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湖南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3年下学期高一12月联考化学(答案在最后)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P31S32Cl35.5Fe56Cu64Ba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常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B.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是锂、钠、钾、锶、钡等金属元素的焰色C.漂白粉可用作漂白棉、麻、纸张的漂白剂D.山洞中钟乳石的形成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答案】D 【解析】【详解】A .过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或水发生反应生成氧气,所以过氧化钠常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A 正确;B .很多金属和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征颜色,B 正确;C .漂白粉在使用过程中与空气和水接触会产生次氯酸,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能使某些染料和有机色素褪色,故漂白粉可用作漂白棉、麻、纸张的漂白剂,C 正确;D .山洞中钟乳石的形成是碳酸钙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再分解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该变化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 错误;故选D 。
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3Fe +、2Mg +、3NO -、Cl -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 +、3Al +、24SO -、Cl -C.在()12430.1mol L Fe SO -⋅溶液中:2Cu +、Na +、3NO -、24SO -D.pH 7>的溶液中:2Fe +、K +、Cl -、23CO -【答案】C 【解析】【详解】A .含3Fe +的溶液为黄色,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A 错误;B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3Al +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B 错误;C .各离子之间互不反应,能共存,C 正确;D .常温下pH 7>,溶液显碱性,2Fe +不能大量存在,D 错误;故选C 。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俗称
类别 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同浓度溶液的酸碱性 热稳定性 与同浓度酸反应速率 与CaCl2溶液的反应
与CO2反应
NaHCO 固体 Na2CO33受热不分解,NaHCO3受热易分解
装置 Na2CO3固体 △ 化学方程式:2NaHCO3 Na2CO3+H2O+CO2↑ 结论
A B 澄清石灰水
思考题:你知道几种可以区别Na2CO3和NaHCO3的 方法?并指出现象?
① 加热 ②滴入CaCl2 或BaCl2溶液 ③逐滴滴入 稀盐酸
CO32-+2H+ 与稀HCl反应的速率 H2O+CO2↑ 结论:NaHCO
装置
3
HCO3-+H+ 与HCl反应的速率快 比Na2CO3 H2O+CO2↑ A B
结论
探究实验三
分别向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现象
Na2CO3
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有气泡冒出
NaHCO3
有大量气泡冒出
结论
Na2CO3与稀HCl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Na2CO3+HCl= NaCl+NaHCO3 NaHCO3+HCl =NaCl+H2O+CO2↑ 可用此反应鉴别Na2CO3和稀盐酸
探究实验四
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Na2CO3 NaHCO3
操作 取等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约1g)分别置 和现 于两支试管,同时加热,烧杯A和烧杯B的现 象(内装有澄清石灰水)。 象 现象: . 烧杯A无变化,烧杯B中溶液变浑浊
化学28个实验必考知识点初中
化学28个实验必考知识点初中一、实验室制取氧气。
1. 实验原理。
-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_4{}{===}K_2MnO_4 + MnO_2+O_2↑。
-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2KClO_3{MnO_2}{{===}{}}2KCl +3O_2↑。
-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制取氧气:2H_2O_2{MnO_2}{===}2H_2O+O_2↑。
2. 实验装置。
- 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如高锰酸钾、氯酸钾制氧气):- 发生装置:需要用到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带导管的单孔塞等。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用高锰酸钾制取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 固液不加热制取气体(过氧化氢制氧气):- 发生装置:用到锥形瓶(或大试管)、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等。
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3. 收集方法。
- 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收集到的气体较纯净。
- 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收集到的气体较干燥。
4. 验满方法。
-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5. 检验方法。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 实验原理。
- CaCO_3 + 2HCl===CaCl_2+H_2O + CO_2↑。
2. 实验装置。
- 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型,用到锥形瓶(或大试管)、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等。
-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3. 检验方法。
-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OH)_2+CO_2===CaCO_3↓+H_2O。
4. 验满方法。
-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三、氢气的制取。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区安海片区达标名校初三八校联考化学试题(四)含解析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区安海片区达标名校初三八校联考化学试题(四)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知识的归纳中,都正确的一组是()A.生活常识B.节约意识C.安全常识D.环保意识2.下列做法符合科学常识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B.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炉子上放一壶水C.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台灯D.医院里用紫外线灯灭菌3.在某铁的样品中,可能含有Zn、Mg、Al、Cu等金属杂质中的2种,取2.8g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2gH2,则此铁的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金属杂质是()A.Cu和Mg B.Zn和CuC.Zn和Al D.Mg和Al4.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5.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它们具有不同的()A.元素组成B.分子构成C.实际用途D.存在状态6.区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羊绒与棉花(灼烧)B .醋酸与盐酸(滴入酚酞)C .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D .氯化钾粉末与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7.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8.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面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 A .可能只有氢气一种气体 B .可能只有甲烷一种气体 C .三种气体一定都存在D .一定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9.向一定量的FeSO 4和CuSO 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高中化学钠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化学钠知识点总结大全只有知识就是力量,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真诚地热爱、尊重人类的劳动,真诚地欣赏伟大劳动的美丽成果而不受干扰;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强大,诚实和理性。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化学钠知识点总结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化学钠知识点总结一、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钠与空气反应①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②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1摩尔金属钠与氧气充分反应,转移电子1摩尔2.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反应物系数为2)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浮溶游响红)钠与酸反应:先酸后水钠与碱反应:与水钠与盐反应:先水后盐任何溶液中都有气体,若是饱和溶液或难溶物,还有沉淀过氧化钠Na2O2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反应物系数为2)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反应物系数为2)Xg氢气与一氧化碳气体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后通入过氧化钠,增重X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NaHCO3和Na2CO3Na2CO3和NaHCO3比较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CO3+ HCl = NaCl+NaHCO3 NaHCO3+ HCl = NaCl+H2O+CO2↑(过一会有气泡) 在碳酸氢钠中加入稀盐酸:NaHCO3+ HCl = NaCl+H2O+CO2↑(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在盐酸中加入碳酸钠溶液:Na2CO3+ 2HCl = 2NaCl+H2O+CO2↑(产生大量气体较慢)2.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4.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物质可以是酸、盐,不能为碱一、钠单质1.N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命题角度为是否违反电荷守恒定律。
重难点考点07—框式推断题专题突破(一)(解析版)
重、难点考点07—框式推断题专题突破(一)框式推断题常见解题思路:一:根据物质的颜色对物质做出判定:常见物质的颜色:红色的固体——Cu、Fe2O3、P(红磷)黑色的固体——C、CuO、Fe3O4、FeO、MnO2、铁粉白色的固体——MgO、P2O5、P(白磷)、CuSO4(无水硫酸铜)、KCl、NaCl等黄色的固体—— S蓝色的固体——CuSO4•5H2O蓝色絮状沉淀——Cu(OH)2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3常见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溶于酸并二氧化碳气体的白色沉淀——BaCO3、CaCO3等不溶性碳酸盐的沉淀溶于酸但不产生气体的白色沉淀——Mg(OH)2、Al(OH)3等不溶性碱的沉淀蓝色的溶液—— CuSO4、CuCl2、Cu(NO3)2等含Cu2+溶液浅绿色的溶液——FeSO4、FeCl2、Fe(NO3)2等含Fe2+溶液黄色的溶液——FeCl3、Fe2(SO4)3、Fe(NO3)3等含Fe3+溶液二:根据物质的状态进行推断: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三:根据物质的特点进行推断:1.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但通入CO2 后变浑浊的溶液不一定是澄清石灰水,也可以是Ba(OH)2溶液。
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4.天然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C)5.吸水后由白变蓝的是无水CuSO46.最常见的液态物质是H2O、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7.常用的食品干燥剂是生石灰CaO8.常用的食品脱氧剂是Fe 粉9.与酸反应有CO2产生的物质是碳酸盐(或NaHCO3)10.与碱反应(研磨)有NH3产生的物质是铵盐(铵态氮肥)11.常温下唯一有氨味的铵态氮肥是NH4HCO3(碳铵)四:根据物质的俗称及用途对物质进行推断:1:一些物质的俗称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Na2CO3-纯碱、苏打;NaHCO3-小苏打;Hg-水银;CO2-干冰;CaO-生石灰;Ca(OH)2-熟石灰、消石灰;CaCO3-石灰石、大理石;CH4-沼气、瓦斯、天然气;C2H5OH-酒精:2:一些重要物质的主要用途:Na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造纸、纺织、印染等,生活上可用作炉具清洁剂,实验室中可用于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其溶液可用于吸收CO2;可用于制作“叶脉书签”。
综合题型4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题
D 除去 NaOH 溶液中少量的 Na2CO3
加入适量 CaCl2 溶液,过滤
【解析】C A、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是氮气、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
更旺,则是氧气;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不一定
含有碳酸根离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CO2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方案一 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向溶液中滴入 2 滴酚酞溶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液,摇匀
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猜想一成立。小组讨论后,大家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 。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二
步骤一
取适量粉末
猜想一不成立
溶于水后加
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
步骤二
取步骤一的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三成立
以免污染待测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以防止生成物
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2.(2017·江苏徐州一模)对比法是重要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下列探究活动无需采用对比法的是( )
成了 CO2.继续加热至无气体产生后撤出导管,熄灭酒精灯。 【问题提出】实验后,同学们对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粉末产生了兴趣:剩余粉末由什么物质组成?
【猜想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固体粉末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 和 Na2CO3;猜想三:Na2CO3。 【实验探究】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十次月考化学试题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十次月考化学试题1.《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
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煮楻足火B.斩竹槌洗C.日晒成干D.覆帘压纸2.“ 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测定溶液的pH B.称取药品C.取用液体D.稀释浓硫酸4.“辣条”等劣质食品中常添加过量的“甜蜜素”有害人体健康,工业上由环己胺(化学式是C6H11NH2)与氢氧化钠反应合成“甜蜜素”。
下列对环己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类别上看:环己胺属于有机化合物B.从性质上看:环己胺可以与碱反应C.从结构上看:环己胺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D.从组成上看:环己胺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6:75.“高分五号”卫星天线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作。
有关镍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镍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28B.镍的原子序数为28C.镍为非金属元素D.镍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g6.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2:1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D.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必须严谨、科学。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B.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红磷和木炭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所以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8.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9. 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 NH4NO3溶液的 pH=4。
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强化练习卷: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题类型一物质组成的探究1. [2019·眉山]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取用NaOH溶液时,发现瓶口有白色粉末状物质,该小组质疑该NaOH 溶液可能已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Ⅰ. 没有变质Ⅱ. 部分变质Ⅲ. 完全变质溶液中溶质NaOH NaOH、Na2CO3Na2CO3探究过程 (1)取一定量的该NaOH溶液,加入足量的,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Ⅰ不成立。
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2)重新取一定量的该NaOH溶液,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
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是,则说明猜想Ⅱ成立。
若将CaCl2溶液换为Ca(OH)2溶液是否可行,判断并简述理由:。
结论与反思 NaOH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故应注意密闭保存。
2. 老师从实验室带来了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3-6-6),其中3、7号试剂瓶标签完全破损,4、5号试剂瓶标签部分破损。
已知,3、4、5、7号溶液分别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石灰水、CaCl2溶液中的一种。
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进行了下述实验:图3-6-6(1)分别取3、4、5、7号溶液于4支试管中,向其中分别滴加1号溶液,发现3、4、5号溶液变红,说明这三种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由该实验可确定的溶液为(写出试剂瓶编号及相应的溶液名称)。
(2)分别取4号、5号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2号溶液,发现均有气泡产生,小组同学利用上述试剂,经过下述实验最终确定了两溶液的成分。
操作步骤及现象结论4号溶液是Na2CO3溶液,5号溶液是变质的NaOH溶液(3)资料:Ca(OH)2+NaHCO 3CaCO 3↓+NaOH+H 2O ;NaOH+NaHCO 3Na 2CO 3+H 2O 。
取3号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6号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过滤,则滤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为NaOH ;Na 2CO 3; (将其他情况补充完整)。
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重点试卷四(含解析)
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重点试卷四(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要求,共30分)1.(2分)课外实验包蕴着许多有味的知识,以下课外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生成炭黑B.净水器净化C.鲜花变色D.自制汽水2.(2分)下列各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A.氢氧化钠纯碱Na2CO3 B.乙醇酒精CH3COOHC.氯化氢水溶液盐酸HCl D.碳酸钙生石灰Ca(OH)2 3.(2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盛浓盐酸的瓶塞有白烟生成B.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C.黄色pH试纸条沾到碱液变红色D.光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4.(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pH试纸测得某雨水的pH为4.1,则可判定该雨水一定为酸雨B.锌和浓硫酸反应可生成氢气和硫酸锌C.有盐和水生产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D.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则该溶液一定为碱溶液5.(2分)下列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A.取用氯化钠固体B.称量氯化钠固体C .量取水的体积D .溶解6.(2分)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A.硬水和软水:滴加食盐水或加热蒸发B.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或灼烧C.水和过氧化氢溶液:燃着的木条或加入二氧化锰D.甲烷和一氧化碳:滴加澄清石灰水或观看燃烧火焰颜色7.(2分)2021年9月,公安部侦破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B2 (化学式: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下列关于黄曲霉素B2的说法正确的是()A.黄曲霉素B2分子由3种元素组成B.黄曲霉素B2分子由17个碳原子、14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C.黄曲霉素B2中含有碳原子D.一个分子黄曲霉素B2中含有37个原子8.(2分)小强需配制100g11%的NaOH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在托盘上垫上纸并称量11gNaOH固体B.称量时发觉指针向右偏转,应调剂砝码游码使天平平稳C.用100mL的量筒量取89mL的水D.把NaOH固体倒入装有89mL水的量筒中溶解9.(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物质杂质(少量)试剂和操作方法序号A O2H2O蒸汽通过浓H2SO4B稀盐酸稀硫酸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C Na2CO3粉末NaHCO3粉末加热D KNO3溶液Ba(NO3)2溶液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A.A B.B C.C D.D10.(2分)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③“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显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④防毒面具的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性;⑤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⑥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其中正确的组合是()A.①⑤⑥B.②④⑤C.③⑤⑥D.③④⑥11.(2分)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亮溶液的是()A.NaOH、KCl、MgCl2 B.KNO3、NaCl、H2SO4C.FeCl3、NaCl、NaNO3 D.Na2SO4、BaCl2、HCl12.(2分)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动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点时,所得溶液的pH=7B.Q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C.O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2HCl=BaCl2+H2OD.P至Q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 O13.(2分)向一定量Ba(OH)2的溶液中加入稀H2SO4溶液,与反应有关的变化关系用下图表示,其中错误的是()A.B.C.D.14.(2分)将一定质量的铝粉加入到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关于滤液和滤出的固体中成分的判定错误的是()A.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铝B.滤液中一定有硫酸亚铁C.滤液中一定不含硫酸铜D.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铜和铁,可能含有铝15.(2分)6.50g Zn和一定量氯化亚铁溶液,充分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为6.05g,若将剩余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为()A.0.20g B.0.22g C.0.18g D.0.21g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10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1)写出下列粒子的化学符号①氢气分子②锌离子③硫化钠④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2)请用下列字母序号填空:a.葡萄糖(C6H12O6)b.KNO3 c.C H4 d.Fe2O3①铁锈的要紧成份是②给人提供能量的是③用作复合肥的是④天然气的要紧成份是(3)世界千变万化,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生石灰变成熟石灰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③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④NO和O2反应生成NO2.17.(6分)化合价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用语.(1)已知锂的结构示意图:锂在化学反应中易(“得”或“失”)电子,在化合物中锂元素常价(2)写出锰酸钾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从化合价角度分析高锰酸钾中的“高”的意义.(3)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在其氧化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则它的化合价为.(4)金属氧化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物与水的分子数之比为2:3则该金属的化合价是A.+1 B.+2 C.+3 D.+4.18.(7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进展紧密相关(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要紧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和天然气(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所示:①该反应的差不多反应类型为.②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查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觉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开释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①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②氨气在纯氧中能够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氮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③最近,科学家用一种含钼的化合物作催化剂,在常温下就能完成氨的合成,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液氨有望取代液氢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请你依照下表信息分析用NH3取代H2的优点:性质名称颜色、气味熔点(℃)沸点(℃)25℃水中溶解度(g/L)标况下密度(g/L)NH3无色、刺激性﹣77.7﹣334560.6942H2无色、无味﹣259.2﹣2530.00150.0899由于NH3比H2沸点高,因此更易便于储存和运输,NH3泄漏时易发觉是因为,同时它易溶于水,便于处理.19.(9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请回答:(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常用C装置收集氧气,因为氧气.(3)在初中化学实验室里,能用B装置制取的气体除氧气外,还有(填写两种气体),其中制气原理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实验室用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甲烷,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则制取甲烷的装置组合是.20.(8分)西园中学化学爱好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作进一步探究.Ⅰ.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固性【实验过程】(1)截取一根长短合适的玻璃管,利用酒精喷灯将其加工成长柄双V 管.(2)按如图所示,装好药品和试纸,确保长柄双V管处于水平的平稳状态.(3)以下操作不考虑空气的干扰.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用酒精灯加热左端的碳酸钠2min 长柄双V管保持水平,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碳酸钠受热②再加热右端的碳酸氢钠2min 长柄双V管右端上升,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成碳酸钠等物质,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拓展延伸】(4)碳酸钠俗称苏打、等,常用作洗涤剂.(5)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常用于.Ⅱ.探究碳酸氢钠受热后残留的白色固体成分【作出猜想】同学们猜想碳酸氢钠受热后,残留的白色固体成分可能是:①全部是碳酸氢钠;②全部是碳酸钠;③.老师指出,猜想①无需验证,就明白不合理,因为.【查阅资料】碳酸氢钠溶于水吸取热量,碳酸钠溶于水放出热量.【设计方案】同学们设计出下列3个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A.将残留的白色固体溶于水,若有放热现象,则猜想②正确B.加热一定量残留的白色固体,若质量减轻,则猜想③正确C.向残留的白色固体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猜想②正确.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要求,共30分)1.【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定.【解答】解:A、生成炭黑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019-2020学年初中化学《酸碱盐》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92)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2019-2020初中化学《酸碱盐》专项训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 A .Zn ZnSO 4B .CaCO 3CO 2C .Ba (NO 3)2 BaSO 4D .CuO CuCl 22.(6分)绿色植物在太阳光照下能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合成葡萄糖:6CO 2+6H 2OC 6H 12O 6+6O 2在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A 、B 、C 、D 、E 五种物质均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1)请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
(2)A 和B 在不同条件下既可发生反应①,又可发生反应②,请写出反应②的生成物E 的化学式 。
以上两个反应说明了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可得到不同的生成物;反之,完全不同的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也可得到完全相同的生成物,试以还原反应(得到铁)为例予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8年南京)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 .O 2B .COC .KClO 3D .CH 3COOH4.(08年南京)现有①液态氧l ⑦铁锈,③食盐水;④小苏打;⑤氢氧化钾I ⑥石油.对上述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 A .盐——③④ B .纯净物——④⑤⑥ C .碱——①⑤ D .混合物——②③⑥5.(2008年南昌市)向装有50g 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 (OH )2溶液至过量。
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
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光照CD6.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别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
区别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A.NH4Cl与KCl:观察外观B.NH4HCO3与KCl:加水C.K2SO4与Ca3(PO4)2:闻气味D.(NH4)2SO4与K2SO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以下的PH值均在通常情况下测定)()A.PH<7的雨水都是酸雨B.稀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值会逐渐增大C.10g 10.6%的Na2CO3溶液与10g 10.6%的CaCl2溶液混合后的PH>7D.将40gNaOH固体加入100g 49%的硫酸溶液中,所得溶液的PH>78.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
2014年贵州省高考化学试卷(全国新课标ⅱ)
2014年贵州省高考化学试卷(全国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2.(6分)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3种 B.4种 C.5种 D.6种3.(6分)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4.(6分)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A.除去粗盐溶液中不溶物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D.乙酸乙酯的制备演示实验5.(6分)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O4﹣)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6.(6分)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 Mn2O4+xLi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7.(6分)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2>△H3B.△H1>△H3C.△H1=△H2+△H3 D.△H1+△H2>△H3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8.(13分)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的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H0(填“大于”或“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2)100℃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①T100℃(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②列式计算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9.铅及其化合物可用于蓄电池、耐酸设备及X射线防护材料等,回答下列问题:(1)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个电子层,铅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①周期、第②族;PbO2的酸性比CO2的酸性③(填“强”或“弱”).(2)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④.(3)PbO2可由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⑤;PbO2也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Pb(NO3)2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取,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⑥,阴极上观察到得现象是⑦;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⑧,这样做的主要缺点是⑨.(4)PbO2在加热过程发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失重曲线上的a点为样品失重4.0%(即×100%)的残留固体.若a点固体组成表示为PbO x或mPbO2•nPbO,列式计算x值和m:n值⑩.10.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 g 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 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mL c1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mL NaOH溶液.②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砖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Ag2CrO4为砖红色)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2)用NaOH标准溶液确定过剩的HCl时,应使用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剂为.(3)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4)测定氨前应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将(填“偏高”或“偏低”).(5)测定氯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c(Ag+)=2.0×10﹣5mol•L﹣1,c(CrO42﹣)为mol•L﹣1.(已知:K sp(Ag2CrO4)=1.12×10﹣12)(6)经测定,样品X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钴的化合价为,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1.将海水淡化与浓海水资源化结合起来是综合利用海水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是先将海水淡化获得淡水.再从剩余的浓海水中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提取其他产品.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改进和优化海水综合利用工艺的设想和做法可行的是.(填序号)①用混凝法获取淡水②提高部分产品的质量③优化提取产品的品种④改进钾、溴、镁等的提取工艺(2)采用“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吹出Br2,并用纯碱吸收.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Br2+Na2CO3+H2O→NaBr+NaBrO3+NaHCO3,吸收1mol Br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mol.(3)海水提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图:浓海水的主要成分如下:离子Na+Mg2+Cl﹣SO42﹣浓度/(g•L﹣1)63.728.8144.646.4该工艺过程中,脱硫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产品2的化学式为,1L浓海水最多可得到产品2的质量为g.(4)采用石墨阳极、不锈钢阴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电解时,若有少量水存在会造成产品镁的消耗,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2.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1)b、c、d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e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2)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写出两种).(3)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是;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填化学式)(4)e和c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1,则e离子的电荷为.(5)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如图2所示).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为,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判断理由是.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3.立方烷()具有高度对称性、高致密性、高张力能及高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合成立方烷及其衍生物成为化学界关注的热点.下面是立方烷衍生物I的一种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C的结构简式为,E的结构简式为.(2)③的反应类型为,⑤的反应类型为.(3)化合物A可由环戊烷经三步反应合成:反应I的试剂与条件为,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3可用的试剂为.(4)在I的合成路线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是.(填化合物代号)(5)I与碱石灰共热可化为立方烷.立方烷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个峰.(6)立方烷经硝化可得到六硝基立方烷,其可能的结构有种.2014年贵州省高考化学试卷(全国新课标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2014•新课标Ⅱ)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解答】解: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A正确;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较为彻底的水解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乙烯具有催熟作用,为了延长水果的保鲜期,用高锰酸钾可以除掉乙烯,该过程中乙烯与高锰酸钾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硅胶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吸收水分,属于物理变化;铁粉具有还原性,防止食物被氧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A.2.(6分)(2014•新课标Ⅱ)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3种 B.4种 C.5种 D.6种【解答】解:共有18个位置的氢原子可以被取代,根据轴对称可知,1、9、10、18等效,2,8,11,17等效,3,7,12,16等效,4,6,13,15等效,5、14等效,因此四联苯的等效氢原子有5种,因此四联苯的一氯代物的种类为5种,故选C.3.(6分)(2014•新课标Ⅱ)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解答】解:A.发生氢气与CuO的反应生成Cu和水,反应前固体为CuO,反应后固体为Cu,固体质量减小,故A错误;B.发生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前固体为过氧化钠,反应后固体为碳酸钠,二者物质的量相同,固体质量增加,故B正确;C.发生Al与Fe2O3反应生成Al2O3和Fe,反应前固体为氧化铁、Al,反应后固体为氧化铝、Fe,均为固体,固体质量不变,故C错误;D.发生Zn与Cu(NO3)2反应生成Zn(NO3)2和Cu,反应前固体为Zn,反应后固体为Cu,二者物质的量相同,则固体质量减小,故D错误;故选B.4.(6分)(2014•新课标Ⅱ)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A.除去粗盐溶液中不溶物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D.乙酸乙酯的制备演示实验【解答】解:A.除去粗盐溶液中不溶物,可利用图中过滤操作,但漏斗下端尖嘴应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边,故A错误;B.碳酸氢钠分解生成水,为防止水倒流,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试管口向上,故B错误;C.除杂时导管应长进短出,图中气体从短导管进入不能除杂,故C错误;D.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需要浓硫酸并加热,饱和碳酸钠可吸收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图中制备实验合理,故D正确;故选D.5.(6分)(2014•新课标Ⅱ)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O4﹣)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解答】解:A.H2S为二元弱酸,分步电离,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所以溶液中c(H+)>c(HS﹣),故A错误;B.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电离,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原来的,其pH=b,则a<b+1,故B错误;C.H2C2O4是二元弱酸,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 (Na+)+c(H+)=c(OH﹣)+c(HC2O4﹣)+2c(C2O42﹣),故C错误;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小,其浓度越大,酸根离子水解程度①<②<③,所以盐浓度①>②>③,钠离子不水解,所以c(Na+):①>②>③,故D正确;故选D.6.(6分)(2014•新课标Ⅱ)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 Mn2O4+xLi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解答】解:A、锂离子电池中,b电极为Li,放电时,Li失电子为负极,LiMn2O4得电子为正极,所以a为电池的正极,故A正确;B、充电时,Li+在阴极得电子,LiMn2O4在阳极失电子,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 Mn2O4+xLi,故B正确;﹣xC、放电时,a为正极,正极上LiMn2O4中Mn元素得电子,所以锂的化合价不变,故C错误;D、放电时,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故D正确;故选C.7.(6分)(2014•新课标Ⅱ)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2>△H3B.△H1>△H3C.△H1=△H2+△H3 D.△H1+△H2>△H3【解答】解:①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反应为CuSO4•5H2O(s)=Cu2+(aq)+SO42﹣(aq)+5H2O(l)△H1>0;②CuSO4(s)=Cu2+(aq)+SO42﹣(aq)△H2<0;③已知CuSO4•5H2O(s)=CuSO4(s)+5H2O(l)△H3;依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到③,所以△H3=△H1﹣△H2;△H2<0,△H1>0,则△H3>0,A、上述分析可知△H2<△H3,故A错误;B、分析可知△H2=△H1﹣△H3,由于△H2<0,△H3>△H1 ,故B错误;C、△H3=△H1﹣△H2,故C正确;D、△H2<0,△H1>0、△H3>△H1+△H2,故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8.(13分)(2014•新课标Ⅱ)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的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H大于0(填“大于”或“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0.001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0.36mol/L.(2)100℃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①T大于100℃(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正反应方向吸热,反应向吸热方向移动,故温度升高.②列式计算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 1.28mol/L.(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逆反应(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对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解答】解:(1)随温度的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H>0;0~60s时段,N2O4浓度变化为:0.1mol/L﹣0.04mol/L=0.06mol/L,v(N2O4)==0.001mol•L﹣1•s﹣1;K===0.36mol/L,故答案为:大于、0.001mol•L﹣1•s﹣1、0.36mol/L;(2)①N2O4的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正反应方向吸热,T>100℃,故答案为:大于、正反应方向吸热,反应向吸热方向移动,故温度升高;②平衡时,c(NO2)=0.120mol•L﹣1+0.002mol•L﹣1•s﹣1×10s×2=0.16mol•L﹣1,c (N2O4)=0.04mol•L﹣1﹣0.002mol•L﹣1•s﹣1×10s=0.020mol•L﹣1,K2==1.28mol/L,故答案为:1.28mol/L;(3)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压强增大,正反应方向气体体积增大,增大压强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故答案为:逆反应、对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9.(2014•新课标Ⅱ)铅及其化合物可用于蓄电池、耐酸设备及X射线防护材料等,回答下列问题:(1)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个电子层,铅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①六周期、第②ⅣA族;PbO2的酸性比CO2的酸性③弱(填“强”或“弱”).(2)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④PbO2+4HCl(浓)PbCl2+Cl2↑+2H2O.(3)PbO2可由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⑤PbO+ClO ﹣=PbO2+Cl﹣;PbO2也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Pb(NO3)2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取,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⑥Pb2++2H2O﹣2e﹣=PbO2↓+4H+,阴极上观察到得现象是⑦石墨上红色物质析出;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⑧Pb2++2e﹣=Pb↓,这样做的主要缺点是⑨Pb2+的利用率降低.(4)PbO2在加热过程发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失重曲线上的a点为样品失重4.0%(即×100%)的残留固体.若a点固体组成表示为PbO x或mPbO2•nPbO,列式计算x值和m:n值⑩x=1.4;m:n=2:3.【解答】解:(1)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个电子层,铅位于第六周期ⅣA 族;非金属性C>Pb,故PbO2的酸性比CO2的酸性弱,故答案为:六、ⅣA;弱;(2)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说明生成氯气,还应生成PbCl2与水,反应方程式为:PbO2+4HCl(浓)PbCl2+Cl2↑+2H2O,故答案为:PbO2+4HCl(浓)PbCl2+Cl2↑+2H2O;(3)PbO2可由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据此可知,PbO与ClO﹣反应得到PbO2,同时生成Cl﹣,反应离子方程式为:PbO+ClO﹣=PbO2+Cl﹣;阳极上Pb2+失去电子,得到PbO2,需要水参与反应,同时生成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Pb2++2H2O﹣2e﹣=PbO2↓+4H+,阴极上,Cu2+获得电子生成Cu,附着在石墨电极上,即石墨上红色物质析出;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上Pb2+获得电子生成Pb,阴极电极反应式为:Pb2++2e﹣=Pb↓,Pb2+的利用率降低;故答案为:PbO+ClO﹣=PbO2+Cl﹣;Pb2++2H2O﹣2e﹣=PbO2↓+4H+;石墨上红色物质析出;Pb2++2e﹣=Pb↓;Pb2+的利用率降低;(4)若a点固体组成表示为PbO x,根据PbO2PbO x+O2↑有:×32=239×4.0%,解得x=1.4,若组成表示为mPbO2•nPbO,则O原子与Pb原子的比值为x,则=1.4,整理得m:n=2:3,故答案为:x=1.4;m:n=2:3.10.(2014•新课标Ⅱ)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 g 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 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mL c1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mL NaOH溶液.②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砖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Ag2CrO4为砖红色)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当A中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液面上升,使A瓶中压力稳定.(2)用NaOH标准溶液确定过剩的HCl时,应使用碱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剂为酚酞或甲基红.(3)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4)测定氨前应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将偏低(填“偏高”或“偏低”).(5)测定氯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防止硝酸银见光分解,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c(Ag+)=2.0×10﹣5mol•L﹣1,c(CrO42﹣)为 2.8×10﹣3mol•L ﹣1.(已知:K sp(Ag2CrO4)=1.12×10﹣12)(6)经测定,样品X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钴的化合价为+3,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2CoCl2+2NH4Cl+10NH3+H2O22[Co(NH3)6]Cl3+2H2O,X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氨气逸出.【解答】解:(1)通过2中液面调节A中压强,如果A中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液面上升,使A中压力减小,从而稳定压力,故答案为:当A中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液面上升,使A瓶中压力稳定;(2)碱只能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酸性溶液只能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所以用NaOH标准溶液确定过剩的HCl时,应使用碱式滴定管盛放NaOH溶液;NaOH 溶液和盐酸溶液恰好反应后呈中性,可以选择酸性或碱性变色范围内的指示剂,甲基红为酸性变色指示剂、酚酞为碱性变色指示剂,所以可以选取甲基红或酚酞作指示剂,故答案为:碱;酚酞或甲基红;(3)与氨气反应的n(HCl)=10﹣3V1L×c1mol•L﹣1﹣c2mol•L﹣1 ×10﹣3V2L=10﹣3(c1V1﹣c2V2)mol,根据氨气和HCl的关系式知,n(NH3)=n(HCl)=10﹣3(c1V1﹣c2V2)mol,氨的质量分数=,故答案为:;(4)若气密性不好,导致部分氨气泄漏,所以氨气质量分数偏低,故答案为:偏低;(5)硝酸银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为防止硝酸银分解,用棕色试剂瓶盛放硝酸银溶液;c(CrO42﹣)=mol/L=2.8×10﹣3 mol/L,故答案为:防止硝酸银见光分解;2.8×10﹣3;(6)经测定,样品X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则其化学式为[Co(NH3)6]Cl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得Co元素化合价为+3价;该反应中Co失电子、双氧水得电子,CoCl2•6H2O、NH4Cl、H2O2、NH3发生反应生成[Co(NH3)6]Cl3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CoCl2+2NH4Cl+10NH3+H2O22[Co(NH3)6]Cl3+2H2O;双氧水易分解、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X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故答案为:+3;2CoCl2+2NH4Cl+10NH3+H2O22[Co(NH3)6]Cl3+2H2O;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氨气逸出.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1.(2014•新课标Ⅱ)将海水淡化与浓海水资源化结合起来是综合利用海水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是先将海水淡化获得淡水.再从剩余的浓海水中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提取其他产品.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改进和优化海水综合利用工艺的设想和做法可行的是②③④.(填序号)①用混凝法获取淡水②提高部分产品的质量③优化提取产品的品种④改进钾、溴、镁等的提取工艺(2)采用“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吹出Br2,并用纯碱吸收.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Br2+Na2CO3+H2O→NaBr+NaBrO3+NaHCO3,吸收1mol Br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mol.(3)海水提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图:浓海水的主要成分如下:离子Na+Mg2+Cl﹣SO42﹣浓度/(g•L﹣1)63.728.8144.646.4该工艺过程中,脱硫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SO42﹣=CaSO4↓,产品2的化学式为Mg(OH)2,1L浓海水最多可得到产品2的质量为69.6 g.(4)采用石墨阳极、不锈钢阴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熔融)Mg+Cl2↑;电解时,若有少量水存在会造成产品镁的消耗,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2O Mg(OH)2+H2↑.【解答】解:(1)①混凝法是加入一种混凝剂(如:明矾、铁盐等),使水中细小的悬浮物质和胶体聚集成较大颗的颗粒而沉淀,然后过滤除去,海水中可溶性杂质不能除去,不能进行海水淡化,故错误;②改进工艺,尽可能减少新物质引入,除去粗产品中的杂质,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故正确;③海洋是一个远未完全开发的巨大化学资源宝库,海水中元素种类很多,改进工艺可以优化提取产品的品种,故正确;④根据不同的提取原理可以改进钾、溴、镁等的提取工艺,从而提高K、Br2、Mg等的提取质量,故正确;故选:②③④;(2)反应中Br2起氧化剂、还原剂作用,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2×n氧化剂(Br2)=2×5×n还原剂(Br2),故n氧化剂(Br2):n还原剂(Br2)=5:1,故吸收1mol Br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mol×2××5=mol,故答案为:;(3)工艺流程合成步骤中加入石灰乳,沉降后,将过滤后的滤液进行脱硫,用Ca2+沉淀SO42﹣生成CaSO4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a2++SO42﹣=CaSO4↓,采用过滤的方法得到产品1为CaSO4,滤液中加入石灰乳,发生反应为Mg2++2OH﹣=Mg(OH)2↓,合成中应得到Mg(OH)2沉淀,过滤、干燥的产品2为Mg(OH)2,溶液中m(Mg2+)=1L×28.8g/L=28.8g,Mg2+~Mg(OH)224g 58g28.8g m[Mg(OH)2]m[Mg(OH)2]=28.8g×=69.6g,故答案为:Ca2++SO42﹣=CaSO4↓;Mg(OH)2;69.6;(4)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Mg与氯气,电解反应方程式为:MgCl2(熔融)Mg+Cl2↑;电解时,若有少量水存在,Mg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与氢气,会造成产品镁的消耗,反应方程式为:Mg+2H2O Mg(OH)2+H2↑,故答案为:MgCl2(熔融)Mg+Cl2↑;Mg+2H2O Mg(OH)2+H2↑.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2.(2014•新课标Ⅱ)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1)b、c、d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N(填元素符号),e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2)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H2O2、N2H4(填化学式,写出两种).(3)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是HNO2、HNO3;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H2SO3.(填化学式)(4)e和c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1,则e离子的电荷为+1.(5)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如图2所示).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为SO42﹣,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共价键和配位键;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H2O,判断理由是H2O和Cu 2+的配位键比NH3与Cu2+的弱.【解答】解: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则a是H元素,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所以C是O 元素,d与c同族,则d是S元素,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且原子序数小于c,则b是N元素;e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则e是Cu元素,(1)b、c、d分别是N、O、S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第一电离能越大,同一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呈增大趋势,但第VA族元素大于相邻元素,所以N、O、S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N元素,e的价层为3d、4s电子,其电子轨道示意图为,故答案为:N;;(2)a是H元素,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为氨气,氨气分子中氮原子含有3个共价键和一个孤电子对,所以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H2O2、N2H4,故答案为:sp3;H2O2、N2H4;(3)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是HNO2、HNO3;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H2SO3,故答案为:HNO2、HNO3;H2SO3;(4)e和c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1,c离子个数=1+8×=2,e 离子个数=4,所以该化合物为Cu2O,则e离子的电荷为+1,故答案为:+1;(5)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说明阴离子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且不含孤电子对,为硫酸根离子,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如图2所示),根据图象知,阳离子的配位数是6,阳离子中含有共价键、配位键,氨分子个数是4、水分子个数是2,其化学式为[Cu(NH3)4(H2O)2]SO4,H2O和Cu2+的配位键比NH3与Cu2+的弱,所以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H2O,故答案为:SO42﹣;共价键和配位键;H2O;H2O和Cu2+的配位键比NH3与Cu2+的弱.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3.(2014•新课标Ⅱ)立方烷()具有高度对称性、高致密性、高张力能及高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合成立方烷及其衍生物成为化学界关注的热点.下面是立方烷衍生物I的一种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C的结构简式为,E的结构简式为.。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一、气体的制取、枯燥及装置连接1、*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展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容:〔1〕写出以下仪器名称:ab.图3〔2〕假设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口通入〔填“c〞或“d〞〕.〔3〕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
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假设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
〔5〕假设用F收集CO2,要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明显影响.2、图3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
请答复以下问题:〔1〕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应盛的物质是,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2〕检验: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应盛。
〔3〕贮气:假设用排空气法收集H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填“A〞或“B〞,下同。
〕假设用排空气法收集O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假设用排水法收集H2,瓶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假设用排水法收集O2,瓶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3、以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
请据图答复:〔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收集*气体只能采用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
为了得到纯洁、枯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填选项〕。
A.a→b→c→d B.b→a→c→d C.c →d→a→b D.d→c→b→a4、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纯洁、枯燥的氢气,并进展复原氧化铜的实验。
2024学年湖北省A9高中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A9高中联盟2023年秋季期中联考高一化学试卷试卷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K39Ca40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生活中的物质与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用途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小苏打的有效成分是Na2CO3,可做发酵粉B.食盐的有效成分是NaCl,可做调味剂C.复方氢氧化铝片的有效成分是Al(OH)3,可做抗酸剂D.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可做消毒剂2.当光速通过下列物质时,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A,水 B.云、雾C.FeCl3溶液D.蔗糖溶液3.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SO2属于酸性氧化物B.纯碱属于碱C.次氯酸属于弱酸D.Cu2(OH)2CO3属于盐4.常用干燥剂分为固态和液态,下列有关干燥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许多食品包装袋中有一个小纸袋,盛有生石灰,作用是作干燥剂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干燥强还原性气体C.碱石灰可以干燥氯气D.干燥气体时,固态干燥剂用干燥管盛放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B.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CO32-+2H+=CO2↑+H2OC.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OH-+H+=H2OD.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OH-+CO2=HCO3-6.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H+、SO42-、Ba2+B.Mg2+、Cu2+、Cl-、SO42-C.Ca2+、Na+、Cl-、CO32-D.Na+、H+、HCO3-、NO3-7.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下列变化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金属的冶炼B.钢铁的锈蚀C.食物的腐败D.钟乳石的形成8.化学反应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其中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9.水是一种常见的物质,有很多物质能与水发生反应,在不同反应中,水的作用不相同。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概要: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地进行探究,必须大胆地进行问题的设计,要善于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快乐学习,健康发展。
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性质差异,并能鉴别两者。
过程与方法:利用对比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教学方法]对比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情境引入:同学们都吃过刀削面和馒头吧,它们都是用面粉做的,但它们口感各有不同,这是因为它们在制作时,馒头加入了碳酸氢钠(发酵粉成分之一),使得馒头变软变膨松。
为什么碳酸氢钠能使面粉变膨松?在制作馒头时体现了碳酸氢钠的什么性质?这节我们就来学习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性质。
板书:第二节钠的化合物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物理性质阅读:课本56页,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第一段。
[科学探究]Na2CO3和NaHCO3颜色状态、溶解性及溶液酸碱性完成学案:物理性质部分过渡:从物理性质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相似,不容易鉴别,利用化学性质能不能呢?下面我们重点来学习它们的化学性质。
[科学探究] 溶液酸碱性板书:化学性质(1)溶液的酸碱性:碳酸钠溶液碱性>碳酸氢钠溶液碱性[科学探究] 对比实验:相同质量Na2CO3与浓度、体积相同盐酸的反应相同质量NaHCO3与浓度、体积相同盐酸的反应分析总结实验现象,总结化学性质,完成学案中相关化学方程式。
板书:(2)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设疑:(1)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以上两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2)从离子反应的角度分析,以上两个反应是否为离子反应?如果是请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2017年精编]碳酸氢钠溶液受热碱性增强原因实验探究
碳酸氢钠溶液受热碱性增强原因实验探究在比较NaHCO3与Na2CO3性质时,学生们发现在盛有NaHCO3溶液的试管里滴入2~3滴酚酞试液,溶液显很浅的红色,说明由于NaHCO3水解,溶液显碱性,但碱性较弱。
而在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里滴入2~3滴酚酞试液,溶液显玫红色,说明由于Na2CO3水解程度较大,溶液碱性较强。
学生们还发现当加热这两种溶液时,两种溶液红色都加深。
对于Na2CO3溶液来说,加热溶液颜色变深的原因比较容易推测:加热使CO32-离子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性增强。
而对于NaHCO3溶液加热颜色变深来说,同学们意见不一。
相关解释有两种比较有代表性:一、原因与Na2CO3溶液相似,加热使HCO3-的水解加剧。
二、由于NaHCO3热稳定性差,受热分解成Na2CO3。
Na2CO3水解程度大,溶液颜色变深。
持第一种意见者反驳理由:经在网络上查询,NaHCO3分解温度大约300℃。
加热NaHCO3溶液,温度不可能达到300℃,NaHCO3不可能分解。
持第二种意见者反驳理由:若加热使水解程度增大,当恢复原温度时,溶液颜色也应恢复。
但实验证明:即使恢复原温度,溶液颜色也不会再恢复。
于是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取分析纯NaHCO3,分别配制1mol/L和0.1mol/L溶液。
每种溶液分别用三支试管各取5mL。
其中一支试管用作对照,另外两支试管分别用酒精灯和80℃水浴加热,并塞上带导气管的单孔橡皮塞,将导气管插入小试管中所盛澄清石灰水中。
实验结果如下表:经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一、酒精灯加热,局部温度过高,1mol/L和0.1mol/L两种NaHCO3溶液均出现分解。
二、80℃水浴加热,1mol/L NaHCO3溶液出现分解,0.1mol/L NaHCO3溶液有轻微分解。
三、分解与水解有关。
1mol/L NaHCO3溶液受热水解程度加大,CO2溶解度减小,水解生成的H2CO3分解挥发出CO2,导致NaHCO3分解。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单元测试卷-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1.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现将12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完全加热后,剩余固体8.9克,则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A .7gB .8.4gC .11.8gD .10.9g2.在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生成黑色沉淀物,是因为金属钠置换出金属铜B .过氧化钠加入到含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再变无色,可能有强氧化性物质生成C .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再变澄清,说明最终生成可以溶于水的盐D .在氯化亚铁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有白色沉淀,随后变灰绿色再变红褐色,说明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3.下列有关试剂保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新制氯水需要避光保存B .K 可保存在煤油中C .NaOH 固体需要密封保存D .潮湿的2Cl 可以存放在钢瓶里4.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钠与氧气反应时,氧气用量不同,反应产物不同B .金属钠着火时,可用干粉灭火器灭火C .22Na O 和2Na O 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产物相同D .取用金属钠后,剩余的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5.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标准状况下,22.4L 2H O 中所含原子数为A 3NB .28g 2N 含有的质子数为A 7NC .()1322.0mol L Ca NO -⋅溶液中所含的3NO -数目为A 4ND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2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A 0.4N6.实验室欲配制100mL1.00mol/LNaCl 溶液。
下列操作及分析正确的是A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将氯化钠置于右盘的滤纸上B .将称好的NaCl 固体放入容量瓶中溶解C .定容时俯视,所得溶液浓度偏高D .摇匀时发现漏液,损失一部分溶液,再加水定容至刻度线7.营养液是无土栽培的核心和关键,某营养液中含4种离子(忽略微量离子),对离子浓度的要求如下表所示。
专题四-实验探究题(附答案).doc
23.(14分)某实验小组将洁净的铁钉投入到氯化铜溶液中,发现铁钉表面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对产生的气体提出猜想:可能是CO2、HCl、Cl2、O2、H2。
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溶液—
Mg(OH)2沉淀
海水中的MgCl2
熔融MgCl2Mg
(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是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水分,得到食盐。
(2)要将Mg(OH)2沉淀分离出来,进行的操作甲的名称是,如果在学校实验室中完成该实验,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该操作中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和。
(3)小明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他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⑥取适量样品放人试管加热,产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l)请你通过以上实验判断,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显性,使面包、饼干形成小孔的气体应该是,你猜测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有。
(2)将少许面粉加人水中 取上层液用pH试纸测量,显中性,由此你认为碳酸氢钠
能使食品膨松的主要原因是。
(3)请你通过以上探究活动,总结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
(3)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G
①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采用此装置的原因是;其中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作用。
②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采用此收集方法的原因是③如装置F所示,点燃两支短蜡烛,然后沿烧杯内壁倾倒二氧化碳时,看到F中的实验现象是;证明CO2具有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四: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学校准考证号姓名实验目的巩固对碳酸氢钠性质的认识
仪器药品大试管,烧杯,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酒精灯,带铁夹的铁架台,药匙,水槽,火柴;碳酸氢钠固体,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评分标准
得分
(监考员填写)
1.气密性检查
(1分)正确组装NaHCO3受热分解装置。
包
括取一定量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
中。
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
2.添加药品(2分)取下导气管放桌上,取适量药品;取
药品完毕后及时盖好瓶塞,放回原处。
1
试管斜放或平放,用纸槽或药匙将药
品送入试管底部。
1
3.加热(5分)用铁夹夹住试管适宜部位,将试管固
定在铁架台上,管口略向下倾斜。
1
将导气管末端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
烧杯中。
1
正确使用酒精灯加热盛有NaHCO3固
体的试管,观察烧杯中溶液的变化。
2 先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1
4.实验习惯(1分)仪器洗涤干净,药品、桌面保持整洁,
遵守实验室规则。
1 合计
考查结果
主监考员监考员日期2014年月日
试题四: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学校准考证号姓名使用酒精灯加热盛有NaHCO3固体的试管,观察烧杯中溶液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