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及其意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一地点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
读“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填写下表:
太阳高度角H 表示意义
昼半球
晨昏线
夜半球
H>0° H=0° H<0°
太阳在地平线之上
太阳位于地平线上 太阳在地平线之下
(二)太阳高度日变化
极 点 上 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的太阳高 度在一天之内是没有变化的,其太 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太阳高度在一日之内是有变化的,一天之内有一 非极 个最大值(地方时12点时),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点地 区
4.确定楼间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 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南楼 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 小楼间距L为:L=hcot H。如下图:
5.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 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集热板成 直角。 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α)和当天的正午太阳 高度角(H)互余,即α+H=90°时效果最佳。如 下图:
D
读下图,完成(1)~(3)题。
(1) 若 EF 为赤道, P 点出现极
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
是( C ) A.0°~20°N B.0°~20°S C.20°N~23°26′N D.20°S~23°26′S
读下图,完成(1)~(3)题。 (2)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 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 可信的是( A )
[2011·安徽卷]图5-7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 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地可能是( ) A.刚果盆地 B.撒哈拉沙漠南缘 C.巴西高原 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1)D
(2)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 影响有( ) 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 日照面积逐渐增大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 逐渐增强 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黄赤交角变化(变小或变大)会导致地球 上的一系列现象发生变化,图解如下:
(2014·江苏高考)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 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 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1)~(2)题。
(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D A.甲 B.乙 C.丙 D.丁 (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90 6 月 22 日 12 月 22 日
正午太阳高度(度)
60
4.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 次是 A.甲、乙、丙、丁 D 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
30
0
甲
乙
图2
丙
丁
(2)季节变化规律
北半球节气 夏至 冬至
达最大值的地区 ________及其以北各纬度 北回归线 ________及其以南各纬度 南回归线
(2012年安徽文综卷)图11为安徽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 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完成1题。
C
1. 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 动角度最大的是 A. 5月1日 B. 6月1日 C. 7月1日 D. 8月1日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空间(纬度)变化
时间(季节)变化
(2)C
某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 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约83°。回答:
(2)该地当天上午太阳高度角达到36°时, 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的区时约为( ) A.6月21日9时 B.6月21日21时 C.6月22日9时 D.6月22日21时
(2013高考题福建卷)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 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图5示意遮阳板设 计原理,据此回答11~12题。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一)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 (二)日太阳高度(太阳视运动)的变化 (三)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变化
(一)太阳高度
1.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 角,简称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角示意图
2.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 太阳高度。
(二)太阳高度日变化
B
(3)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
(1)南、北回归线之间: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由 23°26′增大至46°52′),赤道上为23°26′, 回归线上为46°52′。 (2)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和北回归线至北极圈 之间: 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 46°52′)。 (3)南极圈以南和北极圈以北: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 46°52′减小至23°26′),极圈上为46°52′, 极点上为23°26′。
【例1】 1、已知某地地方时5h30m日出,求该地昼长。
【例1】 2、已知某地某日昼长13个小时,求该地日 出、日落的地方时。
【例1】 3、已知某地北京时间5h30m日出,19h30m日 落,求该地昼长。
【例1】 4、已知某地北京时间5h30m日出,19h30m日 落,求该地日出的地方时。
【例1】 5、已知某地北京时间5h30m日出,19h30m日 落,求该地的经度。
达最小值的地区 ______各纬度 南半球 ______各纬度 北半球
春、秋分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赤道
南北两极点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 完成:
10.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 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A.北温带 B.南温带 D C.北寒带 D.南半球热带
11.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该地 A.黑夜最短 B. C.气温最高 D.受太阳活动影响强烈 12.C-E时段,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A. B. 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D.
现象
2.变化规律---纬度变化规律:
时间 春、秋分日
变化特点 全球_____________
2.变化规律---纬度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 纬度越高,昼越长。
2.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 变长,夜变短,如下图所示:
不管太阳直射点在哪半球,只要向 北移动,则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只要
一、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
2、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A: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 线之间往返运动。
B:黄赤交角与四季变化:
黄赤交角是形成地球上四季变化的 根本原因。若黄赤交角等于零,就没
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也就没有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也就不可能形成四季变化。
D
1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 时 A. 全球昼夜平分 B. 北半球为夏季 C. 太阳直射20°S D. 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1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 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D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 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影越短; 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 方向背向太阳。
3、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判断所在的地区。
夏至日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太阳高度 的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 一年内有两次90°的地区,位于回归 线之间; 一年内有一次90°的是回归线, 一年内有一天太阳高度为0°的位于 极圈; 一年内只有半年太阳高度的是极点。 并进而判断该地区的其他地理特征。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读下图,完成(1)~(3)题。
(3) 若 O 为北极点, H 、 P 为晨
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
E点的时间可能为( D ) 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18时 C.11月23日6时 D.12月22日18时
(1)随纬度的变化规律(空间变化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 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图2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回答3~4题。 3.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B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2.变化规律---纬度变化规律:
时间 北半球夏半 年( 至 北半球
变化特点 ,纬度越高, , ,
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中
)
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
现象
2.变化规律---纬度变化规律:
时间 北半球冬半 年( 至 北半球
变化特点 ,纬度越高, ,冬 ,
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中
) 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
1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 则应做的调整是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A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D A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昼夜长短:晨昏线将地球上纬线圈分成昼弧 和夜弧。若昼弧长于夜弧,则 ; 反之,则 。若昼弧等于夜弧, 则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考试说明: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知识结构】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绕转中心: 2、公转方向: 3、公转的轨道: 近日点、远日点及时间 4、速度: 5、周期: 6、黄赤交角、地轴与黄道面夹角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昼夜长短的变化: 3、四季的更替:
(2015·重庆高考)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 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 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 资和资金援助。如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 题。
(2015·重庆高考) 中国一架满载饮用水的飞机紧急从广州飞往 马累,若北京时间12:00出发,经4小时到达马累。机长身高为 1.8 m,到达时其在机场地面的身高影长接近于(tan 55°≈1.43;tan 65°≈2.14)( ) B A.0.6 m B.1.2 m C.1.8 m D.2.4 m
(四)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H=90°-两点纬度差
(2014·全国卷Ⅰ)太阳能光热电站(如图)通过数以十 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 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 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 P,则
A.春、秋分日P=0 C.全年P<1
B.夏至日P=1 D.冬至日P>1
向南移动,则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不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只要直射北半球,则北半球昼长夜短;
只要直射南半球,则北半球昼短夜长。
(2016·上海高考)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 展地理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 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从第一次到 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第一次 60° 第二次 50° 第三次 40°
A. 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D
3.昼夜长短的计算
(1)根据昼弧或夜弧所跨经度数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A
.
(2)根据日出或日落地方时计算 昼长时数 =(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 =(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6.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 一般情况下,由于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 的光热多,阴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 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 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日晷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一 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 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在晷盘面上刻画出12个大格, 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 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