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对法》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尼斯
“东方威尼斯”
少林功夫
“真功夫”?!
2010年1-3月云贵川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 旱灾。
2010年10月下旬以来江西遭遇大旱,造成23万人 用人困难
沙尘暴
②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 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 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 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 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3.15”双汇瘦肉精事件
“4.11”毒馒头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由一定的 社会问题诱发,主要包括恐怖袭 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 安全事故、涉外突发事件和群 体性事件等。
9.11恐怖袭击
2010年8月菲律宾劫持人质事件
2、根据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 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 范围等因素,突发事件应对法将自 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 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 一般四级。
2、事发地政府依法对征用的民 用场所、设备、设施和其他物资予 以恢复或适当补偿。 3、保险监管机构应当督促有关 保险机构及时做好有关单位和个人 损失的理赔工作。
第三部分 “瓮安事件”类突发群体性 事件的应对
Baidu Nhomakorabea
2010年8月28日湖北公务员面试题 • 作为领导的你带队调研,被上 访群众拦车,你怎么处理?
(一)及时停止应急措施,同 时采取或者继续实施防止次生、 衍生事件或者重新引发社会安全 事件的必要措施。
做好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 工作。
(二)制定恢复重建计划 有关人民政府应当在对突发事件 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组织 制定受影响地区恢复重建计划,尽快 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三)事发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损害核 定工作。 1、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伤亡人员、 应急处臵工作人员依法给予相应的抚恤 和补助。
2、基层人民政府、居民委 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 位应当组织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 活动。
(五)隐患调查和监控 对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 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 行检查、监控;
(六)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县级以上人民 政府应当整合应急 资源,建立或者确 立应急救援队伍。 并组织联合培训、 联合演练,提高合 成应急、协同应急 的能力。
1、及时对事件的性质、类别、危
害程度、影响范围、防护措施、发 展趋势等进行评估上报;
2、及时采取必要应对措施, 控制事态发展。立即实施紧急疏 散和救援行动,组织群众开展自 救、互救;
3、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 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 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 控制措施;
三、突发事件的事后恢复与重建
(3)预警公告的发布、调整和解 除:①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 信、信息网络等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 通知;②对老、幼、病、残、孕等特 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 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警报器、宣传 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公告方式。
(二)先期处臵措施 事发地县(市、区)政府主要 领导必须迅速赶赴现场,组织、协 调、动员当地有关专业应急力量和 人民群众进行先期处臵。
(四)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
1、法治原则; 2、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的原则; 3、比例原则; 4、人权保障原则。
四大原则的关系 法治原则是前提,预防为主、预 防与应急相结合原则是核心原则, 比例原则是手段性原则,保障人权 原则是最终目的。
(五)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 厅6月30日印发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 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对群体性、突 发性事件处臵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 成恶劣影响的”将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 问责。
同时,《通知》规定,对非正常上访 人员现场出现过激行为的,公安机关要 立即进行法律告知,并对其劝诫、警告, 限时离开。不听劝诫、警告的,由公安 机关立即取证并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 予以拘留。
二、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1、表现形式的突发性和酝酿过程的可测性。 2、寻求目的的利益性和采取行为的过激性。 3、少数人有目的的策划性和多数人的从众性。 4、部分群众法制观念的淡漠性和错误观念的 “流行”性。“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 闹大解决”
传染病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 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 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 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 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
食品安全类
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 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小龙虾事件
“肌肉横纹溶解综合症”
(一) 突发事件发生后 ,即进入预 警状态,各级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 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2、发布预警公告。 (1)预警公告发布权。蓝色预警由 县(市、区)政府负责发布。黄色预警 由市政府负责发布。橙色预警由省政府 负责发布。红色预警由省政府根据国务 院授权发布。
(2)预警公告的内容包括:突发公 共事件类别、预警级别、预警区域或 场所、预警期起始时间、警示事项、 影响估计及应采取的措施、发布机关 等。预警公告发布后,预警内容需变 更或解除的,应当及时发布变更公告 或解除公告。
2010年4月-9月江西、广西、武汉、浙 江、湖南、广东等地发生多种地陷
2011年2月22日新西兰基督城6.3级地震, 166人遇难。
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县5.8级地震,死亡25人, 受灾1.8万人,经济损失18万元。
日本2011年3月11日东北部海域9.0级地震,13013 人遇难,14608人下落不明,59万多人紧急避难 (包括居住在福岛核电站周围20公里的21万人)。
瓮安事件回顾
2008年6月22日,贵州省瓮安 县三中初二(六)班学生、17岁的 李树芬被发现死于河中。公安机 关作出“自己跳河溺水身亡”的 结论,死者家属对此不满。 6月28日16时,死者家属邀约 300余人在瓮安县城游行,游行者 和警方发生了激烈冲突,最终导 致暴力事件 ,共造成150余人受 伤。
11日晚经核实7日下井82人,安全升 井44人,死亡26人,受伤12人。
防范胜于“未燃”
——上海胶州路11.15火灾事故
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20公里内21万多人疏 散,截至目前已发现大约190人遭受核辐射污染。
环境污染——水污染
生态破坏
(3)公共卫生事件。由自然因素 和人为因素共同所致,主要包括传 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 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 命安全的事件。
14种 “非正常上访” 的法律后 果 对首次非正常上访的人员经劝诫告知后 再次非正常上访,予以警告处罚;对两次非 正常上访的人员经警告处罚后再次进行非正 常上访的,予以行政拘留处罚;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而对曾因非正常上访行为被拘留过, 再次进行非正常上访,符合劳动教养条 件的,依照《劳动教养试行办法》予以 劳动教养;对个人和群体非正常上访中 组织、鼓动、策划等首要分子及主要参 加者,依法从重处罚。
1、问责制的适用主体 适用于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工作 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县级 以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 门的领导成员,上列工作部门内设机 构的领导成员。
2、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方式分为: 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 责令辞职、免职。具有应当问责的情形并且 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党政领导干部应 当从重问责。 受到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取消当年年度 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 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 当的领导职务。
《突发事件应对法》 解 读
第一部分 《突发事件应对法》 是什么
一、突发事件的内涵
(一)突发事件的含义
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 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 害,需要采取应急处臵措施予以应 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 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二)突发事件的特点 1、突发性; 2、危害性; 3、紧迫性; 4、不确定性; 5、结果二重性。
(三)突发事件的分类
1、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 机理、过程、性质和危害对象,突 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分为四 类 。
(1)自然灾害。由自然因素直 接所致,主要包括①气象灾害、② 地质灾害、③海洋灾害、④生物 灾害和⑤森林草原火灾等。
①气象灾害
• 主要有暴雨洪涝、干旱、热带气 旋、霜冻低温等冷冻害、风雹、 连阴雨和浓雾及沙尘暴等其他灾 害共7大类20余种。
(七)做好突发事件应对保障 1、物资储备保障; 2、经费保障; 3、通信保障。
(八)应做好突发事件的监测
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1) 信息收集制度;
(2)信息的分析、会商和评估制度; (3)上下左右互联互通和信息及时交 流制度
(九)信息报送制度的具体内容 根据《黄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 案》。发生一般(Ⅳ级)突发事件后,1小时 内报告市政府相关专业主管部门,并通报市 相关部门;发生较大(Ⅲ级)突发事件后,1 小时内报告省政府相关专业主管部门,并通 报省相关部门;重大(Ⅱ级)突发事件立即 报省政府;特别重大(I级)突发事件立即报 告国务院相关专业主管部门,并通报其他相 关部门。
第二部分 《突发事件应对法》 要我们做什么
一、突发事件发生前的预防措施
(一)制作《应急预案》
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行动 方案,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 对突发事件的计划和步骤,也是一项制 度保障。 各单位、部门应制定适合本单位、 部门客观情况的《应急预案》。
(二)确定预警级别 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 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 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 红、橙、黄、蓝色标示。
③海洋灾害
• 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海 洋灾害主要有灾害性海浪、海冰、赤潮、 海啸和风暴潮;与海洋与大气相关的灾 害性现象还有“厄尔尼诺现象”和“拉 尼娜现象”,台风等
海洋灾害2001-2008相关数据
(2)事故灾难。由人们无视规 则的行为所致,主要包括工矿商贸 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公共设 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三、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根源
1、群众利益长期受损,但制度所规 定的法定表达机会不足,致使利益诉求 渠道不畅。利益关系协调失衡是群体性 突发事件产生的基础性根源。
• 死者李树芬的幺叔李秀忠在医院治疗,此 前有传言说他被警方虐待致死
瓮安县公安局大楼伤痕累累
这次事件,直接的导火索是李树 芬的死因,背后深层次原因是: ①瓮安县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臵、 建筑拆迁等工作中,侵犯群众利益 的事情屡屡发生。导致干群关系紧 张。 ②当地的领导干部和公安民警对黑恶 势力及严重刑事犯罪、群众反映的 治安热点问题重视不够、打击不力, 导致社会治安不好,群众对此反应 十分强烈。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
一、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含义
所谓群体性突发事件,指一定数量的 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目的,采取的诸如群 体上访、请愿、集会游行甚至冲击党政 机关、封桥堵路、拦截列车等突发现象, 它是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矛盾。
“上访打横幅穿状衣拦车喊冤首要分子要重罚” • 2009年11月12日,华媒网对深圳中级人 民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联合发布 《关于依法处理非正常上访行为的通知》的 报道。
(三)确定预警警报的发布权 原则上,预警的突发事件发生地的 县级人民政府享有警报的发布权,但影 响超过本行政区域范围的,应当由上级 人民政府发布预警警报。确定预警警 报的发布权,应当遵守属地为主、权责 一致、受上级领导三项原则。
(四)提高全社会危机意识和应急能力
1、各级各类学校应该将应急知 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安 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突发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 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后起1 小时内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 后随时上报,并在标题中用“(续报 一)”、“(续报二)”进行注明,以 此类推;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 后上报。报告应采用适当方式,避免在 当地群众中造成不利影响。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