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碳酸氢钠溶液

合集下载

浅谈化学课堂中的观察实验教学

浅谈化学课堂中的观察实验教学

激发求知欲 ,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同时 实验的操作能力和思维
能力也得到提高。因此 , 培养学生正确客观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在实验教学 中占有重要地位 。 但 因为演 示容器大小、药 品用量 、观察位置等 因素的影 响, 部分学生无法观察 到完整的实验现象。如果有条件 , 以 可
利用实物投影仪 ,把反应中表现出来 的现象清晰地展现在屏 幕上 , 有利于学生认真、 细腻、 有序的观察。比如在演示钠与水
河北省广平县东孟固中学
张承雅
【 要】 摘 新课程下的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的人才 。 学实验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 而化
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化学实验能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 通过调查结果显 示, 凡是有 实验 的课 , 学生总是 十分兴奋 , 思维活 跃, 注意力高度集中。 就是说绝大 多数 学生都喜欢化学实验 , 通过 实验能使 学生感受到化学现象的神奇和 实验成功的喜悦 , 将化学
然而然地问题就解决 了, 并且 为第二个实验探究作 了铺垫。( 2) 设计一个比较醋酸与碳酸 的酸性强弱的试验 , 以验证你上面所
成竹在胸 , 避免实验操作盲 目性 ; 照预 习报告做 实验便于克 参
服学生看书做实验慢 的陋 习, 使之集 中精力于操作的练习, 更 有利于培养操作能力。 学生动手实验时 ,教师必须及 时防止和纠正在 实验操作
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 , 帮助学生理解 那些不易掌握 的知识 ,
电流计也发生 了偏转 , 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接着在铜片和
锌片 中间连接一个从废贺 卡上拆下来的微型音乐喇叭 ,然后 插在苹果的不同位置 ,美妙 的音 乐和奇妙 的实验使学生们 非 常欣喜 , 进入 了学 习心理 的最佳状 态 注意力高度集 中, 大大 地激发 了学生探 索科学、 揭示奥秘 的兴趣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 设置 一些趣味性 实验 , 效果就很理 想。 四、 做探究试 验实验 。 培养创新能力

再谈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实验改进

再谈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实验改进

再谈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实验改进作者:肖中荣周萍来源:《化学教学》2019年第10期摘要:梳理文献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改进实验的利弊,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心理,确定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实验改进价值在于使学生理解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从而培养学生宏微结合、证据推理和变化观念的学科素养。

实验改进的关键是控制碳酸钠和盐酸的浓度,避免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时出现局部酸过量;呈现三个成功的改进实验;在“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新授课中以0.1mol/L HCl溶液和0.2mol/L Na2CO3溶液反应为例设计教学过程,探索指向知识意义功能的实验教学行为,提出基于教学功能的实验改进流程,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关键词:实验改进;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盐酸; 实验探究文章编号: 10056629(2019)10005404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是碳酸钠重要的化学性质,人教版[1]、苏教版[2]均安排了演示实验,“新课标”在必修课程保留了钠、铁、氯、氮、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实验改进一直是教师关注的热点,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教学功能是什么?如何基于教学功能改进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实验?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究。

1 对文献中改进实验的综述在万方数据库以“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实验改进”为主题词进行搜索,查到十余篇相关文献,分析发现实验改进目的可分两类:第一类是证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速率快于碳酸钠与盐酸反应速率”,如设计新装置,通过同时滴加盐酸、观察气泡高度证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速率快[3];通过数字传感器测定相同时间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证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速率快[4];将“取相同质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变成“取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证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速率快[5]。

第二类是探索“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目的”,如通过理论计算证明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分二步进行,对“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速率快于碳酸钠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原理提出质疑,但没有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6]。

浅谈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技巧

浅谈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技巧

4 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在进行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时,教师可以引导 学生利用离子共存法进行分析比较。首先找出溶质的物质的量, 然后利用离子共存的方法进行分析,找出溶质的物质的量,再考 虑水的电离情况。如果电离和水解都有,那么还需要看溶液的酸 碱性,再根据酸碱性的大小进行判断。利用这种方法时,不需要 考虑所有的情况,只要能找出关键之处即可,这样学生在做题进 不易发生混乱。如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和盐酸等体积 混 合 ,则 混 合 溶 液 的 微 粒 有 CH3COOH、Na+、Cl -、H+ 和 OH -, H2O葑OH-+H+, CH3COOH葑CH3COO-+H+。 所 以 微 粒 浓 度 的 大 小 为 :c (Na+)=c (Cl -) >c (CH3COOH) > c (H+) >c (CH3COO -) >c (OH -) >c (Na+)=c (Cl -) >c (CH3COOH) > c(H+)>c(CH3COO-)>c(OH-)。 5 结语 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教 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溶液中的溶质、溶液的酸碱性以及电离 和水解的情况进行判断,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在 电解质溶液的教学中,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解题技巧,有 利于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和效率。
和难点之一,也是高考化学中的热点之一。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大小比较涉及到的知识点多而且灵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区分
度 。 有 学 生 在 做 此 类 问 题 时 经 常 会 不 知 如 何 下 手 ,因 此 高 中 化 学 教 师 在 进 行 教 学 时 ,要 注 重 电 解 质 溶 液 中 离 子 大 小 比 较 的 教

碳酸氢钠注射液的质量

碳酸氢钠注射液的质量

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碳酸氢钠注射液前,应先进行皮 肤过敏试验。
碳酸氢钠注射液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或反应,应及时 告知医生或药师。
过敏体质的患者应特别注意用药安全。
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心率、呼吸、血压等。
06
碳酸氢钠注射液的市场情 况及发展趋势
渗透压
对注射液的渗透压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的渗 透压符合标准。
装量与重量
对注射液的装量进行精确测量,并对其重量 进行控制,确保产品的装量合格。
细菌内毒素与热原
对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和热原检测,确保 产品无细菌内毒素和热原反应。
04
碳酸氢钠注射液的质量问 题及处理措施
质量问题
杂质问题 碳酸氢钠注射液中可能含有杂质,如细菌内毒素、玻璃屑、纤维蛋白等。
透明度
应清晰,不应有悬浮物和沉淀。
装量差异
重量差异
按标示量装入注射液后,每个容器的装量应符合规定。
装量
每瓶装量应不少于标示量。
渗透压摩尔浓度
渗透压摩尔浓度应符合规定。
渗透压摩尔浓度应在每瓶注射液上标明。
有关物质
其他有机杂质:应符合规定。 无菌:应无菌。
细菌内毒素含量
每毫克碳酸氢钠中所含内毒素的量应 符合规定。
杂质处理
对碳酸氢钠注射液进行过滤和除菌处理,以确保 注射液的纯净度和安全性。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杂质含量,提 高注射液的质量。
处理措施
01
有效性保障
02
对碳酸氢钠注射液进行质量控制,确保药物浓度和稳定性达标

采用合适的储存和运输条件,保持注射液的有效性。
03

浅谈小苏打在养殖业中的作用

浅谈小苏打在养殖业中的作用

浅谈小苏打在养殖业中的作用摘要:小苏打,学名碳酸氢钠,是一种低毒的化学工业品。

其水溶液因水解而呈微碱性,常温中性质稳定,在我国各个产生领域都有使用,在养殖业中饲料方面有着较为显著的功效,本文就来探讨小苏打在养殖业中的作用。

关键词:小苏打;养殖业;营养;小苏打作为一种电解质和酸碱调节剂,因其性价比高,效果显著,经济效益高,近年来被广泛运用在猪、禽、牛、羊等动物饲养过程中。

随着动物营养学研究的深入和养殖业的发展,小苏打对动物机体的营养和生理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小苏打对动物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美国就开始就把小苏打广泛应用于畜禽饲料添加剂。

而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相对较晚,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饲料用小苏打所占份额很小,还没有达到想象中的广泛应用,市场的推广还需要一定的适应期。

小苏打的作用机理实质就是其作为电解质的离子平衡以及酸碱平衡的生理作用。

动物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对维持渗透压、酸碱平衡、水盐代谢等具有重要作用。

小苏打就能够对动物的肌体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它能够很好的调节肌体的酸碱度,使得动物肌体能够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抵抗力和免疫力。

与此同时,小苏打具有良好的中和胃酸的作用,能够加强胃肠收缩,降低消化液黏度,增强动物的食欲。

动物也是像人一样,只有有了良好的进食能力,才能够对饲料进行有效的消化,这样的话营养物质才能很好的吸收。

从而促进动物的健康生长。

同时小苏打还是血液和组织中的主要缓冲物质、可提高血液pH 值及碱储备,有助于内分泌系统在遭受强的应激时能正常工作运转。

2.小苏打在养殖业上的具体应用小苏打在养殖业中的运用主要就表现在饲料上。

以养牛为例,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小苏打喂奶牛,就能够很好的促进肉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

还能够预防或减缓瘤胃pH值降低,提高瘤胃乙酸的比值,从而增加乳脂率和产奶量,并能使产奶高峰期提前。

另外泌乳盛期补饲小苏打还可预防酮血病、脂肪肝、皱胃变位及瘤胃酸中毒,并且对治疗奶牛产后乏情和乳房炎效果也较好。

2022年国家谈判药品目录

2022年国家谈判药品目录

60
结构脂肪乳(20%)/氨基酸(16)/葡萄糖(13%)注 需经营养风险筛查,明确具有营养风险,且不能经饮
射液
食或“肠内营养剂”补充足够营养的住院患者方予支
61 小儿多种维生素注射液(13)
限与肠外营养药物配合使用时支付,单独使用不予支 付。
62 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
63 门冬氨酸钾镁木糖醇注射液 64 醋酸艾替班特注射液 65 拉那利尤单抗注射液 66 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 67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用于下列患者群体出血的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或有创 操作出血的防治: 1.凝血因子VIII或IX的抑制物>5个Bethesda单位(BU) 的先天性血友病患者;预计对注射凝血因子VIII或凝 血因子IX,具有高记忆应答的先天性血友病患者;2. 获得性血友病患者;3.先天性凝血因子VII(FVII)缺乏 症患者;4.具有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GPIIb- IIIa)和/或人白细胞抗原(HLA)抗体和既往或现在对血 小板输注无效或不佳的血小板无力症患者。 限实体瘤化疗后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或原发免疫性血 小板减少症(ITP)。
限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
限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
限C型尼曼匹克病患者。
限临床确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限中度至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二线用药或中度 至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的二线用药。 本品用于确诊为法布雷病(α-半乳糖苷酶A缺乏症)患 者的长期酶替代治疗。本品适用于成人、儿童和青少 年。尚未确定本品在0-6岁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限WHO功能分级II级-III级的肺动脉高压(WHO第1组)的 患者。
限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患者。
用于治疗成人、青少年和≥2岁儿童的遗传性血管性水 肿(HAE)急性发作。

2%的碳酸氢钠使用说明

2%的碳酸氢钠使用说明

2%的碳酸氢钠使用说明
一、碳酸氢钠的简介与作用
碳酸氢钠(NaHCO3)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也称为小苏打。

在医疗、食品、化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医学上,碳酸氢钠主要用于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缓解胃酸过多等症状。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清洁牙齿、缓解口臭等。

二、2%碳酸氢钠的使用方法
1.口服:将2%的碳酸氢钠溶液口服,每次剂量为10-20毫升,每日3次。

根据病情,医生会调整剂量。

2.静脉注射:将2%的碳酸氢钠溶液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液中,缓慢静脉注射。

注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不适。

3.外用:将2%碳酸氢钠溶液涂抹或清洗患处,每日2-3次。

三、注意事项与禁忌
1.过敏体质者慎用,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

2.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避免接触眼睛,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4.不得与酸性物质混合使用。

四、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1.不良反应:少数人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2.处理措施: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就诊。

五、储存与携带方法
1.储存:碳酸氢钠应存放在通风、干燥、避光的环境中,远离火源。

2.携带:携带时应避免与尖锐物品一起存放,以免破损。

乘坐飞机时,碳酸氢钠溶液可随身携带,但需注意包装完好。

总之,2%的碳酸氢钠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发挥其治疗作用。

但在使用过程中,务必遵循医生建议,注意用药安全和储存方法。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目标与教学建议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目标与教学建议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教学目标与教学建议一、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了解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以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为线索,逐步形成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思路。

(3)在研究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过程中,能依据研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形成证据推理意识,培养求实、创新的良好品质。

(4)通过学习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化学的魅力,发展社会参与意识。

(5)了解与纯碱有关的化学史,感受化学工业发展中技术进步的重要性,体会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钠与水的反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钠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建构。

难点: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实验。

二、教学建议1.在钠与水反应的教学中加强对实验的指导做好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钠的性质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获取证据并进行分析的能力。

教学中,可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等知识,之后让学生关注钠这种活泼金属。

与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不同,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钠,学生从未见过钠,更谈不上了解它的性质。

于是,可将实验2—1与“钠与水的反应”这一探究活动整合在一起,带领学生认识钠与水的反应,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中可设计如下问题串来启发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钠可以用小刀切割,说明什么?新切开的钠的断面有何变化?为什么?钠投入水中之后,处于水中的什么位置?说明什么?钠的状态有何变化?说明什么?钠如何运动?说明什么?滴有酚酞的溶液的颜色有何变化?说明什么?能否设计实验证明产生气体的成分?……对于钠与水反应的探究,教材给了非常明确的探究步骤,即预测、实验、结论,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按照教材的提示,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基于实验得到的证据进行分析、推理,最终得出结论。

对于学生在实验中可能会观察到的冒烟、有火光、有气味等“异常”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

2.运用对比的策略进行钠的化合物的教学钠的化合物的教学内容中,重点是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

《探究温度对碳酸氢钠溶液pH的影响》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探究温度对碳酸氢钠溶液pH的影响》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探究温度对碳酸氢钠溶液pH的影响》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本节课将利用传统实验和数字实验相结合的手段,围绕“科学探究,平衡思想,微观探析”等化学核心素养重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究碳酸氢钠溶液在不同温度下pH的变化情况。

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学习了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相关知识,了解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等,能够设计简单实验方案,并根据实验步骤完成一系列实验。

但缺少独立思考、综合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实验时,设计和开展实验探究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流程图情境线问题线活动线知识线素养线碳酸氢钠注射液常温,NaHCO3(aq)会分解吗?小组预测常温下,NaHCO3(aq)即可发生分解,pH增大。

宏观辨识科学探究实验观察周公度《化学辞典》常温,如何判断NaHCO3(aq)会发生分解呢?设计方案、实验探究方案一:套气球方案二:CO2传感器方案三:pH传感器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升温,NaHCO3(aq)的pH将如何变化呢?交流预测实验探究pH开始基本不变,然后迅速增大,降温pH缓慢增大平衡思想变化观念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升温,如何解释NaHCO3(aq) pH的变化趋势?总结归纳小组汇报电离、水解、分解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科学态度微观探析数字化实验常温封闭条件下,NaHCO3(aq)的pH如何变化?设计方案交流小结NaHCO3(aq)分解为可逆反应,封闭体系pH基本不变证据推理四、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设计实验方案,正确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探究。

2. 能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科学知识:3.常温下,敞开体系NaHCO3(aq)发生分解,溶液pH缓慢增大。

4.常温下,封闭体系NaHCO3(aq)的pH基本不变。

5.加热条件下,敞开体系NaHCO3(aq)的pH随温度的变化的情况。

科学态度:6.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小组合作,如实的记录实验数据,面对问题能主动分析原因。

常见的酸和碱

常见的酸和碱
酸性氧化物
注意: 注意:



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是碱性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是碱性氧化物。
2.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探究 碱的化学性质 步骤 (1)能否与指示剂作用 能否与指示剂作用 (2)能否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能否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3) 能否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能否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探究结论 (1) 能与指示剂作用
紫色石蕊溶液 氢氧化 钠溶液 氢氧化 钙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蓝 蓝
红 红
(2)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能与某些氧化物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浓硫酸的稀释 浓硫酸的稀释 操作要领: 操作要领: 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延 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延 浓硫酸 器壁慢慢注入水 并不断搅拌。 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切记: 切记: 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浓硫酸
为什么? 为什么?
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
探究结论: 探究结论: 与指示剂发生作用 (1)与指示剂发生作用
紫色石蕊溶液 稀盐酸 稀硫酸 红 红
无色酚酞溶液 不变色 不变色
(2)与金属发生作用 与金属发生作用
与稀盐酸反应
与稀硫酸反应
镁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锌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铁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CuSO4 + 2NaOH = Cu(OH)2 ↓ + Na2SO4 FeCl3 + 3NaOH = Fe(OH)3 ↓ + 3NaCl

浅谈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

浅谈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

浅谈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摘要:为加强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气道管理,从气道湿化方法、湿化液的选择、湿化效果的评价等方面总结了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护理现状,并介绍了气管切开术患者气道湿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气道湿化;护理前言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常见的切开颈段气管并置入气管套管的手术。

缓解患者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障碍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引起的呼吸困难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它是危重病人最常用的急救方法之一[1]。

气管切开术后,作为一种有创的人工气道,病人的呼吸道与外界相连,呼吸道正常的加湿、加温、过滤和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降低,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保持呼吸道的正常通气功能和有效气道湿化非常重要[2]。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对此类患者进行气道湿化,使通过人工气道的气体进入肺组织的温湿度接近患者正常呼吸时进入肺部的气体状态[3]。

本文总结了气管切开术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方法。

1气道湿化方法空气加湿方法:为保证吸入气体的温度和湿度,采用加湿器或直接加热成蒸汽进行加湿。

每天加湿水量不少于250毫升,每天将病房湿拖两次,室内温度保持在20℃-22℃,湿度保持在60%-70%[5]。

提高空气增湿效果。

湿纱布覆盖法:过滤保湿。

无手术时,在气管套管口盖上一层或两层无菌湿纱布,使吸入的空气湿润并过滤。

每天更换两次以保持清洁。

如有污染,及时更换,防止灰尘进入。

然而,当病人咳嗽喷痰时,或医务人员吸痰时,纱布就会被揭开,从而增加了外源性感染的机率[6]。

当盐水过多时,容易浸湿在气管切口上方的纱布垫,增加切口感染的几率。

这种方法全天的湿化液总量一般不超过250毫升,一般认为单独使用时气道不能完全湿化[5]。

超声雾化吸入和氧气雾化吸入:在超声和氧气的驱动下,湿化液以雾化颗粒的形式进入呼吸道。

颗粒细小均匀,对呼吸道刺激小,加湿均匀,能较好地降低痰的粘度。

雾化后的颗粒小,在气道内分布广泛,吸收良好,抗感染效果明显[6]。

例谈对高考化学试题科学性的分析

例谈对高考化学试题科学性的分析

例谈对高考化学试题科学性的分析作者:李银秀来源:《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7年第06期高考试题凝结了命题专家的集体智慧,体现了他们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及教材的深度理解。

但细品高考试题的同时会发现: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中,存在着实验设计装置不尽合理、实验设计方案有待完善、理论分析与实验事实有差距、化学理论与工业生产实际有偏差等问题。

我们觉得指出并讨论、研究高考化学试卷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必要的。

一、实验设计合理性、科学性1.实验装置设计不尽合理例1(2015年新课标乙卷理综,第26题节选)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

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

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图1草酸晶体分解及部分产物的检验装置示意图甲组同学按照图1所示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

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

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

分析:由于H2C2O4·2H2O晶体加热到一定温度会有水产生,因此大试管口朝上放置不合理,水冷凝后倒流到试管底部,可能引起试管炸裂;另外,当温度继续升高草酸会熔化,若用普通试管,试管口向下倾斜,熔化后的液态草酸会沿导管口流出或堵塞导管。

2.实验设计方案有待完善例2(2016年新课标甲卷理综,第28题节选)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2)甲组同学取2mLFeCl2溶液,加入幾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

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l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

易制爆易制毒化学品安全储存管理制度

易制爆易制毒化学品安全储存管理制度

易制爆易制毒化学品安全储存管理1、储存易制爆化学品必须设立符合标准的专用仓库,并根据易制爆化学品的品种、性质、数量和危险程度,与周围生活区、办公室及重要设施保持安全距离。

易制爆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设置明显标志。

易制爆化学品专用仓库的储存设备和安全设施应当定期检测。

生产、储存、使用易制爆化学品的,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2、储存、保管易制爆品必须遵守以下规定:①易制爆化学品必须分类分项存放,堆垛,间距符合有关规定,不得超量储存;遇火易燃易爆的易制爆品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和低洼容易积水的地点存放。

②化学性质相互抵触或防护、灭火方法不通的易制爆品,不得在同一仓库内货同一储存室存放。

③易制爆化学品实行“双人领、双人用、双人管、双把锁、双本账”的五双制度。

④易制爆化学品要建立专用账目,并做到账目清楚,帐物相符。

⑤易制爆化学品出入库,必须进行检查登记,对库存易制爆化学品经行定期底盘检查,发现丢失被盗时应立即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告。

⑥健全库区安全管理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库内严禁烟火。

易制爆化学品安全使用管理1、易制爆化学品使用场所须建立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根据所用易制爆化学品的性质,设置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设备和必要的防护、救护用品。

2、严格遵守领取、清退制度,当班用剩余的易制爆化学品下班、交接班前必须退回原发放部门保管。

3、使用易制爆化学品的设备、容器和工具必须固定使用,用毕妥善保管并及时清洗消毒。

4、使用易制爆化学品的场所必须通风良好,要严格出入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严禁将个人生活用品存放在工作场所,严禁在工作场所饮水进食,严禁在工作场所从事妨碍安全的活动。

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中化学教师易 出现的三个问题

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中化学教师易 出现的三个问题

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中化学教师易出现的三个问题作者:***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20年第23期摘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拓展视野”的内容。

文中对部分初中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化学概念不清晰、问题设计不严谨、知识小结不完善三个问题进行了阐述,表明了教师只有准确把握教材和吃透教材,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

关键词:复分解反应;化学概念;问题设计;知识小结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3-079“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几种重要的盐”一节中“拓展视野”的内容,虽然是拓展的内容,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直把它作为重点内容来讲的,因为学生掌握了复分解发生反应的条件,就能判断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并能判断溶液中哪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但笔者在平时的听课中发现,对于这部分内容,有些老师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下列三个问题比较典型。

问题一:化学概念不清晰化学概念包括定义、定理、反应规律等,都是用最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

准确地理解化学概念对于学生学好化学非常重要。

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教师对一些化学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刻,把一些概念的关键词省略或把两个概念混为一谈。

案例1:“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等同于“离子能否共存”“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是初中化学常考查的内容之一,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如: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常把“大量”两个字省略,把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说成“能否共存”,少了“大量”两个字,意义完全不同了。

我们知道,很多反应都是可逆反应,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电离平衡如水的电离,2H2OH3O++OH-,又如一水合氨的电离2NH3·H2ONH+4+OH-。

沉淀溶解平衡如氢氧化镁的溶解平衡Mg(OH)2Mg2++2OH-,又如碳酸钙的溶解平衡,CaCO3Ca2++CO2-3。

再谈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的计算

再谈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的计算

再谈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的计算摘要:产后出血( postpartum hemorrhage) 是产科最常见、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全球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准确地预估出血量,对临床上选择何种方法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 目测法、面积法、称重法、血红蛋白测定法以及休克指数等方法,近年又有学者研究发明了一种新型直观、较为精确的容量袋法。

产后出血( postpartum hemorrhage) 是产科最常见、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2010 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由产后出血所引起的孕妇死亡率达25%,产后出血是影响孕妇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

准确地预估出血量,对临床上选择何种方法预防、治疗产后出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研究表明,能否精确的估计产后出血量是影响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客观、真实的评价产后出血量,对指导临床处理病情、提高产后出血的抢救成功率意义重大。

因为产后出血量的计算方法本身对于测量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测量方法的不同可能影响我们对以往报道的产后出血发生率的理解和认知,也对分析预防和治疗措施,以及可避免的产后出血具有重要启示,故产科医生应对产后出血的计算方法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目测法、面积法、称重法、血红蛋白测定法以及休克指数等方法,近年又有学者研究发明了一种新型直观、较为精确的容量袋法。

一、临床常用产后出血量的测量方法1.目测法:根据助产士的临床经验对产后出血量进行估算,此方法一直为临床广泛采用,主要原因是简单方便; 但此方法的准确性很低,具有很大的主观性,目测出血量无统一标准,往往是根据平均出血量给出结果,出血多时容易低估,出血低于平均值反而高估,易导致临床上的急性大出血被忽视。

研究发现,临床上单用目测法误差较大,实际出血量是目测法的2 倍,失血量越多目测法的准确性越低。

2.面积法: 以10 ml 血液所浸染敷料的面积作为标准,再根据产后清点敷料的数量与浸染血迹面积计算产后出血量,此方法临床操作较为简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如何制备碳酸氢钠溶液

如何制备碳酸氢钠溶液

如何制备碳酸氢钠溶液
1.准备所需材料:碳酸氢钠粉末、水、容器(如烧杯或玻璃瓶)。

2.称取适量的碳酸氢钠粉末:根据需要制备的溶液浓度和体积,称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

例如,若要制备10%的碳酸氢钠溶液,需要称取10克碳酸氢钠粉末。

3.准备溶液容器:将称取的碳酸氢钠粉末放入容器中。

4.加入适量的水:缓缓地向容器中加入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碳酸氢钠粉末完全溶解。

此时,即可得到碳酸氢钠溶液。

5.调整浓度(可选):若需要调整溶液浓度,可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或水,直至达到所需浓度。

6.装瓶保存:将制备好的碳酸氢钠溶液转移至干净的瓶子中,密封保存,以防受潮。

7.标示清楚:在瓶子上标明溶液名称、浓度、制备日期等信息,以便日后使用时参考。

注意事项:
1.称取碳酸氢钠粉末时,要确保称量准确,以免影响溶液浓度。

2.加入水时,要慢慢倒入,并不断搅拌,以免碳酸氢钠粉末结块或不均匀溶解。

3.制备过程中,避免与眼睛、皮肤接触,佩戴口罩和手套,以防吸入或接触到碳酸氢钠粉末。

4.碳酸氢钠溶液应密封保存,防止受潮结块。

在密封容器中,其
保质期一般为3个月左右。

5. 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时,要了解其相关特性,确保安全、有效。

如了解其灭火原理、适用范围等。

通过以上步骤,即可成功制备碳酸氢钠溶液。

在实际应用中,碳酸氢钠溶液可用于清洁、去污、中和酸度等,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工业领域。

小苏打可以当农药使用

小苏打可以当农药使用

小苏打可以当农药使用自制有机杀虫剂防治蔬菜病虫害niuniuyumam...小苏打可防治蔬菜黄瓜病虫害。

小苏打可防治蔬菜的白粉病、炭疽病、霜霉病等病害,尤其是对大白菜、黄瓜的白粉病、炭疽病、霜霉病、豇豆煤霉病的防效最好。

用浓度0.2% 一0.5%的小苏打溶液向蔬菜上均匀喷洒,一般在黄瓜炭疽病、白粉病及豇豆煤霉病等蔬菜病害发生初期喷雾1次即可,效果不显著时,可隔日再喷1次。

(使用方法:用0.2%-0.5% 小苏打溶液向蔬菜上均匀喷洒,一般在黄瓜炭疽病、白粉病及豇豆煤霉病等蔬菜病害发生初期喷雾一次即可。

)纯生物农药一一0.5%小案碱在无公害蔬菜、瓜果..富硒帮富硒食・・・纯生物农药一一0.5%小案碱在无公害蔬菜、瓜果及中药材上的应用。

②药液渗入有害菌、虫体后,迅速蔓延,药液所含生物活性因子、蛋白质分解成有毒物质,破坏有害菌的肠中细胞,使害虫、菌在几分钟内停止取食,1-3天后因败血症及饥饿而死亡。

尤其是对蔬菜等作物的灰霉病、疫霉病、白粉病、霜霉病效果显著,特别适用在无公害蔬菜、瓜果及中药材上使用。

水稻病害、玉米病害、小麦病害、高粱病害等。

农用电生功能水获试验区农民赞誉富硒帮富硒食...农用电生功能水获试验区农民赞誉。

替代普通农药预防葡萄炭疽病、小麦条锈病以及温室蔬菜易发生的霜霉病、白粉病等主要病害的电生功能水,近年在河南、甘肃和辽宁等省试验基地试验推广,效果受到试验基地用户的赞誉。

李里特教授介绍了电生功能水在我国的研究发现:电生功能水对黄瓜白粉病、斑点病、葡萄炭疽病、番茄灰霉病、小麦条锈病等防治效果显著,达到或超过了对照农药防治效果;蔬菜作物]【漫谈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三..泰岱老生影响农药杀菌剂药效的几点因素农药杀菌剂是指用于防治农林作物及其产品上有害病菌和能调节植物生长的药剂,但在实际应用中农药杀菌剂等都要按照标签标注的使用说明来使用,那么农药杀菌剂要想达到最佳的杀菌效果,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药剂因素药剂影响药效的原因主要是药剂本身限定的防治对象、药剂质量和使用浓度等。

犬猫补液的方法

犬猫补液的方法

补液疗法之一-- 晶体液与胶体溶液输液,打点滴,是临床中再常见不过的一种治疗方法和手段。

涉及到输液,我们就不能不提到需要补充的液体。

有的人也许会说,这不是小题大作,故弄玄虚吗?扎上静脉留置针,挂上点水不就完事了吗?输液谁不会??事实上真上如此吗?至少到现在,没有一本完整的教科书或是文献资料来表明,绝对地告诉你如何如何补液。

但是关于补液的前提和要求是有定论的。

简而言之,就是患病动物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根据体况和病情需要,补什么液,补多少,怎么补,学问颇大。

在以后的博文中,我会陆陆续续,把补液的相关知识写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和交流。

以下内容谨代表个人观点,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晶体液与胶体溶液所有的晶体溶液、胶体溶液都可以理解为静脉替代液!晶体溶液一.定义:晶体液由结晶物质组成,如葡萄糖和氯化钠。

当它们溶于水时,就形成透明的电解质和糖溶液。

晶体的分子小,其溶液在血管内存留时间短,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有重要作用,可有效纠正体内的水、电解质失调。

二.临床常用的晶体溶液有: 1.葡萄糖溶液:用于补充水份和热量,常用作静脉给药的载体和稀释剂。

常用溶液有 5%葡萄糖溶液和 10%葡萄糖溶液。

2.等渗电解质溶液:用于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容量和渗透压平衡。

常用的溶液有 0.9%氯化钠溶液和复方氯化钠溶液等。

3 .碱性溶液:用于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

常用溶液有5%碳酸氢钠和11.2%乳酸钠溶液。

4.高渗溶液:用于利尿脱水,可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回收组织水份进入血管内,消除水肿。

同时可降低颅内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常用溶液有2 0% 甘露醇、25%山梨醇、25%〜50%葡萄糖溶液等。

三、适应症及注意问题:1、为了纠正低血容量,晶体液的输入量应》3咅的血容量减少量。

在正常的情况下,只有约 1/4 的晶体液能停留在患病动物的血管内。

2、当过量输入晶体液时,晶体液从血管内渗入组织间隙,有引起皮下组织水肿的危险!3、主要含葡萄糖的维持液不适宜作为替代液使用!4、葡萄糖不含钠离子,不能起替代液的作用!不能用于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除非没有其它的液体可用!!5、它是一种适宜作为替代液或维持液(后面另讲)应用的全能静脉液体。

关于生物细胞器和光合作用的知识点整理

关于生物细胞器和光合作用的知识点整理

关于生物细胞器和光合作用的知识点整理生物细胞器方面以及光合作用的知识点有哪些?主要考哪些方面的知识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生物细胞器和光合作用的知识点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细胞器篇细胞器的知识纷繁复杂,你能否一一理清呢?也许总有一些遗漏。

我在此并不会简单重复课本的内容,我在上文中也尽量的避开了课本直接叙述了的知识,更多的都是在学习与做题中收获的想法,所以接下来我会在讲述中加入在高三学习中补充的知识,以及考试中要注意的细节。

首先,我们来区分两个概念,细胞质和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就是除了细胞膜和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它包括了所有的细胞器以及细胞质基质。

我们常说的细胞质遗传,其实也就包括了线粒体和叶绿体了。

下面从内质网开始:我们先来认识内质网如何存在于细胞中。

很多人通过课本上两个经典的细胞器图,产生了一种直观的印象:内质网就是包裹在细胞核外的一点点东西,其实这种印象是有误区的。

更为确切地说,内质网覆盖了整个细胞,它是一张非常大的网,教材中称它向内连接了细胞核,向外连接了细胞膜。

而内质网分为两种类型,如下图: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与细胞核直接相连,上面附有很多核糖体,附在上面的核糖体主要合成分泌蛋白,为什么说主要?因为还是存在例外的,比如说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胞内蛋白)就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游离的核糖体则负责胞内蛋白)。

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就有利于内质网对新生肽链进行加工修饰,比如说:糖基化。

你知道脂质的合成场所吗?这虽然在课本上已经提及,不过不是考查的重点,往往会被忽略。

脂质的合成场所,也就是我要谈的滑面内质网,它的上面不附着核糖体,当然,它也有着其它的作用,像解毒之类的,并不在考试要求范围中。

物质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这个观点很重要,能帮助你理解很多生物现象。

内质网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说分泌旺盛的细胞往往内质网十分发达(当然高尔基体也是,囊泡会比较多),比如说浆细胞,要合成大量抗体,从课本(必修3)体液调节图解中就可以看到浆细胞里面有密密麻麻的网络,那就是内质网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谈碳酸氢钠溶液绍兴一中分校吴文中【酸碱性】NaHCO3溶液显碱性,这是毫无问题的,其依据也很简单:①水解:HCO3-+H2O = H2CO3+OH-K h=K w/K1=1.0×10-14/4.30×l0-7=2.34 X 10-8②的离:HCO3- = H++CO32-K2=5.61X 10-11显然,K h>> K2,理论上说,碱性较强,但实测得PH=8.3左右,且无任NaHCO3溶液浓度大小,PH基本不变。

例如:CH3COONa溶液的K h= K w/K1=1.0×10-14/1.00×l0-4.75=5.6 X 10-10,0.2molL-的CH3COONa的PH=9.02。

说明NaHCO3溶液碱性大小的异常。

理由1:NaHCO3溶液存在电离,电离得到H+,抵消了一部分OH-,碱性减弱。

理由2:NaHCO3溶液本身是一个“缓冲溶液”,观察①的水解和②的电离,可以发现加酸或者加碱,溶液的PH变化不大。

甚至可以看作,HCO3-的自偶电离:2HCO3-=CO32-+H2CO3,而难以发生“水解”,使得碱性大不。

理由3:精确计算如下:其他情况:在NaHCO3溶液浓度一定范围内,浓度越小,PH反而越大。

可能原因是碳酸氢钠分子间可能形成氢键,如下图:由于得到H2C2O62-离子,水解碱性反而增强?即水解程度大了,电离程度小了。

【稳定性】固体NaHCO3受热分解,得到Na2CO3、H2O和CO2,无争议。

在比较NaHCO3与Na2CO3性质时,学生们发现在盛有NaHCO3溶液的试管里滴入2~3滴酚酞试液,溶液显很浅的红色,说明由于NaHCO3水解,溶液显碱性,但碱性较弱。

而在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里滴入2~3滴酚酞试液,溶液显玫红色,说明由于Na2CO3水解程度较大,溶液碱性较强。

学生们还发现当加热这两种溶液时,两种溶液红色都加深。

对于Na2CO3溶液来说,加热溶液颜色变深的原因比较容易推测:加热使CO32-离子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性增强。

而对于NaHCO3溶液加热颜色变深来说,同学们意见不一。

相关解释有两种比较有代表性:一、原因与Na2CO3溶液相似,加热使HCO3-的水解加剧。

二、由于NaHCO3热稳定性差,受热分解成Na2CO3。

Na2CO3水解程度大,溶液颜色变深。

持第一种意见者反驳理由:经在网络上查询,NaHCO3分解温度大约300℃。

加热NaHCO3溶液,温度不可能达到300℃,NaHCO3不可能分解。

持第二种意见者反驳理由:若加热使水解程度增大,当恢复原温度时,溶液颜色也应恢复。

但实验证明:即使恢复原温度,溶液颜色也不会再恢复。

于是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取分析纯NaHCO3,分别配制1mol/L和0.1mol/L溶液。

每种溶液分别用三支试管各取5mL。

其中一支试管用作对照,另外两支试管分别用酒精灯和80℃水浴加热,并塞上带导气管的单孔橡皮塞,将导气管插入小试管中所盛澄清石灰水中。

一、酒精灯加热,局部温度过高,1mol/L和0.1mol/L两种NaHCO3溶液均出现分解。

二、80℃水浴加热,1mol/L NaHCO3溶液出现分解,0.1mol/L NaHCO3溶液有轻微分解。

三、分解与水解有关。

1mol/L NaHCO3溶液受热水解程度加大,CO2溶解度减小,水解生成的H2CO3分解挥发出CO2,导致NaHCO3分解。

0.1mol/L NaHCO3溶液由于浓度小,水解生成的H2CO3分解成的CO2不易挥发,分解程度小。

四、水解使较浓NaHCO3溶液不需300℃以上,接近100℃就有NaHCO3分解发生。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碳酸氢钠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问题在老师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最常见的观点有两种:1.C(Na+)>C(HCO3-)> C(OH-)> C(H+)> C(CO32-)2.C(Na+)> C(HCO3-)> C(OH-)> C(CO32-)> C(H+)持观点为1的认为:在碳酸氢钠溶液中每电离1mol HCO3-,便产生1mol CO32-和1mol H+,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水的电离,而每1mol水的电离便产生1mol H+和1mol OH-因此必有C(H+)> C(CO32-);持观点2的认为:由于NaHCO3的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而碱性越强则C(H+)的值越小,而C(CO32-)的值则会越大,因此必有C(CO32-)> C(H+);仔细分析这两种观点可以看出问题的核心是C(H+)和C(CO32-)的排序问题,两种观点的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哪种观点更符合实际情况呢?分析如下:一.分析问题的准备知识:1.根据气体交换动力学,CO2在气液界面的平衡时间常需数日,因此为方便起见,我们把NaHCO3溶液体系看成是封闭体系并加以研究。

2.由于C(H2CO3)/C(CO2(aq))=10-3,且CO2(aq)+H2O=H2CO3的速率很小,所以我们把CO2(aq)和H2CO3两种物质和并成一种假象物质H2CO3,且根据我们的实验和有关资料,在18-25℃时有:①Ka1={[H+][HCO3-]/[ H2CO3]}=10-6.3②Ka2={[H+][CO32-]/[HCO3-]}=10-10.3③C(H+)={ Ka1(Ka2([HCO3-]+Kw))/(Ka1+[HCO3-])}1/2④并测得在18℃时,质量分数为8%饱和NaHCO3溶液的密度为1.0581g/ml二.定性及定量分析过程:1.定性分析过程:从两种排序情况看主要的区别是C(H+)和[CO32-]的排序问题,不难想象当NaHCO3的浓度很小很小时,水的电离是主要的,此时应有C(H+)> C(CO32-);但如果是NaHCO3的浓度很大,此时溶液碱性较强,此时应有C(CO32-)> C(H+),所以该问题的关键是确定某一浓度,进而根据这一浓度确定C(H+)和C(CO32-)的排序问题。

2.定量分析过程:(1)设C(H+)= C(CO32-),则由②③可得PH=7.65,进一步结合①②③可得此时的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计算结果为: C NaHCO3=10-5mol/l(2)设C(H+)< C(CO32-),按同(1)的方法进行计算并结合④的实验结果,即可得到此时的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应满足:1.01 mol/l>C NaHCO3>10-5mol/l(3)设[C(H+)> C(CO32-),按同(1)的方法计算,即可得到此时的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应满足: C NaHCO3>0三.结论:通过前面的分析知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排序问题与NaHCO3的浓度大小有关,考虑到一般情况下,我们所接触到的题中NaHCO3的浓度多为大于10-5mol/l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C(Na+)> C(HCO3-)> C(OH-)> C(CO32-)> C(H+),更符合实际情况。

由于以上计算就近似的,不一定正确。

关于碳酸氢钠溶液中离子浓度问题补充如下:很有可能出现,C(Na+)> C(HCO3-)> C(CO32-)> C(OH-)> C(H+)的情况。

这是因为2HCO3-=CO32-+H2CO3的存在,其常数K=K2/K1=1.3×10-4可以认为这才是最主要的,因为①水解:HCO3-+H2O = H2CO3+OH-K h=K w/K1=1.0×10-14/4.30×l0-7=2.34 X 10-8②的离:HCO3- = H++CO32-K2=5.61X 10-11所以水解、电离占次要地位,自偶电离是主要的。

(陈进前老师的观点)【镁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总反应:2Mg+ 2HCO3-+H2O =Mg(OH)2·Mg CO3+2H2+CO32-因为总反应=①⨯2-②⨯2-③-④ +⑤⨯2所以总反应的平衡常数K= {k①÷(k②2⨯k③⨯k④)}⨯ K W2≈6.3×1076(因为k①是标准的氧化还原反应常数,无需平方)说明:Mg(OH )2◆镁和水反应的氧化还原反应估算常数为k①=1X1064◆碳酸二级电离常数k②= 5.61X 10-11◆Mg(OH )2沉淀溶解的k③=5.6X 10-12◆Mg CO3沉淀溶解的k④=2.24X 10-11计算方法2假设平衡后,溶液中的C(CO32-)= C(HCO3-)= C(OH-)=1molL-1则:Eθ(MgCO3)/Mg2+)=Eθ(Mg/ Mg2+) + (0.0592÷2) lg c(Mg2+)=Eθ(Mg/ Mg2+) + (0.0592÷2)lg Ksp(MgCO3)= -2.363 + (0.0592÷2)lg 2.24⨯10-11= -2.678Eθ(Mg(OH)2)/Mg2+)=Eθ(Mg/ Mg2+) + (0.0592÷2)lg c(Mg2+)=Eθ(Mg/ Mg2+) + (0.0592÷2)lg Ksp{Mg(OH)2}= -2.363 + (0.0592÷2)lg 5.6⨯10-12/2= -2.696Eθ(HCO3-/H2) =Eθ(H+/ H2) + (0.0592÷2)lg c2(H+)= Eθ(H+/ H2) + (0.0592÷2)lg K a{HCO3-}= 0 + (0.0592÷2)lg (5.61⨯10-11)2= -0.606Eθ电池=(-0.606)-(-2.696)=2.09因为(其中n=2 Eθ=2.09V)所以Kθ=1070.6=3.98⨯1070考虑到不同计算方法的误差,可以认为两种方法的计算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误差范围内,可以采用。

计算结果表明,本反应完全可以发生。

结论:该过程的平衡常数非常的大,为1070左右,是否计算错误不得而知。

但请注意的是,平衡常数大,并不等于反应速率大。

Mg(OH)2·Mg CO3是否是最后的产物有待证明。

因此写成nMg(OH)2·mMg CO3更恰当。

【CaCl2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