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 天津教研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
铃铛阁外国语中学张素梅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更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提问,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以求最后弄懂。质疑是经过较充分的分析后提出的疑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进行释疑是思维的批判性高的重要表现。质疑不仅是思维的开始,正确的质疑往往还是成功的开始,纵观物理学史,每一个阶段的进展几乎都是从质疑开始的,例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对此提出质疑,指出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时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后经牛顿进一步研究,总结出了牛顿运动定律,从而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又如当爱因斯坦看到洛仑兹等人依据牛顿的时空观研究电动力学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后,对牛顿的时空观大胆质疑并提出了相对论时空观,从而建立了狭义相对论。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质疑能力是多么重要,难怪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海森堡也曾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由此可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质疑的一些常用方法,创设良好的质疑情景,促使学生正确地质疑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质疑环境,逐步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质疑,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重在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能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讲课时教师不能把所有的内容都平铺直叙地拿出来直接表露给学生,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可供学生产生质疑的问题和思考的时间。
2、教师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课本上的物理规律、概念大胆质疑,并设法获得科学的结论。对于学生大胆的猜测和疑问要积极充分地给予肯定,即使有些质疑是错误的,我们也要好好珍惜,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决不可嘲讽打击。对一些本质矛盾隐蔽得较深的问题,教师可精心设计质疑的情境,让矛盾暴露地明显一些,促使学生质疑。
3、教师要从素质教育的根本点出发来对待学生提出的疑问范围,对于超出“中考纲要”的内容也要尽力予以解答,对于一部分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相差较大的问题,可以告诉学生我们现有的知识水平还不够,等将来再解决。
4、要大力提倡学生争辩,通过争辩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质疑的敏捷性、灵活性。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就是海森堡与爱因斯坦等人长期激烈的争论后在海森堡的脑海中骤然出现的。长期引导学生进行争辩、互相质疑无疑会大大提高学生质疑的动机和能力水平。
二、如何进行质疑是有一定的方法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地教给学生这些基本方法,学生才能尽快地提高其质疑能力。下面就介绍一些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常用的质疑方法。
1、联系实际引发质疑
联系实际引发质疑就是通过分析、比较某种观点看法和已知事实现象或新的实验事实是否矛盾,从而提出质疑。例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落得快,伽利略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因此提出了质疑。
2、追因求果进行质疑
我们要教育学生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脑海中要经常出现“为什么”三个字,要经常追问物理概念为什么要这样定义?物理规律是如何得来的?实验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做物理习题做错时更要问一下为什么会做错?原因是什么?发现某物理现象也要经常问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例如为什么眼睛会看见东西?雨后的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机油落在水面后为什么会出现五颜六色的斑纹?原子弹、氢弹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威力……”坚持不懈地寻根问底常常会引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或能加深对它们的理解,有时可能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观察到阴极射线管附近的荧光屏上出现了几点荧光,由于伦琴治学严谨,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所以他经过研究后发现,这原来是阴极射线打到固体上产生的一种新的射线引起的。伦琴把它起名为X射线,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种射线叫伦琴射线。而在此之前美国物理学家古德斯比德和英国的克鲁克斯都曾发现过类似的现象,但由于他们没有寻根问底,导致一项重大的发现从手中溜走了。
3、逆向思考提出质疑
这是与通常的思维程序相反的一种思考方式,它是通过从相反的方向展开思维,提出问题的一种质疑方法。例如法拉第根据电产生磁的现象,逆向思考提出了质疑:磁能否产生电?并通过10年艰辛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提供了一把金钥匙。这种质疑方法,往往给人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4.激趣设疑,诱发思维
创新与兴趣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一个人对某方面的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他就不会有创新的欲望。兴趣越大,创新能力就越能够发挥出来。
如讲参照物前可以这样引出课题:“在一个黑夜里,小明和小亮在元路灯的长直公路上做了一个实验,小明在离小亮数百米处把信号灯打亮并高高举起,要小亮判断:他是站着不动还是正在行走?是迎小亮而来还是离小亮而去?小亮虽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却总是搞不清是什么结果”.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感到新奇而难以理解,从而诱发他们的思维。
5.层层设疑,训练思维
设计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一问套一问,相互串联。这样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促使他们立即进
入思维状态。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先问:“任何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如果不受力会怎么样?”在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情况下,再进行小车从斜面上下滑的演示实验,在实验中继续设疑:“如果木板表面比较光滑,小车如何运动?……假若木板绝对光滑,小车又会怎样运动?…学生在阶梯式的设疑启发下,深入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随后教师话锋一转,提出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出的?从而引导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导出的抽象过程。通过层层设疑,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表层逐渐转入深层,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6.想象设疑,发散思维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目前先进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爱因斯但说:“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为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设置疑问,训练发散思维。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以假设、猜想、设计实验为最优选择,可以假设没有摩擦、人变成强磁体、地球突然作自由落体运动、重力消失……让学生充分想象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情景?让学生想得开心,开心地想。也可以模拟理想实验,假设理想模型、理想情境、理想作用、理想体系。还可以在训练中进行模型假设、过程假设、状态假设、结论假设、化复杂为简洁、变抽象为具体、转深奥为浅显。让学生猜想在实验中增加一些条件会出现什么现象,减少一些条件又会有什么结果。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做探索性实验、多设计小实验等等。
7、营造和谐气氛,激发学生质疑
“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家的最重要的素质。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所以教师要有高度容忍精神,尊重学生提出古怪问题,别出心裁的念头,不反对猜测,不讥笑课堂中说错的学生,可以通过说“你再好好想一想”、“再听听别的同学的意见”、“很多同学还未想到这一点呢!”等来引导学生自悟或避免尴尬,从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任何时候都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对权威性的说法提出质疑。在平时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把能否找出问题当作检查学生是否对新课进行预习的标准。对学生在课外预习中所提出的问题,先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互相解答,对解答不了的问题由小组长写在纸条上,在课上进行集中解答。课上通过对课前预习提出的共性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比较,鉴别,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找出错误原因,得出正确答案,让学生全程参与释疑、解疑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在“质疑-释疑-再质疑”的过程中不但学习了知识,而且掌握了学习方法。
8、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质疑
学生的质疑能力并不就是指多问几个简单的“为什么”,而应从针对性、主动性、独立性、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