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轮胎质量问题及原因(借鉴内容)

常见的轮胎质量问题及原因(借鉴内容)
常见的轮胎质量问题及原因(借鉴内容)

胎侧凹陷

特征:胎侧部位径向或周向凹陷

原因:

.胎体帘布搭接宽度大于标准(径向凹陷)

.反包布端点折叠(周向凹陷)

鉴定方法:

.在出现径向凹陷的部位,手用力顶住胎体,等半径周向左右移动,当感觉凹陷部位厚度略厚或强度较大,且从胎里看有明显的接头痕迹.可判定为接头造成(充气状态下,从外侧看,凹陷的周向宽度大于10mm;可初步判断为制造不良)。

.在出现周向凹陷的部位,圆周方向呈不规则状态.可判定为制作不良。

脱层(胎面、胎侧、胎圈)

1.特征:层与层间脱离

原因:

.成型时各部件之间没有压实

.半成品部件表面有油污或异物

.超负荷或超速度(轮胎的设计速度)行驶

.低气压行驶

鉴定方法:

.从脱层界面看表面光滑,可初步判定为制作不良

.从脱层界面看表面有粘状物或异物,可判定为制作不良胎侧开裂

特征:胎侧周向开裂

主要原因:

.轮胎材料分布不合理

.胎坯过度喷涂

.低气压碾压

鉴定方法:

从轮胎侧面看在胎肩下部呈周向开裂且表面光滑、开裂边缘周向呈锯齿状、开裂处沿一定角度向胎肩方向延伸,可初步判定为制作不良,否则为使用不当。

胎冠变形

原因:

.胎面基部胶厚度过薄

.充气压力过高

.轮胎胎冠刺伤或花纹沟垫伤

鉴定方法:

.变形部位花纹沟底部胎面基部胶厚度小于2mm,可判定为制作不良

.变形部位花纹沟有垫伤或刺伤痕迹,可判定为使用不当(因胎面基部胶被垫伤或刺伤后,钢丝带束层帘线就会裸露出来,随着空气中水分的侵蚀钢丝就会生锈,从而造成钢丝与橡胶之间分离,此时就会发生胎冠变形)

胎侧及胎面接头开

原因:

.轮胎成型时胎侧搭接宽度及方式不当

.接头部位有异物

.接头部位没有压实

鉴定方法:

因胎面接头为斜茬对接,胎侧接头为斜茬搭接,所以,当出现接头开裂时.开裂方向均与胎体呈一定的角度(胎面上有一个接头,胎侧一侧有一个接头)。

安装爆胎

汽车轮胎安装、更换及常识

汽车轮胎的安装、更换及常识 现在有车的人越来越多,多了解一些轮胎常识对我们在日常使用中 会起到很大帮助。 轮胎宽度: 轮胎宽度是影响整车油耗表现的一个因素。轮胎的越宽,与地的接 触面积越大,相应的就增加了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车辆的动能转化为 摩擦热能而损失的能量会增加,如若行驶相同距离时宽胎就更容易耗油。不过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虽然油耗增加,但宽胎的抓地力要更强,进 而也将获得更好的车身稳定性。 轮胎扁平比: 轮胎扁平比是影响车辆对路面的反应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扁平比越低的车辆,胎壁越薄,且轮胎承受的压力亦越大,其对路面的反应非常灵敏,从而能够迅速把路面的信号传递给驾驶者,更便于操控,多见于一些以性能操控见长的车型。扁平比越高,胎壁越厚,虽然拥有充裕的缓冲厚度,但对路面的感觉较差,特别是转弯时会相对更为拖沓,多见于一些以舒适性见长的车型。还有就是越野车的扁平比一般较高,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恶劣的路况。

轮胎类型: 常见的表示有“X”高压胎,“R”、“Z”子午胎,“一”低压胎。市场上的轿车一般采用子午线轮胎,且目前已经实现了子午线轮胎无内胎,俗称“原子胎”。这种轮胎在高速行驶中不易聚热,当轮胎受到钉子或尖锐物穿破后,漏气缓慢,可继续行驶一段距离。另外,原子胎还有简化生产工艺,减轻重量,节约原料等好处。 轮胎负荷指数: 轮胎负荷指数是把一条轮胎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以代号的形式表示,来表征轮胎承受负荷的能力,数值越大,轮胎所能承受的负荷也越大。 负荷指数及对应承载质量列表如下。 轮胎的速度级别

超过可能引起爆胎,速度级别越高,轮胎设计及对材料的要求也就越高。 轮胎的宽度: 轮胎宽度是影响整车油耗表现的一个因素。轮胎的越宽,与地的接触面积越大,相应的就增加了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车辆的动能转化为摩擦热能而损失的能量会增加,如若行驶相同距离时宽胎就更容易耗油。不过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虽然油耗增加,但宽胎的抓地力要更强,进而也将获得更好的车身稳定性。 轮胎负荷指 轮胎负荷指数是把一条轮胎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以代号的形式表示,来表征轮胎承受负荷的能力,数值越大,轮胎所能承受的负荷也越大。负荷指数及对应承载质量列表如下。

汽车轮胎常见的故障有哪些

汽车轮胎常见的故障有哪些 花纹 一般来说,正常使用的家用轿车可以每6万公里或两年更换一次轮胎,但对于花纹磨损严重的轮胎则应提早更换。现在的快修店都 有花纹磨损标尺,车主可以买一把,随时检测自己轮胎的花纹磨损 状况。此外,胎面裂纹增多也是老化严重的象征,平时可以适当喷 一些轮胎保护蜡,还有就是开车时尽量不要压到腐蚀性的液体。 扎洞 您的爱车被扎过轮胎吗?如果有那么是多长时间前的事了呢?其实对于已经补了很长时间的轮胎来说,即使暂时用起来没问题,但在 极限负载下的承受力也会大不如从前;另外,同一条轮胎上如果已经 扎了3个以上的洞,我们还是建议您尽快把它换掉。 石子 有些车主经常会听见自己的爱车在行驶时会发出“啪啪”的声音,但车用起来却也没有故障,这时您就要检查一下是不是有小石子卡 在轮胎花纹里了。其实只要平时抽空用钥匙将胎面纹路里的这些小 石粒挖出来,不仅会使轮胎的制动抓地更稳定,而且还避免了胎噪。 鼓包 汽车如果以高速驶过凹坑、障碍物及马路牙子时,轮胎局部在巨大的撞击力下将发生严重变形,从而内部压力瞬间增大,这样的直 接后果就是造成胎侧帘子线断裂而引起鼓包。另外在相同冲击力度下,低扁平比的轮胎比高扁平比轮胎更容易造成胎侧鼓包。已经发 生了鼓包的轮胎必须立即更换,否则就有爆胎的隐患。 气压

现在的大多数家用轿车都使用了无内胎的子午线轮胎,对于前驱车来说由于发动机、变速箱等重要驱动部件都压在前部,所以前轮 有时看起来会有点瘪,但目测是不准确的,一定要用专用的胎压表 测量。一般来说前轮的气压在2.0帕—2.2帕之间,(由于每辆车的 用途和设计各有不同,所以最好参考使用说明书上标定的厂方数值),夏天可以适当低一些。 备胎 要想备胎起到真正应急的作用,平时就要重视对其的保养。首先,要经常检查备胎气压;其次,备胎要注意防油蚀,备胎是橡胶制品, 最怕各种油品的侵蚀。轮胎沾油后,很快就会发生胀蚀,这会大大 降低备胎的使用寿命。最后,备胎的寿命在4年左右,很多车主错 误地认为备胎不用就一直是新的,其实过了4年即使备胎一次也没 有使用过也要更换,否则备胎就成了废胎。 一边磨损量过大 主要原因是前轮定位失准。当前轮的外倾角过大时,轮胎的外边形成早期磨损,外倾角过小或没有时,轮胎的内边形成早期磨损。 中央部分早期磨损 主要原因是充气量过大。适当提高轮胎的充气量,可以减少轮胎的滚动阻力,节约燃油。但充气量过大时,不但影响轮胎的减振性能,还会使轮胎变形量过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正常磨损只 能由胎面中央部分承担,形成早期磨损。如果在窄轮辋上选用宽轮胎,也会造成中央部分早期磨损。 个别轮胎磨损量大 个别车轮的悬挂系统失常、支承件弯曲或个别车轮不平衡都会造成个别轮胎早期磨损。出现这种情况后,应检查磨损严惩车轮的定 位情况、独立悬挂弹簧和减振器的工作情况,同时应缩短车轮换位 周期。 两边磨损过大

汽车轮胎不正常磨损现象及其解决方法

汽车轮胎属于消耗品,每天都要和粗糙的路面深度接触,磨损自然是难免的事情,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必须更换。 但是一些不正常的磨损情况是会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让它提前下岗的,而且有时可以从轮胎的磨损程度发现车子隐藏的故障,所以切不可掉以轻心。 一般来说如果车子没有问题,轮胎的磨损就应该是均匀的,要是您的车子轮胎的磨损并不均匀,那可能就是有问题了。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常见的几种轮胎不正常磨损现象及其解决方法: 轮胎的中央部分早期磨损:主要原因是充气量过大。 适当提高轮胎的充气量,可以减少轮胎的滚动阻力,节约燃油。 但充气量过大时,不但影响轮胎的减振性能,还会使轮胎变形量过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正常磨损只能由胎面中央部分承担,形成早期磨损。 如果在窄轮辋上选用宽轮胎,也会造成中央部分早期磨损。 轮胎两边磨损过大:主要原因是充气量不足,或长期超负荷行驶。 充气量小或负荷重时,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大,使轮胎的两边与地面接触工作而形成早期磨损。 轮胎的一边磨损量过大:主要原因是前轮定位失准。 当前轮的外倾角过大时,轮胎的外边形成早期磨损,外倾角过小或没有时,轮胎的内边形成早期磨损…… 轮胎胎面出现锯齿状磨损:主要原因是前轮定位调整不当或前悬挂系统位置失常、球头松旷等,使正常滚动的车轮发生滑动或行驶中车轮定位不断变动而形成轮胎锯齿状磨损。 个别轮胎磨损量大:个别车轮的悬挂系统失常、支承件弯曲或个别车轮不平衡都会造成个别轮胎早期磨损。 出现这种情况后,应检查磨损车轮的定位情况、独立悬挂弹簧和减振器的工作情况,同时应缩短车轮换位周期。

轮胎出现斑秃形磨损:在轮胎的个别部位出现斑秃形磨损的原因是轮胎平衡性差。 当不平衡的车轮高速转动时,个别部位受力大,磨损加快,同时转向不顺,操纵性能变差。 若在行驶中发现某一个特定速度方向有轻微抖动时,就应该对车轮进行平衡,以防出现斑秃形磨损。

汽车轮胎常见故障现象与动平衡检测++

汽车轮胎常见故障现象与动平衡检测 一.常见异常现象的故障判断 1、大部分平衡机的测量系统都具有“自检”功能,此功能可以检测测量系统本身是否正常。与“自检”功能对应的操作按键可能会标注为“自检”或“TEST”等。用户可以在平衡机正常时,将各种设定的支承条件(支承方式及a、b、c及两个半径等)固定,然后使测量系统进入“自检”状态,记录下对应此支承条件下的“自检”状态的显示读数。当操作者认为测量系统有问题时,可以使测量系统恢复到对应原设定的支承条件下的“自检”状态,然后检查测量系统的显示读数是否正常。 2、平衡机显示的不平衡量的角度总在大致相差180度或0度左右。首先确认平衡机正常运转测量而且转子仍有一定的残余不平衡量(甚至可以在两个配重面上分别给转子加装两个不同相位的不平衡量),在转子正常旋转测量的情况下:拔下1号传感器线插头,看仪表显示数值有无变化。如有明显变化,则证明此传感器线和传感器一切正常。如无变化,则证明此传感器线或传感器有问题。将1号插头插好,再将2号传感器线插头拔下,同样的方法可以判断2号传感器线和传感器是否正常。使用者可以找专业人员对照另一个传感器线和传感器对有故障的传感器线或传感器进行修理。 3、平衡机在残余不平衡量较大时,故障不明显。但在残余不平衡量较小时,一次启动平衡机进入测量时,显示不平衡量值的角度总在变化。有时角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有时角度在360度范围内变化。

①为减少同频、倍频、分频干扰,工件支承轴径应避开与支承滚轮外径或其整倍数整分数相同或接近,以免干扰。比如:滚轮外径为101毫米,那么,最好避开使用91~111、46~55、32~36毫米范围内的轴径支承。②严格检查转子装配部分的稳定性。如使用工艺轴,则应着重检查轴和孔的配合。③检查转子轴(工艺轴)与滚轮接触处的状态,如果轴径粗糙、刀纹明显或滚轮表面有伤,均会导致小信号时不稳定。④检查滚轮与转子轴(工艺轴)接触处的状态,如果滚轮接触面上连续的光洁的外表面已经破坏,也会导致小信号时不稳定。当滚轮的接触面上出现较明显的伤痕时,平衡量的显示是非常不稳定的。 ⑤停车状态下清洁滚轮与转子轴(工艺轴)的接触面,加适量润滑油。 ⑥认真计算一下,是否你的平衡精度要求太高了。 4、平衡机在残余不平衡量较大时,故障不明显。但在残余不平衡量较小时,每次配平衡后重新启动测量时,显示不平衡量值的角度总是以大致相差180度的方式变化。①所配平衡量偏多。②严格检查转子装配部分的稳定性。如使用工艺轴,则应着重严格检查配合轴和孔的间隙、椭圆度和锥度误差,尤其是椭圆度和锥度误差。 二.四点法故障诊断 按以上方法检测、维修完成后,如果故障仍然存在,可以按下面介绍的平衡机四点检验法对平衡机进行检验。一般情况下,用户可以依此用实物转子进行。如果有必要,用户可以将下面过程及所有数据进行记录,然后提供给平衡机的制造厂家,制造厂家可以根据这个记录判断90%以上的故障。

轮胎外观质量问题手册

轮胎质量问题手册 001-钢丝圈扭曲 描述:胎踵部位胎圈有一处或多处弯曲。弯曲可径向或轴向延伸至轮胎中心线。 位置:当轮胎滚动时,能够感觉到胎圈部位的凹陷或扭曲。 原因: 1、轮胎由于下列原因粘到模具或胶囊上 -轮胎/胶囊/模具的润滑喷涂 -胶囊沟 -胶囊漏气/抽真空 2、定中心装置/卸胎动作或设置 3、被拉出钩子损伤 4、胎胚胎圈变形 5、上错胎圈或模具坏 002-胎圈挤压变形 描述:发生在装胎过程中。胎圈被挤在锁模锁环和胶囊中间,经常导致长胎趾。 原因: 1、帘布反包边松弛 2、胎圈直径太小 3、胎胚变形 4、模具环座架宽度太窄

5、装胎倾斜/不正 6、装胎时胶囊高度不正确/抽真空 7、装错胎胚 8、装胎器高度设置太高 003-钢丝圈胶偏薄 描述:胎圈底部和跟部出现裂纹或胶偏薄原因 1、内衬层/子口端点间的间隙 2、子口下端点未压实(润滑油) 3、子口边部有褶皱/过厚 4、模具脱离润滑油(硅树脂) 5、胎胚损伤 004-胎圈窄 描述:胎圈底部宽度不规则 原因 1、胎胚紧绷 2、模具环底座宽度太宽 3、胶囊高度-伸长/堆积/抽真空 4、钢丝圈结构不正确 5、胎圈部位的胶料走形 6、子口包布端点太高 005-胎圈鼓泡

描述:钢丝圈上出现鼓出或凸起,通过触摸胎圈周围可以察觉到。鼓泡面积大于30 mm2 位置:胎圈周围内侧或外侧的鼓出或凸起是能够看到或触摸到的。 原因 1、反包太松散 2、杂质 3、模具环底座宽度太宽 4、冷水漏进胶囊 5、胶芯放错位置或轮廓不合适 6、扭曲,过期,喷霜或胎圈干燥 7、检查是否胶太软或未硫化 8、胶芯接头开 006-胎圈气泡 描述:在胎趾和胎跟之间有面积小于30mm2的气泡 位置:以气泡,水泡或者凸起的形式出现在胎圈周围-要么出现在胎跟部位,要么出现在胎趾部位 原因 1、内衬层/子口包布边缘出现间隙 2、子口边缘未压实 3、子口端点过高 4、子口边缘过厚 5、压合不好

汽车轮胎使用与维修要求

汽车轮胎使用与维修要求 The specification for using and maintaining motor vehicle tires JT/T303-1996 范围1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轮胎的拆装、使用、维护、修补、翻新、储存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载货汽车和客车轮胎的使用与维修。 引用标准2 下列标准所含条文,通过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使用本 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载货汽车斜交轮胎 89 GB516一汽车轮胎外观质量 GB520一82 轿车斜交轮胎 GB1191一89 )翻新和修补轮胎〈斜交 GB7037-92 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 GB7258一87 轿车子午线轮胎 GB9743一88 载货汽车子午线轮胎 GB9744-88 轮胎使用与保养规程一88 GB9768)(子午线翻新和修补轮胎 GB14646-1993 汽车维护工艺规范 JT/T201-1995 汽车运输企业轮胎技术管理台帐 JT/T242-1995 术语3replacing tires for complete vehicle整车换胎 3.1指车辆上装用的轮胎及备胎全部更换的 换胎作业。 tiresseasonal replacing 3.2季节换胎 根据季节变化而进行的换胎作业。,指汽车运输企业为提高轮胎利用率 single replacing tire 3.3单个换胎指在换胎作业时,为了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将异常损坏或过度磨损的某个轮胎及时更换的 换胎作业。. couple replacing tires成双换胎3.4 指在换胎作业时,为了使装用车辆的轮胎合理搭配,同轴对应位置的轮胎同时进行更换的换胎作业。 replacing tire positions3.5 轮胎换位在各胎位之间进行的轮胎调换作业。指为了使车辆装用的 各轮胎磨损均匀,轮胎的装用4且应装配相同规格、结构、花纹和层级的轮胎。,4.1轮胎必须装配在规 定的车型和轮辆上应使轮胎的旋转方向标志与车辆行驶前进方向一致。, 装配有向花纹轮胎时4.2 4.3双胎并装时,应搭配相同规格、结构、层级、花纹、成色的轮胎,普通斜交轮胎和子午线轮。90o180o 对称排列,并与制动鼓观察孔呈胎不得混装,两胎气门嘴应按应尽量做到整车或同轴轮胎同时更换。, 换装 新胎时4.4 转向轮不得装用翻新胎。4.5 高压胎与低压胎不得混装。新胎与翻新胎不得混装在同一轴上,4.6 轮胎的拆装5 5.1拆装轮胎时,要用专用工具或器械(如撬棒、胎圈脱卸器、轮胎拆装机等〉来拆装,不得使用钝器、锐 器等其他器械撬砸轮胎。内胎气门嘴须对正轮辋气门嘴孔。应在外胎内壁和内胎表面涂上滑石粉, 装内胎 时,5.2

车辆常见故障及处理建议

车辆常见故障及处理建议 一、烧机油: 现象判断: 1、凉车烧机油,早晨着车,后排气管有较浓蓝色烟雾排出,过段时间就会消失,之后一般不会有类似情况发生。 2、加速烧机油:车辆行驶时猛踩油门或原地着车时候猛踩油门,排气管会有大量蓝烟 危害: 车辆氧传感器过快损坏,导致车辆燃烧室积碳增加,怠速下降不稳,加速无力,油耗上升,尾气排放超标等,严重时因发动机润滑不足,是引擎成难以修复的损伤甚至报废,维修成本大幅升高,存在事故隐患。 1、冒黑烟: 现象:发动机抖动大,排气管有异响,同时排黑烟,加速无力 故障:化油器车上较常见,由于化油器车型的喷油是由脚踏油门控制,而非电脑,过多的燃油进入气缸来不及燃烧,就排出车外,这样就造成黑烟。 建议:检查化油器的老化情况 2、冒白烟: 现象:大量白色小蒸汽冒出,并伴有发动机运转不平稳,即使发动机预热达到正常工作水温仍有大量水蒸气冒出 故障:可能是发动机汽缸的缸垫有磨损,产生一定间隙,导致散热系统的水大量进入燃烧室,水无法燃烧,受热后生成水蒸气直接从排气管排出。 办法:检查发动机缸体,汽缸垫是否有损坏,开锅,发动机水箱中的冷却水达到沸点,发动机水冷却系统有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节温器发动机体和汽缸盖内的水套等组成,水箱是热交换器。 检查油箱内是否有积水,严格按照厂家规定使用标号正确的汽油 3、蓝烟: 现象:车辆爆发力下降,加速无力,噪声大,排气有蓝色烟排出,并有机油燃烧产生的焦糊味,机油耗量过大。 故障:蓝烟多为发动机内部故障,导致机油窜入燃烧室燃烧产生,一般有2种情况:汽缸内壁有划伤,活塞密封不良或气门处严重磨损,都会产生间隙,使原本辅助润滑的机油,此时通过间隙窜入燃烧室参与燃烧,燃烧不了的机油 办法:对年老车辆经常进行缸体活塞等密封性检查,发现蓝烟排出及时到汽修店检查:机油添加要适量,过多过少都不可取,机油油耗异常,建议去专业店检查 4、空调异响: 现象:空调启动后的噪音主要是压缩机的工作噪音,并不属于噪音,压缩机工作是断续的,并不是一直在工作状态,再次启动时就会发生较大工作噪音,如果是钥匙门打开后,空调自动运转肯定是不正常,可能是风机控制模块的故障,需更换新配件。 5、转向灯不亮,双闪灯跟着不亮,怎么回事? 现象:重要检查保险丝,不要只看保险丝坏没坏,而要看保险丝的接触角有没有腐蚀现象,

轮胎异常磨损的特征及原因分析(精)

轮胎异常磨损的特征及原因分析

详细说明如下: 1.胎冠两肩磨损 造成胎肩过度磨损的原因主要有:汽车轮胎气压不足或汽车超载。这样将使轮胎胎冠接地印迹增宽,并且中部略向上拱起,因此招致胎冠两肩着地,形成胎冠两侧的偏磨,汽车超载或胎压不足还会引起油耗增大,并会造成胎温过高而产生爆裂。 2.胎冠中央磨损 引起胎冠中央过度磨损的主要原因是轮胎气压高于标准压力,从而使轮胎刚性增大,与地面接触面积减少。另外在行驶中随着轮胎内部 温度升高,轮胎气压还有继续升高的趋势。这样容易造成轮胎胎冠中部磨损增加,花纹底部开裂。 轮胎胎压过高还会使帘线层过度伸张,甚至产生折断、破损,并且容易在不平路面高速行驶时,由于遇到障碍物冲击而发生爆裂。 3.胎冠内侧或外侧产生偏磨 胎冠内侧或外侧偏磨的可能原因有: (1)前轮前束不合格;车轮外倾角过大或过小。

(2)汽车频繁地急转弯。 (3)汽车前轮长期没有换位。 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不合乎标准会造成转向轮产生偏磨。此外,有些后桥为独立式悬架的车桥,也存在车轮外倾角。如果调整不当,也会造成轮胎偏磨。 4.胎冠由外向内或由内向外呈锯齿状磨损 轮胎胎冠磨损呈锯齿状,均与汽车前束有关。如果胎冠由外侧向里侧呈锯齿状,说明汽车前轮前束过大(对于独立悬架的后轮来说,亦然);反之,若胎冠由里侧向外侧呈锯齿状磨损,说明汽车前轮前束过小。 5.胎冠呈波浪状或碟边状磨损 如果轮胎出现这两种形式的磨损,说明: (1)汽车车轮动平衡不良,在转动中出现抖动。 (2)汽车车轮轮毅磨损松旷,或是轮毅轴承松旷及调整不当。 (3)前轮定位不准。 (4)悬架系统有故障。 分析以上几种常见的轮胎磨损形式可以看出,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轮胎在使用中出现了不正常的变形,使得轮胎内部受力恶化,发热严重。变形越大,轮胎越易损坏。因而,正确使用和保养轮胎的关键,就在于保证轮胎的正常变形。这里提醒车主,在轮胎的使用中注意: (1)掌握轮胎充气标准,及时检查。 (2)掌握合理的行车速度。 (3)保持正确的前轮定位和良好的汽车技术状况。 (4)按操作规范驾驶汽车。

几种常见轮胎品牌品质及优劣比较

几种常见轮胎品牌 品质及优劣比较轮胎是一辆车的基本组成部分,实际上它和发动机一样,一直以来都是汽车品质的象征之一。当今的F1比赛第一比的是车辆的引擎,第二则是看米其林和石桥(普利司通)谁的轮胎性能更加优异。当然了,民用车辆对轮胎的要求远没有F1那么苛刻。但是因为制造和研发能力的不尽相同,各厂商生产轮胎的品质也是有着天壤之别。 轮胎在行驶安全中事关重要 其实按照现在的市场销量来看。石桥(普利司通)和米其林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两个品牌。再往后便是固特异、邓禄普、大陆(马牌)、横滨、东洋等一些品牌,近些年随着韩国车的畅销,韩国产的韩泰锦湖、冠军等也随之见长。以上这些品牌的轮胎我都曾经接触过,他们的使用情况也比较了解。如果非要从性能上排出名次的话,那么米奇林邓录普

倍耐力和大陆(马牌)当之无愧的属于第一集团。而固特异、石桥、横滨则属于第二集团军。 日本东洋以及韩泰、锦湖等韩国品牌则属于比较低档的产品。从价格上来看,倍耐力售价最为高昂,韩泰则是最便宜的。 从这些轮胎在欧美原配车的情况来看,米其林最受欢迎。几乎所有的标志、雪铁龙和雷诺的部分车型都是原配米奇林。德国车中的奔驰、奥迪、大众也大量采用米奇林轮胎。可以说,米其林占据了欧洲原配车胎市场的半壁江山决不为过。欧洲的另外一个品牌,大陆(马牌)则成了另外一款豪华名车宝马的原车胎,沃尔沃和部分雷诺的车型如梅甘那等也是采用了马牌,陆虎也是它的合作伙伴之一。还有就是邓禄普,它也是奔驰和宝马的供应商之一,在奔驰的许多型号以及宝马的X5、7系列中也经常采用。倍耐力则是奔驰跑车、保时捷跑车等豪华车的供应商。 这几种轮胎共同的特点就是性能优异,价格也比较高,其中邓录普虽然是日本厂商,但是原本的出身却是英国,在欧洲也有许多研发中心,也在欧洲生产,几乎就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欧洲品牌。邓禄普在日本的另外一个牌子是住友,但是住友和邓禄普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了。欧洲还有一些汽车制造商被福特和通用控股。比如欧宝和沃尔沃等,他们选用的牌子比较复杂,米其林、固特异、大陆等等都有。原产于美国的车辆,固特异原本是普遍的原配轮胎,但是现在石桥和米其林的销量这些年来大有赶超之势。至于日本,不用多说,三菱车的原配轮胎一般都是横滨,日产、本田、丰田的中低端型号使用石桥(普利司通),高端型号和越野车使用邓禄普。比如我们常见的雅格和佳美使用普利司通,但是里程和皇冠、凌志(现在改名字叫雷克萨斯)以及霸道(普拉多)陆地巡洋舰等都是采用了邓禄普轮胎。

汽车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与排除

毕业论文 汽车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与排除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引言 (3) 1.汽车轮胎的概述 (3) 1.1汽车轮胎的分类 (3) 1.2汽车轮胎的标记 (5) 2.汽车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 (6) 2.1凹形磨损的分析 (7) 2.2气压过低时引起的磨损分析 (7) 2.3气压过高时引起的磨损分析 (7) 2.4侧滑与前轮定位不正常引起的汽车轮胎磨损分析 (7) 2.5转向轴引起的不正常磨损分析 (8) 2.6驾驶员驾驶操作引起的不正常磨损分析 (8) 3.汽车轮胎异常磨损预防及对策 (8) 3.1掌握轮胎标准气压充气 (8) 3.2加强车辆的维护保养 (8) 3.3定期对车辆轮胎进行换位 (9) 3.4掌握正确的驾驶方法 (9)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0)

汽车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与排除 摘要:轮胎是汽车的主要运行材料,是汽车与地面之间的传力元件,因此,轮胎容易产生异常磨损,轮胎也是汽车上的易损件之一。汽车轮胎异常磨损现象有多种,轮胎的磨损原因也有多种。文中详细地分析了汽车轮胎异常磨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轮胎异常磨损的措施。 关键词: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预防排除 引言:轮胎是车辆行驶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车辆与地面的唯一接触体,其性能优劣不仅关系到轮胎自身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更影响着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经济性、操控性、乘坐舒适性、噪声等特性。在汽车的运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预防轮胎的早期磨损,防止轮胎的不正常损坏。正确合理地使用汽车轮胎,可以有效地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当汽车轮胎发生异常磨损时,会直接影响汽车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性,甚至由于轮胎的非正常损伤而造成严重的行车事故。因此分析研究轮胎的异常损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汽车轮胎的概述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世界耗用橡胶量的一半用于轮胎生产。轮胎通常由外胎、内胎、垫带3部分组成。也有不需要内胎的,其胎体内层有气密性好的橡胶层,且需配专用的轮辋。世界各国轮胎的结构,都向无内胎、子午线结构、扁平(轮胎断面高与宽的比值小)和轻量化的方向发展。 1.1汽车轮胎的分类 1.1.1按轮胎用途来分 轿车轮胎——是装于轿车上的轮胎,它主要用于良好路面上高速行使,最高行驶速度可达200千米/小时以上,要求乘坐舒适,噪声小,具有良好的操纵性和稳定性。轮胎结构多数采用子午线结构。根据行驶速度的要求分为不同系列,在标准与手册中常见的有95、88系列为斜交轮胎,80、75、70、65系列为子午线轮胎。

钢帘线常见质量问题

钢帘线常见质量问题及对轮胎厂的影响 1.钢帘线残余扭转、平直度不合格 对轮胎厂的影响:(翘边) 帘线未能有效消除应力,在轮胎厂制造过程中的生产的帘布,表面不平整,裁剪后帘布翘曲,并且成型时自动对接困难,必须停车手工对接影响生产效率,无法保证轮胎质量。从而影响轮胎厂的正常生产。 1.帘线的残余扭转的变化或残余扭转值过大,易造成帘布裁断时起翘,影响帘布对接。 2.装箱搭配时每箱残余扭转值偏大或残余扭转偏正值过大,易造成帘布裁断时起翘,影响帘布对接。 3.每轮帘线的平直度不好或(硬弯),易造成帘布的不平整,易造成帘布裁断时起翘,影响帘布对接。 4.帘线端部弯曲(或弯头),裁断易造成帘布起翘。 5.残余扭转不合格当合格交,写的残余扭转值与实际不符,导致搭配时不真实,易造成帘布裁断时起翘,影响帘布对接。 二.定长 定长不准的原因: 1.计米导轮装置磨损。 2.计米导轮出现打滑现象或感应器出现故障。 3.人为计米(定长)不准。 对轮胎厂的影响: 在帘布生产压延线上,有几百个工字轮同时放线,如果各轮帘线长度差别太大,到每次换轮时势必留下过多的帘线而造成浪费,使轮胎厂的生产成本提高。扯轮底时增加操作工劳动强度。 三.外绕丝 断外绕丝的主要原因: 1.MV2校直器的压下量不均匀或过大。 2.单丝性能的不稳定。 3.收线张力过大。 4.牵引轮处帘线同槽。或帘线不过导轮。 5.重卷机速度过快。 6.帘线在装运过程中的碰撞。 7.外绕丝松动经过校直器压下后造成外绕丝断丝。 8.DTAR芯线(露芯、背丝)经过外绕机床后造成断丝现象。 9.重卷焊头时以及保管员烧头时,火花容易贱到外绕丝上,导致外绕丝断丝。 10.缝头反卡帘线易将外绕丝卡断。 11.断丝保护间距过大,不能发现断丝。 12.断丝保护不复位。 13.断丝保护不灵敏。 对轮胎厂的影响:

常见的轮胎质量问题及原因

胎侧凹陷 特征:胎侧部位径向或周向凹陷 原因: . 胎体帘布搭接宽度大于标准(径向凹陷) . 反包布端点折叠(周向凹陷) 鉴定方法: . 在出现径向凹陷的部位,手用力顶住胎体,等半径周向左右移动,当感觉凹陷部位厚度略厚或强度较大,且从胎里看有明显的接头痕迹?可判定为接头造成(充气状态下, 从外侧看,凹陷的周向宽度大于10mm可初步判断为制造不良)。 . 在出现周向凹陷的部位,圆周方向呈不规则状态?可判定为制作不良。 脱层(胎面、胎侧、胎圈) 1.特征:层与层间脱离

原因: 鉴定方法: . 从脱层界面看表面光滑,可初步判定为制作不良I . 从脱层界面看表面有粘状物或异物,可判定为制作不良 胎侧开裂 特征:胎侧周向开裂 主要原因: 轮胎材料分布不合理 胎坯过度喷涂低气压碾压 鉴定方法: 从轮胎侧面看在胎肩下部呈周向开裂且表面光滑、开裂边缘周向呈锯齿状、开裂处沿一定角度向胎肩方向延伸,可初步判定为制作不良,否则为使用不当。

胎冠变形 原因: 胎面基部胶厚度过薄 充气压力过高」 轮胎胎冠刺伤或花纹沟垫伤 鉴定方法: . 变形部位花纹沟底部胎面基部胶厚度小于2m m可判定为制作不良变形部位花纹沟有垫伤或刺伤痕迹,可判疋为使用不当(因胎面基部胶被垫伤或刺伤 后,钢丝带束层帘线就会裸露出来,随着空气中水分的侵蚀钢丝就会生锈,从而造成 钢丝与橡胶之间分离,此时就会发生胎冠变形)

胎侧及胎面接头开 原因: . 轮胎成型时胎侧搭接宽度及方式不当 . 接头部位有异物 . 接头部位没有压实 鉴定方法: 因胎面接头为斜茬对接,胎侧接头为斜茬搭接,所以,当出现接头开裂时 .开裂方向均与胎体呈一定的角度(胎面上有一个接头,胎侧一侧有一个接头)。 安装爆胎

汽车常见故障及其处理讲解

汽车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案 姓名宋开灼

目录 第一章常见的汽车故障及解决的方法 (3) 一、判断故障的一般顺序 (3) 二、行车故障与排除 (5) 三、发动机的小故障与排除 (7) 四、底盘及其他的小故障与排除 (9) 第二章汽车的美容 (12) 一、车身划痕的修补 (12) 二、车身漆面的护理 (13) 三、汽车内饰的清洗 (14) 四、车内异味的清除 (14) 第三章、汽车的保养 (16) 一每天的保养内容 (16) 三每月的保养内容 (16) 四每半年的保养内容 (17) 五每年的保养内容 (18) 六每两年的保养内容 (18)

第一章常见的汽车故障及解决的方法 一、判断故障的一般顺序 1、故障的一般表现 汽车的故障多种多样,但是都有其代表性的特征。当汽车发生故障时,经常会发生如下现状。 产生异响 异响的程度音质与故障发生的位置有着直接的联系。例如:发动机某缸不工作时,发动机会怠速抖动,排气管发出“突,突”的声音。 部件过热 正常的部件可以通过手摸来感觉他的温度,车内部件配合过紧,异常的摩擦都会导致部件温度升高,结果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发送机排烟颜色异常 当发动机发生故障时,燃烧状态变坏,排气管会排出异常的颜色烟雾。通过分析排气颜色可以判断出故障的原因。

产生异味 如果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出现离合器打滑或制动蹄片抱死现象时,可能会闻到焦臭味。导线短路也会发出气味。因此当闻到异常气味的时候应停车检查。 油料消耗增加 当汽车发生故障时,燃油和润滑油的消耗会增加。燃油消耗多少不仅是汽车经济性能优劣的表现,而且是汽车质量和状态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 2、故障的判断顺序 汽车的故障判断一般是从观察外部为主。一部分可以通过仪表直接显示出来,另一部分可以从发动机动力下降,油料增加,排气颜色异常,发送机不易启动或启动后工作状态等现象来观察。 由表及里 检查故障时首先要弄清楚故障的症状和特点,从外表最容易部位开始查起,逐步向难度大的地方,例如:发现发送机缺缸时,就怀疑是气门头烧坏,拆开一看没事,其实是火花塞损坏所致。

汽车常见故障排除以及解决方法

家用汽车故障排除方法 1.车辆的转向盘总是不正,一会向左,一会向右,飘忽不定:故障判定:真故障。原因分析:这是由于固定在转向机凹槽中的橡胶限位块已完全损坏导致。将新限位块装复后,故 障完全消失。 2.每次开启空调时,其出风口有非常难闻的气味,天气潮湿时更加严重:故障判定:维护类故障。原因分析:空调的制冷原理是通过制冷剂迅速蒸发吸热,使流经的空气温度迅速 下降。由于蒸发器的温度低,而空气温度高,空气中的水分子颗粒会在蒸发器上凝结成水珠,而空气中的灰尘或衣服.座椅上的小绒毛等物质,容易附着在冷凝器的表面,从而导致 发霉,细菌会大量繁殖。这样的空气被人体长期吸入会影响驾驶员及乘车人的身体健康, 所以空调系统要定期更换空调滤芯,清洁空气道。 3下小雨时风窗玻璃刮不干净:故障判定:维护类故障。原因分析:不雨下得很大时使用 刮水器感觉不错,可是当下小雨启动刮水器时,就会发现刮水器会在玻璃面上留下擦拭不 均的痕迹;有的时候会卡在玻璃上造成视线不良。这种情况表明刮水器片已硬化。刮水器 是借电动机的转动能量,靠连接棒转变成一来一往的运动,并将此作用力传达至刮水器臂。不刮水器的橡胶部分硬化时,刮水器便无法与玻璃面紧密贴合,或者刮水器片有了伤痕便 会造成擦拭上的不均匀,形成残留污垢。刮水器或刮水器胶片面的更换很简单。但在更换 时应注意,在车型及年份不同,刮水器的安装方法及长度不同。有的刮水器胶片的更换很 简单。但在更换时应注意,在车型及年份不同,刮水器的安装方法及长度不同。有的刮水 器只需要更换橡胶片,而有的刮水器需整体更换。 4车辆有噪声:故障判定:假故障。原因分析:无论是高档车.低档车.进口车.国产车.新车. 旧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噪声问题。车内噪声主要来自发动机噪声.风噪.车身共振.悬架噪声 及胎声等五个方面。车辆行驶中,发动机高速运转,其噪声通过防火墙.底墙等传入车内; 汽车在颠簸路面行驶产生的车身共振,或高速行驶时开启的车窗不能产生共振都会成为噪声。由于车内空间狭窄,噪声不能有效地被吸收,互相撞击有时还会在车内产生共鸣现象。行驶中,汽车的悬架系统产生的噪声以及轮胎产生的噪声都会通过底盘传入车内。悬架方 式不同.轮胎的品牌不同.轮胎花纹不同.轮胎气压不同产生的噪声也有所区别;车身外形不 同及行驶速度不同,其产生的风噪大小也不同。在一般情况下,行驶速度越高,风噪越大。 5.运行中发动机温度突然过高:故障判定:真故障。原因分析:如果汽车在运行过程中, 冷却液温度表指示很快到达100℃的位置,或在冷车发动时,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迅速升高 至沸腾,在补足冷却液后转为正常,但发动机功率明显下降,说明发动机机械系统出现故障。导致这类故障的原因大多是:冷却系严重漏水;隔绝水套与气缸的气缸垫被冲坏;节 温器主阀门脱落;风扇传动带松脱或断裂;水泵轴与叶轮松脱;风扇离合器工作不良。 6.汽车加速时机油压力指示灯会点亮:故障判定:真.假故障并存。原因分析:机油灯点亮 有实与虚两种情况。所谓实,就是机油压力确实低,低到指示灯发出警告的程度,说明润 滑系统确有故障,必须予以排除。所谓虚,正像怀疑的那样,机油润滑系统没有故障,而

汽车轮胎的使用与维护

汽车轮胎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轮胎是汽车行驶系的重要零部件之一。据估算,花在轮胎上的维护费用约占汽车正常维护费用的30%。轮胎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汽车的牵引性、通过性、稳定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因此,正确使用和维护,防止轮胎早期损坏,对节约成本、提高车辆使用效益和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轮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轮胎负荷 轮胎负荷是根据轮胎的结构、帘布层数的强度以及使用气压和速度等经过计算确定的。车辆超载使用时,轮胎承受的负荷、变形增大,胎体所承受的应力相应增加,胎面与路面的接触面增大,相对滑移加剧,磨损加快。特别是胎侧的弯曲变形引起轮胎肩部磨损,胎温升高,轮胎帘布层脱落。严重超负荷会使子口反包帘线磨断,造成子口爆破,直接危及车辆和人身安全。专家计算,承载负荷超过额定值的10%,轮胎行驶里程降低8%,承载负荷超过额定值的20%,轮胎行驶里程降低35%,承载负荷超过额定值的50%,轮胎行驶里程降低59%,承载负荷超过额定值的100%,轮胎行驶里程降低80%。因此,为了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高速行驶的车辆不能超载行驶,更不能用增加气压的方法来弥补超负荷。 汽车上每个轮胎的工作条件和负荷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后轮负荷大于前轮,右轮负荷大于左轮。汽车在行驶一定里程后,各不同部位的轮胎磨损程度不同,因此应该按照汽车保养规定及时进行轮胎换

位。 2、严格控制轮胎的气压 试验表明:轮胎气压提高25%,轮胎寿命将会降低15%~20%;降低气压25%,轮胎寿命降低30%。据统计,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由爆胎引起的占50%以上,而爆胎的主要原因是轮胎气压低于标准值。因此,应定期检查轮胎气压,使之保持在标准气压附近。轮胎只有保持正常的气压,才能保证正常变形,压力过低时,轮胎胎肩的磨损急剧加大,压力过高时,轮胎接地面积减小,单位压力增高,使轮胎胎面中部磨损增加,同时增大了轮胎的刚性,使轮胎受到的动载荷增加,容易产生胎体爆裂、脱层。 要保证正常的气压,首先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气压充气。各种轮胎的充气标准气压不同,但轮胎气压的误差一般不超过±20KPa。正常路面上各轮胎的气压差不应大于10KPa。对正常在拱形较大的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后轮外侧轮胎的充气标准可提高20KPa。 要定期检查和补充气压。一般情况下,轮胎气压每周下降20KPa 左右。因此,每周车辆应检查胎压充气一次,停车和封存车辆每两周应充气一次。要注意冲入的空气不得含有水和油污,充气至标准后应停放15min后再调整气压。行驶中若感觉动力不足、操作困难、车身倾斜、异响抖动或由烧焦气味,应立即停车检查,用轮胎气压表测试,不要用脚踢或锤敲棒打等不科学的做法。冬季由于温差很大,轮胎中空气的热胀冷缩幅度较大,气压容易改变,更需要随时保持轮胎的标准气压。

汽车轮胎异常磨损判断

一、汽车轮胎异常磨损判断、分析与排除。 答: 汽车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很多。不同的原因会造成不同的轮胎异常磨损(套话)。 1、羽状磨损——前轮定位不正常——调整定位 2、内侧磨损——前束角过小——调整到规定前束 ——外倾角过小——更换前轴 3、外侧磨损——前束角过大——调整到规定前束 ——外倾角过大——更换前轴 (2、3可以对比记忆)5、内外侧磨损——胎压低——增加胎压到适应轴载 ——超载——按标定的载质量载货 6、中央磨损——胎压高——降低胎压到适应轴载 ——轮胎和轮辋(往)规格不符——使用规定 轮胎轮辋(往) (5、6可以对比记忆)7、波浪形磨损或碟形磨损——轮胎平衡不良——作动平衡 ——胎压不当——调整胎压

二、转向系统常见故障判断、分析与排除。 1、转向沉重——胎压不足——增加胎压到适当 ——转向节臂变形——修理或更换转向节臂 2、低速摆头或转向不稳——转向节臂松动——调整转向节 臂 ——转向器轴承过松——调整转向 器轴承3、高速摆振和单边转向不足——转向摇臂装配位置不正确 ——调整转向摇臂装配位置 4、行驶跑偏、转向盘自由转动量过大及车轮回正不良 ——前轮定位值不准确——调整前轮定位值 ——转向节或转向节臂弯曲变形——更换转向节或转向节臂 三、汽车常见异响的诊断与原因分析与排除 1、动力总成异响——发动机断缸缺火——更换火花塞 ——长期不做换油保养——定期换油保养 ——皮带、轴承磨损产生异响——更换过度磨 损件 2、传动系异响——传动系异响常常来源于变速箱、差速器、离合器等部件。异响随档位和离合器状态改变呈现出明显变化。 3、行驶系异响——异响与车子行驶状态(车速、转向)有

轮胎三包质量问题和使用问题区分

轮胎质量问题以下属质量: 一.胎冠部分 1.冠空:生产过程中,胎面过长,未压实,胎面刷浆不均匀,与胎体粘合不好脱压,翻缸等。 2.冠露丝:冠部丝带束层外露。原因:较多发生在 3.脱接头:冠部横向胶与胶脱开,并有一定斜度。 3.胎面胶起层:冠部胎面胶一层层脱落,有胶沫或胶沫块。 4.花纹沟裂:花纹沟周开裂,或局部开裂。因冠空或胶料性能不好,引起花纹沟周和开裂。 二、胎肩部份 1.肩空:肩部胶与胶,胶与帘布脱开,但无明显突起,脱开处表面光亮无撕裂状。 2.肩泡:肩部胶与胶,胶与帘布明显脱起。 3.肩鼓:肩部,侧部径向鼓起。 4.肩裂:胎肩部位局部开裂。 三、胎侧部分 1.侧空:侧部胶与帘布层脱起,脱开处表面光滑 2.侧泡:侧部胶与帘部层脱开突起。 3.侧裂:侧部胶与胶分开俗称重皮裂隙口 4.缺胶:胎侧表央胶料缺少。 5.侧爆:全钢子午线轮胎肩部呈U型口爆破,钢丝帘线完好无损,无外伤痕迹。(粘合不牢 6.趾口裂:趾口部位胶料周向开裂。 7.趾口空:趾口钢丝帘布反包脱开,钢丝包布与三角胶条脱开,局部胎圈钢丝露出 8.脱层:大面积胶与帘布层或帘布层之间脱开突起。 9.露线 10.凹兜:胎里帘线开裂 属于使用问题: 1.麻冠:原因是轮胎使用气压过高,使胎冠中部突起,轮胎的妆地面积相对减少, 2畸形磨损:原因是车辆机件松旷,前后轴不平行,车轮不平衡。轮辋直径过不或使用于牵引挂车等均会造成胎面花纹畸形磨损 3.冠爆:冠部呈X,Y,I形等不规则爆破。原因是轮胎气压过高,车速较快,超载行驶时 4.冠啃坏:胎面变粗糙,成块脱落。原因是长时期在砂石路面上行驶,尖石割伤胎面 5.冠刺穿/:,胎冠被尖锐物刺穿,引起胎体局部帘线松散脱层,严重的会引起轮胎爆破 6.花纹沟裂:原因一、条形花纹或混合花纹轮胎,花纹深度较浅,装在货车上使用原因 二、是轮胎在行驶过程中,花纹块中夹有石块并受挤压,引起花纹沟司部开裂原因三,是轮胎因严重超载,气压不足,使花纹块运动过大,花纹沟底部胶料过度疲劳原因四、因冠空或胶料性能不好引起花纹沟周向开裂。(质量问题) 国家规定正常使用的从轮胎售出之日起一年内,胎面花纹磨损深度未超过原新胎设计花纹深度损坏的轮胎可以现赔。

汽车轮胎的安装、更换及常识

汽车轮胎的安装、更换及常识现在有车的人越来越多,多了解一些轮胎常识对我们在日常使用中会起到很大帮助。 轮胎宽度: 轮胎宽度是影响整车油耗表现的一个因素。轮胎的越宽,与地的接触面积越大,相应的就增加了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车辆的动能转化为摩擦热能而损失的能量会增加,如若行驶相同距离时宽胎就更容易耗油。不过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虽然油耗增加,但宽胎的抓地力要更强,进而也将获得更好的车身稳定性。 轮胎扁平比: 轮胎扁平比是影响车辆对路面的反应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扁平比越低的车辆,胎壁越薄,且轮胎承受的压力亦越大,其对路面的反应非常灵敏,从而能够迅速把路面的信号传递给驾驶者,更便于操控,多见于一些以性能操控见长的车型。扁平比越高,胎壁越厚,虽然拥有充裕的缓冲厚度,但对路面的感觉较差,特别是转弯时会相对更为拖沓,多见于一些以舒适性见长的车型。还有就是越野车的扁平比一般较高,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恶劣的路况。

轮胎类型: 常见的表示有“X”高压胎,“R”、“Z”子午胎,“一”低压胎。市场上的轿车一般采用子午线轮胎,且目前已经实现了子午线轮胎无内胎,俗称“原子胎”。这种轮胎在高速行驶中不易聚热,当轮胎受到钉子或尖锐物穿破后,漏气缓慢,可继续行驶一段距离。另外,原子胎还有简化生产工艺,减轻重量,节约原料等好处。 轮胎负荷指数: 轮胎负荷指数是把一条轮胎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以代号的形式表示,来表征轮胎承受负荷的能力,数值越大,轮胎所能承受的负荷也越大。负荷指数及对应承载质量列表如下。 轮胎的速度级别

超过可能引起爆胎,速度级别越高,轮胎设计及对材料的要求也就越高。 轮胎的宽度: 轮胎宽度是影响整车油耗表现的一个因素。轮胎的越宽,与地的接触面积越大,相应的就增加了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车辆的动能转化为摩擦热能而损失的能量会增加,如若行驶相同距离时宽胎就更容易耗油。不过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虽然油耗增加,但宽胎的抓地力要更强,进而也将获得更好的车身稳定性。 轮胎负荷指 轮胎负荷指数是把一条轮胎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以代号的形式表示,来表征轮胎承受负荷的能力,数值越大,轮胎所能承受的负荷也越大。负荷指数及对应承载质量列表如下。

轮胎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轮胎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一、“胎面故障” 现象1:单边磨损,“俗称偏磨”诊断:车轮过分外倾或内倾,这往往是由车轮定位不良造成的。 建议:校正机械不良,维持标准气压。必要时,将前后轴轮胎定期调换。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因为互调而把子午线轮胎与斜交胎混装在同轴上。 现象2:制动造成的局部磨损诊断:必要时校正制动系统。 建议:车主行车时要避免紧急制动。 现象3:胎面橡胶块被削掉诊断:在路上行驶时,路面锋利的异物包括碎片可能会削掉胎面橡胶块,并有可能伤及钢丝环带或胎体帘子布层。 建议:在路上行驶时避免轧异物和碎片。 二、“胎唇故障” 现象:轮胎边起鼓包诊断:由于不正确的轮胎安装而导致的胎唇损坏。 由于不正确使用装胎设备可能会造成胎唇处的钢丝弯曲变形甚至断裂,伤及橡胶。 建议:在拆装轮胎时正确使用轮胎安装设备,涂轮胎专用润滑油,以及正确安装轮辋。 特别警示:断裂或弯曲变形的胎唇钢丝可能在充气或拆胎时造成爆破,导致人员伤亡。 三、“轮胎爆胎” 诊断一:快速漏气而导致的“爆胎”轮胎在被割破或与外界异物严重撞击时立刻完全泄气,可能会导致爆胎。 建议:行驶时尽量避开坑洼地,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时更要避开路上的不明障碍物。 诊断二:慢性漏气导致的“爆胎”造成慢性漏气的原因主要有三点:1.汽车行驶时,轮胎被扎钉或被割破造成气密层破损,从而导致慢性漏气。 2.扎钉或被割破造成气密层破损后,进行修补,但修补不良也会造成轮胎慢性漏气。 3.安装轮胎时没有按正确操作流程检查漏气并安装,造成气压不足。例如:没有更换新的气

门嘴,装胎以后没有检查气门嘴气门芯、胎唇和钢圈凸缘的结合部是否漏气等,由于安装问题导致气压不足。 建议:车主要防患于未然,重点检查部位包括胎面、胎边及胎唇。胎面要检查是否有不良修补,是否有扎钉,被割破等情况;胎边要检查是否有被割破、扎透情况的出现;胎唇要检查是否有损坏出现。 如果胎面,胎边和胎唇都完好无损,那么我们还应检查气门嘴,看是否有老化、断裂现象出现。再检查轮辋是否有问题。另外轮胎安装不正确,安装后又没有检查漏气,出现慢性漏气,也会导致“爆胎”。 在安装无内胎轮胎时,为安全起见,最好更换气门嘴。 四、“胎侧故障” 现象:胎边直条凹陷诊断:胎边直条凹陷是由于胎边帘子布接头引起的。接头的部分是对于胎体局部的加强。当轮胎充气时,这块区域比没有接头的区域空气膨胀少,从而造成胎边局部凹陷。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胎边直条凹陷都会影响到轮胎的安全使用。胎体接头是胎体材料(涤纶帘子线)在结合部位的重叠,为了获得胎体两部分之间坚固的接合。轮胎接头的部分导致胎边的直条凹陷是轮胎胎体比较坚固的部分,不会影响轮胎的安全使用。一般来说,胎体帘子线导致的凹陷在轮胎两侧出现的位置相对应,这也是判断是不是由帘子线接头问题带来的正常凹陷的办法。 除了正常的胎边直条凹陷外,其余情况下出现的凹陷就要引起车主的足够重视。其中可能是由轮胎胎边割破、轮胎胎边撞击破损或橡胶退化造成的轮胎故障。 建议:一定不要让轮胎接触碳氢化合物、溶剂或某些酸性物质。这些物质一旦接触轮胎的橡胶部分,短时间内就会使橡胶产生化学变化,导致轮胎出现膨胀,软化或发黏等现象。 五、“内部故障” 现象:轮胎鼓包甚至有缺胶、漏气情况出现诊断:胎体帘子线过度拉伸而导致的断裂所致。汽车在行驶中,轮胎胎肩或接近胎肩的胎边部位因强烈撞击外界异物,如坑洞、路缘、大的石块等,轮胎在轮辋凸缘和冲击物之间产生严重挤压带来变形。 建议:检查轮胎。检查轮胎胎边鼓包五步骤。 第一步,在轮胎充气情况下,用粉笔在轮胎胎边鼓包处作双竖线记号,目的是为了确定鼓包范围并为轮胎放气后进行检查作好准备。 第二步,在轮胎放气后,未拆胎之前,在对应鼓包位置上的轮辋凸缘边上检查是否有黑色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