低5个百分点,部分原因是“毒菠菜”事件及2006年底所暴发的两起“毒莴苣”事件动摇了消费者信心。
在影响农产品安全的众多因素中,有两项与菠菜息息相关。一是农产品尤其新鲜农产品消费量在急剧上升。与1992年相比,现在美国菠菜消费量增加了90%,同时,人们也加大了对最易感染微生物的新鲜菠菜的消费。2005年,美国新鲜菠菜的人均消费量达到1.08kg,是1992年的280%。据估计,市场上75%-91%的新鲜菠菜是以鲜切色拉或袋装菠菜形式出售。
二是大部分绿叶菜都是在自然环境下栽培而成,这就造成绿叶菜很容易受微生物污染。1996年以来,加工菠菜的消费量正在呈下降趋势,而恰恰是加工环节中的高温操作可以消灭O157:H7大肠杆菌。
为降低微生物污染的风险,美FDA曾制定了非官方指南,为种植者提供食品安全计划的制度框架。很多种植者都拥有复杂的私人食品安全计划,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最为普遍的做法是:许多大型商品化绿叶菜种植者都采用FDA非官方指南以降低污染风险,同时,他们还采用第三方认证以确保操作与指南相一致。但疾病的暴发并未因此而停止。原因在于:存在着部分种植者不愿采用指南或者没有正确地长期采用。同时,该指南还存在一些不足,指南内并没有把全部的特殊疾病暴发机制叙述清楚。虽然在绿叶菜安全方面FDA做过大量调查,行业内部投入过不少努力,科学研究者也做过很多研究,但都不能解释绿叶菜受污染的途径及如何避免进一步污染。
部分患者还保留着标有公司名和标签号的袋装菠菜,这为FDA的调查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假如引发此次疾病的是捆装菠菜,那么追踪调查将会花费更长一段时间。大部分消费者都还记得“自然选择”食品公司是提供袋装菠菜的厂商之一,该公司总共为30家企业提供菠菜产品,其中为Dole公司提供的袋装嫩菠菜就是引发此次疾病的罪魁祸首。9月15日,“自然选择”食品公司主动召回其全部产品。
“自然选择”食品公司的数据显示,受污染的袋装嫩菠菜来源于4家农场,最后,FDA把调查范围缩小到其中一家,并指出污染源是该农场的土地。当然加工过程也可能使菠菜受污染,但是FDA仍不能确切指出菠菜受污染途径。虽然FDA快速察觉到疾病的暴发并迅速进行追溯调查,但当其追溯到受污染的农场时,“毒菠菜”的收割与加工工作已经进行将近1个月。
此次疾病暴发的根源是8月15日在某具体加工设备上包装的1.13hm2菠菜。生产该菠菜的农场内的20.60hm2租赁给一家公司种植绿叶菜,剩下的部分由农场主用来经营放牧。农场里的菠菜用有机方法栽培,但3年过渡期还未结束,公司于第二年就开始按常规方式出售该地区的菠菜。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在产品上注明菠菜存在着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但该公司并没有相关方面的举措。据加州食品紧急事件应对小组介绍,2006年的种植季节之前该地区的种植者并没有采用第三方认证的形式来确保其操作与FDA 指南的一致性。而且农场及其周围地区存在着潜在风险包括野猪和暴露于牛家畜及野生动物粪便的灌溉水源。调查人员在农场的河水、家畜粪便及野猪粪便的样本里发现了导致疾病的O157:H7大肠杆菌;最近的受污染的样本是在菠菜地下面1 609m处发现的。但是,调查人员还不能确定大肠杆菌的具体传播途径。
为避免疾病的进一步蔓延,加州绿叶菜行业,从种植者、托运商到袋装菠菜及色拉的加工商都处于高压之下;消费者强烈要求绿叶菜行业迅速改进食品安全操作;FDA也认为菠菜及其他绿叶菜厂商应该在食品安全操作方面起带头作用,并能为相关强制性法规的提出做出贡献,虽然现阶段存在很多种植者对此持反对意见;加州政府也在呼吁对绿叶菜行业实行更为强硬的强制性标准,议会已经把食品安全列入议程。
年FDA发布名为“降低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安全指南”的非官方文件,该文件一般被称为“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或GAPs。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常识性指南,因为,当时,并不存在非常专业的研究为此提供更为精确的指导。FDA认为,要降低土地的微生物污染风险,单纯地依靠对受污染的农作物进行检验是远远不够的,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大力呼吁种植者采用GAPs。对于美国的种植者及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外国种植者来说,GAPs是一项很重要的管理工具。
由于新鲜农产品的某些部门问题不断,FDA提出一系列的预警及倡议书以作为回应。FDA 和CDC曾在2004年1月与农产品行业的领头人召开会议商讨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