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探究【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也会有相应的转变。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探究以及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个人的实际教学经验,介绍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信息素养自主学习能力个别化分组活动任务驱动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自主学习既是终身学习能力的核心部分,又是信息时代接受学习的基本要求。

新课改理念要求我们每个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要求我们教师与学生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改变观念、与时俱进。

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人们各种信息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成功的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懂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给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停息素养,这也是教育的本质。

依据我个人的实际教学经验,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1 讲练结合法
这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无论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还是其它学科的教学,经常会被教师所采用。

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始终
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内容。

如果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而很多学生都未曾接触过,比如某软件的使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我用的是top2000)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印象,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

这种教学方法简洁明朗,便于多数学生接受。

建议教师要因时、因地、因内容而定。

2 个别化教学法
在实际教学中,我所遇到的问题比想像中的更为复杂:个别班级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有些学生以前学习过,现在也都忘得差不多了。

如果只照顾没有基础或基础较差的学生,其他学生就很难在学习中学习新的知识;如果只照顾基础较好的学生,没有基础或基础较差的学生很可能一点知识都学不到,他们就会丧失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是有违新课改教学目标的。

所以,我认为,可以采取个别化教学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对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调查、整理、分类,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分组,但必须确保每组内至少有一个基础较好的学生,让其担当小组长;接着,召集各小组组长,进行简单的培训(责任心和计算机基础知识);接着,教师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教材的安排(必要时可以补充衔接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如果学生遇到问题,他们既可以请教老师,也可以请教自己的组长,从而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培养学生的团
结协作的精神。

这样不但促进了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感情,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学习兴趣。

3 分组活动教学法
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不再单纯地强调知识与能力的提高,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具体表现是信息的交流与处理能力。

在学习中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合作学习,小组内的成员独立完成自己的分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如果遇到问题,彼此可以互相探讨,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当每个小组都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把学生的成果展示出来,通过自评、互评和全体评相结合,同学间听取建议,修正不足,完善个人的作品,使其作品更具新颖特色。

4 任务驱动教学法
当前信息技术教学采取重自主、重环境、重实践、重创新、重评价的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协作学习为特征的教学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主要有:情景导入、提出问题、自主学习、教师评价、师生小结。

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过程如下:
4.1 创设情景、提出任务。

我们在教授新课时,先提出与本课有关的一些材料,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如果教师的导入能够激起学生很大的兴趣,那么,学生就有可能很好的完成教师所要布置
的教学任务,否则,学生就没有兴趣来完成任务,或者根本就无法完成任务。

所以,一个好的创设情景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将所学内容通过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完成来达到所学习的目的。

4.2 自主学习、积极探索。

当学生明确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时,他们就会按部就班的解决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那么,问题的解答就会很顺利。

学生不知不觉地复习了旧知识,也理解和掌握了新知识。

如果学生学习基础不好或能力不强,学生也能完成某些问题,如果此时教师能够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那么,他们也能完成任务。

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讨论、分析、自主、探究问题等能力。

4.3 展示作品、教师评价。

当多数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有必要进行教学评价。

教师一方面要表扬任务完成的比较好的同学,同时也要对完成、的不好的学生提出问题的所在和可能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

4.4 完善作品、完成任务。

当教师评价之后,每个学生都会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如果此时学生能够有完善自己作品的机会,那么学生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把问题很好地解决掉,这样,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但共同的一点收获是:一份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就会更加积极、主动。

4.5 总结。

当学生都把任务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总结的内容和方式因人、因内容而异,最主要的是自己遇到了哪些问题?最初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利用该方法有没有解决问题?你的收获是什么?这样可以优化自己的设计和教学,对个人成长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新课改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钻研,结合本学科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实践,及时总结,形成自己的特色,使信息技术课成为亲切易学的实用课程,使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能在学生的素质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
2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