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15(酸碱性)

合集下载

土壤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土壤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1.土壤的概念及其组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

2.土壤肥力是反映土壤肥沃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衡量土壤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的能力。

3.土壤腐殖质是土壤中有机物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有着特殊化学和生物本性的、构造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土壤有机质存在的主要形态。

4.硝化作用:氨基酸脱下的氨,在有氧的条件下,经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作用转化为硝酸的过程。

5.土壤容量是指在作物不致受害或过量积累污染物的前提下,土壤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6.最小养分定律: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高低受最小的养分所限制,当一种必须的养分缺乏或不足,其他养分含量虽多,作物也不能正常生长。

是指植物的生长受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支配的定律。

7.离子的被动吸收:是一种顺电化学势梯度的吸收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主动吸收:逆电化学势梯度且消耗能量的吸收过程,有选择性。

8.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即CEC是指土壤胶体所能吸附各种阳离子的总量,其数值以每千克土壤中含有各种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来表示,即mol/kg。

9.植物营养临界期: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某种养分的需要虽然绝对数量不一定很多;但很迫切的时期,如供应量不能满足植物的要求,会使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以后很难弥补损失。

10.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是指某种养分能发挥其最大增产效能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作物对某种养分的需要量和吸收量都是最多的,这时期也是作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11.复混肥料:指复合肥料和混合肥料的统称。

指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两种和两种以上养分标明量的肥料。

可以通过化学合成和混配制成,包括二元型(如NP NK PK)和三元型(NPK。

12.土壤酸碱度:土壤溶液的反应。

【土壤学】 第8章 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精】

【土壤学】 第8章 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精】

二、土壤碱度
碱性反应是土壤溶液OH-超过H+时反映出来,pH越高,碱性越强。
1、土壤总碱度
液相指标
石灰性土壤:具有石灰性反应的土壤。稀HCl检验。 2、土壤碱化度(钠饱和度) 固相指标
交换性钠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即钠饱和度。ESP 胶粒– Na + HOH =胶粒– H + NaOH 2 NaOH + H2CO3 = Na2CO3 + H2O 或 NaOH +CO2= Na2HCO3
石灰需要量 = 土壤体积 x 容重 x CEC x(1 -盐基饱和度) 石灰常数:石灰需用量理论值要乘以一经验常数,得出实际需用量。
石灰石粉: 1.3; 生石灰: 0.5
3、 改良土壤碱性
➢ 施用有机肥:CO2,有机酸 ➢ S及含S化合物 ➢ 生理酸性肥料 ➢ 石膏,硅酸钙,以钙换钠
第二节 土壤氧化还原性
3、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植物生长对土壤反应的要求 一般pH 6.5左右,各种养分有效性较高,大多数作物比较适宜。
五、土壤酸碱性的调节
1、土壤酸度的调节
1)施用石灰,调节土壤酸度,防Al, Mn危害
2)中和潜性酸 3)增加Ca,改良土壤结构 2、酸性土壤石灰需要量
方法
✓中和交换性酸或水解性酸 ✓依CEC和盐基饱和度计算
二、土壤氧化还原状况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1、指示土壤通气和排水情况
旱地一般 300-600; 若低于200,排水不良; 水田一般低于200-300,适宜180—200,若低于100,强还原,长期 -1 80以下,水稻死亡。
2、土壤养分形态和供应情况 高价—低价
3、 强还原状况下有毒物质产生和积累 有机酸, Fe2+ Mn2+ H2S CH4 H2

土壤学_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土壤学_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土壤学_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土壤酸碱性不会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参考答案:错误2.土壤孔隙按当量孔径可分为、毛管孔隙、通气孔隙三大类。

参考答案:非活性孔隙3.林业工作者常用_____________来初步判断土壤的酸碱性。

参考答案:指示植物4.植物施肥时,粘重土壤施肥量可适当一些,次数少一些。

而离子代换力低的沙性土,施肥量要适当少一些,次数可相应多一些。

参考答案:多5.土壤热扩散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热容量的增大而减小。

参考答案:正确6.土壤胶体上某交换性离子的饱和度越高,其有效性也越高。

参考答案:正确7.秸秆还田时,配施适量的氮肥可促进有机物质的转化过程。

参考答案:正确8.腐殖质占土壤有机质的绝大部分。

参考答案:正确9.膜状水对植物而言,是部分有效水。

()参考答案:正确10.沙壤土的萎蔫系数高于黏土。

()参考答案:错误11.影响土壤缓冲能力的因素有:参考答案:土壤质地_土壤有机质_土壤胶体的类型和数量12.太阳辐射是土壤热量的全部来源。

参考答案:错误13.氧化还原电位随pH的升高而下降。

参考答案:错误14.团粒状结构体的数量和质量可反映土壤肥力水平。

参考答案:正确15.一天之内,土壤上下各层的温度变化率是相同的。

参考答案:错误16.干湿交替导致粘粒胀缩运动,有利于钾和铵离子的固定。

冻融交替可破坏粘粒表面的晶格,有利于固定态钾和铵的释放。

参考答案:正确17.离子交换能力是指一种阳离子将他种阳离子从土壤胶粒表面代换下来的能力,下列交换能力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Al3+>Mg2+>Na+18.土壤的通气状况决定于()。

参考答案:非毛管孔隙的多少19.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分为和纬度地带性。

参考答案:经度地带性20.在土壤pH为8时,元素磷的有效性较低。

参考答案:正确21.土壤胶体上的吸附态氢离子和铝离子不显示酸性。

参考答案:正确22.最大分子持水量包括吸湿水和水。

第四章 土壤的酸碱性反应

第四章 土壤的酸碱性反应

3、CO2 CO2溶于水后形成碳酸,可以使其悬液的pH 降低,降低的程度随土壤pH的减低而减小,对碱 性土壤的pH影响可能大些。因此,测土壤的pH
时,应驱出水中的CO2。
测定pH还有其他一些问题,如土壤磨碎的
程度,玻璃电极与土壤充分接触与否,土壤的
缓冲性能,悬液效应等等。
第二节 土壤碱度(alkalinity)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大超过至是地下水中的可溶盐,如
Ca2+、Mg2+、Kg+、Na+移入上部土层,这些盐
类大都是碳酸盐和重碳酸盐,通过水解作用产生 OH-,这是碱性土壤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2CaCO3+ 2H2O = Ca(HCO3)2+ Ca(OH)2 Ca(HCO3)2+ H2O = H2CO3 + Ca(OH)2 Ca(OH)2 = Ca2+ + 2OH-
(二) 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
1、水土比例
土壤水分含量影响各种离子在土壤固相和液
相之间的分配,也影响CaCO3等盐类的溶解和解
离,因而影响土壤的pH值。
对于主要带负电荷的温带土壤来说,土壤溶 液变稀薄时,胶体上吸附的金属离子易解离,与 溶液中的氢离子交换,氢离子减少,pH变高。
水土比愈大,pH愈高。
(2)Na2S + CaCO3 — Na2CO3+CaS↓ ( 3 ) Na2CO3 + 2H2O — NaOH+H2CO3
三、衡量土壤碱度的指标
(一) 液相指标 土壤溶液之所以出现碱性反应,是由于溶 液中有弱酸强碱盐类,其中最重要的是碳酸根 和重碳酸根,因此,通常以碳酸根及重碳酸根 的含量,作为土壤碱度的液相指标。

土壤酸碱性

土壤酸碱性

(1) 交换性酸
当用中性盐溶液如lmolKCI或0.06molBaCl溶液(pH=7)浸 提土壤时,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铝离子与氢离子的大部分 均被浸提剂的阳离子交换而进入溶液,浸出液中的氢离子
及由铝离子水解产生的氢离子,用标准碱液滴定,根据消
耗的碱量换算为交换性氢与交换性铝的总量,即为交换性 酸量(包括活性酸),以厘摩尔(+)/千克为单位,它是土壤

Al(OH)3,在中性到碱性的介质中沉淀,而 CH3COOH的解离度极小而呈分子态,故反 应向右进行,直到被吸附的H+和A13+被 Na+完全交换,再以NaOH标准液滴定浸出 液,根据所消耗的NaOH的用量换算为土壤 酸量。
交换酸和水解酸的实质是不同的,水解酸的实际测定,因
用pH 8.3的CH3COONa,测出了因Na+交换出的氢离子和铝离子产

这是土壤产生缓冲作用的主要原因,它是通过胶 粒的阳离子交换作用来实现的。 当土壤溶液中H+增加时,胶体表面的交换性盐基 离子与溶液中的H+交换,使土壤溶液的H+的浓 度基本上无变化或变化很小。


(M代表盐基离子,主要是Ca2+、Mg2+、K+等)

又如土壤溶液中加入MOH、解离产生M+和OH-, 由于M+与胶体上交换性H+交换,H+转入溶 液中,立即同OH-生成极难解离的H2O,溶液 的PH值变化极微。


(三)生物因素
生物产生的CO2溶于水产生的H+对于土 壤酸化有重要作用。 另外植被不同,残体成分不同,影响土壤 酸碱性。 (四)施肥和灌溉的影响 如酸性肥(NH4)2SO4、 KCl长期使 用造成土壤酸化等。



4.土壤中铝的活化
土壤发生淋溶作用后,盐基离子减少,土壤胶 体的负电荷点便逐渐被H+所占据,土壤盐基 饱和度逐渐下降,氢饱和度逐渐提高,当土壤 胶体上交换性氢离子饱和度达到一定程度时, 晶架结构解体,八面体中解体,铝离子释放 出来成为活性铝,被胶体吸附称为潜性酸。

土壤学第八章 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过程

土壤学第八章 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过程

全文电子教材土壤与土壤资源学(上篇:土壤学)林学专业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过程第一节土壤酸碱性一、土壤酸度类型及来源1、活性酸由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引起的,常用pH值表示,即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土壤中的水分含有各种可溶的有机、无机成分,有离子态、分子态,还有胶体态的,因此土壤中的水实际上是一种极为稀薄的溶液。

盐碱土中土壤溶液的浓度比较高。

土壤酸碱性主要根据活性酸划分:pH在6.6~7.4之间为中性。

我国土壤pH一般在4-9之间,在地理分布上由南向北pH逐渐减小,大致以长江为界。

长江以南的土壤为酸性和强酸性,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少数为强碱性。

2、潜性酸土壤胶体上吸附的氢离子或铝离子,进入溶液后才会显示出酸性,称之为潜性酸,常用1000克烘干土中氢离子的厘摩尔数表示潜性酸可分为两类:(1)代换性酸:用过量中性盐(氯化钾、氯化钙等)溶液,与土壤胶体发生交换作用,土壤胶体表面的氢离子或铝离子被侵提剂的阳离子所交换,使溶液的酸性增加。

测定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即得交换性酸的数量。

(2)水解性酸:用过量强碱弱酸盐(CH3COONa)浸提土壤,胶体上的氢离子或铝离子释放到溶液中所表现出来的酸性。

CH3COONa水解产生NaOH,pH值可达8.5,Na+可以把绝大部分的代换性的氢离子和铝离子代换下来,从而形成醋酸,滴定溶液中醋酸的总量即得水解性酸度。

要改变土壤的酸性程度,就必须中和溶液中和胶体上的全部交换性氢离子和铝离子。

在酸性土壤改良时,可根据水解性酸来计算所要施用的石灰的量。

3、土壤酸的来源(1)土壤中H+的来源由 CO2引起(土壤空气、有机质分解、植物根系和微生物呼吸);土壤有机体的分解产生有机酸;硫化细菌和硝化细菌还可产生硫酸和硝酸;生理酸性肥料(硫酸铵、硫酸钾等)的施用。

(2)气候对土壤酸化的影响在多雨潮湿地带,盐基离子被淋失,溶液中的氢离子进入胶体取代盐基离子,导致氢离子积累在土壤胶体上。

土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土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土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精品资料分享《土壤学II》学习指导绪论一、填空——供大农学各专业用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教研室编二零一一年八月·WORD格式-精品资料分享1、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施肥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土壤圈处于、、、的中心部位,是它们相互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枢纽。

3、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指、、和。

4、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按有效性可分为、。

二、判断题1、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2、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3、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4、一般说来,砂性土壤的肥力比粘性土壤要高,所以农民比较喜欢砂性土壤。

5、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哪是自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

三、名词解释 1、土壤2、土壤肥力四、简答题1、土壤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的关系2、18世纪以来有哪些主要土壤学派?·WORD格式-精品资料分享五、论述题1、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那些重要作用?第一章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形成一、填空题1、地壳中化学元素含量最高的两种元素是和,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2、按照矿物的起源,矿物可分为、两大类。

3、岩石按形成原因分为、和三种类型。

4、按照二氧化硅的含量,岩浆岩可以分为、、、。

5、岩浆岩按成因和产状可分为、两类。

6、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按风化作用的因素和特点可分为、、三类。

7、化学风化作用包括四种作用,它们是、、、。

8、岩石风化的三个阶段是、、9、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因素是、、、和时间。

10、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至少有、和母质层三个层次。

11、岩浆岩一般具有构造、沉积岩一般具有构造、变质岩一·WORD格式-精品资料分享般具有构造。

二、判断题1、高岭石是原生矿物。

2、伊利石是原生矿物。

3、云母的解理为不完全解理。

4、花岗岩是变质岩。

5、板岩属于沉积岩。

6、沉积岩在地球陆地表面出露面积最多,但是重量最大的是岩浆岩。

土壤学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土壤学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1. 氢离子的来源: (1)水的解离: (2)碳酸解离: (3)有机酸的解离: (4)酸雨: (5)其它无机酸
第七章 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节 土壤的酸碱性 一、土壤酸碱性的来源 (一)影响土壤酸碱性的因素 (二)土壤酸性的成因
1. 氢离子的来源: 2. 土壤中铝的活化
土壤中交换性H/Al当量比随时间的变化
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全部是致酸离子,称为盐基完全不饱和态。此时土壤的pH值, 称为土壤的极限pH值。
土壤和土壤胶体的极限pH
土壤或胶体 砖红壤 红壤 黄棕壤
蒙脱石 高岭石
极限pH 4.94 4.51 3.86
3.56 4.5~5.0
四、影响土壤酸碱度(pH值)的因素 (一)土壤胶体类型和性质对pH值的影响 1.土壤胶体的极限pH值
potatoes=5.6 salmon=6.2; cow's milk=6.5
saliva=6.6 - 7.3; blood=7.3; shrimp=7.0 eggs=7.6 - 7.8 sea water=8.2; sodium bicarbonate=8.4 borax=9.0 milk of magnesia=10.5, ammonia=11; lime=12
土壤
0.5hr
4hr
10hr
24hr
砖红壤 红 壤(第四纪) 红 壤(花岗岩) 黄壤 灰化土(黑龙江)
0.93 0.56 0.20 0.95 0.42
0.67 0.34 0.11 0.61 0.26
0.44 0.18 0.08 0.54 0.20
0.35 0.15 0.07 0.43 0.14
第七章 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石灰位(lime potential) 表示土壤酸强度的另一指标-石灰位。它将氢离子数量与钙离子数量联系起来,

第七章 土壤酸碱性和缓冲性

第七章 土壤酸碱性和缓冲性

第七章土壤酸碱性和缓冲性主要教学目标:主要掌握土壤溶液的酸反应。

它是土壤学最基本的内容,在生产和科研中应用十分广泛。

从内容来看与第六章结合非常紧密。

主要内容第一节土壤酸碱性第二节土壤酸碱性调节第三节土壤缓冲性第一节土壤酸碱性一、土壤酸度类型及来源1、活性酸土壤中的水分不是纯净的,含有各种可溶的有机、无机成分,有离子态、分子态,还有胶体态的,因此土壤中的水实际上是一种极为稀薄的溶液。

盐碱土中土壤溶液的浓度比较高。

由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引起的,常用pH值表示,即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土壤酸碱性主要根据活性酸划分:pH在6.6~7.4之间为中性。

我国土壤pH一般在4—9之间,在地理分布上由南向北pH逐渐减小,大致以长江为界。

长江以南的土壤为酸性和强酸性,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少数为强碱性。

2、潜性酸土壤胶体上吸附的氢离子或铝离子,进入溶液后才会显示出酸性,称之为潜性酸,常用1000克烘干土中氢离子的厘摩尔数表示潜性酸可分为两类:(1)代换性酸:用过量中性盐(氯化钾、氯化钠等)溶液,与土壤胶体发生交换作用,土壤胶体表面的氢离子或铝离子被侵提剂的阳离子所交换,使溶液的酸性增加。

测定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即得交换性酸的数量。

(2)水解性酸:用过量强碱弱酸盐(CH3COONa)浸提土壤,胶体上的氢离子或铝离子释放到溶液中所表现出来的酸性。

CH3COONa水解产生NaOH,pH值可达8.5,Na+可以把绝大部分的代换性的氢离子和铝离子代换下来,从而形成醋酸,滴定溶液中醋酸的总量即得水解性酸度。

交换性酸是水解性酸的一部分,水解能置换出更多的氢离子。

要改变土壤的酸性程度,就必须中和溶液中和胶体上的全部交换性氢离子和铝离子。

在酸性土壤改良时,可根据水解性酸来计算所要施用的石灰的量。

3、土壤酸的来源(1)土壤中H+的来源。

由CO2引起(土壤空气、有机质分解、植物根系和微生物呼吸);土壤有机体的分解产生有机酸,硫化细菌和硝化细菌还可产生硫酸和硝酸;生理酸性肥料(硫酸铵、硫酸钾等)。

土壤酸碱性及缓冲性

土壤酸碱性及缓冲性

⼟壤酸碱性及缓冲性⼟壤酸碱性及缓冲性第九章⼟壤酸碱性及缓冲性第九章⼟壤酸碱性及缓冲性第⼀节⼟壤酸碱反应⼟壤的酸碱性虽然通常是由⼟壤溶液反映出来,但它是⼟壤固相、液相和⽓相之间相互+-作⽤,在动态平衡过程中所表现的性质。

当⼟壤溶液中H浓度⼤于OH浓度时,⼟壤呈酸性反应;反之则呈碱性反应;⽽当⼆者浓度相等时,则呈中性反应。

1.⼟壤酸性形成的原因+1. 1⼟壤中H的来源:在湿润、半湿润地区,降⾬量⼤⼤超过了蒸发量,⼟壤及其母质的淋溶作⽤⾮常强烈,⼟壤中盐基离⼦随⽔淋失,使⼟壤中易溶性盐分减少。

此时⼟壤溶液中的++部分H被⼟壤胶体吸附⽽取代盐基离⼦,使盐基饱和度(BSP)下降,H饱和度增加,导致+⼟壤酸化。

在交换过程中⼟壤溶液中H可以由以下⽅式补给。

+⽔的解离:⽔分⼦虽是弱电解质,解离常数很⼩,但由于H被⼟壤胶体吸附⽽使其解离平衡+受到破坏,此时将有新的H解离出来。

碳酸(carbonic acid)的解离:⽣物呼吸作⽤以及有机质分解时会产⽣CO,⽽CO溶于HO222形成HCO23+—HCO H+HCO 233有机酸(organic acid)的解离:⼟壤中各种有机质分解的中间产物有草酸、柠檬酸等各种低分⼦有机酸,特别在通⽓不良情况下,有机酸可能积累过多。

⽆机酸(inorganic acid):由于氧化等作⽤的发⽣,使⼟壤中产⽣各种各样的⽆机酸。

例如:硝化作⽤可产⽣硝酸、硫化作⽤可产⽣硫酸。

另外(NH)SO、KC1和NHC1等⽣理酸性肥4244+++料施⼊到⼟壤中,因为阳离⼦NH、K被植物吸收⽽留下酸根,导致溶液中H 增多,使溶液4呈酸性。

酸⾬(acid precipitation):⼤⽓化学物质(PH<5.6)通过两种重要途径降落到地⾯:⼀是通过⽓体扩散,将固体物降落到达地⾯称之为⼲沉降;另⼀种是随降⽔,夹带⼤⽓酸性物质到达地⾯称之为湿沉降,习惯上称为酸⾬1(2⼟壤中铝的活化:胶体上交换性铝离⼦被交换进⼊溶液后使⼟壤呈酸性。

《土壤学》全考点复习加试题集(含答案)(适用于农学园艺茶学林学等专业)

《土壤学》全考点复习加试题集(含答案)(适用于农学园艺茶学林学等专业)

《土壤学》试题集(适用于农学、园艺、茶学、林学等专业)说明:本试题集是根据农学、园艺、茶学和林学等专业的《土壤学》教学大纲编写的。

根据多年的实践,我们将试题分为名词解释、填空和问答题等三大部分,210个题目。

每一部分试题均按章为序排列。

在命题时,根据难度和内容分布要求,可以从试题集中选择题目,组成难度和内容覆盖度适合的试卷。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1、土壤:土壤就是陆地表面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1-2、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期间,土壤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份、养分、热量、空气和其它生活条件的能力2-1、矿物:就是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2-2、原生矿物:地球内部岩浆岩冷凝时形成的、存在于岩浆岩之中的矿物2-3、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各种风化因素的作用下,改变了形态、成分和性质而形成的新矿物。

2-4、岩石:岩石就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或数种矿物的集合体2-5、岩浆岩:由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又称火成岩2-6、沉积岩:各种先成岩的风化剥蚀产物、火山作用产物以及生物作用产物经外力搬运后重新沉积胶结而形成的岩石。

2-7、化学或化学岩:由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沉积岩。

2-8、变质岩: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热气热液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称变质岩2-9、风化作用:地表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形态、组成和性质变化的过程。

2-10、物理风化:指岩石崩解破碎成大小不同颗粒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2-11、化学风化:岩石中的矿物在化学作用的影响下,发生化学成分和性质的变化、以及产生新矿物的过程2-12、水解作用:矿物中的盐基离子被水所解离的H+置换,分解形成新矿物的作用2-13、水化作用:岩石中的矿物与水化合成为新的含水矿物的过程。

2-14、生物风化:岩石在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破碎、分解的过程称为生物风化。

2-15、残积母质:就地风化而未经搬运的岩石风化产物。

土壤学第四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土壤学第四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节 土壤氧化还原反应
一.土壤中的氧化还原体系
1、主要的体系:
Mn2+
Mn4+

Fe3+
Fe2+

O-2
O0

S-2
S+6

N-3
N+4
N+6 氮
H0
H+

C-4
C+4
(有机)碳
2、主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主要的氧化剂是土壤空气中的氧气当土壤中
的氧被消耗完后,依次NO-3、Mn4+、Fe3+、 SO42-作为电子受体被还原,这种依次被还原的 现象叫顺序还原作用.
三、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状况与有毒物质的积 累:
1.强酸性土壤中Al3+、Mn2+的胁迫与毒害:
Al:PH<5.5 Al3+被活化, [Al3+]≥0.2 cmol/kg农作物受害,特别是幼苗。 PH5.5~6.3 可消除Al3+的毒害。
Mn:PH<5.5 [Mn2+]≥2~9cmol/kg、或植株干重 中含量为1000mg/kg时产生锰毒。
二、土壤碱性的形成: 1. 碱性形成机理: 土壤中碱性盐的水解是形成碱性反应的主要
机理 Ca Mg Na的CO32-和HCO3-以及吸附交换 性Na+
①CaCO3的水解: 石灰性土壤上交换性Ca2+占优势的土壤
CaCO3、CO2、H2O处于同一平衡体系中
CaCO3+H2O
Ca2++HCO3-+OH-
1>各种养分有效度较高的PH范围在6.5~7.5

《土壤学》试题集--整理版(附答案~)

《土壤学》试题集--整理版(附答案~)

土壤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

2.土壤矿质颗粒大小粒级由小到大划分为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

3.土壤中的不良结构体种类有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1.简述农业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答:农业化学土壤学派代表人物:德国土壤学家李比希。

提出三个学说:a) 矿物质营养学说:矿质营养库,植物从中吸收矿质营养b)养分归还学说:吸收矿质营养—肥力下降—归还c)最小养分率:作物产量由其生长所需各种养分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种所决定。

v2.简述高岭组粘土矿物的主要性质。

答:1:1型非膨胀型粘土矿物,亚热带土壤中多。

华中、华南、西南。

1)1:1型2)无膨胀性,氢键作用0.72nm,膨胀性小于5%3)电荷数量少,同晶替代弱或无,负电荷来源断键,3-15cmol(+)/kg4)胶体性较弱,较其它粘土矿物粗,塑性,粘结性,吸湿性弱。

0.2-2µmv3.如何对土壤腐殖物质进行分组?答:可分三组:(1)胡敏素:在腐殖物质中,水、酸、碱都不溶,颜色最深,分子量最高的组分。

(2)胡敏酸:碱可溶,水、酸不溶,颜色和分子量中等组分。

(3)富理酸:水、酸、碱都可溶,颜色最浅,分子量最低组分。

v4.什么是土壤粘结性,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答:土粒通过各种引力粘结起来的性质。

粘结性影响因素有:(1)质地粘土比表面积大,粘结性强(2)代换性阳离子种类,K+ Na+离子多,土壤高度分散,粘结性增强,相反Ca2+Mg2+为主,土壤发生团聚化,粘结性弱。

(3)团粒结构粘结性降低。

(4)腐殖质数量;粘结力大于砂土,小于粘土。

(5)土壤含水量;由干—湿粘结力无——有——最大—小—流体由湿—干粘结力无——有——较大—小—更大5.简述土壤液态水的形态类型和有效性?答:土壤液态水的形态类型有: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

土壤学实验--土壤酸碱度的测定

土壤学实验--土壤酸碱度的测定

实验五土壤酸碱度的测定(3课时)教学内容土壤pH是土壤酸碱度的强度指标,是土壤的基本性质和肥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

它直接影响土壤养分的存在状态、转化和有效性,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土壤pH易于测定,常用作土壤分类、利用、管理和改良的重要参考。

同时在土壤理化分析中,土壤pH与很多项目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有密切关系,因而是审查其他项目结果的一个依据。

土壤pH分水浸pH和盐浸pH,前者是用蒸馏水浸提土壤测定的pH,代表土壤的活性酸度(碱度),后者是用某种盐溶液浸提测定的pH,大体上反映土壤的潜在酸。

盐浸提液常用溶液,在浸提土壤时,其中的K+或Ca2+即与胶体表面1molL-1 KCl溶液或用0.5 molL-1 CaCl2吸附的Al3+和H+发生交换,使其相当部分被交换进入溶液,故盐浸pH较水浸pH低。

土壤pH的测定方法包括比色法和电位法。

电位法的精确度较高。

pH误差约为0.02单位,现已成为室内测定的常规方法。

野外速测常用混合指示剂比色法,其精确度较差,pH误差在0.5左右。

一、混合指示剂比色法1、方法原理:指示剂在不同pH的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故根据其颜色变化即可确定溶液的pH。

混合指示剂是几种指示剂的混合液,能在—个较广的pH范围内,显示出与一系列不同pH相对应的颜色,据此测定该范围内的各种土壤pH。

2、操作步骤:在比色瓷盘孔内(室内要保持清洁干燥,野外可用待测土壤擦拭),滴入混合指示剂8滴,放入黄豆大小的待测土壤,轻轻摇动使土粒与指示剂充分接触,约1分钟后将比色盘稍加倾斜用盘孔边缘显示的颜色与pH比色卡比较,以估读土壤的pH。

3、混合指示剂的配制:取麝草兰(T.B)0.025克,千里香兰(B.T.B)0.4克,甲基红(M.R)0.066克,酚酞0.25克,溶于500ml 95%的酒精中,加同体积蒸馏水,再以0.1molL-1 Na0H调至草绿色即可。

pH比色卡用此混合指示剂制作。

二、电位测定法1、方法原理:以电位法测定土壤悬液pH,通用pH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

土壤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土壤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在自然环境5大圈层中,处于中心纽带的圈层是( D )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土壤圈2、土壤具有( A )是土壤最本质的特征A、肥力B、有机质C、矿物质D、水分3、在自然土壤的形成过程中,( B )因素起主导作用A、母质B、生物C、地形D、时间4、土壤( B )含量是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标志A、矿物质B、有机质C、水分D、养分5、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D )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A、5%B、10%C、15%D、20%6、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存在形态是( C )A、木质素B、含氮化合物C、腐殖质D、纤维素7、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中最重要最积极的过程是( C )A、水的淋溶作用B、酶的水解C、微生物转化D、动物转化8、碳水化合物在( B )条件下矿化分解易产生有机酸的累积A、高温通气B、低温嫌气C、高温嫌气D、低温通气9、土壤腐殖质平均含碳量为( A )A、58%B、30%C、80%D、55%10、从土壤中分离提取腐殖酸是根据腐殖酸的( C )差异A、化学性质B、带电性C、溶解性D、吸附性11、土壤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是( D )A、氧化硅B、氧化铁C、粘粒D、腐殖质12、以下哪种作物秸秆还田时不需要配施肥速效性化学氮肥( B )A、水稻B、大豆C、小麦D、玉米13、下列改良土壤质地的措施中,能够真正达到改良土壤质地的是( A )A、客土调剂B、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C、施用有机肥D、植树种草14、适宜于在沙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 C )A、水稻B、小麦C、花生D、玉米15、适宜于在粘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 A )A、水稻B、花生C、红薯D、马铃薯16、对作物生长发育最有利的结构体是( D )A、块状结构B、核状结构C、柱状结构D、团粒结构17、影响土壤热容量的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B )A、土壤矿物质B、土壤水分C、土壤有机质D、土壤空气18、土壤圈中的氮素主要来源于( A )A、生物固氮B、化学氮肥C、大气沉降D、有机质矿质化19、最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胶结物是( C )A、粘粒B、铁铝氧化物C、腐殖质D、氧化硅20、具有“小肥料库”之美称的结构体是( B )A、块状结构体B、团粒结构体C、柱状结构体D、核状结构体21、对植物完全无效的水分类型是( A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上升水D、毛管悬着水22、对植物有效性最高的水分类型是( C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23、按照卡庆斯基制质地分类方法,不属于土粒的一类是 ( A )A、石块、石砾类B、砂土类C、壤土类D、粘土类24、土壤有机质矿化后的最终产物是 ( D )A、CO2B、H2 OC、矿质养分D、CO2+ H2 O+矿质养分25、在腐殖质组分中,既溶解于酸又溶解于碱的物质是( B )A、胡敏酸B、富里酸C、胡酸素D、胡敏酸+富里酸26、土壤胶体微粒的构造包括 ( B )A、胶核B、胶核十双电层C、决定电位层D、补偿电位层27、土壤溶液中,分散作用最强的一组阳离子是( D )A、Fe3+B、Ca2+和Mg2+C、K+和NH4+D、Na+28、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分为盐基离子和致酸离子两类,致酸离子类包括( C )A、Na+和Al3+B、NH4+和Al3+C、H+和Al3+D、K+和Al3+29、活性酸是土壤溶液中( A )所表现出的酸度A、H+B、Al3+C、H+和Al3+D、Al(OH)330、对各种养分来说,有效度都较高的pH范围是 ( C )A、<4B、<5C、5-7D、>731、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自由排出土体的水分类型是( D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32、土壤中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水含量为( D )A、田间持水量B、凋萎系数C、饱和持水量D、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33、土壤热量主要来源于( A )A、太阳辐射B、生物热C、地球内热D、乱流热34、土壤温度变化与大气温度变化的关系是前者较后者( B )A、超前B、滞后C、一致D、无关35、一年中土壤地表面最高温出现在( D )A、6月B、7月C、8月D、7月或8月36、在植物必需的营养中,主要来自于大气和水的是( B )A、N、P、KB、C、H、O C、Ca、Mg、SD、Fe、Cu、Zn37、土壤中仅反映钾储量大小的钾形态是( B )A、矿物钾B、非交换钾C、交换钾D、水溶性钾38、植物吸收氮素的主要形态是( D )A、NH4+B、NO3-C、NO2-D、NH4+和 NO3-39、磷是遗传物质( B )的重要组成成分A、白质蛋B、核酸C、植素D、磷脂40、我国土壤纬度地带性产生的动力是( B )因子的变化A、降水量B、热量C、光D、温度41、原生矿物来自( C )A、岩石破碎B、次生矿物C、岩浆在地壳中天然产生D、海湖中沉积42、土壤盐基饱和度是指( A )A、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交换性阳离子的百分数B、交换性阳离子占盐基离子总量的百分数C、钙镁离子占交换性阳离了的百分数D、盐基离子与交换性阳离子之比的百分数43、土壤呈中性的pH大致范围( B )A、6.0—8.0B、6.5—7.5C、4.5—9.5D、7.0—8.544、土壤腐殖质主要由( D )组成A、多元酚B、纤维素、氨基酸C、氨基酸D、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45、由于受根系生命活动的影响,通常根际土壤微生物( B )A、无变化B、数量大于非根际C、数量少于非根际D、分布无规律性46、在坡顶位置的成土母质类型为( B )A、坡积物B、残积物C、冲积物D、洪积物47、石灰土是发育在( B )上的一种岩成土壤A、变质岩B、石灰岩C、火成岩D、沉积岩48、与近地面空气相比,土壤空气中( C )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A、02B、C02C、N2D、02和N249、紫色土是发育于紫色岩石上的一种( C )土壤A、成年B、人为C、幼年D、地带50、土壤热容量愈大,则土温升高或降低( B )A、平均B、愈慢C、愈快D、不受影响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若干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要素有( ABCDE )A、光能B、热量C、空气D、水分E、养分2、人们通常把自然环境划分为几个圈层,分别是( ABCDE )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土壤圈E、岩石圈3、土壤肥力因素包括( ABCD )A、水B、肥C、气D、热E、有机质4、从土壤肥力的演变过程来看,土壤肥力可分为( ABC )A、自然肥力B、经济肥力C、人为肥力D、潜在肥力E、生产肥力5、土壤学的分支学科包括( ABCDE )A、土壤地理学B、土壤物理学C、土壤化学D、土壤生物学E、土壤矿物学6、根据矿物颜色的成因,矿物颜色可分为( CDE )A、白色B、黑色C、自色D、假色E、他色7、岩浆岩的构造包括( ABCDE )A、块状构成B、均一构造C、流纹状构成D、气孔状构造E、杏仁状构成8、根据岩石的生成方式的不同,岩石可分为( ABC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单矿岩E、复矿岩9、自然成土因素包括( ABCDE )A、母质B、生物C、地形D、时间E、气候10、含氮化合物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有( ABCD )A、水解过程B、氨化过程C、硝化过程D、反硝化过程E、吸收过程11、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键合的主要作用力有( BCDE )A、水吸力B、氢键C、静电吸附D、阳离子引力E、范德华力12、以下哪些作物秸秆还田时需要配施速效性化学氮肥( ACD )A、水稻B、大豆C、小麦D、玉米E、蚕豆13、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有( ABCDE )A、客土调剂B、引洪放淤C、引洪漫沙D、施用有机肥E、植树种草14、土壤结构体类型有( ABCDE )A、块状结构B、核状结构C、柱状结构D、片状结构E、团粒结构15、土壤结构体的胶结物主要有( ABCDE )A、有机胶体B、铝硅酸盐粘粒C、铁铝氢氧化物D、硅酸胶体E、阳离子16、土壤结构体成型的动力有( ABCD )A、干湿交替B、冻融交替C、生物作用D、土壤耕作E、施用有机肥17、土壤结构体的稳定性主要是指( CDE )A、物理稳定性B、化学稳定性C、生物稳定性D、机械稳定性E、水稳定性18、土壤良好结构体的培育措施有(ABCDE )A、增施有机肥B、合理轮作C、改良土壤酸碱性D、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E、合理耕作与灌溉19、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有(ABCDE)A、土壤质地B、土壤结构C、土壤松紧度D、土壤有机质含量E、土壤孔隙度20、土壤水分类型有( ABCDE )A、吸湿水B、毛管上升水C、毛管悬着水D、膜状水E、重力水21、土壤水分常数主要有( ABCD )A、吸湿系数B、凋萎系数C、田间持水量D、饱和持水量E、有效水贮量22、土水势分势包括( ABCDE )A、重力势B、压力势C、溶质势D、基质势E、渗透势2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主要有( ABCD )A、土壤质地B、土壤腐殖质C、土壤无机胶体种类D、土壤酸碱度E、土壤水分24、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主要有(ABCE )A、离子饱和度B、互补离子种类C、无机胶体种类D、土壤酸碱度E、离子半径大小与晶格孔穴大小的关系25、影响土壤酸碱性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A、气候B、植被C、母质D、氧化还原条件E、施肥26、土壤中常见的氧化还原体系有(ABCDE)A、铁体系B、锰体系C、氧体系D、硫体系E、氮体系27、土壤温度的变化取决于土壤的( AC )A、导热性B、吸热性C、热容量D、有机质E、矿物质28、土壤中氮素的转化途径主要有( ABCDE )A、氨化作用B、硝化作用C、反硝化作用D、有机氮矿化E、氨挥发29、土壤中磷的形态有( ABCDE )A、Ca-PB、Fe-PC、Al-PD、O-PE、植酸态磷30、土壤中钾的形态有( ABCD )A、矿物态钾B、非交换性钾C、水溶性钾D、交换性钾E、有效钾三、名词解释1、土壤肥力:植物生长和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第四章 土壤的酸碱性反应

第四章 土壤的酸碱性反应

+ 4KCl
K K 土壤胶体 + HCl + AlCl3 K K
AlCl3+3H2O
Al(OH)3+3HCl
表示代换酸的方法有两种,cmolkg-1或pH。

2、水解酸度 ( hydrolytic acidity )
用中性盐溶液浸提的交换反应,是可逆的阳
离子交换平衡体系。这样测得的代换性酸度,只
第四章 土壤的酸碱性反应

土壤的酸碱性反应,是在土壤形成过程中,
在气候、生物、地质、水文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下,产生的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
在耕地土壤和草地土壤中,还受到施肥、
耕作、灌溉、排水等一系列人为因素的影响。
土壤的酸碱性反应有3个方面的意义:
• 反应土壤的发生发展过程;
• 说明土壤的化学性质和养分状况;
3、黄铁矿的氧化: 2FeS2+7O2+2H2O = FeSO4+2H2SO4 4、硫酸铝等酸性硫酸盐的水解: Al2(SO4)3+ 6H2O = 2Al(OH)3+3H2SO4
三、Al对土壤酸性的作用
1、土壤酸化,首先是H+浓度的增加。当土壤溶
液的酸度高到一定程度后,氢离子就进入土 壤吸收复合体,使土壤胶体呈盐基不饱和状 态,出现较稳定的酸性。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
量,在土体内形成向上移动的水流(与酸性土相
反),使土体内甚至是地下水中的可溶盐,如
Ca2+、Mg2+、Kg+、Na+移入上部土层,这些盐
类大都是碳酸盐和重碳酸盐,通过水解作用产生 OH-,这是碱性土壤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2CaCO3+ 2H2O = Ca(HCO3)2+ Ca(OH)2 Ca(HCO3)2+ H2O = H2CO3 + Ca(OH)2 Ca(OH)2 = Ca2+ + 2O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 15 土壤酸碱性
土壤缓冲作用的重要性 (1) 缓冲性有利于稳定土壤pH,有利于微 生物和植物适宜生活环境的维持; (2)缓冲性有利于缓和土壤污染的危害。
H
tion of Buffering Capacity
H
Adding Acid
(Each symbol is 1 cmole(+)/kg)
Chap. 15 土壤酸碱性
影响土壤酸碱反应的因素: 7. 土壤含水量 土壤pH一般随土壤含水量增加有升高的趋势 可能是由于粘粒浓度降低,致使吸附性氢离 子与电极表面接触的机会减少有关;也可 能因电解质稀释后,阳离子更多地解离进 入溶液,使溶液pH升高。测定土壤pH时应 注意土水比(1:1,1:2.5)
Chap. 15 土壤酸碱性
§2 土壤碱性 碱性土的改良 采用施石膏、磷石膏、明矾、硫酸铁等 Na 土壤胶体 土壤胶体 Na+CaSO4 Ca+Na2SO4 Na2CO3+CaSO4 CaCO3+Na2SO4 建立排灌系统,加强排水,淋洗土壤盐 碱成分,配合种植绿肥,增加有机质, 改良土壤结构。

土壤胶粒
H + MOH =
土壤胶粒
M + H2O
土壤缓冲能力的大小和它的阳离子交换量有关, 交换量愈大,缓冲性能愈强。 不同的盐基饱和度表现出对酸碱的缓冲能力是不 同的。

Chap. 15 土壤酸碱性
(2)土壤溶液中的弱酸及其盐类的存在 H2CO3 + Ca(OH)2 = CaCO3 + 2H2O Na2CO3 + 2HCl = H2CO3 + 2NaCl (3)土壤中两性物质的存在 R-CH-COOH + HCl = R-CH-COOH NH2 NH3Cl R-CH-COOH + NaOH = R-CH-COONa + H2O NH2 NH2
Chap. 15 土壤酸碱性
§2 土壤碱性 土壤碱性主要来源于土壤中交换性钠的 水解所产生的OH-以及弱酸强碱盐类(如 Na2CO3和NaHCO3)的水解。
土壤胶体
Na Na +2H2O
土壤胶体
H H + 2Na +2OH-
Na2CO3+ 2H2O NaHCO3+ H2O
2Na++2OH-+H2CO3 Na++OH-+H2CO3
§4 土壤缓冲性能 土壤具有抵抗和缓和酸碱度变化的能力 叫土壤缓冲性。 使土壤溶液的pH值改变一个单位所需要 加入的酸量或碱量称缓冲容量。 缓冲量愈大,即pH值愈不易变化,缓冲 能力愈强。
Chap. 15 土壤酸碱性
土壤缓冲作用的机制 (1)土壤胶粒上的交换性阳离子 M + H+ = 土壤胶粒 H + M+ 土壤胶粒
- -
Adding Acid
Ca
K - S S Mg - O H Al - O - H I Ca - I L H - L H - Ca Ca K +CEC - CEC 16 8 H - - - Ca H - - Ca Mg Ca Mg Al H % BS = 75% 50 %
Mg H K Ca Al Mg H -

Chap. 15 土壤酸碱性
§1 土壤酸性 根据H+在土壤中存在的状态,可以将土壤 酸度分为两种类型,即:活性酸度和潜 性酸度。 活性酸度是指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所直 接显示的酸度。pH=-log[H+]
Chap. 15 土壤酸碱性
§1 土壤酸性

我国土壤反应大多数pH值在4-9之间,在地理 分布上有“东南酸而西北碱”的规律性,即由 北向南,pH值逐渐降低。
Chap. 15 土壤酸碱性
§2 土壤碱性 土壤中碱性盐类(特别是Na2CO3和 NaHCO3)多少,有时叫做土壤总碱度 (cmol/kg)。 对于土壤溶液或灌溉水、地下水来说, 其Na2CO3和NaHCO3含量也叫做总碱度 (cmol/L或g/L)
Chap. 15 土壤酸碱性
§2 土壤碱性 通常把钠饱和度[交换性钠离子占阳离子 交换量(cmol/kg)的百分率]叫做碱化度。 碱化度 = (交换性钠/阳离子交换量)× 100%(ESP:Exchange Sodium Percentage) 当土壤交换性钠饱和度为5%-20%时称之 为碱化土; 5%-10%为轻度碱化土,10%15%为中度碱化土,15%-20%为强碱化土。 而钠饱和度大于20%时称为碱土。
Chap. 15 土壤酸碱性
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不耐酸的作物要多施; 耐酸的作物要少施。 土壤性质: 1. 质地粘、有机质多的土壤,缓冲力强, 应多施; 2. 砂性强、有机质少的土壤,应酌量少施 用。
Chap. 15 土壤酸碱性
石灰种类: 石灰石粉(CaCO3),含钙(CaO)约55%,溶 解度小,中和土壤酸度的能力缓和而持 久。 生石灰( 烧石灰),由石灰石或白云石煅烧 而成,含钙47-95%,白色粉末,强碱性, 中和土壤酸度能力强。 熟石灰(消石灰),由生石灰加水而成,含 钙70%左右,碱性,中和力介于上述两者
Ca
-
- Mg
Buffering Capacity
8
Soil pH
Sandy Loam
CEC = 5
Silt Loam
CEC = 15
Clay Loam
CEC = 25
3
0
Ca(CO3) Tons/acre
12
Chap. 15 土壤酸碱性
影响土壤酸碱反应的因素: 5. 灌溉(氧化还原条件) 酸性土壤淹水后pH升高: Fe(OH)3+3H+ Fe2++3H2O NH3+H+ NH4+ 碱性土壤淹水后pH降低: 碱和碱性盐被溶解淋失
Chap. 15 土壤酸碱性
影响土壤酸碱反应的因素: 6. 土壤胶体特性 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全部是致酸离子时,称 为“盐基完全不饱和态”,此时的pH为“极限pH” 胶体上负电荷愈大,极限pH愈小 土壤胶体上酸基的解离常数 根据胶体上吸附性H+和Al3+离子的解离度大小 (对土壤溶液提供离子能力的大小)将胶体排序: 有机胶体 < 蒙脱石 < 含水云母 < 高岭石 < 含 水氧化铁、铝
Chap. 15 土壤酸碱性
土壤酸度的指标 强度指标: pH pH-0.5pCa (石灰位) 数量(容量)指标: 交换性酸度 水解性酸度
Chap. 15 土壤酸碱性
§1 土壤酸性
(1)交换性酸度: 用过量的中性盐溶液(1mol/L 的KCl、NaCl或BaCl2)与土壤作用,将胶体表 面上的大部分H+或Al3+交换出来,再以标准碱 滴定溶液中的H+,这样测得的酸度称为交换性 酸度或代换性酸度 (2)水解性酸度:用弱酸强碱盐溶液( 1mol/L 醋酸钠)从土壤中交换出来的氢、铝离子所产 生的酸度称为水解性酸度。 水解性酸度一般要比交换性酸度大得多。
Chap. 15 土壤酸碱性
§3 土壤的酸碱反应与植物生长 (1)影响土壤养分的转化和供应 ① 影响土壤中微生物活性 ② 影响养分的固定、释放与淋失 (2)影响粘粒矿物的形成 (3)影响土壤理化性质 (4)影响作物生长
Chap. 15 土壤酸碱性
Chap. 15 土壤酸碱性
Chap. 15 土壤酸碱性
Chap. 15 土壤酸碱性
§1 土壤酸性 酸性土的改良 酸性土壤通常通过施用石灰,人为地调节 土壤酸度。酸性土改良中常用水解性酸度 的数值作为计算石灰施用量的依据。 需中和的酸量=V×ρ×CEC ×(1-BSP) (BSP: base saturation percentage) 施用石灰的量和方法应根据植物的生物学 特性和土壤性质以及石灰的种类而定
Chap. 15 土壤酸碱性
§1 土壤酸性 潜性酸度是指土壤胶体上吸附的H+、Al3+ 所引起的酸度。它们只有在转移到土壤 溶液中,形成溶液中的H+时,才会显示 酸性,故称为潜性酸。通常用1000g烘干 土中氢离子的厘摩尔数来表示。 土壤潜性酸要比活性酸多得多,相差3-4 个数量级。土壤中潜性酸的大小常用土 壤交换性酸度和水解性酸度表示之。
Chap. 15 土壤酸碱性
影响土壤酸碱反应的因素: 1. 气候(盐基饱和度) 2. 生物(呼吸产生CO2,硝化菌产生硝酸、硫 化菌产硫酸) 3. 土壤空气中的CO2的分压 (2pH=K+pCa+pCO2) 4. 施肥([NH4]2SO4、KCl、NH4Cl酸性和生理酸 性肥料,CaO、CaCO3、草木灰等碱性肥料)
Chap. 15 土壤酸碱性
土壤酸碱性是指土壤溶液的反应,
它表征土壤溶液中H+浓度和OH-浓度 比例。同时也决定于土壤胶体上致 酸离子( H+ 或Al3+)或碱性离子的数 量及土壤中酸性盐和碱性盐类的存 在数量。
Chap. 15 土壤酸碱性
§1 土壤酸性
土壤中酸性的主要来源是: 1)胶体上吸附的H+或Al3+ 2)CO2溶于水所形成的碳酸 3)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有机酸、氧化作用产生少 量无机酸 4)酸雨 5)施肥加入的酸性物质等 6)土壤中Al的活化(H+ 铝八面体解体 铝离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