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分析法Q分类技术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足
被试样本小,代表性不够,结果较难作推论,需大 样本的横断研究加以补充。 统计处理难完全符合许多统计处理的假设
内容分析法
一、含义、特点、适用范围 二、内容分析的设计与实施 三、内容分析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四、内容分析的评价
一、内容分析法的含义、特点与适用范围
(一)含义
举例:来访者的认知焦虑程度
首先,确定研究目的——测查来访者认知焦虑 程度 然后,确定分析单元——句子。 第三步,确定分析体系和维度。把认知焦虑分 为镇定、轻度、中度、重度四类,每种认知焦 虑的类型又可分为对事件难度的估计和对自己 应对能力的估计两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可区分 出几种不同的特征,对每一特征要有明确的操 作性定义,并且尽可能详尽的列举每一种特征 的典型语句。
内容分析是对各种材料、记录的内容、形式、心理 含义及其重要性进行客观、系统和数量化描述的一 种研究方法。
(二)特点
客观、系统、量化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任何形态的材料 但其分析的材料内容应具有明显、意义直接、易于 理解等特征。
二、内容分析的设计与实施
(一)确定研究目的 (二)选择分析单位 (三)设计分析维度及体系 (四)抽取分析材料 (五)评判记录
二、Q技术的设计与实施
(二)确定分类程序
将Q分类材料呈现给被试,然后要求其按一 定标准将这些材料分几类。分类标准包括:
1.被试同意、赞成的程度或与被试相同的程度; 2.所分等级、类别数,通常以分为奇数个等级为 宜,其中研究者最普遍采用的是9或11个等级; 3.应分到每个等级上的卡片或图片数目,为统计 分析方便,一般按接近正态分布的原则确定各等 级上应分到的卡片数目。
一、Q分类技术的含义与特点
(一)含义
Q技术是运用等级顺序程序对Q分类材料进 行分析,以收集若干被试或单个被试的有关 心理、行为资料,探讨团体中成员的类别或 个体心理、行为的变化的一种方法。
心理测量研究中的两种方法论
R方法论
以“变量”作为分析单元,运用多数被试在不同测 量上反应的相关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侧重探讨变量 之间的关系,因而需要大量被试。
一、含义、特点与作用
(三)作用
特别适合于研究被试认知活动的实际过程和 特点
对被试的认知过程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寻找规律; 对其他数据进行补充、说明 检验有关假设,建立人类认知加工过程的心理模型
(四)语义分析法的评价
优点
可较客观地研究人们对事物意义的不同理解、 对事物的主观态度及其改变,并特别适用于 鉴别概念、个体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 跨文化比较研究。
局限性
语义区分量表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 只适用于研究较简单的、表面的问题。
Q分类技术
一、Q分类技术的含义与特点 二、Q分类技术的设计与实施 三、Q分类技术的类型 四、Q分类技术的评价
(三)处理分析分类结果
可以通过计算数个被试得分的相关,来了解 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类别特点。 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的研究中,研究者还常常 通过比较同一或同组被试前后Q分类结果的 关系,来了解某些干预措施的效果。
1.计算被试前后Q分类结果的相关 2.将前后Q分类结果分别于理想或标准的Q分类材 料作相关分析。
一、含义、特点与作用
(二)特点
1.采用了现代的录音技术,对被试的口语报告进行 完整的实时记录。
2.认知信息加工模型理论的提出,为口语报告的分 析数据的采集、加工、编码和分析提供了充分的理 论依据; 3.根据口语报告的分析数据,可以进行计算机模拟 研究,看其能否再现人类的认知加工过程,这样就 有了检验口语报告法的可靠性、有效性的手段与方 法。
2.确定评价维度
例如:好——坏、大——小、快——慢、 强——弱 大量研究表明,存在三个一般维度:
性质(如好坏、善良与残忍、重要与不重要等) 力量(如强与弱、硬与软、坚韧与柔和等) 活动(如主动与被动、快与慢等)
(二)语义分析法的设计与实施步骤
3.选择具体评价的子项目及数量
2.定性与定量分析并重,结果可以量化,易于进行统 计分析和运用计算机处理。 3.适用于难以采用其他方法的情景。 4.相对而言,采用内容分析法时,研究者对分析材料 影响较小。 5.比较节省经费。
口语报告法
一、含义、特点与作用 二、口语报告法的基本类型 三、口语报告法的设计 四、结果的转译、编码与分析 五、口语报告法的评价
三、内容分析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一)比较同一来源的材料在不同时期的不同 特点及变化过程。
趋势分析模式,分析某单位学者的学术思想变化, 研究某一时期某研究领域课题、方法的变化,可采 用该模式。
三、内容分析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二)比较同一时期不同来源的材料的不 同特点
该模式适用于比较分析,如探讨不同学校校 风的差异
Q方法论
以“人”作为分析单元,运用在不同时间同一被试 在同一测量上反应间的相关信息或在同一时间若干 被试在同一测量上反应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研究, 侧重探讨人际间的关系或个体行为、态度的改变。 适用于小样本或少数被试的研究
二、Q技术的设计与实施
(一)确定Q分类材料
根据研究目的,对所要研究的内容、变量加 以分析,并将其形成若干陈述语句或单词, 然后写在卡片上或绘制成有关图片,以供被 试分类之用。 为保证结果的可靠性,Q分类材料的数目一 般较多,一般在60~140之间,多数研究 采用100项。
(三)语义分析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2.数据分析:
(3)通过分析比较同一被试(或团体)在 某一具体评价子项目或某一维度上对两个概 念的不同评价结果,探讨这两个概念所含意 义的接近程度,即语义距离;
(四)语义分析法的评价
优点
实施方便,趣味性强,易于被试了解与合作,可试 用于较大年龄范围的被试; 语义区分量表客观统一,结果计分方式确定,易于 计算机处理; 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较多的资料,向众多被试了解 有关信息,节省人力、时间和经费; 可灵活地应用于各类研究,根据研究的具体目的、 内容、对象确定被评价的概念、事物和评价的维度 和子项目;
跨文化研究
语义分析法解决了由于翻译对原材料曲解的问题
(二)语义分析法的设计与实施步骤
1.根据研究目的,确定将要被评价的事 物或概念。
例如:
研究学生对学校的态度,选择与学校、学习活动有 关的一些事物或概念; 研究亲子关系,就选择与家庭生活、亲子交往有关 的一些事物或概念。
(二)语义分析法的设计与实施步骤
三、内容分析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三)比较同一时期同一来源的多种材料所具 有的特点异同
该模式适用于意向分析,如分析同一被试的不同材 料了解其主要学术思想、价值观取向、学习态度。
四、内容分析的评价
1.内容分析按统一、固定的分析维度进行,分析材料 取样科学性强,评判记录结果有信度检验,从而保证 了结果的客观、可靠,能较好地消除主观印象和偏见。
三、Q分类技术的类型
(一)非结构型
是对同一组同质Q分类材料作出分类,旨在 测定和分析某种广泛的特质(自我概念)。
(二)结构型
旨在测定和分析多项特质,它是根据费歇尔 的实验设计与方差分析原理编制项目的。设 计时需以一定理论为指导,因而可以用之检 验有关理论的正确性。 例:内在动机、外在动机
举例:来访者的认知焦虑程度
第四步,抽取抽样。首先,可以在一定标准语的指导 下,引导来访者讲“最近生活怎样,有哪些事情让自 己感到苦恼”等,然后从来访者所谈内容中随机抽取 几段话(共约5 分钟),作为分析来访者的焦虑水平 而抽取的样本。 第五步评判记录。把来访者的话,依据类型用一定的 数字代表,必要时借助计算机分类汇总,然后按一定 的方式计算。如果分析体系为初次编制使用,可借助 统计分析检验其信、效度,甚至适当的修改分析体系。 若经检验确定分析体系有较好的信、效度,则依据计 算结果及咨询师对来访者的观察,对来访者的认知焦 虑做出恰当的推断。
(二)语义分析法的设计与实施步骤
5.实施语义区分量表
可集体施测,也可个别施测 实施的关键是要被试明确量表的含义和完成 方法 集体施测时还需防止被试间的相互影响
(三)语义分析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1.计分方式
(1)按顺序分别记为1至7分; (2)七点等级量表的中间等级计为0分, 两端分别计为+3分和-3分。
确定了三个或其中一个或两个评价维度后, 就需要决定在每个维度上选择什么具体评价 的子项目及数量。 前者通常被评价的特定事物或概念而定,后 者通常为三个或三个以上为宜。
(二)语义分析法的设计与实施步骤
4.具体编制语义区分量表
注意不要在各具体评价的子项目上将性质方向相同 的形容词都放在同一边,以防产生心理反应效应。 完善的语义区分量表前面还应有详细的说明和如何 填写示例,以保证评价者真正理解完成语义区分量 表的要求与实际做法。
由奥斯古德和其同事创立。
要求被试在若干个七点等级的语义量表上对某一事 物或概念进行评价,以了解该事物或概念在各被评维 度上的意义和强度。 例如:诚实—不诚实
一、语义分析法的含义与作用
(二)作用
用于检验某些理论 用于了解人们的态度和对事物的不同理解 用于诊断
例:比较不同国家儿童、青少年的种族意识,探讨 青少年自杀与其自我概念的关系,了解不健康家庭 儿童对家庭、父母、学校、社会、学习的不同态度 时,都广泛地采用了语义分析法。
(三)语义分析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2.数据分析:
(1)通过分析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或 团体在某一具体评价子项目或某一维度上的 得分差异,了解他们之间的相似、接近程度 和对事物、问题、社会的不同看法和态度; (2)通过分析比较同一组被试在不同时间 在某一具体评价子项目或某一维度上的得分 差异,了解他们对事物、问题、或社会的看 法与态度的改变情况。
一、含义、特点与作用
(一)含义
通过分析研究对象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口头陈 述,收集有关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 基本做法 让被试在从事某种活动(如解数学题)的同 时或刚刚完成之后,将自己在头脑中进行的 思维活动的进程、各种心理操作等用口头方 式报告出来,记录他们的口头陈述,按一定 程序对其进行分析,然后据此揭示被试心理 活动的过程及规律。
一、Q分类技术的含义与特点
C. Rogers 用来测量其治疗对象心理发展程度
Q 方法(又称操作性的主观性)是由W. Stephenson 于1935 年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种 科学地研究“主观性”的心理学方法,在心理学 界堪称一场令人措手不及的革命。1989 年 Stephenson去世后,其学生S. R.Brown 成为该 方法体系的倡导者。
自我意识评价词汇的程度判断
Q分类的计分
1.直接以各陈述卡片或图片被分到的等 级数为其分数 2.以最高等级减去某等级再加上1,即是 该等级的分数
由于Q分类的等级及各等级上的卡片数目的 多数和标准差都已确定。因而结果的 分析处理比较简单。
二、Q技术的设计与实施
四、Q技术的评价
优点
其项目根据一定的理论而设计,因而逻辑性、实用 性强。
它可以适用于单一被试或子样本的研究情景,可对同一 被试进行反复测量,对研究被试心理、行为的发展与改 变有重要作用。其结果可应用相关法、因素分析法及变 量分析法等多种方法。此外,Q技术可用于验证某些心 理学理论,特别是人格理论。
心理学研究方法—语义分析法、Q分类技术、
内容分析法、口语报告法、社会测量法
刘亨荣 Liuhr_hrb@
语义分析法
一、语义分析法的含义与作用 二、语义分析法的设计与实施步骤 三、语义分析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四、语义分析法的评价
一、语义分析法的含义与作用
(一)含义
语义分析法是运用语义区分量表来研究事物的意义 的一种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