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2 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

2. 通过比较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特征||。

3. 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及其成因||。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
1. 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其分布||。

2. 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3. 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
能够结合某区域的人口统计数据||,正确判断其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并学会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差异||。

一、人口增长模式
①从特征上区分: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不同||,前者描述为“极低”||,后者描述为“较低”||。

②从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曲线特征上区分:前者人口数量变化大||,出生率和死亡率波动大;后者人口数量呈缓慢增长趋势||,死亡率开始下降||。

如下图所示||,A表示原始人口增长模式||,B表示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③从所处历史时期区分:前者只存在于原始社会||,后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二、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和采取的对策及今后人口变化趋势||,对比分析如下表所示:
1. 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计划生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控制人口增长||。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度的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整体看来||,我国城市人口已基本实现向“三低”模式的转变||,而农村人口还处于这一转变过程之中||。

2. 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原因
①社会经济因素:生活富裕有利于减少生育;
②制度因素:国家的人口制度、社会主义教育促进了出生率的下降;
③计划生育因素:少生、优生、优育政策逐渐深入人心||。

3. 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1)主要人口问题
①人口基数大、增长快;②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素质低;③人口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④人口老龄化;⑤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2)人口政策
①要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②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随堂练习】
1. 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过程大致是()
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③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答案:D
思路分析:工业革命以前||,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口增长为“高—高—低”模式;18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发生了产业革命||,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形成了“高—低—高”的人口增长模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出生率开始呈下降趋势||,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为“低—低—低”模式||。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欧洲所有国家的人口已连续多年出现负增长
B. 非洲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正在向“低—低—低”模式转变
C.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基本步入“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
D. 我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增长模式已属于“低—低—低”模式
答案:C
思路分析:欧洲部分国家人口出现负增长||,部分国家人口呈现零增长或自然增长率接近于零||,A错误;非洲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属于“高—低—高”模式||,B错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基本步入“低—低—低”模式||,C正确;整体看来||,我国城市人口已基本实现向“三低”模式的转变||,而农村人口还处于这一转变过程之中||,D错误||。

例题1(陕西一模)当人口负担系数(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小于或等于50%时||,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也可称为人口红利期||。

据专家预侧||,我国人口红利将从2019年开始消失||。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四幅图中||,未来几年人口红利增长较快的是()
(2)人口红利消失将带来的影响为()
A. 劳动力充足
B. 社会负担轻
C. 经济增速减缓
D. 人口数量减少
思路分析:第(1)题||,四幅图中B图显示10~14岁和20~2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较大||,可推测15~19岁人口比重较大||,同时50~60岁人口和10岁以下人口比重较小||,则未来几年劳动年龄人口会快速增长||,而非劳动年龄人口增加较慢||,必然是未来几年人口红利增长较快的||。

A图年轻人口增长快||,C、D两图老年人口增长快||,都会使人口红利增长减慢||。

第(2)题||,人口红利消失意味着劳动力人口增长慢于非劳动力人口的增长||,则社会负担加重||,使经济增速减缓||。

答案:(1)B (2)C
例题2 (吉林九校联合体二模)2019 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单独二胎”政策||。

下图示意我国江西省从建国初期至今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X表示初期||,Y表示末期||。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I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B. O拐点出现是受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
C. II阶段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
D. 从X到Y||,人口自然增长速度一直减慢
(2)“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对该省近十年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 老年人口数量会有所下降
B. 出生人口性别趋衡
C. 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D. 城市就业压力增大
思路分析:第(1)题||,图中横轴是出生率||,纵轴是死亡率||。

I阶段人口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的速度处于加速阶段||,不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A错误||。

O拐点出现||,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在下降||,主要是受到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B正确||。

读图判断||,II阶段人口出生率始终大于死亡率||,人口继续增长||,不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C错误||。

从X到Y||,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先是加快||,后减慢||,D 错误||。

第(2)题||,老年人口数量变化与“单独二胎”政策无关||,A错误||。

“单独二胎”政策的出台||,可以减轻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出生人口性别趋衡||,B正确||。

近10年||,新增的人口还不是劳动力||,不能增加劳动力||,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城市就业压力也不会增大||,C、D错误||。

答案:(1)B (2)B
【高频疑点】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断方法
1. 人口金字塔图的构成
2. 人口金字塔读图的类型
年轻型(增长型)——年轻人口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对应“高—低—高”型的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
成年型(稳定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大||,塔形较直||,只在高龄人口部分急剧收缩||,对应“高—低—高”型的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
老年型(衰退型)——年轻人口比重小||,中年以上比重较大||,塔形下窄上宽||,对应“低—低—低”型人口增长模式||。

3. 人口金字塔图的变化
(1)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变化||。

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高—低—高”型向“低—低—低”型转变||。

(2)特殊变化||。

如:A图表示青少年人口所占比重较低||,这是人口负增长的结果;B图中青年女性人口的比重异常偏大||,这可能是由于该地发展了服装、纺织等有利于女性就业的产业部门;C图中青年男性人口所占比重异常偏小||,这最可能是战争影响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