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健吾印象主义批评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理论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的直觉感悟式批评与西方印象主义批评融合在一起。

他既强调文学批评的主体的主观性,也不忽视文学批评中的理性,并通过“人性”这一中介达到了对批评个性与批评公正性的追求。

同时,他避免了印象式批评的缺陷,创造出一种融合感性与理性,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批评方法。

关键词:李健吾;印象主义;整体审美;随笔性;影响
印象主义批评是一种依据审美直觉,关注文学的审美特性,创造性地表现批评家的主观印象和瞬间感受的批评方法。

它具有重批评家的主观感受、直觉印象,追求批评的诗性和美感的特征,在西方有悠久的历史,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头30年,印象批评兴盛于欧美诸国,并形成了一整套印象主义批评理论。

而当时李健吾正在法国留学,在接受外国文学“科班”训练中打下坚实的“功底”,使他能够深入地了解与吸收西方批评理论。

然而,作为一位极有才情和个性的批评家,他没有把西方的文学批评理论生搬硬套地拿来评点中国作家的创作,而是在引进借鉴的同时,继承了中国传统批评的某些思维和方法并加以创造,再揉进自己独特的批评实践,构建出一套李健吾式的文学批评理论。

1936年,京派批评家李健吾出版了批评文集《咀华集》,标志着印象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已经具备着不可忽视的实力。

但当时左翼文艺批评占据中国三十年代文坛主流,他那种和风细雨式的文学批评风格并不被看好,而且遭到诸多批评和指责,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李健吾的批评才得到充分认可。

本文将对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文学批评及在中国的影响提出自己的思考。

一、从其宽容的批评个性来看
文学批评上的宽容态度有时比带着尖锋和力度的批评更有效力。

诚恳的批评态度!更适合文学上的对话与探讨。

20世纪20年代,五四文学先锋同以改良为主的儒家学派在文艺上相互抨击,不留余地,这是二种不同文化性质的论争。

有力地
促进了新文学运动的发展。

到30年代,又发生了“二个口号”的论争。

这二个口号本质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权威地位。

但是论争没有在健康的轨道上进行,更多地成了政治性对抗。

那个时候,一提及到批评,很难找到诚恳。

李健吾批评的诚恳,在某些人看来就是缺少批评的锋芒。

这是一些所谓“把笔杆子当枪杆子”的人所最不愿接受的。

李健吾的批评可能就是安逸点。

四平八稳有板有眼,中规中矩无棱无角,无鲜明特点也就无鲜明个性。

现代人喜欢张扬个性,他们理解的个性就是要做出与众不同的样子。

但这极易沦为浅显的张扬与无知。

有些人把温柔说教或宽容大度说成是“无能”的表达。

而“无能”让人理解为“屈从”,我想,一个真正的批评家应该能对流言与诽谤一笑置之,在正义面前据理力争,在文艺批评上要虔诚执着有自己的准则,李健吾做到了这些。

他明白人与社会的关联,尊重他人社会背景,他知道个性是文学的独特所在,他尊重个性。

他不诽谤,不攻讦,不应征。

正是这样,他的批评才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从李健吾印象主义批评对作品的整体审美上看
李健吾对一部作品批评是从阅读作品一开始就进行感性把握,避免先入为主的理性干扰。

他强调批评家要尽量去体验作品的艺术世界的精神和体验。

推崇主体的创造性与个性色彩,强调批评过程中的印象和直觉,并且要突出批评的审美特征。

虽然他也不是将他的批评处于完全的感性阅读阶段,在很多时候也讲究理性支配,将某些印象条理化,但其主要的还是讲究“印象”和“感受”,实质上,这种阅读印象是很难准确地把握和传达的。

就温儒敏先生的考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发现,李健吾的批评文字除了对作品的直观感受的传达外,议论分析也比较多,有时还注意外部关系的分析,参照作家的生平阅历和个性,考虑作品的写作背景。

拿其批评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来看说,从第是一段才正式进入到对《边城》文本的分析。

前面十段的篇幅则是在议论了解作家对于作品评论的重要性以及对沈
从文先生的介绍。

接下来的一些篇幅则是结合沈先生的其他作品,如《八骏图》,《三三》来谈沈先生的写作风格,最后一部分又转向给《边城》和《八骏图》做比较分析,评论文中主次体现得不是很明显,给人散漫之感。

这种现象,在他的很多评论文中都可以看到。

所以,李健吾的从整体审美体验的角度来把握作品时,虽然可以能较好地达到唤起读者情感的共鸣的目的,但这种散文式的批评文本往往不能达到思考的严密性,说理的逻辑性批评深度不够。

三、从其批评文体的随笔性上来看
在语言方式上,印象式的语言大量使用,顿悟、警策语的恰切使用,达到与读者一块探讨,鉴赏的效果。

阅读李健吾的批评文字,一种亲切诚恳语气迎面而来。

不管是对已成名的巴金,沈从文,还是对默默耕耘的文学青年,他的批评都是耐心的、诚恳的、亲切的。

司马长风说:“新文学史上在文学批评家中能够破除门户之见,诚恳,广泛阅读同代作家的作品,并深入其中,亲切鉴赏,叮咛推敲的仅有刘西谓一个人,他的批评文字自由、轻灵、洒脱。

读起来让人感到鉴赏一篇美文的舒畅。


在文体的结构上,李健吾多用的是散漫自由的随笔体。

他的批评都松散自如,没有严谨的规划,也没有固定的格式,在对文体的评论过程中,他并不紧扣主题,喜欢绕弯子,说闲话,常常游离出去,“借题发挥”,或者感叹人生,引发某种切身的体验,或者联想类似的文学现象,有时甚至抄录一句名人格言,叙述一段历史,想到哪写哪。

有时有种意识流的感觉。

对于读者来说,这种随笔性的文体阅读起来很放松,还可以由此去领略批评家的人格精神。

但对于那些有意模仿或继承这种方式的批评家来说,这种散漫自由的随笔性文体其实比现代批评中讲究理论性、科学性的文体更难把握。

因为李健吾的批评文体中那种看似散漫杂乱的文字,游离于主题之外的语言其实是在把感悟与遐想描述出来的同时又启发读者,唤起共鸣。

虽然李健吾提出了一种可操作性的程序来进行印象式的批评,但是仍旧要求批评的主体必须有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高度概括的语言能力。

才能够在散漫自由的叙述中使自己的瞬间直觉印象不致被外物和自己的偏见所扭曲。

另一方面,对批评对象的选择上,印象式的批评并不是适合所有的文学作品。

所以,印象主义的批评家在选择批评的对象是也需要一定的眼力。

四、从印象主义批评的存在的意义上来看
印象主义批评过分强调印象,夸大批评家的主观气质和才情,这导致一方面产生了否定文学作品客观性的倾向,另一方面又使得文学批评流于过分的空洞、粗疏。

此外,印象主义批评在情感的扩张中往往缺乏理性因素的渗透,使得它往往仅停留在艺术的表面而未能深入系统地研究作品的内在规律,特别是对内容复杂的大部头作品难以驾驭。

其随笔性的文体又决定了其在选材方面的局限性。

从它对现代文学发展的意义上来说,首先,印象批评强调批评者的主体意识,鼓励批评家的个性和风格的发展,这可以作为对社会历史批评等批评方法的参照与补充,从而使当代文学批评的格局更加和谐。

其次,印象批评可以弥补那种崇尚科学性的文学批评思潮和流派过分推崇批评的理性功能,弱化批评的感性倾向的不足。

最后,印象批评推崇批评主体的感觉印象,呼应了当代消费社会中人们对阅读活动中主体快感和感觉的追求。

每种批评都有自身的缺陷与不足,一种批评能否真正在评论界占有一席之地,需要批评家的辛勤耕耘,尤其是一种理论压倒另一种理论时,更需要批评家的毅力与胆识。

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理论比较符合现代人追求个性自由的心理,我相信,印象主义批评理论能够走得更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