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组、段内细分对比的思路与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层组、段内细分对比的思路与方法

在油藏描述中,地层组、段内的油层细分对比是油藏描述的基础工作。因为构造和沉积的演化,是以沉积地层的界、系、统、群、组、段的划分为基础的。每个地区的地层层系都是经过地层古生物、古地磁、岩石同位素年代的测定和各种地球物理资料及地面露头剖面测量而划分命名的。由于各地区有各自的标准剖面,地层多采用地方性命名,经过大区区域地层对比,统层后最后确定,地层框架在地震剖面上基本上是一致的,在油藏描述中,地层组、段以上的层序划分基本采用前人的成果和结论。

地下含油气段的地层细分对比,一般由钻井地质录井资料与地球物理测井曲线划分对比而确定。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化,资料的不断积累,细分对比方法的不断改进,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油藏的不同认识阶段,含油气组、段地层细分对比的方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和改变。在细分对比的思路与方法上,也不断地发展进步,因此总结与探讨油气层组、段地层细分对比,对于作好地质基础工作,搞好油藏描述十分重要。

一、地层划分对比和油(气)层细分对比概念

地层划分对比研究的是地层的时空分布规律,描述地层的时空分布。严格地讲,应包含划分和对比两个部分。划分是对比的前提,对比是划分的延伸。

地层划分和油(气)层、段细分实质上都是根据地质、地震、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和构造、地层层序有关信息,在单井剖面上研究不同层、段地层的时序变化,分析地层间的差异性和地层的组合特征,认识它们各自的个性。不同的是,研究的纵向单元和尺度不同,前者很大、较大;后者较小,精细。

地层对比和油气层段对比,实质上是在井剖面和井剖面之间,寻找、研究横向之间沉积地层的相似性,确认同一时间的同一地层各种参数的共性并研究它的横向变化规律,研究它的时空展布特征和几何形态。

地层划分对比和油气层组的细分对比要解决的问题是,地层和油气层的构造层序演化过程,认识不同时期沉积地层的差别,搞清同一时期沉积地层的共性和平面变化,以及它们和构造运动演化史和沉积演化史的关系。通俗点讲,就是研究地层间的“族谱”和“家谱”及其演化。

理论和实践证明,同样的原因产生同样的结果,在同一的地质时期同样的沉积条件下应产生同样的岩性和测井响应。同一时期沉积的地层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地质、地震、测井等参数的变化区间,具有自己的参数变化谱;不同时期沉积的地层,具有不同的参数变化区间和参数变化谱,这是地层组细分对比的基础和理论依据。

地层对比使用的主要资料有:地面露头资料、钻井岩心、录井资料、古生物资料、古地磁资料、各种勘探地球物理资料,地球化学资料,测井资料(全井段)

油气层组细分对比使用的资料主要是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微古生物资料、油藏地球化学资料、分析化验数据等。油田投入注水开发后,经常用注采反映资料和各种生产动态资料,对油层细分对比成果进行检验,二者一致时,说明细分对比正确,二者矛盾时,需要根据新的资料进行再认识,对原有结论进行修正、补充。

因为测井图具有连续、客观和定量直观解释被钻穿地层的优点,并具有很好的垂直分辨率,能够区分在岩心研究时已注意到或未注意到的极细或微细的变化,所以油田上多用测井曲线对油层进行划分对比。

通常,地层划分对比时采用纵向比例尺较小的测井图,如1:2000,1/1000等,油层细分对比采用纵向比例尺较大的测井图,如1/500,1/200,1/50等。

二、油(气)层组细分对比的目的、意义

油层细分对比是油田地质研究的基础,是油气藏描述的重要坏节,正确的油气层细分对比成果,是油气藏构造图,小层沉积微相图,油气水分布图,储层各种参数变化剖面图,平面图的出发点,是各种图的底图,是油田地质的基础所在。

油层细分对比正确,则上述各种图能科学地正确地反映地下真实情况,反之则会张冠李戴,错层、窜层,在认识上产生错误。直接影响勘探、开发工作的部署,影响勘探、开发效果,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和方方面面的工作。

科学的成果是有规律的成果。油层细分对比正确,则根据油层细分对比成果,作出的构造图,小层沉积相带图,油气水分布图等有较好的规律性。否则,则比较混乱,并且上述各种图幅之间缺少内在联系,很难找出规律性的认识。

三、油气层组细分对比的发展和演化

油气层组细分对比的理论和方法,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进步而进步,粗略分析,可以看出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理论和方法,有发展也有继承,有个性也有共性,不同阶段采用的技术方法也有一定的交叉。

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认为沉积地层十分稳定,并且当时还没有油层沉积相的概念。因此利用测井曲线对油层进行细分对比时,基本上是尖对尖,凹对凹,砂对砂,泥对泥,油对油,水对水,厚对厚,薄对薄。当地层厚度和油水性质在横向上发生变化时,往往利用划断层的办法解决。

2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根据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的特点,采用标准层控制下的“旋回对比、逐级控制”的方法。具体内容是“标准层、曲线形态组合,厚度劈分”三结合。认为岩性相似,曲线形态相似,厚度相当的层就是同一层。甚至采用了…等厚‟、…等高‟、…等深‟的对比方法。谓之“切片法”。

3八十年代,随着油层沉积相理论的推广应用和实践资料的积累,开始从沉积相---同期沉积的角度研究油层细分对比,产生了现代沉积理论指导下的油层细分对比方法,用作连井沉积剖面的方法进行油砂体小层对比,同时展示了剖面上不同期小层的沉积演化过程,将今论古,以古鉴今。用现代沉积模式指导下的油层沉积相研究成果进行油层对比,寻找湖相沉积的夷平面-广湖泥岩面、油页岩面作为层拉平面,用填平补齐的理论,恢复古地貌,研究水流变迁,进行以河流-三角洲沉积砂体为主的油层细分对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九十年代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的地层、油层划分对比。按照地震剖面的层序特征,作构造层序划分,确定不同级别的层序;在测井曲线上研究不同级别的水进水退旋回,分析水动力变化状况,绘制不同级别的旋回曲线并研究测井曲线的旋回性划分对比地层和油层。测井和地震结合,确定重要的构造—层序界面:不整合面,沉积环境转换面,凝缩段,沉积间歇面、沉积夷平面等,由大到小,逐级控制,划分对比。

5近几年我们利用测井曲线上泥岩背景值的分段性和转折点进行同物源、同沉积体系地层划分对比。在测井曲线上寻找泥岩值的台坎和拐点。理论依据是,同一时期沉积的泥岩具有相同的物源,其矿物成份相同,气候、水介质(矿化度)相同,水动力呈有规律的变化,因此它们的测井参数值变化范围相同和相近。表现在泥岩段上SP、GR、RT、AC、DEN等测井参数值大致相同。不同地层间上述参数值不同,在测井曲线上出现明显的分段性和台阶及拐点(断折点)为地层(油层)划分对比提供了标志。表现在水层电阻率上,也有明显的差异。同时,有指相意义的特殊岩性层,在测井曲线上也很明显的与其它层不同,如油页岩层、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