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
第一节 早期的效果观 第二节 有限效果论的登场 第三节 新效果论的展开
复习:拉斯维尔的5W模式
第一节 早期的效果观
一、什么是效果 ? 二、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四个理论阶段 三、大众传播的强大效果观( 枪弹论)
一、什么是效果 ?
☆ 传者的意图和目的实现的程度? —— 传者中心论
枪弹论认为: (信息)传者—受者—效果 有限效果论认为: (信息)传者—中间环节—受者—效果
★ 大众传播不是效果产生的唯一环节和因素。 ★ 效果产生受到其他中介因素的影响制约。 ★ 效果产生受到媒介本身条件的影响。
一、传播流程研究
☆ 1、“两级传播”模式的发现; ☆ 2、“两级传播”模式的验证; ☆ 3、对“两级传播”模式的批评; ☆ 4、对“两级模式”的补充; ☆ 5、对两级传播模式的再补充。
火星人进攻地球
芙蓉姐姐现象
2004 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盛况
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以上事实说明:
大众传播的巨大威力和效果,毋庸 置疑。
媒介可以操纵受众,也表明民众对 大众传媒的恐惧感。
对枪弹论的评价:
—— 以传者为中心的效果论,受众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存在。 —— 缺陷 ★ 片面性 ★ 笼统性 —— 错误观:唯意志论 ★ 过分夸大大众传媒的作用和影响; ★ 忽视其他客观的社会因素的影响; ★ 否定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选择和使用。
1、“两级传播”模式的发现:
“ 枪弹论”模式与“两级传播”模式之比较
大众媒介
大众媒介
伊里调查:
选民最初的投票动机(未接触媒介前) —— 接触媒介—— 投票动机变化
调查结果:
投票方向变化的类型及其比例 固定型--------------------- 50%
未决定
共和党
14%
明朗化型
28%
和声音广播。
支撑这一理论的主要事实:
☆ 希特勒在30年代的纳粹宣传 ☆ 罗斯福的“炉边谈话” ☆ 火星人进攻地球 ☆ 芙蓉姐姐现象 ☆ 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传播 ☆ 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宣传
希特勒在30年代的纳粹宣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罗斯福的“炉边谈话”
这样的场合,这样的语言,人们怎能不为之感召呢!
轮椅上的美国总统
美国学者“多伊奇曼”和“达尼尔森”。 结论:应区别“流”的种类。信息流、
影响流、感情流。(意见领袖多见于 影响流)
4、对“两级模式”的补充
8-8 信息和影响的流程
大 众 传 播 媒介
信息流影响流
革新者 初期采用者
前期追随者
后期追随者
迟钝者
结 论:
把个人接受新事物的过程,看作是 一个从认知——关心——评价——试 用——采用的过程,对认知来说,媒 介信息源最重要;对评价来说,人际 信息源最重要。
贡 献:
突破“两级传播”模式,形成多级传播 模式。多数情况下,信息是通过媒介直接 传送给受者,而影响是以人际传播为媒介 间接传布的。即信息流是一级的,而影响 流是多级的。
5、对两级传播模式的再补充
施拉姆认为:可将重大新闻事件报道分 为三个阶段:事实传播(信息流,急于了 解真相)、治疗(感情流)、解释和采用 (影响流)。
结 论:
由于个人影响和意见领袖的介在, 使媒介的影响不能直接到达一般受者, 从而造成“媒介——意见领袖——受者 (而非媒介——受者)的局面。
2、“两级传播”模式的验证
结论:就受者的态度(行为)而言,人 际影响力远胜于媒介的影响力。
意见领袖的特征: a、水平型 b、单数型 c、活跃型
3、对“两级传播”模式的批评
最终结论:
大众传播对一般受众的效果(影响力),往 往是间接的;
最易取得的效果,是强化受者原有的“预存 立场”;
大众传播的信息大多直接地“流”向受者, 其影响却大多间接地(人际影响力)“流” 向受众。
本节课小结:
1、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四个理论阶段。 2、“枪弹论”的主要观点和评价。(*) 3、传播流程研究的主要理论观点。(*) 4、“舆论领袖”和“预存立场”。(?) 5、 IPP(政治既有倾向指数)指数(?)
☆ 人们能从大众传播得到什么好处? —— 受者中心论
☆ 可能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 研究者视角出发
政治家的政治宣传
企业的广告宣传
二、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四个理论阶段
三、大众传播的强大效果观( 枪弹论)
主要观点:
媒介发出的讯息象“枪弹 ”, 受众象“靶子 ”,一枪击中,应声而倒。
研究的媒介背景:两次世界大战 主要研究对象:报纸、杂志、电影
未决定
民主党
14%
浮动型
共和党
未决定
共和党 5.5%
民主党
未决定
民主党 5.5%
15%
共和党
民主党
共和党
1%
民主党
共和党
民主党
3%
转变型
共和党
民主党
2%
8%
民主党
共和党
6%
舆论领袖:
又名“意见领袖”,由美国著名传播学 者拉扎斯菲尔德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提出。 即一个事件,总是先影响一批比较敏锐和积 极的人,这些人在圈子内具有威望,频繁接 触媒介,关心政治,他们最先形成看法和观 点,而他们又将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这种 人被称为“意见领袖”。


的贾多莎
忠 实 支 持 者 。
斯 汀 ( 右 下 ) 都 是 克 里
·
迪 卡 普 里 奥 ( 左 下 ) 、
·
朗 斯 通 ( 上 ) 、 莱 昂 纳
莱 坞 群 星 齐 行 动 助 克 里
克林顿助克里大选
IPP(政治既有倾向指数)指数与投票的关系:
预存立场:即选民在接触宣传之前就持有的态度。 结论:指数越高,越倾向于民主党;指数越低,越
思考题:
1、试举例说明 “枪弹论”理论在现实 生活中的运用。
2、该如何评价“枪弹论”理论?
第二节 有限效果论的登场
—— 传播流程研究(拉扎斯菲尔德) —— 劝服性传播研究(霍夫兰) —— 使用与满足研究(麦奎尔)
共同观点:否定“枪弹论”,提出大众传播的 效果不是万能的,而是有限的,总称为“有 限效果论”。
思考题:
倾向于共和党。投票行动的方向,一般不取决于 政党的宣传,而取决于选民(受者)自己固有的 “预存立场”。
选择性接触——从IPP指数分析政党宣传的 接触状况发现,受众(即选民)与媒介(信息) 的接触,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共和党支持者,多 接触共和党的宣传,反之亦然。
结论:即人们倾向于接近与“预存立场”相 容而不是相反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