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管理库存简析

供应商管理库存简析
供应商管理库存简析

现代管理领域专业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

公需科目论文

论文题目: 供应商管理库存简析

2009 年12 月30 日

供应商管理库存简析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就是供应商等上游企业基于其下游客户的生产经营、库存信息,对下游客户的库存进行管理与控制,库存存放在供应商的仓库里,随用随送。

VMI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被经常性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

长期以来,传统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是各自为政的,其各个环节都是各自管理自己的库存。零售商,批发商,供应商都有自己的库存,各个供应链环节都有自己的库存控制策略。由于各自的库存控制策略不同,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需求的扭曲现象,即所谓的需求放大现象,无法使供应链快速地响应用户的需求。供应商管理库存(VMI)这种新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适应市场要求,是一种有代表性的新库存管理思想。

VMI最引人注目的计划是使每个合伙人都能减少成本和改进服务。由于需求的易变性,和不确定性,往往会导致零售商/制造商产品短缺,丧失客户的订单,同时为了响应客户服务的需求,要维持较高的生产能力和库存水平,这是一种高成本的方法。同时供应商也不能得到准确地需求信息,同样也会维持高水平的库存,而VMI能解决这个问题,缓和双方的冲突,使信息更透明,更畅通及时,同时也缓

和了需求的不确定性,同时改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因此VMI的建立需要在合作伙伴关系,互惠,目标一致,相互信任,信息共享,持续改进等原则上,建立互信,公平的管理体系。

VMI具体实施步骤:

1、建立客户情报信息系统。供应商要有效的管理销售库存,供应商必须能够获得客户的有关信息。通过建立顾客的信息库,供应商能够掌握需求变化的有关情况,把分销商/制造商的需求预测和分析功能集成到供应商的系统中来。

2、建立销售网络系统。供应商要很好的管理库存,必须建立起完善的销售网络管理体系,保证自己的产品需求信息和物流畅通。

3、建立供应商和分销商(供应商与制造商)的合作框架协议。供应商和分销商(制造商)一起通过协商,确定订单处理的业务流程以及库存控制的有关参数(如再订货点,最低库存水平,库存信息的传递等)。

4、组织机构的变革。VMI策略改变了供应商的组织模式。由会计部门处理与用户的关系转变成订货部门负责控制库存补给和服务水平。

我们公司也在不断的尝试这种新的管理库存管理模式,发展周边的供应商建立VMI系统。目前已有一、二个成功的案例。我们有家供应商在无锡,提供的部件是我们产品的核心部件,价值很大,因此我们把这家供应商作为重点发展和培植对象。我们和供应商一同开发了一个信息交互平台,通过这个系统能把我们的时时需求和需求变化都

及时地反映到系统,供应商能在系统中一目了然的看到客户信息的变化,能及时地调整库存水平和发货计划,和我们一同应对市场的变化。同时我们公司还在仓库预留了场地给供应商存放一定周转的库存,这样也能解决运输造成的不确定影响。VMI的运行给我们双方都带来了不少的收益。1)降低的双方的库存水平,和库存过期的风险,节省了成本。2)通过集体采购降低的采购单价,并通过需求合作关系的建立减少总采购量,降低了采购成本。3)同时减少了供应商的数目,并和供应商建立长期伙伴合作关系。4)促进和供应商的交通,不断改进产品的性能,提高产品的质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VMI产生了显著的成果。它不仅可以减低供应链的库存水平和成本,而且可以高质量地满足用户服务需求,改善资金流。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对VMI产生极大的关注,对加拿大大型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调查显示,有超过75%的企业对VMI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一些已经采用了这种策略,另一些开始采用或是正在考虑采用。事实上,对VMI的兴趣已经遍布全球,KPMG咨询公司的报道说:欧洲、美国和亚太区都对VMI报有极大的。作为VMI的应用结果,供应商借助信息共享和业务联接,能够更有效地计划和补货,优化库存水平,改进补充过程,为客户管好库存,使双方都能跟快速地反应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双方获益。在VMI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制订库存业务的同时,也促进了仓库和其他环节实现自动化;反过来,这些自动化作用又可以帮助企业处理各种棘手的问题,如季节性问题,新产品发布,连续补货

的精确性等。

实践表明,在VMI中,供应商需要依据协定的范围决定每一种产品的合理库存水平,维持这些库存水平的策略。在初始阶段,供应商的建议必得到客户的确认和同意,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最终目标是消除客户在具体订单上对供应商的限制,放手让供应商来处理。例如沃尔玛开始建立采购-库存伙伴关系以来,这一合作显著地改善了宝洁对沃尔玛的按时发货,并增加了库存的周转。随后,其他零售商也开始效仿,包括凯玛特,到1992年为止已发展了超过200个VMI 伙伴。这些VMI计划从总体上都是成功的。沃尔玛的销售业绩上升了20%-50%,库存周转率提高了30%,并在库存减少的同时服务水平也得到了改善。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管理技术在VMI中也起着越来越大的重要性。供应链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结构,被供应方在另一层次上也是其客户的供应商,由于供应链关系的复杂性,供需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就变得十分重要。而且,供应链的多层次性可能会使需求信息扭曲,导致过量库存和生产能力的闲置,形成过高的生产和运输成本,增加客户的不满意程度。此外,在传统供应结构中,由于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缺乏信息交流,制造商一般根据对订单的预测来制定生产计划,造成对市场反应迟钝、产品生产过剩、库存过量和资金占用增加等状况。因此,这就需要有信息和管理技术的支持,以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这在VMI运行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VMI的支持技术主要包括:库存业务处理

系统、EDI/Internet、电子商务技术、ID代码/条码、扫描与识别技术等。

同时在实施VMI时还应注意的问题:(1)由于VMI是一种新的库存控制方法,处于供应链下游的企业的仓储人员要进行适应性的培训,以保证VMI的有效实施;(2)拟定存货品种和补充库存计划,确定适合VMI管理的存货品种;(3)拟定仓库的位置、仓储面积,保证产品的进出和不断增长的产品需求、供应商使用的交货工具等等;(4)供应商管理存货的管理能力、声誉、业务范围和过去的经验、财务状况、人力资源等需要达到的标准的确定;(5)供应商要满足所有参与者的送货时间、送货地点、保证存货安全等条件的确立;(6)信息系统和网络平台要满足供需双方的信息集成和共享的要求;(7)适用于评价VMI绩效的评估体系;(8)参与实施VMI的供应商资格认定标准、潜在的符合条件的供应商选择、供应商培训和退出计划;(9)退货条款的拟订,包括退货的提前期,退货的运费支付等;(10)例外条款的拟订,包括什么样的意外事件需要报告、报告的渠道、时间间隔等;(10)付款条款的拟订,包括付款方式、有关文件准备等;罚款条款的拟订等。

我们相信VMI运作是未来的趋势,并在整个供应链运作过程中起着重大作,一方面它优化了整体供应链资源,使一个公司的生产活动扩大到供应链关系的层次上,在链条中的各个相关部分都积极地参与到供应活动中来,每一部分的表现都影响到整体的运行结果、速度和效益,并形成有机整体,呈现利益依存的关系。另一方面,由于

VMI使各方都参与了信息共享,避免了不良周转和浪费。信息交换也提供了机会是供应链各方在同一基准下进行品等信息交换,从而消除了以往传统供应结构中采购方居于主导而牺牲供应商利益的情况。

供应商管理库存

供应商管理库存 一、概述 【什么是供应商管理库存】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简称VMI),指供应商等上游企业基于其下游客户的生产经营、库存信息,对下游客户的库存进行管理与控制。具体来说VMI是一种以用户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地改进的合作性策略。 这种库存管理策略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是一种新的、有代表性的库存管理思想。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特点】 合作性。VMI模式的成功实施,客观上需要供应链上各企业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密切合作。其中,信任是基础,合作是保证。 互利性。VMI追求双赢的实现,即VMI主要考虑的是如何降低双方的库存成本,而不是考虑如何就双方的成本负担进行分配的问题。 互动性。VMI要求企业在合作时采取积极响应的态度,以实现反应快速化,努力降低因信息不畅而引起的库存费用过高的状况。 协议性。VMI的实施,要求企业在观念上达到目标一致,并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具体的合作事项都通过框架协议明确规定,以提高操作的可行性。 【供应商管理库存实施概述】 供应商管理库存实施包括前期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估阶段。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前期准备阶段主要体现在战略层次上包括采取哪种供应商管理库存形式,选定某一个供应商作为自己实施的合作伙伴,制定相互之间的契约关系以及供应的目标。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实施阶段是最为重要和复杂的。它主要体现在战术层次上,包括适应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组织机构的变革,买方企业和自己的合作伙伴供应商共同组建一个工作团队,设立一些新的职能部门,以及整个供应商管理库存是如何具体运作的。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评估,根据双方企业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之前制定的目标,确定一些经济指标,对实施前后作一个对比,如果达到预期效果就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如果达不到就返回到供应商管理库存实施阶段,进行改进和完善,直至通过再进入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全面实施阶段。 二、实施 实施过程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估阶段,这里主要介绍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准备阶段】

(库存管理)供应商管理库存简介

供应商管理库存简介 对于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VMI),因为有最低与最高库存点,按时交货可通过相对库存水平来衡量。例如库存为零,风险很高;库存低于最低点,风险相当高;库存高于最高点,断货风险很小但过期库存风险升高。这样,统计上述各种情况可以衡量供应商的交货表现。根据未来物料需求和供应商的供货计划,可以预测库存点在未来的走势。 VMI管理模式是从QR(快速响应,Quick Response)和ECR (高效客户响应,Efficient Customer Response)基础上发展而来,其核心思想是供应商通过共享用户企业的当前库存和实际耗用数据,按照实际的消耗模型、消耗趋势和补货策略进行有实际根据的补货。由此,交易双方都变革了传统的独立预测模式,尽最大可能地减少由于独立预测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浪费,降低了供应链的总成本。 一、特点: 1.一方面信息共享,零售商帮助供应商更有效地做出计划,供应商从零售商处获得销售点数据并使用该数据来协调其生产、库存活动与及零售商的实际销售活动; 2.另一方面供应商完全管理和拥有库存,直到零售商将其售出为止,但是零售商对库存有看管义务,并对库存物品的损伤或损坏负责。实施VMI有很多优点。首先,供应商拥有库存,对于零售

商来说,可以省去多余的定货部门,使人工任务自动化,可以从过程中去除不必要的控制步骤,使库存成本更低,服务水平更高。其次,供应商拥有库存,供应商会对库存考虑更多,并尽可能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通过协调对多个零售生产与配送,进一步降低总成本。 3.供应商能按照销售时点的数据,对需求做出预测,能更准确地确定客货批量,减少预测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安全库存量,存储与供货成本更小,同时,供应商能更快响应用户需求,提高服务水平,使得用户的库存水平也降低。此外,实施VMI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信任问题。这种合作需要一定的信任,否则就会失败。零售商要信任供应商,不要干预供应商对发货的监控,供应商也要多做工作,使零售商相信他们不仅能管好自己的库存,也能管好零售商的库存。只有相互信任,通过交流和合作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 (2)技术问题。只有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才能保证数据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将销售点信息和配送信息分别传输给供应商和零售商,利用条码技术和扫描技术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并且库存与产品的控制和计划系统都必须是在线的,准确的。 (3)存货所有权问题。确定由谁来进行补充库存的决策以前,零售商收到货物时,所有权也同时转移了,现在变为寄售关系,供应商拥有库存直到货物被售出。同时,由于供应商管理责任增

四种供应链库存管理方式

四种供应链库存管理方式 供应链中的不同成员存在着不同的相互冲突的目标,当系统没有协调时,供应链各成员自身优化而行动,结果只是局部最优,这导致重复建立库存,无法达到供应链整体的最优。 为了实现全局最优,供应链成员应该认识到什么是对整个系统最优,为协调供应链各成员的行为,必须获得信息,而获得信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战略联盟。这种双赢的伙伴关系,为供应链的库存管理提供了突破传统的管理方法。下面介绍四种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 一、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简称VMI)系统,有时也称为“供应商补充库存系统”,是指供应商在用户的允许下,管理用户的库存,由供应商决定每一种产品的库存水平和维持这些库存水平的策略。 在采用VMI情况下,虽然零售商的商品库存决策主导权由供应商把握,但是,在店铺的空间安排,商品货架布置等店铺空间管理决策方面仍然由零售商主导。

VMI是建立在零售商与供应商伙伴关系基础上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库存是由库存拥有者管理”的模式,不仅可以降低供应链的库存水平,降低成本,还能为用户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加速资金和物资周转,使供需双方能共享利益,实现双赢。 VMI的特点是: 一方面信息共享,零售商帮助供应商更有效地做出计划,供应商从零售商处获得销售点数据并使用该数据来协调其生产、库存活动与及零售商的实际销售活动; 另一方面供应商完全管理和拥有库存,直到零售商将其售出为止,但是零售商对库存有看管义务,并对库存物品的损伤或损坏负责。实施VMI有很多优点。 首先,供应商拥有库,对于零售商来说,可以省去多余的定货部门,使人工任务自动化,可以从过程中去除不必要的控制步骤,使库存成本更低,服务水平更高其次,供应商拥有库存,供应商会对库存考虑更多,并尽可能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通过协调对多个零售生产与配送,进一步降低总成本。 此外,供应商能按照销售时点的数据,对需求做出预测,能更准确地确定客货批量,减少预测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安全库存量,命名存储与供货成本更小,同时,供应商能更快响应用户需求,提高服务水平,使得用户的库存水平也降低。

供应商管理库存

分三部分概述实施案例 1、概述 【什么是供应商管理库存】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简称VMI),指供应商等上游企业基于其下游客户的生产经营、库存信息,对下游客户的库存进行管理与控制。具体来说VMI是一种以用户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地改进的合作性策略。 这种库存管理策略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是一种新的、有代表性的库存管理思想。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特点】 合作性。VMI模式的成功实施,客观上需要供应链上各企业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密切合作。其中,信任是基础,合作是保证。 互利性。VMI追求双赢的实现,即VMI主要考虑的是如何降低双方的库存成本,而不是考虑如何就双方的成本负担进行分配的问题。 互动性。VMI要求企业在合作时采取积极响应的态度,以实现反应快速化,努力降低因信息不畅而引起的库存费用过高的状况。 协议性。VMI的实施,要求企业在观念上达到目标一致,并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具体的合作事项都通过框架协议明确规定,以提高操作的可行性。 【供应商管理库存实施概述】 供应商管理库存实施包括前期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估阶段。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前期准备阶段主要体现在战略层次上包括采取哪种供应商管理库存形式,选定某一个供应商作为自己实施的合作伙伴,制定相互之间的契约关系以及供应的目标。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实施阶段是最为重要和复杂的。它主要体现在战术层次上,包括适应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组织机构的变革,买方企业和自己的合作伙伴供应商共同组建一个工作团队,设立一些新的职能部门,以及整个供应商管理库存是如何具体运作的。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评估,根据双方企业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之前

供应商管理库存

家乐福:从VMI中受益无穷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近年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热点,但供应商管理库存也有一些局限性,怎样利用第三方物流平台改善供应商库存管理方法,从而降低供应商的成本和风险,提高供应商参与VMI的热情。供应链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进行优化,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降低供应链运行的总成本。 供应链库存管理的重要性 库存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库存能够改善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它使得下游用户能及时、按需地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当库存位置接近客户时,就可以满足客户较高的服务要求;库存还能够间接地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主要体现在库存可以使生产的批量更大、批次更少、运作水平更高,库存也有助于降低采购和运输成本,从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然而库存是一把双刃剑,库存成本占到物流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包括缺损、呆滞、存货资本占用导致的财务费用上升等,在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加速的环境下,过高的库存还会导致库存物资的贬值,企业经营风险增大。因此库存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供应链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进行优化,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降低供应链运行的总成本。 在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中,供应链上各成员的库存都是各自为政的,由于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企业诸如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等,都是各自管理自己的库存,都有自己的库存控制目标和相应的策略,而且相互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彼此独占库存信息,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需求信息的扭曲和时滞,而各节点企业又分别从自身角度进行预测,并通过增加库存来应付需求的不确定性。这样,上游供应商往往比下游供应商维持了更高的库存水平,这样“长鞭效应”也就产生了。很显然,这种现象将会给企业带来以下严重后果:产品的库存水平提高、服务水平下降、供应链的总成本过高,以及定制化程度低等,这必然降低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最终使每一个供应链成员蒙受损失。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利弊分析 利 VMI是一种很好的供应连库存管理策略,它能够突破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以系统的、集成的管理思想进行库存管理,使供应链系统能够获得同步化的运作。VMI改变了过去由下游用户进行采购决策的供应模式,而是由卖方直接决定对下游用户的配货,且卖方会给下游用户一个不缺货的承诺,其交换条件是下游用户必须随时为卖方提(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供终端信息。VMI的好处是:使下游用户省去了很多麻烦(频繁监督库存、订货,尤其是对那些库存品种有成千上万的零售商而言)及库存风险和损失,使卖方知道其产品的终端销售信息(跨过下游用户),利于准确地预测、计划,实现了JIT,可以减少“牛鞭效应。” VMI具有巨大的优势:在此模式运作中,最小化牛鞭效应,降低缺货情况的出现频率,库存运行成本费用下降,“双赢”是VMI的理论目标;供应商拥有控制零售商补货决策的自由,在采购和生产计划的制定上能够更加准确有效,而不只是不断的补充货源。该模式能够提供更精确的需求信息,以获得生产计划的更好合作,更有效地安全管理库存,改善服务水平,以及降低物流成本费用;零售商将库存控制及其他间接成本转移给供应商,通过VMI 的实施,基于考虑库存周转的更有效的库存管理,以及更多的确定性和零售商服务水平的提

供应商管理库存.docx

VMI的核心思想在于零售商放弃商品库存控制权,而由供应商掌握供应链上的商品库存动向, 即由供应商依据零售商提供的每日商品销售资料和库存情况来集中管理库存,替零售商下订单或连续补货,从而实现对顾客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 管理专家说,库存是万恶之首。库存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影响着企业的资金运转效率, 掩盖了企业的隐患。一旦库存水平下降,掩盖的问题开始显露,企业将陷入困境。究竟什么才是 合理的库存,怎样才能在较低库存的情况下保持企业的正常运作?VMI 给我们带来了答案。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er Managed Inventory,VMI)作为一种目前国际上前沿的供应链库存 管理模式对整个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影响。VMI帮助供应商等上游企业通过信息手段 掌握其下游客户的生产和库存信息,并对下游客户的库存调节做出快速反应,降低供需双方的库 存成本。目前许多跨国巨头和国内知名制造企业都在拥抱VMI ,并享受着由它带来的丰盛果实 —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库存成本,消灭库存冰山,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 消除“牛鞭效应”长期以来,供应链中的库存是各自为政的。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的 库存控制策略,都由各自管理自己的库存。由于各自的库存控制策略不同,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 了需求的扭曲现象,即所谓的需求放大现象,形成了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加重了供应商的供应和库存风险。 在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客户依次连接的供应链中,沿着供应链环节向上游 移动,随着需求不稳定性的增加,预测的准确度也逐渐降低,这是由零售商管理库存的方式所导 致的结果。其中补充订货的决策及相关信息管理由库存的使用者掌握,而库存的供应者只是被动 地接受信息,响应周期长、库存积压风险大,导致制造商和零售商库存增加。而如果由供应商管 理库存,将大大减少信息失真和库存积压,减少库存使用者的管理负担,降低总成本。 众所周知,库存与服务水平总是相互矛盾的。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就需要更多的缓冲库存以减 少缺货,提高准时交货率;而降低库存水平又会增加缺货的可能性,影响服务水平。早在20 世纪80 年代末,沃尔玛和宝洁就开始实施VMI ,但当时并未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随着产 品寿命周期缩短,需求不确定性的加大,顾客对服务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库存与服务水平的矛 盾更加突出。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共享能力增强,信息成本下降,VMI优越性也逐步显现。 关于 VMI 的定义,国外有学者认为: VMI 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 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 这样的目标框架被经常性的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 目前 VMI 主要应用于制造商与其分销商或代理商之间。制造商为了准确地掌握实际需求信 息,将分销商的库存纳入自己的管理范围,通过库存信息间接地了解需求信息。在 VMI 中,由制造商确定产品的销售价格,并根据库存信息决定分销商的订货点及订货量,以此为主要依据, 指导并安排自己的生产活动。 逼近零库存

关于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几点思考

[摘要]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竞争模式发生了变化,企业依托整个供应链条参与竞争,企业之间信息共享也成为可能。VMI 打破传统条块分割的库存管理模式,在一定的信息结构下以系统集成的思想进行库存管理,使供应链系统获得以合作为基础的同步运作,有助于避免“牛鞭效应”,降低库存。 [关键词] VMI 库存模式供应链管理实施步骤实施价值 在供应链管理的绩效指标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供应链的反应性,或者称为响应速度。在供应链的每个环节,如供应商的供应商、供应商、企业本身、客户、客户的客户,为了保证订单的及时交付和必要的客户服务水平,都需要保留有一定数量的库存。而传统供应链中从供应链下游到上游的需求逐级放大,即“牛鞭效应”势必导致供应链中各个环节库存的异常波动,这对供应链的效率和响应速度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解决此问题的各种方法中,VMI意味着供应链下游企业放弃库存管理权,而由供应链上游企业(即供应商)来管理该部分库存。 一、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概念及其内涵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也称之为寄销库存(Consignment Inventory),是一种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运作模式。与传统库存管理模式(Retailer ManagedInventory,RMI)完全相反,VMI 是以零售商和供应商各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对库存进行管理,并不断监督协议的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地改进的合作性策略。 其基本内涵是:用户(The Buyers)把库存决策权代理给供应商(The Suppliers),由供应商代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行使库存管理和订货决策的权利。一方面实现了由终端销售信息拉动的上下游信息共享,使得供应商在下游用户的协助下更有效地做计划,另一方面是寄售方式的运作,在一个合作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甚至拥有库存直到用户将其售出。 作为一种目前国际上前沿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VMI对整个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影响。VMI帮助供应商等上游企业通过信息手段掌握其下游客户的生产和库存信息,并对下游客户的库存调节做出快速反应,降低供需双方的库存成本。目前许多跨国巨头和国内知名制造企业都在拥抱VMI,并享受着由它带来的丰盛果实——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库存成本,消灭库存冰山,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像大型零售商如沃尔玛、家乐福是实施VMI的先驱,通讯IT行业的朗科、惠普、戴尔、诺基亚等都是成功实施VMI的典型。 二、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实施原则 VMI库存管理系统能够突破传统的条块分割的库存管理模式,以系统的、集成的管理思想进行库存管理,使供应链系统能够获得同步化的运作。因此,供应商管理库存依赖于供应商与销售商、顾客的良好合作,需要共同遵守以下原则: 1.合作性原则。在VMI实施过程中,实施各方都要有较好的合作精神,才能够相互保持较好的合作,而这种合作是建立在彼此的信任与信息的高度透明基础上的;同时,这种合作还需要在企业制度、企业合作协议中明确约定,以此规范(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和约束合作各方的行为。 2.互惠原则。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VMI追求的就是一种双赢甚至多赢的结果,它将同时给位于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和位于供应链下游的分销商带来利益。因此,供应商管理库存不是关于成本如何分配或谁来支付的问题,而是关于降低供应链总成本的问题,从而使合作各方都能够在成本降低的过程中得到实惠,特别是对于总部——分部型企业来说效果更明显。 3.目标一致性原则。VMI 实施各方都要明白各自的责任,如库存放在哪里,什么时候交货,什么时候付款,是否要支付管理费及支付多少费用等问题都要有约在先,并且体现在合作框架协议中,在观念上达成一致,实现共赢。 4.连续改进原则。VMI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各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模式比较

供应链管理(双语) 课程 论文(报告、案例分析) 院系物流学院 专业物流工程 班级物工(1) 学生姓名毕晓雨 学号1221220002 任课教师陆华 2016 年 1 月4 日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模式比较 摘要:库存管理是整个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供应链中的各种实体物质都有可能形成库存。对于我国的大部分制造业而言,生产过程存在零部件繁杂,体积较大等特点,库存费用往往占到了20%~40%甚至更多,库存常常是降低整个生产成本的关键点。库存管理策略就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 一、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1.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Supply Chain)是围绕其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链结构。供应链就像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生产企业构成树根;独家代理商则是主杆;分销商是树枝和树梢;满树的绿叶红花是最终用户;在根与主杆、枝与杆的一个个结点,蕴藏着一次次的流通,遍体相通的脉络便是信息管理系统。供应链的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整条供应链的基本流程 而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 2.供应链中的库存和库存管理 一个公司采用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的有三个: (1)提升客户的最大满意度(提高交货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2)降低公司的成本(降低库存,减少生产及分销的费用); (3)企业整体"流程品质"最优化(错误成本和异常事件的消除)。 其中的库存(Inventory)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现在和将来的耗用或者销售而储备的资源,包括原材料、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 3.库存的作用 简单的来说,库存使企业各个经济环节的独立运行成为可能。它把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各个部门环节连接起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具体在企业经营中可分为以下五个作用: (1)供应链中库存是因为供给和需求的不匹配。供给和需求的缓冲作用是通过调节库存储备来实现的,库存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不确定的顾客需求。 (2)平滑对生产能力的要求。 (3)缓解运营过程中不可预料的问题。 (4)利用数量折扣和订货周期,以此降低单位订购费用与生产准备费用。 (5)适当囤积,避免价格上涨。

VMI供应商管理库存介绍

供应商经管库存简介 对于供应商经管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VMI),因为有最低与最高库存点,按时交货可通过相对库存水平来衡量。例如库存为零,风险很高;库存低于最低点,风险相当高;库存高于最高点,断货风险很小但过期库存风险升高。这样,统计上述各种情况可以衡量供应商的交货表现。根据未来物料需求和供应商的供货计划,可以预测库存点在未来的走势。 VMI经管模式是从QR(快速响应,Quick Response)和ECR (高效客户响应,Efficient Customer Response)基础上发展而来,其核心思想是供应商通过共享用户企业的当前库存和实际耗用数据,按照实际的消耗模型、消耗趋势和补货策略进行有实际根据的补货。由此,交易双方都变革了传统的独立预测模式,尽最大可能地减少由于独立预测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浪费,降低了供应链的总成本。 一、特点:

1.一方面信息共享,零售商帮助供应商更有效地做出计划,供应商从零售商处获得销售点数据并使用该数据来协调其生产、库存活动与及零售商的实际销售活动; 2.另一方面供应商完全经管和拥有库存,直到零售商将其售出为止,但是零售商对库存有看管义务,并对库存物品的损伤或损坏负责。实施VMI有很多优点。首先,供应商拥有库存,对于零售商来说,可以省去多余的定货部门,使人工任务自动化,可以从过程中去除不必要的控制步骤,使库存成本更低,服务水平更高。其次,供应商拥有库存,供应商会对库存考虑更多,并尽可能进行更为有效的经管,通过协调对多个零售生产与配送,进一步降低总成本。 3.供应商能按照销售时点的数据,对需求做出预测,能更准确地确定客货批量,减少预测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安全库存量,存储与供货成本更小,同时,供应商能更快响应用户需求,提高服务水平,使得用户的库存水平也降低。此外,实施VMI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信任问题。这种合作需要一定的信任,否则就会失败。零售商要信任供应商,不要干预供应商对发货的监控,供应商也要多做工作,使零售商相信他们不仅能管好自己的库存,也能管好零售商的库存。只有相互信任,通过交流和合作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

浅谈供应商管理库存

一、VMI的概念及供应商的优势分析 1.VMI的概念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简称VMI,译为“供应商管理的库存”,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关于VMI的定义,国外有学者认为:”VMI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被经常性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实施VMI策略的关键措施时,主要体现了如下几个原则:合作性原则;互利互惠原则;互动性原则;目标一致性原则(协议性);连续改进原则。 2.供应商的优势分析 VMI实质上是一种寄售关系,在该商品被售出之前,供应商拥有该商品,供应商与零售商是一种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对零售商的好处是很明显的,即降低了其库存成本。同样对于供应商也是有益的,首先,供应商拥有库存,供应商会对库存考虑更多并尽可能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其次,由于供应商获得了供应链下游企业的必要经营数据,供应商可利用该信息进行需求预测,调节库存水平,从而消除预期以外的短期产品需求而导致的额外成本,然后供应商可以协调配送与生产,从而降低总成本。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说明供应商的得益:(1)大大地减少了需求预测的不确定性;(2)减少物流成本;(3)减少交货时间;(4)改 善服务水平;(5)降低运输成本。 总的来说,VMI是一种用户和供应商合作性的策略,以取得供应链上库存成本最低为目的。供应商与其采购商协定共同协议后,监督客户的库存情况和库存水平,并且还要承担起为用户补充库存的责任,通过使用高度自动化的电子信息系统来达到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的目的。 3.VMI实施步奏 VMI的实施从供应商的角度来看,主要实施步骤,如下

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

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 记得当初海尔提出“与用户零距离”,许多同行还以为是一个口号罢了,如今海尔通过贯彻VMI、保证销售终端有效补货,取得了事实在在的好处有目共睹。前一阶段,零售业的一位老朋友与我聊起大型超市物流配送管理中如何开展VMI,如何选择合适SKU着手工作,是大米、是针头线脑,还是从快速消费品中有EDI基础的商流“黄金”品项开始?想到这里有了主意,就从物流配送和供应链的关键技术——VMI与同仁展开交流吧!时下,供应链成为物流江湖上的又一个热门词汇。其实,除了概念之外,供应链管理更多的是规划和实施层面的运作技术。举个例子,遵循传统物流配送作业的游戏规则,供应商只能被动地想办法满足客户的具体要求,现代物流技术正在改变旧有模式,VMI是个典型。本文结合连续补货技术(CRP)说明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VMI)的关键成功因素和实施方法。同时,也探讨下列问题: 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对IT系统的功能要求; 供应商管理库存与协同商务软件标准功能的关系; 执行连续补货和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的好处与实施障碍。 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是ECR / QR / CPFR的起点 海尔、上海通用,以致于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实践证明,连续补货技术是实现有效用户响应战略(ECR)的优秀方法。该技术注重改善供应链上需求方和供应方的总体物流环节。 连续补货技术的实施目标:提高存货周转率/降低库存水平/减少断货机率/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提高仓库运做效率/促进商务合作伙伴合作 有效用户响应、快速响应、供应商管理库存和其他类似的方法从作业技术层面代表供应链管

理趋势,是CPFR的技术实现手段。结合国情,供应商管理库存被视为实现协同运做的必经之路,或者说是实施过程的一部分。其范围没有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策略那么广,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本身就是一种控制供应链的有效方法。 图1 有效用户响应(ECR)策略实施模型 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的本质和目标 实施连续补货策略过程中,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被广泛应用。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不同于常规物流方式:不是买方,而是由供应方管理买方的库存——分供方决定什么时间补货和补多少货,这是一种降低物流成本和压缩库存的供应链管理技术。针对不同的商品,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关注以最有效率的方法补货,不采用常规的手工商品订购单据作业。取而代之的是,利用数据库和信息处理技术,保证实时监测商品库存水平、预测商品流量,从而有效确定什么时间补货以及补多少,从而避免断货。 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出现在20年前。当时,像沃尔玛这样的商业企业首先推行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服装行业开始推广该项技术的时间也比较早。我们知道,制造业的物流差异性比较大,持批评态度的也是他们。目前,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在汽车和造纸企业应用也比较广。 VMI的目标是:提高商品库存可得性/提高销售额/提升用户服务水平/增加毛利/从供应链总

关于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几点思考.docx

感谢你的观看 [摘要]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竞争模式发生了变化,企业依托整个供应链条参与竞争,企业之间信息共享也成为可能。VMI 打破传统条块分割的库存管理模式,在一定的信息结构下以系统集成的思想进行库存管理,使供应链系统获得以合作为基础的同步运作,有助于避免“牛鞭效应”,降低库存。 [关键词] VMI 库存模式供应链管理实施步骤实施价值 在供应链管理的绩效指标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供应链的反应性,或者称为响应速度。在供应链的每个环节,如供应商的供应商、供应商、企业本身、客户、客户的客户,为了保证订单的及时交付和必要的客户服务水平,都需要保留有一定数量的库存。而传统供应链中从供应链下游到上游的需求逐级放大,即“牛鞭效应”势必导致供应链中各个环节库存的异常波动,这对供应链的效率和响应速度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解决此问题的各种方法中,VMI意味着供应链下游企业放弃库存管理权,而由供应链上游企业(即供应商)来管理该部分库存。 一、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概念及其内涵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也称之为寄销库存(Consignment Inventory),是一种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运作模式。与传统库存管理模式(Retailer ManagedInventory,RMI)完全相反,VMI 是以零售商和供应商各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对库存进行管理,并不断监督协议的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地改进的合作性策略。 其基本内涵是:用户(The Buyers)把库存决策权代理给供应商(The Suppliers),由供应商代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行使库存管理和订货决策的权利。一方面实现了由终端销售信息拉动的上下游信息共享,使得供应商在下游用户的协助下更有效地做计划,另一方面是寄售方式的运作,在一个合作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甚至拥有库存直到用户将其售出。 作为一种目前国际上前沿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VMI对整个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影响。VMI帮助供应商等上游企业通过信息手段掌握其下游客户的生产和库存信息,并对下游客户的库存调节做出快速反应,降低供需双方的库存成本。目前许多跨国巨头和国内知名制造企业都在拥抱VMI,并享受着由它带来的丰盛果实——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库存成本,消灭库存冰山,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像大型零售商如沃尔玛、家乐福是实施VMI的先驱,通讯IT行业的朗科、惠普、戴尔、诺基亚等都是成功实施VMI的典型。 二、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实施原则 VMI库存管理系统能够突破传统的条块分割的库存管理模式,以系统的、集成的管理思想进行库存管理,使供应链系统能够获得同步化的运作。因此,供应商管理库存依赖于供应商与销售商、顾客的良好合作,需要共同遵守以下原则: 1.合作性原则。在VMI实施过程中,实施各方都要有较好的合作精神,才能 够相互保持较好的合作,而这种合作是建立在彼此的信任与信息的高度透明基础感谢你的观看

供应商管理库存概念.docx

谢谢观赏 VMI 所谓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是一种以用户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地改进的合作性策略。 这种库存管理策略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是一种新的、有代表性的库存管理思想。 目前VMI在分销链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便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VMI运作方式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就是供应链管理的这种理念要求的产物。它要求供应商对下游企业库存策略、订货策略以及配送策略进行计划和管理。所以,不同环境下采用什么模式运作VMI就成了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推动VMI运行的先决条件 企业在实施VMI前,应该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条件加以分析与比较。 主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即是否为“核心企业”或者是否为供应链中至关重要的企业。它要求实施企业必须具备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和专门的用户管理职能部门,用以处理供应商与用户之间的订货业务、供应商对用户的库存控制等其他业务;必须有强大的实力推动VMI,使供应链中的企业都按照它的要求来实行补货、配送、共享信息等目标框架协议。 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位置。VMI一般适合于零售业与制造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沃尔玛和戴尔集团。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都很接近最终消费者,即处在供应链的末端。其中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VMI可以消除“牛鞭效应”的影响。 信誉良好的合作伙伴。VMI在实施过程中要求零售商(在制造业为生产商)提供销售数据,而供应商要按时准确的将货物送到客户指定的地方,这一点生产商的要求尤其高。 VMI系统的供应链结构 由于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形态也有所不同,一般按核心企业的位置不同分为两类,A.供应链下游为核心企业;B.供应链上游为核心企业。 由于核心企业在VMI系统中的位置不同,导致核心企业与其合作伙伴的合作方式不同,比如核心企业在上游时它们一般选择自营物流,而在下游时可以选择自营物流,也可以选择外包物流。这会导致VMI运行结构的变化。下面将分别针对A、B两种情况提出相应的运行模式。 VMI的运行模式 如前所述,在VMI系统中,核心企业即可以在供应链的上游,也可以在供应链的下游,而当在下游时它又即可以是供应链的中间环节,也可以在供应链的末端。显然,不同情况下,VMI的运作模式都是不相同的,主要有三种情况:供应商-制造商(核),供应商-零售商(核),核心企业(一般为制造商)-分销商(或零售商)。这里主要讨论前两种运作模式,后一种模式只在前两种模式下做出一些补充。 谢谢观赏

供应商管理库存(1)

供应商管理库存(1)

商業快速回應輔導案例 供應商管理庫存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主辦單位:經濟部商業司 執行單位: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六月三十日 著作權1999年6月 經濟部商業司 版權所有。此資料之任何部份未經資策會書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或傳閱,或儲存於資料庫及資訊檢索系統。當適當提及資料來源時,始可以轉印此份刊物的內容。

致謝 感謝以下單位的協助,使得本計畫得以順利進行: QR/ECR推動委員會 劉坤堂經濟部商業司 召集人 張景涵大全彩藝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副召集人 張宏豪富群超商股份有限公司 副召集人 陳立武僑聚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沙福瑞﹝Clive Saffery﹞台灣太古可口可樂股份有限公司蕭國卿寶龍洋行股份有限公司 莊金龍遠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許清圳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 孟瑞爾﹝Mario Montuori﹞嬌生股份有限公司 本島博﹝Hiroshi Motojima﹞花王(台灣)股份有限公司李玉鼎金車股份有限公司 畢得瑞﹝John P. Bilbery﹞寶僑家品股份有限公司 陳景星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賴南貝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

張欽楷德記洋行股份有限公司 柏亞倫﹝Alan J. Brown﹞聯合利華股份有限公司 麥誼﹝Ian Macdonald﹞台灣屈臣氏百佳股份有限公司黃光弘味全股份有限公司 米思霖﹝Steve Rice﹞惠康股份有限公司

計畫統籌 蕭美麗資訊工業策進會系統工程處 郭代華 翟志剛 計畫顧問 卓家茗庫寶企業管理顧問公司 梁皚亭 黃耀弘 裴之慧 顧其瑩 特別感謝所有參與計畫的各企業,使我們得以為台灣的消費品產業完成QR/ECR先導計畫。

供应商管理库存简介

供应商管理库存简介 关于供应商治理库存 (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VMI ),因为有最低与最高库存点,按时交货可通过相对库存水平来衡量。例如库存为零,风险专门高;库存低于最低点,风险相当高;库存高于最高点,断货风险专门小但过期库存风险升高。如此,统计上述各种情形能够衡量供应商的交货表现。按照以后物料需求和供应商的供货打算,能够推测库存点在以后的走势。 VMI治理模式是从QR (快速响应,Quick Response和ECR (高效客户响应,Efficient Customer Response基础上进展而来,其核心思想是供应商通过共享用户企业的当前库存和实际耗用数据,按照实际的消耗模型、消耗趋势和补货策略进行有实际按照的补货。由此,交易双方都变革了传统的独立推测模式,尽最大可能地减少由于独立推测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白费,降低了供应链的总成本。 一、特点: 1.一方面信息共享,零售商关心供应商更有效地做出打算,供应商从零售商处获得销售点数据并使用该数据来和谐其生产、库存活动与及零售商的实际销售活动; 2.另一方面供应商完全治理和拥有库存,直到零售商将其售出为止,然而零售商对库存有看管义务,并对库存物品的损害或损坏负责。实施VMI 有专门多优点。第一,供应商拥有库存,关于零售商来讲,能够省去余外的定货部门,使人工任务自动化,能够从过程中去除不必要的操纵步骤,使库存成本更低,服务水平更高。其次,供应商拥有库存,供应商会对库存考虑更多,并尽可能进行更为有效的治理,通过和谐对多个零售生产与配送,进一步降低总成本。 3.供应商能按照销售时点的数据,对需求做出推测,能更准确地确定客货批量,减少推测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安全库存量,储备与供货成本更小,同时,供应商能更快响应用户需求,提升服务水平,使得用户的库存水平也降低。此外,实施VMI 应注意以下几个咨询题: (1)信任咨询题。这种合作需要一定的信任,否则就会失败。零售

供应商管理库存概念

VMI 所谓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是一种以用户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地改进的合作性策略。 这种库存管理策略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是一种新的、有代表性的库存管理思想。目前VMI在分销链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便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VMI运作方式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就是供应链管理的这种理念要求的产物。它要求供应商对下游企业库存策略、订货策略以及配送策略进行计划和管理。所以,不同环境下采用什么模式运作VMI就成了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推动VMI运行的先决条件 企业在实施VMI前,应该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条件加以分析与比较。主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即是否为“核心企业”或者是否为供应链中至关重要的企业。它要求实施企业必须具备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和专门的用户管理职能部门,用以处理供应商与用户之间的订货业务、供应商对用户的库存控制等其他业务;必须有强大的实力推动VMI,使供应链中的企业都按照它的要求来实行补货、配送、共享信息等目标框架协议。 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位置。VMI一般适合于零售业与制造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沃尔玛和戴尔集团。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都很接近最终消费者,即处在供应链的末端。其中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VMI可以消除“牛鞭效应”的影响。 信誉良好的合作伙伴。VMI在实施过程中要求零售商(在制造业为生产商)提供销售数据,而供应商要按时准确的将货物送到客户指定的地方,这一点生产商的要求尤其高。 VMI系统的供应链结构 由于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形态也有所不同,一般按核心企业的位置不同分为两类,A.供应链下游为核心企业;B.供应链上游为核心企业。 由于核心企业在VMI系统中的位置不同,导致核心企业与其合作伙伴的合作方式不同,比如核心企业在上游时它们一般选择自营物流,而在下游时可以选择自营物流,也可以选择外包物流。这会导致VMI运行结构的变化。下面将分别针对A、B两种情况提出相应的运行模式。 VMI的运行模式 如前所述,在VMI系统中,核心企业即可以在供应链的上游,也可以在供应链的下游,而当在下游时它又即可以是供应链的中间环节,也可以在供应链的末端。显然,不同情况下,VMI 的运作模式都是不相同的,主要有三种情况:供应商-制造商(核),供应商-零售商(核),核心企业(一般为制造商)-分销商(或零售商)。这里主要讨论前两种运作模式,后一种模式只在前两种模式下做出一些补充。 供应商——制造商VMI运作模式 在这种运作模式中,除了要为核心企业以外,一般还有如下特点。 生产规模比较大,制造商的生产一般比较稳定,即每天对零配件或原材料的需求量变化不是很大;要求供应商每次供货数量比较小,一般满足1天的零配件,有的甚至是几个小时;供货频率要求较高,有时甚至要求一天两到三次的供货频率;为了保持连续的生产,一般不允许发生缺货现象,即服务水平要求达到99%以上。 由于这种模式中的制造商必定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的供应商为其供应零配件或原材料。如果让每一个供应商都要在制造商的附近建立仓库的话,显然是不经济的。因此,可以制造商的附近建立一个VMI HUB,如图1、2所示。加入VMI HUB具有以下效果:

供应商管理库存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简称VMI)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简称VMI),供应商等上游企业基于其下游客户的生产经营、库存信息,对下游客户的库存进行管理与控制。 [编辑本段]【什么是供应商管理库存】 VMI全称Vendor Managed Inventory,即供应商管理库存。它是一种在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运作模式,本质上,它是将多级供应链问题变成单级库存管理问题,相对于按照传统用户发出订单进行补货的传统做法。VMI是以实际或预测的消费需求和库存量,作为市场需求预测和库存补货的解决方法,即由销售资料得到消费需求信息,供货商可以更有效的计划、更快速的反应市场变化和消费需求。 供应商管理库存实施概述 近年来,为了降低库存成本,整合供应链资源,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一种新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特别是在零售行业中,零售商长期以来饱受“长鞭效应”的苦恼,长期以来销售某种产品,为了保证产品销售的连续性,零售商一直独自管理产品库存,单独承担库存成本,而产品一直由几家供应商负责供应,为了保证自己在市场营销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和加强企业间合作程度,同时降低成本,抑制“长鞭效应”,重新整合企业资源,零售商决定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的供应链战略来进行企业之间的联盟。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前期准备阶段主要体现在战略层次上包括采取哪种供应商管理库存形式,选定某一个供应商作为自己实施的合作伙伴,制定相互之间的契约关系以及供应的目标。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实施阶段是最为重要和复杂的。它主要体现在战术层次上,包括适应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组织机构的变革,买方企业和自己的合作伙伴供应商共同组建一个工作团队,设立一些新的职能部门,以及整个供应商管理库存是如何具体运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