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写作《论证要合理》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证要合理》教案

写作背景:

本单元作文训练的主题是“论证要合理”,这是在本册进行的第三次针对议论文的系统训练。前面两次分别集中讲解了论点和论据,因此安排本次关于论证的集中讲解是十分必要的。九年级的学生是愿意接触社会、洞察社会、评论社会的,教师应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发挥这一优势,鼓励其大胆发表见解,大胆质疑,表露自己的真实看法,梳理出合适的作文思路。

学情分析:

这一单元是升入九年级后的第二个议论文单元,在八年级时只写过一篇议论文,对于议论文的写作会有一定难度,尤其让学生写作驳论文,更比较难以适应,所以在这里应允许学生写作立论文。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相对薄弱,需要较长时间的构思、行文和修改,还需要在课下搜集相关的论据等,所以没有必要要求在课上限时作文,留给学生一定的课下完成的时间即可。

教学目标:

1. 论点要正确、鲜明。

2. 论据要真实、充分,有较强的说服力。

3. 论证必须符合逻辑规律。

4. 写驳论性质的文章要做到对准靶子、抓住要害、注意分寸。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1.论证必须符合逻辑规律。

2.写驳论性质的文章要做到对准靶子、抓住要害、注意分寸。

突破方法:方法引领,例文推理。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每一个文题的写作思路,然后借助例文指导学生如何做到论证合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例文引领法。借助例文,指导学生做到如何合理论证。

学法:讨论法。利用学习小组的形式,引导学生讨论论证思路。在“写作形成”阶段,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以不断完善写作提纲,理顺自己的写作思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两篇例文及含有方法指导、例文展示、总结提升等内容的课件。

学生:课前搜集几篇优秀的议论文,阅读后自主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预习课本内容,了解本堂课要学的知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探究新课

教学过程:

例文参考:

知足者常乐

平生修得随缘性,粗茶淡饭也知足。

——题记桌上放着半杯水,悲观的人会抱怨它的不足;乐观的人则会庆幸还有半杯水,因而后者得到了满足。

同样的半杯水,得到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慨。这告诉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抱定一颗平常心,学会用感恩的心来感谢生活,感谢命运。等我们懂得了知足,生活便少了几分抱怨,多了一些光明。①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是发人深省的。一个人如果痴心妄想,那他贪婪的心就永远不会满足,甚至可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②

嫦娥抛弃夫君,偷食仙丹,妄图成仙,换来的却是广寒宫的无限冷清与寂寥;和珅位高权重仍不知满足,留下了千古骂名。而庄子、陶潜等隐士淡泊名利,逍遥世外,却成就了千古流芳的美谈。③

世事就是这样的辩证,老天让坏人享尽安乐,但最终以严厉的惩罚为代价;老天给予好人平安与幸福,却让好人历经磨难。这是公平的,所以不要怨天尤人。

人生就这样,没有绝对令你满意的事,关键在于你是否得到满足,能够乐观地对待生活。

不过知足并非一味地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而是一种适可而止的生活态度。如错把知足当作安于现状,裹足不前,那你只会成为井底之蛙。

知足就是父母买给你玩具模片而你能自己拼好,知足就是朋友送你卡片而你不挑三拣四,知足就是珍惜一切来之不易的东西,包括生命。④知足了菜根嚼着也香,知足了心里永远有着温暖的阳光。

知足就要避免心理失衡。人们在给予的同时往往期待着、索要着,他们付出了就一定要求有回报,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那是因为他们把得失看得太重、不易满足,当然往往会大失所望了。

请记住:学会知足,才能心底敞亮,省却烦恼;学会知足,才能更好地体会人生风雨兼程的艰辛和幸福;也只有人人懂得知足,我们的社会大家庭才能和谐、平静、适意而真诚。因为知足常乐啊!⑤

句段赏析:

①用“半杯水”的故事引出论题,引出知足者的光明心态。

②引用名言作为道理论据。

③从正反两方面列举了事例进行对比论证,更有说服力。

④结合生活中的现象,例举知足的表现,排比句式,一气呵成。

⑤以告诫的形式、以排比句式的形式结尾,收束有力,照应开头。

总评:本文是一篇结构完整、论证有力的议论文。题目就摆明了观点,以题记的形式开篇,新颖贴题;然后以“半杯水”的故事引出论题,接着引用孟子的话,列举嫦娥、和珅、庄子、陶潜的事例进行论述、分析,并且辩证地分析了知足者的心理状态,使“常乐”的内涵更为丰富。

学习资料链接:

素材一:

(材料)“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

(分析)这都是幼时曾经贫困而后来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

【审题立意】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素材二:

(材料)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终有马陵道之胜。

(分析)同是孙膑,为何遭遇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试想孙膑在这么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可说计出即行,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审题立意】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素材三:

不肯放弃的林肯

坚持到底的最佳实例可能就是亚伯拉罕·林肯。如果你想知道有谁从未放弃,那就不必再寻寻觅觅了!

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好多次,他本可以放弃,但他并没有如此,也正因为他没有放弃,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以下是林肯进驻白宫前的简历:1816年,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

须工作以抚养他们;1818年,母亲去世;1831年,经商失败;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1832年,工作也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进不去;1833年,向朋友借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来他花了十六年,才把债还清;1834年,再次竞选州议员,赢了;1835年,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却死了,因此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