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助人行为的培养

8.3 助人行为的培养
8.3 助人行为的培养

一、明确责任与增加互动

帮助人们正确解释事件,从而增加责任的明确性,增加人们的助人可能性。直接的人际相互作用可以明显增加人们的助人行为,因此,通过增加人际相互作用来激发人们的助人动机,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二、示范作用

示范作用对助人行为的提高实际上是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即我们的助人行为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助人行为而获得。

(一)现场的示范作用

利他行为的榜样任务会促进其他人的助人行为。行为榜样能有效的引起儿童的助人行为。

(二)媒体人物的示范作用

研究表明,电视节目中的亲社会榜样对人的影响作用比反社会榜样还要大。

观察到他人的助人行为则增加了助人的可能性,实际上,不同的强化形式深层次的影响到我们的助人行为。

三、助人情感倾向的培养

(一)移情能力培养

移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按“移情—同情—亲社会行为”这一模式产生的,有效的移情是对他人产生同情心的基础,而同情心又是对困境中他人实施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条件。因此,通过移情训练培养儿童的同情心理就成为移情训练的直接目标。

(二)动机提升

用引导人们内在动机的方法,使人们以充分的内在理由来促进一种有益的行为,则可以帮助人们最大限度的通过实施这种行为而使自己获得满足与快乐。

四、助人技能的学习

助人行为有两个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掌握如何帮助别人的知识或技能。因此,通过训练儿童的移情能力和实践如何助人的行为,可以培养儿童的助人行为。

五、助人技能的学习

在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上达到高水平的被试,更倾向于拒绝在实验条件下对别人实施伤害性侵犯,证实价值取向确实影响到个人对其他人行为的方向,并且道德水平越高,相应的亲社会倾向也越强。

儿童助人行为的形成和培养

儿童助人行为的形成及培养 摘要: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值得倡导和培养的优秀品质。 儿童助人行为的养成对于儿童更好的融入社会和自身的成长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同时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解析了助人行为的含义,着重分析了影响儿童助人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对儿童助人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划分阶段,最后提出培养儿童助人行为的几点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助人行为儿童培养 1、助人行为的含义以及与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的比较 当我们提到助人行为时,就经常会提到跟它含义相近的两个词: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很多人都无法从根本上区分这三个行为,或者直接把三者采取等同或者模糊对待的态度。实际上,从三者的定义上可以看出三者之间微小的差异。 首先,所谓的利他行为,在社会心理学当中被定义为:一个个体所做出的行为对另一个个体是有益的,而对自己则没有明显的利益。或者说是一种很无私的行为,只是为了其他个体的利益。 其次,所谓的亲社会行为(又被称作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泛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利于公共和社会的行为。人们在公共的社会活动中经常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例如说分享、合作、帮助、安慰、捐赠、同情、关心、互助等,心理学家把这一类行为归纳为亲社会行为。 最后来看助人行为。助人是一种关系,当有了求助者的时候,也就有了助人者,于是助人关系就在他们之间产生了,从这一点上面来说,可以把助人行为理解为一种关系型态。然而助人关系,他不同于朋友关系,它指的是两个个体共同的解决其中一个个体的困难,从而使这个个体在面对困境或者危险的时候能够增强克服困难的能力。这样来看,这种关系只是其中一个个体得到了利益,而另一个个体只是无偿的付出自己的劳动。 从对象上看,亲社会行为一般是针对公共群体或者社会整体,而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主要是针对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从动机上看都是有利于他人或者社会,但行为的自愿性、方向性和包含的利益总量有所差异,这三者的关系可以大致归

8.1 助人行为的理论

一、亲社会行为与助人行为的概念 (一)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它主要包括分享行为、捐献行为、合作行为、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同情行为等。 (二)助人行为与利他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比助人行为概念更为规范的描述对社会有益行为的概念。助人行为特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二、助人行为的理论 (一)干预模式 助人决策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的思索: (一)帮助需求觉察 一个人是否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后,首先取决于他是否意识到了对方需要帮助,即他是否注意到了对方的困境。 (二)助人责任意识 当旁观者观察到情境的紧急性,认识到他人的确需要帮助时,他并不一定会采取行动,旁观者会考虑自己是否应该承担帮助人的义务,自己是否有责任帮助别人。当个人的责任越明确时,助人的可能性越大。 (三)得失权衡 人们会权衡在一个特定的行为中潜在的收益与付出是否对等,付出的代价越大,助人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 (四)采取有效的救助措施 当你明确你应该采取助人行为时,你还会评价自己是否有能力帮助、用什么方式帮助。只有在人们确认自己有能力帮助并且可以在现场找到合适的帮助方式时,个人才会对事件进行直接干预。 助人决策的过程图示:

图1 助人决策的过程 (二)社会作用力理论 社会作用力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特纳(https://www.360docs.net/doc/ab12895205.html,tane ,1981)提出。社会作用力是指“其他人的存在或行动对个体产生的任何影响”。 1.社会作用力乘法原则 该原则又被称为倍增效应,或者称为电灯泡效应,是指当一些社会源或称作用源、影响源作用于一个目标靶个体时,该个体体验到的作用力I(impact)的量应当是这些社是的 是的 给予帮助

社会心理学助人行为实验报告

只要学好心理学,走遍世界都不怕

组名: 口号:

一、实验名称: 助人行为在性别上的差异 环境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实验结果及其分析与评价: (一)实验内容: 目的:通过实验,测试大学生助人行为在不同性别上的差异,以及环境对亲社会行为的积 极影响。 设备:手机、自行车、问卷资料等。 主被试:

主试:小组成员甲(女)、乙(男)。 被试:陌生同学N个。 实验过程: (1)在学校二食堂前面的空旷的场地上,主试甲抱着问卷资料急匆匆赶路,在看到有陌生同学经 过时不小心把资料撒了一地,观察此时被试的 反应和做法,观察不同性别的被试是否积极主 动对主试提供帮助。接着,主试乙用同样的方 法在相同地点试验。 (2)在学校图书馆前面,人来人往的地方。主试先用方法一实验。接着主试骑着自行车实验,手 里拿着问卷资料,不小心资料散落一地,此时 观察周边陌生同学的反应和行为,观察是否有 助人行为。同理,主试乙用相同的方法实验。 (二)实验结果: 在二食堂前面,主试甲(女)在试验中,均获得了陌生男同学的帮助,而只有少数试验获得了陌生女同学的帮助;主试乙(男)在实验中,无论被试是男是女,均未获得帮助。

在图书馆前面,主试甲(女)很容易就获得了帮助,而主试乙(男)均未获得帮助。 在主试需要帮助时,被试在看到有人主动对主试提供帮助时,被试毫不犹豫地对主试提供帮助。 (三)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亲社会行为分为三大阶段:对他人需要的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意图和行为相联系阶段。实验过程中,有些被试对主试的需要帮助仅仅是看一眼然后离开,就是只属于对他人需要的注意阶段。 ●在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中,受助者的性别是一个很大的因素。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获得帮助。(“凯丽成功受助”和“贺佳受助失败””贺佳再次遭受失败”) ●环境对个人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重大,即对当前所处情景的认知,涉及到事态的严重性、事态

第五章 助人行为

第五章助人行为 辽宁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卢绍君 一、助人行为及其原因 二、责任分散与助人决策 三、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四、助人行为的培养 一、助人行为及其原因 (一)亲社会行为与助人行为的概念 (二)帮助别人的原因 (一)助人行为与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 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它主要包括分享行为、捐献行为、合作行为、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同情行为等。 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 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a. 利他行为(altrusim):无个人动机,不期 望任何回报的助人行为。 b. 具有个人意图:出于自己的利益而发生的。 (二)帮助别人的原因 社会生物学解释 达尔文:物竞天择的自然过程中,有利他天性的生物将有更好的种族存留机会,从而使它们的物种能够留存下来。 社会交换论观点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一个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 社会规范论观点 人类道德准则中最普遍的成分,是交互性规范。各种社会对人们的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期望:人应当帮助对自己有善意的人,而不是伤害他们。由于这一规范的存在及其在社会化过程中对人的长期影响,使人都获得了报答别人善意和帮助的观点。 吉诺维斯事件 1964年3月,纽约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凶杀案。年轻酒吧女经理下夜班后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歹徒的袭击,她大声呼救。当即周围居民楼的一些房间的灯亮了,有人打开窗户,并有一位男士大声喊道“放开她!”歹徒放开她,溜进汽车开走。楼窗里的灯光熄灭了。这时,歹徒返回来,再次袭击吉蒂。她再次呼救。灯光再次亮起,窗户再次打开,歹徒再次逃走。灯光熄灭。当吉蒂到达住处大门口时,歹徒第三次袭来,她被杀了。谋杀进行了35分钟。警察在接到报警后只用了2分钟就赶到现场,然而人已经死了。事后了解到当时有38个目击者,然而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竟无人报警。 二、责任分散与助人决策 (一)责任分散与紧急助人 (二)助人的决策过程 (一)紧急助人与责任分散 1、责任分散假设 拉特纳和达利两位心理学家没有像媒体那样用人的良心泯灭来解释事件,而是假设,当紧急事件发生时,如果有很多旁观者在场,那么任何一个旁观者出面帮忙的可能性都不大。这里可能的原因是:可能助人者人数的增加导致了单个人责任感的降低。 2、责任分散的实验验证 (1)紧急报警实验 被试:男性大学生 实验情境:在填写问卷时,通过通风孔,向屋子灌送表明紧急情况的烟雾。 研究真实目的:测量被试是否向实验者报告紧急情况、报告的速度如何;考察别人的在场是否会影响被试的行为。 三种实验条件:等待室只有一名被试;三名被试相互不认识;三名被试,其中两名是表现消极的假被试。 实验的结果:当被试单独一人在屋里时,75%的被试在发现烟雾之后的6分钟内报告。其中50%

培养孩子的助人行为

培养孩子的助人行为 乐于帮助别人,并且能恰当帮助别的孩子,肯定会受到同伴的欢迎,受到成人的喜爱。因此,父母要从以下几点着手,教育孩子学会帮助别人。 1、相信自己有能力帮助别人。 有些孩子在同伴需要帮助时,表现迟疑或冷漠。其实,他本身是愿意去帮助的,只是他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能对别人有用,不相信自己能帮助别人。父母要经常寻找机会,让孩子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父母做事;父母则及时给以赞扬和鼓励,让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能帮助别人,产生助人的行为动机。 2、能注意到别人的需要。 当同伴处于困境中时,有些孩子能很快察觉到,并伸以援手;而有些孩子却毫无反应,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对这样的孩子,父母要经常直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描述需要的帮助,并教孩子懂得如何从别人的表情、行为看出对方的需要。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3、及时做出助人的决定。 据研究,情感的力量有助于孩子做出助人的决定。对5岁以下的孩子,父母可以引导他们回忆自己经历过的类似情景和感受,如“以前你系不上扣子的时候,是不是也挺着急的?”“上次你摔了跟头,也这么哭来着?”;对6岁以上的孩子,父母还可以设置情景,让他们设身处地地想想,使孩子对需要帮助者产生同情,进而做出助人的决定,“要是小朋友都不跟你玩了,你会怎么想”等。 4、恰当的助人行动。 有时孩子没有去帮助别人,并不是他不想帮助,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个“力”就是个人能力,如助人的特定技能(想帮小朋友系扣子,自己就要会系扣子)、有效的策略知识(如妈妈突发重病,知道可以求邻居帮助)、人际间问题的解决能力(妈妈生病要求助邻居时,知道怎样向邻居把事情说清楚)等。 这些能力,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点一滴教给孩子。

8.3 助人行为的培养

一、明确责任与增加互动 帮助人们正确解释事件,从而增加责任的明确性,增加人们的助人可能性。直接的人际相互作用可以明显增加人们的助人行为,因此,通过增加人际相互作用来激发人们的助人动机,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二、示范作用 示范作用对助人行为的提高实际上是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即我们的助人行为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助人行为而获得。 (一)现场的示范作用 利他行为的榜样任务会促进其他人的助人行为。行为榜样能有效的引起儿童的助人行为。 (二)媒体人物的示范作用 研究表明,电视节目中的亲社会榜样对人的影响作用比反社会榜样还要大。 观察到他人的助人行为则增加了助人的可能性,实际上,不同的强化形式深层次的影响到我们的助人行为。 三、助人情感倾向的培养 (一)移情能力培养 移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按“移情—同情—亲社会行为”这一模式产生的,有效的移情是对他人产生同情心的基础,而同情心又是对困境中他人实施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条件。因此,通过移情训练培养儿童的同情心理就成为移情训练的直接目标。 (二)动机提升 用引导人们内在动机的方法,使人们以充分的内在理由来促进一种有益的行为,则可以帮助人们最大限度的通过实施这种行为而使自己获得满足与快乐。

四、助人技能的学习 助人行为有两个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掌握如何帮助别人的知识或技能。因此,通过训练儿童的移情能力和实践如何助人的行为,可以培养儿童的助人行为。 五、助人技能的学习 在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上达到高水平的被试,更倾向于拒绝在实验条件下对别人实施伤害性侵犯,证实价值取向确实影响到个人对其他人行为的方向,并且道德水平越高,相应的亲社会倾向也越强。

助人行为综述

助人行为研究综述 【摘要】助人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亲社会行为之一,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过程中的结果。员工之间的互帮互助对于组织的有效运作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对现有相关文献的回顾,首先分析了组织中员工助人行为的概念内涵,然后介绍了助人行为的测量方法,接下来分析了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结果,最后对未来助人行为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展望。 关键词:助人行为;亲社会行为 一、引言 员工作为组织持续发展的、不可替代性的宝贵资源,其助人行为将有助于组织高效地运作,因此企业越来越鼓励员工的助人行为。助人行为在上世纪70年代成为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学者们通过不断地研究发现,助人行为有助于组织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确保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从助人行为的念内涵、结构维度、测量方法、影响因素、作用结果等方面对国外有关助人行为的最新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二、助人行为的概念内涵 (一)助人行为的含义 国外对员工助人行为的研究主要从角色外行为(或组织公民行为)角度研究助人行为(Smith,Organ和Near,1983;Organ,1988、1990;Podsakoff,1990;Graham,1991;Van Dyne和Lepine,1998;Mackenzie和Fetter;Williams 和Anderson,1991、1996;Van Scotter和Motowidlo,1986;George和Brief,1992; 樊景立教授,1997),历年研究发现总结,助人行为是帮助别人完成与组织有关的任务和工作的自主行为。包括自愿帮助别人处理工作中问题的发生。这种帮助行为被每一位研究者视为公民行为的重要形式。 相对比较丰富、完整和传统的助人行为定义为,出于自身利益的或者不期望任何回报为动机来改善他人不利处境为目的的行为,它由于符合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而被接受和鼓励。 助人行为概念多种多样,侧重点也不同,但是助人行为概念都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助人者目的指向他人,并为了他人利益发出的行动;二是不论出于何种动机,助人者都不期望报偿。 (二)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寇彧教授认为亲社会行为不仅具有高社会称许性、利他性和高代价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社交性和低代价性、互惠性、自利性等特征; 另一个解释是亲社会行为包含助人行为、谦让、合作等一系列有利于他人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化行为。并且不讨论内部动机或外部动机,不期望酬赏。 (三)利他行为 西方心理学者强调只有真正有利他动机的行为才可以称之为利他行为,即真正的利他主义者主要应该考虑他人从自己行为中分享到积极的结果;如果当事者意图从自己的善行中得到什么收获或其行为是对他人的一种回报,那这种行为就不是利他行为。如同情、协助、善举、分享、捐款、救难、自我牺牲等。

大学生助人行为研究报告

课 程 实 践 报 告 书 题目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助人行为研究 专业 车辆工程 班级 车辆工程班 成员 黄通尧 陈 卓 吉 祥 杨 懿 漆潇云 侯宇凡 杨 帆 王 博 李立进 白逸飞 杨梁山 陈本均 高 鹏 李 章 周世杰 闫志强 杨晓川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1.绪论 1.1研究综述 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很多,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既有情境因素的作用,也有个体因素的作用。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于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尚未能形成一致的系统的结论。西方许多心理学家对助人行为的研究着重于探讨和验证外部情境因素对个体助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忽略了个体的认知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作用,且研究多集中于儿童和中学生,对大学生的助人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根据以往研究中得到的一些结论,拟对大学生助人行为的认知及人格特征等内部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探讨。 2.研究问题和研究设计 2.1 研究的问题 从以往的研究中不难发现,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旁观者干预方面,只考虑单一的情境因素的影响,忽视了个人特征的差异,后期的研究虽然涉及到了许多领域,包括社会认知、情感、动机等方面,但我们知道,助人行为不仅仅受外部情境的影响,还要受到内部特征的影响,单一因素即使很重要,也难全面、准确的解释和预测助人行为。 综观以往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在实验室中设置假设情境来考察助人行为,假设情境尽管接近于真实,但还是要受到一些规范的约束,使被试不能自然地呈现真实的行为。而且大部分样本是短时间从特创的情境中获得的,这使它在实际生活中的代表性受到影响。所以,对于助人行为的研究方法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自我概念与助人行为的关系研究相对来说还比较少,有研究者只从理论上作了初步的探讨,如侯积良提出自我概念影响助人行为。他认为如若个体认为自己是个乐善好施的人,那么就会很自然地要求自己继续做好事;如果个体认为自己助人仅是为了获得奖赏或逃避威胁,在很多有助人机会的情况下,个体也可能选择不提供帮助(侯积良,1991)。作者认为,自我概念作为人格结构的主要方面之一,影响到个体的各种行为与心理状态,所以自我概念与助人行为存在一定的关系。但究竟关系如何,本研究试图进行尝试性探究。对于一些社会现象,我们也进行以一些尝试性研究,给出

学生助人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因素分析

Y申国里垡童些壁堡!鱼!!生箜!塑塑(!垫箜兰墼塑2 大学生助人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因素分析 吴翠萍。尚鹤睿△ (广州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182) [摘要]探索影响大学生助人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因素,为高校选拔和招募志愿者提供依据。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对广州市三所高校482名在校大学生,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性别、家庭居住地和动机与参与志愿服务的惠向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间压力和责任分靛是妨碍大学生参与志愿疆务的主要原因。(P<o.05)。 [关键词]志愿者;非志愿者;社会心理学因素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63(2012)10一788一04 Analyzing tks∞hI.ps),ch0Io出越facto璐of∞Ile塞estIl如Ⅱ心Volunkerin各/WuCIli‘ping,敢丑l?//TheC她ne虻HealthsenriceM卸agement.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social’psycholo昏calfactorsinnuencingtIlec0Uegestudents’Volunteering,mdpmVide referencesfbrchoo暑ingvoluntee玛.Methods482collegestudentswere罩eIectedbycluster瑚dom samplingf而mthreecollegesin Guan黟hou,andsun,eyed、lrithself‘madeqlIestionnaire.ResuhsFactorsofgender,habitat粕dmolivationshad5i印i6cantinnuenceoncollegestudents’v01unteering.Andfactorsoftimepre8sureanddecentralizedmsponsibilit),weret|Iemainre鹊onswhichimpe一(iedco】1eges£uden£s’Vo】unte商ng. Authof’saddressSchooIofHe盛也Management,Gu鞠g出ouM矗icd£ouege,Gu&n铲h。u,P.R.chin8, Keywordvolunteer;non’v01unteer;socia卜psych0109icalf如to玛. 1问题的提出 1964年,美国著名的KittyGenovese事件引起了全国轰动。氐novese小姐下班途中,被当时一个系列强奸杀人犯用刀捅死。据报纸报道,事件发生的30分钟内,38位目击者目击了凶杀过程,但是没有一个人出来阻止或者打电话报警。Genovese案例让人们开始重新反思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再近的是2011年10月发生在广东佛山著名的“小悦悦事件”,小悦悦在佛山南海相继被两车碾压后,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才被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翦藏以援手。这两件国内外的典型事件,挑战了社会的公共道德和社会的公众责任感,社会都在质疑,为何社会的助人行为如此难以实现? 大学生作为社会新生代的知识人才,其社会道德修养和价值观的取向,是当今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助人行为的教育和宣传,主要着重于倡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以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特别近几年来,经历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大型国际活动,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在这些大型国际活动的出色表现,使得国内对大学生志愿者助人行为的关注和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国内大多数学者都限于研究大学生助人的动机,涉及其他社会心理学因素极少。然而,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主要可能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嗨呢?本研究设立了大学生志愿者和非大学生志愿者两组进行对照,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通过对比研究了解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心理学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居住地、性别差异、动机、榜样及妨碍因素等,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2研究方法 2,l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广州地区三所高校。以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每所高校的低年级女生、低年级男生、高年级女生和高年级男生各42名(低年级:大一和大二;高年级:大三及以上)。每所高校派发问卷共168份。三所高校共504份。问卷派发时问为2011年3月15日至2011年4月15日。 2.2研究工具 自行设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情况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级、家庭居住地情况。第二部分是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心理学因素,主要包括是否参加过志愿服务、动机、榜样作用和妨碍因素等。其中动机是赋值选项。采用4级赋值评分,“极符合”评4分,“很符合”评3分,“有点符合”评2分,“极不符合”评1分。 2。3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对问卷数据进行录入。采用spssl3.o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两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三组及以上资料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斟用率或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维间比较采用x2检验。 3结果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医患关系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5zD8dJDODl)△通讯作者:尚鹤睿 ?788?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